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黃禮盒
1、北京有什麼好吃的特產
北京特產有,北京酥糖、驢打滾、京八件、糖葫蘆、茯苓餅、北京烤鴨、北京蜜餞、豌豆黃、艾窩窩、六必居醬菜。
1、北京酥糖
北京酥糖是中國三大名糖之一,其中尤以紅蝦酥糖為上乘佳品。酥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北京的酥糖一向享有盛名,其中,又以「紅蝦酥」最為著名。紅蝦酥的特點可以概括為「酥、脆、香、甜」四個字。在製作上集中了傳統工藝的精華,用料考究。一律選用優質榴花砂糖,高濃度葡萄糖漿和「二八麻醬」,經多次熬煉拔拉折包而成。這種糖皮薄酥脆、糖餡層次清晰,吃起來香甜可口,不粘牙不膩口,吃後不留殘渣。
2、驢打滾
驢打滾是老北京傳統小吃之一,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後製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驢打滾這個北京土特產可謂是老少皆宜,就是一次不能吃太多,小心吃多了不消化。
3、糖葫蘆
有單包裝的小冰糖葫蘆,小孩子很喜歡吃,和大街小巷賣的現做的冰糖葫蘆味道還不一樣,味道酸酸甜甜的,獨立包裝干凈又衛生,家裡有小孩子的親們可以考慮買點這個北京各大超市均有銷售。
4、茯苓餅
北京特產茯苓夾餅,原是清朝末年的宮廷食品。茯苓餅,又名茯苓夾餅,是北京的一種滋補性傳統名點。製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麵粉做成薄餅,中間夾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攔勻的蜜餞松果碎仁,其形如滿月,薄如紙,白如雪,珍美甘香,風味獨特。因為滋補性強加上慈禧愛吃,所以身價百倍。凡到北京的外地人,大都要到王府井買幾盒帶回去,以饋贈親友。
5、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不必多說,地球人都知道。大到中華老字型大小「全聚德」「便宜坊」,小到大街小巷的各大超市,均有銷售。想買最正宗的,當然是去老字型大小了,不過要做好排大隊的准備,春節前烤鴨銷售可是相當火爆的,你們懂的。趕時間的小夥伴們,也可以選擇超市或者火車站、航站樓等地方的商鋪。
2、豌豆黃的做法
豌豆黃的做法
說起北京的特殊點心,很多人都會想到豌豆黃,到底豌豆黃是怎麼誕生的?製作過程又是怎麼樣的呢?下面跟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豌豆黃的簡介
豌豆黃是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豌豆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氣,解瘡毒,消炎,去除暑熱,有降血壓、除脂肪、減肥之功效。原為回族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清宮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製法是,將豌豆磨碎、去皮、洗凈、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傳統做法還要嵌以紅棗肉。以仿膳飯庄所制最有名。
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按北京習俗,農歷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黃。因此每當春季豌豆黃就上市,一直供應到春末。
北京的豌豆黃兒有兩種,一種是北海公園仿膳製作的所謂宮廷小吃。另一種則是走街串巷的小販出售的製作較粗糙的豌豆黃兒,這兩種小吃都叫豌豆黃兒,但用料、工藝、價格有天壤之別。
先說宮廷的小吃豌豆黃兒。精選上好的白豌豆,剔出雜質癟豆,洗凈燜爛,過細籮,沉澱後,加白糖桂花,冷卻後切塊裝入精美的禮盒里,每塊豌豆黃兒的邊角再附幾塊金糕,紅黃相襯,饋贈親友很適宜。尤其是說這種豌豆黃兒是宮廷小吃,還說西太後最喜歡吃了,這么一宣傳,它的.身價更不可一世。不過那豌豆黃兒的顏色不完全是自然色,豌豆煮熟根本沒那麼黃。這種豌豆黃兒的價格昂貴驚人,當時平民人家誰買得起呀!而沿街叫賣的豌豆黃兒,卻是一般人家孩子們解饞的小食品。
小販用砂鼓子(一種較厚的平底圓砂鍋)將豌豆煮爛後,加入煮熟的小棗,凝固冷卻,磕出鍋來,切塊出售。小販推獨輪車,車上扣著幾鍋熬好的豌豆黃兒。吆喝「豌豆黃兒哎——大塊的1這種豌豆黃兒較粗,那整鍋的黃兒上豌豆皮可見,憑仗小棗的甜味,面面的,倒也可口。對當時平民人家的孩子來說,平時缺乏零食,若能吃一塊這樣的豌豆黃,也蠻有滋有味的。也正是這種做法製作的豌豆黃兒保持了豌豆的自然顏色和它的原味。
北京的豌豆黃分宮廷和民間兩種。豌豆以張家口出產的花豌豆最好。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同芸豆卷一起傳入清宮。宮里吃的時候通常裝在精緻的盒子里,還點綴以金糕。紅黃相間。據說慈禧喜食。而沿街叫賣的通常加小棗,整塊出售。吆喝「豌豆黃兒哎----大塊的1豌豆黃顏色淺黃,細膩涼甜,入口即化,是夏季消暑佳品。
豌豆黃的做法
材料准備
去皮乾燥黃豌豆230g、小蘇打2g、白砂糖65g、清水若干。
製作步驟
1、豌豆洗凈、瀝干,加入小蘇打拌勻,用水浸泡,靜置5-6小時,水平面以沒過豌豆3厘米為宜。
2、5-6小時後,倒掉蘇打水,用清水漂洗4-5次,瀝干後放入鍋中,加水煮開,水量以沒過豌豆4-5厘米為宜。煮沸過程中會浮起白色的泡沫,要撇掉。水開後然後調成中火,繼續煮至大部分豌豆開花酥爛。
3、用電動打蛋器攪拌已經酥軟的豌豆(湯),盡量使豌豆破碎。
4、用過濾網把豌豆糊過濾一遍,使豌豆變成細膩、濃稠的糊狀。
5、在豌豆糊中加入砂糖拌勻後,放回火上繼續加熱,用文火熬到濃稠,豌豆糊成半固體而不是液體狀即可離火。
6、倒入模具中,將表面刮平,放置於室溫中待溫度稍微降低、不燙手,即可放入冰箱冷藏。為了方便冷藏後的脫模,最好採用活動底的模具。
7、冷藏超過4小時,可以取出脫模,切塊後即可食用。
最值得你從北京城帶走的25件紀念品
帶給老人的
頭上戴的
1 . 盛錫福的羊皮前進帽 260元/頂
哪裡可以找到它:盛錫福,東城區王府井大街196號
身上穿的
2 .瑞蚨祥的長袍馬褂 480元—2500元/件
哪裡可以找到它:瑞蚨祥,王府井大街190號
腳下踩的
3 .內聯升的布鞋 160元—700元/雙
哪裡可以找到它:內聯升,前門大柵欄街34號(6301 4863)
口裡服的
4 .同仁堂的滋補品
從作為同仁堂十大名葯之一的京制牛黃解毒片(22元/盒)到動輒萬元的滋補品,價值238元/盒的同仁堂珍珠粉以及同等價位的補品是比較受歡迎的禮品。
哪裡可以找到它:北京同仁堂王府井葯店
杯里品的
5 .老北京花茶
老北京人愛喝茉莉花茶,據說是因為調和北京硬澀咸苦的總體水質,京城茶莊紛紛拼配花茶,以茶香帶花香。來北京,除了要在茶館里喝碗大碗茶,別忘了給老人帶袋正宗北京花茶回去共享。推薦吳裕泰老北京茶葉桶禮品裝(2桶,內裝花茶,98元),桶上繪有老北京風情畫,內裝價值100元/500g 的花茶400克。
哪裡可以找到它:吳裕泰北新橋總店,東城區東四北大街44號
屋裡掛的
6 .福祿壽漆盤中國結 458元/件
中國結是最普及的民族工藝,滿大街都是,但還是要推薦這個體積不小的福祿壽漆盤純手工中國結掛飾,做工精緻,帶著老北京的宮廷范兒,如果你家老人恰逢壽辰,那是再合適不過的禮物了。
帶給小孩的
讓孩子們見識一下老北京的芭比娃娃和變形金剛吧!
老北京,小玩意
7 .兔爺兒
在過去,兔爺兒幾乎是每個北京孩子人手一個的小玩意兒,這只怪模怪樣的老兔子是當年的天線寶寶和變形金剛級偶像。據說這玩意越小越難做,推薦一款方便攜帶的,玻璃罩子里一隻小巧的兔爺兒,約85元/個。
哪裡可以找到它:一點光,南鑼鼓巷80號
8. 毛猴
瀕臨絕跡的老北京絕活「毛猴」誕生於葯房,製作原料全是中葯,四肢是用蟬蛻的四肢做成的,身體是另一味中葯辛夷,也就是玉蘭花在秋天裡形成的花骨朵。這小東西比兔爺靈活幽默,可以做成任何生活場景,比如毛猴賣饅頭、毛猴掃地,120元/個。
哪裡可以找到它:北京新華書店鼓樓店
9. 四合院拼圖 40元/件
以老北京四合院為圖形做成的拼圖是送給大一點孩子的好禮物,缺點是四四方方體積不算小,不方便攜帶。
哪裡可以找到它:北京新華書店鼓樓店
10 .福娃球形拼圖 290元/套
買個福娃給孩子似乎已經成了大家本年度必做之事,值得小提一下的是,和有點蠢的福娃毛絨玩具以及有點貴的福娃工藝品相比,以五福娃為圖形的球形拼圖既是給孩子的玩具又是可以擺設的工藝品。3寸,60片,290元/套。
哪裡可以找到它:奧運特許商品零售店東方新天地店,東城區王府井大街200號東方新天地商場西門
穿在腳上的老北京童年
11 .北京風格布老虎鞋 48元/雙
小老虎布鞋是幾乎每個老北京的孩子都曾擁有的物件。盡管從潘家園舊貨市場到胡同小店,賣這玩意的不少,但還是推薦內聯升的童千底織錦老虎布鞋(48元/雙)。
哪裡可以找到它:內聯升,前門大柵欄街34號 帶給年輕人的
北京「引路人」
12 .興穆水管燈 48元—120元/個
興穆手工早就成為了新北京的特色之一,不少人大老遠地托朋友帶本回去,這回可又多了一樣興穆的燈。如果路途遙遠,推薦輕一點的刀叉勺造型系列,「生日快樂」48元/個;但其實,最有特色的也許是帶點後工業時代黑色幽默的水管系列造型燈,「引路人」48元/個,「興穆怪獸」120元/個。
哪裡可以找到它:興穆店,南鑼鼓巷35號
13 .老北京剪紙 1元—100元/張
這家巷子里物美價廉的老北京剪紙店裡所有剪紙都是店主大爺一刀刀手工刻出來的,精細間散發著北京特有的質朴滄桑,相比百工坊和工藝大廈里矜持的同類擺件多了旺盛的生命力。作為正式禮物,推薦牆上掛著的大幅老北京街景剪紙(大約100元/張)和號稱「全世界最低價」的1元剪紙系列。
哪裡可以找到它:老北京剪紙店,南鑼鼓巷110號
14 .老北京泥人彩塑 10-100元
泥人張公仔這幾年備受國外青年推崇,相比造型誇張的現代卡通公仔,老北京泥人彩塑懷舊里帶著返璞歸真的自然。
哪裡可以找到它:泥人張,東城區王府井大街138號新東安市場B1樓
15.老北京建築模型系列 140—220元/個
無論是北京「門」及「四合院」系列模型,還是老北京日常生活場景模型,都是近年很走俏的紀念品,膠脂質地,一掌大小。推薦生活場景系列,比如胡同里炸油條、牆根下小孩放花等等,栩栩如生,在所有紀念品中,是唯一一個讓老北京日常生活不單看得見,還摸得著的小玩意兒。相比工美大廈里均價200元左右,推薦南鑼鼓巷及後海一帶100多元就能下來的同類商品。
哪裡可以找到它:一點光,北京南鑼鼓巷80號
小紙片上的北京時光
16 .「拆」系列攝影明信片 約15元
一個叫況晗的南方同志痴迷老北京胡同,拍攝了3000多幅面臨拆遷的北京胡同照片,做成了以「拆」為主題的本子(5—15元)、書簽、明信片系列。建議文藝青年買套回家做紀念。
哪裡可以找到它:ARUYO,南鑼鼓巷44號(6400 3383)
.老北京圖案撲克及明信片、照片系列 15-85元/盒
如果說,在你的紀念品行李中一定得塞下一種老北京風情的紙製品,那麼推薦物美價廉的老北京胡同及四合院照片撲克(15元/盒),潘家園舊貨市場可以砍價至8元左右。
另外,這里還有一種放在紙筒里卷軸式北京風情照片也頗為有趣(85元/盒)。
哪裡可以找到它:潘家園舊貨市場,朝陽區潘家園路華威里18號
18. 創可貼北京元素T恤 98元/件
地鐵車票、老房子門牌號以及「計程車1.2元/公里」標價牌這些當代北京人非常熟悉的物件兒是一點都不亞於老祖宗寶貝的北京新符號,推薦計程車1.2一公里、宮保雞丁T恤(98元/件)。
哪裡可以找到它:創可貼8,南鑼鼓巷61號
19 .過客T恤 90—150元/件
過客T恤一直深受驢友愛戴,在這些泛中國化的T恤中,仍有一些帶有明顯京味特色,比如臉譜、長城,尤其是所在城市沒有「過客」商店的同志,一定記得帶一件回去
哪裡可以找到它:「過客」文化店,東直門南鑼鼓巷108號中央戲劇學院南邊
20 .GRIFTED京劇造型青衣手偶 199元/個
GRIFTED造型有點搞笑的青衣手偶就擺在一進店門那裡,而往裡走,你將看到一個小戲台里,青衣和花臉很登對地靠在一起。這玩意兒很適合童心未泯的同志,一手青衣,一手花臉,自己玩吧,回家的旅程一點也不悶。
GRIFTED,南鑼鼓巷32號
帶給中年人
帶給老爹老娘級人物的禮物以實用為大,身上戴的手裡用的最討他們歡心。
給媽媽們
21 . 京綉真絲圍巾 598元/條
一條真絲手工京綉圍巾是送給中年女性最好的北京紀念品。層次分明、儼然與江南刺綉風格迥異的京綉圖案少了蘇杭的婉約柔媚,卻多了京城端莊典雅的宮廷大氣。選擇一條做工精緻的京綉絲巾並不容易,一些工藝大廈里的京綉服飾粗糙又昂貴,少人問津,與其沒落相比,金馨京綉店雖然亦價格不菲,但做工有保證。推薦雙蝶圖中國紅綠真絲圍巾598元/條。當然,店內還有同類披肩,均價1000多元/件。
金馨京綉店,南鑼鼓巷福祥胡同一號
22 .定製手工京綉旗袍
相比要等上十天半個月的瑞蚨祥旗袍定製,金馨京綉店一般一周即可交工,純手工的京綉圖案可由客人自己指定。里可以找到它:金馨京綉店,南鑼鼓巷福祥胡同一號
23 .邢蘭香的料器 50—200元/件
料器,全靠手藝人的經驗和技藝在噴燈的火焰中即興加工。相比價格昂貴又不便攜帶的京景、玉雕、漆器之類,老北京料器工藝品以其小巧平價而獨得女性遊客好評。老北京料器大師邢蘭香在百工坊的作坊開到了工美大廈,80元以上的都是刑師傅親自手工製作的料器小件,百財聚來、富貴花開這些討個好彩頭的掛飾尤受中青年女性歡迎。
哪裡可以找到它:京城百工坊,北京工美大廈二層攤位;崇文區北京市崇文區光明路乙12號料器坊
給爸爸們的
24 .北京牙雕
在所有北京藝術品中,以象牙為原材料的北京牙雕是最受質疑的。正經牙雕作品大多昂貴無比,推薦購買以牙粉、骨粉為原料的北京牙雕工藝品,幾百元的價格比較適中,當然也有以骨頭為原料製作的牙雕,賣價上萬元。
牙雕專櫃,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廈三層
25.王麻子的剪子
給爸爸的工具箱添一把王麻子剪子是北京之旅必做事之一,推薦王麻子1號龍鳳剪刀28元/件,便宜實用。
4、想買點北京特產送禮
這個我深有體會哦! 我就是外地的 我老公是北京人 他每次去我家都帶稻香村的點心,我們家人都特別愛吃 以前也買過好多東西 烤鴨帶回去也不好吃了 什麼煙啊茶啊 哪都能買到 而且沒有北京的特色 其實北京的特產沒什麼 能帶回去的更是少之又少 去稻香村可以隨便選 各種各樣的點心他們會負責包裝的 買上兩大盒又好看又有心意 而且很好吃 一盒大概100多元買兩盒 你再去超市買北京的二鍋頭精裝的 這個也很好一瓶大約200多元 兩盒點心兩瓶酒加起來也就700元 保證好看 相信我沒錯
5、吃豌豆黃會不會長胖
會。
吃豌豆黃會發胖,豌豆黃在同類食物中單位熱量較低,每100克豌豆黃的熱量約佔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普通成年人保持健康每天所需攝入總熱量的5%,但是多吃是會發胖的。
豌豆含糖高,豌豆含澱粉,而且澱粉含量較高。澱粉經消化酶作用,生成麥芽糖,麥芽糖經消化酶作用,生成葡萄糖。所以豌豆裡面含糖。
(5)豌豆黃禮盒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豌豆黃比較難消化,所以說消化不良的人群也應該避免吃豌豆黃。
2、如果豌豆黃吃多了,這時候就會產生腹脹的問題了,特別是容易出現產氣的問題,而且對於尿路結石、皮膚病和慢性胰腺炎用戶來說同樣是不適合吃豌豆黃的。
3、吃豌豆黃還要注意,糖尿病的患者也是應該避免吃豌豆黃的。
6、豌豆黃兒歷史和製作過程的作文
1.《北京小吃之豌豆黃》作文年糕、切糕,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原為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清官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製法是,將豌豆磨碎、去皮、洗凈、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傳統做法還要嵌以紅棗肉。以仿膳飯庄所制最有名。
民間的糙豌豆黃兒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見於春季廟會上。例如在三月三蟠桃宮,"小棗糙豌豆黃兒"便是時令鮮品,小販們一聲"噯這小棗兒豌豆黃兒,大塊的來!"好象是給人們報出了春訊,帶來了暖意。
"糙豌豆黃兒"是用白豌豆去皮,以兩倍於豌豆的水,將豆燜爛,然後放糖炒,再加入石膏水和熟棗攪拌均勻,放入大砂鍋內,俟其冷卻成坨後,扣出來,切成像切糕一樣的菱形塊,放上小片金糕以為裝點,通常都置於罩有濕藍布的獨輪車上去賣,經營此業的大多是京東平谷、香河以及京南采育等地的老鄉。
"細豌豆黃兒"乃是清宮御膳房根據民間的小棗糙豌豆黃兒改進而成。其製法較精,是將豌豆煮爛過篩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後切成兩寸見方,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塊,上面放幾片蜜糕,色味俱佳,質地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屬上品。民國以後,北海公園漪瀾堂飯庄和仿膳茶社賣的即是細豌豆黃,以紙盒盛之,每盒十塊。它與雲豆糕、小窩頭等同稱宮廷小吃。
豌豆黃是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豌豆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氣,解瘡毒,消炎,去除暑熱,有降血壓、除脂肪、減肥之功效。原為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清宮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製法是,將豌豆磨碎、去皮、洗凈、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傳統做法還要嵌以紅棗肉。以仿膳飯庄所制最有名。
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按北京習俗,農歷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黃。因此每當春季豌豆黃就上市,一直供應到春末。
2.豌豆黃有幾百年的歷史豌豆黃兒最少也有三百年了。
-歷史簡介
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原為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清代宮廷的豌豆黃兒,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
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製法是,將豌豆磨碎、去皮、洗凈、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傳統做法還要嵌以紅棗肉。以仿膳飯庄所制最有名。
民間的糙豌豆黃兒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見於春季廟會上。例如在三月三蟠桃宮,「小棗糙豌豆黃兒」便是時令鮮品,小販們一聲「噯這小棗兒豌豆黃兒,大塊的來!」好象是給人們報出了春訊,帶來了暖意。
「糙豌豆黃兒」是用白豌豆去皮,以兩倍於豌豆的水,將豆燜爛,然後放糖炒,再加入石膏水和熟棗攪拌均勻,放入大砂鍋內,俟其冷卻成坨後,扣出來,切成像
切糕一樣的菱形塊,放上小片金糕以為裝點,通常都置於罩有濕藍布的獨輪車上去賣,經營此業的大多是京東平谷、香河以及京南采育等地的老鄉。
「細豌豆黃兒」乃是清宮御膳房根據民間的小棗糙豌豆黃兒改進而成。其製法較精,是將豌豆煮爛過篩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後切成兩寸見方,不足半寸厚的
小方塊,上面放幾片蜜糕,色味俱佳,質地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屬上品。民國以後,北海公園漪瀾堂飯庄和仿膳茶社賣的即是細豌豆黃,以紙盒盛之,每盒十塊。
它與雲豆糕、小窩頭等同稱宮廷小吃。
《故都食物百詠》中有詩說:「從來食物屬燕京,豌豆黃兒久著名。紅棗都嵌金屑里,十文一塊買黃瓊。」
豌豆黃是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豌豆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氣,解瘡毒,消炎,去除暑熱,有降血壓、除脂肪、減肥之功效。原為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清宮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製法是,將豌豆磨碎、去皮、洗凈、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傳統做法還要嵌以紅棗肉。以仿膳飯庄所制最有名。
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按北京習俗,農歷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黃。因此每當春季豌豆黃就上市,一直供應到春末。
北京的豌豆黃兒有兩種,一種是北海公園仿膳製作的所謂宮廷小吃。另一種則是走街串巷的小販出售的製作較粗糙的豌豆黃兒,這兩種小吃都叫豌豆黃兒,但用料、工藝、價格有天壤之別。
先說宮廷的小吃豌豆黃兒。精選上好的白豌豆,剔出雜質癟豆,洗凈燜爛,過細籮,沉澱後,加白糖桂花,冷卻後切塊裝入精美的禮盒裡,每塊豌豆黃兒的邊角再附幾塊金糕,紅黃相襯,饋贈親友很適宜。尤其是說這種
豌豆黃
豌豆黃兒是宮廷小吃,還說西太後最喜歡吃了,這么一宣傳,它的身價更不可一世。不過那豌豆黃兒的顏色不完全是自然色,豌豆煮熟根本沒那麼黃。這種豌豆黃兒的價格昂貴驚人,當時平民人家誰買得起呀!而沿街叫賣的豌豆黃兒,卻是一般人家孩子們解饞的小食品。
小販用砂鼓子(一種較厚的平底圓砂鍋)將豌豆煮爛後,加入煮熟的小棗,凝固冷卻,磕出鍋來,切塊出售。小販推獨輪車,車上扣著幾鍋熬好的豌豆黃兒。吆喝
「豌豆黃兒哎——大塊的!」這種豌豆黃兒較粗,那整鍋的黃兒上豌豆皮可見,憑仗小棗的甜味,面面的,倒也可口。對當時平民人家的孩子來說,平時缺乏零食,
若能吃一塊這樣的豌豆黃,也蠻有滋有味的。也正是這種做法製作的豌豆黃兒保持了豌豆的自然顏色和它的原味。
網路網友,謝謝。
3.如何做豌豆黃兒才好吃直工作 來自霍邱論壇 |問題詳情>>2013-04-02 豌豆黃兒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 美味糕點 特色:味道香甜清涼爽口 主料:豌豆 調料:糖,紅棗,金糕,桂花等 教您豌豆黃兒做 1、"糙豌豆黃兒"用白豌豆去皮兩倍於豌豆水豆燜爛放糖炒再加入石膏水和熟棗攪拌均勻放入大砂鍋內俟其冷卻成坨扣出來切成像切糕樣菱形塊放上小片金糕裝點 2、"細豌豆黃兒"乃清宮御膳房根據民間小棗糙豌豆黃兒改進而成其製法較精豌豆煮爛過篩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切成兩寸見方足半寸厚小方塊上面放幾片蜜糕色味俱佳質地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屬上品與雲豆糕、小窩頭等同稱宮廷小吃 我來回答匿名。
4.豌豆黃兒怎麼做材料:
去皮乾燥黃豌豆230g、小蘇打2g、白砂糖65g、清水若干
工具:
過濾網、電動打蛋機
做法:
1、豌豆洗凈、瀝干,加入小蘇打拌勻,用水浸泡,靜置5-6小時,水平面以沒過豌豆3厘米為宜。
2、5-6小時後,倒掉蘇打水,用清水漂洗4-5次,瀝干後放入鍋中,加水煮開,水量以沒過豌豆4-5厘米為宜。煮沸過程中會浮起白色的泡沫,要撇掉。水開後然後調成中火,繼續煮至大部分豌豆開花酥爛。
3、用電動打蛋器攪拌已經酥軟的豌豆(湯),盡量使豌豆破碎
4、用過濾網把豌豆糊過濾一遍,使豌豆變成細膩、濃稠的糊狀。
5、在豌豆糊中加入砂糖拌勻後,放回火上繼續加熱,用文火熬到濃稠,豌豆糊成半固體而不是液體狀即可離火。
6、倒入模具中,將表面刮平,放置於室溫中待溫度稍微降低、不燙手,即可放入冰箱冷藏。 為了方便冷藏後的脫模,最好採用活動底的模具。
7、冷藏超過4小時,可以取出脫模,切塊後即可食用
5.寫一篇關於菜豆腐的製作過程的說明文的作文具體製作方法1.原料處理。
取黃豆5公斤,去殼篩凈,洗凈後放進水缸內浸泡,冬天浸泡4~5小時,夏天2.5~3小時。浸泡時間一定要掌握好,不能過長,否則失去漿頭,做不成豆腐。
將生紅石膏250克(每公斤黃豆用石膏20~30克)放進火中焙燒,這是一個關鍵工序,石膏的焙燒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錘子輕輕敲碎石膏,看到其剛燒過心即可)。石膏燒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僅做不成豆腐,豆漿還有臭雞屎味。
2.磨豆濾漿。黃豆浸好後,撈出,按每公斤黃豆6公斤水比例磨漿,用袋子(豆腐布縫製成)將磨出的漿液裝好,捏緊袋口,用力將豆漿擠壓出來。
豆漿榨完後,可能開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勻,繼續榨一次漿。一般10公斤黃豆出渣15公斤、豆漿60公斤左右。
榨漿時,不要讓豆腐渣混進豆漿內。3.煮漿點漿。
把榨出的生漿倒入鍋內煮沸,不必蓋鍋蓋,邊煮邊撇去面上的泡沫。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漿沸後溢出。
豆漿煮到溫度達90~110℃時即可。溫度不夠或時間太長,都影響豆漿質量。
把燒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約0.5公斤)調成石膏漿,沖入剛從鍋內舀出的豆漿里、用勺子輕輕攪勻,數分鍾後,豆漿凝結成豆腐花。4.制水豆腐。
豆腐花凝結約15分鍾內,用勺子輕輕舀進已鋪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滿後,用包布將豆腐花包起,蓋上板,壓10~20分鍾,即成水豆腐。5.制豆腐乾。
將豆腐花舀進木托盆里,用布包好,蓋上木板,堆上石頭,壓盡水分,即成豆腐乾。一般10公斤黃豆可制25公斤豆腐乾。
6.如何做豌豆黃兒才好吃一直工作 來自霍邱論壇 |問題詳情>>2013-04-02 豌豆黃兒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 美味糕點 特色:味道香甜,清涼爽口 主料:豌豆 調料:糖,紅棗,金糕,桂花等 教您豌豆黃兒怎麼做, 1、"糙豌豆黃兒"是用白豌豆去皮,以兩倍於豌豆的水,將豆燜爛,然後放糖炒,再加入石膏水和熟棗攪拌均勻,放入大砂鍋內,俟其冷卻成坨後,扣出來,切成像切糕一樣的菱形塊,放上小片金糕以為裝點。
2、"細豌豆黃兒"乃是清宮御膳房根據民間的小棗糙豌豆黃兒改進而成。其製法較精,是將豌豆煮爛過篩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後切成兩寸見方,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塊,上面放幾片蜜糕,色味俱佳,質地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屬上品。
它與雲豆糕、小窩頭等同稱宮廷小吃。 我來回答匿名。
7.腐乳的製作過程作文500字目前我國各地都有腐乳的生產,它們雖然由於大小不一,配料不同,品種名稱繁多,但製作原理大都相同。首先將大豆製成豆腐,然後壓坯劃成小塊,擺在木盒中即可接上蛋白酶活力很強的根霉或毛黴菌的菌種,接著便進入發酵和腌坯期。最後根據不同品種的要求加以紅曲酶、酵母菌、米麴黴等進行密封貯藏。腐乳的獨特風味就是在發酵貯藏過程中所形成。
在發酵期間微生物分泌出各種酶,促使豆腐坯中的蛋白質分解成營養價值高的氨基酸和一些風味物質。有些氨基酸本身就有一定的鮮味,腐乳在發酵過程中也促使豆腐坯中的澱粉轉化成酒精和有機酸,同時還有輔料中的酒及香料也參與作用,共同生成了帶有香味的酯類及其他一些風味成分,從而構成了腐乳所特有的風味。腐乳在製作過程中發酵,蛋白酶和附著在菌皮上的細菌慢慢地滲入到豆腐坯的內部,逐漸將蛋白質分解,大約經過三個月至半年的時間,松酥細膩的腐乳就做好了,滋味也變得質地細膩、鮮美適口。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對腐乳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腐乳正在向低鹽化、營養化、方便化、系列化等精加工方面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腐乳這一民族特產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8.介紹一種美食的製作過程作文我的老家在揚州。它的歷史悠久,景色優美,既有大名寺等千年古跡,又有瘦西湖的旖旎風光。那裡的特產也特別多,如聞名遐邇的玉石漆器……但我最喜歡的是揚州小吃——富春包。
我叔叔家也會做富春包,所以我最喜歡去他家玩,目的就是能吃上幾個富春包。你們可別說我嘴饞,要是你能親自嘗一口呀,也准會吃上癮呢!
做富春包的面特別白,特別細,包子的皮也要擀得特別薄。包子上面的條紋像刻的一樣,又細又勻地扭成一圈。有一次,我拿著叔叔做的富春包,細細地數了一下上面的條紋。天啊!竟然有37條之多。包子的中間還留下了一個圓圓的小嘴,好像小鯽魚伸長著嘴巴正要吐氣泡呢。有時看著這些精心製作的小包子,簡直就像在欣賞一件藝術珍品,讓你都不忍心張口了。
富春包的餡兒味道真是美極了:香甜可口,鹹淡適宜,油而不膩,吃後令人回味無窮。包子的餡心品種繁多,有青菜、乾菜、鮮肉、蟹黃、三丁、豆沙等等。就是肉包還分蝦肉、熏肉、菜肉等好幾十樣呢!我最喜歡吃的是蟹黃餡的。用點醋蘸一蘸,比吃新鮮的螃蟹還可口呢。有一次,我一連吃了三個,脹得連腰都彎不下去了。富春包的個兒也不盡相同,大的吃一個就飽了,小的小巧玲瓏,一口就能吞進去了。
富春包的色、形、味俱全,難怪被外賓譽為「天下一品」。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我家鄉的特色小吃就是餃子。做餃子說難也不難,說不難也不是很簡單。
首先,從集市上買來新鮮的肉,把它切碎,剁成肉餡兒,然後將早已准備好的麵粉放進一個盆子里,再加入適當的水,就可以和面了,三下五除二,面就和好了,接著把和好的面團放到蒸板上,拿起擀麵杖,將面團擀一會兒,餃子皮就好了。但是你一定要注意,餃子皮不能太薄,因為太薄了,餃子皮里的肉餡兒會不聽話,從餃子皮的縫隙當中鑽出來;餃子皮不能太厚,因為太厚了,餃子放到水裡煮就不那麼容易熟。所以,餃子皮一定要厚薄適中,恰到好處。
餃子做好了,就要把它放到沸騰的開水裡煮,煮餃子一定要有耐心。過了兩三分鍾,餃子在水裡自由自在地東躲 *** 。又過了一會兒,餃子如一尾尾小銀魚,在水裡活蹦亂跳,嬉戲著。藍色的火苗舔著鍋底,鍋里熱氣騰騰,鍋子裡面的餃子也一直在沸騰。
7、豌豆黃的菜品特色
豌豆黃是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豌豆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氣,解瘡毒,消炎,去除暑熱,有降血壓、除脂肪、減肥之功效。原為回族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清宮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製法是,將豌豆磨碎、去皮、洗凈、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傳統做法還要嵌以紅棗肉。以仿膳飯庄所制最有名。
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按北京習俗,農歷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黃。因此每當春季豌豆黃就上市,一直供應到春末。
北京的豌豆黃兒有兩種,一種是北海公園仿膳製作的所謂宮廷小吃。另一種則是走街串巷的小販出售的製作較粗糙的豌豆黃兒,這兩種小吃都叫豌豆黃兒,但用料、工藝、價格有天壤之別。
先說宮廷的小吃豌豆黃兒。精選上好的白豌豆,剔出雜質癟豆,洗凈燜爛,過細籮,沉澱後,加白糖桂花,冷卻後切塊裝入精美的禮盒裡,每塊豌豆黃兒的邊角再附幾塊金糕,紅黃相襯,饋贈親友很適宜。尤其是說這種
豌豆黃兒是宮廷小吃,還說西太後最喜歡吃了,這么一宣傳,它的身價更不可一世。不過那豌豆黃兒的顏色不完全是自然色,豌豆煮熟根本沒那麼黃。這種豌豆黃兒的價格昂貴驚人,當時平民人家誰買得起呀!而沿街叫賣的豌豆黃兒,卻是一般人家孩子們解饞的小食品。
小販用砂鼓子(一種較厚的平底圓砂鍋)將豌豆煮爛後,加入煮熟的小棗,凝固冷卻,磕出鍋來,切塊出售。小販推獨輪車,車上扣著幾鍋熬好的豌豆黃兒。吆喝「豌豆黃兒哎——大塊的!」這種豌豆黃兒較粗,那整鍋的黃兒上豌豆皮可見,憑仗小棗的甜味,面面的,倒也可口。對當時平民人家的孩子來說,平時缺乏零食,若能吃一塊這樣的豌豆黃,也蠻有滋有味的。也正是這種做法製作的豌豆黃兒保持了豌豆的自然顏色和它的原味。
8、豌豆黃又叫豌豆糕,具體是怎樣做出來的?
挑出雜質爛豆,洗凈小火慢蒸,再篩出豆泥,加入白糖和桂花,冷卻後切成小塊做成禮盒,擺盤也很講究,每塊豌豆黃的四角還要再鑲上金糕,紅黃相襯,看起來非常華麗大氣。然後將洗凈的干碗豆倒入碗中;浸泡6小時以上,中途換一兩次水,記得換第一次水的時候要沖洗干凈。
綿密清甜,入口很是爽口。後來開始自己下廚後想起這茬就動了自己做豌豆黃的心思,好在網購能很方便的買到原材料,而且家裡有功能齊全的破壁料理機。取一鍋上面放一個細蘿(正宗的是用紫銅鍋)將煮好的豌豆泥過細蘿裡面加入適量的白糖大火燒開後用中火將豆茸中的水分熬的干一些,最後將豆茸倒進盒子里表面貼一張油紙晾涼即可。
諸如豌豆黃、小窩頭、芸豆卷、愛窩窩這類清宮小點,由於有昔日的光環和精湛的手藝,價格又相對親民,所以到了民間之後,很快便譽滿京都,味道香甜,清涼爽口,特別的好吃,現在剛好是吃豌豆的季節,大街上到處都是賣豌豆的,我也是很喜歡吃豌豆,買了好幾次了,用來煮著吃、炒著吃都非常的好吃。
首先是泡豆、煮豆:將白豌豆加水浸泡一夜,然後入鍋中,加水煮至豆子軟爛(可加少許食鹼),瀝干水分,晾涼備用。這里要注意的是豆要泡透、煮透,並過篩成泥。豌豆黃主要食材的豌豆有利小便、止渴和中和下氣以及解瘡毒,消炎,去除暑熱等好處,同時豌豆黃製作簡單,平時大家在家裡就可以製作了。其實在以前,豌豆黃還是帶有北京特色的宮廷小吃,我一般是先將豌豆泡一夜,最好是放冰箱冷藏里泡,有點兒像發制海參,直到轉天早上用手一捏豌豆的皮自然脫落並且豌豆有軟碎狀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