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送禮對象 » 贈送土特產是什麼行為

贈送土特產是什麼行為

發布時間: 2023-02-15 13:47:03

1、贈送特產品算行賄嗎?

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版的行為。權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2.行賄數額不滿一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2)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可見,行賄罪中的財物包括土特產品,第二,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如果同時附合上述條件的,就屬於行賄。數額達到立案標準的,就構成犯罪。

2、我在事業單位上班,家裡有土特產,帶點給同事吃,一個辦公室一罐,一罐四十塊,這樣送不違反八項規定吧?

這跟「八項規定」有什麼聯系?一點土特產的食物而已,又不是拿這點土產賄賂和謀取利益,想得太多。

3、請說說日本從古代開始互相贈送禮物的習慣

人情來往在日本的民族習俗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關於喜歡互贈土特產的習慣更是從很早的時候就一直流傳下來了。日本人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出國,不管走到哪裡都一定要購買當地的土特產,關於日本人的這一習慣,全世界都有名。因此有些研究者就將日本人的這一習慣稱之為「土特產強迫症」,非常形象的揭示了日本人每到一地不買土特產就會坐立難安的怪癖。日本人買了土特產還會送給同事和鄰居,不像其他國家的人只會送給家人和朋友。
對於餞別禮物,一般在喬遷、轉學、轉職或長期旅行的時候贈送,含有「在新環境中也要依舊身體健康」「今後也請多指教」的意思,一般會選擇贈送在新環境中用得上的小禮物或紅包。而歐美人即使有餞別的習慣,但貌似也沒聽說夠有送錢的。

「餞別」的來歷
在古代交通不便,人們在長途旅行的時候不僅非常辛苦痛同時也總是會遇到許多麻煩。因此人們會在周圍朋友需要圓形的時候贈送小禮物、紅包、詩歌或者舉行送行宴會,用以祈求友人一路平安。平安初期文獻《土佐日記》中記載「前路漫漫,一路平安」,看來餞別的習俗自古就有。「餞」字原本的意思是「馬鼻子所朝的方向」也就是送別人所騎馬的鼻子朝向旅人出發的方向,因此「餞」字本身就含有祈求旅途平安的意思。

「土特產」原本叫「宮笥」,是指在參拜寺院神社時所得到的神的恩惠,以護身符、神符以及神佛有關的小物品為表現形式,將這些東西分給近鄰或親近的人以表達祝福的意思。其後,室町時代的官宦人家早參拜伊勢神宮時,會將白布、小刀、鑷子等日常用品作為「土產」贈送給親近的人。而江戶時代則出現了「土特產商店」,隨著參拜寺院神社行為的興盛,贈送土特產的習俗也一直延續下來。
據說過去有的村落曾集體積攢旅費。旅行者代表村子,用村民們積攢的錢到遠方的寺院神社去參拜,為回報村民捐贈的金錢,歸鄉之際則以神佛的恩惠(護身符等)作為土產帶回,同時也會為村民們講述途中的所見所聞,以增長見識。

餞別送實用物品
在友人或者平日里關系不錯的同事喬遷之時,向對方贈送紅包或者小禮品用以表達自己長久以來的謝意。小禮物最好以拖鞋、桌布或圍裙等實用的東西為主。如果要包裝的話,要用紅白繩結,附上寫有「餞別」「踐行」等字樣的禮簽。不過如果是要送長輩的話,寫「餞別」會很失禮,這時候禮簽上應該寫「御禮」的字樣。收到餞別禮後,在平安的完成搬遷或者順利的到達工作地後要寫感謝信寄回,但通常不需要回贈餞別禮物。

日本人在國內購買的土特產的種類在20年前是以陶器、人偶為主,而現在便宜輕巧的東西則更受歡迎。對於來到日本觀光的外國人買回去的東西則以陶器、人偶居多,因為這些東西更能代表日本當地的民俗風情。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