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長輩劃拳
1、和長輩劃拳要注意什麼?
喊口號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不要喊兩兄弟好,也不能喊一些粗口,最好就直接喊數字,簡單明了。
2、有青海的朋友沒 麻煩幫我講一下大拳和小拳的規矩 最好是海北的
你是外地人?我們海北的和青海其他噶地方基本一樣的.
外地人初來青海,看見我們青海人喝酒時,見乾乾凈凈的桌子上只有一把酒壺,碟兒里只有四個酒盅,無一個下酒的菜碟兒,就搖搖頭說:「青海人怪,喝酒不吃菜。」我們青海人自己將這種喝法稱之為「干喝」。干喝有干喝的味兒。酒是糧之魄,水之魂,本是瓊漿玉液,為何要用油膩膩的菜去糟踐它?
我們青海人喝酒有他們自己的規矩。「酒令大過軍令」,規矩一經確定就得無條件執行。「監拳」的執壺監督,「當關」的以拳守關,其餘的要專心「觀拳」,不得三心二意,東拉西扯,這叫「喝酒端喝酒,不提馬旺有」,「酒中不語真君子」。和長輩劃拳前,先要給長輩「升盅兒」,且要雙手舉盅,恭敬有加,要長輩「雙雙兒喝上個」,這叫「免罪酒」。只有長輩吃了免罪酒,你才敢伸手較量。和老人或長輩劃拳一定要用一隻手托住另一隻劃拳的手的腕兒才行。劃拳時掌心向上,手要平出平收,手出手回不得在半空里亂晃悠。青海人劃拳出指頭,最講究「拳拳不離大拇指」,除了出「寶拳」外,決不容許捏掉大拇指出拳。
我們青海人以為,最規矩最精美的拳要屬「官拳」,每拳四字,不多一字,不少一字,喊出來抑揚頓挫,字字珠璣:「寶拳送你、一品當朝、二度梅開、三級連升、四季發財、五經魁首、六連順喜、七賢竹林、八仙慶壽、九盞蓮燈、十滿大堂」,全是文縐縐的吉祥話,我一直在想,把這樣的好「拳語」印在酒瓶兒上,才是最好的創意。
光喝酒沒意思,我們青海人喜歡唱酒麴兒,酒至半酣,劃拳的人就會邊表演邊唱起來,我們唱《十道兒黑》:「吃上一杯酒呀,心兒里醉,聽我們來唱上,一道兒黑,白布的汗褟青絲帶(來吧)太平年,勒在(個么)腰裡,一道兒黑,年太平哪,太平年……」他們唱《數麻雀》:「一個(嘛就)麻雀一(呀嘛)一個頭呀啊,兩隻眼睛明(呀嘛)明丟丟,兩個爪爪站(呀嘛)站牆頭呀啊,一個尾巴丟在個後呀頭……」每唱完一段就要劃一拳,那拳熱鬧,有個名兒,叫「滿堂喜,拳拳不離喜」:「滿堂喜,二梅喜!滿堂喜,七巧喜!滿堂喜,三元喜……」如有一方贏了,就得馬上接一句:「請酒喜!」輸拳的一方也得緊接一句「我的喜!」提盅幹了酒。
小拳就簡單了,大拇指最大,小拇指最小,大壓小,依次的,大拇指壓食指,食指壓無名指.無名指壓小拇指,小拇指壓大拇指.
有機會,我倆實戰,就好好教教你.
3、誰知道 以前大人玩的劃拳 「五魁首呀 六六六呀 七匹馬呀什麼的 」游戲規則又是什麼 求
基本方法兩人同時伸出一隻手,用攥起的拳頭和伸出一到五個手指,表示從零到五這幾個數字,與此同時,嘴裡喊出從零到10的數字,如果兩人伸出的手指表示的數字相加與其中一個人嘴裡喊出的數字相同,那麼這個人就算贏了這一拳。舉例說明:比如一個人伸出了三個手指,另一個人伸出了四個手指,一個人喊了七,另一個喊了六,那麼這個人喊七的人就贏了;如一個人伸出攥緊的拳頭(表示零),嘴裡喊出了三,而另一個恰好伸出了三個手指可嘴裡喊的七,那麼喊三的就贏了。就這么簡單。當然,如果自己喊的是「八仙過海」,而自己僅伸出了一個手指,那麼對方即使伸出五指也不可能湊成八,這種拳就叫臭拳,如果不是事先約定,是要罰酒的。
出拳手式:伸大拇指表示1,同時伸大拇指和中指表示2<很多地方嚴禁用大拇指和食指表示2>,同時伸大拇指,食指,中指表示3,同時伸大拇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表示4,全部伸出表示5。 [編輯本段]常見類型常見的是「兩人對猜」。這一酒令兩人進行,同時出拳伸指喊數,喊中兩人伸指和者勝,負者罰酒。
此外還有「擺擂台令」,即某人坐莊,別人打擂,席間其人與其對決,勝者成擂主,敗者罰酒。還有「打通關」,即一人坐莊,與席間每個人一一較量,輸者罰酒。
還有拍七令,也即「明七暗七」。是全桌人依次數數至49(也可數更多),每明7(如7、17、27…)須拍桌上一下,每暗7(如14、21、28…)也須拍桌一次,誤拍者或說錯者罰酒一杯。
老虎杠子:以杠子、老虎、雞、蟲為令,一物降一物,看誰說的令降住誰,被降者為輸者,罰酒一杯。
其它還有猜單雙、猜有無等,這都些簡易的酒令。
劃拳有很多種,每一種叫法也不同,傳統的劃拳法是兩人同時出一隻手,並且同時猜兩人所出數字之和,兩人都猜錯或猜對則繼續,直到一方猜對。猜錯者罰酒。
拳頭為0,大拇指為1,八字指為2,OK指為3,四指為4,五指為5,
如果朋友聚會,雙方都是0叫寶一對,依次為一心敬,哥倆好,三桃園,四季財,五魁首,六六順,七個巧,八匹馬,九連環,滿堂紅。但這是一般叫法,各地各種場合各有不同。有的場合甚至有一夜夫妻,二人同床,四腿交叉的不雅叫法 [編輯本段]喊數來源劃拳時口呼指數,從零到十共十一個數,其數皆用典故巧妙呼出,且語帶吉祥、祝福。開頭「寶不露」。唐 朝時有「開元通寶」,泛指錢財。猜拳時一般是緊握拳頭不出指,口呼「寶不露」即財不外露的意思。
一、一心敬。此出唐代詩聖杜甫《高都護馬行》:「與人一心成大功。」表示祝酒人誠心敬酒,同心共飲之美好心願。
二、兩相好。今人劃拳多以「兩相好」開局,乃至哥倆好、爺倆好。
三、三星高照。系祈盼福星、祿星、南極老壽星高照。
四、四鴻喜。古人「四喜」是指「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五、五魁首。「五魁首」者,系指古人苦讀《詩》、《書》、《易》、《禮》、《春秋》五種經籍著作,以求功名,奪得魁首。
六、六大順。《左傳》雲:「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此數者累謂六順也。」
七、七巧。相傳農歷七月初七,天上牛郎織女相會,民間婦女比穿針引線,鬥巧取勝,祝賀織女喜會牛郎。俗稱「乞巧」,因「乞」「七」諧音故之。
八、八馬。周穆王常駕八匹駿馬四處遊玩,相傳曾在昆侖山瑤池與西天王母詩酬謝唱。今人劃拳常呼「八仙慶壽」以取代「八馬」。
九、久長。據《史記》載:「建久安之勢,成長久之業。」後人取其「久長」二字作為典故,諧音為「酒長」,借喻人們相聚美酒不盡。
十、十全。清朝乾隆皇帝自詡文治武功,福祿壽俱全,自稱「十全老人」。今人常理解為「十全十美」。 喊數叫法劃拳時,伸指喊數的范圍為一至十,並附之以吉利語句。劃拳時口所喊字數,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如:
一字叫:「一條龍、一錠金、一點點、一夫當關」;
二字叫:「哥倆好,並蒂蓮,兩家好,雙喜臨門」;
三字叫:「三星照、三羊開泰、三元及第、三結義」;
四字叫:「四喜財、四季發財、四季如意」;
五字叫:「五魁首、五花驄、五紀魁」;
六字叫:「六六六、六六順」;(《左傳》上說: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謂之六順也。)
七字叫:「七個巧、七仙女、七夕、七子團圓」、七巧巧;
八字叫:「八匹馬、八大仙、八大壽」;
九字叫:「九連環、九重天、九馬快、快陞官、九龍盤柱」;
十字叫:「滿堂紅、全來了、合家歡、十全十美」等等。 [編輯本段]劃拳文化為什麼說劃拳可以算得上酒文化之一種呢?這就在於劃拳並不僅是簡單的數字游戲,其中含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首先,劃拳時喊出的數字,不能把一喊成一,二喊成二,而是用一句成語來代替。零要喊成「寶」;一要喊成「一心敬你」,體現了對對方的尊重;二要喊成「哥倆好」,表示與對方的關系親密;三一般喊「三星高照」;四要喊「四紅四喜」或「四喜來財」,表示吉利的意思;五要喊「五魁首」;六喊「六六大順」;七喊「巧到七」,意指牛郎織女七月七天河配;八則喊「八仙過海」;九喊「快喝酒」,也有簡單地喊成「快」的。十則喊成「滿堂紅」或者「全到了(讀liao音)」。因此,從劃拳人的用語上,還可判斷出這個人的文化層次甚至性格特點。新疆的喝酒,劃拳時就喊「五個五個五個,六六六六六六」,令人忍俊不禁。自編劃拳用語,在喊到八時,不是喊傳統的「八仙過海」,而是喊「吧吧地蹦」,令人發笑。
另外,劃拳還有許多講究,有點類似日本的茶道的儀式。比如在濟南地區,開始劃拳前,兩人要先各伸出大拇指並同時喊「兄弟倆好」,以表示與對方親如兄弟,如有一方系長輩,這一句還得喊成「爺倆好」。然後,雙方還要各伸出五指,並同說「全都好」,以表示對所有在場人員的尊重。最後,還要選一人「掌拳」,也就是裁判,因為劃拳的速度很快,令人眼花繚亂,兩人的判斷會有不一致的時候,誰都會認為自己贏了,這樣就會打起「酒官司」。而這時,掌拳的就會做出一個判斷,以確定誰輸誰贏。 [編輯本段]劃拳禁忌劃拳還有許多禁忌也是必須注意的。一是在手型上禁忌。在伸出兩個手指表示二這個數字時,不能用大拇指與食指來表示,只能用大拇指和中指來表示。這是因為,用大拇指與食指類似用手槍指向對方,屬於大不敬。二是地區型禁忌。在濟南地區喝酒時劃拳禁喊「五魁首」。據老人們說,解放初期一個叫「五魁」的流氓頭子被政府槍斃了,從那以後,凡是濟南人喝酒劃拳時就不再喊「五魁首」,是不願為一個惡貫滿盈的罪犯張目的意思。在濟南喝酒,所有劃拳的人全都遵守這個禁忌,無一例外。可這樣一來,凡是濟南人到了外地喝酒劃拳就吃點虧。因為濟南人即使了了外地也不願破了自己家鄉的規矩,劃拳時仍是不喊「五魁首」。
這些禁忌在全國不同的風俗有不同的規定,一般出二這個數字上有眾多禁忌,伸出食指和中指的不會常見。也有些地方要求出1-5的數時,要求都有拇指在內等等。
4、流傳千年的劃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什麼意思?
唱酒中劃拳辭令,是從一排到十都是挑吉祥之語,「五魁首」是第五個,「八匹馬」是第八個。盡管民間地方不同,劃拳的規矩不同,劃拳辭令也不太一樣,但這兩句辭令在民間用得比較普遍。
五魁首,民間的多種說法之,最靠譜的是「五經魁首」的簡稱。一般來說,劃拳辭令每句大多是三個字,比如說「四季財」就是四季發財的簡稱,「六六順」是六六大順的簡稱。
「五經魁首」是我國古代科舉考試的名詞。中國古代有些朝代科考取士列五經科,即《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五科。每人只需專通一科,每科會試第一名則稱為五經魁首,五科中就五人為經魁首。魁和首在古代都是排在第一的意思。
劃拳辭令大多為祝願對方陞官發財、福壽齊全、人生風順、愛情美滿、身體健康等之類的語言。
八匹馬,我國古代傳說中有八匹神馬,稱之為「八駿」。傳說指為周穆王拉車的八匹馬,每匹馬都有獨特超凡本領。東晉時期王嘉撰寫了一部神話志怪小說集,名叫《拾遺記》,書中就寫出了八匹馬的名字和本領:
絕地,其本領是足不踐土,腳不點地,可騰空而飛。
翻羽,其本領是跑得特別快,據說比天上的飛鳥還要快。
奔菁,其本領是能夠夜行萬里。
超影,其本領是能夠追著太陽飛奔。
逾輝,其本領是身上的毛色彩燦爛無比,光芒四射。
超光,其本領是一個馬身十個影子。
騰霧,其本領是駕著雲霧而飛奔。
挾翼,其本領是身上長有翅膀,像大鵬一樣展翅翱翔九萬里。
在記錄西周時期的歷史典籍中,有一部《穆天子傳》,西晉時期被發現,一說成書時間為戰國時期,史學方面有爭議,作者不詳,書中記載周穆王率領七萃之士,由著名善御者造父(西周時期人物,趙氏始祖、贏氏始祖)駕車,伯夭為向導,八匹駿馬拉車出遊。書中原文:「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
八駿因此成為神馬,為後世所景仰。
劃拳,有的地方也叫猜拳,古人為了在喝酒時不至於太單調和沉悶,為了喝得更盡興,就以劃拳來助興。
劃拳辭令流傳千年,如果要從歷史上行酒令開始說起,各個歷史時期,五花八門,很多都是所謂風雅人士喝酒行樂方式,賦詩填詞的有之,唱歌唱曲的有之,猜謎語的有之,擲骰子的有之,各有各的招數。劃拳就是起源於古代行酒令,屬於行酒令中的一種,是酒文化中的飲酒禮儀。
劃拳辭令在民間多種多樣,往往同一個地方,從一開始到十結束的辭令(有的地方從一到二十),有多種多樣,只要是吉祥之語,對方能聽懂就行。下面例舉如下:
一:一心敬、一條龍、一錠金、點狀元、一金魁、一元寶等。
二:哥倆好(叔侄好、伯侄好、公孫好等),兩家好(倆相好)等。
三:三多多,三星照、三隻羊、三元開、三結義等。
四:四季財、四喜財等。
五:五魁首、五花驄、五紀魁、五子科、五福財等。
六:六六六、六六順,六個六、六六連等。
七:七個巧、巧七個、七仙女、七團圓、七巧巧等。
八:八匹馬、八大仙、八大壽、八仙壽、八仙到等。
九:九長久、久久長、九連環、快陞官等。
十:滿堂紅、全來了、全到來、合家歡、十全美等。
「五魁首」用於劃拳辭令,是吉祥之辭,也是祝願之辭,祝願對方或者家庭有人能夠金榜題名,前程似錦。「八匹馬」不僅在民間劃拳辭令有,在家中、辦公場所等地方也喜歡掛八駿圖,寓意馬到成功。劃拳時也是吉祥之語,是向對方表示的一種美好祝願。
一、「五」的禁忌。我國有一些地方的劃拳辭令沒有「五」的辭令。比如雲南的一些地方,據說「五」音「武」,人們喝酒劃拳是一件快樂的事,當然不能「動五」(動武),因此劃拳時不能喊「五」。
有的地方則不能說「五魁首」,比如山東濟南一帶,據說當地有一個叫「五魁」的匪首,因作惡多端,被鎮壓,因而忌諱。
二、是劃拳辭令不有惡語。傳統劃拳辭令都是吉祥之語,如果摻雜一些調侃、諷刺、挖苦等不文明禮貌的語言,就會視為對人的不尊重。如果碰到這種情況,會令喝酒的場面很尷尬,甚至會鬧起來。因此,傳統劃拳辭令就是為了防止這些事情的發生。有的地方還劃拳辭令作硬性規定。
三、劃拳說出的辭令要尊敬長輩。在第二的「兄弟好」中,值得人們注意。如果是兩人同輩,自然是說「兄弟好」,如果與長輩劃拳,就要隨機應變,比如說叔伯輩的劃拳兩人同說「叔侄好」「伯侄好」、與祖字輩的劃拳兩人同說「公孫好」,以此類推。這種情況在一些大的家族中常遇到,叔侄、公孫年齡一般大,或長輩比晚輩年齡小的,司空見慣。如果不明對方身份,一般也能不用「兄弟好」,為了保險,不至於越禮,通常使用「倆相好」或「兩家好」。
四、劃拳時大拇指不能藏起來。這是我國很多地方劃拳時的講究。比如說,劃拳時,出拳大拇指一直要出來,不能握在拳頭上。這是表示尊重對方,否則被認為蔑視對方。
總而言之,我國傳統劃拳辭令中的「五魁首」「八匹馬」是一種吉祥之語,是一種美好的祝願。
5、傳統的酒桌劃拳方式和禮儀誰知道啊!
我知道一點,統找桌上客人劃拳稱叫走一圈,與每人可以劃六拳,也可劃三拳,一般跟長輩是不能劃拳的,除非是他主動提出來,並且他主動喝一杯酒,表明不計較身份之別。
6、劃拳剛開始喊的口號是什麼?
這個看地域了,每個地方習慣都不同,我們這屬於西北地區,平輩的開始的時候喊「哥倆好」「兄弟2個好」要是跟長輩的話就不帶開頭直接劃拳,一般跟長輩劃拳要用一隻手托住另一隻手錶示尊敬。
7、劃拳的手勢,我只要手勢,一到十手勢各是什麼樣的
劃拳的一到十手勢口訣如下:
1、伸出食指
2、伸出食指和中指
3、伸出食指、中指和大拇指
4、伸出除拇指之外的四個手指
5、伸出五個手指
6、伸出:食指,中指和無名指
7、食指、中指和小指
8、伸出食指、無名指和小指
9、中指和無名指和小指
10、握拳
(7)與長輩劃拳擴展資料
劃拳時,伸指喊數的范圍為一至十,並附之以吉利語句。劃拳時口所喊字數,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劃拳人擦亮嗓門高喊:一定,兩好,三元,四喜,五魁,六順,七巧,八仙,九長,全福——這是兩言的;
一定終,兩相好,三元郎,四發財,五經魁,六六順,七巧圖,八匹馬,久九長,全福壽——這是三言的;一定終身,兩相情願,三星高照,四季發財,五子登科,六六大順,七巧成圖,八仙過海,九九長壽,全家福祿——這是四言。一桌人依次劃下來,將豪氣呼出,將酒氣呼出,將貧窮而落寞的山村劃出無限的歡樂與笑聲。
8、中國人吃飯的時候為什麼很喜歡「劃拳」呢?原因有哪些?
酒的歷史非常悠久,每個字都有一定的含義,一般來說是一種美好的祝福。家庭聚會,朋友聚餐,喝酒,聊天 -- 現在你有自己的規則。當你拉的時候,我們經常聽到人們說。"五、六、六、七巧八馬"。但是你知道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喊嗎?這樣的規則是什麼意思?今天,小白就給大家仔細講講這個拳擊游戲。游戲開始時,兩個人在手中抽出兩個數字,然後喊出兩個數字。
如果你喊出的數字等於他們手中抽出的數字之和,你就贏得了游戲。我們都知道,中國的禮儀是吃飯和睡覺時不說話。許多人教導他們的孩子在與長輩吃飯時不要說太多話,甚至不要咂嘴。這就是吃飯的方式。打拳不是沒有文化的表現,而是一種深刻的表現。它的手勢是拳頭為0,拇指為1,八字為2,手中稱為3,四指為4,五指為5。當然,其他地區也有中指,但有些地區是不允許的,是要罰款的。
除手勢外,雙方從一喊到十,每用一隻手打出的拳頭,可以用雙方的五個手指湊成十。誰喊出的數字與兩只手相同,誰就獲勝。當然,還有 "臭拳 "和 "高拳"。但是,瀘州似乎沒有這種刻意的要求。不過,湊不齊的 "臭拳 "被稱為 "包拳",會被罰酒。例如,如果你說 "三",而你的手比三還大,你就完蛋了。因為即使他們打的是零,也不可能是三。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9、雲南猜拳劃拳口訣順口溜_劃拳口訣大全基本規則
很多人喝酒的時候都會玩猜拳的游戲,猜拳肯定少不了口訣 順口溜 。那麼雲南人在劃拳的時候都會說的順口溜是怎樣的?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雲南猜拳劃拳口訣順口溜,希望對你有用!
雲南猜拳口訣順口溜
“0”(也就是什麼都沒有):對不出、磨眯不出,兌拳來到。
“1”:點到為止,一定著你,一心再到;
“2”:二息兩好、哥弟兩好,兩叔侄好(用在與長輩猜拳的尊令)
“3”:三煉丹
“4”:四季發財、四季花香、試你不出,事事如意,是你不小心
“5”:五馬太守(一般情況下不習慣猜‘五’忌諱)
“6”:高六高,六六大順
“7”:蛐蛐叫道,蛐蛐又叫、蛐蛐再叫,騎馬遛江,七子妹來到
“8”:八子八仙,八仙過海,八寶姑娘,恭喜發財。
“9”:酒是好酒,好酒再來,久久長流,酒到花香
“10”:撲開來玩,甩開來玩,漫山遍野
劃拳的基本規則
兩人同時伸出一隻手,用攥起的拳頭和伸出一到五個手指,表示從零到五這幾個數字,與此同時,嘴裡喊出從零到10的數字,如果兩人伸出的手指表示的數字相加與其中一個人嘴裡喊出的數字相同,那麼這個人就算贏了這一拳。
舉例說明:比如一個人伸出了三個手指,另一個人伸出了四個手指,一個人喊了七,另一個喊了六,那麼這個喊七的人就贏了;如一個人伸出攥緊的拳頭(表示零),嘴裡喊出了三,而另一個恰好伸出了三個手指可嘴裡喊的是七,那麼喊三的就贏了。原理就是這樣,當然,如果自己喊的是“八仙過海”,而自己僅伸出了一個手指,那麼對方即使伸出五指也不可能湊成八,這種拳就叫臭拳,如果不是事先約定,是要罰酒的。
劃拳口訣說明
下面說一說一般劃拳口訣是怎樣喊的,南北方稍有差異,但是基本相同。
★零:古今都稱“寶”,即“元寶”。元寶初為錢幣名,因唐時“開元通寶”被人誤讀為“開通元寶”而得名。我們通常所說的元寶是馬蹄形的金銀錠。中國人主張財不外露,故劃拳行令時,握一大拳頭,將財寶死死摟住,呼“寶不出、寶不露”,或呼“元寶一對”。漣水人有時也呼“沒得”。
★一:有呼“一心”和“一定恭喜”的。杜甫《高都護駱馬行》有“與人一心成大功”句,表同心;《古詩十九首》有“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表專心。精拳時,用來表示同心者飲,誠意者敬。
★二:北方人呼詞“二”皆以“二郎擔山”為多,意是二郎神楊俄擔山壓日,來自劈山救母的 傳說 。呼“兩家好”、“哥倆好”的更為盛行(輩分不同的兩人劃拳時,如果呼“哥倆好”,就成為酒桌笑話)。
★三:劃拳時呼“三星高照”、“三元及第”,以及“三狀元”的為多。有些地方也有呼“三陽開泰”的。漣水人愛呼“桃園三”,意即“桃園三結義”。
★四:有“四喜”、“四季發財”和“四美”等呼詞。
★五:五的呼詞更多,有“五魁”、“五魁首”、“五子登科”和“五福”等。
★六:有“六六大順”、“六順”等。
★七:猜拳中撥呼“七巧”,漣水人愛呼“巧七”。
★八:多呼“八馬雙杯”和“八仙慶壽”。呼“八馬雙杯”時,輸者要飲酒雙杯。有些地方也有呼“八仙過海”的。漣水人愛呼“八匹馬”。
★九:又稱“久長”(酒常)。酒友藉此表人常聚,酒不盡。漣水人呼“九九(久久)”。
★十:劃拳時多呼“十全齊到”或“全來到”。
猜你喜歡:
1. 雲南猜拳劃拳口訣順口溜
2. 2017最新順口溜段子集錦
3. 猜拳劃拳口訣順口溜大全
4. 勸人喝酒順口溜
5. 劃拳口訣說明與順口溜示例
6. 雲南猜拳劃拳口訣順口溜
10、與長輩飲酒需要注意哪些禮儀細節?
一、倒酒
在酒桌上晚輩和長輩一起喝酒時,基本上都是晚輩侍酒,主動給長輩到酒不要等著長輩給自己倒酒,並且長輩給自己倒酒時實在推辭不過,一定要起身表示尊敬。
二、敬酒
敬酒應該是地位高者先敬,但是有一條:敬酒不勸酒。當你表現出要給對方敬酒時,對方如果應把自己杯子里的酒喝了,然後再由你倒上。並且在敬酒的時候杯子要比長輩的杯子低,從而體現了晚輩對長輩的尊敬。
三、喝酒
如果有人提議乾杯後,要手拿酒杯起身站立,即使是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杯子做做樣子。將酒杯舉到眼睛高度,說完「乾杯」後,將酒一飲而盡或喝適量。然後,還要手拿酒杯與提議者對視一下,這個過程就算結束。
四、氣氛
酒桌上長輩要講話時一定不要干其他的事情,即使聽不進去也要靜靜的去聽;同時自己講話的時候不要太隨意、指手畫腳,也不要太拘束,這個度需要自己視情況把握。自己也可以講一些他們感興趣的生活中的趣事來活躍氣氛。
五、酒量
與長輩喝酒一定不要喝醉,要適量,否則酒後失態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