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對長輩的尊敬
1、有關尊敬長輩的一段話
1、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2、親愛的爺爺,您尊敬的形象,就像一座巨大的豐碑,永遠矗立在我們的心靈深處!
3、養育之恩,真金難酬。極盡孝心,難於相報。
4、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
5、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6、孝心是……孝心是捶不完的背,孝心是一句真摯的話,孝心是一杯喝不盡的茶。
7、感謝您為這個家庭所付出的一切,感謝您教我們如何尊敬老人,如何敬孝您的兒女願您在未來的歲月中健康長壽幸福快樂!
8、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
9、孝心是太陽,給人溫暖;孝心是大山,給人依靠;孝心是水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10、是我尊敬的長輩,我永遠感謝您的關懷,今日為您慶壽辰,衷心祝您福滿門,壽無疆!
11、老人善待兒女,兒女報孝老人。共築家庭和諧,安享天倫之樂。
12、您是我尊敬的長輩,我永遠感謝您的關懷,今日為您慶壽辰,衷心祝您福滿門,壽無疆。
13、您是我尊敬的長輩,我永遠感謝您的關懷,今日為您慶壽辰,衷心祝您福滿門,壽無疆!
14、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15、良好的家庭傳統有助於家庭成員相互尊重,有助於家庭建成一個友愛的、生氣勃勃的集體。
16、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
17、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熱愛和尊敬的父親和母親是非常幸福的。
18、您是我尊敬的長輩,我永遠感謝您的關懷,今日為您慶壽辰,衷心祝您福滿門,壽無疆!祝福奶奶70歲生日快樂!
19、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
20、甜茶相請真尊敬,郎才女貌天生成;夫家和好財子盛,恭賀富貴萬年興。
21、孝心是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孝心是十五綵衣年,承歡慈母前;孝心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22、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
23、孝心是一句溫馨的話語,揉搓父母疲憊的心;孝心是一把親切的嘮叨,分擔父母的痛楚;孝心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釋父母的情懷。
24、尊重老人,孝敬父母,要從個人做起,家庭做起,領導做起。
25、年少輕狂,曾夢想仗劍走天涯,年近而立,今謹身節用盡孝道。
2、有關尊重長輩的名言
1、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要當失去時才去後悔沒有珍惜……
4、誰家有老也有小、尊老愛幼不可少。
5、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尊老愛幼是美德。
6、天空沒有星子照耀,她會黯然無光;人間沒有溫情攙扶,她會蕭蕭落木。愛老人和小孩吧,像愛自己一樣!
7、當皺紋爬滿你的額,手無法撫平,讓關愛順著皺紋,流進眼眶;當童稚寫滿你的眼,手無法抹去,讓關愛在前方,亮成明燈一盞。尊老愛幼,人間美德!
關於尊敬老人廣告語: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1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16、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17、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康德)
18、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
19、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諺語)
20、我望著搖籃,我的兒子在成長,我沒有休息的權利!(何塞·馬蒂)
21、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司湯達)
22、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23、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俗語)
24、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25、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茹貝爾)
26、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馬卡連柯)
27、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馬卡連柯)
28、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俗語)
29、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印度諺語)
30、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31、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
32、莫把心愛的兒子留在你身邊,放他出外鍛煉才會名滿天下。(泰國諺語)
33、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馬克思)
34、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35、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
3、關於對長輩尊重的詩句
1.有關尊敬老人的詩句【名言警句】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1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1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16、子孝父心寬。
(陳元靚) 17、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康德) 18、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孟郊) 19、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諺語) 20、我望著搖籃,我的兒子在成長,我沒有休息的權利!(何塞·馬蒂) 21、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司湯達) 22、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23、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
(俗語) 24、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25、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
(茹貝爾) 26、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馬卡連柯) 27、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馬卡連柯) 28、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俗語) 29、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
(印度諺語) 30、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31、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魯迅) 32、莫把心愛的兒子留在你身邊,放他出外鍛煉才會名滿天下。(泰國諺語) 33、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
(馬克思) 34、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35、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
2.尊敬長輩的古詩有哪些第一首
多士敬宏毓 英資衍芳緒 勤修昭厚德 翊贊耀明良
攸子崇伯欽 淑憲紹懿徽 植本宗永健 嗣典運開祥
第二首
華漢正維揚 聚秀兆澤長 思齊頌禮教 榮顯紀益昌
繼先傳萬世 卓立志奮強 仁智慶源遠 勛業燦南天
遊子吟
孟郊
慈 母 手 中 線,
游 子 身 上 衣。
臨 行 密 密 縫,
意 恐 遲 遲 歸。
誰 言 寸 草 心,
報 得 三 春 暉。
3.尊敬長輩的詩句母親的心靈是子女的課堂(比徹)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媽媽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英國)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甜 (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米爾)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恆的,不滅的.(印度)
母愛是多麼強烈,自私,狂熱地佔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國)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小雅·蓼莪》
詩選:
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天子》
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夫婦和而後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列傳》
段落:
時間的流逝,許多往事已經淡化了。可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顆星星永遠閃亮,那便是親情。時間可以讓人丟失一切,可是親情是割捨不去的。即使有一天,親人離去,但他們的愛卻永遠留在子女靈魂的最深處.
---高爾基
不要讓親情在熙熙攘攘的現代社會變革中越來越脆弱地面對沖擊,至少我們可以從自我做起,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趁現在為自己的雙親送上一份不算奢侈的溫馨問候!
----魯迅
4.關於「尊重」的詩句有哪些1、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三國志·魏書》。釋義: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
2、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春秋).《孟子·離婁上》。 釋義: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能做為兒子。
3、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春秋)《孟子·梁惠王上》釋義: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系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小孩。
4、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春秋)《孟子·盡心上》。 釋義:親近孝順自己的父母,就是仁,尊敬自己的兄長,就是義。
5、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春秋)《論語·學而第一》。釋義: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
6、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勸報親恩篇》。釋義: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
7、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明)《增廣賢文》釋義:妻子賢惠,丈夫的災禍就很少;兒子孝順,父親的心地就很寬暢。
8、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清)李毓秀《弟子規》。 釋義:父母疼愛你,你孝敬其父母來就很是正常的一件事,父母憎惡你的,對你不好,你還是繼續孝順父母,那才是真正的賢德孝順的人。
9、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清)李毓秀《弟子規》。釋義: 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10、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春秋)《孟子·離婁上》。 釋義: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5.關於尊重的古詩有哪些1、《勤求》晉代:葛洪
原文:
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
譯文:賢明的老師的恩情, , 簡直勝過了天地的博大, 比我的父毌對我付出的還要多。
2、《荀子·修身》戰國:荀子
原文: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
譯文:人不守禮就沒法生存,做事不守禮就不能成功,國家不守禮則不安寧。
3、《荀子·勸學》戰國:荀子
原文: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
譯文: 崇敬良師是最便捷的學習途徑 其次那就是崇尚禮儀了
4、《論語.子路》戰國:孔子
原文: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譯文:君子寬宏大量,胸襟開闊,光明磊落,雖然舒泰自如,但是絕不驕傲。小人雖然表面驕傲,但是內心是自卑的,所以心境就不泰然了。
5、《道德經》戰國:老子
原文:
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譯文:如果你不自誇,天下就沒有人與你爭高下;如果你不自大,天下就沒有人與你爭功勞。
6.中國詩人尊敬老人的詩詞【名言警句】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1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1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16、子孝父心寬。
(陳元靚) 17、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康德) 18、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孟郊) 19、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諺語) 20、我望著搖籃,我的兒子在成長,我沒有休息的權利!(何塞·馬蒂) 21、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司湯達) 22、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23、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
(俗語) 24、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25、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
(茹貝爾) 26、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馬卡連柯) 27、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馬卡連柯) 28、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俗語) 29、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
(印度諺語) 30、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31、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魯迅) 32、莫把心愛的兒子留在你身邊,放他出外鍛煉才會名滿天下。(泰國諺語) 33、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
(馬克思) 34、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35、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
7.關於尊重的古詩《西江月 代畢仲永作,迓汪梅庵御史》
年代: 元 作者: 陳櫟
御史乘*剛直,廡車攬轡澄清。先聲應播五羊城。一道凜然尊敬。庵外疏花破玉,枝頭佳實調羹。催歸不入秉鈞衡。豈但動公詩興。
《鵲橋仙 壽王趙公時八十》
年代: 元 作者: 張野
鸞台鍾呂,瀛州房杜。榮貴康寧天付。三公勛業四朝臣,不勝似、*溪漁父。朝廷尊敬,君王知遇。香滿春風玉樹。十分壽比老彭年,恰喜慶
《東湖四詠》
年代: 宋 作者: 陳宓
胡公是吾友,千載不改節。
長作松筠青,煙雲任明滅。
岧嶢佔南面,硉兀壓城闕。
西來群岫馳,尊敬不敢越。
餘勢抵東海,平夷復奇崛。
陳岩亦加體,北坐拱相謁。
我樓於其中,往往愧時列。
汲汲企前修,庶幾不見絕。
4、尊敬長輩的名言警句
尊敬長輩的名言警句
1、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勸報親恩篇》
2、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春秋)《禮記》
3、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蘇霍姆林斯基
4、母親的低語總是甜蜜的。——英國
5、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6、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
7、茄子花朵朵結果實,父母話句句是真話。——日本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
10、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蒙田
11、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勸報親恩篇》
12、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勸報親恩篇》
13、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14、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15、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李毓秀《弟子規》
16、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17、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清)李毓秀《弟子規》
18、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大學》
19、首孝弟,次謹信。——(清)李毓秀《弟子規》
20、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狄更斯
21、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22、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23、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機會。——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24、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25、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三國志·魏書》
26、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家語·弟子行》
27、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蘇聯
28、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
29、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勸報親恩篇》
30、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第一》
31、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勸報親恩篇》
32、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林逋《省心錄》
33、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
34、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35、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36、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37、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38、千萬經典,孝義為先。——《增廣賢文》
39、再沒有什麼能比人的母親更為偉大。——惠特曼
40、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41、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42、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岡察爾
43、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44、父親!對上帝,我們無法找到一個比這更神聖的稱呼了。——華茲華斯
45、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增廣賢文》
46、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威·布朗
47、母親,我祝福您,因為您知道怎樣把您的兒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他將在人生的戰斗中獲得勝利。——阿斯杜里亞斯
48、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四言》
49、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50、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
51、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52、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53、我們有誰看到從別人處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從父母處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諾芬
54、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55、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56、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57、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
58、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
59、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盡心上》
60、母親的安寧和幸福取決於她的孩子們。母親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兒童去創造。——蘇霍姆林斯基
61、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請)李毓秀《弟子規》
62、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63、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
64、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清)李毓秀《弟子規》
65、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66、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
67、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孔子
68、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情感。——大仲馬
69、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70、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李毓秀《弟子規》
71、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動報親恩篇》
72、一個父親勝過一百個老師。——英國
73、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74、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5、關於形容尊敬長輩的成語有哪些?
一、寸草春暉
讀音:[ cùn cǎo chūn huī ]
釋義: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難以報答。
出處:唐·孟郊《遊子吟》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白話譯文: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正像小草難以報答春天的陽光一樣,兒子怎能報答母親那深重的恩情呢。
二、扇枕溫衾
釋義: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說到此處,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溫衾,也難報答萬一。」
譯文:說到這里,就這樣躺在冰哭竹,扇枕溫衾,也難報答萬一。
三、安老懷少
讀音:[ ān lǎo huái shào ]
釋義:安:安頓;懷:關懷。尊重老人,使其安逸;關懷年輕人,使其信服。
出處:《論語·公冶長》:「子路曰:『原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白話譯文:希望自己有善事也不張揚,有功勞也不誇張。」子路說:「我們也想聽聽老師的志向!」孔子說:「我希望老年人能得到安養,朋友之間能誠信相待,少年人都能得到照顧。」
四、扇枕溫被
釋義:形容對父母十分盡心。
出處:唐房玄齡等人合著《晉書·王延傳》:延事親色養,夏則扇枕席,冬則以身溫被。
譯文:請對父母和顏悅色奉養父母,夏天那扇枕席,冬天就用自己的身體溫暖被。
五、敬老憐貧
讀音:[ jìng lǎo lián pín ]
釋義:老:年老的人;憐:憐恤。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
出處: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將小女桂花配與奇童為妻,則為你恤孤念寡,敬老憐貧,因此感動天地也。」
白話譯文:我們的神要將小女桂花許配給奇童做妻子,那是體恤孤寡,尊敬老人,憐憫貧窮,因此而感動天地了。
6、感恩和敬重長輩的句子
感恩和敬重長輩的句子如下:
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父親和兒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親愛的是兒子本人,兒子愛的則是對父親的回憶。
3、長者破,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4、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5、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
6、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負義是品行中最不好的。
7、人世間最美麗的情景是出現在當我們懷念到母親的時候。
8、每一種恩惠都有一枚倒鉤,它將鉤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裡就得到那裡。
9、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10、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
11、母親,我祝福您,因為您知道怎樣把您的兒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他將在人生的戰斗中獲得勝利。
12、慈母淚,有化學分析不了的高貴而深沉的愛存在其中。
7、尊敬長輩的名言
1、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2、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3、沒有比巴格達城更美麗,沒有比母親更可信賴。——伊拉克
4、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林逋《省心錄》
5、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6、母愛只有做母親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7、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8、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9、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盡心上》
10、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動報親恩篇》
11、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12、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13、父親!對上帝,我們無法找到一個比這更神聖的稱呼了。——華茲華斯
14、千萬經典,孝義為先。——《增廣賢文》
15、母親的安寧和幸福取決於她的孩子們。母親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兒童去創造。——蘇霍姆林斯基
16、母親,我祝福您,因為您知道怎樣把您的兒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他將在人生的戰斗中獲得勝利。——阿斯杜里亞斯
17、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
18、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狄更斯
19、慈母的心靈早在懷孕的時候就同嬰兒交織在一起了。——狄更斯
20、慈母淚,有化學分析不了的高貴而深沉的愛存在其中。——英國
21、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勸報親恩篇》
22、茄子花朵朵結果實,父母話句句是真話。——日本
23、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24、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2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26、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27、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28、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請)李毓秀《弟子規》
29、母愛乃世界上最偉大的勢力。——阿瑟·米
30、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31、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情感。——大仲馬
32、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33、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
34、母親的低語總是甜蜜的。——英國
35、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36、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
37、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勸報親恩篇》
38、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41、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勸報親恩篇》
42、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
43、父母的愛,為諸德之基。——英國
44、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45、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威·布朗
46、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李毓秀《弟子規》
4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
48、父親和兒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親愛的是兒子本人,兒子愛的則是對父親的回憶。——歐洲
49、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50、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51、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蘇霍姆林斯基
52、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春秋)《禮記》
53、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
54、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
55、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三國志·魏書》
56、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機會。——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57、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蘇聯
58、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59、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岡察爾
60、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61、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
62、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孔子
6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第一》
64、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清)李毓秀《弟子規》
65、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增廣賢文》
66、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67、一個父親勝過一百個老師。——英國
68、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勸報親恩篇》
69、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家語·弟子行》
70、再沒有什麼能比人的母親更為偉大。——惠特曼
71、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
72、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73、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74、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75、我們有誰看到從別人處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從父母處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諾芬
76、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法)羅曼·羅蘭
77、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四言》
78、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79、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維斯冠
80、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純真的愛情。——蘇霍姆林斯基
81、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清)李毓秀《弟子規》
82、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83、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84、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85、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86、首孝弟,次謹信。——(清)李毓秀《弟子規》
87、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88、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
89、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90、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勸報親恩篇》
91、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92、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蒙田
8、關於形容尊敬長輩的成語有哪些?
敬老愛幼】敬:尊敬;愛:憐愛。尊敬老人,愛護兒童。
【敬老慈少】尊敬老人,愛護兒童。同「敬老慈幼」。
【敬老慈幼】敬:尊敬;慈:憐愛。尊敬老人,愛護兒童。
【敬老慈穉】尊敬老人,愛護兒童。同「敬老慈幼」。
【敬老慈稚】尊敬老人,愛護兒童。同「敬老慈幼」。
【敬老憐貧】老:年老的人;憐:憐恤。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
【敬老恤貧】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
【憐貧敬老】老:年老的人;憐:憐恤。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
【葵藿之心】比喻臣下對君主表示忠誠或對所仰慕的人的尊敬之情。
【磕頭禮拜】磕頭:舊時禮節,跪在地上頭碰地。禮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禮。恭敬地跪在地上叩頭行禮。
【孝悌力田】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9、尊重長輩四字成語
1. 尊重老人的四字成語敬老慈幼 敬:尊敬;慈:憐愛。尊敬老人,愛護兒童。
敬老憐貧 老:年老的人;憐:憐恤。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
敬老恤貧 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
憐貧敬老 老:年老的人;憐:憐恤。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
安老懷少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關懷年輕人,使其信服。
尊年尚齒 年:年齡。尚:崇尚。齒:歲數。指尊重老年人。
2. 表示不講禮貌和不尊敬長輩的四字詞語負面:不知羞恥 狼心狗肺 沒心沒肺 狗屁不通 自欺欺人 變本加利 不恥下問 息事寧人 殘無人道 朝三慕四 黑白分明 殺一儆百 四面楚歌 三番五次 處心積慮 貽笑大方 無所不為 趨之若鶩 狗急跳牆 不可理喻 洗心革面 囫圇吞棗 近墨者黑 天網恢恢 成事不足 揮之即去 三心二意 心浮氣燥 六親不認 喪家之犬 司空見慣 相提並論 天壤之別 指手畫腳 自命不凡 自以為是 苟且偷生 誇誇其談 正面:彬彬有禮 謙謙君子 謙虛謹慎 謙恭下士 敬賢禮士 不矜不伐 竭誠相待 敬賢禮士 克恭克順 門不停賓 情禮兼到 屈高就下 屈己待人 屈尊敬賢 掃徑以待 掃榻以迎 善氣迎人 泰而不驕 婉婉有儀 溫恭直諒 溫恭自虛 溫柔敦厚 溫文爾雅 文質彬彬 洗耳恭聽 相敬如賓 以禮相待 虛懷若谷 虛己以聽 虛左以待 執經叩問 忠信樂易 戒驕戒躁 自知之明 不驕不躁 禮賢下士 平易近人。
3. 尊重人的四字成語一字師 指訂正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亦指更換詩文中一、二字的老師。
出處: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切磋》載李相讀《春秋》,叔孫婼之「婼」應讀「敕略切」,李誤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慚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曰『一字師』」。
安老懷少 安:安頓;懷:關懷。尊重老人,使其安逸;關懷年輕人,使其信服。
出處:《論語·公冶長》:「子路曰:『原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傲慢不遜 遜:謙遜。態度高傲自大,對人不講謙讓。
出處:《漢書·蕭望之傳》:「有司奏樂君責使者禮,遇丞相無禮,廉聲不聞,敖(傲)不遜。」
白首北面 北面:古以南面為尊,北面為卑,此指學生敬師之禮。謂年老猶拜師受業。
出處:《文中子·立命》:「夫子十五為人師焉,陳留王孝逸先達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豈以年乎?」
白眼相看 看別人時眼睛朝上或旁邊,現出白眼珠,表示輕蔑,不屑一顧,對人不禮貌。
出處:宋·楊萬里《誠齋集·都下和同舍李元老承信贈詩之韻》第四卷:「盡今俗客不妨來,白眼相看勿分剖。」
百年樹人 樹:種植,栽培。比喻培養人才是長期而艱巨的事。
出處:《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百世之師 世世代代的老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鼻孔朝天 仰起頭來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處:見「鼻孔撩天」。
鄙夷不屑 指輕視;看不起。
出處:葉聖陶《倪煥之》九:「難得笑的平板的臉上卻浮著鄙夷不屑的笑意。」
不堪入耳 堪:可,能;入耳:聽。指說的話使人聽不進去(多指臟話)。
出處:明·李開先《市井艷詞序》:「二詞嘩於市井,雖兒女子初學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艷褻狎,不堪入耳。」
不堪造就 指沒有培養前途。
出處:茅盾《蝕·追求》八:「第三是學生們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應當淘汰出去──這是清校。」
不屑一顧 不屑:不值得,不願意;顧:看。認為不值得一看。形容極端輕視。
出處:明·方孝儒《送龔彥佐序》:「夫祿之以天下而系馬千駟,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
出言無狀 說話放肆,沒有禮貌。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三回:「這潑猴頭,出方無狀。」
傳道受業 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出處:唐·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4. 關於尊重的四字詞語【安老懷少】:安:安頓;懷:關懷。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關懷年輕人,使其信服。【登崇俊良】:登:舉薦,推舉;崇:尊崇,尊重;俊良:才智優秀的人。
推舉尊重有才識的人。【董狐直筆】:董狐:春秋時晉國的史官。
直筆:根據事實,如實記載。指敢於秉筆直書,尊重史實,不阿權貴的正直史家。
【奉如神明】:象對待神靈那樣崇奉。形容對某人或某種事物極其尊重。
【奉若神明】:奉:信奉;神明:神。崇拜得象迷信者敬神那樣。
形容對某些人或事物的盲目尊重。【奉為圭璧】:圭璧:玉器,指非常有價值的東西。
尊重有價值的東西。【奉為神明】:奉:信奉;神明:神靈的總稱。
像對待神靈那樣崇奉。形容對某人或事物極其尊重。
【管仲隨馬】:管仲:春秋齊桓公的相國;隨:跟從。管仲隨著馬走。
比喻尊重前人的經驗。【敬賢愛士】:尊重和愛護有才德的人。
【敬賢禮士】:禮:以禮相待,尊重;士:古時稱有學問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學識出眾的人。
【敬賢重士】:尊重和愛護有才德的人。同「敬賢愛士」。
【路柳牆花】:路邊的柳,牆旁的花。比喻不被尊重的女子,指 *** 。
【欺貧重富】:欺:欺負。欺負貧窮的人,尊重富有的人。
【牆花路草】: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舊時指 *** 。
同「牆花路柳」。【牆花路柳】:牆邊的花,路旁的柳。
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舊時指 *** 。
【青眼相看】:青眼:眼睛正視,黑眼珠在中間,比喻對人尊重或喜歡。形容以看得起的態度相待。
亦作「青眼相待」、「青眼待」。【人間重晚晴】:原指人們珍視晚晴天氣,後多用以比喻社會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
【三釁三沐】:釁:以香塗身。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
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三釁三浴】:釁:以香塗身。
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三熏三沐】:①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同「三釁三浴」。②表示虔敬。
③比喻栽培,提攜。【三薰三沐】:①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
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同「三釁三浴」。
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攜。
【三浴三釁】:釁:以香塗身。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
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三浴三熏】:浴:沐浴。
再三薰香、沐浴。表示以禮待人,對人尊重。
也表示鄭重其事。【三浴三薰】: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
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同「三釁三浴」。
【識才尊賢】:能識別並尊重有才能的人。【束身自重】:束:約束;重:尊重,看重。
嚴格約束自己。【斯文掃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掃地:比喻名譽、信用、地位等完全喪失。
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墮落。【斯文委地】:猶斯文掃地。
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墮落。【死狗扶不上牆】:比喻不受別人尊重,不識抬舉或沒有培養前途。
【王司敬民】:王:君主;司:主持。君王主持國家的職責在於尊重老百姓。
【賢賢易色】:本指對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後多指尊重賢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哪怕只教過自己一天的老師,也要一輩子當做父親看待。比喻十分尊重老師。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一口粥,一口飯,都應當想到來得不容易。勸告人們要尊重勞動,愛惜糧食。
【折節下謀士】:折節:屈己下人。降低和委曲自己,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
【折節下士】:折節: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
【折節下賢人】:折節:屈己下人。降低和委曲自己,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
【尊年尚齒】:年:年齡。尚:崇尚。
齒:歲數。指尊重老年人。
【尊師貴道】:尊敬師長,尊重其所傳之道。【尊聞行知】:尊:尊重。
重視聽到的意見,實行已懂的道理。【尊賢愛才】:尊重和愛護有道德和才能的人。
【尊賢愛物】:尊敬賢才,愛護人民,指尊重知識,愛護人才。【尊賢使能】:尊重並使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5. 關於形容尊敬長輩的成語有哪些一、敬老慈幼
讀音:[ jìng lǎo cí yòu ]
釋義:尊敬老人,愛護兒童。
出處:《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無忘賓旅。」
白話譯文:尊敬老人,愛護兒童,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得到溫暖和照顧。
二、三老五更
讀音:[ sān lǎo wǔ gēng ]
釋義:相傳古代統治者設三老五更,以尊養老人。
出處:《禮記·文王世子》:「遂設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
白話譯文:於是設置三老五更,許多為了老人用的席位。
三、安老懷少
讀音:[ ān lǎo huái shào ]
釋義:安:安頓;懷:關懷。尊重老人,使其安逸;關懷年輕人,使其信服。
出處:《論語·公冶長》:「子路曰:『原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白話譯文:希望自己有善事也不張揚,有功勞也不誇張。」子路說:「我們也想聽聽老師的志向!」孔子說:「我希望老年人能得到安養,朋友之間能誠信相待,少年人都能得到照顧。」
四、敬老愛幼
讀音:[ jìng lǎo ài yòu ]
釋義:尊敬和供養老人,愛護和撫育子女。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以運於掌上。
白話譯文:敬愛自己的長輩,進而也敬愛別人的長輩;愛撫自己的孩子,進而也愛撫別人的孩子。
五、敬老憐貧
讀音:[ jìng lǎo lián pín ]
釋義:老:年老的人;憐:憐恤。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
出處: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將小女桂花配與奇童為妻,則為你恤孤念寡,敬老憐貧,因此感動天地也。」
白話譯文:我們的神要將小女桂花許配給奇童做妻子,那是體恤孤寡,尊敬老人,憐憫貧窮,因此而感動天地了。
6. 關於尊重師長的四字詞語.8個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樣深重。
恩深意重——恩惠、情義極為深重。近義詞:義重恩深 恩深渭陽 恩深法馳 恩深法弛 恩深義重 恩深似海 恩深愛重 禮輕義重 情深義重
尊師重道——指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出自 《後漢書·孔僖傳》。
尊師重教——出自《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可見尊師重道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
尊師愛徒——舊時對道士的敬稱 詳細解釋 (1).尊敬師長;尊敬教師。《禮記·學記》:「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尊師愛生——尊重老師熱愛學生,大家互相尊重,不管你是長輩還是晚輩。
尊老愛幼——指尊敬長輩,愛護晚輩,形容人的品德良好。尊敬長輩,愛護幼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10、尊重長輩的名言警句
親情是一面帆,讓我們破海渡洋;親情是一座樓,為我們擋住寒光;以下是我整理的尊重長輩的名言警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2、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3、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孔子
4、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四言》
5、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6、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7、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8、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
9、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10、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1、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12、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勸報親恩篇》
13、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大學》
14、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15、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16、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17、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盡心上》
18、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19、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20、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2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22、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23、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林逋《省心錄》
24、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李毓秀《弟子規》
25、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26、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
27、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28、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9、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0、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31、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32、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請)李毓秀《弟子規》
33、千萬經典,孝義為先。——《增廣賢文》
34、長幼有序。——孟子
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6、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家語·弟子行》
37、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38、首孝弟,次謹信。——(清)李毓秀《弟子規》
39、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勸報親恩篇》
40、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41、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李毓秀《弟子規》
42、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4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
44、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夏
45、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46、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47、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春秋)《禮記》
48、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49、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
50、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5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52、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53、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勸報親恩篇》
54、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 ——《增廣賢文》
55、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56、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57、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清)李毓秀《弟子規》
58、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第一》
59、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60、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61、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62、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63、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64、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65、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