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是怎麼設定母親節的
1、母親節的由來
(一)母親節的來歷
母親節起源於希臘,古希臘人在這一天向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在這一天里,出門在外的年青人將回到家中, 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
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由Amanm、Jarvis(1864-1948) 發起,她終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親身邊。
於1905年世紀,在母親去世時, Amanm悲痛欲絕。兩年後(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開始寫信給有 影響的部長、商人、議員來尋求支持,以便讓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的節日。Amanm認為子女經常忽視了對母親的感情,她希望母親節能夠讓人 多想一想母親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第一個母親節於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舉行, 在這次節日里,康乃磬被選中為獻給母親的花,並以此流傳下來。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份議案,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 法定的母親節。母親節從此流傳開來!
(二)母親節的意義
節日是民族文化的結晶和載體。文化記憶很大一部分是節日的記憶。多年後,許多往事都淡忘了,但過節的情景卻歷歷在目。同時,節日具有廣泛覆蓋、不斷重復、寓教於樂的特點,對人影響至深,所以重大的人倫節日對培養民族精神和凝聚力都是至關重要的。真正的母親節應該扎在心裏面,去體悟母親的愛。我們中華母親節一面提倡母愛、母教;一面提倡愛母、孝親。另一方面,父母給予子女生命,對子女有一種出於本能的無私的慈愛。設立中華母親節,就是為了讓天下父母的愛心有一個得以彰顯、讓人認真體認的節日;讓天下子女的孝心有一個受到喚醒、並精緻表達的節日。
母親節的來歷和意義是什麼
二、母親節的時間
母親節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2021年母親節為5月9日。
三、母親節的社會影響
孝,一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國家穩定的社會文化心理基礎。以新「24孝」為代表的中國式孝順成為目前中國家庭的幸福密碼。專家表示,在西方罪感文化盛行的背景下,中國孝文化價值需要重新審視。隨著中國進入新時代,傳統孝文化需要進行進一步創造性傳承與弘揚。
經濟供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是中國人從古至今踐行孝道的基本內容。以孝為本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人倫規范。」對部分外國人而言,「孝順」這個帶有中國特色的詞還是一個新鮮事物。
在中國,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生活得更好,子女希望父母晚年生活幸福,因此絕大多數是基於血緣親情和倫理使命、不求任何回報的『利他型孝道』。在西方文化中,與『孝道』對應的提法有虔誠、感恩等,這種『西方式孝順』多是基於市場化規則和履行法律義務的『利己型孝道』。
「中西方家庭觀也存在差異。」中國人自古以來非常重視家庭和血緣親情關系,以家庭為核心層層外擴,形成了家庭—家族—社會—國家的基於人情的緊密關系。家,成為人們精神歸宿的原點。西方文化則強調以個體為核心,人與人之間建立的是法律基礎上的契約關系,這種關系是鬆散的,因此家庭觀念並不濃厚。
以上就是找法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介紹的關於「母親節的來歷和意義是什麼」的相關知識。母親節的設立,是為了喚醒天下子女對母親的愛,並且勇於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咨詢找法網,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提供幫助。
2、母親節的來歷,是如何定的日期?
母親節的來歷:
據說在南北戰爭時期,有位70多歲的母親,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能夠創立一個母親節,來紀念那些在戰爭中死去了的偉大母親。在這位母親死後,她四十一歲的女兒安娜為了能夠完成母親生前的願望便在美國四處呼籲,在最初的時候她被冷漠對待。面對這種冷漠她沒有放棄,繼續向各界呼籲,終於等來了一個機會,受安娜的邀請,在費城終於舉辦了一個有關於母親節的儀式,從此母親節在美國成立,隨後又被世界各國所引入。
中國將母親節設定為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選擇這一天是有寓意的,因為一天剛剛好是孟母的生日。
中國人過母親節,是1988年港澳台同胞地區流行起來之後才進入大陸的,首先在廣州、深圳、福建、杭州等一些城市開始舉辦母親節的慶祝活動,漫漫擴展到全國。母親節成立至今100多年,現在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節日。
在胸前佩戴康乃馨,顏色是有講究的。那些母親已經去世的人佩戴白色康乃馨,而母親健在的人則佩戴紅色康乃馨。
3、「母親節」的由來是什麼?為何要設定這一節日?
「母親節」的由來是什麼?為何要設定這一節日?
年少時只覺得母親啰嗦,成年後某天卻會因為想起母親的這些話而突然淚目。母親是自從我們呱呱墜地後便給予我們愛與呵護的人,母親就像一棵大樹,在風與雨的夜晚護庇我們,給予我們溫暖與依靠,母親對於我們子女來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因此每年的母親節到來時,就會有許多子女為他們的母親獻上最真摯的祝福。那麼,母親節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哪個母親曾經不是一個精緻的小女孩了?哪個母親曾經不喜歡拎著大包小包逛商場?哪個母親沒有幾雙高過腳脖的高跟鞋?然而——從孩子呱呱墜地地那一刻起,母親們便要帶著母愛的光環收拾孩子們的吃喝拉撒,開啟女孩的崩潰一生。而唯有每年的母親節才是母親們可以理直氣壯地罷工的一天,這一天母親不需要做任何家務,只需要安靜地享受。
從現在母親節的意義上來說,現代的母親節其實追溯到美國南北戰爭結束時期。當時因為南北戰爭,很多母親失去了她們的兒子,而安娜的母親認為所有失去兒子的母親需要被給予慰藉,並設立母親節來贊頌全世界的母親。在安娜的母親死後,安娜立志要完成母親的願望,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美國兩院終於設立母親節來表達對所有偉大母親的尊重。
而安娜母親最喜歡的康乃馨也稱為母親節的專屬花,孩子們通常都會送給母親一支康乃馨來表達對母親的愛。而中國本土母親節則追溯到了神話中的女媧時代,女媧用神泥造出了中華兒女,女媧便是我們華夏人的母親,而相傳女媧的生日在農歷三月十八,因此,每逢三月十八,百姓們都前往女媧廟去燒香拜女媧,因此這個習俗也隨著時間的淘洗留了下來,至今仍有許多地方留有拜女媧的民間習俗。
4、母親節是從哪一年開始實行的?
母親節是在1914年被美利堅合眾國國會正式百建立的,由美國費城的安娜·賈薇絲提出的。
於1905年世紀,在母親去世時, Amanm悲痛欲絕。兩年後(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開始寫信給有影響的部長、商人、議員來尋求支持,以便讓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的節日。
第一個母親節於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舉行,在這次節日里,康乃磬被選中為獻給母親的花,並以此流傳下來。
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份議案,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法定的母親節。
1914年,美利堅合眾國國會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母親節從此流傳開來!
節日爭議:
2012年5月12日,新華網文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節慶委員會主任、中華母親節促進會會長李漢秋表示:「美國傳統母親節,許多人把它當成世界母親在過,這是一個極大的誤會。美國母親節同美國歷史、宗教有不解之緣,有鮮明的美國文化的印記。」
「不要以為過節是小事,過人家的節就跟著人家的文化走。」
「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證,是民族的靈魂和血脈。沒有了民族的文化,民族也就消亡了。如果我們的重大節日都過人家的,我們還有自己的靈魂和血脈嗎?」
「美國人絕對不會說, 我長大了讓媽媽享福 。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獨特性。」
2012年5月18日,西寧晚報表示:2006年11月全國政協委員李漢秋以「創設中國母親節」為題,提出設立中國人自己的母親節,並提出孟母可作為中國母親節的形象代表,最終無疾而終。
美國的母親節早已深入民心,不僅因為「周日」方便,更因其深刻的感恩內涵而幾乎成了國人的節日。再設立一個「中華母親節」,純屬畫蛇添足,因為這並不能保證國人從此不再過美國的母親節,哪怕動用強制手段也沒用。
5、母親節怎麼來的?
母親節的來歷:
母親節源於美國。
1906年5月9日,費城的安娜·賈薇絲的母親去世,她悲痛萬分。在次年母親逝世的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組織了追思母親的活動,並鼓勵他人也以類似方式來表達對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後,她到處游說並向社會各界呼籲,號召設立母親節。她的呼籲獲得熱烈響應。
1913年5月10日起確定了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這一舉措引起世界各國紛紛仿效,至1948年安娜去世時,已有43個國家設立了母親節。
母親節的意義:
敬重母親,弘揚母愛的母親節,在中國已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節日,到了現在,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的母親節已經成為一個公眾必過的節日。隨著母親節成為公眾的節日,國人也終於可以在這一天里,大大方方地表示對母親的深厚感情。
中華兒女對於這個「母親節」都挺重視的。畢竟母親生我們養我們,對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大量心血,在這個一年一度的節日里送上祝福、表達謝意也是人倫孝道的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