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定製禮盒 » 呂呂定製鞋

呂呂定製鞋

發布時間: 2022-11-11 11:03:48

1、《詩經》時代的女子穿著什麼樣的鞋

請參考以下詳細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中國服飾的歷史源遠流長,從原始社會、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遼夏金元、明清,到近現代,都以鮮明特色為世界所矚目。原始社會服飾(公元前21世紀之前)戰國時人撰寫的《呂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黃帝、胡曹或伯余創造了衣裳。從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飾史的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距今1.9萬年左右)遺址中,發現有1枚骨針和141件鑽孔的石、骨、貝、牙裝飾品。證實當時已能利用獸皮一類自然材料縫制簡單的衣服。中華服飾文化史由此發端。距今約1萬年,進入了新石器時代,紡織技術發明,服裝材料從此有了人工織造的布帛,服裝形式發生變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貫頭衣和披單服等披風式服裝已成為典型的衣著,飾物也日趨繁復,並對服飾制度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在紡織品出現之後,貫頭衣已發展為一種定型服式,在相當長時期、極廣闊的地域和較多的民族中普遍應用,基本上替代了舊石器時代部件衣著,成為人類服裝的祖型。新石器時代除有籠統式服裝外,還從一些陶塑遺物發現有冠、靴、頭飾、佩飾。商周服飾(約公元前16世紀~前771年)由商代到西周,是區分等級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確立的時期。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提花幾何紋錦、綺,和絞織機的羅紗。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周王朝設「司服」、「內司服」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王室公卿為表示尊貴威嚴,在不同禮儀場合,頂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著裳也須採用不同形式、顏色和圖案。最著名的為《尚書?益稷》所載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綉,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十二章紋遂成為歷代帝王上衣下裳的服章制度,一直延用到清帝遜位、袁世凱復辟稱帝。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春秋戰國服飾(公元前770~前221)春秋戰國時期織綉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錦,山東齊魯的冰紈、綺、縞、文綉,風行全國。工藝的傳播,使多樣、精美的衣著服飾脫穎而出。春秋戰國時期,不僅王侯本人一身華服,從臣客卿也是足飾珠璣,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貴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並賦以人格象徵。影響所及,上層人士不論男女,都須佩帶幾件或成組列的美麗雕玉。劍,是當時的新兵器,貴族為示勇武兼用自衛,又必佩帶一把鑲金嵌玉的寶劍。腰間革帶還流行各種帶鉤,彼此爭巧。男女的帽,更引人注目,精緻的用薄如蟬翼的輕紗,貴重的用黃金珠玉;形狀有的如覆杯上聳。鞋,多用小鹿皮製作,或用絲縷、細草編成;冬天皮衣極重白狐裘,價值千金。女子愛用毛皮鑲在袖口衣緣作出鋒,還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質錦綉手套,無不異常美觀。春秋戰國時期的衣著,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趨迥然。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於春秋戰國之交。深衣把以前各自獨立的上衣、下裳合二為一,卻又保持一分為二的界線,上下不通縫、不通幅。最智巧的設計,是在兩腋下腰縫與袖縫交界處各嵌入一片矩形面料,其作用能使平面剪裁立體化,可以完美地表現人的體形,兩袖也獲得更大的展轉運肘功能。據記載,深衣有4種不同名稱:深衣、長衣、麻衣、中衣。從出土廣物看,春秋戰國時衣裳連屬的服裝較多,用處也廣,有些可以看作深衣的變式。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胡服令,推行胡服騎射。胡服指當時「胡人」的服飾,與中原地區寬衣博帶的服裝有較大差異,特徵是衣長齊膝,腰束郭洛帶,用帶鉤,穿靴,便於騎射活動。春秋戰國時期的衣服款式空前豐富多樣,不僅表現於深衣和胡服。樂人有戴風兜帽的,舞人有長及數尺的袖子,有人還常戴鴟角或鵲尾冠,穿小袖長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這些都與多採的社會生活相關。

秦漢服飾(公元前221~公元220)這一時期的衣料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特別在漢代,隨著輿服制度的建立,服飾的官階等級區別也更加嚴格。秦漢服裝面料仍重錦綉。綉紋多有山雲鳥獸或藤蔓植物花樣,織錦有各種復雜的幾何菱紋,以及織有文字的通幅花紋。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張騫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 」。於是,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自秦而漢,深衣有了一些發展和變化。從東漢社會上層來看,通裁的袍服轉入制度化。秦代服制與戰國時無大差別,保中國服飾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不論單、綿,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縫連為一體,上下依舊不通縫、不通幅;外衣裡面都有中衣及內衣,其領袖緣一並顯露在外,成為定型化套裝。下著緊口大褲,保持「褒衣大裙」風格。足下為歧頭履。腰間束帶。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漢代有了輿服制度。史書列有皇帝與群臣的禮服、朝服、常服等20餘種。服飾上的等級差別已十分明顯。主要表現在:①冠服在因襲舊制的基礎上,發展成為區分等級的基本標識;②佩綬制度確立為區分官階的標識。

魏晉南北朝服飾(220~589)魏晉和南北朝時期,等級服飾有所變革,民族服飾大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綸巾、白綸巾等。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緋綠三色為九品之別 」。這一制度此後歷代相沿雜而用之,直到元明。晉代的首服除幅巾為社會沿用之外,有官職的男子還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紗帽的稱漆紗籠冠,本是兩漢武士之制,傳之又傳,不僅用於男官員,並流?竇淝夷信?ㄓ謾D媳背?保?狽繳偈?褡迦脛?中原,人民錯居雜處,政治、經濟、文化風習相互滲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飾也因而改易發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啞褶漸成主流,不分貴賤、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著「上儉下豐」。東晉末至齊、梁間,衣著為襦裙套裝,原始於漢代,晉代時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寬大的特色。足穿笏頭履、高齒履(一種漆畫木屐),流行一時。另一方面,少數民族服飾受漢朝典章禮儀影響,穿起了漢族服裝。鮮卑族北魏朝於太和十八年(494)遷都洛陽後,魏孝文帝推行華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漢魏衣冠」。原來鮮卑族穿著夾領小袖衣服,這次改革舊俗,史稱「孝文改制」,使秦漢以來冠服舊製得以賡續,推動了中華服飾文化的發展。

隋唐服飾(581~907)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彩錦,是五色俱備織成種種花紋的絲綢,常用作半臂和衣領邊緣服飾。特種宮錦,花紋有對雉、斗羊、翔鳳、游鱗之狀,章彩華麗。刺綉,有五色彩綉和金銀線綉等。印染花紋,分多色套染和單色染。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襆頭、百姓著短衫。直到五代,變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隋唐女裝富有時裝性,往往由爭奇的宮廷婦女服裝發展到民間,被紛紛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響而別具一格。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隋唐女子好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半臂歷久不衰,後來男子也有穿著的。當時還流行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名曰披帛。唐代婦女的發飾多種多樣,各有專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錦綉織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於融合西北少數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來文化,唐貞觀至開元年間十分流行胡服新裝。

宋遼夏金元服飾(947~1368)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宋代服飾大致有官服、便服、遺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政府因五代舊制,每年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於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烏紗帽,名直腳襆頭,君臣通服,成為定製。宋代官服又沿襲唐代章服的佩魚制度,有資格穿紫、緋色公服的官員都須在腰間佩掛「魚袋」,袋內裝有金、銀、銅製成的魚,以區別官品。「方心曲領」也是朝服的特徵,即朝服項間套上圓下方的飾物。宋代官員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圓領衫和帽帶下垂的軟翅襆頭,依然唐式,腳下卻改著更便於平時起居的便鞋。宋代遺老的代表性服飾為合領(交領)大袖的寬身袍衫、東坡巾。袍用深色材料緣邊,以存古風。東坡巾為方筒狀高巾子,相傳為大文學家蘇東坡創制,實為古代幅巾的復興,明代的老年士紳還常戴用。宋代民間首服也有種種流行。男子流行襆頭、幅巾,女子則流行花冠和蓋頭。婦女發式和花冠,是當時對美追求的重點,最能表現宋代裝束的變化。唐及五代的女子花冠已日趨危巧,宋代花冠再加發展變化,通常以花鳥狀簪釵梳篦插於發髻之上,無奇不有。遼、西夏、金分別為中國古代契丹、黨項、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權,其服飾反映了在與漢民族進行長期文化交流中,各自發揚民族傳統的發展軌跡。黨項族婦女多著翻領胡服,領間刺綉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圓領齊膝外衣,足下著長統靴,宜於馬上作戰射獵;婦女穿窄袖交領袍衫,長齊足背,都是左衽,正與漢人相反,所習慣穿用的釣墩傳到內地曾廣為流行。遼金政權考慮到與漢族雜處共存的現實,都曾設「南官」制度,以漢族治境內漢人,對漢族官員採用唐宋官服舊制。遼代以絲綢官服上山水鳥獸刺綉紋樣區分官品,影響到明清官服的等級標識,金代則以官服上花朵紋樣大小定尊卑,品級最低的用無紋或小菱紋的芝麻羅。契丹、女真男服因便於行動,也為漢人採用。元代於延釣元年(1314)參酌古今蒙漢服制,對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統一規定。漢官服式仍多為唐式圓領衣和襆頭; 蒙古族官員則穿合領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層為便於馬上馳騁,最時興腰間多褶的辮線襖子(圓領緊袖袍,寬下擺、折褶、有辮線圍腰),戴笠子帽。元代紡織物有納石矢金錦、渾金搭子、金段子、兜羅錦、三棱羅、大綾、小綾、南絹、北絹、木錦布、番錦布……種種名目。元代每年舉行10餘次大朝會,屆時萬千官員穿同一顏色、式樣並加飾納石矢金錦珠寶的高級禮服,稱作質孫服,糜費為歷朝少有。這種服式到明代卻被用作差役服裝。

明清服飾(1368~1911)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兩代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補子是一塊約40~50厘米見方的綢料,織綉上不同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補子用鳥,武官用走獸,各分九等。平常穿的圓領袍衫則憑衣服長短和袖子大小區分身份,長大者為尊。明代官員的主要首服沿襲宋元襆頭而稍有不同。皇帝戴烏紗折上巾,帽翅自後部向上豎起。官員朝服戴展翅漆紗襆頭,常服戴烏紗帽。受到誥封的官員妻、母,也有以紋、飾區別等級的紅色大袖禮服和各式霞披。此外,上層婦女中已著用高跟鞋,並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舊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來舊樣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親自製訂兩種,頒行全國,士庶通用。一種是方桶狀黑漆紗帽,稱四方平定巾;一種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稱六合一統帽,取意四海昇平、天下歸一。後者留傳下來,俗稱瓜皮帽,系用黑色絨、緞等製成。清王朝時,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擻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馬褂為加於袍的外褂,因起源於騎馬短衣而得名,特點是前後開衩、當胸釘石青補子一方(親王、郡王用圓補)。補子的鳥獸紋樣和等級順序與明朝大同小異。清代官帽與前朝絕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按冬夏季節有暖帽、涼帽之分,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 ,帽後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勛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褂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絲紡綉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著「旗裝」,梳旗髻(俗稱兩把頭),穿「花盆底」旗鞋。至於後世流傳的所謂旗袍,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清代後期,旗袍也為漢族中的貴婦所仿用。

近現代服飾(1912年以來)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改穿西裝。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①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②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 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

2、《詩經》時代的女子穿著什麼樣的鞋

中國服飾的歷史源遠流長,從原始社會、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遼夏金元、明清,到近現代,都以鮮明特色為世界所矚目。原始社會服飾(公元前21世紀之前)戰國時人撰寫的《呂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黃帝、胡曹或伯余創造了衣裳。從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飾史的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距今1.9萬年左右)遺址中,發現有1枚骨針和141件鑽孔的石、骨、貝、牙裝飾品。證實當時已能利用獸皮一類自然材料縫制簡單的衣服。中華服飾文化史由此發端。距今約1萬年,進入了新石器時代,紡織技術發明,服裝材料從此有了人工織造的布帛,服裝形式發生變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貫頭衣和披單服等披風式服裝已成為典型的衣著,飾物也日趨繁復,並對服飾制度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在紡織品出現之後,貫頭衣已發展為一種定型服式,在相當長時期、極廣闊的地域和較多的民族中普遍應用,基本上替代了舊石器時代部件衣著,成為人類服裝的祖型。新石器時代除有籠統式服裝外,還從一些陶塑遺物發現有冠、靴、頭飾、佩飾。商周服飾(約公元前16世紀~前771年)由商代到西周,是區分等級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確立的時期。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提花幾何紋錦、綺,和絞織機的羅紗。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周王朝設「司服」、「內司服」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王室公卿為表示尊貴威嚴,在不同禮儀場合,頂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著裳也須採用不同形式、顏色和圖案。最著名的為《尚書?益稷》所載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綉,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十二章紋遂成為歷代帝王上衣下裳的服章制度,一直延用到清帝遜位、袁世凱復辟稱帝。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春秋戰國服飾(公元前770~前221)春秋戰國時期織綉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錦,山東齊魯的冰紈、綺、縞、文綉,風行全國。工藝的傳播,使多樣、精美的衣著服飾脫穎而出。春秋戰國時期,不僅王侯本人一身華服,從臣客卿也是足飾珠璣,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貴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並賦以人格象徵。影響所及,上層人士不論男女,都須佩帶幾件或成組列的美麗雕玉。劍,是當時的新兵器,貴族為示勇武兼用自衛,又必佩帶一把鑲金嵌玉的寶劍。腰間革帶還流行各種帶鉤,彼此爭巧。男女的帽,更引人注目,精緻的用薄如蟬翼的輕紗,貴重的用黃金珠玉;形狀有的如覆杯上聳。鞋,多用小鹿皮製作,或用絲縷、細草編成;冬天皮衣極重白狐裘,價值千金。女子愛用毛皮鑲在袖口衣緣作出鋒,還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質錦綉手套,無不異常美觀。春秋戰國時期的衣著,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趨迥然。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於春秋戰國之交。深衣把以前各自獨立的上衣、下裳合二為一,卻又保持一分為二的界線,上下不通縫、不通幅。最智巧的設計,是在兩腋下腰縫與袖縫交界處各嵌入一片矩形面料,其作用能使平面剪裁立體化,可以完美地表現人的體形,兩袖也獲得更大的展轉運肘功能。據記載,深衣有4種不同名稱:深衣、長衣、麻衣、中衣。從出土廣物看,春秋戰國時衣裳連屬的服裝較多,用處也廣,有些可以看作深衣的變式。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胡服令,推行胡服騎射。胡服指當時「胡人」的服飾,與中原地區寬衣博帶的服裝有較大差異,特徵是衣長齊膝,腰束郭洛帶,用帶鉤,穿靴,便於騎射活動。春秋戰國時期的衣服款式空前豐富多樣,不僅表現於深衣和胡服。樂人有戴風兜帽的,舞人有長及數尺的袖子,有人還常戴鴟角或鵲尾冠,穿小袖長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這些都與多採的社會生活相關。

秦漢服飾(公元前221~公元220)這一時期的衣料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特別在漢代,隨著輿服制度的建立,服飾的官階等級區別也更加嚴格。秦漢服裝面料仍重錦綉。綉紋多有山雲鳥獸或藤蔓植物花樣,織錦有各種復雜的幾何菱紋,以及織有文字的通幅花紋。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張騫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 」。於是,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自秦而漢,深衣有了一些發展和變化。從東漢社會上層來看,通裁的袍服轉入制度化。秦代服制與戰國時無大差別,保中國服飾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不論單、綿,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縫連為一體,上下依舊不通縫、不通幅;外衣裡面都有中衣及內衣,其領袖緣一並顯露在外,成為定型化套裝。下著緊口大褲,保持「褒衣大裙」風格。足下為歧頭履。腰間束帶。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漢代有了輿服制度。史書列有皇帝與群臣的禮服、朝服、常服等20餘種。服飾上的等級差別已十分明顯。主要表現在:①冠服在因襲舊制的基礎上,發展成為區分等級的基本標識;②佩綬制度確立為區分官階的標識。

魏晉南北朝服飾(220~589)魏晉和南北朝時期,等級服飾有所變革,民族服飾大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綸巾、白綸巾等。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緋綠三色為九品之別 」。這一制度此後歷代相沿雜而用之,直到元明。晉代的首服除幅巾為社會沿用之外,有官職的男子還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紗帽的稱漆紗籠冠,本是兩漢武士之制,傳之又傳,不僅用於男官員,並流?竇淝夷信?ㄓ謾D媳背?保?狽繳偈?褡迦脛?中原,人民錯居雜處,政治、經濟、文化風習相互滲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飾也因而改易發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啞褶漸成主流,不分貴賤、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著「上儉下豐」。東晉末至齊、梁間,衣著為襦裙套裝,原始於漢代,晉代時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寬大的特色。足穿笏頭履、高齒履(一種漆畫木屐),流行一時。另一方面,少數民族服飾受漢朝典章禮儀影響,穿起了漢族服裝。鮮卑族北魏朝於太和十八年(494)遷都洛陽後,魏孝文帝推行華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漢魏衣冠」。原來鮮卑族穿著夾領小袖衣服,這次改革舊俗,史稱「孝文改制」,使秦漢以來冠服舊製得以賡續,推動了中華服飾文化的發展。

隋唐服飾(581~907)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彩錦,是五色俱備織成種種花紋的絲綢,常用作半臂和衣領邊緣服飾。特種宮錦,花紋有對雉、斗羊、翔鳳、游鱗之狀,章彩華麗。刺綉,有五色彩綉和金銀線綉等。印染花紋,分多色套染和單色染。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襆頭、百姓著短衫。直到五代,變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隋唐女裝富有時裝性,往往由爭奇的宮廷婦女服裝發展到民間,被紛紛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響而別具一格。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隋唐女子好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半臂歷久不衰,後來男子也有穿著的。當時還流行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名曰披帛。唐代婦女的發飾多種多樣,各有專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錦綉織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於融合西北少數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來文化,唐貞觀至開元年間十分流行胡服新裝。

宋遼夏金元服飾(947~1368)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宋代服飾大致有官服、便服、遺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政府因五代舊制,每年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於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烏紗帽,名直腳襆頭,君臣通服,成為定製。宋代官服又沿襲唐代章服的佩魚制度,有資格穿紫、緋色公服的官員都須在腰間佩掛「魚袋」,袋內裝有金、銀、銅製成的魚,以區別官品。「方心曲領」也是朝服的特徵,即朝服項間套上圓下方的飾物。宋代官員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圓領衫和帽帶下垂的軟翅襆頭,依然唐式,腳下卻改著更便於平時起居的便鞋。宋代遺老的代表性服飾為合領(交領)大袖的寬身袍衫、東坡巾。袍用深色材料緣邊,以存古風。東坡巾為方筒狀高巾子,相傳為大文學家蘇東坡創制,實為古代幅巾的復興,明代的老年士紳還常戴用。宋代民間首服也有種種流行。男子流行襆頭、幅巾,女子則流行花冠和蓋頭。婦女發式和花冠,是當時對美追求的重點,最能表現宋代裝束的變化。唐及五代的女子花冠已日趨危巧,宋代花冠再加發展變化,通常以花鳥狀簪釵梳篦插於發髻之上,無奇不有。遼、西夏、金分別為中國古代契丹、黨項、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權,其服飾反映了在與漢民族進行長期文化交流中,各自發揚民族傳統的發展軌跡。黨項族婦女多著翻領胡服,領間刺綉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圓領齊膝外衣,足下著長統靴,宜於馬上作戰射獵;婦女穿窄袖交領袍衫,長齊足背,都是左衽,正與漢人相反,所習慣穿用的釣墩傳到內地曾廣為流行。遼金政權考慮到與漢族雜處共存的現實,都曾設「南官」制度,以漢族治境內漢人,對漢族官員採用唐宋官服舊制。遼代以絲綢官服上山水鳥獸刺綉紋樣區分官品,影響到明清官服的等級標識,金代則以官服上花朵紋樣大小定尊卑,品級最低的用無紋或小菱紋的芝麻羅。契丹、女真男服因便於行動,也為漢人採用。元代於延釣元年(1314)參酌古今蒙漢服制,對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統一規定。漢官服式仍多為唐式圓領衣和襆頭; 蒙古族官員則穿合領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層為便於馬上馳騁,最時興腰間多褶的辮線襖子(圓領緊袖袍,寬下擺、折褶、有辮線圍腰),戴笠子帽。元代紡織物有納石矢金錦、渾金搭子、金段子、兜羅錦、三棱羅、大綾、小綾、南絹、北絹、木錦布、番錦布……種種名目。元代每年舉行10餘次大朝會,屆時萬千官員穿同一顏色、式樣並加飾納石矢金錦珠寶的高級禮服,稱作質孫服,糜費為歷朝少有。這種服式到明代卻被用作差役服裝。

明清服飾(1368~1911)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兩代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補子是一塊約40~50厘米見方的綢料,織綉上不同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補子用鳥,武官用走獸,各分九等。平常穿的圓領袍衫則憑衣服長短和袖子大小區分身份,長大者為尊。明代官員的主要首服沿襲宋元襆頭而稍有不同。皇帝戴烏紗折上巾,帽翅自後部向上豎起。官員朝服戴展翅漆紗襆頭,常服戴烏紗帽。受到誥封的官員妻、母,也有以紋、飾區別等級的紅色大袖禮服和各式霞披。此外,上層婦女中已著用高跟鞋,並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舊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來舊樣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親自製訂兩種,頒行全國,士庶通用。一種是方桶狀黑漆紗帽,稱四方平定巾;一種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稱六合一統帽,取意四海昇平、天下歸一。後者留傳下來,俗稱瓜皮帽,系用黑色絨、緞等製成。清王朝時,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擻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馬褂為加於袍的外褂,因起源於騎馬短衣而得名,特點是前後開衩、當胸釘石青補子一方(親王、郡王用圓補)。補子的鳥獸紋樣和等級順序與明朝大同小異。清代官帽與前朝絕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按冬夏季節有暖帽、涼帽之分,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 ,帽後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勛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褂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絲紡綉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著「旗裝」,梳旗髻(俗稱兩把頭),穿「花盆底」旗鞋。至於後世流傳的所謂旗袍,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清代後期,旗袍也為漢族中的貴婦所仿用。

近現代服飾(1912年以來)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改穿西裝。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①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②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 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

3、問一個成語:說有一個人去集市買鞋子,結果忘了帶尺子,就回家取去。意思就是相信尺子而不相信自己的腳

是 「鄭人買履」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謂曰:「吾忘持度!」返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注釋

鄭——春秋時代一個小國的名稱,在現今河南省的新鄭縣。
履——音呂,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奪,忖度,這里作動詞用,即計算、測量的意思。後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詞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詞,這里指量好的尺碼。
坐——同座,就是座位,這里指椅子、凳子一類的傢具。
操——操持,帶上、拿著的意思。
罷——罷了,完結的意思,這里指集市已經解散。
無——虛無,沒有,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評點

這個鄭國人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他只相信量腳得到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不僅鬧出了大笑話,連鞋子也買不到。而現實生活中,買鞋子只相信腳碼而不相信腳的事,也許是不會有的吧?但類似這樣的人,倒確是有的。有的人,說話、辦事、想問題,只從本本出發,不從實際出發;本本上寫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沒有寫但實際上存在著的,他就不相信。在這種人看來,只有本本上寫的才是真理,沒寫上的就不是真理。這樣,思想當然就要僵化,行動就要碰壁。

4、呂歌歌鞋子有專賣店嗎

有。全國多個城市均有專賣店。呂歌歌鞋子有專賣店, 廣州呂歌鞋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面向線上淘寶電商、微商平台、京東、天貓、速賣通、亞馬遜、wish等多個平台生產女鞋工廠,一件代發,一雙定製,現貨供應服務。以設計研發、生產、加工、貼牌、批發銷售等多元化工廠,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

5、山東呂劇

山東呂劇
呂劇是山東的地方戲。 呂劇是在山東琴書的基礎上發展演變成為一個劇種的。大約是在1900年冬,山東廣饒琴書藝人時殿元借鑒京劇藝術形式,第一次將琴書段子《王小趕腳》改為化裝演出,引起轟動,這便是呂劇最初的表演形式。如此說來,呂劇這個地方劇種迄今已有百年歷史了。

【來歷】
關於呂劇的劇名,曾有若干說法。一種說法是:呂劇的開山劇目《王小趕腳》,劇中的主要道具是紙扎的毛驢,所以剛開始呂劇也稱「驢劇」。另一種說法是:呂劇擅長表現男女愛情、家庭倫理,多與兩口子有關,也稱「侶戲」。再一種說法是:古代二十五戶為一閭,而這種戲尤以表現鄰里生活見長,所以也稱「閭劇」。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繼承發展,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呂劇藝術雖然已經比較成熟,但仍然沒有一個統一的劇名。五十年代初,在考慮為呂劇定名時,有人提議叫「魯劇」,那時任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的我國著名作家王統照先生認為欠妥,建議取我國古音樂十二律中「六呂」的「呂」字,同時,又諧「驢」、「侶」、「閭」之音,稱呂劇。這個提議得到認同。
【題材】
由於呂劇的題材多表現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加之唱腔多以下行腔為主,委婉纏綿,長於抒情,特別擅長表現女性的內心世界,所以無論專業劇團還是業余劇組,無論傳統劇目還是現代題材,女性永遠是呂劇的忠實觀眾。因此,在山東農村,呂劇又有一個不雅的綽號:「拴老婆的橛子」。隨著劇情的發展,那熟悉的劇中人物,那親切的山東方言,那或如泣如訴,或歡快流暢的唱腔,無不令觀眾時而拍巴掌,時而抹眼淚,真正是如痴如醉。逢年過節,在山東農村,如果要來個呂劇團,頓時,山村就歡騰起來了。你看,鄰里之間奔走相告傳喜訊,呼兒喚女佔座位,那紅火熱鬧的場面令人至今難忘。有一句流傳很廣的俗話:「聽見墜琴(呂劇特有的伴奏樂器)響,餅子烀到門框上。」說的就是那些痴迷呂劇的婦女們為看呂劇而忙中出錯的故事。 像其他地方劇種一樣,呂劇的對白也很有意思,它是以濟南方言為主,尾音多是平聲和去聲。「文革」期間,曾有人提議將樣板戲移植為呂劇,結果移得不倫不類。如樣板戲《海港》中,裝卸隊長面對黃浦江有兩句道白:「黃浦江啊黃浦江!」京腔京韻,慷慨激昂,而移植為呂劇,用濟南方言一說,尾音成了去聲調,引得全場鬨堂大笑。真好!
【發展】
呂劇作為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自本世紀初開始登台亮相,到本世紀中葉達到鼎盛。不僅山東省有呂劇團三十八個,與山東毗鄰的江蘇省部分地區也有呂劇團,另外,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凡是有山東人的地方,都有呂劇的旋律在飛揚。五十年代是呂劇的輝煌時期,名角薈萃,新戲迭出,與安徽的黃梅戲同台進京演出。隨著新《婚姻法》的宣傳,呂劇《李二嫂改嫁》唱紅大江南北。好戲造就名角,名角為劇種爭輝,《天仙配》唱火了嚴鳳英,《李二嫂改嫁》唱紅了郎咸芬。一時間,李二嫂成了多少青年人心中的偶像。那時的山東,幾乎縣縣有專業的呂劇團,村村有業余呂劇團,每到地凈場光的農閑時節,就是呂劇戲迷們大過戲癮的好時光。縣里的專業劇團下鄉演出,一個場地不演上個十天半月,休想撤台走人,周圍十里八村,全村男女老少,開演前人已坐滿,散戲後久久不肯離去,不管是大雪飄飄還是寒風刺骨,都阻擋不住人們看戲的熱情。呂劇的旋律隨著雪花飛揚,融落在人心裡,尤其是《王漢喜借年》中那讓人耳熟能詳的優美唱段:「大雪飄飄,年除夕,奉母命,到俺岳父家裡借年去……」引起多少人的情感共鳴。就連借著燈光忙針線的村婦口中,也常會吟出那:「借燈光,我趕忙,飛針走線,做一雙,新鞋兒,好給他穿……」那個時代的山東人,幾乎人人都能哼上幾句呂劇唱段,那程度不亞於今天的流行歌曲。
不只是生於斯長於斯的山東人對呂劇情有獨鍾,就連偉人對呂劇也是偏愛有加。為人們所熟知的是,鄧小平第二次復出後抓整頓,「四人幫」橫加干擾,他們讓鄧小平觀看他們攝制的反復辟電影———《歡騰的小涼河》,小平同志明確表示:不看《歡騰的小涼河》,點名要看呂劇《姊妹易嫁》。此事後來成為「四人幫」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舉出的一個「罪證」,今天則成為呂劇史上的一段佳話。

6、呂歌歌鞋子有專賣店嗎

有的,全國多個城市均有專賣店。
廣州呂歌鞋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面向線上淘寶電商、微商平台、京東、天貓、速賣通、亞馬遜、wish等多個平台生產女鞋工廠,一件代發,一雙定製,現貨供應服務。以設計研發、生產、加工、貼牌、批發銷售等多元化工廠,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廣州呂歌鞋業有限公司的誠信、實力和產品質量獲得業界的認可。歡迎各界朋友蒞臨參觀、指導和業務洽談。

7、漢高祖劉邦的老婆是誰?

娶妻呂雉
呂雉劉邦的妻子是呂公的女兒呂氏,名叫呂雉。呂公和家鄉的人結下冤讎後來到了沛縣定居,因為沛縣當時的縣令和他是好友。在剛剛到沛縣時,很多人便聽說了他和縣令的關系,於是,人們便來上門拜訪,拉拉關系,套套近乎。劉邦聽說了也去湊熱鬧,當時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縣擔任縣主簿的蕭何,他宣布了一條規定:凡是賀禮錢不到一千錢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劉邦根本不管這些,雖然他沒有帶一個錢去,他卻對負責傳信的人說:「我出賀錢一萬!」呂公聽說了,趕忙出來親自迎接他。一見劉邦器宇軒昂,與眾不同,就非常喜歡,請入上席就坐。這次劉邦不但白吃一頓飯,酒足飯飽之後,呂公又將他盛情留下,提出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為妻。劉邦巴不得成這門親事,徵得父母同意之後,便和呂氏結了婚,這就是以後歷史上有名的呂後。漢惠帝劉盈就是她和劉邦的兒子,還有一個孩子就是魯元公主,她嫁給了張敖。

呂後是劉邦當了皇帝之後人們對她的稱呼,她的原名叫呂雉。
呂後的家鄉是單父縣(今山東單縣)。呂後的父親,姓呂名文,字叔平,山東單縣人,被人們稱之「呂公」。呂公有四個孩子:長子呂澤,次子呂釋之,長女呂雉,次女呂媭。呂公因為躲避仇人逃難時曾暫住在至交好友沛縣縣令家裡。後來,由於呂公對沛縣感覺不錯,便把家安頓在了沛縣。
呂公剛剛客居沛縣的時候,縣里的官員、豪紳聽說縣令家來了貴客,便都來湊錢喝酒。負責接收賀禮的人,就是後來劉邦手下「三傑」之一的蕭何。此時,蕭何是沛縣縣令手下一名官員。這次酒宴,蕭何主管收禮。按照規定,獻錢不滿一千的人只能在堂下喝酒;湊錢超過一千的人才能到堂上喝酒。劉邦來到以後,高喊一聲「泗水亭長劉季」「賀錢萬」(《史記·高祖本紀》),就直接來到堂上,實際上,劉邦一個子沒拿。呂公一聽「泗水亭長劉季」「賀錢萬」,大為驚訝,趕快起身相迎。因為「賀錢萬」在當時是個非常了不得的數字。從酒宴的規定看,出一千錢的都算是貴客,都要請到堂上喝酒。拿一萬錢,當然令人大吃一驚。從來人的身份看,比亭長官高的人不少,但都沒有「賀錢萬」。拿一萬錢,當然令人大吃一驚。從實際收入上看,秦代一位縣令的年俸也只是數千錢,至於亭長,一年的俸錢不足數千。一個亭長一次酒宴敢於「賀錢萬」,絕對是天文數字,也是不可能的事。呂公當然知道劉邦不可能「賀錢萬」,但是,呂公是一個有政治頭腦的人;他看中的是劉邦的膽量和潛在的政治家素質。所以,呂公聽到這么一個天文數字,立即對劉邦產生了十分強烈的興趣。
呂公這個人還有一個特點,非常迷信相面。因此,他對口出大言的劉邦的面相也非常吃驚。客人都走了之後,呂公對劉邦說:我平生為人相面多極了,但從來沒有見到你這樣的面相。我有一個女兒,想許給你為妻,希望你不要嫌棄。劉邦此時還沒有妻子,一聽說有這種好事,喜出望外,馬上答應下來。但是,呂公嫁女一事呂公的老婆不答應:你平時總說咱女兒是個富貴相,要許個富貴之人家,沛縣縣令對你這么好,他來求婚你都不答應,為什麼非要嫁給這個劉季?呂公回答:此非兒女子所知也。 ——《史記·高祖本紀》
呂公的家是呂公一人說了算,盡管他的妻子反對,但是,他的妻子並不當家;這樣,呂雉就成了劉邦的妻子。值得重視的是呂雉的態度。作為這場婚事當事人的呂雉,沒有絲毫怨言地接受了父親對自己終身大事的安排。可見,未出閣的呂後當年本是個乖巧聽話的姑娘。(資料來看,呂雉是正常出閣,那麼,呂雉嫁給劉邦之時應當不超過二十歲,劉邦此時應當是四十一歲。因此,劉邦與呂雉的年齡相差恐怕有二十一歲左右。一位不到二十歲的年輕姑娘嫁給一位比自己年長二十一歲之多的亭長,還毫無怨言,應當說此時的呂雉非常溫順、聽話。)
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呂雉則是公元前241年,兩者年齡相差應記為15歲。上面括弧內的文字實為後人推斷臆想,不夠客觀。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