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送面積是公攤面積嗎
1、進戶門贈送面積算公攤嗎
只要是建築物,整棟建築的全體建築面積都會包含分攤面積。 分攤面積包括走道、走廊、電梯間、消防通道、非人防工程的地下室等等。 業主專有建築面積之外的部分就是公攤面積,計算方式為:按照分攤系數乘以業主專有建築面積得出分攤面積。
2、有了贈送面積是不是就不用減去公攤面積了?
不是
贈送面積其實是室內面積,而且包括了公攤
贈送面積有公攤的版
公攤面積一般就是建築權面積減去30或者20
一層4戶。公攤大約30 6戶,公攤大約20
所謂增所面積就是優惠,
建築面積加贈送面積是房間總的建築面積
至於實際面積,那隻能測算室內實際面積
刷牆時候測量,計算就好
3、請問贈送面積要算在公攤系數裡面嗎?
1
4、有贈送公攤面積的說法嗎?
單套房屋建築面積包含了套內面積與公攤面積兩部分。購房贈送公攤面積,看起來「白得」了,但精明的開發商可以將「套內面積」的單價提高啊。
舉例:一套房總面積120平米,其中公攤面積為20平米。.原來定價為,每平方建築面積一萬元,則總價等於120萬元。現在換種說法,贈送公攤,定價為每平方建築面積一萬二千元。但即便只按100平米套內面積計算,這房實際總價還不是一樣嗎?
飄窗若不落地,本來就不計入建築面積,何來「贈送」一說?
按測繪規范,未封閉的陽台,本來就是算半數面積的。
這樣解釋,你明白了嗎?
賣家總比買家精,這是亘古不變的。
5、買房送你高達20%的贈送面積不一定就賺了,贈送面積」從何來?
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買房子是一生當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很有可能是一輩子的人攢了一生的積蓄才給自己換來了這個房子。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買房子是精打細算,但是當聽到開發商免費贈送給自己高達20%面積的時候,消息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是簡直太劃算了。
但其實對於任何的商家來說,沒有無緣無故的贈送,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大家的面對這高達20%這總面積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其實之所以有一些人比較容易被忽悠,主要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些贈送面積是從何而來的。
相信大家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開發商的宣傳廣告,上面都是買房送地下室,兩房變四房買一層送一層這樣的。聽起來是讓人感覺非常的美好,但通常而言贈送面積的形式千奇百怪,但是大部分都是這幾種,比如入戶花園、陽台、露台、地下室、閣樓、挑高設計加隔層等等這些。
俗話說就是同樣的區域變著花樣換個包裝來給大家說出來,但是這些地方從自己購買的,就變成了開發商贈送的。之所以這樣,主要也是因為開發商抓住了所有買房子人的心態,都希望以最低的價格能夠買到自己心儀的房子。
但其實等到自己後來簽訂合同看到房子之後,也就會發現對於這些贈送面積只是一種概念的存在,因為對於任何地方都是自己花錢購買的,並不存在什麼贈送。所以今後大家在購買房子的時候,遇到贈送面積的之類的事情,可千萬不要輕易相信,應該要仔細的打聽清楚,對於那些存在贈送一兩個平方的或許還存在。但是對於這種高達20%的根本是不可能。
6、房產證上公攤面積能用贈送面積補回來嗎
不可以,公攤面積和贈送面積本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所謂贈送面積只的是不記入到房產證上的面積而已。公攤面積是實際獨立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