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送禮對象 » 黃埔軍校成立典禮贈送鎮紙人員

黃埔軍校成立典禮贈送鎮紙人員

發布時間: 2023-03-25 23:14:55

1、黃埔軍校成立背景

主要人物:馬林(提出建立軍校建議)孫中山(接受提議並建立軍校,校總理)蔣介石(校長)周恩來、熊雄(政治處主任)
軍校宗旨(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
令學生記憶猶新:校訓(親愛精誠)對聯(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孫中山想建立一所培養穗雀革命軍事幹部學校的願望已有很久了。他通過總結辛亥革命以來的失敗教訓,深深感到依靠軍閥的武裝是不可能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同時,列寧領導革命軍隊取得十斗族歷月革命勝利的經驗也使他得到很大啟發。
1921年(民國10年)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廣西桂林會見孫中山。馬林向孫中山提出"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建議。孫中山欣然接受這個建議。
在參照蘇聯模式後,軍校以孫中山提出的「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採取軍事與政治並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育方針,為國共兩黨培養造就軍事政治人才。為此國共兩黨對該校都極為重視,皆選派重要幹部到校任職:孫中山親自兼任校總理,蔣介空搜石任校長,廖仲愷任國民黨黨代表,中國共產黨人周恩來、熊雄先後擔任軍校政治部主任。60多年後,當年的學員對當天依然記憶猶新:當日檢閱台正中央高懸校訓:「親愛精誠」,兩邊配對聯:「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正是孫中山試圖通過黃埔師生為紐帶,團結兩黨共同革命的寫照。

2、孫中山在黃埔軍校的故事

有點長,希望樓主獲取自己感興趣部分

創辦黃埔軍校,是孫中山革命事業中的重大決策,也是他歷經數次挫折和失敗後作出的英明決策。

黃埔長洲島位於廣州市區東南20多公里處,是一座山巒起伏、樹木叢生、四面環水、方圓6平方公里的美麗小島。滔滔珠江從它身旁流過。自古以來,它就是一個著名的軍事要塞,是由虎門進入廠州的門戶。清朝末年,還在這里創辦了廣東陸軍學校和廣東海軍學校。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這兩所學校的原址上,創辦了「黃埔軍校」,它的全稱昌指是「陸軍軍官學校」,後改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首創的一所培養軍事政治幹部的學校。孫中山想建立一所培養革命軍事幹部學校的願望已有很久了。他通過總結辛亥革命以來的失敗教訓,深深感到依靠軍閥的武裝是不可能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同時,列寧領導革命軍隊取得十月革命勝利的經驗也使他得到很大啟發。1921年12月23日第二次護法斗爭期間,孫中山在桂林十分贊同地接受了共產國際代表馬林關於創辦軍官學校培養革命骨幹,以建立革命武裝的建議。1922年6月陳炯明叛變革命後,孫中山下定了建立軍校和革命軍隊的決心。他回到上海就多次與李大釗、林伯渠、陳獨秀等共產黨領導人商談,與蘇聯代表越飛會談,要求中國共產黨和列寧派人幫助。1923年8月,他委派國民黨代表蔣介石和共產黨代表張太雷等4人組成「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赴蘇考察政治、軍事。他還親自勘定黃埔長洲島做校址,把建校工作抓得很緊。

1924年1月24日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在廣州鍾樓召開期間,孫耐沒配中山正式下令籌辦陸軍軍官學校,指定黃埔島上舊有的廣東陸軍學校和廣東海軍學校原址為校舍,成立以蔣介石為委員長,鄧演達、王柏齡等7人為委員的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他先後聘請鮑羅廷為政治顧問,加倫為軍事顧問,要求參照蘇聯紅軍的制度創建軍校。2月上旬,在廣州南堤設立軍校籌備處。2月21日蔣介石突然辭職回上海,後返浙江奉化,並發放遣散費,幾致軍校流產。2月23日,孫中山在蔣介石致國民黨中央執委會辭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職的函件上批示「不準辭職」。同一天,派廖仲愷代理該委員會委員長,負責籌建軍校。

不久,孫中山派許崇智到奉化勸告蔣介石回校,蔣介石於4月間才重返廣州。5月上旬,孫中山任命蔣介石為黃埔軍校校長,委派廖仲愷為駐校國民黨代表;第一期學員500人也全部入校。6月16日,黃埔軍校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到會發表演說,指出創辦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

兩年前的6月16日,是陳炯明叛變革命的日子,兩年後,孫中山選擇這個特殊的日子作為軍校的開學典禮日,是要人們記住這個沉痛的教訓,為建立一支革命的軍隊而無私奉獻、努力奮斗。他在這個著名的開學演說中號召全體師生: 「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陞官發財的心理」,要「學先烈的行為,像他們一樣,捨身成察滲仁」,不「貪生畏死」。他還親自批准將這樣一幅對聯貼在軍校大門上:陞官發財行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

  軍校成立後,孫中山任校總理,並同黨代表廖仲愷、校長蔣介石組成校本部。下設機構有政治部、教練部、教授部、管理部、軍需部,教育長,入伍生總隊。軍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以廣東、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等省為多;還有來自越南、朝鮮、馬來亞和泰國的革命青年。

軍校的學生在孫中山辦校思想的指導下,經過學習和訓練,具備了良好的政治、軍事素質。1924年10月,軍校師生參加了平定廣東商團之亂,首樹軍威。1925年參加兩次東征和南征,先後擊潰了陳炯明、申葆藩、鄧本殷等反動軍閥,從而統一了廣東,鞏固了革命根據地。1926年又參加北伐戰爭,連戰皆捷,戰果輝煌。

孫中山先生非常關心軍校的建設和發展。1924年8月31日軍校開學兩個多月後,孫中山就到軍校視察。以後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到軍校「海關樓」小住,檢查工作,聽取匯報。要求師生嚴格掌握「政治與軍事並重,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教學方針,特地制定「親愛精誠」的校訓,倡導「團結」、「犧牲」、「奮斗」三大精神。1924年11月13日,孫中山先生為商討國是北上之前,特來軍校檢閱學生的演習,贊許學生「忍苦耐勞,努力奮斗」,還叮囑師生:「不論是國民黨員或是共產黨員,為了革命事業,都應該把鮮血流在一起」。1925年3月,孫中山在北京病重,當他獲悉以黃埔軍校教導團為骨乾的東征軍勝利的消息時,馬上電告廣州黃埔學校黨代表廖仲愷、校長蔣介石和政治部主任周恩來,要愛惜黃埔學生,並對隨軍東征的學生表示親切的慰問。當軍校領導向學生們宣讀孫中山先生發來的電報,宣布軍校學生克日開拔返校時,全體學生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黃埔軍校從1924年5月至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前止,在黃埔長洲島辦了4期,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幹部,對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1927年以後又辦了3期,1929年底停辦。

現在,黃埔軍校舊址吸引著許多遊客,每年來這里參觀的國內外觀眾數以萬計。不少老「黃埔」重返母校、重遊故地、重溫校史,不禁感慨萬千,表示要繼承孫總理的遺志,為「統一祖國,振興中華」而不懈地努力,不停地奮斗。

3、黃埔軍校第三期,有多少人?最有名的十大將領是誰?這兩人最可惜

1925年7月1日,黃埔軍校第三期進行開學典禮。這一期沒有工科和輜重科,全部學員都被分入了步兵科和騎兵科,其中步兵科9個大隊,騎兵科一個大隊。1926年1月17日,第三期1225名學員畢業。他們當中,最有名的十大將領都是誰呢?

先說我軍方面。排第一的當屬朱雲卿。他是廣東梅縣人,黃埔三期畢業後參加了東征陳炯明的戰斗,1925年入黨。之後他又參加了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我軍高級將領當中,同時參加過這兩次重要起義的人少之又少,足見朱雲卿資歷之深。

井岡山時期,朱雲卿展現出了極為出色的指揮能力,以不足一個營的兵力,打退了國軍四個團的輪番進攻,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紅軍離開井岡山向贛南和閩西進軍的途中,他帶領的紅31團擔任開路先鋒,在大柏地和長嶺寨等戰斗中接連取勝,成為紅四軍的拳頭部隊。

紅軍來到瑞金後,朱雲卿先後擔任過紅一軍團參謀長、紅一方面軍參謀長和中革軍委總參謀部部長,成為我軍第一位總參謀長。1931年5月,朱雲卿在和敵人作戰時英勇負傷,在後方醫院治傷期間不幸被國民黨特務殺害,年僅24歲。以朱雲卿的資歷和貢獻來看,如果不是過早犧牲,1955年授銜的時候,至少是個大將。

排第二的是黃公略。他是湖南湘鄉人,早年時期曾經在湘軍中任職,擔任中跡過連長。黃埔三期畢業後參加了北伐,累積戰功升任副團長。之後他先後參加了廣州起義和平江起義,紅5軍主力上井岡山後,黃公略率部在贛西南地區堅持作戰,連戰連捷,使分散的游擊區連成了大塊的革命根據地。到1930年秋,贛西南紅色區域擴大到34個縣,人口達400多萬。毛澤東甚為稱贊,揮筆寫下了「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的著名詩句。

1930年7月,黃公略出任紅一軍團第三軍軍長。不久後他兆培肢率部奇襲湖南瀏陽文家市,消滅敵軍3個團又一個營,取得紅一軍團成立後的第一個大捷。之後黃公略又在龍岡戰斗、富田戰斗和老營盤戰斗中接連取勝,被譽為「飛將軍」。1931年9月,方石嶺戰斗中,黃公略遭到敵機襲擊,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3歲。

毛澤東親自主持了黃公略的追悼大會並撰寫輓聯:「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如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落;革命戰爭有功,游擊戰爭有功,畢生何奮勇,好教後世繼君來。」後來黃公略被評為我軍36位軍事家之一,如果不是過早犧牲,55年至少也是大將。

排第三的是陳奇涵。他是江西興國人,黃埔三期畢業後參加了北伐,之後又參加了贛南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擔任過紅一軍團參謀長和紅15軍團參謀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擔任過中央軍委參謀部部長兼延安衛戍司令;解放戰爭時期擔任過東北軍區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排第四的是常乾坤。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擔任過中朝聯合空軍副司令員,55中將;排第五的是吳光浩,黃埔三期畢業後跟隨葉挺獨立團參加了北伐,擔任過營長。黃麻起義時擔任副總指揮,1928年1月擔任工農革命軍第7軍軍長,半年後第7軍改編為紅11軍,吳光浩出任軍長兼第31師師長。1929年族世5月,他在羅田滕家堡遭到敵人襲擊,英勇犧牲,年僅23歲。

國軍方面排第一的當屬王耀武。抗日戰爭期間,王耀武打了許多大仗和惡仗,74軍也在他的帶領下成了著名的抗日鐵軍,後來更成了國軍五大王牌主力之首。單論抗日功績,國軍將領中能和王耀武相提並論的不多。排第二的是方先覺。衡陽保衛戰中,方先覺以17000人的兵力和十萬日軍血戰了整整47個晝夜,殲敵4萬多人,堪稱抗戰以來國軍在正面戰場上表現最為出彩的一戰。

排第三的是戴安瀾。他是安徽無為人,抗日戰爭期間先後參加過長城抗戰、台兒庄戰役、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和隨棗會戰。昆侖關血戰中,身為200師師長的戴安瀾重傷不下火線,和兄弟部隊一起重創日軍第21旅團,並擊斃敵旅團長中村正雄。之後戴安瀾又率部跟隨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同古保衛戰中,他率部和日軍血戰12天,打退敵人20多次沖鋒,以犧牲800人的代價殲敵4000多人,一戰揚威。

後來由於英軍不戰而逃,中國遠征軍的後路被切斷,杜聿明決定率部從野人山回國,戴安瀾部負責殿後。在和日軍血戰中,他身負重傷,1942年5月26日不幸去世,年僅38歲。在給妻子的遺書中他寫道:「現在孤軍奮斗,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2009年戴安瀾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排第四的是李天霞。他是王耀武的老部下,參加過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上高會戰、長衡會戰和雪峰山會戰,屢立戰功。特別是在上高會戰中,李天霞的51師表現最為出彩,戰後獲得了 「陸海空第一號武功狀」;余程萬的57師獲得了「陸海空第二號武功狀」;張靈甫的58師顆粒無收。排第5的是石覺。抗日戰爭期間,他擔任過85軍副軍長和13軍代軍長。解放戰爭期間出任第9兵團司令官,國軍大潰敗後逃往台灣,1986年病逝。

4、黃埔軍校成立時主要有那些人,都啥職務

1924年1月24日,痛感中國只有革州穗命黨的奮斗而無革命軍的奮斗,因而革命總是歸毀跡散於失敗的孫中山先生,在廣州下令成立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任命蔣介石為籌備委員會委員長。4日後,孫指定以黃埔長洲島原廣東陸軍學校與海軍學校舊址為未來的軍校校址。是年5月3日,孫中山正式任命蔣介石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校長。6月16日,黃埔軍校舉行開學典禮。黃埔軍校的建立具有重大意義:它標志著中國國民黨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武裝力量。在嗣後的歲月中,特別是在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和張學良東北易幟之後,隨著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擁有了民國軍政的最高權力,黃埔系"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中國軍事政治的主導力量。

黃埔系有黃埔師系和黃埔生系之分。前者由在黃埔軍校效力的教官、隊官及校軍中的一部分軍官構成;後者則由黃埔軍校的歷屆畢業學生,特別是早期畢業生構成。

保定軍校與黃埔軍校地處一北一南,政治性質迥異,前者隸屬於中華民國北京政府陸軍部,後者隸屬於與北洋軍閥為敵的中國國民黨,但因兩校同屬陸軍軍官學校,加之保定軍校停辦之日即是黃埔軍校發軔之時,時間上有接續關系,故黃埔軍校開辦之初,校方就不遺餘力,通過各種渠道,大量延聘保定生到黃埔任職,保定生遂成為黃埔師系中的主要成員。到黃埔效力的保定生有如下特點:

一、數量較大

據筆者粗略統計,從1924年5月黃埔建校始,到1928年3月6日全校成建制遷往南京易名中央國軍官學校址,在不到4年的時間內,僅在黃埔本校(同時期還先後開辦有潮洲分校、長沙分校、武漢分校等分校,聘用的保定生尚多,因資料匱乏尚未統計)效力的保定生即有178人之多。其數量之大,遠遠超過到黃埔效力的其它軍事學校(如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雲南講武堂)的畢業生。

二、各期、科學生均有分布

上述178人保定生中,1期生(含季方、王懋功兩名1期肄業生)19人;2期生22人;3期生46人;4期生無;5期生7人;6期生39人;7期生7人;8期生23人;9期生12人。

此外,在兵科構成上,178人中,有步兵科學生99人,工兵科學生19人,炮兵科學生28人,騎兵科學生15人,輜重兵科學生17人;如此師資結構,有利於黃埔軍校軍事學科設置及教學實施。  三、在黃埔軍校中居於較重要地位

在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的7名委員中,有鄧演達和沈應時兩人為保定生;在軍校入學試驗委員會的9名委員中,有鄧演達、嚴重、胡樹森、簡作楨4人為保定生;有首屆軍校特別區黨部的5名執行纖氏委員中,有陳復、金佛庄2人為保定生;軍校首期學生總隊正副總隊長均為保定生,分別為鄧演達和嚴重。在1期學生總隊的4名隊長中有3名是保定生,分別為金佛庄、呂夢熊、茅延楨、又3期學生總隊總隊長、總隊附、代總隊長分別是保定生王懋功、張治中。此外,蔣介石以校長身份最早(1924年5月12日)向孫中山呈請任命的主要軍事教官中,大部分是保定生,如陳繼承、劉峙、顧祝同、文素松、沈應時、陸福廷、嚴重等。除擔任軍事教官和學生隊長外,一些保定生還擔負了校本部及下屬各部、辦、處的重要職務。如鄧演達曾任教練部副主任,軍校教育長;嚴重任教授部主任,顧祝同任管理部主任,趙錦雯任管理處處長。1924年11月20日和12月26日,軍校教導第1團和教導第2團相繼成立,這支國民革命軍建軍之始最早的部隊,除由何應欽、王柏齡兩名留日士官畢業生分任兩團團長外,兩團下屬6個營的營長有5個為保定生,其中沈應時、陳繼承分任教導1團第1、2營營長,顧祝同、林鼎祺、金佛庄分任教導2團1、2、3營營長。另外,教導第1團參謀長劉秉粹亦為保定6期步兵科畢業生。

5、朱德是黃埔軍校的嗎

朱德不是黃埔軍校的,而是雲南陸軍講武堂的。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態渣芹

1886年12月1日生於四川省儀隴縣一個佃農家庭。

1909年初到昆明梁正考進雲南陸軍講武堂,同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團體中國同盟會。

1911年8月,從特別班提前畢業,被分至雲南新軍左隊。見習期滿後,任司務長。10月,參加雲南響應武昌辛亥革命的「重九起義」。後隨雲南軍政府派遣的援川軍入川南支援反清斗爭。

1912年任雲南陸軍講武學校(原講武堂)軍事教官。

朱德的人物評價:

朱德同志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波瀾壯闊的一生。朱德同志參加革帆畢命70年,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幾個歷史時期,經歷過許多磨難和險境,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勛,深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愛戴和崇敬。

毛澤東同志稱贊朱德同志是「人民的光榮」。這是黨對朱德同志的最高評價,這是人民對朱德同志的最高評價。

6、黃埔軍校的歷史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又被稱為黃埔軍校,是1924年孫中山先生創辦的一所新型陸軍軍官學校,它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的產物。它位於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上,校名曾多次變更,但通稱為「黃埔軍校」。它以「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軍事人才,在當時是與美國西點軍校、日本士官學校、英國皇家軍官學校、蘇聯伏龍芝紅軍大學齊名的世界著名軍校之一。

黃埔軍校當時貫徹了孫中山先生「聯俄、容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積極開展革命宣傳,支援工農運動,進行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和北伐戰爭,成為國民政府的支柱。

作為當時國民革命運動的中心,黃埔軍校為國民革命運動培養出了大批奮勇殺敵、捐軀救國的英雄烈士。黃埔軍校在打倒軍閥、統一中國的時代潮流中,平定商團叛亂,完成了兩次東征,統一了廣東,進行了北伐。為完成國民革命、打倒軍閥、統一全國立下了汗馬功毀雀勞,建立了不朽的功勛。黃埔軍校的師生們在反帝、反封建,爭取國家統一的斗爭中,建立鐵的紀律,形成了親愛精誠,團結合作,衛國愛民,不怕犧牲的作風,被稱為「黃埔精神」。黃埔軍校名將輩出,戰功顯赫,揚威中外,影響深遠,在中國現代史上佔有顯赫的歷史地位。

黃埔軍校,既是歷史談稿的起點,也是歷史的轉折,它永遠是人們心中的豐碑,激勵著華夏每一代青年。

黃埔軍校的校訓「親愛精誠」是由當時的校長蔣介石親自擬選,由孫中山先生在開學典禮時宣布的。

黃埔軍校校歌於1924年制定,當時被命名為《陸軍軍官學校歌》:

莘莘學子,親愛精誠,三民主義,是我革命先聲。
革命英雄,國民先鋒,再接再厲,繼續先烈成功。
同學同道,樂遵教導,始含余孝終生死,毋忘今日本校。
以血灑花,以校作家,卧薪嘗膽,努力建設中華。

7、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的創辦之初

1926年7月,黃埔軍校教育長方鼎英電請蔣介石在武漢設立分校。1926年10月,北伐軍光復武漢,國民革命的浪潮從珠江流域席捲到長江流域。為迎接革命大發展,滿足政治、軍事人才的需要,蔣校長委派鄧演達為主任委員負責籌備,同時電請國民黨中央黨部將主校政治科移至武昌。校址定在位於武昌文昌門、平湖門之間的兩湖書院舊址。確定將黃埔第五期政治科學員移往武昌就讀,同時面向全國招收新生 。
1926年12月初,蔣校長在南昌電令黃埔主校五期政治大隊及炮兵、工兵兩隊學生及教官與器材立即遷往武漢。此時武漢分校已經設立政治講演班,有男女學生1200餘名,等黃埔主校政治大隊到達武漢後,雙方合並訓練。同時,軍校有了政治、炮兵、工兵三科。
武漢分校籌備3個月後終於成滑咐哪立了,1927年2月蔣校長委派鄧演達為校長,顧孟余為黨代表,張治中為教育長兼訓練部部長、學生總隊長,惲代英任政治總教官,1927年1月19日改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武漢分校。
1927年2月12日,舉行了開學簡州大典,宋慶齡、孫科、吳玉章、董必武等出席開學典禮。宋慶齡的祝詞由中共湖北省委婦委書記袁溥之(後為吳晗夫人)「大聲轉述」,言簡而意賅,師生為之動容。
武漢分校規模不亞於黃埔主校,招收男女學生及入伍生6000餘人。
招生復試那幾天,武昌寒氣刺骨,可來自全國近萬名青年才俊,把武昌城鬧得熱氣騰騰。蛇山磯頭、奧略樓等到處都有他們指點江山、豪氣沖天的身影。
最後錄取男生986人,女生195人,他們先稱入伍生,後成為黃埔六期的正式學員。未被錄取的考生,多數進入設在武昌南湖的總司令部學兵團,少數女生被介紹進入設在漢口的婦女運動訓練班。
1927年3月22日,鑒於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已遷至武漢,決定將分校正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取消分校名稱。
1927年3月下旬,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信碼決定取消軍校校長制。蔣介石隨離職,月底張治中也辭去教育長職務。分校該由以譚曙卿、鄧演達、惲代英三人組成校務委員會,管理校務。
「四一二」後夏斗寅叛變,由分校學生組成獨立師討伐夏部。1927年6月30日撤消建制恢復正常學習。「七一五」後部分學員被迫離校,一部入葉挺、賀龍部,一部入張發奎部。分校至此結束。
1929年春,盤踞在武昌的桂系軍閥敗走,前第四集團軍隨營軍官學校學生1000餘名出走荊州和沙市,此時蔣介石在武漢不忍莘莘學子流離失所,決定必須加以撫育,儲為國用,乃於同年4月初將武漢分校改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武漢分校,令錢大鈞為教育長赴任接辦,共教育第七、第八兩期學員,其中第七期順利畢業,第八期於1932年3月並入主校學習。
1929年4月28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武漢分校正式開辦,5月初將陸續由荊州和沙市回校學生改變為步兵3個大隊,炮兵、工兵各1隊,後奉蔣介石令將第18師及第50師軍官教導團500餘人,並入分校遍為軍官補習班後,改編為步兵第4大隊,共學生1677人。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武漢分校第七期畢業生分發及留校人數分配統計表部別兵科合計步兵炮兵工兵教導第一師105419教導第二師236332教導第三師1963144271第一師914297第二師9442100第三師9442100第九師805489第十師623267第十一師9753105第十八師913397第四十四師152118第四十五師27532第四十七師27532第四十八師32335第五十師833389第五十一師14115第五十二師4646第五十三師11089127第五十四師30232新編第十師483455新編第十一師483455新編第二十二師3030獨立第十四旅1919獨立第十五旅1010警衛旅2020武漢北區要塞司令部40201575留校服務者62210總計14431171171677

8、黃埔軍校行軍令

黃埔軍校即「陸軍軍官學校」,創建於1924年6月16日,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產物。不少學生後來成為中國著名的軍事家和高級將領。黃埔數仔軍校學生軍曾兩次東征,繼而出師北伐,為中國革命作出重大貢獻,被譽為「革命先驅」、「東方紅軍」。
兩年前的6月16日,是陳炯明叛變革命的日子,兩年後,孫中山選擇這個特殊的日子作為軍校的開學典禮日,是要人們記住這個沉痛的教訓,為建立一支革命的軍隊而無私奉獻、努力奮斗。他在這個著名的開學演說中號召全體師生:「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陞官發財的心理」,要「學先烈的行為,像他們一樣,捨身成仁」,不「貪生畏死」。他還親自批准將這樣一幅對聯貼在軍校大門上:「陞官發財行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橫森畢姿額為「革命者來」。黃埔軍校原軍校大門已毀於戰火。此絕現校門於1965年由南海艦隊重新修建。軍校大門綵樓原掛有一副對聯:「陞官發財行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廝門。」孫中山逝世後,改用其遺囑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為對聯,已成為軍校師生的座右銘。

9、黃埔軍校是什麼時候建的?

1924年,在國共兩黨首度攜手合作、國民革命風起雲涌之際,孫中山先生高瞻遠矚,視「教育為神聖事業,人才為立國大本」,在廣州親手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堂——「國立廣東大學」(今中山大學)和「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其校址設在廣州東南的黃埔島,簡稱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建立的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笑跡扮軍官,孫中山先生希望通過創建革州侍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碰灶。孫中山在開學典禮上曾致詞:「我們開辦這個學校,要用裡面的學生做根本,成立革命軍,諸位就是將來革命軍的骨幹。創立了革命軍,我們的革命才能成功。」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