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贈送仰觀落款
1、書法作品送人,落款因該怎麼寫
用毛筆豎寫姓名年月。
書法落款常識
一、稱謂
長輩:吾師、學長、道長、先生、女士
平輩或小一輩: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對書畫或某一方面專長之稱)
關系較親密:學(仁弟)、吾兄(弟)
老師對學生:學(仁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學: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二、上款客套詞或敬詞
雅屬、雅賞、雅評、雅鑒、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鑒、清覽、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鑒可、鑒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博鑒、尊鑒、法鑒、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鑒、屬、鑒、玩
三、下款客套詞或敬詞
書法題款用:
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屬書、醉書、嘴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四、篆刻邊款用:
刻作、記、制、制石、篆刻
落款又分「單款」和「雙款」。既署贈與對象名號,又有作者署名的叫「雙款」,只署作者名的叫「單款」。
落款是題獻、題贈,在書畫、禮品等上面題上贈送人和收受人的姓名年月或詩句跋語。
出處:
1. 在書畫、書信、禮品等上面題寫姓名、稱呼、年月等字樣。 清 鄒一桂《小山畫譜·落款》:「畫有一定落款處。」 清 顧貞觀《歸國遙》詞:「幾疊纔開羅扇,莫教題字滿。空卻迴文一半,有人親落款。」
2. 指落款的文字。
《花月痕》第二回:「這首詩高華清爽,必是起先出門那位少年題的!再看落款是 富川荷生 。」 冰心《三寄小讀者·寫信代序》:「底下的落款是一九八○年十月《兒童文學》敬祝。」
2、師兄送師弟的書法怎樣落款?
落款是指書法作品中除正文內容以外的書寫內容。落款包括:正文內容的出處、贈送對象、創作緣由、創作時間、作者姓名字型大小等。
一、落款的分類
落款分「雙款」、「單款」兩種。
雙款是將書贈對象與書寫者分別落在上方衫正和下方,前者為上款,後者為下款。上款寫明作品內容的名稱、出處、受贈人的姓名;下款記述創作年月、創作地點、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應比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稱呼、謙詞。下款:寫時間、地點、姓名、謙詞。
有下款沒有上款的稱為單款,單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內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內容。如果沒有書贈對象,就只落單款。
單款有長款、短款、窮款之分。長款即在正文出處書寫時間、名號、地點前面再加上作者創作這幅作品的感想或緣由,文字應情真意長,使人玩味無窮。它不僅起能到調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從中體
現出作者的人品和修養。短款即只落正文出處、時間、名號、地點等其中幾項。若作品空白較多或出於構圖的需要,可以落長款;若作品內容占畫面較滿,則需要落短款或窮款。如果余紙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號,謂之「窮款」。
【單款】
單款亦稱〔下款〕,是作者自題款。一幅作品完成之後必須題款,一示禮貌,一示對作品負責。
短 款:即簡單簽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過十字。
一字款:書法落款中有用一個字者稱一字款。
二字款:只簽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則書姓名。
三字款:大多書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書〕字。
四字款:多為姓名叄字再加〔書〕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則多用干支。
五字款:五字多叄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一〔書〕字。
六字款:六字中多以叄字姓名上加某年或兩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七字款: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叄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書〕字。
長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許多文字,一求變化,二求作品均衡,叄可補空位,四可寫出作者感情。
加作者齋軒號者:加作者或滑悔地名者、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吳昌碩,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吳倉石〕。
加作者字或別號者:加字者如:清,吳昌碩,原名俊卿,原字倉石,常用〔倉石吳俊卿〕。別號眾多。
加作者官名者:古人在題款時亦會加上官銜,以唐人寫碑最為常見,如:歐陽詢書九成宮醴泉銘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歐陽詢奉敕書〕。
【雙款】
雙款是單款之外再加上這幅作品之受者名號稱謂,官銜,敬詞等文字。讓或
受者名號:對別人以稱字,號較為尊敬,如無字型大小者可稱名,但最好不要連名帶姓。
受者官銜:古人常用〔大人〕,如〔觀察大人〕、〔閣老〕等,今人對教師稱〔老師〕、〔校長〕、〔教授〕等。
受者稱謂、如受者與書者有親戚關系:長輩多用〔姻伯〕、〔姻丈〕。
3、書法作品贈送給朋友怎麼落款?
書法作品的落款應有所講究,也可以隨意,如何取捨當然可憑自己喜歡。
一般認為,作品送給友人落款中提及友人名諱,基於禮貌與尊重可先於正文內容。若果為長輩我喜歡用「教正」一類詞語,如果該長輩對你書畫習作上影響不算深刻,可用「雅正」,程度的深淺和自己心中的地位可成正比。
如果所贈人為同輩,可用「雅屬」,後輩可落為「惠存」。謙詞和敬詞應有所深究,不能出錯,免得貽笑大方。當然,個人習慣和愛好也可沿用。除此外,還有年月份一類,月份可自行查詢,較多別稱,選擇其中自己合意稱心的便可。
書法落款,不單是尾部,是包含了作者在書法作品中除正文內容以外的所有書寫內容。落款包括:正文內容的出處、贈送對象、創作緣由、創作時間、作者姓名、字型大小等。
落款的字體,一般是隸不用篆,楷不用隸,行草不用楷書。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書、章草、楷、行書;正文若是隸書、楷書、魏碑,落款可用楷書或行書;在實際運用最多的落款字體還是行書,既易識別,又顯活潑。
如果正文的最後一行只有2-3個字,落款直接在下面寫,請不要轉行另起一行寫,不要畫蛇添足。蓋印不要貪多,合適最好,古人作品的印章大多不是自己蓋的,是流傳導致。蓋章數量一定要慎重,不要蓋得又多又雜,喧賓奪主。
接正文落款的兩排小字左邊不要超過正文的寬度。落款中的年、月,公歷農歷不能混寫。題款時如落書寫地點,用雅稱而不用俗稱。農歷天干不寫「年」。
落款又分「單款」和「雙款」。既署贈與對象名號,又有作者署名的叫「雙款」,只署作者名的叫「單款」。題獻、題贈,在書畫、禮品等上面題上贈送人和收受人的姓名年月或詩句跋語。
資料來源:網路—落款
4、畫國畫怎樣落款
畫國畫落款分為短款、長款和雙款:
1、短款——即簡單簽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過十字。
【一字款】書法落款中有用一個字者稱一字款。
【二字款】只簽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則書姓名。
【叄字款】大多書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書〕字。
【四字款】多為姓名叄字再加〔書〕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則多用干支
【五字款】五字多叄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書〕。
【六字款】六字中多以叄字姓名上加某年或兩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七字款】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叄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書〕字。
2、長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許多文字,一求變化,二求作品均衡,叄可補空位,四可寫出作者感情。
【加作者齋軒號者】 加作者地名者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吳昌碩,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吳倉石〕。
【加作者字或別號者】加字者如:清,吳昌碩,原名俊卿,原字倉石,常用〔倉石吳俊卿〕。別號眾多。
【加作者官名者】古人在題款時亦會加上官銜,以唐人寫碑最為常見,如:歐陽詢書九成宮醴泉銘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歐陽詢奉敕書〕。
3、雙款——單款之外再加上這幅作品之受者名號稱謂,官銜,敬詞等文字。
【受者名號】對別人以稱字,號較為尊敬,如無字型大小者可稱名,但最好不要連名帶姓受者官銜古人常用〔大人〕,如〔觀察大人〕、〔閣老〕等,今人對教師稱〔老師〕、〔校長〕、〔教授〕等。
【受者稱謂】如受者與書者有親戚關系;長輩多用〔姻伯〕、〔姻丈〕。 敬詞 如雅屬、雅賞、雅正、雅評、雅鑒、雅教等。
(4)書畫贈送仰觀落款擴展資料:
書畫落款蓋章注意事項:
1、書畫上落款蓋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蓋大印,小幅蓋小印。
2、國畫直幅落款字下蓋印,直下底角,不可再蓋壓角閑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閑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蓋閑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閑章就不需蓋了。
3、國畫橫幅落款,左右兩頭角邊,不可蓋閑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方形閑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蓋方形閑章。此處如不需要蓋閑章,而勉強蓋上,反而弄巧成拙。
4、國畫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與他行字長短,不可整齊,蓋印亦如此。
5、書法作品怎麼落款?
1、在稱謂方面:
長輩:吾師、學長、道長、先生、女士。
平輩或小一輩: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對書畫或某一方面專長之稱)。
關系較親密:學(仁弟)、吾兄(弟)。
老師對學生:學昌毀漏(仁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學:學長余伏、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2、上款客套詞或敬詞:
雅屬、雅賞、雅評、雅鑒、雅教、雅正、雅存、珍存、惠存、清鑒、清覽、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鑒可、鑒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博鑒、尊鑒、法鑒、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鑒、屬、鑒、玩。
3、下款客套詞或敬詞耐爛:
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屬書、醉書、嘴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4、篆刻邊款用:
刻作、記、制、制石、篆刻。
5、日期:
古代書畫家一般採用帝王年號與干支歷、農歷按需要相結合的方法來紀年、月、日。如王羲之《蘭亭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永和九年」是帝王年號,「歲在癸丑」是干支歷法的紀年。又如釋慧湛《佛說生經》:「陳太建八年歲次丙申」。
6、冬天書法作品落款
農歷月份的別稱特別復雜,而且有種種不同的來歷。書畫落款時要特別注意,可以不寫,但若要寫,一定要慎重,不然會貽笑大方。
冬天,天文學上認為是從12月至2月,中國傳統習慣上一般指農歷「十、十一、十二」這三個月 。
孟冬
孟冬,指冬季的第一個月,即農歷十月。孟冬時節氣候寒冷,曹孟德的詩《冬十月》,開篇即提到"孟冬十月,北風徘徊」。農歷十月初一,稱為寒衣節,即是如此,從這一天起標志著嚴冬的到來。
農歷十月別稱:
陽月、陰月、亥月、良月、坤月、正陽月、小陽春、神無月、拾月、時雨月、初霜月、應鍾、初冬、孟冬、上冬、開冬、玄冬、玄英、小春、大章、始冰、極陽、陽止
農歷十月為何又稱為「陽月? 漢·董仲舒 《雨雹對》:"十月,陰雖用事,而陰不孤立。此月純陰,疑於無陽,故謂之陽月。"
陰月:十月叫成「陰月」的理由據說是源自古代陰陽學說,十月要「純陰用事,嫌於無陽,故以名之。」
良月:指吉祥的月份,或者以良月作為十月的代稱。古人以盈數為吉,數至十則小盈,故以十月為良月。
小陽春:指農歷十月,現在還習慣稱夏歷十月為「小陽春」。
《孟冬寒氣至》
漢 古詩十九首之一
孟冬雹蠢寒氣至,北風何慘栗。
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四五詹兔缺。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初冬》
宋 真山民
林葉新經數夜霜,地爐獨擁一山房。
塵書邀我共高閣,濁酒勸人歸醉鄉。
費省家貧還似富,身閑日短亦如長。
梅花苦欲催吟興,又破梢頭半點香。

仲冬
仲冬,冬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十一月。
農歷十一月別稱:
仲冬、中冬、正冬、暢月、霜月、霜見月、子月、辜月、葭月春凳、紙月、復月、天正月、一陽月、廣寒月、龍潛月、雪月、寒月、黃鍾、陽復、陽祭、冰壯、三至、亞歲、中寒
辜月:十一月叫"辜月",有吐故納新的意思,正像古人所曰:"十一月陰生,欲革故取新也。"
葭月:是農歷十一月的美稱,因為冬月里的葭草才會吐出"綠頭",所以十一月稱之為葭月。
暢月:指農歷十一月。《禮記·月令》:「﹝仲冬之月﹞地氣沮泄,是謂發天地之房,諸蟄必死,民必疫疾,又隨以喪,命之曰暢月。」 鄭玄 註:「暢,猶充也。」 孔穎達 疏:「言名此月為充實之月,當使萬物充實,不發動故也。」 陳澔 集說:「舊說:暢,充也。言所以不可發泄者,以此月源森陪萬物皆充實於內故也。」
《漁家傲·十一月新陽排壽宴》
宋 歐陽修
十一月新陽排壽宴,
黃鍾應管添宮線,獵獵寒威雲不卷。
風頭轉,時看雪霰吹人面。
南至迎長知漏箭,
書雲紀候冰生妍,臘近探春春尚遠。
閑庭院,梅花落盡千千片。

臘月
臘月,即農歷十二月,也稱蠟月。十二月為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份,有30多種稱呼。其中,人們最熟悉和熟知的當屬"臘月"。在臘月期間的漢族民俗活動很多。
《風俗通義》謂"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蠟,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不論是打獵後以禽獸祭祖,還是因新舊之交而祀神靈,都是要搞祭祀活動,所以臘月是個祭祀之月。
農歷十二月別稱:
臘月、除月、丑月、嚴月、冰月、余月、極月、塗月、地正月、二陽月、嘉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季冬、暮冬、晚冬、杪冬、窮冬、黃冬、臘冬、殘冬、末冬、嚴冬、師走、大呂、星回節、殷正、清祀、冬素
《生查子》
宋 洪適
臘月到盤洲,寒重層冰結。
試去探梅花,休把南枝折。
頃刻暗同雲,不覺紅爐熱。
隱隱綠蓑翁,獨釣寒江雪。
《歲暮懷崔峒耿湋》
唐 司空曙
臘月江天見春色,白花青柳疑寒食。
洛陽舊社各東西,楚國遊人不相識。

7、2021年書法落款怎麼寫?
2021年書法落款——辛丑牛年。書法作品落款時間區分:年份的別稱是用十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個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按先後順序搭配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輪到一個「甲子年」,如2002年是壬午年,2003年就是癸未年,2004年就是甲申年,以此類推。
(7)書畫贈送仰觀落款擴展資料
月份的別稱:
1、李州一月:孟春、初春、上春、端月、初陽、端春、孟陬、春陽、首陽、肇春;
2、二月:仲春、仲陽、仲鍾;
3、三月:季春、暮春、契月、花月、叢隱晚春、嘉月、蠶月;
4、四月:孟夏、初夏、首夏、維夏、槐夏、余月、清和月;
5、五月:仲夏、超夏、榴月、蒲月;
6、六月:季夏、晚夏、杪夏、暑滲擾廳月、荷月、極暑、且月;
7、七月:孟秋、初秋、少秋、新秋、肇秋、初商、蘭月、涼月、相月。
8、字畫送長輩怎樣落款
以送老師為例——
上款:吾師雅教
下款:弟子X漫塗X 年X月X日
常用落款用詞:
一、 長輩:吾師,道長,學長,先生,女士(小姐)
平輩(或小一輩):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學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對書畫或某一方面有專長之稱) !
關系較親密:學(仁)弟,吾兄(弟)
老師對學生:學(仁)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學: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二、上款客套語或敬詞:
雅屬,雅賞,雅正,雅評,雅鑒,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鑒,清覽,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清教,清玩, 鑒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法鑒,博鑒,尊鑒,腸鑒,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講正,察正,請正,兩正,就正,即正,指正,指 ,鑒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屬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鑒,屬,鑒,玩
三、下款客套語或敬詞
1、書法題款用: 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囑書,醉書,醉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2、繪畫題款用: 敬贈,持贈,畫祝,寫祝,寫奉,頓首,題,並題,戲題,題識,題句,敬識,記,題記,謹記,並題,跋,題跋,拜觀,錄,並錄,贊,自贊,題贊,自嘲,手筆,隨筆,戲墨,漫塗,率題,畫,寫,謹寫,敬寫,仿
3、 篆刻邊款用: 刻作,記,制,治石,篆刻
9、書法落款的正確格式
書法落款的正確格式包括:正文內容的出處、贈送對象、創作緣由、創作時間、作者姓名、字型大小等。
書法落款的格式分為「雙款」「單款」兩種。
雙款:
是將書贈對象與書寫者分別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為上款,後者為下款。
上款是在正文的前面寫上受書人的名字(也常寫在正文後作者姓名前),也稱雙款,長款是再加寫正文出處、作書時間、地點等內容。
單款:
有下款沒有上款,單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內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內容。如果沒有書贈對象,就只落單款。單款有長款、短款、窮款之分。
1、長款是在正文處寫時間、名號和地點,前面再加上作者創作這幅作品的感想或緣由。一般都是用來補充章法用的。
2、短款即只落正文出處、時間、名號、地點等其中幾項;落款的字體,一般是隸不用篆,楷不用隸,行草不用楷書。
3、窮款是指書法家在寫完正文內容後,在落款位置上只寫下他的名字並蓋上印章,有時名字也不寫姓,很簡潔,大多數情況下它適用於:名人名家、對聯及一些無法題更多字數的落款形式。如:「曉雲」,大家一看便知道她是孫曉雲所寫的。
書法落款介紹:
一般書法落款的正確格式包括:正文內容的出處、贈送對象、創作緣肢正由、創作時間、作者姓名、字型大小等。如果正文內容是楷書,在落款時就不能用楷書再來落款,同樣,書體內容是隸書,落款就要用行草書、章草來落款了。這些書體為什麼不能用同一種書體來落款?這是因為人們還要考察落款的能力。對於,落款是一種能力。如果書體與落款書體相互一致,人家就認為你的功力不足,只有在兩種以上的書體中,彎乎才能更全面地掌握書寫能力和書法水平。
如果是行草書作品,落款可以是行草書書體,並無沖突。但也有的人喜歡在行草書作品中夾帶一些小楷書體,這既是裝點,也是多個書體的交待,讓觀者看起來書體不是單一的。
對書寫內容的摘要,落款時簡要陳述所寫內容的作者、標題等,如果還有空餘地方,另起一行再寫創作年代和月份,如:庚子冬月,年份後面不要再寫「年」,緊接著寫上創作者的姓名,有的人也喜歡寫「書於某某齋」等等。
字形大小:落款中的字形大小要小於正文的字形大小,具體大小要與正文相互協調,美觀。
落款位置:落款一般都寫在正文的左邊,豎行排列。
姓名落款:如果姓名是三個字時,姓與名中間要間隔一個字的位置。
當然,書法落款的格式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範式,它既是書法章法的一種形式,也是一個人對藝術作品的認知觀、審美觀的看法。在經過了一個長期修煉後,這種格式是完全可以在創作中靈活變化的。
書法落款時,都要寫上年份的月份,這時就要涉及到天乾地支的寫法和用法,天干簡化來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 十天乾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用於歷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
書法落款稱謂和謙詞:
長輩:
吾師、學長、道長、先生、女士。
平輩或小一輩: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對書畫或某一方面專長之稱)。
關系較親密:
學(仁弟)、吾兄(弟)。
老師對學生:
學(仁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學:
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稱謂後的謙詞有:
指正、雅正、正腕、正之、雅屬、補壁、惠存、共勉以及求教歷鬧悔的教正、賀喜的誌喜、賀婚的儷正等。
上款客套語或敬詞:
上款客套語或敬詞有雅賞、雅鑒、雅教、雅正、雅評、雅存、珍存、惠存、清鑒、清覽、清品、清屬、清正、清及、清賞、清教、清玩、鑒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博鑒、尊鑒、法正、法鑒、腸鑒、法教、博教等。
下款客套語或敬詞:
下款客套語或敬詞有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囑書、醉書、醉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寫、臨、篆等。
農歷傳統雅稱:
一月:
孟春、初春、上春、端月、初陽、端春、孟陬、春陽、首陽、肇春。
二月:
仲春、仲陽、仲鍾。
三月:
季春、暮春、契月、花月、晚春、嘉月、蠶月。
四月:
孟夏、初夏、首夏、維夏,五月;仲夏、超夏、榴月、蒲月。
六月:
季夏、晚夏、杪夏、暑月、荷月。
七月:
孟秋、初秋、少秋、新秋、肇秋。
八月:
仲秋、仲商、桂月、壯月。
九月:
季秋、暮秋、晚秋、杪秋、杪商、季商、季白、菊月、詠月。
十月:
孟冬、初冬、上冬、陽月、坤月、吉月。
十一月:
仲冬、子月、葭月、暢月。
十二月:
季冬、暮冬、杪冬、窮冬、嚴冬、嚴月。
書法落款的主要目的:
1、落款是對正文內容的補充和完善。只有一個正文內容,在別人看來是不知為何人所寫,何時所寫,讓人無法看到完整的作品信息。如果有落款,人們會一看便知。
2、落款後的作品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不論是誰寫的作品,不論寫的水平如何,落款後便可以讓人識別、對比,尤其是對一些藏家來說,他們通過落款來確定作品的真偽。
3、落款也是檢驗一位書法家水平的標志。因為落款中包含著許多書法常識,例如文學修養、印學知識、款項書寫水平等,這些都是被一些專家所看重的事項,也是鑒別書家書法水平的一個重要考察內容。
書法落款的主要原則:
沒有一件作品都要求書法落款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模式或格式,但從書法落款的目的來看,它也是要有一定的原則,這些原則是:
1、簡便實用的原則:
書法落款切忌長篇大論,所寫字數有時超過正文內容,除非正文內容是一個或幾個大字,否則一般應遵循簡便實用的要求即可。簡便是指讓人一看這幅作品是誰寫的,所寫時間,實用就是符合書法作品的構成要素。
2、補充完善的原則:
補充完善是指對作品正文內容的補充,在落款中要把正文內容沒有寫完的內容作一補充完善,一方面是對作品完整信息的補充,另一方面是作品內容的有效補充和完善。
3、上下呼應的原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文內容與書法落款是上下呼應的關系,它們之間既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也是相互呼應的關系。二者共同組成了書法作品的完整內容信息。
4、大小區別的原則:
大小區別是指正文內容的字型大小大小與落款字型大小的大小,一般情況下,落款的字型大小要小於正文字型大小的兩三倍大小,以示區別。
5、書體不同的原則:
一般來說,落款書體要與正文書體有所區別,例如,正文內容是篆書或隸書,在落款時宜採用章草書的書體來寫,既顯得高古,又達到了風格統一的要求。正文內容是楷書,落款宜採用行草書。
書法落款注意事項:
1、書寫詩詞歌賦,在落款時要先寫清楚正文內容出處及作者名字,最後再署名。
2、落款的文字不應該超過正文主題的文字字數。
3、落款字比正文的字小,不然會喧賓奪主,整體不協調。
4、如正文的最後一行留白夠用,就直接在下面書寫落款,不用另轉行書寫,畫蛇添足。
5、接正文的兩排落款小字寬度不要超過一行正文整體寬度。
6、落款書寫時間盡量用干支歷法與農歷相結合的方法(公歷農歷不能混寫)來紀年月日。干支後不寫「年」,干支後不寫「年」干支後不寫「年」。
7、落款時如書寫地點,用雅稱而不用俗稱。
8、落款要事先布局再進行書法創作。落款絕不能落在正文上面。
9、橫幅作品或斗方作品正文在上的,其下面的落款寬度不要超過上面正文的寬度。
10、關於橫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
11、書寫一般對聯,須將上款寫在上聯,下款落在下聯;如果是龍門對,上款在右邊,下款在左邊。如是書法四聯首幅,右上可蓋小印章。其餘不可蓋,如統統蓋上,行氣就被破壞了。
12、上款書寫有人名的,上款上端不可蓋閑章,壓在人名頭上。一來失禮,二來破壞畫面。
13、已經落款蓋印,款後不可再署上款贈人,再署就失敬。
14、書法作品中用印時,一般大幅大印章,小幅小印章。印章不能比落款的字大。且蓋印不能貪多,需根據留白進行處理。流傳至今的經典書畫作品中印章大多不是書寫者本人印蓋,是流傳導致。
書畫上落款蓋印章要求:
1、書畫上落款蓋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蓋大印,小幅蓋小印,理所當然。
2、國畫直幅落款字下蓋印,直下底角,不可再蓋壓角閑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閑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蓋閑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閑章就不須蓋了。
3、國畫橫幅落款,左右兩頭角邊,不可蓋閑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方形閑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蓋方形閑章。此處如不須要蓋閑章,而勉強蓋上,反而弄巧成拙。
4、長方形、圓形、長圓形閑章,不可蓋在下角方形壓角閑章處之地位。
5、方形閑章不可蓋在書畫上端空白處,喧賓奪主。
6、國畫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與他行末字長短,不可整齊,蓋印亦如此。
7、蓋二印,一方形、一圓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8、蓋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樣大小可匹配。
9、蓋二印,一長方形、一橢圓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10、蓋二印,上陽文,下陰文,不可匹配。而上陰下陽可匹配。
11、蓋二印,上陽文,下陽文,不可匹配。而上陰下陽可匹配。
12、蓋二印,上陰文,下陰文,不可匹配。而上陰下陽可匹配。
13、落款蓋印之下,不可再題字。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現象。
14、已經落款蓋印字畫,款後不可再落上款贈人,就失敬了。
15、花頭、鳥尾、樹枝、山頂上,不可落款蓋印。這是畫家最起碼的常識,不可不懂。
16、匠刻印章,不可用於書畫上,須用藝術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7、普通印泥不適用於書畫上,要用八寶印泥。
18、蓋二印,距離不可太遠太近,相隔一個印距離正好。
19、蓋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異,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20、畫上不可題打油詩,一來識者奚落,二來作品就貶為低俗。
21、上款上端不可蓋閑章,壓在人名頭上。一來失禮,二來破壞畫面。
22、蓋壓角閑章,不可太小,宣紙四開,用方形石印,大約3公分 比較適中。
23、蓋壓角閑章,不可蓋二方以上,一方正好。印與邊距離約1公分 適中。
24、落款字下不蓋印,而偏要蓋在款字左右,脫離字行,而成畫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25、書畫上,不可蓋上劈頭大印,即成巨印炸彈,毀滅了美麗的畫面。
26、小畫不可題大字,大畫不可題小字。小空不可題字多,大空不可題字少。
27、書畫上姓名印,不可連蓋三印以上,應蓋二印,或一印妥當。
28、書畫上下左右,不可任意蓋印。蓋多不當,不如少蓋,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蓋好。
29、蓋二印,不可東倒西歪,如何蓋法,用力輕重,印章印泥保養,一切要潛心研究。
30、畫上不可題上粗俗字體,致影響畫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31、書法四聯首幅,右上可蓋小印章。其餘不可蓋,如統統蓋上,行氣就破壞了。
32、貯藏印泥宜用瓷缸,晶玉亦可,最忌紫砂煨瓷,因期能吸取油分,易使印泥乾燥。又銅錫銀漆器犀象及石制者,皆不相宜。
33、每隔十日或半月,以骨簽翻調一次,因砂體下沉,油性浮上,故須常調使之勻和也。
34、圖章蓋印泥時,手勢宜輕,輕拍印面所黏之朱已逾而勻,乃蓋於紙上,須將印持正按下,切勿動搖,紙下宜墊以薄書一本。
35、圖章宜隨用隨揩,以免積垢,而影響色澤。
36、印泥用過後,即須將缸蓋蓋好,防塵埃侵入,有損色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