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送面積法規
1、別墅贈送面積是否合法
不合法的
別墅贈送面積是不合法的,贈送的面積是不可以寫入到購房合同和《房地產證》當中的,即便開發商承諾贈送一部分使用面積,但是如果交房時開發商沒有兌現承諾,購房者也沒有辦法進行維權。
開發商經常會打出贈送面積的廣告語,在贈送面積的事情上,人為的可操作性很強,購房者很少能真正佔到便宜,日後購房者如果要將房產抵押和出售,贈送的面積是無法進行評估的,所有的交易均以購房合同或者房產證作準。
2、國家規定半贈送面積與全贈送面積有哪些?
目前樓市一些熱賣的戶型產品贈送面積極為常見,贈送面積普遍在原戶型面積的5%-10%。陽台、花園、飄窗等計一半面積更是成為樓盤最常見的贈送手法。然而,能否送面積、如何送面積並不是開發商說了算,國家對此有明確的規定。
計算一半的面積有哪些?
1、有蓋無柱的外走廊、檐廊、掃頂蓋水平投影面積一半計算面積。
2、獨立柱在雨篷,單排柱的車棚、貨棚、站台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面積。
3、未封閉的陽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積一半計算面積。
4、建築物外有頂蓋,無柱的走廊、檐廊按其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面積。
5、建築物間有頂蓋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面積。
不計算建築面積的有那些?
1、空出房屋牆面構件、藝術裝飾,如柱、垛、無柱雨篷、懸挑窗檯等。
2、檢修、消防等室外爬梯。
3、沒有圍護結構的屋頂水箱、建築物上無頂蓋的平台(露台)、游泳池等。
4、建築物如獨立煙囪、油罐、貯油(水)池 、地下人防幹道、支線等。
5、舞台及後台懸掛幕布、布景的天橋、挑台。
6、建築物內外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及利用建築物的空間安置箱罐的平台。
對於贈送面積,購房者要理性看待並且從居住角度出發去判斷。
如果產品設計合理,買房人能得到額外使用面積,開發商房子也賣得好,可以說是一種雙贏,但如果沖著「贈送」兩個字盲目以為撿了便宜,沖動買房,萬一贈送部分設計得不好,不能利用或對後期使用造成困擾,那就得不償失了。具體的,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在購買前就弄清楚送面積的詳細情況。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1-1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3、贈送面積違建可以要求賠償嗎
法律分析:贈送面積違建可以要求賠償。違章建築依法應當予以拆除。買房人可以依據房屋買賣合同,要求賣房人給於賠償。贈與人贈與的財物屬國家、集體、他人或是非法所得的財物,贈與合同無效。如果贈與是為了逃避履行法定義務,該贈與合同無效。比如為了逃避債務把財產贈與給他人,此事即使利害關系人主張權利,該贈與合同也無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二條 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不承擔責任。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
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造成受贈人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4、國家規定贈送面積能寫入合同中嗎
「贈送面積」是一種常用促銷手段,但很少寫入購房合同和房產證中。
5、買房子贈送的面積如何保障
法律分析:贈送面積在進行產權登記時不會納入產權面積中。當下開發商的這一行為其實是不受認可的。這些贈送面積的住房,購房者在拿到成品房後,如果面積與開發商的宣傳面積不符,購房者無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六條 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6、贈送面積新規出台
法律分析:贈送的面積是能夠處理房產證的,有些開發商在實踐買賣中,也的確會贈送給客戶一些天台等還算有用的面積,可是這個面積並不能載入房產證,不享用產權待遇。假如是這樣的話,那就意味著這個贈送面積在某種程度上能夠算作違建面積,遇到拆遷亦或一些爭議爭執的過程,就很難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六十條 國家實行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登記發證制度。
第六十一條 以 出讓或者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登記,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核實,由同級人民政府頒發土地使用權證書。在依法取得的房地產開發用得上建成房屋的,應當憑土地使用權證書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登記,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核實並頒發房屋所有權證書。房地產轉讓或者變更時,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房產變更登記,並憑變更後的房屋所有權證書向同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經同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核實,由同級人民政府更換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權證書。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