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腰定製
1、中國古代服裝的腰帶如何製作?
腰帶始名於秦,一般以韋(熟皮)、索(麻繩)、布帛絲綢、金、玉、銀、翡翠、犀、皮革製作而成,束於腰間,懸掛各種佩飾。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帶,紳也。男子 絲,婦人帶絲。」自周代至六朝,大夫以上服用腰帶,天子冕服上亦有束腰或垂佩和�的革帶。戰國時趙武靈王推行服制改革,效仿「胡服衣冠」,在腰帶上附加若干小環和帶鉤,將隨身攜帶物掛在上面,並加飾金銀。唐宋時期,有用革製成的嵌以玉、鏤以金的玉帶和金帶以及用犀以紅或青綾,腰帶上按等級綴以犀玉、金銀角等,兩旁有小輔兩條,左右各排了圓桃,向後有插尾,後面綴排方7枚,合13枚,但腰帶多束而不著腰,在圓領的兩肋下各有細紐貫垂於腰帶上以懸之。清代腰帶種類更多,有朝服帶、吉服帶、常服帶、行帶等,除朝服帶在版飾上及版形的方圓有定製外,其餘3種帶版飾隨所宜而定。帶本身皆用絲織,上嵌各種寶石,帶有帶扣和環,環左右2塊,用以系帶汗巾、刀、香包等物,帶扣都用金、銀、銅,較講究的則用玉、翡翠等。婦女腰帶大多束之於衣內,用絲編鞭而下垂流蘇,後又採用闊而長的綢帶。男子多以白色或藍色腰帶束腰,帶長以在結成束後下垂與袍齊為佳。
與各朝各代各種不同式樣的腰帶並行不悖的是儀態萬千的中國各民族腰飾。
據史載,中國古代各種不同的民族共同體常用藤條、樹枝、草繩、獸皮等來束腰。道光《雲南通志》記清代獨龍族「腰際以繩系緊貼肉」,基諾族「男以紅藤篾纏腰」。發展到後來,各民族的腰帶的長短,寬窄繁簡、料質,製作工藝及系結方法都有了很大變化。在寬窄長短方面,有的腰帶寬達尺余,長僅可圍腰一圈;有的腰帶寬僅寸余,但可繞腰數圈。有的腰帶挑花剌綉,工藝繁瑣,並有帶扣、環、流蘇等各種相應飾物;有的簡單古樸僅為一塊布或一條繩索。在系結方式上,有的交叉系結於前;有的則在左、右及背部搭口。同時,腰帶的顏色、圖案也有很大的差別。
就具體民族而言,東北地區的鄂溫克族男子喜扎用皮、綢子、布以及毛織的各種腰帶。女兒出嫁時,精美考究的腰帶是必需的陪嫁物。西北地區的裕固族男子在褐子或氆氌製成的長袍上系紅、藍色腰帶,腰帶上常掛著腰刀、火鐮、火石、小佛象、酒壺、鼻煙壺、旱煙袋等。婦女腰帶色彩更為豐富,有紅、紫、綠諸色。腰帶兩端垂於腰後兩側,左側還系有幾條色彩鮮艷的手帕。雲南紅河哈尼族女孩長到10歲左右,腰間系有兩頭綉著五彩花紋的箭頭形藍布腰帶。到17至18歲時,在腰帶頭上再加長約1尺以數10股藍色細布條製成的一種叫「披甲」的腰帶,以示成人,可以接受男青年求愛。另外,民間還有用紅、黃、綠、藍、白、青各色棉線編織一種長1—4米、寬1—10厘米,叫做「帕雅」的綵帶以作腰帶。西藏珞渝阿朗地區的珞巴族女子,常用皮繩把11塊5—12厘米的圓銅片按大小依次排列串起來,圍住腰部,珞巴語叫做「埃札」。馬尼崗、梅楚卡地區的門巴族婦女的腰帶則是在皮底上綴以直徑3—4厘米的銅質圓扣20多枚,兩端綴一行大的,中國為兩行小的,其上還佩有6—7根小鐵鏈和其他飾物組合而成。珞巴語稱作「布怒」。藏族的腰帶因地而異。雲南藏區婦女系紅色綢緞腰帶,並把腰帶末端懸在左胯側;嘉戎藏女多系花腰帶;甘南卓尼農區藏女多系一條自織的有幾何圖形的青白花腰帶;舟曲和迭部地區農區藏女則多系黑色或藍色寬腰帶,苗族男子一般以湖色或白色的束帶為腰帶,帶長以在結成束後下垂與袍齊為適,亦有帶上綉花的。婦女便裝的腰帶,用絲棉合織而成,絲絨為紅、綠兩色,棉紗染成藏青色,長約7尺。盛裝的腰帶則用絲織品染成紅、綠兩色,不縫成管狀。普米族男女均束腰帶,婦女喜歡用寬大的紅、綠、藍,黃等色綵帶束腰。白族婦女的腰帶又叫飄帶,上有桃綉花紋,穿戴時在腰後搭口,帶頭垂於後。內蒙、青海等地蒙古族較典型的腰帶叫「布薛」,意為「蒙古腰帶」或「蒙古系腰」。這種腰帶大多用布或綢子製作而成。古時大汗或領主亦有金制者。陳金制腰帶外,一般長約丈余,選用與袍子不同的醒目顏色,可防寒也便於騎射。
腰箍、腰環也是腰帶之一種。提起腰箍,人們自然會想起雲南潞西、瑞麗、梁河、鎮康、耿馬等地德昂族的腰飾習俗。據民間傳言,古代德昂族婦女會飛,男人無奈,遂以腰箍套之。腰箍式樣繁多,有的用細草繩編扎,有的用細竹削成細篾和竹片,有的用藤篾削成片,還有的腰箍一半是竹片一半以白錫包之,大多漆成紅色或黑色,鏤刻各種花草圖案。腰環即系於腰部的如環狀的腰帶。最具代表性的是廣西那坡縣、雲南富寧縣等地彝族婦女一種叫做「括臘」的腰環。這種腰環大多用榆樹皮製成,寬3—4寸,婦女佩於腰間,其大小量體而定。末滿18周歲和年過60周歲的婦女,所佩環稍窄。成年婦女除夜間睡覺外,環不離身。傳說古代彝族婦女勇敢善戰,因有腰環護身,刀箭不入,屢勝頑敵。與此相似,景頗族婦女也常在腰間圍以黑色藤圈、草圈或刻有花紋的竹圈。
腰帶作為一種基本的服飾物,它除了以精美而質朴的製作工藝、相應的裝飾物來實現其審美和實用的雙重功效外,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長河中,在各民族的生產與生活、社會與人倫、思維與心理等不同的文化層面上,腰帶還作為一種「服飾符號」,常常成為人們權利、地位的象徵和聯絡情感世界的信物。如封建時代,帶既作服飾,亦作官階高下、地位尊卑的象徵。《宋史·輿服志》載:「帶古惟用革,自曹魏而下,始有金、銀、銅之制。宋制尤詳,有玉、有金、有銀、有犀,其下銅、鐵、角、石、墨玉之類,各有等差」。蒙古族腰帶「布薛」,是權威的象徵,在男子服裝上不可缺少。女子婚後不再系腰帶,表示服從丈夫的權威。男子因犯罪或直系尊親死亡,則去掉腰帶,平時不能去掉。又庾信《王昭君詩》雲:「圍腰無一尺,垂淚有千行」。小小的一條腰帶,寄託著愛心,具有濃郁的浪漫色彩。如紅河南岸的彝族姑娘,當其愛上某個小夥子後,常親手製作一條腰帶,送給小夥子,作為定情之物。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的土族姑娘也常將一種叫做「托勒亥得木拉迭普斯」的腰帶贈給情侶,作為信物。蒙古族姑娘也常將其「哈布特格」腰飾物贈送戀人,小夥子在選擇愛人時,要看姑娘製作的「哈布特格」是否精巧。
2、V.SHINE是什麼國家牌子
V
3、男生能穿Annzley的束腰嗎 麻煩解釋下 謝謝
都可以穿的
不過提醒兩點:1、男生必須穿短款的 2、男生穿corset 遠遠比不上女孩子穿上顯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