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黃芽禮盒裝
1、茶葉包裝盒的包裝方法
茶葉如何包裝含義茶葉包裝是指根據客戶需求對茶葉進行包裝,以促進茶葉商品銷售。一個好的茶葉包裝設計可以讓茶葉的身價提高數倍,茶葉包裝已經是中國茶葉產業重要環節.概述中國茶葉歷史悠久,品茶以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國共有六大茶系:,綠茶(以黃山毛峰 六安瓜片 龍井茶 碧螺春 都勻毛尖 信陽毛尖為代表),黃茶(以霍山黃芽,蒙洱銀針為代表),白茶(以白毫銀針 白牡丹為代表),青茶(以安溪鐵觀音,武夷山大紅袍,凍頂烏龍茶為代表),紅茶(以祁門紅茶 坦洋功夫紅茶為代表),黑茶(以六堡茶,普洱茶,渠江薄片為代表)。 茶葉是一種干品,極易吸濕受潮而產生質變,它對水分、異味的吸附很強,而香氣又極易揮發。當茶葉保管不當時,在水分、溫濕度、光、氧等因子的作用下,會引起不良的生化反應和微生物的活動,從而導致茶葉質量的變化,故存放時,用什麼盛器,用什麼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茶葉罐就應運而生。款式茶葉包裝主要有錫制茶葉罐、馬口鐵制茶葉罐、陶瓷茶葉罐、玻璃茶葉罐、紙制茶葉罐等,馬口鐵茶葉罐因其款式多樣,印刷精美,不易破損,運費方便,為大眾所喜愛。 由於考慮到價格和製作工藝等因素,目前市場上廣泛應用的大多鐵制茶葉罐,因其印刷精美,款式新穎,深受大眾喜愛。 分類茶葉包裝主要分小包裝和禮盒包裝.小包裝是為了方便客戶泡茶,按照定量克數進行的小包裝,以泡袋來包裝茶葉.方式茶葉禮盒包裝是茶葉包裝的主要方式,通過各種材質(如紙質,木質,塑料,布藝,金屬)的包裝材料,將茶葉包裝成禮品,實現提高茶葉品牌知名度,增加產品附加值的目的.包裝方法作為一類特殊的商品,由於受到自身和客觀條件的限制,茶葉的包裝有別於其它一般性商品的包裝。目前,常用的茶葉包裝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2.1 金屬罐包裝金屬罐包裝的防破損、防潮、密封性能十分優異,是茶葉比較理想的包裝。金屬罐一般用鍍錫薄鋼板製成,罐形在方形和圓筒形等,其蓋有單層蓋和雙層蓋兩種。從密封上來分,有一般罐和密封罐兩種。在包裝技術處理上,一般罐可採用封入脫氧劑包裝法,以除去包裝內的氧氣。密封罐多採用充氣、真空包裝。金屬罐對茶葉的防護性優於復合薄膜,且外表美觀、高貴,其缺點是包裝成本高,包裝與商品的重量比高,增加運輸費用。設計精緻的金屬罐適合於高檔茶葉的包裝。2.2 紙盒包裝紙盒是用白板紙、灰板紙等經印刷後成型,紙盒包裝防止了易破損,遮光性能也極好。為解決紙盒包裝茶葉香氣的揮發和免受外界異味的影響,一般都用聚乙烯塑料袋包裝茶葉再裝入紙盒。紙盒包裝的缺點是易受潮,最近幾年來出現了紙塑復合包裝盒,克服了紙盒易受潮的問題,這種採用內層為塑料薄膜層或塗有防潮塗料的紙板為包裝材料製作的包裝盒,既具有復合薄膜袋包裝的功能,又具有紙盒包裝所具有的保護性、剛性等性能。若在裡面用塑料袋作成小包裝袋,防護效果更好。2.3 塑料成型容器包裝聚乙烯、聚丙稀、聚氯乙烯等塑料成型容器有著大方、美觀,包裝陳列效果好的特點,但是其密封性能較差,在茶葉包裝中多作為外包裝使用,其包裝內多用復合薄膜塑料袋封裝。2.4 復合薄膜袋包裝塑料復合薄膜具有質輕、不易破損、熱封性好、價格適宜等許多優點,在包裝上被廣泛應用。用於茶葉包裝的復合薄膜有很多種,如防潮玻璃紙/聚乙烯/紙/鋁箔/聚乙烯、雙軸拉伸聚丙烯/鋁箔/聚乙烯、聚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等,復合薄膜具有優良的阻氣性、防潮性、保香性、防異味等。由於多數塑料薄膜均具有80%~90%的光線透射率,為減少透射率,可在包裝材料中加入紫外線抑制或者通過印刷、著色來減少光線透射率。另外,可採用以鋁箔或真空鍍鋁膜為基礎材料的復合材料進行遮光包裝。復合薄膜袋包裝形式多種多樣,有三面封口形、自立袋形、折疊形等。由於復合薄膜袋具有良好的印刷性,用其做銷售包裝設計,對吸引顧客、促進茶葉銷售更具有獨特的效果。2.5 紙袋包裝又稱為袋泡茶,這是一種用薄濾紙為村料的袋包裝,用時連紙袋一起放入茶具內。用濾紙袋包裝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浸出率,另外也使茶廠的茶末得到充分的利用。由於袋泡茶有沖泡快速,清潔衛生、用量標准,可以混飲,排渣方便,攜帶容易等優點,適應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需要,在國際市場上很受青睞。早期的袋泡茶一般都有袋線,以滿足多次浸泡的方便,由於考慮到環保的要求,現在逐漸流行不用袋線的袋泡茶。
2、安徽的特產有哪些?
安徽省特產有哪些
安徽特產 )
宣 筆
銅陵姜
定遠橋尾
休寧松蘿條
符離集燒雞
肥王魚
三潭枇杷
亳州蘇趙梨巢湖銀魚
屯溪腌鮮鱖魚
黃山獼猴桃
育才醬製品
亳州菸草
黃山綠牡丹
豪門貢菊冰茶
黃山毛峰
亳州中葯材
穿心紅辣蘿卜
涌溪火青
歙 硯
金絲琥珀蜜棗
亳州泡桐
徽墨
亳州觀堂大蒜
古井貢酒
淮南豬
懷遠石榴
安徽銅陵姜
無為蘭花蘿卜
一品玉帶糕
蕪湖瓜子
安徽舒席
黟縣香榧
銅山龍芽
太平猴魁
六安瓜茶
蘭花茶
屯溪綠茶
祁門紅茶
黃山石耳
涇縣琴魚干
蕪湖腐乳
胡玉美蠶豆辣醬
宣紙
太和櫻桃
來安花紅
義門苔干
靈壁磬雲石雕
濉溪醬包瓜
蕪湖芝麻香菜
亳州白芍
雪湖貢藕
臨泉貢柿 宣州板栗
蕭縣葡萄
蕪湖鐵畫
大阜瀛石雞
富岱楊梅
黃山蕨菜
徽派盆景
壽縣「大救駕」
徽州漆器
安徽省簡稱「皖」,省會合肥,位於華東的西北部,四周與河南、湖北、江西、江蘇、山東、浙江等省為鄰,安徽淮河以北為暖溫帶半溼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為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淮北750毫米,南部1250毫米,年均溫11.6℃,全年無霜期210-240天。
糧食作物以稻米最重要,淮北二年三熟到一年二熟,南部一年二熟為主,其次為小麥、豆類、雜糧、薯類。經濟作物以菸草、棉花、紅麻、油料較多。畜牧業以養豬較普遍,耕牛亦多。安徽是我國重要茶業產區之一,祁紅、屯綠、黃山毛峰、六安瓜片為茶中名產,水果以宣棗、碭山酥梨、懷遠石榴、蕭縣葡萄而聞名。黃山、大別山為主要林區,大別山盛產毛竹、栓皮櫟,林產品有茶油、桐油、柏油、生漆等,中葯材霍山石斛、滁州菊花、亳州白芍著名,具有很大的開發利用價值。
安徽吃的有什麼特產啊!
安徽特產:黃山獼猴桃 ·徽墨 ·徽州貢菊 ·徽菜 ·懷遠石榴·固鎮石雕茶壺 ·沱湖螃蟹 ·富岱楊梅 ·黃山蕨菜 ·金絲琥珀蜜棗·蕪湖腐乳 ·筆山芽尖 ·芝麻香菜 ·蕪湖瓜子 ·蕪湖彩松花皮蛋·蕪湖「三刀」 ·潁州櫻桃 ·太和貢椿 ·太和櫻桃 ·靈芝仙茶·女山湖銀魚 ·鳳陽釀豆腐 ·滁菊 ·琅琊酥糖·八公山豆腐 ·戀思蘿卜 ·口子酒 ·臨渙醬培包瓜 ··滁州茶葉 ·淮南豬 ·頂雪貢糕 ·桐城絲棗 ·涼亭雪棗 ·龍鳳貢面·肖家橋油酥餅 ·六安瓜片 ·大別山竹筍等
安徽有什麼特產?
肥東:石塘驢巴、牛軋花生糖、撮鎮公和堂獅子頭、梁元小鱉、真心瓜子、二十埠的豬頭湯 肥西:三河茶干、肥西米面條 長豐:吳山貢鵝 懷遠石榴、蕭縣葡萄、巢湖銀魚、宣筆、八公山豆腐、符離集燒雞(淮北市)、亳州「穿心紅」辣蘿卜、雲霧茶(安慶)、徽州竹編、黃山名茶、黃山彌猴桃、晴雪香茶(安慶)、舒州竹席、蠶豆辣醬(安慶)、績溪綠茶、績溪綠筍、績溪山核桃、績溪火腿、績溪野蕨、績溪徽墨、績溪雕刻、績溪盆景 水煮筍 安徽省寧國市 罐裝板栗 安徽省寧國市 糖水板栗罐頭 安徽省寧國市 金寨翠眉 金寨縣 霍山黃芽 霍山大化坪 黃山香菇 黃山 黃山黑木耳 黃山 宣 筆 銅陵姜 定遠橋尾 休寧松蘿條 符離集燒雞 肥王魚 三潭枇杷 亳州蘇趙梨 巢湖銀魚 屯溪腌鮮鱖魚 黃山獼猴桃 育才醬製品 亳州菸草 黃山綠牡丹 豪門貢菊冰茶 黃山毛峰 亳州中葯材 穿心紅辣蘿卜 涌溪火青 歙 硯 金絲琥珀蜜棗 亳州泡桐 徽墨 亳州觀堂大蒜 古井貢酒 淮南豬 懷遠石榴 安徽銅陵姜 無為蘭花蘿卜 一品玉帶糕 蕪湖瓜子 安徽舒席 黟縣香榧 銅山龍芽 太平猴魁 六安瓜茶 蘭花茶 屯溪綠茶 祁門紅茶 黃山石耳 涇縣琴魚干 蕪湖腐乳 胡玉美蠶豆辣醬 宣紙 太和櫻桃 來安花紅 義門苔干 靈壁磬雲石雕 濉溪醬包瓜 蕪湖芝麻香菜 亳州白芍 雪湖貢藕 臨泉貢柿 宣州板栗 蕭縣葡萄 蕪湖鐵畫 大阜瀛石雞 富岱楊梅 黃山蕨菜 徽派盆景 壽縣「大救駕」 徽州漆器
安徽有哪些特產水果?
碭山酥梨,供州蘇趙梨,徽州雪梨,郝圩酥梨,蕭縣葡萄,水東蜜棗,歙縣金桔,三潭枇杷,懷遠石榴,太和櫻桃,黃山獼猴桃,廣德板栗,長豐草莓和富岱楊梅。
我的家鄉在安徽?有什麼特產呢?
安徽食品特產 義門苔干 產地:中國安徽渦陽。 歷史:據傳說,300年前創制於一個叫「張綉樓」的村莊,所以,起初得名「綉樓苔干」。又因義門 集稱「廟集」,故又叫「廟集苔干」。苔干製成後一般打包運往各地銷售,開包以後,清香撲 鼻,因此被湖廣和香港客商稱之為「香菜」。這種苔干風味獨特,人們視為珍品。清朝乾隆 年間(公元1736-1795年),已作為「貢菜」進奉皇帝。 特點:苔干是用渦陽縣義門集一帶的秋苔菜莖去皮晾曬而成,具有清香嫩脆的特點。調制:先取出適量苔干,放入溫水內浸泡兩小時,爾後切成二指長的片,拌入蝦米、姜絲、辣椒和 食鹽為咸拌;加入白糖為甜拌。尤其是在數九寒天,餐桌上出現一道碧綠香脆的冷盤——苔 干,頓時會使人感到春意盎然。工藝:苔干收獲後應立即切曬,切曬是苔干生產的關鍵,要經過除葉、削皮、切片、晾曬等工序。 切時要求:刀刀筆直,苔片厚薄、長短一致,根部一端仍相連,便於搭曬。苔片大部分水分 蒸發,萎蔫後就可以扎把上市出售。 蕪湖芝麻香菜 產地:中國安徽蕪湖。 據清人李化楠 著的《醒園錄》中曾記載,當時此菜的腌制方法是:每十斤菜配研細凈鹽六兩四錢。先將菜 逐葉披開,桿頭厚處撕碎或先切作寸許,分曬至六七分干,下鹽。揉至發萎極軟,加花椒、 小茴、陳皮絲拌勻,裝入壇內,用草塞口極緊,勿令泄氣為妙。復藏勻仰,一月可吃。 濉溪醬包瓜(菜中菜) 產地:中國安徽濉溪。 歷史:濉溪醬包瓜首創於清朝同治年間,距今已有120多年的生產歷史。 特點:清香可口的醬包瓜瓜芯充填有多種味道鮮美的細菜,甜、咸、酸、辣、香諸味俱全。吃起來醬香濃郁,脆嫩爽口,風味獨特。工藝:濉溪醬包瓜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風味別具一格。元昌齋醬品廠選用當地產的優質包瓜為原料。此瓜呈鼓形,色澤青黃,清潤豐滿,而且要求每顆重量五百克至七百五十克,堅持隨采 摘隨加工,不能過夜,以保證鮮嫩。製作時,首先在包瓜的梗處以圓蓋狀切開,挖去瓜瓤,再經過初腌、日曬、醬制等工序,使瓜殼呈琥珀色;然後,篩選取優質杏仁、花生仁、黃瓜、線瓜、豆角、苔子、苤藍、生薑、鹿角菜、陳皮等作為配料,並經過醬制之後切碎作餡,充填於醬好的包瓜殼內。最後將先前切下來的圓瓜皮蓋再蓋上,捆紮為原鮮包瓜的形狀即為成品。生產企業:中國安徽元昌齋醬品廠。 蕪湖腐乳 產地:中國安徽蕪湖。 品種:有紅方、青方、糟方等,各具風味。紅方腐乳加入紅曲,色澤紅艷,咸辣醇香;糟方腐乳加 入黃酒精,色澤乳白,有濃厚的糟香和氨基酸的復合香味;青方腐乳色澤青白,臭中有奇香, 非常鮮美。新創制的桂花腐乳、芝麻腐乳和多味腐乳都有特異風味。 特點:蕪湖腐乳塊形整齊,色澤艷麗,香味濃郁,味道鮮美,回味悠長。 功效:桂花腐乳芳香馥郁,具有化痰散瘀、暖胃止痛的功效;芝麻腐乳香濃味鮮,能補中健身,抗 病延壽;多味腐乳由於加入多種香料,具有咸、甜、酸、辣、麻、香等多種味感,頗為消費 者喜歡。工藝:先將豆腐切成小方塊,壓去一些水分,置於室內竹籠中,撒上經過人工培植提純的毛黴菌種, 加蓋保溫,讓其發酵。當豆腐塊發霉,腐面上的白絨毛長至二、三厘米厚時,裝入壇中,配 以輔料,倒入配製好的鹽水(每一百毫升水加食鹽二十克)浸漬,鹽水以淹沒最上層豆腐塊 一、 二厘米為適度。再用溼泥密封壇口,讓其融去菌毛,繼續發酵,促使大豆蛋白進一步分 解為氨基酸,使輔料的鮮香味汁滲透進腐乳坯塊中。數月之後,即成熟為腐乳。發酵期越長, 質量越好,味道越美。裝壇時,加入不同輔料,又製成了多種風味的腐乳。 胡玉美蠶豆辣醬 產地:中國安徽安慶。 歷史:胡玉美蠶豆辣醬已有一百多年生產歷史。據史料記載,清道光十年(公元18......
安徽省有什麼特產,能夠方便攜帶的?? 5分
很多很多!
茶葉類:
太平猴魁、黃山毛峰、祁門紅茶、霧里清、六安瓜片、霍山黃芽、舒城小蘭花、岳西翠蘭......
美食類:
符籬集燒雞、廬州烤鴨、無為板鴨、吳山貢鵝、石塘驢肉乾、蒙城牛肉乾.....
糕點類:
合肥大四名點:麻餅、烘糕、白切、寸金,安慶墨子酥,懷寧貢糕,滁州琅琊酥.....
零食類:
洽洽瓜子、真心瓜子、小劉瓜子、傻子瓜子、五洲牛肉乾、石塘驢肉乾、八公山豆製品......
工藝品類:
宣紙、徽墨、歙硯、涇筆、蕪湖鐵畫、舒城貢席、界首彩陶、徽雕、銅陵青銅工藝品、鳳陽鳳畫、望江挑綉......
其它類:
碭山酥梨、懷遠石榴、九華山黃精、大別山板栗、寧國山核桃、皖南山貨、巢湖銀川.......
..........
合肥有什麼特產?請大家推薦。
四大名點
合肥特產:
首先是四大名點了
合肥四大名點:麻餅、烘糕、寸金、白切。四樣禮盒原來是30多元
還有一種叫供糕的,合肥人過年過節要送這個東西,意思是步步高升的意思。一般來說每盒3塊左右,有大有小。
安徽瓜子很不錯,全國有名的當屬真心瓜子,地方有名的要屬於小劉瓜子。瓜子味道比較多,瓜子比較小。挺好吃的。
合肥的熟食非常好吃,鹵肉,鹵鴨。原來我經常吃。另外南方比較喜歡做臘肉、臘腸。如果你是北方人可以帶一下。
小龍蝦當地人也比較喜歡吃,原來做好的是20元一斤
你也可以買一下安徽的特產
最有名氣的是茶葉了,黃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門紅茶,霍山黃芽,等等
安徽白酒做的也不錯
全國有名的當屬古井貢酒。地方知名酒,高爐家、文王貢酒、包公酒(合肥)等等
如果你吸菸的話,可以帶幾盒 皖煙 現在應該是黃山了
當地比較流行
合肥富光杯,全國知名。
合肥人都知道-肥西老母雞
因為合肥的肥西縣是養殖大縣。養殖戶主要飼養三黃雞,青腳雞比較多。養殖周期相對北方比較長,雞的味道很不錯
肥東:石塘驢巴、牛軋花生糖、撮鎮公和堂獅子頭、梁元小鱉、真心瓜子、二十埠的豬頭湯
肥西:三河茶干、肥西米面條
長豐:吳山貢鵝
安徽其它地區的:
懷遠石榴、蕭縣葡萄、巢湖銀魚、宣筆、八公山豆腐、符離集燒雞(淮北市)、亳州「穿心
紅」辣蘿卜、雲霧茶(安慶)、徽州竹編、黃山名茶、黃山彌猴桃、晴雪香茶(安慶)、舒
州竹席、蠶豆辣醬(安慶)、績溪綠茶、績溪綠筍、績溪山核桃、績溪火腿、績溪野蕨、績
溪徽墨、績溪雕刻、績溪盆景
水煮筍
安徽省寧國市
罐裝板栗
安徽省寧國市
糖水板栗罐頭
安徽省寧國市
金寨翠眉
金寨縣
霍山黃芽
霍山大化坪
黃山香菇
黃山
黃山黑木耳
黃山
宣
筆
銅陵姜
定遠橋尾
休寧松蘿條
符離集燒雞
肥王魚
三潭枇杷
亳州蘇趙梨
巢湖銀魚
屯溪腌鮮鱖魚
黃山獼猴桃
育才醬製品
亳州菸草
黃山綠牡丹
豪門貢菊冰茶
黃山毛峰
亳州中葯材
穿心紅辣蘿卜
涌溪火青
歙
硯
金絲琥珀蜜棗
亳州泡桐
徽墨
亳州觀堂大蒜
古井貢酒
淮南豬
懷遠石榴
安徽銅陵姜
無為蘭花蘿卜
一品玉帶糕
蕪湖瓜子
安徽舒席
黟縣香榧
銅山龍芽
太平猴魁
六安瓜茶
蘭花茶
屯溪綠茶
祁門紅茶
黃山石耳
涇縣琴魚干
蕪湖腐乳
胡玉美蠶豆辣醬
宣紙
太和櫻桃
來安花紅
義門苔干
靈壁磬雲石雕
濉溪醬包瓜
蕪湖芝麻香菜
亳州白芍
雪湖貢藕
臨泉貢柿
宣州板栗
蕭縣葡萄
蕪湖鐵畫
大阜瀛石雞
富岱楊梅
黃山蕨菜
徽派盆景
壽縣「大救駕」
徽州漆器
...
安徽有什麼特產
我也是安徽的。推薦一些吧!
歙縣的名硯, 涇縣的宣紙, 徽州的香墨,
: 祁門的名瓷, 宣城的宣筆, 績溪的蠶絲,
: 曹索功御墨, 天柱山靈芝, 金寨的天麻,
: 歙縣的貢菊, 潁上的泥人, 阜陽的剪紙,
: 合肥真發綉, 劉麻子剪子, 歙縣磚石雕,
: 懷遠的石榴, 靈璧的奇石, 黟縣古徽綉,
: 胡開文墨錠, 岳西桑皮紙, 界首的陶瓷,
: 蕪湖的鐵畫, 九華山佛像, 南溪鎮靈芝,
: 祁門的祁紅, 臨泉的生薑, 徽州的雪梨,
: 休寧竹木器, 蒙城黃牛肉, 新安芝麻糖,
: 亳州古井貢, 淮北口子酒, 固鎮大花生,
: 黃石溪名茶, 來安的板鴨, 大別山茯苓,
: 石台天方茶, 渦陽的苔干, 東至雲尖茶,
: 舒城的蘭花, 桐城小花茶, 琅琊寺素齋,
: 石台雲霧茶, 屯溪臭鮭魚, 安慶雪木畫,
: 蕪湖牡丹皮, 鳳陽的鳳畫, 徽州臭豆腐,
: 淮南火烙畫, 樅陽黃花菜, 徽州八碗八,
: 屯溪炸肉圓, 皖西的綠茶, 寧國的烏早,
: 蘇埠的大麻, 太和香椿芽, 潛山的舒席,
: 定遠的橋尾, 宣州宣木瓜, 蕪湖的香樟,
: 天柱山葯材, 巢湖蝦米蝦, 板橋的草席,
: 無為的板鴨, 壽州的香草, 霍山的黃芽,
: 採石磯茶干, 滁縣貢菊茶, 琅琊的酥糖,
: 金寨鴨蛋干, 巢湖玉帶糕, 蕭縣大葡萄,
: 繁昌醬菜好, 九華山素齋, 碭山的酥梨,
: 岳西縣厥菜, 績溪徽菜幫, 鳳台縣鐵鍋,
: 涇縣的竹雕, 桐城的絲棗, 寧國的筍乾,
: 霍邱的柳編, 亳州的中葯, 利辛尼龍網,
: 水東的蜜棗, 蕭縣葡萄酒, 馬坑的香蘑,
: 東至葛根草, 廣德的板栗, 亳州的菸草,
: 富岱的楊梅, 休寧的孔雀, 長豐的草莓,
: 黟縣的香榧, 六安白蒜多, 滁州滁貢菊,
: 太和的香椿, 休寧的筍尖, 明光的綠豆,
: 肥東的花生, 臨泉的貢柿, 鳳台淮王魚,
: 貴池的鹿群, 廬江的蜂蜜, 金寨的鱖魚,
: 明光的特曲, 阜陽的皮絲, 黃山的石耳,
: 合肥的切糕, 利辛的泡桐, 蒙城的牛肉,
: 霍山的石斛, 亳州的白芍。
: 霍山根樁盆景, 金寨推光漆器, 廣德的竹根雕, 宣城的山核桃,
: 瓦埠湖的銀魚, 黃山的獼猴桃, 桐城的水芹菜, 休寧的松蘿條,
: 阜南戀思蘿卜, 潁州的紅櫻桃, 歙縣金竹貢菊, 天柱山盞兒糕。
: 潛山的扒蹄膀, 桐城的麻豐糕, 壽縣的大救駕, 安慶江毛水餃。
: 胡玉美蠶豆醬, 黃山的松子糕, 銅陵的薄皮姜, 休寧縣的松蘿,
: 績溪的玫瑰酥, 余良卿的膏葯, 毫州雪湖貢藕, 合肥麻餅烘糕,
: 馬鞍山絲綿畫, 界首的古彩陶, 包河的魚蓮藕, 符離集的燒雞,
: 天堂寨的吊鍋, 八公山的豆腐, 桐城縣的絲棗, 安慶五香牛肉,
: 泗溪的三大寶, 鳳台縣肥王魚, 歙縣琥珀蜜棗, 亳州的蘇趙梨,
: 蕭縣的貢葡萄, 黃音坑綠牡丹, 東至縣獼猴桃, 南陵西山丹皮,
: 橫山鎮的長棗, 黃山銀鉤石耳, 宿松涼亭雪棗, 五河沱湖螃蟹,
: 阜陽玉器瑪瑙, 蕪湖清水荸薺, 郎溪的水辣椒, 阜南黃崗柳編,
: 臨泉高產薄荷, 貴池的翠微茶, 英坑的竹蜜棗, 寧國的山核桃,
: 阜陽的枕頭饃, 亳州觀堂大蒜, 齊雲山野味好, 巢湖銀魚珍珠,
: 碭山縣的梨酥, 萬佛湖的鰱魚, 滁州市的蜂蜜, 肖家橋餅油酥,
: 九華山的冰姜, 黃嶺區的大蔥, 郎溪的瑞魁草, 歙縣極品炒青,
: 六安的瓜片好, 黃山極......
安徽特色美食有哪些
安徽的美食有好多的,你可以到網路的貼吧去看看。
3、安徽省金寨縣大別山生態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霍山黃茶-珍品禮盒,多少錢一盒
200差不多,建議不要買什麼所謂的珍品禮盒!華而不實!可以選擇來我們金寨買。
4、徽茶九記
胡竹峰
祁門紅茶一喝到就喜歡上了,香啊。聞起來香,喝進嘴裡更香。鼻底的香縹緲肆意,揮之不散。嘴裡的香,遮遮擋擋,斷斷續續,像讀章回體的鴛鴦蝴蝶派小說。嘴裡的香比鼻底的香好,好在真真切切回味,又如雪泥鴻爪。
不管是鼻底的香還是嘴裡的香,一律香得喜氣。香氣是出世的,喜氣是入世的。香氣也好,喜氣也好,都是一片琉璃世界。琉璃世界是葯師佛的凈土,佛經上說,葯師琉璃光佛手執葯缽,醫治一切眾生無名痼疾。
祁門紅茶泡在淺口玻璃盞里,紅茶之紅像陳年蠟燭的顏色,香氣裊裊,佛光撲面。我覺得自己不是茶客,像菩提樹下聽道的沙彌了。
每每喝到祁門紅茶總讓我恍惚。像讀鴛鴦蝴蝶派小說,又像讀佛經。
祁門紅茶漾起紅光,紅光中有葯氣。這葯氣里有世情人事的暖意。暖意之外,還有時間的味道。紅茶之色,像丹楓的葉痕。葉落樹空,讓人悵然。喝著祁門紅茶,忽然心生悵然。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發酵過的茶出世意味多些。倘或泡在紫砂壺里越發讓人覺得出世,望不到底,一壺老於世故的黯然,壺里是老子莊子的世界,別有洞天。
不敢太出世,我泡祁門紅茶喜歡用白瓷壺,青花瓷也不錯,但配上紅茶,視覺上不如白襯紅來得熨帖,白得無邪,紅才透徹。
綠茶是收,紅茶是放,過去只在秋冬天喝紅茶。近來新得一罐祁門紅茶,據說是經典之作,說不好。祁門紅茶我喝得不多,經典重讀,溫故才能知新。
盛夏里喝些滋味濃濃的茶水,身體沁出汗,熱乎乎的,極舒服。想起多年前讀過的那些鴛鴦蝴蝶派小說,才子佳人,良辰美景。
以為風是綠的。去廬江看山,看到了一片又一片茶園,葳蕤茂盛豐盈,染得風都是綠的。那風吹得人欣然怡然。
綠的樹綠的草綠的風,恍惚江南。茶湯翠綠,比茶湯更綠的是茶葉,盈盈一握,越發恍惚江南。茶湯入口,喉嚨生出綠意,熱水裡有涼性,雪意上來了。雪意不僅上來了,雪意還婉約得很,有江南風味,斑斑駁駁像太湖石上漸漸化開的積雪。
涼性幽長,這是雪峰其名的由來之一吧。我猜。茶生於峰,這是雪峰其名由來之二吧。我猜。
廬州雪峰的茶湯如此剔透,剔透中一手清亮。端起玻璃杯看看,無絲毫雜質,綠芽沉浮,有如嬰兒午睡剛醒,眉眼懵懂。
廬州雪峰茶形工整,像閨閣小楷,漂亮大方。泡入杯中,翠綠的葉脈徐徐伸展,閨閣小楷幻化成工筆花鳥。茶湯入口,一道沉穩的水線落入腹內,更像工筆花鳥。綠茶的味道大多是輕靈的,廬州雪峰偏偏沉穩,這茶里有一股少年老成。有人說胡竹峰的文章少年老成。我想他未必明白少年老成的意思,我想他更未必明白鬍竹峰的文章,喝喝廬州雪峰或許好些。
天下好茶皆身負異稟,廬州雪峰的異稟是少年老成。少年是茶葉之嫩,老成是茶湯之穩。穩得妥帖又不失靈氣,像清朝閣老的小品文。近來讀張英、張廷玉、曾國藩、翁同龢諸賢詩文,況味如同廬州雪峰。
徽茶里,太平猴魁也老成,但不是少年老成。太平猴魁老成持重,有些靜穆的意思,如桐城派文章里的表、志、 銘、贊。
第一次喝廬州雪峰是二〇一六年春天的某個夜晚。友人摸黑而來,穿雨而去,留下兩箱雞蛋,一盒茶葉。那茶葉是廬江縣柯坦鎮所產。朋友讓取名字,就叫廬州雪峰吧,我脫口而出。
睡眠不好,但我晚上也能喝廬州雪峰。嬰兒午睡剛醒,一臉懵懂。這懵懂讓人一夜無夢。
謎面:山中無老虎。
謎底:猴魁。
猴魁的形狀,讓人想起彪形大漢,滿臉髭須。
很多茶葉像地方戲,譬如蘇州的崑曲,蘇州那樣的地方就應該有綿綿的崑曲。譬如安慶的黃梅戲,小城山水就應該孕育出那種朗朗的調子。譬如陝西的秦腔,關中大漢適合那樣嘶喊。太平猴魁是黃山的地方戲,只是靈秀的黃山居然生出了如此粗枝大葉的一款茶,像溫柔嬌小的母親帶著她高大的兒子,猛一見,讓人心驚。
第一次喝太平猴魁是在鄭州。去朋友那玩,問喝什麼。見辦公桌上紅紅綠綠的禮盒中有太平猴魁,泡了一杯。
我在安徽的時候,並沒有喝過太平猴魁。有次在小劇場喝信陽毛尖看河南豫劇,身邊票友同事說如果喝你們安徽的太平猴魁,聽起來感覺更美。
太平猴魁葉片平直堅挺,魁梧重實。簡單說,就是個頭比較大,葉片長的有六七厘米,這是它獨一無二的特徵。
沖泡後太平猴魁成片肥壯,一條條闊葉,像綠色的河流。有一次甚至把它看成了綠瀑布,還有一次又把它看成了亞馬孫的原始森林。不是我眼神不好,實在是它太奇妙。
太平猴魁的樣子有些惆悵,也不一定,但它淡綠的色澤很像少女憂郁的雙眸。
條,一條,一條條,綠色的絲帶在水中浮動,氣息靈動冉冉漂過掌心,在指間滑動,捨不得喝了,作案頭雅玩吧。前些時參觀農博會,見一個個杯子疊成梯形,裡面泡有太平猴魁,感覺幾乎是一幅現代派畫作。
太平猴魁可以入畫,能作書畫留白處的閑章。祝壽圖上,猴子獻桃,紅桃墨猴之類(不是大僅如掌,能夠磨墨掭墨的墨猴,而是水墨猴子),外加一方殷紅的閑章「太平猴魁」四字,我想歲月靜好、長命多壽的意思就蘊藉其中了。
太平猴魁長得五大三粗,膀大腰圓,泡過之後卻細嫩碧綠,湯水有儒將的氣息。喝在嘴裡,太和之氣彌於唇齒間。這么比喻有些勉強,太平猴魁雖屬綠茶系列,口感不似綠茶一味婉約,它有紅茶的醇厚與黑茶的霸氣。除了醇厚之外,還有淡淡的甘甜,又好在不澀不苦。我喝茶,一味澀,一味苦,概莫能受。
我在冬天,不大喝綠茶,偶爾喝點毛尖,太平猴魁是首選。尤其是落雪天,用大熱的水泡上,溫度消退在似涼尤熱之際,茶味越發醇厚,茶氣幽靜,潤嘴入喉,體內幽靜了。窗外的雪花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天地更幽靜了。
瓜片,好,周正。
綠茶喝過很多,許多綠茶有些輕浮。瓜片不輕浮。添水後,雲淡風輕,一彎新月照松林。喝瓜片時心裡蹦出這樣三句話。前一句記事,後兩句抒情,前一句實,後兩句虛,也是這款茶給我的感覺。一彎彎新月泡在水中,綠水是松林的倒影,好像童話世界。雲淡,茶香得薄;風輕,茶味平和。
茶香不能太濃,濃了失之空靈,濃香馥郁,少了迴旋餘地,多了些香艷。好的茶香是有意無意間揮散的,有意無意,意味才飽滿。淡香令人心泛漣漪,多少也有些許惆悵,最好是遐想中有一絲惆悵。這是瓜片之美。
瓜片的產地六安,自古就是產茶區,唐朝時壽州霍山黃芽冠絕一時,明朝時以六安茶著稱。
六安瓜片盡管屬綠茶系,清新,恬靜,但並非一味清新恬靜。喝第二泡的時候,有看杜甫詩句的感覺,意境渾闊,人世滄桑。
有一年,杜甫從洛陽到華州,到秦州,到同谷,然後又去了成都,幾千里折騰,受凍挨餓,卻寫了近百首詩。換成其他人,一路輾轉漂泊,早已愁腸寸斷了。見識過天南地北的各路苦難,杜甫對自己的遭遇毫不在乎,他的精神承受力異乎尋常,他是皺著眉頭的樂天派。
將瓜片喝出杜甫的詩意,無非是說此茶味道淵博。淵博的背後,講究炒功。製作上等瓜片,炒制工具是原始生鍋、芒花帚和栗炭,拉火翻烘,人工翻炒,前後達八十一次,為什麼偏要八十一次呢? 不能是七十二次,八十次,這里大概有九九歸一終成正果的意思吧。
老家與六安近在咫尺,瓜片茶讓我多一份親切。有年春節回家,路過六安時,專門喝了一次瓜片。大概是思鄉情切,沒喝出多少美感。後來去茶館喝茶,偶遇六安瓜片,買了三兩。每片茶裝在鐵罐里,單片不帶梗芽,色澤如寶石綠。
春天,喝瓜片,像守著自己女人,一杯茶,分解成一口口淺淺的心事。夏天,喝瓜片,綠雪在體內紛紛揚揚。秋天,喝瓜片,韶華美好。現在是冬天,我已經改喝紅茶、黑茶了,遐想著開春新鮮的瓜片,心底春光明媚。
喜歡瓜片兩個字,她是太平猴魁的小妹,我突然這么覺得。瓜片的茶湯如此清新,清新還不淺薄,杜甫的味道啊。端起茶杯湊在臉上看,春天的森林,綠色的空氣,藍月亮掛滿樹枝。忽然又看出王維的詩意。她真是太平猴魁的小妹,越發肯定了。
編好我的散文自選集《墨團花冊》,一口氣泄了,提筆疲倦,不想寫東西。編書時,重讀舊作,欣喜是有的,畢竟寫了那麼多。更多的是慚愧,寫了那麼多不痛不癢的文字。
前些時回了老家,每天和小城一幫文人玩玩。朋友約去皖南,沒心緒,近來越發懶得遠行。少年游,早已非少年之身;晚年游,年紀還不夠;不尷不尬,也就不想出門。
背負著生活的身體,消受不住遊山玩水的愜意。再說幾百里外的皖南,吸引我的只有兩點:黃山與毛峰。
我的故鄉距黃山不遠。黃山是好地方,歸來不看岳,但我就是不想去。我只好黃山之名,去不去都沒關系。像喜歡魯迅一樣,沒見過他本人有什麼關系,看他的書就好。前些年,熱衷收藏各種版本的魯迅作品以及關於魯迅的各類書籍, 全集,選集,精裝的,簡裝的,新的,舊的……現在大概有幾百本了吧,一摞摞放在書架上,雙眼凝睇地面帶微笑。
計劃中一直打算去黃山玩,看看天都峰、蓮花峰,看看雲海、瀑布,然後買一點毛峰迴來。毛峰的名字我喜歡,像個捲毛獅子狗的名字。我不養狗,偶爾在大街上看見美少婦或抱著、或牽著捲毛獅子狗,覺得很美。
據說毛峰味道不錯,只是據說,無從喝起。對於茶,至今還沒遇上完全不喜歡的。信陽毛尖味道沖,入了我的嘴,還是將其鎮壓了。我是泛愛的,所有的茶葉,所有的山水,所有的食物,所有的美文,幸虧沒有愛所有的美人……
記得曾去一遠房親戚家,大冬天,冷。我在廂房烘了一上午炭火,午飯後到處走走。屋側有一古井,青石欄上架著鐵軲轆,手握的地方,清亮亮的,磚壁上爬滿青苔。勾頭去看,井圈上嫩嫩的,一層細軟的苔,依稀有小花淺淺無言,稀落如星, 嫩嫩的,綠得可人,極薄極軟,彷彿是青磚披上的綠衣。我對這一井青苔頓生好感,它們蔓延在磚壁上,永無出頭之日,阿彌陀佛,它們永無出頭之日,它們還是靜靜的。發現如繁星。
下午在親戚家喝了幾杯茶,說是從皖南帶過來的毛峰。那麼多年的舊事,我忘記了。
據說黃山地區的有些人,一年中飲茶不斷,朝也茶、午也茶、晚也茶。不知道這茶是不是毛峰。
有一年祖父去徽州辦事,回來時,有人送了一個錫壺膽的老茶具,茶葉放膽中,膽放壺內,膽上有細孔,汁出葉不出,非常方便。誰知道後來那套茶具竟然不翼而飛,大概它習慣了毛峰,容不下鄉下的土茶,月黑風高夜,化為一縷清風潛回故鄉了。
黃山,我沒去過,毛峰,不知道喝沒喝過。
忘了,常常忘了,這幾天總是忘了喝茶。
瑣事纏身,沒工夫喝茶,連白開水也忘了。
喝茶是種心境,或者說要心情。人間煙火漸重,喝茶心情頓無,不過在飯桌上偶爾多喝一碗湯罷了。要寫文章,要做飯,要打掃衛生,要編稿子,要讀書,還要習字,這就是我的生活,忙得沒時間喝茶。
今天上午稍閑,想喝茶。平日里都是喝春茶,春風已過,春茶猶在;春風已過耳,春茶猶在家;春風已過耳旁,春茶猶在家中;春風已過耳旁花,春茶猶在家中櫃;春風已過耳旁花謝,春茶猶在家中櫃藏;春風已過耳旁花謝矣,春茶猶在家中櫃藏哉。
矣,哉! 非要說透徹嗎? 這年頭,許多事不僅要捅破窗戶紙,最好把窗戶卸掉才好。有人批評我寫作過於晦澀,還有人批評我寫作過於灰色。那我就寫幾篇明白如話的文章。沒閑心坐下來,你們走著瞧吧。我突然覺得應該分行:
春風已過,春茶猶在;
春風已過耳,春茶猶在家;
春風已過耳旁,春茶猶在家中;
春風已過耳旁花,春茶猶在家中櫃;
春風已過耳旁花謝,春茶猶在家中櫃藏;
春風已過耳旁花謝矣,春茶猶在家中櫃藏哉。
有點寶塔體的意思,不過是平頂寶塔,或者說是平頂山,或者說是梯田。
我剛才說平日里喝春茶,今天喝的卻是秋茶。上次回岳西,王金橋送我的。我有口福,天南地北的朋友送來那麼多好茶。金橋說這是秋茶,最近才開始製作,一定要嘗嘗。茶是君子,君子之交淡如茶。我和金橋交往七八年,相逢咧嘴一笑,別後偶爾聯系,不濃不淡如茶,像古時君子之交。
因為茶多,也就不知道愛惜。前些時逛茶莊,發現茶錢比飯錢貴得太多。一篇文章能換來一頓好飯,十篇文章未必討得一杯好茶,慚愧。我以前惜飯不惜茶,慚愧。人應該有惜茶之心,惜飯是素質,惜茶則是情懷。
今天上午,喝了秋茶,一款叫「秋里霧」的秋茶。秋里霧三字大有詩意,頓生好感:秋天的早晨,起霧了,白靄彌漫,滿山的茶園在秋霧中蘇醒,尖尖的葉片上兀自掛著昨夜的冷露。採茶的農民,採茶的少女,三三兩兩在茶園工作。工作無好壞,我覺得採茶風雅——貫穿人間氣息的風雅。
秋里霧茶,與我常喝的春茶作個比較。春茶有香,岳西的春茶,有板栗香或者蘭花香,但秋茶不香,到底上了年紀,畢竟屬於秋天,或許已不屑借香取寵,欲以味制勝。我喝了一杯,口感稍重,比春茶澀。春茶是清逸的,向上的,秋茶則是渾厚的,下沉的。
同為綠茶,秋茶的葉底明亮豐腴,溫潤似玉。秋天肅殺,秋茶卻如此明亮,春茶是明亮中透著綠意,秋茶卻明亮中帶著蕭瑟——琥珀之黃。
我看見了滿杯淺綠中淡淡的琥珀之黃。
老家岳西是茶鄉,翠蘭遐邇四方。鄉下農人常喝的卻是自製的岳西炒青。炒青屬綠茶類,有長炒青、圓炒青、特種炒青之分,我不知道岳西炒青屬哪一種。
我是喝岳西炒青長大的。
岳西炒青像文言文寫的筆記,少年時代讀不出好。十三四歲之際,囫圇吞棗讀了不少筆記,《東坡志林》《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子不語》,歲數不夠,沒讀出多少好來。如今猛地想起,嚇一跳,那些筆記的好,讓人嚇一跳。並不是說我如今就懂得了那些筆記的好,但至少嚇一跳,不復當年的瞎熱鬧。
炒青是茶葉的加工方法,與其相對的是蒸青。蒸青從唐朝發端,一直蒸到明朝,終於式微了,岳西炒青大行其道。
炒青火大。有年春天,喝多了手工炭火烘焙的炒青,上火了,嗓子失音半個月。讀來的印象,明朝人清朝人火氣大些,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炒青。
新制的岳西炒青得放,冷藏幾天再喝,茶葉的火氣消退了,味道更平,平而足。好的岳西炒青,連泡五開水,入嘴兀自桀驁不馴。岳西炒青的好,正是好在桀驁不馴上。
炒青耐泡,哪怕是泡殘了,仍有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慷慨,不經意間立馬南山、拔劍四顧。這一點蒸青比不上,蒸青有水汽,做得不好,泡出的茶湯易流於寡。我喝茶不怕苦不怕澀不怕淡,唯獨怯寡。茶湯一寡就沒有回味,不如白開水來得舒爽。
朋友知我,每年惠送一斤岳西炒青,用雨前或明前茶精製而成。茶味甘滑,嫩且老,彷彿坐在春風里看秋景。雨前明前茶做的岳西炒青,一來有空山新雨後的輕靈,又不乏天氣晚來秋的惆悵。好茶都是這樣,有陰有陽,陰陽互補。
春風好,秋景好,春風里看秋景,這樣的好哪裡找,只得喝喝岳西炒青。
好的岳西炒青,喝得出一段《天方夜譚》,也喝得出一段《聊齋志異》。
又及:
午飯前喝了杯岳西炒青,午睡後一股茶氣兀自在嘴裡吶喊。到底受了十足火功,清新中有股子烈性。岳西炒青是曹雪芹筆下的探春。若問緣由,邊喝岳西炒青邊讀《紅樓夢》去。
岳西炒青的烈性在綠茶里實屬鳳毛麟角。前幾天寫一信札,錯把鳳毛麟角寫成了鳳毛羚角,心下大慚。朋友說無妨,羚角也不錯,現在大貴。朋友說他每年立夏必喝羚角湯,一夏無事。
也是,鳳毛是什麼毛,杜撰耳。麟角是什麼角,還是杜撰耳。鳳毛羚角有實有虛,將錯就錯,別有意味。
岳西炒青的做法並不復雜,但對技藝要求高。岳西炒青第一要義是炒——炒好青茶。炒老了,茶味澀,炒嫩了,茶味出不來。炒之後,又要揉,揉好了,茶形才好看,茶味才正。我過去每年做一點岳西炒青,揉茶之後,第二天兀自一手茶香。
那時候鄉下有人把炒青當葯喝。感冒受涼了,泡一大瓶岳西炒青,濃且熱,熱得發燙,喝飽喝足,發出一身汗,身子好了。
岳西炒青不香,當然,這是一己的偏見,我母親就覺得香。我說岳西炒青不香實則因為其香渾實,香之氣非得漫漶才是上品。岳西炒青香得太滿了,讓人不容易覺得它香。
香的好處,全在於空靈,除了菜飯香要香得富足之外,不管是沉香檀香草香還是茶香皆要跳脫。
我喝岳西炒青泡得淡,一來是怕苦,二則泡濃了,入嘴味道太滿,不得迴旋。岳西炒青要用熱水,小口喝,不妨用小盅,一連喝十幾盅,滋味就上來了,不僅滋味上來了,滋味還長著呢。
莫名想起翠蘭了,想起岳西的翠蘭。
翠蘭真是好茶,大抵是生長於斯的緣故,年紀漸長,又遠離故地,心裡覺得親近家鄉的物事便是親近家鄉的土地。每每無聊,總要泡杯翠蘭獨飲。
洗凈手,用透明的玻璃盞,取半撮翠蘭鋪滿杯底,注入淺淺一層細水,茶葉在瞬間碧綠,彷彿一次再生,倏爾一股股沁人的幽香飄逸於鼻間,眨眼工夫,茶葉已蘇醒舒展如新芽。續水,湯色更加淡雅,像齊白石的水墨小品,清而豐,淡且腴,在燈下細看,真有隔簾花影,金屋夢香,鴛鴦蝴蝶的風韻。
我有過一隻上好的玻璃杯,晶瑩剔透,造型清奇,用它泡翠蘭。有天弟弟用它泡鐵觀音,剛灌水,一下子裂成了兩片。它是通靈之物,剛烈之身,我就知道它一杯不侍二茶的。
出於父親的影響,吃茶在我家成了最重要的日事。吃字安在茶前,有古意,比喝更傳情,尤其是翠蘭這樣的尤物。
鄉居歲月,有翠蘭相伴,苦日子也苦得畫意詩情。
每年清明前後,母親總要去茶園采上一捧嫩芽,製成新茶給家人分享。
如今移居中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幸好在夜晚,在午後,在閑暇時,還可以喝一杯翠蘭。
翠蘭入口的剎那,讓人生出退隱山村的虛境,劈柴,喂牛,犁田,種地,眼前的廳室似乎變成了泥牆瓦屋,窗外的閃爍霓虹也幻化為藍天白雲。
當年春日,母親炒茶時彌漫在整院子的青氣,此去經年,仍不絕如縷。我喜歡母親炒制的翠蘭,雖不夠精緻,但有鄉村風味,民間氣息。因是手工做的,比機工茶少了點匠氣。
對於喝茶,我是挑剔的,從某種程度說,也應該挑剔。對寫作挑剔,是對藝術負責;對書本挑剔,是對閱讀負責;對喝茶挑剔,就是對自己的嘴巴和腸胃負責啊。喝茶是一種感性的品味,是人與大自然的交流與溝通。說個題外話:我覺得制茶工藝過於依賴現代工業,會破壞茶葉的內在質量。譬如機工翠蘭,像一個少女抹著彩妝,美則美矣,但多少迷失了些本色。
茶如寫作,淡則幽,簡則遠,像張岱的夢憶,越寫越短,短到後來,僅剩盈盈一溪清水,沒有漁翁,沒有頑童,搗衣的村姑回家做飯了,寥寥幾根蘆葦,在風雨中搖曳成月下霜露。言簡意賅,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現在是凌晨,寫作的人還在修修改改。桌子上的翠蘭裊起一道道熱氣,空氣中半盛著茶香,淡淡疏疏。我有翠蘭茶,不關春風事,於是作詩:
一襲青衣
環杯輕舞
曉月在窗前
清風在門外
穿布衫的男人
在燈影里
舊茶已盡,新茶未到,寫《翠蘭記》的人越發惆悵。在故鄉,巷口該有賣茶人了。
抬頭,看到了薄霧中的茶園。
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二日,去青陽黃石溪看茶。車進山時,天試探地掉了幾滴雨,漸行漸深,山漸漸闊了。到底是江南,山崖峭壁也綠茵茵長有草木。車到黃石溪時,雨開始大了。山腰裊了層霧,那霧極薄,人的目光能透過去。美也正是美在這里。雲要厚,厚雲才有意趣;霧不妨薄,薄霧最堪清賞閑玩。
因為雨的緣故,茶園顯得更綠。茶園之綠有一種艷,不是艷麗的艷,而是鮮艷的艷。鮮艷的茶綠,讓人心曠神怡,恨不得對山長嘯一聲才過癮。但不敢高聲的,怕驚破了眼前的闃靜。於是朝四周看看。
抬頭,看到了薄霧中的茶園。
薄霧中的茶園或許以前見過,說或許,是因為記不清了,權當第一次。
雨越下越密,霧未見濃重的意思,茶越來越淡。暮色前明亮的天空中,雨頓了頓,茶園越來越精神,彷彿穿綠衣服女子拎一籃子浣洗過的衣服,帶一身水汽,淺笑盈盈從河邊走來。薄霧中的茶園,勾魂之處就在這里。
黃石溪產的茶叫黃石毛峰。
我喝的這杯黃石毛峰的產地是道僧洞,屬高山茶。想到茶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想到道僧洞,茶不禁喝出了葯氣喝出了隱士氣喝出了禪味。禪味究竟是什麼味,我說不好,也不知道,大抵是生活味吧。對面的人家,春聯褪色了,但紅彤彤的並不失喜氣。紅聯白牆黑瓦青山綠樹翠竹,心裡一動,生出些終老於斯的意思。
黃石毛峰又名天台雲霧。喝著黃石毛峰,想起天台的雲霧,飄飄欲仙。高處不勝寒,我帶了外套。
四月天傍晚的黃石溪有冷意,我從包里拿出外套加上。
抬頭,看到了薄霧中的茶園。
附錄:
夜宿黃石溪。一夜雨聲不絕,溪水暴漲。天明雨點更大,跳珠翻滾如潑豆。山中人音鳥影俱無,只有風聲雨聲。從農家借一破傘,與友人訪道僧洞。穿林過橋,緣山間石條路上行。雲霧交接,雲耶霧耶不分。走至雲深處,那雲又在更深處。半路見農婦著雨衣採茶,雨衣紅色綠色藍色,遠望如一點。雨忽大忽小,落在傘面砰然,衣衫盡濕,不遇道僧洞,興盡而返。
下午訪翠峰寺,一行山路。那路極窄,兩車交錯時,吞吞吐吐,不敢僭越一寸。山間竹林無數,竹筍亦無數,筍作挺拔狀,欣然傲立。竹林秀美如處子,竹筍壯美似男兒。越走越高,霧越來越大,彌漫山野,十步之外,不辨男女。前方修路,車不得過,興盡而返。
5、為什麼四盒裝霍山黃芽的鐵盒上沒有保質期和條碼?包裝袋也沒有保質期?是不是假的呢?
普通的茶葉或者散裝茶葉,都使用簡易包裝,就不一定有保質期和條碼,除非品牌茶葉。
沒有保質期和條碼,也不一定就是假的。
6、為什麼四盒裝霍山黃芽的鐵盒上沒有保質期和條碼?包裝袋也沒有保質期?是不是假的呢?
四盒裝霍山黃芽的鐵盒上沒有保質期和條形碼,包裝袋上也沒有保質期。那麼判斷極有可能是不法廠家製作的假冒偽劣產品。
所以在沒有弄清事情原委,也無法辨認真假之前,先不要食用,以免是腐敗變質的東西,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和傷害。
7、霍山黃芽茶的保存方法
茶葉有時喝不完所以要對茶葉進行貯藏,你知道怎樣進行霍山黃芽保存嗎有什麼好的技術 方法 呢?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霍山黃芽茶的保存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霍山黃芽的保存禁忌
霍山黃芽保存的時間跟保存的方法、環境有極大的關系,如果保存得當,可以放置半年以上。保存霍山黃芽有哪些禁忌呢?
一忌潮濕:霍山黃芽具有很強的吸濕還潮性。存放時,相對濕度在60%較為適宜,超過70%就會因吸潮而發生霉斑,進而酸化變質。
二忌高溫:霍山黃芽茶葉最佳保存溫度為0-5℃。溫度過高茶葉中的氨基酸、糖類、維生素和芳香性物質則會被分解破壞,使質量、香氣、滋味都有所降低。
三忌陽光:陽光會促進霍山黃芽茶葉色素及酯類物質的氧化,能將葉綠素分解成為脫鎂葉綠素。
四忌氧氣:茶葉中的葉綠素、醛類、酯類、維生素C等易與空氣中的氧結合,氧化後的茶葉會使綠茶茶葉湯色變紅、變深,使營養價值大大降低。
五忌異味:霍山黃芽茶葉中含有高分子棕櫚酶和萜稀類化合物。這類物質生性活波極不穩定,能夠廣吸異味。因此,茶葉與有異味的物品混放貯存時,就會吸收異味而且無法去除。
霍山黃芽長期保鮮的方法
霍山黃芽茶葉以新為貴,最好是可以保持茶葉的色香味為佳,所以茶葉的保存及保鮮極為重要,霍山黃芽如何保鮮?現介紹幾種茶葉貯藏保鮮的方法,以供參考。
1、乾燥貯藏:茶葉吸濕性強,含水量高時容易氧化變質,也會生霉變質。因此,茶葉必須乾燥後貯存,貯存容器內必須放入適量的塊石灰或干木炭等吸濕劑,以防返潮。
2、低溫貯藏:茶葉在低溫時質變緩慢,高溫時則容易變質。因此,茶葉必須在低溫通風處貯存,有條件的可把裝茶葉的容器密封後放入冰箱或冷庫中貯存。
3、防潮貯藏:防潮包裝是選用防潮性能優良的包裝材料和加入乾燥劑而防止茶葉吸水的包裝方法。
4、避光貯藏:光線中的紅外線會使茶葉升溫,紫外線會引起光化作用,從而加速茶葉質變。因此,必須避免在強光下貯存茶葉,也要避免用透光材料包裝茶葉;如用玻璃瓶或透光食品袋袋貯茶葉,應選茶色者為好。
5、密封貯藏:氧化反應是茶葉質變的必須過程,如果斷絕供氧則可制止氧化抑制質變。因此,必須隔氧密封貯藏茶葉。
6、真空貯藏:真空包裝貯藏是採用真空包裝機,將茶葉袋內空氣抽後立即封口,使包袋袋內形成真空裝態,從而阻滯茶葉氧化變質,達到保鮮的目的。
7、單獨貯藏:茶葉具有極強的吸附性能,如與樟腦、汽油放在一起,馬上可吸附其氣體。因此,茶葉應單獨貯藏。即裝貯茶葉的容器不得混裝 其它 物品。
8、充氮貯藏:即用惰性氣體二氧化碳或氮氣來轉換茶葉包裝袋內的活性很強的氧氣等空氣,阻滯茶葉化學成分與氧的反應,達到防止茶葉陳化和劣變。
霍山黃芽瓦壇貯存法
霍山黃芽家庭貯存方法除了放冰箱之外,瓦壇貯存也是不錯的方法。如何用瓦壇貯存霍山黃芽?
家庭貯存茶葉一般用牛皮紙或者其他較厚的紙把茶包好,不能用報紙等異味紙張,茶要保持乾燥,把茶葉放到陶壇的四周,中間放一隻石灰包,再用軟草紙墊蓋壇口。石灰每過2-3個月檢查一次。
如果發現塊狀石灰變成粉末時,要立即更換。這樣能夠貯藏茶葉6―10個月。如果沒有塊狀石灰,可以用硅膠代替,當硅膠呈粉紅色時要取出來烘乾再用。
8、合肥有什麼特產可以帶的
合肥桂花酥糖、長豐草莓、烘糕、羽毛扇、竹簧雕刻、火筆畫、合肥發綉麻黃雞、白烏骨雞、三黃雞、紅心芋、小紅稻、喬麥、雪花藕、烤鴨,皆為合肥地方的名特產。
合肥廬州烤鴨店製作的鴨油湯包、鴨油燒餅、肉合餅,被評定為「中華名小吃」。
合肥大麻餅、烘糕、寸金、白切,被譽為合肥名特糕點中的「四大名旦」。 在地方佳餚中,有享譽中外的曹操雞、李鴻章雜燴等,近年來,合肥的陶永祥花生,小劉瓜子,豐樂種業的甜瓜,等等。
9、綠茶大約多少錢?質量好的
茶葉的價格差距太大,從從幾元到幾十萬元一市斤不等。一般說來,自已家飲用的新茶80-100元(黃山毛峰、霍山黃芽、六安瓜片)已很好了。送人的可用禮盒裝一下,加重10元錢。買茶葉一定不要買已包裝好的,那種一是利潤太大,二是以次充好。
10、求關於茶的知識,尤其是大佛龍井。
「高山雲霧出好茶」,這是山區人民長期從事生產的經驗總結。高山比平地好,內山比外山好,這已成為人所共知的常識。如聞名全國的「黃山毛峰」、「廬山雲霧」、 「霍山黃芽」都是產於海拔500—1000米的高山上,其品質優異,深受廣大消費者所喜愛。
高山雲霧之所以出好茶,是受高山特有的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所致,這是茶樹的生物遺傳學特性所決定的。
一、茶樹對生態條件的要求
1 茶樹喜溫喜濕:
茶樹喜歡溫暖而濕潤的氣候條件,茶樹的原產地在我國的雲南,那裡四季如春,在夏天,因 海拔高,氣溫低,7月份平均氣溫在22℃以下,盛夏而無酷署,到了冬天,在西南暖濕氣流 影響下,一般較弱的寒流不能到達到。1月份的平均氣溫也在10℃以上,隆冬而無嚴寒。那裡的年降雨量在1000—2000mm之間,相對濕度在80%以上,由於茶樹長期生活在這種溫暖而濕潤的生態條件下,因而使茶樹形成喜愛溫濕的特性,與高山結下了不解之緣。
據研究,最適宜茶樹生長的溫度是日平均溫度在15—25℃之間。在這個溫度范圍內,茶樹不但生長快,而且品質也好,日平均溫度超過25,雖然生長快,但易老化,品質下降。茶樹生長良好的地方,年降雨量最好在1500mm以上,而且雨量分布均勻,在茶樹生長的季節,月降雨量要求在100mm以上,大氣相對濕度以80—90%為最好。
2 茶樹喜光耐蔭
茶樹喜光,但它具有很大的耐蔭性,它既能在強光下正常生長,更能在弱光下有效地利用漫 射光,生長得更好,而且品質也可以大大提高。
茶樹耐蔭性的形成,主要是由於茶樹的祖先長期在光線較弱的生態條件下,逐漸形成了耐蔭的遺傳特性。茶樹葉片中含有較多的葉綠素b,葉綠素b對藍紫光的吸收率特別高,而漫射光 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
3 茶樹喜酸性土壤
土壤是茶樹賴以生存的基礎。土壤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茶樹生育和品質。茶樹對土壤的適應范圍比較廣泛,但要茶樹生長好,品質優,就要求土層深厚、土壤疏鬆,含有機質豐 富,呈酸性反應,PH值在4.5—5.5之間。
二、優質的物質基礎
茶葉品質是由鮮葉質量和製做工藝決定的,鮮葉通過一定的製做工藝,使內在的化學成份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從而形成了特有的色香味。形成鮮葉化學成份是氨基酸、咖啡鹼等 ;形成香氣的主要物質是芳香油。蛋白質是其中含氮的結構物質,它的含量高,意味著嫩度好,是品質的重要標志之一。茶樹生態條件優劣,深刻地影響著茶樹的代謝活動,因而也改變著化學成份,左右著茶葉的品質,在氣候溫和調勻,雨量充沛,光照較弱,慢射光較多的氣候條件下,在土壤肥沃,有機質豐富,物理性狀較好的弱酸性土壤中, 有利於茶樹氮代謝,可以使其積累較多的有效成份,提高品質。
三、高山茶園生態條件的特點及其對品質的影響。
內含物質的形成和數量的積累經常受氣候,土壤等生態條件的影響而有顯著的變化。高山茶園由於周圍峰巒疊嶂,溪水縱橫,森林茂密,覆蓋度大,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足,土 壤深厚肥沃,形成獨特的生態條件,茶園又多分布於群山環抱的山塢之中,終年雲霧繚繞, 相對濕度大,日照時間短,漫射光多,茶樹常年生長在蔭蔽高濕的自然環境里,朝夕飽受霧露的滋潤,生長良好,因而芽葉肥壯,葉質柔軟,白毫顯露。
高山茶園氣候溫和,一年四季溫度變化小,晝夜溫差大,早晚涼,中午熱,白天溫度較高, 能製造較多的有機物,夜晚溫度較低,因呼吸作用減弱,降低了有機物質的消耗,糖類的縮合困難,纖維素不易形成,這就有利於中有機物的積累,提高氨基酸、咖啡鹼、芳香油等有效成份的含量,因而嫩度高、品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