黒人為什麼不過父親節
1、父親節從何而來的呢,古代人有沒有父親節?
父親節最早是從20世紀初的美國而來的,在古代是沒有父親節的。眾所周知,在六月份的第三個星期天便是父親節,和母親節相比,大家對於父親節是比較陌生的。畢竟母親將我們含辛茹苦的生下來並且撫養長大,雖說父親也是養育我們的,但是和母親相比,父親的陪伴顯然是很少的,因此很多人都會只記得母親節,而對於父親節還是會有些陌生的。
在1910年的時候,美國的士波肯市的杜德夫人在參加母親節的時候,曾經陷入了思考,並且還認為為什麼沒有人來歌頌偉大的父親呢?這時候的杜德夫人非常想念自己的父親,而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父親對於孩子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一個角色,和母親是同樣重要的存在。
後來杜德夫人便寫信給當時的市長和州長,建議應該建立一個父親節,於是在1910年,6月19日的這天通過了父親節的法案,並且將每年六月份的第三個星期天設立為父親節。而在父親節的這天,人們會送給自己的父親禮物,以此來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愛意和感激之情。
於是隨著中國的發展,便也跟隨世界的潮流,將每年六月份的第三個星期天設立為父親節,並且在父親節的這天送上自己的禮物,來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感情。不過在中國台灣,卻是在每年的8月8號才是父親節。
台灣的父親節來源於民國時期,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抗日戰爭勝利的階段,人們在歡慶的同時還在思考將哪天設立為父親節,於是最後便選定了8月8號這天為父親節。就算是現在,父親節依然沒有母親節那麼隆重,而且關於父親節的活動也是很少的。但是我們對於父母的愛都是一樣的。
2、父親節和母親節的來歷
1、父親節的來歷
父親節是1909年由美國的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倡議設之的。由於多德夫人早年喪母,她和5個弟弟都是由父親一手撫養大的,因此她呼籲設立父親節,並建議將節閂定在6月5日她父親生日這天。19lo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波壩市正式發表設立父親節的文告,開始慶祝這一節日。
1916年,美國總統對此正式表示贊同。但是,父親節真正成為全美的正式節日是在1972年。這一年,尼克松總統簽署了設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從此,父親節便以法律形式被正式確定下來。
2、母親節的來歷
母親節是1907年美國費城婦女安娜·查維斯倡議的。安娜·查維斯1864年出生於西弗吉尼,址州,母親是教師。在講解兒女應孝敬父母時,她希望學生中有人能想出辦法來紀念母親的愛。
安娜在她母親於1905年5月9日去世時,決心實現母親的遺願。於是,在1907年5月9日她母親去世二周年紀念會上,安娜倡議每年應規定一天來紀念母親偉大的愛。
為此,她到處演淵:宣傳,並寫信給美國國會、地方州長和婦女組織等,得到人們廣泛的芝持。1914年5月7閂,美國政府正式宣布,每年9門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同年5月9一,美國總統賊爾遜頒布法今執行,並規定時親節這大力法定假日。家家戶戶匝懸掛國旗,以示村母親的尊敬。
這項規定立即得到世界上49個國家的響應,於是每年的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便成為國際母親節。由於這個時候正是安娜母親生前最喜愛的香石竹花盛開的季節,所以。香石竹花就成了母親節的象徵。
(2)黒人為什麼不過父親節擴展資料
1、父親節習俗
父親節以玫瑰花為象徵。在這一天,子女佩戴紅色玫瑰以表示對健在的父親的愛戴;若父親故去,則佩戴白色玫瑰,以表示對父親的悼念。在父親節,許多人給他們的父親送節日卡片或小禮物,上面寫上歌頌父親的美好詞句,向父親祝貿父親節。
2、母親節習俗
母親節這一天,子女們都會向母親奉獻上自己的禮物:衣服、炊具、食品等等。但下管送什麼東西,都要送上一盆花。如果母親健在,就佩戴紅色石竹花;如果母親作古,則佩戴白色石竹花。
3、父親節的由來
關於父親節的由來
父親節的由來。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我們的父親節,想必大家都會想到自己的父親,子女會電話或者回家看看自己的父親,父母為孩子含辛茹苦的操勞了一輩子,我們長大了也不能忘記自己年邁的父親,我們應該感恩自己的父親,那麼,大家是否知道父親節的由來,下邊由我為大家一一道來。
父親節的由來1
父親節的提出:
在1907年,美國首先提出了母親節的概念,即專門設一天來向偉大的母親表示敬意。而在1909年(兩年之後),一位叫做來自華盛頓州的女兒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提出設立父親節的建議,希望有一個節日像母親節那樣一起來對父親表示敬意。多德夫人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由她爸爸將她一手帶大的。多德夫人相當愛自己的父親。
父親節的批准:
在多德夫人提出她的想法的同一年--1909年,華盛頓州州長作出反應,宣布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這個想法在1916年被伍德·威爾遜總統正式批准。1924年,卡爾文·柯立芝總統建議把父親節作為一個全國性的節日以便「在父親和子女建立更親密的'關系,並且使父親銘記自己應盡的全部責任」。紅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認的父親節的節花。
父親節的確立:
父親節在全美國作為節日確定下來,比母親節經過的時間要長一些。因為建立父親節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製造商開始看到商機。他們不僅鼓勵做兒女的給父親寄賀卡,而且鼓動他們買領帶、襪子之類的小禮品送給父親,以表達對父親的敬重。
父親節的故事:
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駐扎在英國的美國軍人要求得到父親節的賀卡寄回國內。美國軍人的要求得到英國賀卡出版商的回應,因而印製了賀卡。雖然英國公眾對這個人為節日接受緩慢一些,但今天英國在六月里第三個星期日也熱烈慶祝父親節,和美國的慶祝方式差不多。
父親節的地位:
相對於母親節來說,父親節沒有顯得那麼重要,許多孩子會在母親節上給媽媽送禮物,卻很少會給爸爸送禮物。然而,在美國的寶寶依然覺得自己的命運要比其他國家的來得好,因為在許多國家裡,爸爸們連個名義上的父親節都沒有。
父親節的由來2世界上的首個父親節,是在十九世紀初期的美國誕生,當時住在美國華盛頓州的多德夫人,因為母親在生育第六個孩子時候不幸因為難產而死,而他的父親則肩負著照顧孩子,養家糊口的重任,時光冉冉,隨著多德夫人的兄弟姊妹都長大成人,認為父親可以安享晚年的時候,他的父親卻因為勞累過度在1909年去世。
而關於父親節的由來,也是由多德夫人所倡導的,在參加完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之後,多德夫人十分懷念自己的父親,她深刻的感受到,在自己成長階段,父親所付出的愛與艱辛,不亞於任何一個母親。因此,她寫信建議將父親生日那一天作為父親節,華盛頓州長表示贊成,不過將日期改為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這也是父親節的來源的歷史故事。
自從有了華盛頓市開創了父親節的由來之後,美國各州市也開始傳播,自1924年,當時的美國總統支持設立全國性的父親節,這事直到1972年尼克松總統簽署正式文件後,得以美夢成長,讓父親節成為全美國性質節日的夢想得以實現。算起來,父親節發源地在哪裡?也應該是從美國華盛頓州開始。
其實中國父親節的來源,並非是由美國傳入,起源於民國時期,上海在1945年8月8日發起了慶祝爸爸節運動,這一天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天父親節。當然現在父親節的由來,各地的歷史背景不同,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需要講述,父親節的來源意義可能各不相同,但是對於全世界的父親都一樣,他們努力做好了上蒼賦予他們最聖神與敬愛的角色。這一天,無論你是否遠在異鄉,別忘了給爸爸送上一句父親節最誠摯的祝福!
4、古代有父親節嗎?古人會給父親過節日嗎?
父親節對於現代人來說並不是一個很新奇的節日,而「父親節」的來歷卻並不久遠,但是,畢竟父親這個概念是一直都存在的,一直都伴隨著人類的發展,那麼你知道在我國古代,古人有沒有類似的屬於父親的節日呢?古代男性在社會上的地位是很高的,因此對於人們來說,父親的地位自然也是非常高的,那麼在一個屬於父親的節日里,古人又會做些什麼呢?古人有沒有類似的節日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古代的父親節父親的生日
古人喜歡將父親的生日作為「父親節」,一般要舉行家宴,還有「聲樂」助興。兒女們要親自為父親製作生日湯餅,又名「水引」,就是現在流傳下來的壽面。《紅樓夢》里寫賈敬的生日宴飲時,兒子賈珍「先將上等可吃的東西,稀奇些的果品,裝了十六大捧盒」,還找來戲班舉行大型娛樂活動,極盡奢華。
父母的「天倫日」
父母的結婚紀念日,在如今很流行,兒女們也很看重。在古代,這個節日叫做「天倫日」。父親作為一家之主,具有絕對的權威。每逢這個節日,成年的子女要舉行家庭禮儀,行「九拜」大禮,祝福父親得享天倫之樂,感謝父親賜予的血脈之恩。南宋陸游曾撰文敘述,在每年他與妻子的大婚紀念日時,其長子陸子虞都要將其他的兄弟姊妹們召集起來,一起向父親跪拜稽首。陸游那首著名的絕筆詩《示兒》就是在他有生之年的最後一個「天倫日」里寫的。
父親的「科甲日」
還有一個重要的日子,就是父親的「金榜題名日」,讀書人稱為「科甲日」,即考取功名的那一天。讀書人會一生銘記這個日子,而他們的兒女更不會忘記。每當這一天到來,孩子們都要為父親舉行慶祝活動。北宋蘇軾被貶嶺南任職時,他的大兒子蘇邁就曾從京城千里迢迢趕到那裡,為父親慶祝「科甲日」。
八月八日
追溯到1945年8月8日,上海各界文化名流聯名請上海市政府轉呈南京中央政府,定與「爸爸」諧音的八月八日為父親節,市民們積極響應,熱烈舉行慶祝活動。其實這個規定比較符合我國文化,因為加入了漢字的諧音,並且八月八日的兩個「八」重疊在一起經過變形就是「父」字,只可惜並未延續到現在。
如今的「父親節」,除了熱鬧,收到一句「父親節快樂」的祝福語之外,還能收到什麼?除了商家為撈銀子,把父愛親情盡情炒作一番之外,父親節還給父親們帶來了什麼?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題。
2、古人的父親節:設立天倫日科甲日古代人過父親節有著很深厚的文化背景,由於中國社會長期被儒家思想所影響,儒家文化又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框架下嚴格規范人們的言行舉止,所以中國古代的平民百姓就非常的重視"父權"。也非常的重視孝順長輩。在我國古代的著名儒家著作《論語》中,孔子就對自己的學生講過:做人要看重實際的品德,孝敬父母要盡心盡力,對國家和君主也做出有益的貢獻。
總而言之,我們從儒家文化影響下的中國就能看得出來:古代人每時每刻都在提倡"孝順父輩",為了讓孝順父母在實打實的日常生活中進行,古人會選擇一些特別的日子給父輩過"父親節"。這樣的父親節更有濃濃的親情味道。
首先,古代人會選擇父親的生日來來過"父親節"。在我國古代的名著《紅樓夢》中就有這樣的故事:賈府長輩賈敬要過生日了,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日子。賈敬的生日還沒有來,賈府上上下下就開始准備了。盡管當時的賈敬沒有出席宴會,但賈府里請來了非常著名的戲班子為賈敬唱戲,賈敬的孫子還帶著很多禮品來到道觀,以顯示自己對祖輩的孝順之心。
除了父親的生日,父母結婚成親的日子"天倫日"也是古代人心中的"父親節"。在"天倫日"這一天,兒女們要以實際行動為父親盡孝。其在形式上主要表現為兒女對父親的九拜大禮。在古代文化中,"九"是個非常神聖的數字,皇上在古代被稱為"九五之尊",而子女對父親在"天倫日"這一天做九拜,這就充分地說明一點:古代的"孝文化"對當時年輕人的影響真的是非常的深入,古代人將父權也抬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在古人看來,父親就是家裡的"皇上"。
除了父親的生日、天倫日,到了兒女過生日那天,兒女們也要來拜見父母,以顯示自己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激。
另外,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日子是古代人心中的"父親節",這個父親參加科考金榜題名的紀念日——科甲日。這個日子值得所有的讀書人一輩子銘記,而讀書人的子女自然也不會忘記。到了每年的科甲日,朝廷官員的子女就會以各種方式慶祝父親在"歷史上的今天"金榜題名,比如,蘇軾被朝廷貶官到廣東之後,其長子就來到廣東嶺南地區為父親慶祝"科甲日"。
從父親生日、天倫日再到科甲日,古代的"父親節"擁有著很濃重的親情味道。這樣的節日盡管在今天看不到影子,但我們依然能夠從古人的身上看到他們對"孝文化"的高度重視。
3、古人如何給父親過節以儒家文化為本、注重孝道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為父親過節的傳統,只不過並不是在特定的某一個日子。
在古代的倫理關系裡,「父權」是極重要的,代表著權威。著名的「齊景公問政於孔子」中,孔子說了句千古名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便顯示出了古代「君權父權」至上的道理。
通過孝道把父子的關系推及到君臣,「事父以孝,事君以忠」這便是中國古代的傳統倫理道德思想。
《論語》中,孔子的學生子夏曾說過:「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看重實際的德行,輕視表面的姿態。侍奉父母要盡心盡力,為君主做事要奉獻自身。
所以古代時時刻刻提倡「孝」的禮儀,反而不會畫蛇添足地特定某日為「父親節」,更多的是以父親為主的節日。
在《紅樓夢》第十回里便描述過這一場景:賈珍的父親賈敬要過生日了,像賈家這種豪門望族,父親過壽是件大事,晚輩在很久之前便要開始張羅。
雖然賈敬在道觀里修行,並未出席,但府中依然請來戲班大擺排場,極盡奢華。而且孫子賈蓉帶領下人,捧著六大禮盒的珍貴壽禮送去道觀。這些禮數,透露出古代倫理細節上的講究。
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由古至今,即使在現代,這句話也可作為子女孝順的根本。
父母的生日不可不知,一方面以父母能有如此高壽、自己長大了而高興;另一方面則因為他們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顧而憂懼。
做子女的每年生日到來,要先拜父母,這叫做「不忘本」,在父親的安排下拜祖、拜廟、拜師等,然後才能慶祝自己的生日。所謂「百善孝為先」,子女生日也要以父母為先,這才是盡孝的本質。
「科甲日」是他們功名事業的起點,「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文人會一生銘記這個日子,而他們的子女們更不會忘記。每當這一天到來,都要為父親舉行祝福活動。歷史記載,蘇軾被貶嶺南任職時,他的大兒子蘇邁就曾從京城千里迢迢趕到那裡,為父親慶祝「科甲日」。
而到了近代民國時期1945年8月,歷時八年之久的抗日戰爭接近尾聲,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無數將士為國捐軀、悲壯就義。
當時,上海的一些社會名流發起倡議,建議將每年的8月8日定為「父親節」,藉此紀念和頌揚在戰爭中為國犧牲的烈士們。
後來民國政府便將8月8日正式定為中國的父親節了。發起者之所以定8月8日為父親節,是因為與「爸爸」諧音,且「八八」兩字連綴起來像是中文的「父」字。直到今天,中國台灣的父親節日期仍然是每年的8月8日。
5、日本十大變態節日,為何父親節父女要共同沐浴?
一、 受到重視
在父親節那一天,婦女要共同沐浴,是在日本人心中非常重視的一件事,在我們國家很多孩子始終是對於父親說聲我愛你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日本父親節那天有很多父親女兒團聚,作為父親的貼身棉襖的女兒,不管已經出嫁的還是沒有出嫁的,都會為父親做三件事,第1件事就是寫一封摯愛的信,在父親面前朗讀,還有感謝父親辛勞的一生的感謝信,最後一件事就是女兒陪父親一起洗澡,這也證明了日本對尊重長輩十分的重視。
二、 歷史悠久
父親節的這一天自己的女兒給自己洗澡,也是一種愛的表達方式,日本女兒感覺在父親節那天給父親洗一個澡也是給父親最大的溫暖的一種方式,畢竟日本洗浴文化是特別,歷史悠遠的泡澡,對日本來說是至高無上的享受,給父親洗澡是做女兒們最好的選擇,經過流傳下來就成了當地的民風民俗。
三、 習慣
在日本有著這樣一個傳統,女孩在第一次出嫁前必須和父親一起沐浴,只有和父親一起沐浴才能夠出嫁,這也表示出出嫁前一起洗澡是為了讓女兒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最關鍵的是女婿也很贊同這種做法,這也是一種感恩的表現,在他們看來這是再正常不過了,因為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所以他們不會去計較,一些事情,在沐浴的時候,他們也會把隱私的地方用布遮蓋起來,女孩子幫父親按摩搓澡。
父親節在日本心中是非常受到重視的他,超過了情人節和其他的節日這就看出日本男人在家庭中的地位,這也是成熟社會所表現出來的。
6、西方人怎麼過父親節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這個節日在不少西方國家已經有了近百年的歷史,許多國家為人兒女者都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辛勞了一年的父親表達節日的問候和祝福,就連美國總統布希也會拋下政務,專門陪父親度過愉快的一天。
從1924年開始,在父親節這一天,凡是父親已故的美國人都會佩戴一朵白玫瑰,而父親在世的美國人則佩戴紅玫瑰,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其他國家也有用佩帶植物象徵父親節的習慣,有的國家用蒲公英作為父親節的象徵,有的國家則用襯有一片綠葉的白丁香作為父親節的象徵。
當然,父親節這天,兒女們大多會為父親選購一件禮物,據統計,美國人每年父親節就要花10多億美元為父親送禮。
不過,送父親的禮品種類相對單一,除了領帶和雪茄煙外,其它東西很少,因而不少人認為給父親買禮物最難。
日本曾經推出過一款特別的父親節大禮,某著名麵包店烘焙了「父親臉」麵包,以每個3美元的價格出售。由於這款麵包味道不錯,樣子可愛,一度在日本熱銷。
7、日本父親節最尷尬的風俗:與父共浴
源於美國的 父親節 ,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父親節,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在那一天各國各地的慶祝方式都不同,有的聚餐,有的送禮。例如美國是為父母做早餐、德國喝啤酒慶祝。而日本則截然不同,日本父親節的習俗是女兒與父親共浴?
日本人在慶祝父親節時,女兒們都會為父親做好三件事,首先,日本的子女們和我們中國的子女們一樣,給父親送上禮物和祝福。此外,作為父親「貼身棉襖」的女兒,不管已經出嫁還是待字閨中,還要給父親寫一封摯愛和祝福的信,接下來,還有一項重要的,即女兒們要陪父親一起泡個澡,親手給父親搓搓背,也是給父親最大的溫暖一種方式。畢竟日本的洗浴文化歷史久遠,泡澡對日本人來說,乃是至高無上的享受,再加上日本本來就有著男女混浴的習俗,所以女兒陪父親泡澡也就不奇怪了。
日本孩子接觸性信息比較早,對性的神秘感不太強。家庭成員、師生之間,也不避諱這類話題。但日本女孩子大了以後,還要和爸爸一起洗澡。有些人矢口否認,其實是相當普遍的。
日本文化被認為是「恥的文化」,但在中國人看來,還不如說是「恬不知恥的文化」。殊不知,「恥的文化」是相對西方基督教的「原罪文化」而言的。日本人昔日除了在家裡用木桶洗浴,就是到野外溫泉。那時男的穿「下帶(類似短褲)」,女的穿「湯浴著(薄浴衣)」。
裸浴據說始於江戶時代,公共澡堂子也開始普及。後江戶大名松平定信發出男女混浴禁止令,實際上只限於取締「賣春」。現在要找真正的「混浴」,就得到深山的溫泉去。那裡可能辟有「混浴區」。
其實日本女人是非常有特色的,也非常的柔順,又愛干凈,衣著考究,還講究烹調,除了結婚後喜歡做家庭婦女,她們既保留了東方的賢惠(這點中國女人大概只有潮州女人和客家女人能與之媲美)又有西方女人的時尚(我們中國女人學西方的性開放到很到位,其它的積極向上,良好的文化素養都沒學),應該說是符合每一個男人對理想妻子的夢想。
不過,也有日本女人會遭遇家庭不幸,或是遭到丈夫拋棄,生活所迫,等等。但是日本女人總能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日本女人就象櫻花一樣柔弱又那麼普通不起眼,但卻有著頑強的的生命力。
【結束語】大家看了以上內容,有沒有感覺日本父親節的習俗很尷尬呢?大多數人可能都接受不了吧!
8、古人不過父親節,你知道他們是如何為父親盡孝的么?
其實中國古代也有父親節只是古代人沒有父親節這樣的說法,我們現在所謂的父親節其實是從外國傳進來的,並不是中國的節日。中國古代可以當作是父親節的有四個時間。第一就是古人稱之為「天倫日」的日子,天倫日說白了就是你父母的結婚紀念日。在古代到了這一天,已經成年的子女都要舉行家庭的儀式,需進行「九拜」大禮,目的是就是祝福父親享受天倫之樂,感謝父親的養育之恩。
第二就是孩子們的生日也可以作為父親節,這也被稱為「不忘本」。孩子們必須在父親的安排下拜祭祖先、廟宇、祖墳,最後才可以祝福自己的生日。在現在的小孩其實已經忘記了這個「不忘本」意思了,儼然已經成為一個自己的日子,感覺自己生日那一天是最大的,其實這樣已經是錯的了,你的生日給應該給父母慶祝,因為是他們生你出來的。第三父母生日那天,必須在家裡辦喜宴,宴請家裡的親人進行祝壽,甚至一些大戶人家會舉辦家庭的辦娛樂節目,孝敬父母。
第四就是「科甲日」,所謂科甲日就是父親當年讀書有成之後考試並取功名的日子,也就是他們事業的起點之日,這對於文化人是很重要的日子,這個日子會銘記一生,而他們的子女們更不會忘記,每當這一天到來,都要為父親舉行祝福活動。其實和現代比較就是好像是父親的大學畢業的日子。
孝道是中華民族兩大基本傳統道德行為准則之一,後來儒家思想的興盛進一步發揚,也是歷朝統治者來自對統治的需求,也對其傾力宣傳,因為古代都是以孝治國的。「以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已經傳承了上千年了。已經融入了我們生活,到了盡孝的日子,作為子女,如果你沒點兒表示,那是被別人說的。就算你是皇帝,也要遵守孝道。
9、日本父親節怎麼過
在我們中國,父親節是這幾年開始流行的洋節,可是在我們的近鄰日本哪裡,父親節已經是很多年就開始流行的節日了,在一定的程度上,它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的地位甚至高於情人節。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帶你一起來看看這個近鄰他們在父親節那天是怎麼過的吧。
日本父親節怎麼過1、女兒寫一封摯愛的信
2、女兒陪爹一起洗澡
3、女兒和父親來個深情的擁抱
在中國,我們很多做孩子的始終羞於對父親說聲“我愛你”。然而在日本,大多數日本子女在父親節那天,大多會和父親團聚。
而作為父親的貼身棉襖的女兒,不管已經出嫁和未出嫁的,都會為父親做好三件事,首先寫一封摯愛的信,在父親跟前朗讀。感謝父親一生的幸勞。給父親做的第二件事也許讓我們無法接受,那就是女兒陪爹一起洗澡。文化的不同,感受也有一定的不同,日本女兒感覺在父親節那天,給父親洗個澡,也是給父親最大的溫暖一種方式,畢竟日本洗浴文化歷史悠遠,泡澡對日本人來說是至高無上的享受,給父親洗澡就是做兒女們最好的選擇。一位日本女孩回憶說:曾經的我,給父親僅洗過一次澡,一次腳,在父親最後的幾個月的那一天,我在越洋電話中,才喊出了“爸爸,你是我的好爸爸”,想不到,父親聽到後,激動的.笑的很開心.....我們曾經有無數個和自己情侶的擁抱瞬間,有和自己孩子的擁抱,但我們卻很少擁抱自己的父親。日本女兒第三件事情,那就是和父親來個深情的擁抱,也許這樣的擁抱,會讓自己的父親溫暖許久許久。
結束語:每個國家的父親節,雖然慶祝的方式不一樣,但是對父親摯愛的那顆心都是一樣的。可能你有點難以接受日本人的風俗,不過,也請你不要譏笑它,畢竟,日本的文化跟我們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