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思定製
1、關於學習的名言警句 附意思
1).勸人珍惜光陰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存光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告戒人要誠信
1.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戰國思想家
2.內外相應,言行相稱。
--韓非,戰國哲學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戰國詩人
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周,戰國哲學家
5.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漢朝經學家
6.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韓嬰,漢朝詩論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暢泉,晉朝隱士
8.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
--程頤,宋朝哲學家
9.多虛不如少實。
--陳甫,宋朝哲學家
10.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楊簡,宋朝學者
11.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德萊賽,英國作家
12.言忠信,行篤敬。
--論語
13.欺人只能一時,而誠實卻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英國學者
14.生命不能從謊言之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海涅,德國詩人
15.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16.對己能真,對人就能去偽,就像黑夜接著白天,影子隨著身形。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
17.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西賽羅,古羅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誠實,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國散文家
19.誠實最好的政策。
--弗蘭克林
20.人若能摒棄虛偽則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
--馬克吐溫
(3).勸人寬容,凡事要看得開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後悔是一種耗費精神的情緒.後悔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所以不要後悔
(4)堅強的意志\堅定的決心
我成功是因為我有決心,從不躊躇。拿破崙一世 名言警句
人格成熟的重要標志:寬容、忍讓、和善。-《人性的弱點》 名言警句
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裡的一粒沙子。-佚名 名言警句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名言警句
(5)關於愛情
真正的愛就要把瘋狂的或是近於淫盪的東西趕得遠遠的。柏拉圖 名言警句
(6)關於修身
君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歐陽修 名言警句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名言警句
品德,應該是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法)孟德斯鳩 名言警句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名言警句
(7)人要時常自省——認識自己
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希臘)
自知之明是最難得的知識。(西班牙)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問問別人。(日本)
只有在人群中間,才能認識自己。(德國)
天上的繁星數得清,自己臉上的煤煙卻看不見。(馬來西亞)
給自己唱贊歌的人,聽眾只有一個。(日本)
莫笑別人背駝,自己把腰挺直。(蘇聯)
最靈繁的人也看不見自己的背脊。(非洲)
越是無能的人,越喜歡挑剔別人的錯兒。(愛爾蘭)
每個人都知道鞋子擠腳的地方。(拉丁美洲)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緊在哪裡。(西班牙)
自己的飯量自己知道。(蘇聯)
不會評價自己,就不會評價別人。(德國)
如果你指揮不了自己,也就指揮不了別人。(美國)
當面怕你的人,背後一定恨你。(英國)
[學習學習]名言警句精選(音序排列)
B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其它: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差以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吃一塹,長一智。(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杜甫)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劉勰)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禮記》)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
富貴不能*,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陳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宋·葉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H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孔子)
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L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M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劉禹錫)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N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Q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
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漢書)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R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司馬遷)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周易》)
S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莫等閉,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屈原)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莊子)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京)
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鮑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士為知己者死。(史記)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盂郊)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禮記》)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
T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水滸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彭端叔)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苟子》)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
W
玩物喪志。(書經)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X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魯迅)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學然後知不足。(禮記)
學無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魯迅)
Y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毛詩序)
《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管於》)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孫昭遠)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秦觀)
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
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劉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
Z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陸游)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禮記》)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知識就是力量。(培根)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蘇洵)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呂氏春秋)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2、五年級下冊 將相和
《將相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生字:璧、允、廉、頗、侮辱、拒。
2.新詞:理屈、示弱、抵禦、推辭、侮辱、拒絕、無價之寶、絕口不提、完璧歸趙、同心協力、負荊請罪。
3.重點句、段:
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過程與方法
1.給課文分段,並給每段加上一個合適的小標題。
2.通過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了解故事之間的聯系。
4.復述「負荊請罪」這個故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學習藺相如對敵不畏強暴、機智勇敢,對友胸懷寬廣、忍辱退讓的高尚品質;學習廉頗知錯就改、勇於改過的精神;學習他們兩個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本文的重點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主要通過默讀分析、討論、交流解決。
2.本文的難點是弄清故事之間的聯系。主要是在反復朗讀課文、分清每個故事的前因後果的基礎上,分析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系,突破難點。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理解加點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3.再讀課文,理清脈絡,概括段意。
4.分析第一個故事。
(二)整體感知
本文主要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通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敘,寫出了將相之間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發生、發展和結果。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激趣導入,板書課題。課前同學們齊唱《黃河頌》。聽到同學們雄壯有力、氣壯山河的歌聲,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歷史上無數可歌可泣的愛國故事。今天,我們要學的新課《將相和》,就是一個流傳千百年的動人故事。板書課題。
2.簡介背景、揭示課題。
(1)「將相和」這個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當時有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國家並存。秦國最強大,要統一中國,不斷向其它六國進攻。趙國緊鄰秦國,是一個比較弱的國家,常受到秦國的侵略。文中講的故事就發生在秦昭襄王和趙惠文王時期。
(2)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看到課題,我想知道「將」、「相」分別指誰?「將」、「相」之間是怎樣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3.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生字:(要求讀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義,會組詞。出示幻燈,組詞:)
(2)解詞:
無價之寶:形容物品特別珍貴,用多少錢也買不到。
誠意:真心。
絕口:因迴避而不說。
失信:答應別人的事沒做到,失去信用。
抵禦:抵擋,抵抗。
推辭:謙讓不幹。
理屈:理由不足或不合道理。屈,理虧。
理直氣壯:理由充分,說話有氣勢。
完璧歸趙:璧,古代玉器的一種,平圓形,中間有孔。本課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人卞和氏發現的一塊玉製成的璧。「完璧歸趙」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趙國。這個成語現在常用來比喻物歸原主。
同心協力: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負荊請罪:負,背著。荊,荊條。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3)質疑問難,教師巡視、點撥。
4.初讀課文,學生自悟。
(1)指名分節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中存在的問題,指出不足。
(2)速讀課文,討論交流。
①在書上畫出「將」、「相」分別指誰?「和」是什麼意思?(「將」指大將軍廉頗,「相」指上卿藺相如,「和」是和好、團結的意思。)
②本文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本文主要講了廉頗和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5.理清脈絡,概括段意。
(1)本文講了幾個小故事?找出每個故事的起止,並用一個合適的小標題概括每個小故事的內容。
(2)討論交流:
本文講了三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1—10)完璧歸趙。
第二個故事(11—15)澠池之會。
第三個故事(16-18)負荊請罪。
6.學習第一個小故事。
(1)指名朗讀第一個小故事,理清層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學生各抒己見,歸納整理:
(起因:秦王企圖騙取趙國的和氏璧。
經過:藺相如機智勇敢斗秦王。
結果:藺相如完璧歸趙,被封為上大夫。)
(2)畫出描寫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據人物的言行,分析藺相如的性格特點。
討論、交流、整理:
①語言:「我願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就沒有動兵的理由。」(機智)
行動:當滿朝文武為難時,藺相如挺身而出。(表現出藺相如的勇敢。)
②語言:「這塊璧有點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機智)
行動:當藺相如覺察到秦王沒有誠意換璧時,就上前一步,故意指點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機智)
③語言:「我看你並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裡,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撞碎在這柱子上!」(不畏強暴、機智勇敢。)
行動:捧著璧,往後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強暴、機智勇敢。)
7.看圖講述,訓練表達。
打出幻燈片,讓學生仔細觀察插圖1,發揮想像,說說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歸趙的故事。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復述故事能力。進一步了解藺相如是個不畏強暴、機智勇敢的人。
8.小結:
秦王企圖騙取趙國的和氏璧,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前往秦國,利用秦王說的以城換璧的話,隨機應變,揭穿了秦王的騙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機智勇敢地和秦王斗爭,做到了完璧歸趙,被封為上大夫。
9.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個故事。
(四)總結、擴展
1.總結學習第一個故事的方法:
(1)讀課文,理清層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內容。
(2)畫出描寫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擴展:藺相如不畏強暴、機智勇敢、做到了完璧歸趙,為趙國立下大功,被趙王封為上大夫,他在澠池會上又是怎樣為趙國再立大功、被封為上卿的呢?課下請同學們預習「澠池之會」。
(五)課堂練習
簡要復述「完璧歸趙」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學習第二、三個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後果,了解三個故事間的聯系。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根據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復習檢查。
(1)「將」、「相」分別指誰?「和」是什麼意思?本文主要寫了一個什麼故事?是由哪幾個小故事組成的?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根據第一個故事,說說藺相如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2.教師點撥,突破重、難點。
過渡:藺相如完璧歸趙後,被趙王封為上大夫,那麼,在澠池之會上,藺相如又是怎樣再立大功,被封為上卿的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二、三個小故事。
(1)學習第二個小故事。
按照學習第一個故事的方法學習第二個故事。
自學提綱:
①讀第二個小故事,理清層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討論、交流、整理:
起因:秦王想侮辱趙王,要趙王鼓瑟,並且叫人記錄下來。
經過:藺相如針鋒相對地逼秦王擊缶,維護了趙國尊嚴。
結果:秦王沒佔到便宜,只好放趙王回國,相如再立大功,被封為上卿。)
②畫出描寫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a.畫出人物言行。
(語言:「請您為趙王擊缶。」;「您跟我現在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
行動:他走到秦王面前,逼秦王為趙王擊缶,叫人記錄下來。)
b.思考:藺相如為什麼逼秦王擊缶?表現了他什麼性格特點?秦王擊缶後,為什麼「不敢拿趙王怎麼樣」?
(討論、交流、點撥:
因為秦王讓趙王為他擊缶,並且讓人記錄下來,這實際上是秦王侮辱趙王,貶低了趙國的地位,所以藺相如為了維護國家的榮譽,為了維護趙王與趙國的尊嚴,逼秦王為趙王擊缶。表現了藺相如為了國家的榮譽、不畏強暴、機智勇敢的高尚品質。)
(秦王擊缶後,不敢拿趙王怎麼樣,是因為廉頗大將軍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抵禦秦兵的准備,秦王只好放趙王回去。)
③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點。
小結過渡:在澠池會上,藺相如不畏強暴、機智勇敢、置個人生死於不顧,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使秦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藺相如維護了趙國、趙王的尊嚴,被趙王封為上卿,是當之無愧的。可廉頗卻很不服氣,認為藺相如只是靠一張嘴上去的,而且職位還在自己之上,於是將相之間產生了矛盾,這個矛盾是怎樣解決的呢?請同學們自學第三個小故事。
(2)學習第三個小故事。
①默讀第三個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②畫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討論、交流、點撥:
①起因:廉頗不服,想找機會羞辱藺相如,將相之間產生矛盾。
經過:藺相如處處迴避、忍辱退讓。
結果:廉頗負荊請罪,將相和好。)
②分析藺相如的語言、行動:
(語言:「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將軍嗎?……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呀!」表現出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高尚品質。
行動:「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表現了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高尚品質。)
③再讀藺相如的語言,深化理解、挖掘。打出幻燈片,閱讀思考:
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a.藺相如這樣說,是不是自我吹噓?為什麼?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
(不是自我吹噓,因為這是在廉頗不服,想找機會羞辱他的情況下說的。)
b.這段話包括幾層意思?
(包括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藺相如迴避廉頗並不是怕他,而是為了國家的利益。另一層意思是說將相和與不和對國家安危的重大關系:將相和,國家則安;將相不和,國家則危。表現了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胸懷寬廣的品質。)
c.「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這句話說得對嗎?文中什麼地方證明他說的話是對的?
(說得對。從澠池會見之後,秦王不敢攻打趙國,就是因為廉頗已經在邊境做好了抵禦秦兵的准備,說明廉頗在保衛趙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④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藺相如的語言,體會人物的特點。
分析廉頗的語言、行動:
①畫出人物的語言、行動的句子,說說廉頗的性格特點。
(語言:「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台!」
反映了廉頗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點。)
(行動: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
反映了廉頗以國家利益為重、勇於認錯、知錯就改的性格特點。)
②出示幻燈片,觀察第二幅插圖,想像人物當時的言行,說說廉頗負荊請罪的情景。(學生可以展開合理想像、各抒己見,只要合文章情理即可。)
③廉頗為什麼向藺相如負荊請罪?
討論、交流、點撥:
(因為廉頗聽到了藺相如說的話,知道了藺相如處處迴避他,並非膽怯,而是以國家利益為重,而自己卻居功自傲,一心只為自己著想,真不應該,於是向藺相如負荊請罪,這說明廉頗也能以國家利益為重,勇於改過。)
④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廉頗的語言、行動,深化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三)總結、擴展
1.通過學習,你了解到藺相如、廉頗各有哪些高尚品質?他們的共同點是什麼?你更喜歡誰?為什麼?
(藺相如有不畏強暴、機智勇敢,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不計個人得失的高尚品質。廉頗也能以國家利益為重,勇於認錯,知錯就改。他們兩人的共同特點是愛國。喜歡誰可根據人物的性格特點說明理由。)
2.思考:三個故事之間有什麼聯系?將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麼?(詳細說出因果聯系;愛國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四)課堂練習
復述「負荊請罪」的故事。
第三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了解三個故事間聯系,弄清事情的前因後果。
2.回顧全文,歸納中心。
(二)重點、難點、疑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教師點撥,突破難點、解決疑慮:
(1)分角色朗讀全課,課文講了哪三個小故事?表現了藺相如、廉頗的什麼品質?
(表現了藺相如不畏強暴、機智勇敢的斗爭精神,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高尚品質;表現了廉頗以國家利益為重、知錯就改、勇於改過的精神,贊揚了兩人愛國的好品質。)
(2)課文的三個小故事敘述了誰和誰的矛盾?根據矛盾性質的不同,這些矛盾可以歸納為哪兩種矛盾?
(討論、交流、點撥:敘述了秦國與趙國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是敵我矛盾;廉頗與藺相如之間的矛盾是個人矛盾。)
(3)貫穿兩種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誰?(藺相如)藺相如在這兩個不同的矛盾面前分別採取了怎樣不同的解決辦法?
(討論、交流、點撥:對秦國敵我矛盾採取堅決斗爭、針鋒相對的解決辦法;對同廉頗的內部矛盾採取顧全大局、求和、團結的解決辦法。)
(4)三個小故事間有什麼聯系?
(討論、交流、點撥:師:三個小故事都各有中心,合起來又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藺相如有完璧歸趙之功,才會有澠池之會的隨行。因此,哪是因,哪是果?生:前是因,後是果。師:而藺相如「完璧歸趙」、「澠池之會」的兩次奇功卻是廉頗與他失和之因,因此,哪是因,哪是果?生:「負荊請罪」是果,前兩件事均是因。)
(5)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下面的三個故事是因果關系。第一自然段是下面三個故事的總的起因,如果沒有這個原因,也就不會有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而最後藺相如忍辱退讓,廉頗受感化,負荊請罪,主要是由於他們看到了大敵當前,有共同抗秦的愛國之心,這是促成將相和好的根本原因。)
2.回顧全文,歸納中心。
(本文通過記敘將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現了藺相如不畏強暴、機智勇敢的精神,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高尚品質;表現了廉頗以國家利益為重,勇於改過的精神,贊揚了將相愛國的好品質。)
(三)總結、擴展
本文通過典型事件來刻畫人物形象;抓住人物言行來刻畫人物的性格特點。使讀者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下請同學們自讀歷史故事「刎頸之交」,進一步學習將相團結一致、全力合作的愛國主義精神。
六、布置作業
1.形近字組詞:
2.復述「負荊請罪」這個故事。
3.聯系自己的學習、生活,談談學了本文後的感想。
(可根據將相的高尚品質來談感想,如果在學習、生活中同學之間都能向將相學習,以班級利益、學校利益、國家利益為重,顧全大局,那麼,我們一定會把國家建設得更好,成為真正的二十一世紀的主人。)
【教學反思】
在語文教學中,經常會遇到較長篇幅的課文,然而,由於受教學時間的影響,我們需要長文短教。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六單元課文《將相和》就是一篇長課文。教學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處理長文短教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
截取的文字要短,發揮的效應要長。
將蘊涵事情意義的文字或人物關鍵細節要作為教學重點。
《將相和》是一篇敘事性課文,或記事(包括場面描寫),或寫人。抓住人物描寫的關鍵性細節,就能感悟人物的品格特點。這篇課文的三個小故事中,表現藺相如性格特點的詞句是教學重點,教學中抓住這些詞句,就能讓學生體會藺相如的大智大勇和以國事為重的品質,同時感性認識在特定的環境中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二、教學時間
教師的指導要短,學生的實踐要長。
1、教師的指導要短
問題要集中。要切實做到長文短教,首先問題要集中。在教學時,我提出的問題是:藺相如和廉頗為什麼不和?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層層展開學習。他們從故事的發展中知道這兩員大將之所以不和的最終原因是藺相如的職位比廉頗高。那藺相如又是怎麼「爬到」廉頗的頭上呢?學生通過閱讀很快會找到結果:是因為藺相如聰明機智,以國家利益為重,幫楚王解了圍。
2、學生的實踐要長
1、初讀感知,讀書時間要長:
課文的初讀,留給5分鍾甚至更長的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把課文讀一遍。使學生能比較充分的感知課文。
2、點上深入,思考交流時間要長:
在尋找藺相如和廉頗為什麼不和時,我騰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反復讀書、思考,然後小組交流,最後才是班上的反饋、指導。教學效果還不錯。
長文短教,是個老問題,又是個新問題。新課程語文,長課文多而課時總量少,長文短教顯得尤為迫切。
總之,長文短教的問題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認識、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摸索實踐,最終用最短的時間上好較長的課文,既完成教學任務,又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
3、李密牛角掛書評價
李密在少年時發奮學習,上進心很強,他打聽到緱山有一位名士包愷,就前去向他求學。李密騎上一頭牛出發了,牛背上鋪著用蒲草編的墊子,牛角上掛著一部《漢書》。李密一邊趕路一邊讀《漢書》中的《項羽傳》,正巧越國公楊素騎著快馬從後面趕上來,勒住馬贊揚他:「這么勤奮的書生真是少見呵!」少年書生回過頭來,一見是越國公,趕緊從牛背上跳下來行禮。一老一少在路邊上交談起來,李密談吐不俗,楊素深深感到他不同尋常。果然,李密後來成了隋末農民起義隊伍瓦崗軍的首領。
出處 《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4、求 陸游《上執政書》的翻譯
上執政書
天聖五年月日,丁憂人范某,謹擇日望拜,上書於史館相公、集賢相公參政侍郎,參政給事。某居親之喪,上書言事,逾越典禮,取笑天下。豈欲動聖賢之知,為身名之計乎?某謂居喪越禮,有誅無赦,豈足動聖之知耶?矧親安之時,官小祿薄,今親亡矣,縱使異日,授一美衣,對一盛饌,尚當泣感風樹,憂思無窮,豈今幾筵之下,可為身名之計乎?不然,何急急於言哉?蓋聞忠孝者天下之大本也,其孝不逮矣,忠可忘乎?此所以冒哀上書,言國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憂。庶乎四海生靈,長見太平。況今聖人當天,四賢同德,此千百年中言事之秋也。然聖賢之朝,豈資下士之補益乎?蓋古之聖賢,以芻蕘之談,而成大美者多矣。豈俟某引而質之?況儒家之學,非王道不談,某敢企仰萬一,因擬議以言之,皆今易行之事。其未行者,某所不言也。
恭維相府居百辟之首,享萬鍾之厚,風興夜寐。未始不欲安社稷、躋富壽,答先王之知,致今上之美。況聖賢存誠,以萬靈為心,以萬物為體,思與天下同其樂。然非思之難,致之難矣。某竊覽前書,見周漢之興,聖賢共理,使天下為福為壽數百年,則當時致君者功可知矣。周漢之衰,奸雄竟起,使天下為血為肉數百年,則當時致君者罪可知矣。李唐之興也,如周漢焉;其衰也,亦周漢焉。自我宋之有天下也,經之營之,長之育之,以至於太平。累聖之功,豈不大哉!然否極者泰,泰及者否,天下之理,如循環焉,惟聖人設卦觀象,「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非知變者,其能久乎!此聖人作《易》之大旨,以授予理天下者也,豈徒然哉?今朝廷久無憂矣,天下久太平矣,兵久弗用矣,士曾未教矣,中外方奢侈矣,百性久困窮矣。朝廷無憂,則苦言難入;天下久平,則倚伏可畏;兵久弗用,則武備不堅;士曾未教,則賢材不充;中外奢侈,則國用無度;百姓困窮,則天下無恩。苦言難入,則國聽不聰;倚伏可畏,則奸雄或伺其時矣;武備不堅,則戎狄或乘其隙矣;賢材不充,則明器或假於人矣;國用無度,則民力已竭;天下無恩,則邦本不固矣。倘相府思變其道,與國家磐固基本,一旦王道復行,使天下為富為壽數百年,由今相府致君之功也;倘不思變通其道,而但維持歲月,一旦亂階復作,使天下為血為肉數百年,亦今相府負天下之過也。昔曹參守簫何之規,以天下久亂,與人患 ,而不敢有為者,權也;今天下久平,修理政教,制禮作樂,以防微杜浙者,道也。張華事西晉之危,而正人無徒,故維持綱紀,以延歲月,而終不免禍,以大亂天下。今聖人在上,老成左右,豈取維持之功,而忘磐固之道哉?
某竊謂相府報國致君之功。正在乎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備戎狄、杜奸雄、明國聽也。固邦本者,在乎舉縣令、擇郡守,以救生民之弊也;厚民力者,在乎復游散、去冗僭以阜時財也;重名器者,在乎慎選舉、敦教育,使代不乏才也;備戎狄者,在乎育將材、實邊郡,使夷不亂華也;杜奸雄者,在乎朝廷無過,生靈無怨,以絕亂之階也;明國聽者,在乎保直臣、斥佞人,以致君於有道也。
夫舉縣令,擇郡長以救生民之弊,何哉?某觀今之縣令,循例而授,多非清識之士,衰老者為子孫之計,則志在苞苴,動皆循已;少壯者恥州縣之職,則政多苟且,舉必近名。故一邑之間,薄書不精,吏胥不畏,徭役不均,刑罰不中,民利不作,民害不去,鰥寡不恤,游惰不禁,播藝不增,孝悌不勸。以一邑觀之,則四方縣政如此者,十有七八焉。而望王道之興,不亦難乎?某恐來代之書論得失者,謂相府有不救其弊之過矣,如之,何使斯人之徒,為民父母,以困窮其天下?
又朝廷久有擇縣令郡長之議,而不遂行者,蓋思退人以禮,不欲動多士之心,故務因循而重改作也,豈長世之策哉?倘更張之際,不失推恩,又何損於仁乎?今約天下令錄,自差京朝官外,不過千數百員,自來郊天之恩,鮮及州縣。若天下令錄,自大禮以前滿十考者,可成資日替與職官,七考以上,可滿日循其資俸,除錄事參軍,則縣令中昏邁庸常之流,可去數百人矣。蓋職官祿事參軍,不甚親民,為害亦細。此謂退人以禮,士豈有怨心哉?其間課最可尚,論薦頗多,俟到銓衡,別議疇賞。前既善退,後當精選,其判司簿尉,不由舉薦。初入令錄之人,並可注錄事參軍。如無員缺,可授大縣簿尉,仍賜令錄之俸。其曾任令錄,有過該恩,舍入本資者,可依初入之例。頒此數條,入令者鮮。然後委清望官,於幕職判司簿尉中歷三考以上,具理績舉充。其川、廣、福建縣令,可委轉運使等,就近於判司簿尉中舉移,庶從人便。若此後諸處縣令,特有課最可旌尚者,宜就遷一官,更留三載,庶其宣政者可以成俗,其僥幸者自從朝典。如此行之,三五年中,天下縣政,可澄清矣。願相府為天下生靈而行之,為國家磐固基本而思之。不以聽芻蕘為之嫌而罷之,則天下幸甚!幸甚!
某又觀今之郡長,鮮克盡心。有尚迎送之勞,有貪燕射之逸,或急急於富貴之援,或孜孜於子孫之計,志不在政,功焉及民!以獄訟稍簡為政成,以教令不行為坐鎮,以移風易俗為虛語,以簡賢附勢為知己,清素之人,非緣囑而不薦,貪黷之輩,非寒素而不糾。縱胥徒之奸克,寵風俗之奢僭。況國有職制,禁民越禮,頒行已久,莫能舉按。使國家仁不足以及物,義不足以禁非。官實素餐,民則菜色,有恤鰥寡,則指為近名;有抑權豪,則目為掇禍。苟且之弊,積習成風,俾斯人之徒,共理天下,王道何從而興乎?某恐來代之書論得失者,亦謂聖朝有不救之過矣。然朝廷黜陡郡長為難者,官有定製,不欲動搖,懼其招怨而速僥幸爾。故知縣兩任,例升通判,通判兩任,例升知州,奈何在下之時,飾身修名,邀其清舉;居上之後,志滿才乏,愆於素持,止能偷安,未至復悚,故賢愚同等,清濁一致,此乃朝廷避怨於上,移虐於下,俟其自敗,民何以堪?故鄭庄公伺共叔自弊,而春秋罪焉,以其長惡也。《易》曰:「覆霜堅冰至。」由辯之不早辯也,此聖人昭昭之訓,豈用於先王而廢於今日哉?近年諸處郡長,以贓致罪者數人,皆貫盈之夫,久為民怨,如此之類,至終不敗者,豈止數人而已乎?雖轉運使提點刑獄,職在訪察,其如位望亞相,怨仇可敵,非致敗露,鮮有發現。宜乎論道之間,激揚天下。
古者天子五載一巡,皇上凝命,於今六載矣,以軍國重大,未可行遠古之道。今郊禮之餘,宜宣大慶,可於兩制以上,密選賢明巡行諸道,以興利除害,黜陡幽明,舒慘四方,豈同常務。可命御史嚴諭百僚,與出使之官,絕書刺往還之禮,仍翌日首塗,以禁請托。苟利天下,大體何傷。所出之官,宜以宣慶之名,安遠聽也。其諸道知州、通判,耄者、懦者、貪者、虐者,輕而無法者,墮而無赦者,皆可奏降,以激屍素。又四方利病得以上聞,未舉 守之禮,而遣觀風之使,非不典也,然後委清望官,於朝臣通判中舉諸郡長;於朝臣知縣中,舉諸通判,今後通判之官,非著顯效,及有殊薦,雖或久次,止可加恩,郡國之符,不當輕授。其知縣之人,入通判者,宜 此例。如此行之,天下郡政,其濫鮮矣。今一司一務,猶或舉官,一郡之間,生靈數萬,反可輕授予人乎?願相府為天下生靈而行之,為國家磐固基本而行之,不以聽芻蕘為嫌而罷之,天下幸甚!幸甚!
某前所謂官有定製,不欲動搖,懼其招怨謗而速僥幸者,兩宮聖人臨軒命使,激揚善惡,澄清天下,何怨謗之有乎?自茲以降,非舉不授,舉官之責,厥典非輕,何僥幸之有乎?如所舉之人,果成異政,則宜旌尚舉主,以勸來者。聖朝未行此典。蓋亦缺矣。
縣令郡長既得其材,然後復游散,去冗僭,以阜時之財者,何哉?某觀天下谷布,厥價翔起,議者謂生靈即庶,使之然矣。某謂生者即庶,則作者復眾,豈即庶之為累哉?蓋古者四民,秦漢以下,兵及緇黃,共六民矣,今又六民之中,浮其業者不可勝紀,此天下之大蠹?也。士有不稽古而祿,農有不竭力而飢,工多奇器以敗度,商多奇貨以亂禁,兵多冗而不急,緇黃盪而不制,此六民之浮不可勝紀,而皆衣食於農者也。如之,何物不貴乎?如之,何農不困乎?某謂谷帛之貴,由其播藝不增,而資取者眾矣;金銀之貴,由其制度不嚴,而器用者眾也。或謂資四夷之取而使之然,則山川之所出,與恩信之所給,自可較之,非某所敢知也。今更張之制,繁細非一,某敢略而陳之:
夫釋道之書,以真常為性,以清凈為宗,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智者尚難於言,而況於民乎?君子弗論者,非今理天下之道也。其徒繁穢,不可不約。今後天下童行,可於本貫陳牒,必詰其鄉黨,苟有罪戾,或父母在鮮人供養者,勿從其請,如已受度,而父母在別無子孫,勿許方游,則民之父母鮮轉死溝於壑矣。斯亦養煢獨助孝悌之風也。其京師道觀,多招四方之人,宜給本貫憑由,乃許收錄,斯亦辨奸細、復游散之要也。天下寺觀,每建殿塔,蠹民之費,動逾數萬,止可完舊,勿許創新,斯亦與民阜財之端也。
又古者兵在於民,且耕且戰。秦漢之下,官庫為常,貴武勇之精,備征伐之急也。今諸軍老弱之兵,詎堪征伐,旋降等級,尚費資儲,然國家至仁,志在存活,若詔諸軍年五十以上,有資產願還鄉里走者,一可聽之,稍省軍儲,復從人慾。無所歸者,自依舊典,此去冗之一也。又諸道巡檢所統之卒,皆本城役徒,殊非武士,使之禁暴,十不當一,而諸州常患兵少,日旋招致,谷帛之計,其耗萬億。以某觀之,自京四向,千里之間,或多寇盜,蓋刨置巡檢,路分頗多,而卒伍至贏,捕掩無效,非要害者,悉宜罷之。所存之處,資以禁軍,訓綀即精,冠盜如取。況千里之內抽發非難,又使少歷星霜,不至驕惰。彼無用之卒,可減萬數。庶使諸郡,節於招致,此去冗之次也。又京畿三輔,五百里內,民田多隙,農功未廣,既已開溝洫,復須舉擇令長,使詢父老,研求利病,數年之間,力致富庶。不破什一之稅,繼以百萬之糴,則江淮饋運,庶幾減半,挽舟之卒,從而省焉,此去冗之大也。
至於工之奇器,敗先王之度,商之奇貨,亂國家之禁。中外因之侈僭,上下得以驕華,宜乎大變澆漓,申嚴制度,使珠玉寡用,谷帛為寶,此又去僭豐財之本也。今盛明之代,何事而不可行乎?囊者國家禁泥金之飾,久未能絕,一旦使命婦不服,工人不作,於今天下無敢衣者。使其餘奢僭,皆如泥金之法,亦何患不禁乎?
又播藝之家,古皆督貴,今國家有勸農之名,無勸農之實,每於春首,則移文於郡,郡移文於縣,縣移文於鄉。鄉矯報於縣,縣矯報於郡,郡矯報於使,利害不察,上下相蒙,豈朝廷之意乎?
若縣令郡長,一變其人,乃可詔書丁寧,復游散之流,禁工商之侈,去士卒之冗,勸稼穡之勤,以《周禮》司徒之法,約而行之,使播者藝者,以時以度,勤者惰者,有勸有戒,然後致天下富之壽之,彼不我富不我壽者,豈難革之哉?此則厚民力,固邦本之道也。觀夫《國風》之《七月》,小雅之《甫田》,皆以農夫之慶,為王化之基,豈聖人不思而述之乎?故周、漢、李唐,雖有禍亂,而能中興者,人未厭德,作亂者不能革天下之心,是邦本之固也。六朝五代之亂,鮮克中興者,人厭其德,弔民者有以革天下之心,是邦本之不固也。然則厚民力,固邦本,非舉縣令,擇郡長,則莫之行焉。
或謂舉擇令長,久則乏人,亦何道以嗣之。某謂用而不擇,賢熟進焉;擇而不教,賢孰繼焉。宜乎慎選舉之方,則政無虛授焉;孰教育之道,則代不乏人。今士林之間,患不稽古,委先王之典,宗叔世之文,詞多纖穢,士維偷淺,言不及道,心無存誠。及於入官,鮮於致化,有出類者,豈易得哉?中人之流,浮沉必矣,至於明經之士,全暗指歸,講議未嘗聞,威儀未嘗學,官於民上,貽笑不暇,責其能政,百有一焉。《詩》謂長養人材,亦何道也?古者庠序列於郡國,王風雲邁,師道不振,斯文銷散,由聖朝之弗救乎!當太平之朝,不能教育,俟何時而教育哉?乃於選用際,患其才難,亦由不務耕而求獲矣。
今春詔下禮闈,凡修詞之人,許存策論,明經之士。特與旌別,天下之望,翕然稱是。其間所存策論,不聞其誰,激勸未明,人將安信?倘使呈試之日,先策論以觀其大要,次詩賦以觀其全才。以大要定其留,以全才升其等級。有講貫者,別加考試,人必強學,副其精舉。復當深思治本,漸隆古道。先於都督之郡復其學校之制,約《周官》之法,興闕里之俗。辟文學掾,以專其事。敦之以詩書禮樂,辯之以文行忠信,必為良器,蔚為邦材,況州縣之用乎?夫庠序之興,由三代之盛王也,豈小道哉?孟子謂「得天下之英材而教育之,一樂也」。豈偶言哉?行可數年,士風丕變,斯擇材之本,致理之基也,又李唐之盛,常設制科,所得大才,將相非一。使天下奇士,學經綸之盛業,為邦國之器,亦策之上也。先朝偶屬多務。暫停此科。今可每因貢舉之時,申其墜典,必有國士,繼於唐人,豈非國家之盛選歟?勿謂未必得人,遂廢其道,此皆慎選舉、敦教育之道,亦何患乏人哉!
倘國家行此數事,若今刑政之用心,則無不成焉。前代離亂,鯨吞虎噬,無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為不急之務。既在承平之朝,當為長久之道,豈如西晉之禍,而有何公之嘆者乎?願朝廷念祖宗之艱難,相府建風化之基本,一之日圖之,二之日行之,不以聽芻蕘為嫌而罷之,則天下幸甚!幸甚!
至於岩穴草澤之士,或以節義敦篤,或以文學高古,宜崇聘召之禮,以厚澆競之風。國家近年,羔雁弗降,或有考盤之舉,不逾助教之名,孝廉之士,適以為辱,何敦勸之有乎?
又流外之官,澄清未至,沿之則百姓受弊,革之則諸司乏人。將使群謗不興,眾心知勸,不若敦仍舊之制,加獎善之方,自簿尉兩有舉奏者,許入錄事參軍,錄事、參軍有舉奏者,許入職事官,或換三班使臣。既有進身之階,豈無畏法之志。設使流內之人,無遷進之望,而能盡公者必亦鮮亦。今後百辟新入之人,或采其藝能,或出於仕族,行藏必審,考試必精。避役之人,無圖之類,嚴革其弊,高為之防,既激其流,復澄其源,亦何患流外之冗乎?
某又謂育將材,實邊郡,使夷不亂華者,何哉?蓋聞古之善御戎者,將不乏人,則師戰而不衄;邊不乏廩,則城圍而不下。狄疑且畏,罔敢深入,此劉漢所以長也。不善御戎者,將在貴臣,邊須遠饋,故戰之則衄,圍之則下,狄無疑畏,乘虛深入,此石晉之所以亡也。今兵久不用,未必為福。在開元之盛,有函谷之敗可龜鑒矣。何哉?昔之戰者,耄然已老,今之壯者,囂而未戰,聞名之將,往往衰落,豈無晚輩,未聞邊功,此必廟堂之所思也。仍聞沿邊諸將,不謀方略,不練士卒,結援弭謗,固祿求寵,一旦急用,萬無成功。加以邊民未豐,邊廩未實。下武之際,兵寡食足,如屯大軍,必煩遠饋,則中原益困,四夷益驕,深入之虞,未可量也,於時廟堂之上。雖有皋陶之謀,伯益之贊,不亦難乎!
夫天下禍福,如人家道,成於覆簣敗於疾雷,聖朝豈恃其太平,而輕其後計,王衍之鑒豈曰不明?清談之間,坐受其弊。蓋備之弗預,知之弗為,許下之兵,日血十萬,豈不痛心哉?今西北和好,誠為令圖,安必慮危,備則無患。昔成周之盛,王道如砥,及觀周禮,則有大司馬陣戰之法,粲然具存,乃知禮樂之朝,未嘗廢武。
今孫吳之書,禁而廢學,苟有英傑,受亦何疑。且秦之焚書也,將亦愚其生人,長保天下;及其敗也,陳勝吳廣,豈讀書之人哉?況前代名將,皆洞達天人,嗣續忠孝,將門出將,史有言焉。今將家子弟,蔑聞韜鈐,無所用心,驕奢而已,文有武備,此能備乎!今於忠孝之門,可搜兵略,歷試邊任,使其識山川之向背,歷星霜之艱難,一朝用之不甚顛沛,十得三四,不雲盛乎?至於四海九州,必有壯志,宜設武舉,以收其遺。唐郭子儀,武舉所得者也,斯可遺乎?又臣僚之中,素有才識,可賜孫吳之書,使知文武之方,異日安邊,多可措任,此皆育將才之道也。又沿邊知、通,精加選擇,特授詔命,專謀農桑,三五年間,豐其軍廩,此實邊郡之道也。將材既良,邊郡既實,師戰不衂釁,城圍不下,狄疑且畏,敢深入乎?朝廷可高枕矣。
前代御戎,其策非一,唐陸贄議沿邊備守之術,請置本土之兵,勤營田之利,與今事宜相近,可約而行也。本土之兵者,若今之北邊有雲翼、招收之軍,更可增致,作為奇兵。至於營田之利,宜常興作而加焉,願相府為國安危思之,五代之亂非遠也。為河朔生靈思之,景德之前未久也。今相府勞一夕之思,絕百代之恥,無使中原見新羈之馬,赤子入無知之俗,則天下幸甚!幸甚!聖人曰:「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又曰:「民利於今受其賜。」管仲霸臣也,而能攘戎狄、保華夏,功高當時,賜及來代。況朝廷之盛德乎?
某又謂朝廷無過,生靈無怨,以絕亂之階者,何也?蓋天下奸雄;無代無之,或窮為夜舞,或起為大盜,伺朝廷之過,執以為辭,幸生靈之怨,吊而稱義,不然,以何名而動哉?今明盛之朝,豈有大過,亦宜辨於毫末,杜其堅冰。或戚近撓權,或土木耗國,或祿賞不均,或綱紀未修,或任使未平,斯亦過之漸也。
某敢小舉其失以言之:國家戚近之人,不可不約,除拜之際,宜量其才,非曰惜恩,俱乎致寇,若力小任重,則撓權亂法,增朝廷之過,啟奸雄之志。《易》曰:「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所謂盜者,其奸雄之謂乎?今道路傳聞,或緇黃之流,或術藝之輩,結托親近,邀求進貢,或受恩賜,或與官爵,此撓權之漸矣,可不畏乎?夫賞罰者天下衡鑒也,衡鑒一私,則天下之輕重妍丑,從而亂焉。此先王之所慎也。
又土木之興,久為大蠹。或謂土木之興,出自內帑,無傷財害民之弊,故為之而弗戒也。某謂內帑之物,出自生靈,太祖皇帝以來,深思遠慮,聚之積之,為軍國急難之備,非謅神佞佛之資也。國家祈天永命之道,豈在茲乎?如「洞真」、「壽寧」之宮,以延燎之災,一夕逮盡,豈非天意警在帝心,示土木之崇,非神靈之所據也,安可取民人膏血之利,輟軍國急難之備,奉有為之惑,冀無狀之福,豈不誤哉?一旦有倉卒之憂,須給賞之資,暴加率 ,其可及乎?此耗國之大也,可不戒哉!倘謂內藏豐盈,用不可竭,則日者黃河之役,使數十州之人,極力負資,奔走道路,豈惜府庫之餘而不用之耶?故土木之妖,宜其悉罷,豈相府之不言乎?兩宮之不聽乎?
又文武百官之祿,取兵荒五代之制,或職輕祿重,或職重祿輕,重輕之間,奔競者至,大亨之世,猶患不均,豈聖朝之意乎?所宜損之益之,以建其極。
又今三司之官,差除頗異,祿賜弗輕,何知弊而不言,多養望以自進。天下金谷,決予以群胥,掊克無厭,取怨四海,使先帝寬財之命,弗逮於民,和氣屢傷,豐年寡遇,曾不謂之過乎?蓋由三司之官,不制考限,不責課最,朝受此職,夕求他官,直雲假塗,相與匿禍。天下受弊,職此之由,豈聖朝之意乎?宜其別制考課,重議賞罰,激朝端之俊傑,救天下之疲瘵,其庶幾乎?
又古之勛臣,賞延於世。今則每舉大慶,必行此典,自兩省以上,奏薦子弟,必為京官,比於庶僚,亦既憂矣。而特每歲聖節,各序子孫,謂之賞延,黷亂已甚,先王名器,私假於人,曾不謂之過乎?非君危臣僭之朝,何其姑息若是耶?遂使萌序之人,塞於仕路。曾未稽古,使之司民,國家患之,屢有厘革,然但革其下而不革其上,節於彼而不節於此,天下豈以為然哉?我相府豈惜一孺之恩,不為百辟之表乎?
又遠惡之官,多在寒族,權貴之子,鮮離上國周旋百司之務,懵昧四方之事,況百司者,朝廷之綱紀,風教之戶牖。咸在童孺,曾無激揚,使寺省之規,剝床至足,公卿之嗣,懷安敗名。未賞試難,何以致遠?非獨招縉紳之議,實亦玷鈞衡之公。
此則祿賞未均,任使未平,綱紀未修之類也。斯弊已久,何可極乎?惟我相府能革其弊,能變其極,而天下化成,不為難矣。
晉趙王倫、石勒之徒,心窺天子,口責丞相,豈非奸雄之人,伺朝廷之過乎?又今久安之民,不經塗炭,勞則易怨,擾則宜驚。猛將謀臣,威信未著。況邊民尚困,邊廩尚乏,苟有騷動,饋運所艱,武備未堅,狄志可聘,既撓之以征戰,或以加之以飢饉,生靈窮匱,奸雄奮迅,鼓舞群小。血視千里,此五代之鑒昭昭焉,非止方冊之有雲,抑耳目之可接也。我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亦嘗有事四方,勞於饋運,而生靈不敢怨,奸雄不敢動者,何哉?一則五代余民久在塗炭,乍睹明盛,如子得母,縱有勞役,未甚曩昔,此生靈不敢怨也。又當乘天開之運,震神武之威,征伐四方,動如山壓。況躬擐甲胄,備嘗艱難,猛將如雲,謀臣如雨,此奸雄所以不敢動也。所謂彼一時此一時爾。今朝廷豈謂當時之易,而不慮今時之難乎?
又謂保直臣,斥佞人,以致君於有道者,何哉?有若人未之病,則苦口之葯鮮進焉;國未之危,則逆耳之言鮮用焉。故佞臣易進,直臣易退,其致君於有道也難哉!及其既病也,葯必錯雜而進,故鮮效焉;及其既危也,言必錯雜而用,故鮮功焉。蓋佞人在矣,直臣遠矣,其悔之也難哉。今朝廷久安,苦言而不用者,勢使之然矣。
天深戒而不變者,禍可畏矣。伏聞京師去歲大水。今歲大疫,四方聞之,莫不大憂,此天之有以戒也,豈徒然乎?而京師之災,甚於四方,何哉?蓋京師者政教所出,君相之所居也,禍未盈而天未絕。故鑒戒形焉,不獨恐懼其心,必使修省其政,國家之德尚可隆,天下道尚可行也。倘弗懼於心,弗修於政,漸盈於禍,漸絕於天,則國家四海,將如何哉?或謂國家之災,由歷數而定,非政教之出。若如所論,則夏禹九疇之書,果妖言耶?豈欲棄而焚之乎?苟天下有善,則歸諸已;天下有禍,則歸諸天。豈聖朝之用心?願黜術士之言,奉先王之訓,必不謬矣,必無過矣。於保直臣,斥佞人,則兩宮二聖之心,如日星焉,孰可蔽其明乎?縱有行偽而堅,言偽而辯,試於行事,人焉廋哉!
某往日不極言,而今極言者,學陋之人,思慮未精,又親安之時,上懼失祿,不幸親今亡矣,朝廷或怒之,自頂至踵惟忠也,又何憂乎?倘相府思變其道,與國家作長久之計,固其基本,一旦王道復行,使天下為富為壽數百年,則福在國家,功在相府,得與天下生靈,長見太平,幸甚!幸甚!
竊以五代以來,諸侯暴酷,視民如芥,生殺由之。皇朝龍興,典章一寬。真宗皇帝至仁如天,盡心於此,內則舉執法之吏,外則創按刑之司,徒、流之間,無敢差者。若今於教化之道,復如刑名之用心,亦何患不至乎?今縉紳之間,多議按刑之司,無益於外,亦思之未深耳,如得其人,糾察四方,絕斯民之冤,協先帝之志,豈無益乎?得人而已。不可謂川之既平,可壞其防也。今王刑既清,王道可行,此天下士人,為相府惜其時也。或曰天下之事,猶指諸掌,豈相府弗克行乎?亦在兩宮之意爾。謂人主在上,或喜怒生殺,或好惡邪正,則諫諍之際,為臣不易也。若乃修四方之政教,正百司之綱紀,澄清風俗,相府之職也。豈必兩宮之意乎?
倘相府疑某之言,謂欲矯聖賢之知,為身名之計,豈不能終喪之後,為歌為頌,潤色盛德,以順美於時,亦何必居喪上書,逾越典禮,進逆耳之說,求終身之棄,而自置於貧賤之地乎?蓋所謂不敢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憂,是不為身名之計明矣。觀前代國家,當其安也,士人上言,論興亡之道,非聖主賢相,則百不一采。及其往也,則後之史臣,收於簡策,為來代之鑒。今日之言,願相府采其一二,為國家天下之益,不願後之史臣,收於簡策為來代之鑒。
狂斐之人,誅赦惟命,以廟堂深嚴,恐不得上,乃敢於相門下,名致此書,庶有一達於聰明,干犯台嚴下情無任惶恐激切之至。不次,某死罪惶恐再拜。
5、將相如的故事
<史記>
卷八十一 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索隱】:按:陽晉,衛地,後屬齊,今趙取之。司馬彪郡國志曰今衛國陽晉城是也。有本作「晉陽」,非也。晉陽在太原,雖亦趙地,非齊所取。【正義】:故城在今曹州乘氏縣西北四十七里也。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原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原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於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柰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原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驩,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集解】:韋昭曰:「九賓則周禮九儀。」【索隱】:周禮大行人別九賓,謂九服之賓客也。列士傳雲設九牢也。正義劉伯庄雲:「九賓者,周王備之禮,天子臨軒,九服同會。秦、趙何得九賓?但亦陳設車輅文物耳。」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索隱】:廣成是傳舍之名。傳音張戀反。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
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索隱】:音希。乃驚而怒之辭也。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其後秦伐趙,拔石城。【集解】:徐廣曰:「惠文王十八年。」【索隱】:劉氏雲蓋謂石邑。【正義】:故石城在相州林慮縣南九十里也。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索隱】:在西河之南,故雲「外」。案:表在趙惠文王二十年也。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集解】:徐廣曰:「二十年。」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鮓秦王,以相娛樂。」【集解】:風俗通義曰:「缶者,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歌也。」【索隱】:鮓音缶。【正義】:鮓音瓶。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鮓,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鮓。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正義】:濺音贊。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鮓。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鮓」。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索隱】:王劭按:董勛答禮曰「職高者名錄在上,於人為右;職卑者名錄在下,於人為左,是以謂下遷為左」。正義秦漢以前用右為上。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索隱】:肉袒者,謂袒衣而露肉也。負荊者,荊,楚也,可以為鞭。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驩,為刎頸之交。【索隱】:崔浩雲:「言要齊生死而刎頸無悔也。」
是歲,廉頗東攻齊,破其一軍。居二年,廉頗復伐齊幾,拔之。【集解】:徐廣曰:「幾,邑名也。」案:趙世家惠文王二十三年,頗將攻魏之幾邑,取之,而齊世家及年表無「伐齊幾,拔之」事,疑幾是邑名,而或屬齊或屬魏耳,田單在齊,不得至於拔也。【索隱】:世家雲惠文王二十三年,頗將攻魏之幾邑,取之,與此列傳合。戰國策雲秦敗閼與及攻魏幾。幾亦屬魏。而裴駰引齊世家及年表無「伐齊拔幾」之事,疑其幾是故邑,或屬齊、魏故耳。【正義】:幾音祈。在相潞之間。後三年,廉頗攻魏之防陵、【集解】:徐廣曰:「一作『房子』。」【索隱】:案:防陵在楚之西,屬漢中郡。魏有房子,蓋「陵」字誤也。【正義】:城在相州安陽縣南二十里,因防水為名。安陽,拔之。後四年,藺相如將而攻齊,至平邑而罷。【正義】:故城在魏州昌樂縣東北三十里。其明年,趙奢破秦軍閼與下。
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將殺奢。奢因說曰:「君於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國弱則諸侯加兵,諸侯加兵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國強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於天下邪?」平原君以為賢,言之於王。王用之治國賦,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
秦伐韓,軍於閼與。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又召樂乘而問焉,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於穴中,將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將,救之。
兵去邯鄲三十里,而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諫者死。」秦軍軍武安西,集解徐廣曰:「屬魏郡,在邯鄲西。」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益增壘。秦間來入,趙奢善食而遣之。間以報秦將,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里【正義】:國謂邯鄲,趙之都也。而軍不行,乃增壘,閼與非趙地也。」趙奢既已遣秦間,卷甲而趨之,二日一夜至,今善射者去閼與五十里而軍。軍壘成,秦人聞之,悉甲而至。軍士許歷請以軍事諫,趙奢曰:「內之。」許歷曰:「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陣以待之。不然,必敗。」趙奢曰:「請受令。」許歷曰:「請就鈇質之誅。」趙奢曰:「胥後令【索隱】:案:「胥」「須」古人通用。今者「胥後令」,謂「胥」為「須」,須者,待也,待後令。謂許歷之言更不擬誅之,故更待後令也。【正義】:胥猶須也。軍去城都三十里而不行,未有計過險狹,恐人諫令急救武安,乃出此令。今垂戰須得謀策,不用前令,故雲「須後令」也。邯鄲。」許歷復請諫,【索隱】:按:「邯鄲」二字當為「欲戰」,謂臨戰之時,許歷復諫也。王粲詩雲「許歷為完士,一言猶敗秦」,是言趙奢用其計,遂破秦軍也。江遂曰「漢令稱完而不髡曰耐,是完士未免從軍也」。曰:「先據北山上者勝,【正義】:閼與山在洺州武安縣西南五十里,趙奢拒秦軍於閼與,即此山也。案:括地誌雲「言拒秦軍在此山」,疑其太近洺州。既去邯鄲三十里而軍,又雲趨之二日一夜,至閼與五十里而軍壘成,據今洺州去潞州三百里間而隔相州,恐潞州閼與聚城是所拒據處。後至者敗。」趙奢許諾,即發萬人趨之。秦兵後至,爭山不得上,趙奢縱兵擊之,大破秦軍。秦軍解而走,遂解閼與之圍而歸。
趙惠文王賜奢號為馬服君,以許歷為國尉。趙奢於是與廉頗、藺相如同位。
後四年,趙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集解】:張華曰:「趙奢冢在邯鄲界西山上,謂之馬服山。」而藺相如病篤,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及括將行,其母上書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將。」王曰:「何以?」對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正義】:奉音捧。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原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決矣。」括母因曰:「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詳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博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阬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明年,秦兵遂圍邯鄲,歲餘,幾不得脫。賴楚、魏諸侯來救,乃得解邯鄲之圍。趙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誅也。
自邯鄲圍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謀,曰「趙壯者盡於長平,其孤未壯」,舉兵擊趙。趙使廉頗將,擊,大破燕軍於鄗,殺栗腹,遂圍燕。燕割五城請和,乃聽之。趙以尉文【集解】:徐廣曰:「邑名也。」封廉頗為信平君,【索隱】:信平,號也。徐廣雲:「尉文,邑名。」按:漢書表有「尉文節侯」,雲在南郡。蓋尉,官也;文,名也。謂取尉文所食之邑復以封頗,而後號為信平君。為假相國。
廉頗之免長平歸也,失勢之時,故客盡去。及復用為將,客又復至。廉頗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見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勢,我則從君,君無勢則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趙使廉頗伐魏之繁陽,集解徐廣曰:「屬魏郡。」【正義】:在相州內黃縣東北也。拔之。
趙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樂乘代廉頗。廉頗怒,攻樂乘,樂乘走。廉頗遂奔魏之大梁。其明年,趙乃以李牧為將而攻燕,拔武遂、方城。【索隱】:按:地理志武遂屬河間國,方城屬廣陽也。【正義】:武遂,易州遂城也。方城,幽州固安縣南十里。
廉頗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趙以數困於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廉頗亦思復用於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廉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還報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索隱】:謂數起便也。矢,一作「屎」。趙王以為老,遂不召。
楚聞廉頗在魏,陰使人迎之。廉頗一為楚將,無功,曰:「我思用趙人。」廉頗卒死於壽春。【正義】:廉頗墓在壽州壽春縣北四里。藺相如墓在邯鄲西南六里。
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雁門,備匈奴。【正義】:今雁門縣代地,故雲代雁門也。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集解】:如淳曰:「將軍征行無常處,所在為治,故言『莫府』。莫,大也。」【索隱】:按:注如淳解「莫,大也」雲雲。又崔浩雲「古者出征為將帥,軍還則罷,理無常處,以幕帟為府署,故曰『莫府』」。則「莫」當作「幕」,字之訛耳。為士卒費。日擊數牛饗士,習射騎,謹烽火,多間諜,【索隱】:上紀莧反,下音牒。厚遇戰士。為約曰:「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匈奴每入,烽火謹,輒入收保,不敢戰。如是數歲,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為怯,雖趙邊兵亦以為吾將怯。趙王讓李牧,李牧如故。趙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將。
歲餘,匈奴每來,出戰。出戰,數不利,失亡多,邊不得田畜。【正義】:許六反。復請李牧。牧杜門不出,固稱疾。趙王乃復強起使將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許之。
李牧至,如故約。匈奴數歲無所得。終以為怯。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原一戰。於是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集解】:管子曰:「能破敵擒將者賞百金。」彀者十萬人,【索隱】:彀音古�反。彀謂能射也。悉勒習戰。大縱畜牧,人民滿野。匈奴小入,詳北不勝,以數千人委之。【索隱】:委謂棄之,恣其殺略也。單於聞之,大率眾來入。李牧多為奇陳,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滅襜襤,【集解】:襜,都甘反。襤,路談反。徐廣曰:「一作『臨』。」駰又案:如淳曰「胡名也,在代北」。【索隱】:上音都甘反,下音路郯反。如淳雲「胡名也」。破東胡,降林胡,單於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趙悼襄王元年,廉頗既亡入魏,趙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龐暖破燕軍,【索隱】:按:暖即馮暖也。龐音皮江反。暖音況遠反,亦音喧。殺劇辛。【索隱】:本趙人,仕燕者。後七年,秦破殺趙將扈輒【索隱】:扈,氏;輒,名。漢張耳時別有扈輒。於武遂,【索隱】:按:劉氏雲「武遂本韓地,在趙西,恐非地理志河間武遂也」。斬首十萬。趙乃以李牧為大將軍,擊秦軍於宜安,正義在桓州�城縣西南二十里。大破秦軍,走秦將桓齮。【索隱】:音蟻。封李牧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索隱】:縣名。地理志在常山。音婆,又音盤。【正義】:在相州房山縣東二十里也。李牧擊破秦軍,南距韓、魏。
趙王遷七年,秦使王翦攻趙,趙使李牧、司馬尚御之。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趙王乃使趙蔥及齊將顏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趙使人微捕得李牧,斬之。廢司馬尚。後三月,王翦因急擊趙,大破殺趙蔥,虜趙王遷及其將顏聚,遂滅趙。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集解】:徐廣曰:「一作『掘懦』。」而不敢發。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索隱】:信音伸。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
【索隱述贊】清梠凜凜,壯氣熊熊。各竭誠義,遞為雌雄。和璧聘返,澠池好通。負荊知懼,屈節推工。安邊定策,頗、牧之功。
6、周恩來12歲那年當時的社會狀況是怎樣的
周恩來出生於1898年3月5日,周恩來12歲時為1910年。
公元1910年,為宣統2年。這歷史上的這一年的社會狀況比較混亂。
清王朝、地主階級的覆滅,舊的統治勢力正在垮台與掙扎中。新的、能夠整合社會的力量正在萌芽和發展壯大階段。每一種力量的發展都是對舊有體制和觀念的沖擊和破壞。同時這些新生的力量也在相互了解、相互試探、相互吞並。沒有一個力量能夠形成真正的統治力量。
具體社會事件如下:
同盟會發動廣州新軍起義(1910正月)
宣統二年(1910)正月三日,倪映典發動廣州新軍起義。
宣統元年(1909)冬,廣州新軍及下級軍官半數以上已加入同盟會。其時朱執信運動南海、番禺、順德各省民軍也大體就緒。革命黨人認為組織一場大規模起義的條件已經成熟。同盟會南方支部遂決定在次年(1910)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後舉行起義。
不料當年十二月三十日,新軍二標士兵華雲衷因與警察發生沖突被捕。次日,第二標士兵數百人手執木棍,擁入城內,搗毀巡警分局,兩廣總督袁樹勛派兵彈壓,如臨大敵。新軍群情激奮,要求立即起義。
軍警沖突,打亂了同盟會預定計劃。倪映典等決定提前於宣統二年正月初六日起義,正月初二日,倪從香港趕回廣州,在燕塘新軍炮兵一營,發現士兵已作好戰斗准備,遂當機立斷,槍殺一營管帶齊汝漢,宣布起義。各營士兵紛紛響應,共推倪映典為司令。
倪集起義軍約三千人,宣誓「願為革命戰死」,沖毀協司令部,分三路攻打廣州城。初三日晨,倪映典率領義軍由沙河向大東門進軍,欲占省城,與清巡防營統領吳宗禹軍二千餘在牛王廟遭遇。清水師居高臨下,發炮轟擊,起義軍傷亡甚眾。
李准又命水陸緝捕處幫統李景廉指使巡防營軍官唐維炯、童常標,利用二人曾加入同盟會,又與倪系安徽同鄉關系,約倪洽商反正。倪中計遭敵突襲,中彈犧牲,兩軍激戰逾時,起義軍陣亡百餘人,遂向燕塘潰退。
次日,義軍因彈盡援絕,無力再戰,退守白雲山、石碑一帶,遂告失敗。清軍四齣搜捕,起義軍先後被捕百餘人,逃到香港百餘人。
共和會成立
宣統元年(1909)十月初九日,同盟會會員胡鄂公、熊得山、錢鐵如等在直隸保定組成反清革命團體共和會籌備會。
宣統二年(1910)四月初八日共和會在保定召開正式成立大會,與會者有天津、北京、保定、通州等地代表,宣示以推翻清朝專制統治,建立共和國,融合種族界限,發展全國實業為宗旨,擬俟機全體加入同盟會。
代表舉胡鄂公、林伯衡、熊得山等七人為幹事,胡任幹事長。參加共和會者多為京、津、保各學堂學生及新軍第六鎮士兵,共三千餘人。後共和會相繼在北京、天津、通州、太原、廣州、桂林、武昌等地設立分會,從事反清革命活動。宣統三年(1911)十月十一日,該會並入同盟會京、津、保支部。
清政府頒行幣制
宣統二年(1910)四月十六日,清政府頒行幣制則例。該則例規定暫以銀為本位,以圓為單位,以一圓為主,重庫平七錢二分,另以五角、二角五分、一角三種銀幣及五分鎳幣,二分、一分、五厘、一厘四種銅幣為輔幣,圓角分厘,各以十進,永為定製。
立憲派發動第二次請願
宣統二年(1910)五月初十日,在國會請願同志會的發動下,各省立憲派代表進行第二次請願,拼湊成由直隸省紳民旗籍代表等十七個請願團體組成的代表團,號稱代表在請願書上署名的二十餘萬民眾,赴都察院呈遞請願書。
書上後,清朝廷召開御前會議,經一番討論,於二十一日下發諭詔,以「財政困難,災情遍地」為由,堅持「仍俟九年籌備完全,再行降旨定期召集議會」,並指出「宣諭甚明,毋得再行瀆請」。第二次請願又以清政府的拒絕告終。
第一次全國運動會舉行
光緒三十四年(1908),美國基督教青年會派遣體育幹事愛克斯納來華,在上海基督教青年會開辦了「體育幹事訓練班」,組織了一些體育活動。為了擴大影響,上海基督教青年會決定發起組織較大規模的運動會。
宣統二年(1910)九月十六日,全國學校區分隊第一次體育同盟會在南京舉行。這屆運動會分三組比賽:一是全國高等組分區比賽;一是全國中等學校組分區比賽;一是聖約翰書院等六個學校的比賽。前兩組以華北、華南、上海、吳寧(蘇州、南京)、武漢五個區為參加單位。
競賽項目包括田徑、足球、籃球、網球四大項。田徑有五十碼、一百碼、二百二十碼、四百四十碼、八百八十碼跑,一百二十碼低欄,八百八十碼接力,跳高,跳遠、撐竿跳高,鉛球、鏈球等十二個單項。
經過四天角逐,上海區獲高等組田徑、網球兩項冠軍,總分第一。華北區獲中等組總分第一。聖約翰書院獲六校比賽總分第一。這是中國全國規模的第一次體育盛會,所以辛亥革命後稱這次運動會為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共有一百四十名運動員參加了這次賽事,但沒有女運動員參加。
立憲派發動第三次請願
宣統二年(1910)五月,由國會請願同志會發動的第二次請願失敗後,在京請願代表即舉行會議,決定擴大請願代表團的組織,打破原來以咨議局議員為限的界線,吸收各界團體參加,選派專員往各地游說聯絡,鼓動更多的人在請願書上簽名,預定在宣統三年初舉行第三次大請願。
七月,各省咨議局頭面人物在京召開聯席會議,成立咨議局聯合會,決定將請願提前的資政院開議期間發動,遂加快了活動。他們一方面奔走於各省督撫門下,請封疆大吏聯銜上奏;一方面函催各省各團體加緊請願簽名活動,並於八月組成請願代表團到京。
八月末九月初咨政院開議前後,各省代表團已經陸續到京,號稱代表在請願書上簽名的一百萬人。
九月,將請願書交資政院。請願書謂「時局驟變,驚心動魄者,不一而足」,外而「日本遂並吞朝鮮,扼我吭而附我背,俄汲汲增兵窺我蒙古,英復以勁旅搗藏疆,法鐵路直達滇桂,……德、美旁觀,亦思染指」;內而「各省飢民救死不贍,鋌而走險」,若不於宣統三年召開國會,「則全局瓦解」。
九月二十日,資政院議決將請願書上呈。二十三日,由東三省總督錫良領銜,共十八個總督、巡撫、將軍、都統聯署的奏摺又到京。清統治者感到國內革命風聲日緊,危機四伏;
各省咨議局、紳、商、學界再三請願;現督撫又聯名電奏,若仍膠執九年預備成見,必陷入被劫。遂於十月初三日發出諭詔,宣布將九年預備立憲之期縮為五年,並稱「年限一經宣布,萬不能再議更張」,令各省請願代表「即日散歸」。
國會請願代表團被迫解散
宣統二年(1910)十月初三日,清政府頒詔將召開國會期提前,立憲派對進行的這個決定雖極不滿,但亦無可奈何。國會請願代表團感到「既奉朝命,勸諭解散,自不能再行存在,致招干涉」。
於是宣告國會請願代表團解散。臨散前,以代表團名義發出一份《通告各省同志書》,謂「甘等承全國諸父老委託之重,匍匐都門,請求國會,積態罄哀,一年於今,三次上書」,「千氣萬力,得國會期限縮短三年,心長力短,言之痛心」。
表示了對清王朝假立憲的憤懣與無奈。但部分代表「聞此亂命,亦極憤怒」,於下詔當夜,約集國民公報報館中,「經秘密會議,將以各省獨立要求憲政」。
(6)亦思定製擴展資料:
公元1910年,公歷平年,共365天,53周。農歷無閏月,共354天。宣統2年。這歷史上的這一年,有很多大事件發生。
公歷:1910年
世紀:20世紀
年代:10年代
天數:平年,共365天
中歷:黃帝紀年第4607年
農歷起止時間:1910年02月10日~1911年01月29日
生肖:狗
干支:庚戌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淮安。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
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7、琴入目,往事沉浮,染紅了雙眼。風已起,琴塵飛揚,迷離了前方。 是出自哪首古詩?
依緣語錄
琴入目, 往事沉浮, 染紅了雙眼。 風已起, 琴塵飛揚, 迷離了前方。
青絲亂, 思緒流轉, 清晰了伊人。
纖影如夢, 美眸含情, 笑靨醉人, 素手輕舞。 魂牽…人痴… 弦斷…夢醒… 浮塵落地。 琴依舊, 曲已終, 紅消香斷, 倚花冢, 人獨醉…
只是語錄,不是詩
8、親,有沒有類似叔途桐歸的小說
《東岑西舅》和《雲亦思虞》還有《總裁的幼寵》(這個可以全是上兩本的番外,不長。)都完結了哦親,超好看的,大愛芥末綠,望採納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