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定製禮盒 » 尋茶小記禮盒

尋茶小記禮盒

發布時間: 2022-11-09 14:16:34

1、仙劍奇俠傳4攻略陳州尋茶商的任務怎麼做啊?到底找誰啊

您好,仙劍之靈魂團隊為您解答。
任務:尋找陳州客棧二樓客房乙的雲慶遙
過程:學會御劍飛行後回到太平村找到雜貨商接受支線任務,而後去陳州找到那人,得知情況後回復雜貨商,得到獎勵。
獎勵:乾坤正氣杯,銀苗簪。

2、茶鄉行記:尋茶桐木關

星期一 天氣:晴

早上9:00,正山堂的高級經理小吳准時來到酒店接我們,魏總因為有事不能與我們同行,由於第二天只有我和Louis繼續在武夷山觀看張藝謀導演的《印象大紅袍》,我們決定換一家離演出場所近一點的賓館,所以在去往桐木關前退掉了賓館房間,把行禮寄存在賓館前廳後,乘坐小吳的車子前往桐木關,金駿眉和正山小種茶葉的發源地—正山堂。正山堂是福建武夷山正山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元勛先生於2005年創建的新品牌。正山堂,取正山小種的「正山」二字:第一是為表明公司產品乃正宗之意,來自正山小種產區桐木關,工藝為正山小種400餘年積淀與創新;第二,正本清源,將昔日正山小種紅茶重新發揚光大;第三,暗合武夷山儒釋道文化精神,正果為修行得到。

車子開進桐木關,小吳邊開車邊為我們講解,讓我們對正山堂有了初步的了解,大約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後我們來到了正山堂,一睹這一富有傳奇色彩的企業的真容,這是一座三層高的建築,沒有富麗堂皇的裝飾,也沒有特別的壯觀的門牌,只在門口看到佇立的兩塊大石頭,上面分別雕刻著正山小種發源地和金駿眉發源地。走進辦公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茶文化博物館,博物館里陳列著正山堂發展過程中使用過的各種制茶工具,牆上掛滿了正山堂歷年了獲得的各種獎項和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名人參觀正山堂時留下的照片,還有正山堂茶制茶工藝流程圖和正山堂茶葉在全國各地的分布圖,這些圖片和資料展示了這家著名企業的發展史。

在正山堂的茶葉展示廳我還遇到了來自大連的小姑娘,她是一位茶藝培訓師,大學畢業後喜歡茶葉的她又學習了茶藝專業,來到正山堂從事茶藝培訓工作。中午,正山堂為我們一行三人准備了豐盛的午餐,小吳還給我們斟上了他們公司用紅杉樹種子釀制的紅杉樹酒,一路走來的開心和快樂,讓我們三個人都端起了酒杯,不勝酒力的我,一杯酒下肚,已暈暈的了。不過,Louis連喝了四杯,居然還很清醒,真是好酒量。

午飯後,小吳開車將我們送到誰家院,我們三人帶上行禮隨同魏總前往武夷星,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是 一家集烏龍茶、綠茶、花茶、白茶、紅茶、武夷岩茶的生產、加工、銷售、科研及茶文化傳播於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在這里我們受到了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的熱情接待,在公司大廳品茶後,惠芳、Louis和我隨同武夷星工作人員去往武夷山大紅袍景區觀看母樹大紅袍。大紅袍景區位於武夷山風景區的中心部位,景區著名大峽谷「九龍窠」內。舉世聞名的大紅袍生長在九龍窠谷底靠北面的懸崖峭壁上。遠遠望去,崖壁上疊著一大一小兩方盆景式的古茶園,六株古樸蒼郁的茶樹,枝繁葉茂。

天色已晚,由於魏總和惠芳當晚還要乘坐高鐵返回福州,我們匆匆結束大紅袍景區的行程趕回武夷星,在那裡與等待我們的武夷學院的李博士相會,一起在公司所屬茶園參觀學習,李博士邊走邊為我們講解武夷星茶研所種植的各種茶樹品種,讓我們更直觀的了解武夷山岩茶大紅袍的生長和繁殖過程,茶樹是無性繁殖,只能通過扦插和嫁接的方式來繁殖,土壤要求是酸性土質,北方氣溫和土壤不適合種植茶樹,長江以北只有山東日照種植成功,再以北的地方據說天津是種植在大棚內做觀賞之用。

晚上我們又認識了好多新的茶友,有武夷學院的老師、學生,茶人陳先生和妻子在酒店為我們擺了一桌豐盛的晚宴,茶友們推杯換盞好不熱 鬧,讓我感覺好像回到家一樣,熱情好客的武夷山人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席間我還認識了在武夷學院工作的侯老師,他的老家是吉林延邊,大學畢業後一直在這里工作。晚7:30,我和Louis送走魏總和惠芳後,也回到了賓館--如家快捷酒店,並打電話給小王定好第二 天的行程和買票事宜,期待第二天繼續武夷山的行程……

2017年3月6日於武夷山桐木關,圖片拍攝於正山堂

3、尋茶故事——我眼中的普洱茶"野花溝"

(原文曾發表於《經濟日報》,如今又做了番整理與修改,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下了兩天雨,山路不好走,一下泥石流,一下塌方。老天爺在眷顧一個人的時候,似乎很喜歡用開玩笑的方式,先是不讓你走,把路截斷,讓你繞路,爬山,吃苦。顛簸你的信心,拖延你的企盼,當你行將失望的時候,它又雲開霧散,透出一點光芒,給你一絲希望。

從雲縣到南澗,走高速本來一個多小時,但走老路卻耗了我整整一天的時間。老國道向瀾滄江一樣宛延,風景好,但路況差。導航不靈,偏偏路還走岔了。下車問路,看到遠處有一顆很大的櫻花樹,尋著絢爛的紅色,一路往前,天哪!身邊的綠色幾乎全是茶樹,每一棵都有兩人多高,而且越往裡走,茶樹越多。碩大的櫻花樹盛開在古茶園中,莫非是"櫻花谷"?不對,櫻花谷沒有古樹茶。那就管不了那麼多,先拍照,再觀察,吃鮮葉,看樹齡,探訪的程序和套路同以前沒有差別。

眼前的茶園不但有櫻花,也有其他叫不來名的野花。白的,黃的,粉的,雖然沒有櫻花那麼奪目,卻也不失為美麗的補充。茶在花中生,花與茶相伴,這樣的環境在雲南的古茶園中算不上"僅有",卻也非常少見。

"野花溝",這個名字是我取的,雖然沒有"桃花源","櫻花谷"那麼好聽,但誤打誤撞發現這個地方,卻是我的幸運。

我跑茶山有一個嗜好,就是"吃鮮葉"。一般人不理解,茶的鮮葉又苦又澀,怎麼會讓你津津有味,還樂此不疲。然而有病的人就是不一樣,記得小時候我還喜歡吃牆上的白石灰。你不能想像一個人的腸胃一旦成為茶葉的過濾器,他對於好茶的渴望是不需要理由的。

這些年,我不記得到底吃過多少鮮葉。每次來茶山,只要遇到新芽,第一片葉子就是我的目標。不管大樹小樹,不論什麼品種,先吃了再說,吃得多了,比較就有了。地域,季節,樹齡,氣候,光照,土壤,凡是與茶共生的要素一個也不放過。時間久了,好茶的味道,慢慢在心裏面沉澱下來。大樹小樹,向陽背陰,山脊谷底,石生土埋。不同的樹,不同的生長環境,味道都不一樣,說不上哪個好,哪個不好。標準是有個性的,我喜歡的,說不定恰好是你討厭的,然而沒有關系,天地之所以大美,就是因為它為每個人,每種生命的都預留了足夠的空間。

鮮葉遇到唾液就像茶葉遇到開水,出來了什麼?出來的有多少?這些對我來說至關重要。茶葉中的鮮味裡面有多少甜?甜裡面又有多少香?澀會不會滯留在舌沿?味道與味道之間的包容性會不會從後向前慢慢推送?這些都是我判斷這個茶好與不好的標准。

野花溝的鮮葉,入口有淡淡的花香,茉莉醇,芳樟醇,這些名字,聽起來很"化學"。但嚼起來很"物理"。鮮葉入口與唾液結合,酶的作用不是催化而是分解,鮮葉裡面有什麼?有多少?通過咀嚼鮮葉來判斷,比正兒八經審評茶湯更加直接,更加客觀。

對於茶葉香氣,我的經驗是,如果嚼碎的鮮葉在口腔中㪚亂無序,沒有集中感,雖然齒頰留香,那麼茶葉也比較一般。如果齒頰沒有香氣,那麼最好的評價就是跟這個茶說拜拜,說再見。對我來說,真正香高的好茶,澱粉與果膠,甚至纖維素這些東西被分解的粘性會將你口中的"甜"團團圍住,香氣會從嘴巴跑到鼻子,隨時等待與空氣混合。就香型而言,如果渣子里的纖維質比較硬,一般來說會出"果"的味道,如果渣子里的纖維質比較綿軟,就容易出"花"的香氣。然而,有時候也並非如此,尤其是現在人們追捧的單株,讓人感覺其變異得讓每一棵茶樹都有所不同,特別是當你的味覺還在跟別人跑的時候,或者是自己有時候身體不高興了。人與茶,茶與味道,所有的所有,就都不能確定了。

正當我的思緒放遠時,有一個背筐的老漢從樹林中出來,我恭敬地遞上一支煙問:"是剛採的鮮葉嗎?"

"是"。

"回家嗎?"

"不,要先把茶送過去。"

送過去就是賣鮮葉,這個我感興趣。

跟隨老漢進村子,推開大門,我驚呆了,只見諾大的院子堆滿了晾曬的茶菁。直接與天地對接的院心,彌漫著似野若蘭的花香。不對啊,地上明明是茶,哪裡來的花香?我本能地環顧,在滿是簸箕的地上行走,繞了一圈,整個院子除了茶,沒有別的。

香氣這個東西真的很奇怪,你刻意覓它的時候,它不來,你無意了,它卻來撞你,而且撞得猛烈。如果人的嗅覺會被香氣"電"到,我真希望自己的身體就是個導體,沒有電閘,而且永不絕緣。

這個院子的主人是個小夥子,30來歲,姓楊,玉溪農校畢業,學的是煙草栽培與管理。我比小楊年長一倍,兩代人的距離,按理說會有一些障礙,但小夥子並不跟我陌生。我問一,他答三,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我平時做茶只是擺擺樣子,但今天不同。除了想驗證鮮葉的味道,我還要找到這個茶葉的香氣究竟來自何方? 所幸小楊的舅舅是個做茶的老手,我很慶幸他能那麼認真地教我,試溫,翻旋,揚拋,什麼時候用大火,什麼時候用小火,如何通過氣味判斷殺青葉的老嫩。等回過頭播放小楊幫我拍的錄像,自己一招一式,還真像那麼回事,難怪我們家領導嗔怪我"上輩子就是個農民"。

做茶不丟人,不會做茶,甚至不知道如何做茶,對我來說才是最大的丟人。所以後來回想我自告奮勇,上桿子親自操刀,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近距離感受鮮葉在高溫狀態下,內含物由液態轉化為氣態釋放出來的野蘭香氣。這個香氣說不清是哪種香型,但誘人,迷人,醉人,讓你欲罷不能。

炒茶的本意是把"青味"趕走。然而讓人無奈的是,茶葉曬干,香氣成份的其他成員也隨之跑掉了。這不是我想要的結局,可這也是所有制茶人的無奈。明明知道是茶葉中有很多好東西,卻不能留住。這對於一個視茶為生命的人來說,是最難接受的情況,我們品嘗自己做出來的茶葉味道,有時候挺感慨的不是它的苦味,也不是它的澀味,而是遺憾,遺憾於自己無法讓一款茶葉的真正味道全部表達出來,這種感覺,想必也許是每一位知茶、做茶人心中都會有的,雖然很多時候我自己心中從來不想妥協,但在現實,我們只能接受茶葉這種遺憾與殘缺之美。

"留下來吧,今晚住我家",這是小楊的挽留。我木然,像這個茶的香氣一樣,連頭都不抬就回答"不行,我得走了"。因為我家裡還有卧病在床的老父親。

時候不早了,再見!野花溝,野花溝我還會來,就算現在這里的茶一文不值,我也會做一個走在荒野上的"尋香人"。讓野花溝的醇香,融化在我,以及我所渴望的那份平常的湯水中。

其實接觸茶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茶裡面有很多東西,每一種東西都在講述一個故事,折射一種思想。有人善於細品、甄別,有人喜歡傾聽、認同。而我屬於後者,茶於我而言如同一本書,每天要時不時地讀一讀,品一品,不求專研,但求進步,正如喝茶本身,不求知其味,但求得其趣。

我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那種特別糊塗的人,但從野花溝回來後,不,准確地說,是從我被野花溝的香氣震到的那一刻起,我曉得,是自己的緣份到了。我很難說得清楚自己心中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猶如一種宿命感一般,比如說別的東西你可以明確表達推辭,但是緣份不同,相互牽引,念念不忘。最要命的是晩上睡覺,那個香氣象幽魂一樣,傍在身邊,始終有,到處有,不能入眠。整個人像被某種東西絆住一樣,不能動。所以說緣份這個東西你很難拒絕,也推辭不掉,因為它本來就是命的一部分,因此我帶著野花溝回到了昆明。

而我回到昆明的第一件事就是"試茶",套路不變,碗盞杯碟,評茶的行頭一樣不少。先比較,後重復,一個個,一次次,反反復復。從商業的角度來說,試茶是代表大眾尋找性價比。但從學習的角度看,試茶就不一樣了。要試什麼?為什麼而試?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大量的實踐經驗你就回答不上來。有茶必喝,喝茶必究,這些年來幾成常態。試茶如果只是比個你高我低,孰優孰劣,那優良中差,每個茶的命運就都決定了。

然而,對於一個於茶有深愛的人來說,我更願意自己是一個尚聽故事的人。茶是一本書,寫書的人是天地,而讀書的人就是你我。

說到了試茶,我不知道試茶除了喝茶,還要聽茶、問茶算不算故弄玄虛。反正我是這種人,不論是新朋友還是老朋友,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專家學者、布衣紳士,懂茶與不懂茶。來了就問,問來問去,問成了一個"不良習慣"。直到有一天大家都不說話了,安靜地等你放公雞的時候,才突然發現,原來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這種大徹大悟的感覺好象不只是味道那麼簡單了。

再後來,很多朋友開始勸我,野花溝雖然好,但每年茶葉價格一直提高,你拿了根本就不好賣出去,也收藏不了多少,乾脆幹掉(不要)算了。我也曾想過試圖放棄,然而不行呵!那個神精兮兮的香氣,經常在,始終在,不論聞到什麼,甚至吃飯的時候都會想起它來,反到成了欲罷不能的借口和無法幹掉的原因。所以後來我開始想查明野花溝的香氣到底是怎樣形成的,便因此埋頭於各種關於茶葉的資料書籍中,想尋得一絲線索。

因為野花溝地處瀾滄江,茶樹的始祖大都由中華木蘭進化而來,從瀾滄江大橋邊上的昔宜到小灣、漫灣、再到茫牙,到處都有古木蘭的痕跡。野生的,過渡的,人工的,本山茶,藤條茶,二嘎子茶,還有勐庫大葉種。這里的茶樹,不知多少代同堂,近親和遠親,裸子和被子,野生和家養,移栽和嫁接,在人類的干預下集合在一起。任由雌雄同株,異花授粉的擺布,形成了瀾滄江流域茶樹大家庭的種群多樣性。

茶樹的變異本沒有什麼規律,進化為毎一棵茶樹貼上了多樣性的標簽。我在大雪山,景東,鎮沅,白鶯山等多個地區都曾與這種似野若蘭的香氣邂逅,印像深了,戀戀的 情感 便多了起來。

尋著野花溝的香氣,對照資料,我查了一下,野花溝的茶樹其實就是中華木蘭的後裔。不論外形,滋味,湯色和香氣都具有"野"的特徵。這個野,不僅荒,而且寂靜,如果香氣可以用耳朵來聽,你會發現這裡面沒有雜音,只有純凈。

野花溝的茶樹從飄變的荒野走來。進化不完全的過渡型品種已經暗含了味道的原始狀態,天然的比人工的好,荒野的比台地的好。正如同我比較喜歡沒有人居住的地方一樣,什麼東西都自自然然,人才活得舒服些。

不過這些年大家都 科技 了,茶裡面不但有機器的味道,更有化學的味道。原始的,荒野的味道不被人待見,就像如今那些習慣了家教的孩子,不開小灶反而就不能成材。

但我又是個求異不求同的人,批量生產出來的循規蹈矩,從來不是我深入研究的對象。相反,那些原始的、個性的、與眾不同的東西才是我要涉獵的目標。

在我看來,所謂"野味",其實就是野花溝的藍天和白雲,櫻花和茶樹,岩石和蜜蜂,香樟與芒果,菌類和蕨類,含有水份的腐質土和空氣,統統攪在一起的味道。這個味道,農貿市場里是沒有的,高速公路能到的地方也沒有,凡是人類活動痕跡較多的地方,你都發掘不了。在過去,我曾很喜歡用心路歷程來記刻自己所走過的每一步。但後來發現,其實心裏面沒有路,更好。正如茶葉香氣這個東西,能在曠野中縱馬放韁的時候聞到,能在你舉杯的時候一個人真實的獨享。於我來說,那才是天大的暢快。

至於野花溝的鮮葉,表面具有不規則的蠟質結晶,革質化程度高,韌性強。不容易被撕裂。展平在手上會有絲綢從肩上滑下來的感覺。葉背多毛,上手有銼感,如果是春茶,第三葉,第四葉,甚至黃片都能顯毫。然而從野花溝的生態環境來看,葉片背面的絨毛並不用來反射光線,而是一種返祖現象。因為野花溝地處瀾滄江,海拔不足1000米,沒有那麼強的紫外線,早晚溫差也比高海拔地區要低得多。所以我判斷野花溝茶,並不是進化完全的栽培型品種,而是雜交在瀾滄江邊上會移動的奇妙植株,但想證明這一點卻帶給我很大的困擾,因為這一切都是我自己腦海中天馬行空的推演,也許說不準最後跟人們所認定的事實恰恰相反。

不過困擾來臨的時候,人的潛質最容易被激發,我很享受那種被激發後的忘我狀態。一個人躲在屋裡,靜靜地想,解決問題的過程充滿挑戰,理論和實際不是結合而是碰撞。疑點、矛盾,莫名其妙的思考,換來了早晚會把你搞定的決心。

野花溝的香氣與勐庫大葉種的香氣完全不同,似花非果的味道一旦接觸,沒齒難忘。青白泛黃的湯色,象玻璃一樣透明,看似寡淡,實則濃郁。十年前我在景邁山的長寶家喝野生月光白的時候,就見過這種湯色。但凡野茶,不呈黃色並不是轉換的問題,相反是黃酮類化合物大量存在的原因(黃酮類化合物含量越高,茶湯的透明度越好)。我也懷疑過萎凋的問題,親自上手後發現,如果萎凋過度,香氣會連同青味一起跑掉。然而這個茶沒有,濃度、滋味,該有的有,該來的來。野花溝的香氣就是這么"個性"。好與不好,似乎並不希望有人評說。

曾經我一連續喝了十多天的野花溝,茶的味道沒有改變,倒是自己變了。變得像那個唐朝布袋和尚一樣,看似庸懶,實則輕松。後來想想,這種變化其實很符合自然的規律,人這一生的過程正如同把一個很濃的茶喝到淡而無味,能夠不需抬頭便在茶湯中照見自己,能夠把對味道的追求看做是一抺煙雲的過往,能夠用後退的方式來感悟前行的艱辛,這也便是: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凈方為道,

後退原來是向前。

最終,我認為野花溝茶是進化、過渡和變異的混合體,雖然它的外形給人印象是柔弱甚至纖巧,但其內質鮮甜,微苦,加之其柔里帶剛的滋味,又讓人覺得它明眀就是一個經過長期修練的太極高手。這一點從野花溝的新茶身上就能看的出來,它身披白毫,銀裝素裹,含而不露,但其內含物的浸出象秩序一樣井井有條。我對它的每一次的靠近都像在跟天地較量,雖然承載它的蓋碗雖小,但場面宏大,暗中彼此的拿捏,常常是你尚未出手,那個茶就已經把你看破了。

所以我一直很愛野花溝,野花溝是香氣和味道物化後的美女,遇見就會迷倒,而且心甘情願成為她的粉絲。與野花溝過招,不是你來碰它,而是它來撞你,最終你會發現不是你贏得了什麼,而是你輸掉了多少,但你心甘情願!

原文作者:雲南昆明大翠山茶業有限公司張躍

整理作者:沐凡,寫於2022.3.8

尋茶故事,還原真實的茶人與茶葉故事,讓更多人能夠了解茶,文中所提及的一系列茶葉不一定會有所售賣,只是單純記錄茶葉本身的故事,若有興趣者可以後台私聊詢問。此外,本系列文章歡迎各位茶人與沐凡交流自身的經歷,沐凡會如實記錄,整理分享給更多愛茶之人。

全文完,如果覺得筆者寫得不錯,那就點個贊或者分享給其他朋友吧,多謝閱讀!

4、勐海尋茶游記茶業專業合作社怎麼樣?

勐海尋茶游記茶業專業合作社是2018-11-12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注冊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注冊地址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混鎮曼岡村委會賀回村民小組23號。

勐海尋茶游記茶業專業合作社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3532822MA6NFL5G0U,企業法人著爬,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勐海尋茶游記茶業專業合作社的經營范圍是:茶葉、蔬菜、水果、穀物、玉米、薯類、瓜類、食用菌(不含菌種)種植、收購、初制加工、銷售;家禽、家畜、蜜蜂養殖、收購、銷售;農副產品收購、初制加工、銷售;貨物和技術進出口;為成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代購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服務和信息咨詢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勐海尋茶游記茶業專業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資訊。

5、貓會記仇嗎

打貓之後貓當然會記仇。
一般主人打貓肯定是覺得貓咪不聽話或者做了錯事(這個錯事是主人覺得貓做錯事了,但是貓不覺得自己錯了,打它是主人希望它可以理解人的想法)。
所以說如果因為貓惹主人不開心,主人打了貓之後貓是會記仇的,而且實際上大多數貓咪依舊會做讓你不開心的事情,這時候主人應該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而不是和貓咪計較,更不能因為貓咪聽不懂我們的話就對貓大打出手。
希望回答能夠幫助到您,有其他問題想咨詢寵醫,點擊下方頭像,進行免費1對1咨詢。

6、綠盒外表,寫著尋茶,裡面是瓷罐,寫著CHINESE TEA GIFT ,懂茶的知道什麼茶嗎

chinese是中國的,tea是英文茶葉,gift是禮物的意思,這句話就是「中國的禮物茶」,不知裡面是綠茶還是烏龍茶,它的價格要根據茶葉的質量和品級來定,一般說瓷罐里裝的茶葉還是不錯的。

7、尋茶記丨大紅袍:功效價值(三)

大紅袍作為中國名茶之一,一直備受茶友喜愛。茶人喜飲大紅袍受歡迎不僅僅是因為它茶香濃郁、口感佳,更重要的是因為它對人體還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被譽為 「國之瑰寶」 的大紅袍,究竟有哪些功效呢?今天,我們就分析一下 大紅袍的成分和功效 ,看看飲用大紅袍究竟有什麼益處。

唐朝詩人顧況在《茶賦》中寫道:「滋飯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膩、發當暑之清吟、滌通宵之昏寐。」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我們都知道飲茶有利身體健康,但飲茶為什麼有利於身體健康呢?我們從大紅袍內含的物質出發,解析 大紅袍的功效 。

烏龍茶因為減脂減肥的功效而在日本被稱為「美容茶」、「健美茶」。 大紅袍作為烏龍茶中的極品,減肥功效更加明顯。

據研究,大紅袍中的 茶多糖 含量極高,是紅茶的3.1倍,綠茶的1.7倍。除了茶多糖外,茶葉中的 咖啡鹼、肌醇以及葉酸 等物質也能夠增加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從而達到幫助消化、減肥降脂的功效。

大紅袍富含的 咖啡鹼、茶鹼和茶氨酸 ,能興奮中樞神經,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具有增強記憶力、振奮精神、消除疲勞、利尿排毒的作用,對於降血壓也有輔助作用。

大紅袍茶中的 茶多酚 和鞣酸能作用於細菌,凝固細菌的蛋白質,將細菌殺死。

不少年輕人因為生活作息不科學而導致口腔發炎、潰瘍和喉嚨腫痛,此時飲用大紅袍能夠緩解症。同時,如果皮膚出現破損,也可以用濃茶沖洗傷口。

大紅袍含有氟、維生素等成分,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能變成一種較為難溶於酸的「氟磷灰石」,相當於給牙齒加上一個保護層,提高了牙齒防酸抗齲的能力。

維生素C等成分,能降低眼睛晶體的渾濁度,長期適量飲茶,能減少眼疾、保護眼睛。

這里再簡單為大家科普一下大紅袍的沖泡技巧。茶葉沖泡的方法實際上大同小異,大紅袍沖泡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投茶量約為茶器之二分一左右。

茶壺及茶杯用100℃之沸水沖洗後,將茶葉放入壺中,再沖入100℃之沸水 ,將茶葉沖洗一次。

用100℃沸水高沖注入壺內, 浸 泡5秒 ,然後注入茶杯享用。

第二泡用100℃沸水, 浸 泡8秒後 享用。

第三泡用100℃沸水, 浸 泡15秒 後享用。

懂茶的人都知道,對於加工工藝繁多、條索緊結、發酵程度較高的茶葉一般需要用沸水沖泡,隨著沖泡次數增多,水味也會慢慢加重。但大紅袍卻可以沖泡多次。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大紅袍久泡仍有餘味呢?下期,我們會從 茶葉的工藝 繼續解密大紅袍。

最全、最系統的茶知識,盡在 茶文庫

行走的茶學網路庫,讓好茶有跡可循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