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定製禮盒 » 南京烤鴨禮盒

南京烤鴨禮盒

發布時間: 2023-03-05 14:58:09

1、南京美食攻略:南京有什麼必須品嘗的特色美食

韓復興- 中山北路 105 號(樂業村對面)來到南京會直接奔著韓復興的鹽水鴨去,雖然很多外地人並不知道韓復興是什麼,也不知道鹽水鴨是什麼。這樣的後果是到了大名鼎鼎的韓復興之後才發現,韓復興原來是一家只做外賣的店鋪。這里的鹽水鴨和街頭的鹽水鴨相比,有幾個不同。一是皮肉更嫩。二是許多店家愛吃肥鴨,求一個肥而不膩。但韓復興選的是偏瘦的鴨子,緊實酥爛。三是味道上,有些不講究的做鹽水鴨會做得很咸,韓復興的鹽水鴨並不很咸,而是突出一股清香。除了鹽水鴨,韓復興的其他東西也都值得一試,吃不下一整隻鴨子,斬個鴨腿也是不錯的選擇。他家的鴨油燒餅也很有名,香脆酥脆之類的話不必多說,鴨油濃郁是最大的特色,不過鴨油的氣味缺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的,認為這是鴨子的臊氣人的就不必吃了。南京的鹽水鴨大致可以簡單地分為兩檔,韓復興一檔,其他鹽水鴨另一檔。如果硬要在韓復興和其他鹽水鴨之間塞一個第二名,倒不妨把金陵飯店梅苑餐廳的鹽水鴨塞進去。但一來梅苑餐廳的鹽水鴨太貴了,就吃東西而言性價比太差,二來金陵飯店是所以是金陵飯店,不在於一道鹽水鴨,鹽水鴨對於金陵飯店和鹽水鴨對於韓復興的意義截然不同,雖然也上過電視,能講出光怪陸離的歷史和工藝,我始終不覺得觥籌交錯、指點江山之間,我吃到的鹽水鴨能像電視里那麼用心。總之這盤鴨子離大眾遙遠了一些,便不值得推薦。至於真空包裝的桂花鴨,我一直以為任何美味進了真空是對於精心選料、烹調技藝的侮辱,這種儲存方法既體現不出廚藝的精湛和選料的考究,精湛的廚藝和考究的材料也不屑於委身於禮盒之中,所以如果路途不遠就去韓復興切幾只鹽水鴨帶回去吧,真空禮盒裡的鹽水鴨只會讓你的家人對南京的印象變得糟糕。

章雲板鴨- 升州路 236 號(評事街路口)和巴子烤鴨鹵菜店 - 長白街 50 號(近淮清橋)南京的鴨子鋪向來是同時賣紅白兩味的,即烤鴨和鹽水鴨。論皮的酥脆,南京的烤鴨比不了北京烤鴨,論口感的鮮嫩多汁,南京的烤鴨又比不了廣式燒味。乍一入口,南京烤鴨的味道並沒有太多驚喜,但是其貌不揚的南京烤鴨,在灑上一袋紅鹵之後,脆皮嫩肉之間布滿了酸甜適口的鹵子,頓時色、香、味境界全出,便是入口生香,欲罷不能。這家店明明叫章雲板鴨,賣得最受歡迎的卻是烤鴨,其實鹽水鴨也不錯,但是有韓復興在前,就不多推薦了。另一家巴子烤鵝鹵菜店,名氣大不過章雲板鴨,人氣卻不小。這兩家推薦的店在做法上特色並不明顯,只是各自在各個環節都比別家出色,便不多描述了。曾經在南陰陽營有著兩家店鋪,一家月星餐廳專賣酸菜魚,魚片鮮嫩,口味卻咸辣非常,而且其他菜一概沒有,頂多拍個黃瓜,另一家巴子烤鵝,烤鴨做的很好,烤鴨中放很多的乾果,吃著入口生香,這兩家雖然沒有什麼關系,但東西都做得很好吃,能吸引遠近食客,又在同一條街上,去吃月星酸菜魚的幾乎都會人手一份,捧一盒烤鴨進來,倒也相得益彰,每每看見這一景象,頗有管鮑之交、秦晉之好。但後來月星搬走了,雖然各自的生意依然不錯,但這樣美好的景象卻再也看不見了,有些食客為之惋惜, 不知老闆們有沒有惋惜的想法。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幾乎每次吃飯的時候,烤鴨和鹽水鴨一同擺出來的時候,都是夾烤鴨吃的人多,大概是做法使然,相比鹽水鴨,烤鴨更容易做得好吃吧。

鴨得堡- 抄紙巷 11-12 臨號(近淮海路)南京人嗜鴨,擅長吃鴨,不論是烤鴨、板鴨、鹽水鴨,都做得香飄十里,美名遠播。鴨脖、鴨爪也不放過,連美女們也不顧手臟,啃得美滋滋的,鴨子翅膀做成鴨四件,小孩子也抱著啃得滿臉鹵子——應該說除了鴨毛只能做成羽絨服,鴨子身上的每一塊都能在南京變成美食。但如果挑選一種和南京人最為休戚相關的食物,這種食物卻不採用鴨子肉,而是用那些鴨子肚子里藏著的東西,做出來的鴨血粉絲湯。

但南京遍地都是鴨血粉絲湯,但想吃一碗理想的鴨血粉絲湯,它的裡面內容首先要包羅萬象——鴨血細膩而嫩滑,鴨肫肉質緊密,滋味悠長,鴨腸富有韌性,緊韌耐嚼,鴨肝質細嫩,味鮮美,有鵝肝的影子。單單是這一條,許多小攤就做不到,即便有這么全,也捨不得物料放多一塊。而這些七七八八的東西,好吃起來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新鮮,只有新鮮的內臟才能釋放出最豐富的韻味。鴨德堡這里客流巨大,每天消耗的內臟數不勝數,巨大的消耗量是材料新鮮的最好的保證。而作為南京最貴的鴨血粉絲湯,裡面的內容也毫不拮據,是足量足料的。有好的物料,便少不了好的湯頭。如果說鴨血鴨肝之類的只不過是在程度上優秀於其他的鴨血粉絲湯,這湯底便足以稱得上是絕無僅有了。與別地的鴨湯相比,鴨德堡的鴨血粉絲湯的湯汁竟然是乳白色的,喝起來濃郁鮮美,不知是不是老鴨熬出來效果。但這鮮美之中,卻不像一些靠味精堆出來的小攤一樣鮮得濃烈、逼仄,以至於喝完之後口乾。對於反感味精的人而言吃到了一點可貴的剋制,這也許就是對自己食物味道的自信吧。粉絲和豆腐果的口感也很好,尤其是豆腐果,吸飽了種種濃郁、鮮香和甜美在其中,咬在嘴裡,頓時就吃得停不下來。如果在喝這家鴨血粉絲的時候,配一塊鍋巴也是很好的選擇,除了這家老店,還有後來開的三家分店分別在豐富路 134-4 號(中央大酒店旁),珠江路通賢橋 4 號(近百腦匯),三牌樓和會街 51 號 -11。如果對於口味不是很看重的人,倒也可以去小李湯包嘗嘗,雖然味道差了一些,但是價格便宜,性價比很好。至於南京遍地都是的回味鴨血粉絲湯,沒吃過鴨血粉絲的外地朋友可以去那裡嘗嘗新鮮,至於口味,我只能說在南京生活了一段時間的人大概就不會特意去吃了。

汪家餛飩- 集慶路來鳳小區金粟庵 9 號(近三山街地鐵站)曾經有一首南京話說唱《喝餛飩》傳唱於大街小巷,就是以喝餛飩為引子,說遍南京世像百態。南京地面的餛飩以小餛飩為主,好吃的餛飩有很多,比如玉泉路上養育了無數中小學生的胖子餛飩,再比如蔣友記和蓮湖糕團的牛肉餛飩,各個食客、各種美食榜單里的餛飩店更是令人眼花繚亂。也許是小餛飩本身個頭小、利潤不高,做大做精確實一件很難得的事情,因此挑一個第一不是很容易,但如果非要選出一家南京最好吃的餛飩,那就只能是汪家餛飩。這里的餛飩肉餡飽滿,湯底清涼。最為出色的一點在於餛飩餡調得非常緊致,煮熟之後吃起來非常鮮活,一口咬開肉餡彷彿吃進一隻滾燙的小魚。這一點技術革新很難得,因為南京街頭都興吃小餛飩,汪家餛飩雖然採用的是小餛飩的包法,但肉餡遒勁有力,個頭很大,就已經讓很多肉餡軟趴趴、黏糊糊的餛飩自愧不如了,但這么做的代價是皮子做不到薄如蟬翼,因為肉餡大,比較難熟,如果皮子太薄,等到肉餡煮熟的時候,皮子就要煮爛了,不過對於吃貨們而言,這種做法似乎很討人喜歡,也讓它在南京清一色的小餛飩中鶴立雞群。易記皮肚面- 明瓦廊 101 號(近大洋百貨)和君友老鹵面- 火瓦巷(江蘇飯店 2 號門旁)李記清真館- 評事街打釘巷 1 號(近建鄴路)南京的牛肉鍋貼店多如牛毛,李記清真館當為其中翹楚,也就是說,這是全南京最好吃的鍋貼。蔣有記- 箍桶巷(老門東側)這里的牛肉鍋貼外皮最佳,厚一分笨重,薄一份生硬,軟硬適中,不僵硬不粘牙,底部焦香酥脆,入口就像是在嚼一塊酥脆的餅干,如果外帶會發現,過一段時間也不像有些鍋貼軟榻下來,而是堅挺依舊。蓮湖糕團店- 貢院西街 26 號(近夫子廟景區步行街)這便是蓮湖糕團店的赤豆元宵了。這碗元宵色澤烏黑,口感濃稠粘糯,小火慢燉將所有食材的外形化解,逼出所有的味道,任他們互相擁抱融合。紅豆被細細地磨成了沒有脾氣的末,釋放出清香,而在這香味之中又蘊含著桂花的香氣,才品出了桂花的香氣,又嚼出了燉得柔軟的蓮子的清甜微苦,方吃出蓮子的滋味,又觸到稀爛的紅棗的香甜,所有這些味道都在白糖的甜味上鋪陳開來,甘甜清香、軟糯細膩,芳婆糕團店體現出了一種美妙均衡,雖然沒有好到逆天的食物,但它的每一樣東西都不錯,單單拎出誰來講都不公平,但把它們都講了又不現實,我只能說它家的酒釀元宵、 老鹵蛋、糖芋苗、酸辣湯、 麻團、 赤豆元宵、 肉粽、 糯米藕、南瓜餅、 赤豆酒釀元宵、板栗肉粽、肉麻團都的確不錯,只要你不是嚴苛的美食家,是不至於從中挑出毛病的,如果願意都嘗試一些傳統甜品的人不妨去這一家試試。而且它的食品非常便宜,即便有些不合口味的問題,看到這么高的性價比,心情也不忍心變壞。這一切,卻都隱藏在其貌不揚的黑之中。芳婆糕團店- 王府大街 50 號(近石鼓路)南京大牌檔- 湖南路獅子橋 2 號湖南路步行街內

2、南京夫子廟哪家賣鹽水鴨最好吃?

你好,夫子廟內的鹽水鴨禮盒都是送人好看,真正好吃的不建議你選擇在禮品店內購買。夫子廟周邊有南京很有名的鹵菜店,鹽水鴨和烤鴨都可以選擇,並且有禮品包裝服務,比如巴子烤鴨、章雲板鴨都可以嘗試一下,作為一個南京本地人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

3、南京的特產,可以帶走的

南京的特產有雨花茶、金陵烤鴨、金陵竹刻、高淳陶瓷、南京絨花等。

1、雨花茶

南京雨花茶屬綠茶類,是南京的特產,是20世紀50年代末引種創制的茶中珍品,曾獲中國食品博覽會銀獎,是中國經典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2、金陵烤鴨

南京烤鴨屬金陵菜,是南京傳統佳餚之一,又稱金陵烤鴨,南京人吃烤鴨﹐講究皮酥肉嫩﹐肥而不膩,所以南京烤鴨皮脆肉嫩,沒有其它地區的烤鴨肥膩。但是真正的行家﹐卻十分挑剔店裡奉送的那一兜紅鹵。

店裡鴨子烤得好不好﹐大抵看看賣相便可以揣測出來﹐但老鹵對不對味﹐卻非得口舌親嘗方知。

3、金陵竹刻

金陵竹刻是中國傳統竹雕藝術的重要藝術流派之一,與嘉定派並駕齊驅,成為中國竹雕藝術的雙璧。

金陵竹雕以淺刻、簡刻風格著稱於世,這種技法雕鏤不深而層次不減,表面略加刮磨,廖廖數筆卻意境深遠。同時,金陵竹雕對圓雕運用頗為講究,材質選擇甚嚴,雕刻時善於因形取勢,不多做人工修飾而古樸淡雅。

金陵派擅長竹刻書法,使中國傳統竹刻平添了濃郁的人文氣息,金陵竹刻在歷史上技藝精湛,名家輩出,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獨樹一幟。

4、高淳陶瓷

高淳陶瓷創建於1958年,原是一家生產日用粗陶的手工作坊式山區小廠,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大力發展炻器出口餐具,成為江蘇省陶瓷行業的創匯創利大戶,九十年代以來在行業中脫穎而出,連續十多年綜合經濟效益名列我國陶瓷行業首位。

2003年1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核准制條件下我國陶瓷行業唯一一家發行股票並上市的企業。

5、南京絨花

絨花始於秦朝,《中華古今注》中就記錄了當時秦始皇讓他的妃子「插五色通草蘇朵子」。唐代被列為皇室貢品。諧音榮華,是中華富貴文化的代表。明末清初流入民間,主要在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及際逢婚嫁喜事時佩戴絨花。

二零零六年,南京絨花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二零一零年在南京舉行的第二屆民間藝術國際組織世界青年大會上,南京絨花榮膺組委會榮譽大獎和世界青年眼中的最美中國手工藝。

4、南京有什麼必須品嘗的美食和值得一去的地方?

這篇文章里所選的菜館只有兩個標准,一是好吃,而是有特色。因此我不推薦一些並不好吃,純粹是因為便宜或裝修奇特而造就的性價比而名聲在外的店鋪,比如因為便宜過頭門庭若市的連鎖餐廳,比如各種女僕、貓咪主題的店,或者說營造江湖氣息的酒樓,以及金碧輝煌、奢華無比的會所。也不推薦那些好吃的外地菜系,比如南京最好的粵式早茶、銅鍋炭火的火鍋、日本人開日本料理、西班牙人開的西班牙餐廳等等,對於長期生活在南京的人而言很有用處,但是一回到當地,這些餐館難免要露怯。南京的小吃挺多,但是不成菜系,僅有的一些小吃、菜館也難以成為一塊廣為人知的招牌,很大的原因在於綠柳居這樣的館子的水準不復當年,諸如奇芳閣、永和園這樣的老字型大小早已江河日下,菜品質量難以保證甚至店大欺客,設置諸如最低消費,只能騙一騙不認識它家招牌的外地遊客。而晚晴樓、金陵春這樣的酒樓雖然菜品質量差強人意,還有專人講解小吃歷史,但價格死貴,可謂裝逼成性,希望大眾遠離這些,就不予推薦了。推薦的餐廳一律給出地址,如果有分店,那麼開頭只寫總店的地址,分店地址在文後提及,有些餐館值得一提,但相比別家不值得推薦,就只提其名,不過多推薦了。韓復興-中山北路105號(樂業村對面)許多做過功課的人來到南京會直接奔著韓復興的鹽水鴨去,雖然很多外地人並不知道韓復興是什麼,也不知道鹽水鴨是什麼。這樣的後果是到了大名鼎鼎的韓復興之後才發現,韓復興原來是一家只做外賣的店鋪。這里的鹽水鴨和街頭的鹽水鴨相比,有幾個不同。一是皮肉更嫩。二是許多店家愛吃肥鴨,求一個肥而不膩。但韓復興選的是偏瘦的鴨子,緊實酥爛。三是味道上,有些不講究的做鹽水鴨會做得很咸,韓復興的鹽水鴨並不很咸,而是突出一股清香。除了鹽水鴨,韓復興的其他東西也都值得一試,吃不下一整隻鴨子,斬個鴨腿也是不錯的選擇。他家的鴨油燒餅也很有名,香脆酥脆之類的話不必多說,鴨油濃郁是最大的特色,不過鴨油的氣味缺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的,認為這是鴨子的臊氣人的就不必吃了。許多做過功課的人來到南京會直接奔著韓復興的鹽水鴨去,雖然很多外地人並不知道韓復興是什麼,也不知道鹽水鴨是什麼。這樣的後果是到了大名鼎鼎的韓復興之後才發現,韓復興原來是一家只做外賣的店鋪。這里的鹽水鴨和街頭的鹽水鴨相比,有幾個不同。一是皮肉更嫩。二是許多店家愛吃肥鴨,求一個肥而不膩。但韓復興選的是偏瘦的鴨子,緊實酥爛。三是味道上,有些不講究的做鹽水鴨會做得很咸,韓復興的鹽水鴨並不很咸,而是突出一股清香。除了鹽水鴨,韓復興的其他東西也都值得一試,吃不下一整隻鴨子,斬個鴨腿也是不錯的選擇。他家的鴨油燒餅也很有名,香脆酥脆之類的話不必多說,鴨油濃郁是最大的特色,不過鴨油的氣味缺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的,認為這是鴨子的臊氣人的就不必吃了。(看似簡單卻美味無窮的鹽水鴨)南京的鹽水鴨大致可以簡單地分為兩檔,韓復興一檔,其他鹽水鴨另一檔。如果硬要在韓復興和其他鹽水鴨之間塞一個第二名,倒不妨把金陵飯店梅苑餐廳的鹽水鴨塞進去。但一來梅苑餐廳的鹽水鴨太貴了,就吃東西而言性價比太差,二來金陵飯店是所以是金陵飯店,不在於一道鹽水鴨,鹽水鴨對於金陵飯店和鹽水鴨對於韓復興的意義截然不同,雖然也上過電視,能講出光怪陸離的歷史和工藝,我始終不覺得觥籌交錯、指點江山之間,我吃到的鹽水鴨能像電視里那麼用心。總之這盤鴨子離大眾遙遠了一些,便不值得推薦。至於真空包裝的桂花鴨,我一直以為任何美味進了真空是對於精心選料、烹調技藝的侮辱,這種儲存方法既體現不出廚藝的精湛和選料的考究,精湛的廚藝和考究的材料也不屑於委身於禮盒之中,所以如果路途不遠就去韓復興切幾只鹽水鴨帶回去吧,真空禮盒裡的鹽水鴨只會讓你的家人對南京的印象變得糟糕。章雲板鴨-升州路236號(評事街路口)和巴子烤鴨鹵菜店-長白街50號(近淮清橋)南京的鴨子鋪向來是同時賣紅白兩味的,即烤鴨和鹽水鴨。論皮的酥脆,南京的烤鴨比不了北京烤鴨,論口感的鮮嫩多汁,南京的烤鴨又比不了廣式燒味。乍一入口,南京烤鴨的味道並沒有太多驚喜,但是其貌不揚的南京烤鴨,在灑上一袋紅鹵之後,脆皮嫩肉之間布滿了酸甜適口的鹵子,頓時色、香、味境界全出,便是入口生香,欲罷不能。這家店明明叫章雲板鴨,賣得最受歡迎的卻是烤鴨,其實鹽水鴨也不錯,但是有韓復興在前,就不多推薦了。另一家巴子烤鵝鹵菜店,名氣大不過章雲板鴨,人氣卻不小。這兩家推薦的店在做法上特色並不明顯,只是各自在各個環節都比別家出色,便不多描述了。南京的鴨子鋪向來是同時賣紅白兩味的,即烤鴨和鹽水鴨。論皮的酥脆,南京的烤鴨比不了北京烤鴨,論口感的鮮嫩多汁,南京的烤鴨又比不了廣式燒味。乍一入口,南京烤鴨的味道並沒有太多驚喜,但是其貌不揚的南京烤鴨,在灑上一袋紅鹵之後,脆皮嫩肉之間布滿了酸甜適口的鹵子,頓時色、香、味境界全出,便是入口生香,欲罷不能。這家店明明叫章雲板鴨,賣得最受歡迎的卻是烤鴨,其實鹽水鴨也不錯,但是有韓復興在前,就不多推薦了。另一家巴子烤鵝鹵菜店,名氣大不過章雲板鴨,人氣卻不小。這兩家推薦的店在做法上特色並不明顯,只是各自在各個環節都比別家出色,便不多描述了。(沒有澆上一撇紅鹵,終究不得南京烤鴨神韻)值得一提的是,曾經在南陰陽營有著兩家店鋪,一家月星餐廳專賣酸菜魚,魚片鮮嫩,口味卻咸辣非常,而且其他菜一概沒有,頂多拍個黃瓜,另一家巴子烤鵝,烤鴨做的很好,烤鴨中放很多的乾果,吃著入口生香,這兩家雖然沒有什麼關系,但東西都做得很好吃,能吸引遠近食客,又在同一條街上,去吃月星酸菜魚的幾乎都會人手一份,捧一盒烤鴨進來,倒也相得益彰,每每看見這一景象,頗有管鮑之交、秦晉之好。但後來月星搬走了,雖然各自的生意依然不錯,但這樣美好的景象卻再也看不見了,有些食客為之惋惜,不知老闆們有沒有惋惜的想法。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幾乎每次吃飯的時候,烤鴨和鹽水鴨一同擺出來的時候,都是夾烤鴨吃的人多,大概是做法使然,相比鹽水鴨,烤鴨更容易做得好吃吧。鴨得堡-抄紙巷11-12臨號(近淮海路)南京人嗜鴨,擅長吃鴨,不論是烤鴨、板鴨、鹽水鴨,都做得香飄十里,美名遠播。鴨脖、鴨爪也不放過,連美女們也不顧手臟,啃得美滋滋的,鴨子翅膀做成鴨四件,小孩子也抱著啃得滿臉鹵子——應該說除了鴨毛只能做成羽絨服,鴨子身上的每一塊都能在南京變成美食。但如果挑選一種和南京人最為休戚相關的食物,這種食物卻不採用鴨子肉,而是用那些鴨子肚子里藏著的東西,做出來的鴨血粉絲湯。南京人嗜鴨,擅長吃鴨,不論是烤鴨、板鴨、鹽水鴨,都做得香飄十里,美名遠播。鴨脖、鴨爪也不放過,連美女們也不顧手臟,啃得美滋滋的,鴨子翅膀做成鴨四件,小孩子也抱著啃得滿臉鹵子——應該說除了鴨毛只能做成羽絨服,鴨子身上的每一塊都能在南京變成美食。但如果挑選一種和南京人最為休戚相關的食物,這種食物卻不採用鴨子肉,而是用那些鴨子肚子里藏著的東西,做出來的鴨血粉絲湯。但南京遍地都是鴨血粉絲湯,但想吃一碗理想的鴨血粉絲湯,它的裡面內容首先要包羅萬象——鴨血細膩而嫩滑,鴨肫肉質緊密,滋味悠長,鴨腸富有韌性,緊韌耐嚼,鴨肝質細嫩,味鮮美,有鵝肝的影子。單單是這一條,許多小攤就做不到,即便有這么全,也捨不得物料放多一塊。而這些七七八八的東西,好吃起來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新鮮,只有新鮮的內臟才能釋放出最豐富的韻味。鴨德堡這里客流巨大,每天消耗的內臟數不勝數,巨大的消耗量是材料新鮮的最好的保證。而作為南京最貴的鴨血粉絲湯,裡面的內容也毫不拮據,是足量足料的。有好的物料,便少不了好的湯頭。如果說鴨血鴨肝之類的只不過是在程度上優秀於其他的鴨血粉絲湯,這湯底便足以稱得上是絕無僅有了。與別地的鴨湯相比,鴨德堡的鴨血粉絲湯的湯汁竟然是乳白色的,喝起來濃郁鮮美,不知是不是老鴨熬出來效果。但這鮮美之中,卻不像一些靠味精堆出來的小攤一樣鮮得濃烈、逼仄,以至於喝完之後口乾。對於反感味精的人而言吃到了一點可貴的剋制,這也許就是對自己食物味道的自信吧。粉絲和豆腐果的口感也很好,尤其是豆腐果,吸飽了種種濃郁、鮮香和甜美在其中,咬在嘴裡,頓時就吃得停不下來。(鴨得堡乳白色湯汁的鴨血粉絲湯)如果在喝這家鴨血粉絲的時候,配一塊鍋巴也是很好的選擇,除了這家老店,還有後來開的三家分店分別在豐富路134-4號(中央大酒店旁),珠江路通賢橋4號(近百腦匯),三牌樓和會街51號-11。如果對於口味不是很看重的人,倒也可以去小李湯包嘗嘗,雖然味道差了一些,但是價格便宜,性價比很好。至於南京遍地都是的回味鴨血粉絲湯,沒吃過鴨血粉絲的外地朋友可以去那裡嘗嘗新鮮,至於口味,我只能說在南京生活了一段時間的人大概就不會特意去吃了。汪家餛飩-集慶路來鳳小區金粟庵9號(近三山街地鐵站)曾經有一首南京話說唱《喝餛飩》傳唱於大街小巷,就是以喝餛飩為引子,說遍南京世像百態。南京地面的餛飩以小餛飩為主,好吃的餛飩有很多,比如玉泉路上養育了無數中小學生的胖子餛飩,再比如蔣友記和蓮湖糕團的牛肉餛飩,各個食客、各種美食榜單里的餛飩店更是令人眼花繚亂。也許是小餛飩本身個頭小、利潤不高,做大做精確實一件很難得的事情,因此挑一個第一不是很容易,但如果非要選出一家南京最好吃的餛飩,那就只能是汪家餛飩。曾經有一首南京話說唱《喝餛飩》傳唱於大街小巷,就是以喝餛飩為引子,說遍南京世像百態。南京地面的餛飩以小餛飩為主,好吃的餛飩有很多,比如玉泉路上養育了無數中小學生的胖子餛飩,再比如蔣友記和蓮湖糕團的牛肉餛飩,各個食客、各種美食榜單里的餛飩店更是令人眼花繚亂。也許是小餛飩本身個頭小、利潤不高,做大做精確實一件很難得的事情,因此挑一個第一不是很容易,但如果非要選出一家南京最好吃的餛飩,那就只能是汪家餛飩。(汪家餛飩的個頭非常飽滿)這里的餛飩肉餡飽滿,湯底清涼。最為出色的一點在於餛飩餡調得非常緊致,煮熟之後吃起來非常鮮活,一口咬開肉餡彷彿吃進一隻滾燙的小魚。這一點技術革新很難得,因為南京街頭都興吃小餛飩,汪家餛飩雖然採用的是小餛飩的包法,但肉餡遒勁有力,個頭很大,就已經讓很多肉餡軟趴趴、黏糊糊的餛飩自愧不如了,但這么做的代價是皮子做不到薄如蟬翼,因為肉餡大,比較難熟,如果皮子太薄,等到肉餡煮熟的時候,皮子就要煮爛了,不過對於吃貨們而言,這種做法似乎很討人喜歡,也讓它在南京清一色的小餛飩中鶴立雞群。這家餛飩的湯也非常清爽,常常換水,因此口感也很乾凈。相比好吃的餛飩,老闆下餛飩更是一件驚人的表演。由於食客絡繹不絕,老闆都是一次性下幾十個人的分量,待餛飩依次下鍋,遍任其翻滾。利用這段時間擺放碗筷,只見他雙臂輪圓,抱來層層疊疊高塔一般的二十多隻碗,轟隆一聲摔在鐵皮檯子上,大碗四散滾開,猶如江面翻滾,老闆左右開弓碼放整齊,擺勺子、澆鹵子、灑料有條不紊,工序一道接著一道節奏井然有序,期間碗筷碰撞,叮當作響,卻秩序井然,甚至富於節奏。這些工序看著並不多,但這么多碗頗有些繁瑣,但他出手凌厲,一切都是一蹴而就,時不時騰開手撇去旁邊餛飩鍋內的浮沫,等到時機一到,利落地把餛飩舀出鍋,人們依次端走。「你,什麼碗?」老闆問一個獃獃立著排隊的人,原來盯著看的人沒反應過來,都意識不到自己等了多久。(由於生意火爆,汪家餛飩的老闆每天都忙得不得了)汪家餛飩為兄弟三個三家分店,這一家是老二的店,人氣最旺,這位老闆的外形也非常兇悍,寸頭、紋身,下餛飩的時候頗有剛猛之氣護體。另外兩家店面分別在雨花路201號(雨花台北門對面)和雨花新村二村聯華超市旁(近區郵局),但人氣就差了一些。值得一提的是,在南京所有的餛飩中,只有一家老汪家柴火餛飩,默默堅持用柴火煮餛飩,自從在網上爆紅之後很多人紛紛去找童年回憶,而我吃過之後覺得,這家餛飩味道平平,只能說不難吃,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絕不值得親自跑去吃,如果哪一天正巧路過,給柴火堆拍一張照即可。就讓這種沒有意義的堅持自生自滅去吧,一切烹飪技法的革新和堅守,都要以好吃為目的和前提,不是嗎?易記皮肚面-明瓦廊101號(近大洋百貨)和君友老鹵面-火瓦巷(江蘇飯店2號門旁)相比名聲在外的鴨血粉絲湯,南京的面條名頭就不夠大了。蘭州有蘭州拉麵,北京有炸醬面,武漢有熱乾麵,鎮江有鍋蓋面,南京有什麼面呢?南京人撓著頭皮,指著面前的大海碗說——我覺得屌皮肚面好吃得一逼唉!皮肚,是將鮮豬肉皮曬干之後炸成的東西。好的色澤黃白、質地脆酥,孔狀均勻,塊形完整,口感鮮美,由於香酥多孔,放入面湯中常常能飽吸湯料,發脹開來。所謂的皮肚面,其實只是放了皮肚而已,真以流派論,這種南京人最常見的面條應該叫做小煮麵,這種面條不放醬油,味道偏清淡,功夫全在料和湯里。其中的配料包羅萬象,綠的青菜葉,白的鵪鶉蛋,黑的木耳,粉的香腸片,紅的熏魚,灰的豬肝有其中六樣的就算是六鮮,配上白面紅油煞是好看,至於究竟是哪六鮮,不一而論。牛雜、牛肉、大排、小排、熏魚、扣肉、皮肚等等各自也各唱主角,如果有點了諸如「全家福」這樣的品種,那真是澆頭比面條還多,要吃得人死撐活脹了。小煮麵的面條普遍細細的,且筋道十足,但如果鹼水過多,筋道就成了堅硬。也許是這樣復雜豐富的配料,且用料足實,碗大如缸,南京的小煮麵幾乎都不難吃,水平上各有特色,易記皮肚面的名氣要略大一些,給料很豪爽,尤其是皮肚。面湯中帶著辣,面條也有勁。其他的小煮麵也有非常好吃的比如祁家面館。項記面館。四鶴春面館,用的沒發透的皮肚,很特別。張府園大碗面。張褚玲大碗皮肚面。茶南面館,大肉實惠,面湯是紅湯而非一般小煮麵用的白湯。這些面館都是隨手摘錄的,水平的差距都不大,一方面是說南京的小煮麵都不錯,至少不會有一些地方隨便澆一勺醬油湯扔一把面條的事情。另一方面實在是現在年輕人的口味太不講究了,吃泡麵吃老壇酸菜,吃龍蝦非吃麻辣香辣,口味越來越重,於是這些面條無一例外都是用令人瞠目結舌的味精堆出來的味精鮮湯,吃著雖然不錯,但是吃完以後就要大口喝水了。小煮麵不加醬油本是為了味道清淡,結果傳承人們的味精一個用得比一個狠,我不敢想像吃慣了這些面條的人以後的生活中會欣賞那些清淡的食物嗎?就像抗生素形成的抗葯性一樣,濫用味精最終也會混亂我們的味蕾。(包羅萬象的易記皮肚面)除了小煮麵,另一種在南京常見的面條是老鹵面,南京的老鹵面中名氣最大的莫過於君友老鹵面,君友老鹵面最有名的則是熏魚面,既然專門推薦了,什麼老鹵醇正、面條筋道、魚肉味甜的話說不說都一樣,但他家居然是24小時營業,上夜班的人尤其是計程車司機常去吃一碗面條,相比一些願意過安逸日子,只忙活一上午的餛飩檔,這家面館倒有些人文關懷。除了這一家老鹵面,隨手摘錄老瞻園面館,地雷面館也是很好吃的老鹵面。(熏魚面是君友老鹵面的招牌)對面條而言,小煮麵得其鮮美,老鹵面則得其醇厚。小煮麵的歷史從解放後開始,因為其更刺激的味道受到年輕人的喜愛。老鹵面的歷史則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相比製作起來更簡單的皮肚面,熬制老鹵更見功夫。但是隨著吃東西的人越來越不講究,許多人以吃貨自居,卻連自己真正喜歡吃的是什麼都搞不清,店家也一味把口味弄得重,使得許多老鹵面鹹得要命,許多小煮麵成了味精面,鮮得口渴。據說就面條而言,不妨去大飯店點了吃,大飯店的白案師傅做出來的面條往往都不會差勁,可惜我沒有怎麼吃過這樣的面條。我曾經在大飯店吃到印象最深刻的「小吃」是王子飯店的王子炒飯,放滿了各式鮑參翅肚,還有漂亮的女服務員表演炒飯,吃到嘴裡並沒有什麼稀奇,倒是女服務員的表演有些新奇,看完了才覺得我學學也能學會,只不過我不是女的罷了,結果時過境遷,前些年王子飯店居然倒閉了,令人唏噓不已。還有一些大飯店做出來的刀魚餛飩,一旁的刀魚骨頭炸的酥脆,刀魚餛飩的餡也的確是細膩鮮美,舌頭一頂就化,但相比汪家餛飩,還是後者給我的驚喜更多。而問起現在的南京年輕人知道什麼面館,恐怕很多人都要說鴻福面館,這家推出58元超大分量,如果一人吃完就免單的面館在網上聲名遠播,但就口味而言,配不上這么大的名氣。也許不論是富人土豪還是平民百姓,我們對於自己真正想吃什麼,還無暇細細思考。全福樓-珠江路48號(北門橋口)他就像所有頂著光環混日子的老字型大小一樣,有一個鮮亮古老的名字,平庸毫無特色的裝潢,大部分菜品難吃而昂貴,令人大呼上當,卻靠著一兩樣足以驚為天人的東西存活下去。他就像所有頂著光環混日子的老字型大小一樣,有一個鮮亮古老的名字,平庸毫無特色的裝潢,大部分菜品難吃而昂貴,令人大呼上當,卻靠著一兩樣足以驚為天人的東西存活下去。全福樓的全部意義,就在於它的包子。如果你買電腦修手機的時候路過珠江路和丹鳳街交界處的全福樓,請不要腦子一熱走上樓去點幾個菜,而是安靜地在一樓小吃部排隊,買上幾個包子,菜包、肉包、燒麥,尤其是肉麻團和小籠包這些都不會令人失望,將長條形的肉麻團咬下去,芝麻香得濃郁、麵皮酥韌舒心,肉餡鮮甜動人,幾經咀嚼便相生相依,唇齒生津,足以擔起「驚艷」二字。但小吃部里最大的明星,則永遠是小籠包,因為整日批量作業,包子皮已然不能薄得那麼講究了,好吃的包子本來是要講究薄皮大餡的,這就對小籠包的內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里的小籠包隨口一咬,就像被人灌了一口高湯一樣,湯汁甜美鮮香,在嘴裡四處游動,若是不識得小籠包燙口的人被燙得難受,卻又覺得好吃不忍心吐掉。肉餡飽滿實在,吃起來緊致有咬勁。不過由於淮揚菜的風格使然,湯汁很甜,在不愛吃甜的人看來,這不過是一個圓形的糖三角罷了。全福樓的全部意義,就在於它的包子。如果你買電腦修手機的時候路過珠江路和丹鳳街交界處的全福樓,請不要腦子一熱走上樓去點幾個菜,而是安靜地在一樓小吃部排隊,買上幾個包子,菜包、肉包、燒麥,尤其是肉麻團和小籠包這些都不會令人失望,將長條形的肉麻團咬下去,芝麻香得濃郁、麵皮酥韌舒心,肉餡鮮甜動人,幾經咀嚼便相生相依,唇齒生津,足以擔起「驚艷」二字。但小吃部里最大的明星,則永遠是小籠包,因為整日批量作業,包子皮已然不能薄得那麼講究了,好吃的包子本來是要講究薄皮大餡的,這就對小籠包的內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里的小籠包隨口一咬,就像被人灌了一口高湯一樣,湯汁甜美鮮香,在嘴裡四處游動,若是不識得小籠包燙口的人被燙得難受,卻又覺得好吃不忍心吐掉。肉餡飽滿實在,吃起來緊致有咬勁。不過由於淮揚菜的風格使然,湯汁很甜,在不愛吃甜的人看來,這不過是一個圓形的糖三角罷了。李記清真館-評事街打釘巷1號(近建鄴路)南京的牛肉鍋貼店多如牛毛,李記清真館當為其中翹楚,也就是說,這是全南京最好吃的鍋貼。李記清真的鍋貼包含了人們對於鍋貼這種食物的所有完美幻想,色澤、口感、味道等等一切,金黃酥脆、鮮嫩多汁,肉質軟嫩等等別處使用過的形容詞都可以一股腦套用到它的頭上。但如果挑選出一種獨一無二的特質,應該數它的湯汁。咬開一隻鍋貼汁水四溢,驚喜無比,頭一次吃的人絕不會想到,鍋貼里也能有這么多的湯汁。湯汁鮮甜無比,並且飽蘸了牛肉的香味。簡直像是在吃一隻小籠包,但蒸出來的包子哪會有油煎的鍋貼這樣的似火熱情呢?就像莫妮卡貝魯奇和瑪麗蓮夢露都是絕世美女,但瑪麗蓮夢露的裙子迎風飛揚的時候,這一刻便帶走了男人所有的幻想。南京的牛肉鍋貼店多如牛毛,李記清真館當為其中翹楚,也就是說,這是全南京最好吃的鍋貼。李記清真的鍋貼包含了人們對於鍋貼這種食物的所有完美幻想,色澤、口感、味道等等一切,金黃酥脆、鮮嫩多汁,肉質軟嫩等等別處使用過的形容詞都可以一股腦套用到它的頭上。但如果挑選出一種獨一無二的特質,應該數它的湯汁。咬開一隻鍋貼汁水四溢,驚喜無比,頭一次吃的人絕不會想到,鍋貼里也能有這么多的湯汁。湯汁鮮甜無比,並且飽蘸了牛肉的香味。簡直像是在吃一隻小籠包,但蒸出來的包子哪會有油煎的鍋貼這樣的似火熱情呢?就像莫妮卡貝魯奇和瑪麗蓮夢露都是絕世美女,但瑪麗蓮夢露的裙子迎風飛揚的時候,這一刻便帶走了男人所有的幻想。(鍋貼與牛肉餛飩是這里的絕配)南京也有不少打著七家灣名號的鍋貼店,但好吃的並不多,可以稱之為美食的有在《舌尖上的中國2》里展示了菜籽油用法的草橋清真牛肉鍋貼扁食店,在評事街七家灣甘雨巷33號(省航道局對面)。金記老七家灣第一鍋貼店,位於金沙井20號(近瞻園)。還有位於老門東的箍桶巷內的蔣友記,除了皮子沒有蔣友記那麼好吃,鍋貼別的部分水準都不在蔣友記之下。這些鍋貼的水準都不錯,但相比之下,更多的人還是覺得李記最能代表南京的鍋貼。蔣有記-箍桶巷(老門東側)曾經躋身於秦淮八絕的蔣友記堪稱命途多舛,1922年,如今的掌門人蔣玉友的爺爺蔣有才創立了「蔣有記」。傳給他父親蔣慶祺。1969年,「蔣有記」於文革中停業,蔣慶祺被下放到沭陽農村,蔣家人舉家離開南京,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兩年,蔣慶祺才帶著妻兒回到南京擺攤,但蔣友記的招牌卻成了夫子廟飲食有限公司的,靠著招牌販賣假冒的「蔣友記」,也有多家店面盜用蔣友記的招牌。幾經訴訟,2010年年底,工商總局商標局決定讓雙方抽簽決定「蔣有記」的商標歸屬問題,蔣玉友「幸運」地抽到了簽。曾經躋身於秦淮八絕的蔣友記堪稱命途多舛,1922年,如今的掌門人蔣玉友的爺爺蔣有才創立了「蔣有記」。傳給他父親蔣慶祺。1969年,「蔣有記」於文革中停業,蔣慶祺被下放到沭陽農村,蔣家人舉家離開南京,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兩年,蔣慶祺才帶著妻兒回到南京擺攤,但蔣友記的招牌卻成了夫子廟飲食有限公司的,靠著招牌販賣假冒的「蔣友記」,也有多家店面盜用蔣友記的招牌。幾經訴訟,2010年年底,工商總局商標局決定讓雙方抽簽決定「蔣有記」的商標歸屬問題,蔣玉友「幸運」地抽到了簽。(這份傳承了一百年的手藝,鍋貼的皮尤其令人驚喜)作為近百年歷史的清真菜館,傳承下來的手藝毫不遜色,尤其是牛肉鍋貼。這里的牛肉鍋貼外皮最佳,厚一分笨重,薄一份生硬,軟硬適中,不僵硬不粘牙,底部焦香酥脆,入口就像是在嚼一塊酥脆的餅干,如果外帶會發現,過一段時間也不像有些鍋貼軟榻下來,而是堅挺依舊。肉餡的肉質軟嫩,咸甜適口,餡里有微量的蔥姜既去了腥,更突出了牛肉清新自然的本味。牛肉餛飩也曾是蔣友記的招牌之一,但現如今水準平凡,好吃,卻不值得在文章里推薦。正宗的蔣友記只有古色古香的老門東內的箍桶巷有一家,以及秦虹路313號的分店。廣為人知的夫子廟里的那一家正是頂著蔣友記招牌侵權多年的幫凶之一,在官司中它得以繼續營業,但不得擴大經營面積。這一家的鍋貼沒有難吃得那麼明顯,但與正宗的相比就相形見絀,提醒大家是希望大家不要沖著老字型大小的名頭卻被騙了,還要怪罪到老字型大小的頭上,而且侵權使然,最好還是別去支持它的生意了。蓮湖糕團店-貢院西街26號(近夫子廟景區步行街)在夫子廟尋找這家人滿為患的店非常容易,走進蓮湖糕團店,會發現滿屋子的人都在捧著一碗黑乎乎的東西喝得起勁,這便是蓮湖糕團店的赤豆元宵了。這碗元宵色澤烏黑,口感濃稠粘糯,小火慢燉將所有食材的外形化解,逼出所有的味道,任他們互相擁抱融合。紅豆被細細地磨成了沒有脾氣的末,釋放出清香,而在這香味之中又蘊含著桂花的香氣,才品出了桂花的香氣,又嚼出了燉得柔軟的蓮子的清甜微苦,方吃出蓮子的滋味,又觸到稀爛的紅棗的香甜,所有這些味道都在白糖的甜味上鋪陳開來,甘甜清香、軟糯細膩,這一切,卻都隱藏在其貌不揚的黑之中。品完赤豆元宵之後回頭再看它,便不敢小瞧這黑乎乎的甜品,只覺得自己捧著喝下的,是一碗黑夜中的璀璨星空。在夫子廟尋找這家人滿為患的店非常容易,走進蓮湖糕團店,會發現滿屋子的人都在捧著一碗黑乎乎的東西喝得起勁,這便是蓮湖糕團店的赤豆元宵了。這碗元宵色澤烏黑,口感濃稠粘糯,小火慢燉將所有食材的外形化解,逼出所有的味道,任他們互相擁抱融合。紅豆被細細地磨成了沒有脾氣的末,釋放出清香,而在這香味之中又蘊含著桂花的香氣,才品出了桂花的香氣,又嚼出了燉得柔軟的蓮子的清甜微苦,方吃出蓮子的滋味,又觸到稀爛的紅棗的香甜,所有這些味道都在白糖的甜味上鋪陳開來,甘甜清香、軟糯細膩,這一切,卻都隱藏在其貌不揚的黑之中。品完赤豆元宵之後回頭再看它,便不敢小瞧這黑乎乎的甜品,只覺得自己捧著喝下的,是一碗黑夜中的璀璨星空。(滿屋子的人都捧著一碗黑乎乎的東西)糕團店裡也賣其他糕團、糕餅、糕點,不只是製作技藝的問題還是現代人的口味,我覺得都不是美食,它們的水平不會超過任何你在家門口吃到的,糕點的滋味顯得莫名其妙,絕無驚喜,也許這些東西和我這種吃慣了西點的一代人不在同一個頻道,還不如麥當勞的派更合我的口味。芳婆糕團店-王府大街50號(近石鼓路)相比別的店家往往只有一兩道菜是值得推薦的,芳婆糕團店體現出了一種美妙均衡,雖然沒有好到逆天的食物,但它的每一樣東西都不錯,單單拎出誰來講都不公平,但把它們都講了又不現實,我只能說它家的酒釀元宵、老鹵蛋、糖芋苗、酸辣湯、麻團、赤豆元宵、肉粽、糯米藕、南瓜餅、赤豆酒釀元

5、全聚德烤鴨真空包裝怎麼吃

1.打開包裝,把鴨肉拆開,鴨子很大,這次只吃了一半。

2.把鴨肉切成條,擺回在盤中,蓋上蓋,答放在微波爐中微五分鍾,時間不要太長,長了都會變成油了。

3.把荷葉餅放在蒸鍋中蒸五分鍾,吃時不要全拿出來,用幾張拿幾張,否則時間長了會硬。

4.把黃瓜切段,蔥切絲,香菜切段。准備好甜面醬。

5.用荷葉餅卷上鴨肉,黃瓜,蔥絲,香菜,抹上甜面醬,捲起來吃。

6.開吃。

6、全聚德烤鴨外賣多少錢?(帶到外地送朋友。)

全聚德和平門,也是總店,烤鴨是218一隻,蔥醬餅要單點的,餐後加百分之十的服務費,3人一隻少點,不過還可以點半隻。一隻半差不多啦。加上酒水和菜,照著500塊。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