寧波婚俗滿月
1、寧波婚嫁有什麼民風民俗
1、首先是聘金問題上。在我們這一邊,聘金都是男方送給女方父母用的。我們訂婚時我男友拿了一萬八過來,現在有的還我們了,有的給我們買東西了,他們剩下才四千來塊了,我對我男友說我父母多好不要我的聘金用等等,他居然說這是應該的,在寧波都是不拿聘金的,男方娶老婆只要把女方辦酒的酒席錢拿拿過去就是了別的都不要了等等。
2、其次是見面禮的問題。定婚那天我父母給了我男友2000塊見面禮,按照我們這里的風俗,我以後去他家他老媽就要給我雙倍的見面禮,也就是4000塊。我婆婆沒錢,訂婚後我第一次去他家,他老媽和他商量了給我880元,因為他老媽給我的錢其實也是他的錢,他說我拿了這個錢反正也是買結婚的東西的。我不高興了,覺得他們輕視我,他們又要信飢亂給我4000塊了,這樣很沒意思,我當然不會要了,說他錢緊,不給也沒關系,以後有的東西也讓他自己買了。
3、還有嫁衣的問題,在我們這一邊,新娘的嫁衣是新郎買的,新郎的卻是自己買的,他說在寧波,新郎的衣服都滑檔是新娘買的,從里到外大概要2000塊,新娘的卻是自己買的。
4、還有其他禮金的問題,我這邊要男方拿出的錢我們說是說了風俗,不過他說沒錢也沒給,我們也不計較不想老一套,反肢慶正我父母不要我的錢用,可是現在他卻說結婚時去他那邊新娘要給小孩子錢,給敲糖錢等好多錢,我聽了不高興了,我這邊的禮節什麼都沒實踐,他那邊的卻一套套來了。
2、各地方的婚禮習俗都是怎樣的?
漢族--婚俗
過去漢族青年梁散的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大都是父母從小就給訂了婚,有的還指腹為婚,即孩子還未出生,雙方父母就為橡沒氏他們確立婚姻關系。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於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實行族外婚時遺留下的規定。春秋時,人們同姓婚會造成後代畸型及不育已有進一步認識,但同姓婚配仍在貴族中時有發生。戰國後,以氏為姓,漢代以後,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對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宋、元一宗唐律,同姓為婚乾杖而離之。明、清時地域更大,人口眾多,早成為以地域為基礎的社會,取代了原先以血緣為基礎的氏族。故《明律例》與《清律例》均分同姓、同宗為二,中表面規定兩者皆禁止通婚,實際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結婚。清末冊律,將同姓不婚與親屬不婚合並,只禁止同宗結婚。
訂婚前要請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訂婚時,由男方給女方一些財物作「訂禮」,結婚時女方也要帶給男家很多財物,叫「陪嫁」。
舉行婚禮那天,新郎要坐上禮車或花轎,到女家去"迎親",禮車或花轎前邊有樂隊。新娘被迎進男家後,要參拜天地和父母。禮畢,新婚夫妻入洞房。這時男家設宴款待前來賀喜的親朋。有的地方還有鬧洞房、聽壁腳的習慣。
查日子:漢族婚姻風俗。又稱報日子。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農村議婚訂婚的一個步驟。男女青年相識了解後,稟告父母,托媒溝通,男方給女方送彩禮,然後定婚期。
舊時多先請算命先生排「八字」,如命相相合才進行。有些地方雙方家長相會為子女訂婚。如全州縣一帶,雙方意見一致後,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給女方,約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長和舅舅到男家相會,男方設宴款待。小夥子執壺斟酒,先敬女方舅舅後敬自家舅舅,然後先察巧客後主依序敬酒。雙方商定婚期,訂婚告成。爾後男女送女方重禮、聘金,女方准備嫁妝,男方准備傢具,依期舉行婚禮。如女方催婚,便做一對糯米粑(俗稱「團圓粑」)送到男家,男方心領神會,盛情款待並請左鄰右舍陪客。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議將婚期提前。
賀郎歌: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興安縣一帶。拜堂、晚宴後,親友簇擁新郎於正廳,唱賀郎歌。即興現編賀詞,也有戲謔、詼諧之詞。親友唱一首,新郎飲一杯酒。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女歌手閉門以待,男女對唱《開門歌》,盡興方開門。進門後唱歌鬧房,由「恭賀新郎酒一杯」唱到「十杯」,新郎依次由1飲到10杯(酒力不勝者可由男歌手代飲)。然後唱《交歡酒》,新人雙雙同飲一杯。最後歌手扣門唱《扣門歌》以結束婚禮。
坐紅堂: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男女青年結婚前夕分別在自家祭祖並接受尊長訓誡。新娘穿紅掛飾,由同班姐妹相伴,端坐堂屋細聲委婉唱《哭嫁歌》,念父母恩,敘姐妹情。姐妹們叮囑新娘過門後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贊新郎俊秀勤勞。當新娘訴說不如意的心事時,姐妹們多方勸慰。唱到深夜衣依依告別並贈禮品。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廳,接受長輩勤儉理家,為人處世之教。教導結束老人退堂,小夥子們說笑打諢追新郎,歡樂深夜方散。
討鑰匙: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新娘之嫁鑰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親郎」掌管。拜堂前,新郎向送親郎送封包討鑰匙,以便拜堂後打開箱子,展示其中穀米錢物,象徵婚後五穀豐登、家庭富裕。送親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送親郎收下封包,新郎討得鑰匙後,歡歡喜喜與新娘拜堂。
看屋:漢族婚俗之一,農村議婚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又名看家門、查家。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屆時女方和兩位稱為「陪姑」的姑娘在10多位親友的陪同下,到男女查訪家況(也有女方本人不去的)。男方設宴款待。媒人介紹議婚雙方相識。女方親友代提財禮要求,男方當時通常一概應承,並贈諸賓客「行腳錢」。次日,雙方通過媒人細議。有些地方還允許進入議婚男子內室翻箱倒櫃察真情實況,之後再通過媒人議婚。
黑房搶親: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賀縣一帶。在下程山區,新娘哭嫁兩天兩夜後,過門之日清早與女伴們同藏黑房。男女迎親隊伍到達後,新娘的兄長(或堂兄表哥)和親威中的男青年破門而入。女伴擲沙子揮竹枝抵抗。搶者力圖將女伴們拖出門外以排除干擾。如兩個搶者敗陣,則增到4人乃至10多人,直到把新娘強背出門。再由男方迎親隊中的兩個(或4個)女子輪流背新娘到郎家。搶親角逐中,男給女抹鍋煙墨,女撕男衣衫,使古搶婚遺風演變為男女青年的打鬧嬉戲。
拜堂彩語: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婚禮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常由新郎的舅舅點燃供桌上的一對喜燭,並說彩話賀喜祈福。如桂東賀縣一帶常用彩語:「龍獨光光,高照華堂,夫妻並壽,福祿成雙」、「手拿花紅丈二長,恭喜外甥娶新娘,鸞鳳和鳴添福壽,夫妻和睦百年長。」祝詞說完後,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並對拜成親。
回門:舊時漢族婚姻風俗。即成婚後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娘家,拜蠍妻子子的父母及親屬。自親迎始的成婿之禮,至此完成。此俗起於上古,泛稱「歸寧」,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之意。後世各地名稱不一,宋代稱「拜門」,清代北方稱「雙回門」南方稱「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喚姑爺」,杭州稱「回郎」。近代通鮑在婚後第三天,又稱「三朝回門」。此為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有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賜,女婿感謝岳父母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等意義,一般,女家皆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長陪飲。新婚夫婦或當日返回,或留住數日,若留住時,則不同宿一室。
3、古代婚俗中的六禮實質代表了什麼
六禮,漢族婚姻儀禮。指從議婚至完婚過程中的六種禮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納彩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六禮去求婚。問名,即男方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納吉,即男方將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後,在祖廟進行占卜。納征,亦稱納幣,即男方家以聘禮送給女方家。請期,男家擇定婚期,備禮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親迎,即新郎親至女家迎娶。
納采
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去求婚。
「納采」為六禮之首。《禮記·昏義》日「:納采者,謂采擇之禮,故昏禮下達,納採用雁也。」清人秦蕙田解釋說:「將欲與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許之,乃後使人納其采擇之禮。」意為男家向女家求婚,由媒妁代為轉達。女家同意後,再收納男家送來議婚的禮物。納采禮物用「雁」。《儀禮士昏禮》「昏禮有六,五禮用雁,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是也。」至 於何故用「雁」?《儀禮士昏禮》者認為「:用雁為贄者,取其順陰陽往來者。」《白虎通·嫁娶篇》則曰:「用雁者,取其隨時南北,不失其節,明不奪女子之時也。又取飛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禮,長幼有序,不逾越也。又婚禮贄不用死雉,故用雁也。」彭大翼《山北方白雁,深秋乃堂肆考》雲「:《古今詩話》:來,來霜降,謂之霜信。」郎瑛《七修類稿》卻認為「:雁,諸書止言知時鳥也。行有先後。故以之執贄,以之納采。」 另外,《藝文類聚》一書中還從其他角度解釋用雁之因「:雁,候陰陽,待時乃舉,冬南夏北,貴有其所。」
問名
即男方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名有兩種,一為名字之名即女子出生三月時所命之名。二為名號之名,即以姓氏為名之類。至於男子之問名,在納采時先已通報,故問名只問女名而不及男者。問名禮物仍用雁。禮序為「賓執雁,請問名,主人許,賓入,授,如初禮」。問名之目的有二:
一是防止同姓近親婚姻;
二是利用問名得來的生辰年月日,占卜當事人之婚姻是否適宜。
納吉
即男方將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後,在祖廟進行占卜。卜得吉兆後,備禮通知女方家,決定締結婚姻。鄭玄註:「歸卜於廟,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於是定。」
納征
亦稱納幣,即男方家以聘禮送給女方家。
「納吉」和「納征」,這兩項禮目往往並在一起進行。這是訂婚的主要手續,寧波人對此稱作「文定」,寧海人稱「下定」,也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金,一般都使用實物和代金。寧波習俗按女方當事人年紀為依據,一歲用老酒一擔,以16歲計,送酒16擔。約合48塊銀元的聘金。有些地方也用稻穀計算的,每歲一擔稻穀,價值與老酒差不多。這一禮目中雙方都用紅綠描金書帖,也叫「龍鳳書帖」。帖上寫的都是一些吉利話,但有一定的程式,男方寫「素仰壺范,久欽四德,千金一諾,光生蓬壁」;女方回帖則寫:「一枝幸附,三生契合,七襄愧極,九如慶祝」等話。
請期
男家擇定婚期,備禮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請吉日將迎親,謂成禮也」。即近代意義上的擇日《禮儀.士昏禮》雲「:請期用雁,主人辭,賓許告期,如納征禮。」男家通過卜問神靈,確定了娶親吉日後,即派人告之女家,徵求女家的意見。
親迎
即新郎親至女家迎娶。
為六禮最後一道程序,即新郎親自去女家迎娶新娘。親迎意義有二:一則表現由從妻居制向從夫居制轉變以後,母系風俗的傳承。男子親自去女家迎接新娘,表現出對女子的尊重。但同時,它也含有從夫居這一婚制的到來是不可扭轉的事實,表現出男子要求從夫居的強烈願望。
迎親
先秦時代,人們對親迎十分重視,自天子以至庶人多行此禮「。文定厥祥,親迎於渭。」是為周文王卜得吉兆,納征定婚後,親迎太姒於渭水之濱。「韓侯迎止,於蹶之里,百輛彭彭,八鸞鏘鏘」。是為諸侯親迎的隆重場面。反之,若不通過親迎之禮而成婚,則被認為不合禮制,會受到世人譏諷。故班固說孔子作《春秋》是寓褒貶,「譏不親迎」,在當時,親迎被看成是夫妻關系是否完全確立的基本依據。凡未親迎而夫死,女可以改嫁。然而一旦舉行了親迎之禮後而夫死,按禮俗規定,新婦就只能認命「,從一而終」了。
4、寧波子孫桶裡面紅包是誰給的
子孫桶裡面的紅包是女方准備的。子孫桶舊時南方地區婚俗之一,是保佑子孫芹悔螞萬代,多前陪福多壽的喜慶吉祥物,寓意早生兒女健康聰明。與子孫對碗,紅木箱櫃一起嫌埋成為姑娘的嫁妝三寶,陪嫁時必不可少。
5、寧波婚禮習俗有哪些?
一、寧波結婚風俗有哪些
1、寧波提親
在提親當天男方攜帶聘禮,出發前往女方家。前往女方家的人,應由男方年長親友擔任,然後中午前必須到達女方家。
2、寧波聘禮
寧波彩禮錢一般最少給10001元,表示萬里挑一。四金:金項鏈、金手鐲、金戒指、金耳環。四禮:煙、酒、茶、蛋糕等。
3、寧波提親之介紹
男方宴請女方飯席,男方親友依序入宴會大廳,正式介紹雙方親友,女方長輩招呼男方親友。坐定後,正式介紹雙方親友,先介紹男方鍵缺祥親友給女方,準新郎最後介紹,再介紹女方親友給男方。
4、寧波提親之納繳
男方人員將稿搏聘禮帶到女方家裡,女方接受聘禮,並將聘禮一一陳列。聘禮、禮金、三金等禮品點交予女方家長。
5、寧波提親之回禮
提親後的三天到一周內,女方前往男方家,所帶物品為:煙、酒、茶、補品等,這是回禮,也表示提親宣布完成扮爛。
以上就是小編對寧波結婚風俗的介紹,希望能給到大家幫助,接著我們一起了解下寧波彩禮一般給多少錢?
二、寧波彩禮一般給多少錢
關於寧波彩禮一般給多少錢,這個並沒有規定的。主要還是看男方的富裕程度、女方和男方之間談的聘禮等情況來決定。一般都在6-10萬元左右,也有10萬以上的,因此,這個價格沒有規定,具體看雙方最後商家結果。
6、我男朋友是浙江的,他不想給彩禮,他們的婚俗就是這樣的嗎?
首先,我認為全國各地都有彩禮這個習俗,所以不管是浙江的還是東北的,都是有彩禮的,只不過是給多給少的問題,你上面說男朋友不想給彩禮,我覺得不是婚俗而是他就是不想給。
下面,我舉個例子,浙江各地的彩禮,寧波,從男女兩家確定了結親開始就要送節禮,一年4個節禮至少2萬。聘禮帶個吉利數字,8萬起步,上不封頂,經濟條件好的88萬、188萬也是有的。房子也是要買。寧波二手房19年10月均價16254元/m一套,按90平方算大約146萬。加上送節和聘禮,在寧波娶老婆起碼要156萬。
所以說不是婚俗的原因亂攔,是因為他自身的原因,他自己不想給,他可能覺得你要的太多了還是有可能不是很喜歡你,所以不要說浙江沒有彩禮,在網上隨便搜一下關於浙江的彩禮,都能搜出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價格比比行陪禪皆是。
總之,最關鍵的問題還是他是不是真的想結婚,真的想和你走下去的話,你無論要的彩禮有多高,他都會想辦法從中去解決這個問題,結婚前兩個家庭可以對彩禮錢多加溝通,確定彩禮錢的金額。在確定檔塵彩禮金額時,雙方一定會有不同的意見,不要激動,保持平常心態,保持良好的態度,其實彩禮什麼的一般是體現對女方的重視程度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定論說沒有彩禮就不能結婚的,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三觀相同,和和美美的在一起,家庭最重要的就是信任二字,無論做什麼都要理解對方,不應該埋怨對方,心在一起,家庭才會最和諧。
7、結婚的風俗有哪些 結婚婚俗要忌諱什麼
自古以來,結婚從准備到完婚都有很多的風俗要講究,有很多傳統的習俗還流傳到至今,而且地方不同,結婚的風俗也會有差異,結婚是一件很喜慶的事情,為了可以讓新人結婚的時候可以更加和睦和吉利,肯定要遵守很多的習俗。
結婚之訂婚風俗
訂婚是結婚之前必不可少的一個傳統婚俗儀式,首先男方得備足聘禮,而聘禮的金額根據地域差異不同而定,還需要准備三金,訂婚戒指、喜餅等,根據不同地方提供的禮品不同去准備。
2. 要准備給男方的紅包禮,給男方親友准備茶點、點心、招待男方賓客的酒席以及回贈男方的禮品。
3. 一般情況下訂婚看女方,結婚看男方,不過現在大多都是雙方商定,大多訂婚儀式都簡單化,吃吃飯,收下禮金即可。
結婚之回門風俗
回門一般是在結婚之後的第三天,新人一起到新娘家中,有些地方則是第六日或七、八、九日等,還有些地方是結婚滿月之後在回門的也有,不管回門是什麼時候,都會有回門這個習俗。在有些地方新人回門,一些哥哥桐友嫂嫂、小姨子們會在餃子里放入辣椒等給新郎吃,耍耍新郎。娘家宴請親友,新人挨個敬酒認親,直到酒宴結束。
結婚風俗的一些忌諱
結婚是一件很傳統的事情,所以各方面都要講究吉利,會有一些忌諱的事情要注意。
1、安床後至新婚前一天晚上,新郎忌一個人睡在新床上,如果非睡不可,要找一名生肖屬龍的未成年男童一脊團起睡。
2、新娘的嫁衣上不能有口袋的設計,否則象徵著新娘會帶走娘家的財運。
3、結婚當天,新娘出門時,姑嫂最好迴避,不能一路護送新娘,因為「姑」與「孤」同音,「嫂」與「掃」同音,諧音都不太吉利。
4、新人進出家局野槐門時,都忌踩門檻,需要跨過去。
5、婚車在行進途中,若遇到另一隊婚車隊伍,為防止「喜沖喜」,抵消彼此的福分,雙方需要相視祝福,或由媒人交換花朵,以化解之。
8、結婚風俗的結婚習俗
1.一般來說,結婚是中午的正席,頭天晚上女方正席.但也有一些地方是晚上男方正席.中午女方正席.比如譚家河鄉和柳林鄉西部.
2.彩禮的下法有兩種,一是對月禮.就是在結婚那天前一個月的時間下的禮.通常是雙數.有四彩六彩八彩十彩(一彩必須有兩樣.也就是說四彩就是八樣,六彩就是十二樣,以此類推)/然後就是接親的那天,男方要下禮.和對月禮差不多.除了物禮,還得多多少少有點禮金.1000-數萬不等.
3.接親的時候,有的地方新郎不參加,只派一隊人馬去.大多數地方新郎必須參加.
4.鬧房,全國的習俗差不多.
5.紅包:新娘將紅包放在身上每一個角落.除了撒出去的,就是讓別人在身上摸到的.
6.團圓飯:洞房前的一頓飯.大夥聚在一起給新郎新娘出難題,通常都有點帶色的。小兒不宜參加。
7.回門.結婚的第三天,女方帶著男方回娘家.這時男方還得准備些禮品,當然會少得多.但有一點,不能走新娘出嫁時走的那條路,必須想其它辦法走另外一條路回門.
8.定親:通常由男方請媒人提媒,備禮傳送庚帖,帖上有男子生辰八字。女方接帖後,將其同女子的八字合在一起推算。若相和即回簡應允,名為允帖,視為正式定親。定親後,男方或男女雙方設宴謝媒,備禮相送,謂之喝定親酒。婚約既定,不能更改,遇節日和紅白大事還要相互往來。
9.擇吉:俗稱下日子,即男方向女方請求婚期。先請陰陽先生算出吉日,忌單日、晦日,尚雙月雙日,以花朝節和臘八節的日子最多。選好後,用紅紙寫上喜日,備禮由媒人送至女方。女方若無異議,雙方著手各項婚事的准備。
備婚:男方修建新房,裝飾室內,女方購置嫁妝。嫁妝有全嫁、半嫁之分。全嫁者箱櫃衣被四套俱全,取四季興旺之意;半嫁則各樣兩套,象徵成雙成對。中等人家多置全嫁,農戶以半嫁者居多。豪富置超全嫁妝,極盡奢華。吉日前一二日,男方備大禮送至女方家中,內有大肉、雞、鵝、衣物等。潢川縣南部在迎親前兩日,過禮必有1隻公雞,女方須回1隻母雞,而在縣北部則分別為公鵝、母鵝。商城縣在迎親前日,男方要在自家院中進行暖轎儀式,晚上賓客滿坐,喝暖房酒。新縣等地,新婚前夜由牽娘睡在新床上暖床。
9、寧波結婚聘禮要多少
訂婚的時候,很多地方余猛都有很多的習俗,這些習俗寓意就是希望新人可以在婚後幸福美滿,每一種習俗的寓意其實都是不一樣的,聘禮也是婚俗中的一種,在各地的聘禮是不一樣的。一起看看結婚大全中寧波的聘禮是多少呢?
一:男方給彩禮多少
男方彩禮給多少合適?主要是根據男方家庭的經濟情況來訂,雙方家長見面協商好訂婚時的良辰吉日以及彩禮金額,一般來說,寧波的彩禮普遍是108888元,也有88888元的,女方會根據男方給的彩禮返還一部分,擾毀友或緩槐者買車返還。
二:男方給女方彩禮有什麼
1、金飾首飾一體套,訂婚時男方給女方的彩禮中不僅有彩禮錢還要買一些金飾及珠寶首飾,像耳環、手鐲、項鏈、戒指等,這些的花費大概要三萬多;
2、喜糖,訂婚也是要准備喜糖的,女方的喜糖都是要男方來准備的,比如糖緊杏一對,還會放一個喜糖紅包,這些花費也是要大幾千的;
五六十年代的訂婚禮流行三轉一響,到現在也還是有的,寧波人訂婚男方還要買一款名表給女方,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來到,一千到一萬都是可以的。
三:女方要給男方准備什麼
1、禮服,男方結婚時的禮服女方在兩人訂婚的時候就要購買好,有西裝一套、襯衫兩件、領帶兩條、鞋襪給各兩雙等,這些的費用在三千左右;
2、金器,手鏈一條,項鏈一條,需要一兩千左右的花費;
3、碗碟一套,可以選擇88元一套、98元一套、108元一套的都行,在材質上最好選擇陶瓷的,好看又使用;
4、瓜果糕點,寧波訂婚時女方要准備六種代表意義的物品,有蓮子、花生、桂圓、棗子、糕點、柑橘,還有用專門的道具裝好才行,這個只需要幾百元的花費。
四:訂婚日花費
訂婚之日白天是由女方舉辦筵席宴請男方及親友,晚上男方再回請女方,這天還要准備一個皮箱,這也是寧波訂婚的特殊習俗,訂婚這兩場酒席大概要花費6000元到1000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