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活動贈送電腦稅
1、買一送一高價送低價電腦入賬怎麼入
<
2、獲贈禮品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一、正面回答
企業贈送禮品並不是以個人購買企業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為前提。因此,個人是無償取得這些贈品的。對於個人取得的這些贈品應徵收個人所得稅。企業贈送的禮品是自產產品服務的,按該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確定個人的應稅所得。是外購商品的,按該商品的實際購置價格確定個人的應稅所得。
二、分析
企業在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過程中向個人贈送禮品分為兩種類型,企業通過價格折扣、折讓方式向個人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在向個人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的同時給予贈品以及消費換取積分的情況。不徵收個人所得稅。企業贈送禮品並不是以個人購買企業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為前提。個人是無償取得這些贈品的就需要徵收個人所得稅。
三、促銷禮品贈送的流轉稅是怎麼處理的?
企業促銷禮品贈送面臨的首要問題是流轉稅的處理,貨物贈送的涉及增值稅,勞務贈送的涉及營業稅。對於企業在促銷活動贈品的增值稅問題,通常是將企業的贈品贈送行為作為無償贈與行為,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如果企業贈送的是服務,就涉及營業稅問題。只有單位或者個人將不動產或者土地使用權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個人的行為和單位或者個人自建建築物後銷售,其所發生的自建行為,屬於視同發生營業稅應稅行為,需要徵收營業稅外,單位或個人無償提供其他營業稅應稅行為,並無視同發生應稅行為的規定,不需要徵收營業稅。
3、企業買一贈一活動會計和稅法都怎麼處理?
分情況處理:
第一種方式是單獨贈送。常見的是把貨物作為紀念品、宣傳品、樣品單獨贈送給客戶,帶有一定促銷和增進聯系之功利目的。與捐贈的無功利性又有所區別。會計實務中貨物無論是購入取得還是自製取得,領用時均按成本價和應交稅費計入「銷售費用」或「管理費用」。增值稅法和所得稅法則按視同銷售處理。
第二種方式是捆綁銷售,贈品與賣品屬同類商品。這種贈送以銷售為前提和條件,屬有償贈送,實質上是銷售折扣。如買五贈二可視為銷售七件產品,雖然單價降低了,但銷售收入中已經涵蓋了贈品的銷售收入。會計實務中按實收金額記收入和銷項稅金,按七件結轉銷售成本;稅法上對贈品也不視同銷售處理,但要求發票按七件開具,並註明2件為折扣,贈品未在發票上註明或另開紅字發票的則不得沖減收入,即贈品要視同銷售征增值稅和所得稅。
第三種方式是捆綁銷售,贈品與賣品不屬同類。如買西服贈襯衣;買空調贈電磁爐等,這是商家除打折銷售外最常用的銷售方式。由於屬有償贈送,會計和稅法對贈品也不做銷售處理,會計上作為銷售費用—促銷費處理,所得稅前據實扣除,增值稅不加征。這與第二種方式的廣告宣傳費略有不同。但同樣要求賣品和贈品同開在一張發票上才行,否則要視同銷售征稅。
例:某大型商場(一般納稅人)在5周年店慶期間對康佳電視進行「買一贈一」活動,買一台電視送一個收音機。其間共銷售電視50台,單台不含稅價5000元,購進成本為每台4600元;贈出微型半導體收音機50台。每台市價80元,購進成本為60元(均不含稅)。商場只就50台電視開具了銷售發票。會計對贈品處理如下:
借:銷售費用 —促銷費3000
貸:庫存商品—收音機3000
增值稅規定的視同銷售是無償贈送,無償是指從接受方那不會取得貨幣、貨物或者其他經濟利益。買一贈一不是無償,沒有買一的行為就沒有贈一的行為,因此贈是建立在有償的基礎上的。
買一贈一是商家促銷用詞,是噱頭,業務實質是捆綁銷售,即你買我一件東西同時必須買另一件東西,但這兩件東西我商家都會給予折折扣。因此買一贈一的贈不應理解無償贈予而是先對主商品打折,折扣額用來購買另一件商品。即和所得稅處理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