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長輩送禮 » 長輩學佛對後輩的影響

長輩學佛對後輩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3-02-11 04:02:27

1、佛教,學佛後更加痛苦!快得精神病了!

楊瀾:我現在所處的這個地方是台灣東部的花蓮郊區,在三十多年前這里是一片荒地,而我在身後的山上就有一座破舊的木板房,裡面著這一位掛單修行的比丘尼,她當時看到一位難產的山地婦人,因為交不起保證金而被醫院趕出了大門,就發出宏願,要建造一座醫院,專門給窮苦的人看病,當時她所需要的資金是八億台幣,這對於她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然而後來她不僅完成了這個願望,而且三十多年以來,她一共籌集了上百億台幣的善款,而台灣幾乎五分之一的人口也就是說有四百多萬人都或多或少地參與了她的慈善活動。一位形單影只的比丘尼怎麼能夠引起如此大的社會熱忱呢?我們今天就要在她的靜思精舍采訪。
創立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今年六十二歲,一向低調,就連慈濟主辦的電視台都沒有機會單獨采訪她。今天為了遠道而來的我們她破例了,讓我們感到不好意思的是精舍中本來就沒有空調,為了照顧錄音的效果我們不得不把唯一的一個電風扇也關掉了,那天,花蓮的氣溫三十五攝氏度。而她患有嚴重的心臟病。
楊瀾:法師一開始出來修行的時候就在這里是吧?
證嚴法師:對
證嚴法師俗名景雲,出生在台中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早逝,母親多病,使幼小的她對人生充滿了困惑,又由家庭的痛苦想到眾生的痛苦,終於在1961年夏末秋初的一天,當她與幾位出家人一起在田間割稻子的時候一位法師問她「要去嗎,就現在。」她放下鐮刀就此出家了。
證嚴法師:人常常會感動,感動會有一種沖動,這種起心動念,就認為說,一個人生存在人間到底為什麼生活,突然間會想到自己的父親,好端端的一個人突然間他就中風了,突然間就往生了,真是很無常。這種無常就會(使我)感覺到人生世間,到底要活出什麼樣的價值來。所以,在田間里,突然間會有這樣的念頭,要追問,不如自己去行動。所以就會突然間放下了就走。
楊瀾:我想,一開始想去出家,去修行,其實是抱著一個離開俗世的一個念頭。
證嚴法師:但是很奇怪為什麼又投進了紅塵。
楊瀾:對,原來是為了出世而去的,最後怎麼又入世,這個轉變怎麼想的呢?
證嚴法師:我剛才不是說過嗎,我要活出生命的價值,所以覺得,一個人在家庭也只不過是為這個家庭而已,大好的人生只是為了一個家庭,為了一個自己,不值得。所以我才會離開家庭。
楊瀾:那為什麼一定要出家呢?
證嚴法師:應該就是出家沒有掛累了。
楊瀾:你以後再也沒有見過母親了?
證嚴法師:有,現在我的母親就是我的委員。
楊瀾:這個是不是跟您當時的師父應順大師的「佛教人間化…佛教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理念也有關系?我看到一則故事說,當時也曾經有天主教的修女來拜訪你,當時她對於佛教徒的生活模式提出了一些異議,她們當時也是會跟你說她們覺得佛教徒太注意自身的修行而沒有去更多地關心這個世界上受苦的人,這樣的話會給你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證嚴法師:宗教的宗旨應該都是一個愛,天主的博愛,或者是基督教的博愛。我也同樣是很崇法,只要心中有愛,我都會很敬佩。那三位修女,她們也是很有愛心,她們看到了這樣一個修行人,自己一個人在小木屋裡她好像很憐憫我,所以她想要來說服我也加入修女的行列,也同樣是出家。不過彼此之間,談話都很投契,彼此都很投緣。
所以說這種愛融匯在一起,只是在宗教的名稱不一樣。因為這樣的一段交往,使證嚴法師對佛教以外的宗教也非常尊重,在日後由她籌款建立的醫院中還特赦了天主教的祈禱,使不同信仰的病人都得到方便。與其說慈濟是一個宗教團體,不如說它更像一個社會慈善機構,證嚴法師的感召力也更像是一種社會道義的力量。當不少寺廟用巨資大做法會的時候,證嚴卻保持了三個原則,「不為人唱經,不作法會,不化緣。」至今她的弟子們仍然靠做蠟燭、種地來自食其力。她把更多的錢投到了醫院里,這固然來自她的師父「佛法人間化」的教誨,更是因為在1966年的一次遭遇。
證嚴法師弟子:因為看到那邊有一個女人小產,流了八個鍾頭的血,走了八個鍾頭的路,就是說要八千塊,要趕快輸血,趕快開刀,所以上人看到這種情形,她說因為沒有八千塊把那個女人抬走了。所以上人回來以後她心裡很難過,她說一個女人要生產,為了沒有八千塊,現在到底兩條命生或者死不知道,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她並沒有考慮,我們自己生活是不是能夠維持,她說要做應該做的工作,所以上人的精神毅力就是這樣,她不是為自己,她看到困難,她把這個事情先解決了以後再說。她的原則就是說我們要自力更生,她說我們年輕人自己有能力就自己做自己生活。她鼓勵我們說「我們已經出家了」,身跟心都是奉獻給宗教,要真正為佛教為大眾做事情,我們要磨煉出一股精神跟耐力,人家不能吃的苦我們能吃,人家不能忍的我們能忍。最苦的時候是跟人家打毛線衣賺工資,那裡面共有七個人,半個月才領到一次工資。所以常常都沒有油,沒有米,我們自己種一些菜,沒有菜的時候就拔一些野菜。那時候真的很窮,窮得一個月只買到五毛錢的豆腐,所以那個豆腐要把它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放到鹽巴裡面去腌,腌得咸鹹的,等到下雨天沒有辦法去拔那個野菜的時候才吃那個咸豆腐,所以我常常笑說五毛錢的咸豆腐可以吃一個月。
這樣窮苦的處境證嚴法師卻謝絕了一筆兩億美元的捐款,為什麼呢?慈濟功德會的最初捐款來自花蓮的當地家庭婦女們,每天每人省下的五毛錢,有人說乾脆每個人一個月交十五塊不就得了嗎?證嚴法師卻說「這有很大的不同」。
證嚴法師:一個月的十五塊我就說那是一個月才起一次的好心,想要幫助人只不過一個月才有一次,愛心是要天天培養,也是要時時刻刻要培養,出門以前,就要先起一個好心,培養這么一個愛的念頭。所以我要她們的是每天的五毛,不要她們的一個月十五塊。
楊瀾:我想一開始要做慈濟醫院的時候大概也是基於同樣的一個理念你拒絕了,有一個日本人要捐給你差不多兩億美金,這么一大筆善款,當時你是需要差不多八億塊台幣,但是你當時只募到了三千萬左右。應該說這兩億美元來得很及時嘛。也是基於同樣的道理嗎?
證嚴法師:是,也是很感恩,我是期待,台灣有這么多的佛教徒,也不止是佛教徒,可以說有很多的愛心人,在台灣建成這一座醫院應該是大家都可以點點滴滴地把這個愛心匯聚,自己開墾一畝福田,希望每一個人來當農夫。希望自己跟這個福田會更有親切感。
楊瀾:到後來這個慈善基金越來越大了,像在慈濟的委員中也有不少是工商業的人士,對管理基金都很有經驗,比如也有人向您提出建議說,比如說我們可以在醫院附近發展一些房地產,然後用這些錢來投入這個基金更好地運作,但是您卻拒絕了這樣的想法,還是要堅持要每一個人來募捐,也是同樣的道理嗎?
證嚴法師:對啊,也是期待每一個人付出的愛心我們要點滴不漏,趕快讓它有成果。而且取於社會,用於社會。
楊瀾:我想,台灣七十年代以後,經濟騰飛了,人們在物質的生活得到改善以後,突然發現自己的精神生活很空虛,在您這里他們也找到很多感情的依託,精神的依託,而且找到人和人之間應該是本來很純真的互相幫助的情感,所以也有人說您是專門治療「暴發戶綜合症」的,當然除了濟貧還有教富的責任。
證嚴法師:真是笑話。
楊瀾:但是中間您會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說我們在一個物質交換的社會里呆的時間長了,於是也會把這些願望帶到佛廟里來。比如說人們來禱告的時候,首先想「佛祖保佑我再賺更多的錢吧。」或者…當然也有祈求健康的,或者說把錢捐出來總是想要留個名吧,或者心裡上得到一種寄託吧,你對他們的這樣願望怎麼看?
證嚴法師:剛才不是說過嗎?慈濟從開頭一直到現在沒有這樣的人要來這里。什麼拜拜,求什麼的,沒有。大家都是以為要說是精神寄託,是有。因為他感覺到,做得歡喜。而且我們這一些慈濟人,所有的慈濟人,他付出的同時都是說感恩,感恩,有對方的受苦受難,讓自己更充實自己,更了解自己是比別人都有福,所以對自己會有那種的…很歡喜。付出而感恩,所以他們在這兒不會有要求說,「佛陀來保佑我」,不是,他們都是以付出無所求,同時還要感恩的這種心態。
慈濟醫院於1986年正式落成,他不僅擁有一流的醫療設備和專業人才,更力求營造一種醫生與病人之間的親密關系。
楊瀾:醫院里有大量的志工,也就是義務工作者,他們中的不少人平時是台灣各地的老闆或者是高級行政人員,到了周末就飛到花蓮,在醫院中照顧病人,暑假期間大、中學生們也來到這里,參加慈濟有十八年之久的顏惠美女士專門負責給他們安排工作。
楊瀾:你接觸到那麼多很年輕的孩子,有時候還是高中的學生,他們到這里來做志工的時候,你覺得你需要讓他們知道一些什麼樣的東西,是他們在外邊的世界裡所一般被忽視的呢?
顏惠美:現在最忽視的就是倫理道德,因為年輕人覺得很自大,他想說「我快樂有何妨」,所以對我們的長輩,甚至於老人家,他都不曉得說,那些老人家的辛苦就是在維護我們的家庭,照顧我們的家園。他認為說有老人嘛,有什麼好去為你們做一些事情。所以他們來到醫院之後,看到孤苦無依的老人,就自然而然地為他們刮鬍子,洗洗頭發,洗洗他的腳,所以在這樣的動作之中,他恍然大悟「跟我無緣無故的老人怎麼我會這樣樂意去為他洗,為什麼我的爺爺、奶奶跟我住在樓上樓下為什麼我都不去打招呼?」甚至於認為「我累了,我回到家裡,我就要到樓上去躺著休息,我還要去跟爺爺、奶奶談天說什麼。」所以自然而然地他知道他錯了。
拒絕裝神弄鬼,證嚴法師說「我沒有什麼法術」。
女性在慈濟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慈濟委員就以四十歲以上的女性為主,參加慈濟以後,這些婦女不僅在幫助別人的過程當中得到心靈的滿足,同時也找到了一個擁有強大道德力量的團體的支持。這使得她們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而她們的丈夫也在妻子的推薦下參加到慈善活動中來。
慈濟委員:我想最大的改變是我跟我先生之間有一個共識,然後有共同的話題,共同的想法,能夠幫助有求的眾生,這是最大的改變。那以前可能都是先生回家會講到事業,講到小孩,還是朋友之間的問題,但是現在我們的共同話題就是慈濟。
楊瀾:過去會吵架嗎?
慈濟委員:也不是吵架,就是有一點爭執,他的應酬比較多,會喝酒。現在他酒也少了很多,因為還是有應酬,但是他的煙也少了很多很多。他喜歡做這樣的事情,讓他可以疏解他很多的壓力,因為上人教我們要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那手心向下的人就會得到很大的歡喜。
楊瀾:你現在會覺得自己在家庭中的這種位置或者說影響更大了嗎?
慈濟委員:我覺得我更有智慧來處理很多事情。
今天的證嚴法師是很多人追隨和崇拜的對象,有人甚至抱了孩子讓她摸一摸孩子的頭來消災除病。而證嚴則笑笑說,「如果我有這么大的本事就不用蓋醫院了。」
證嚴法師:我的作息很簡單,三點多起床,開始自己打打坐,理理活,然後就要出去說話了。天未亮就開始要早晨的講話,上課。然後就一天開始一直到晚,要我說什麼我也不知道我一整天到底是怎麼樣過來的。
楊瀾:反正有很多決定也需要你這邊來作。在規模越來越大以後,我們發現你有一個舉措,就是您把這些醫院、學校都交給專業的人士去管理,而不是說您去管理所有的這些管理的細節,這在一開始您就一個很明確的理念。
證嚴法師:因為自己都是外行,自己也不是說有什麼能力,再來,醫院本來就是要交給醫師去看病人的,我又不是醫師。只要把它蓋好了,或者是讓醫師們能了解慈濟的宗旨,就讓他們憑著這一股愛心去照顧病人,不是我能做的。
楊瀾:華東的大水,還有很多在各個地區都有救災的活動,但是這個您覺得會受到台灣的一些政治的勢力的影響嗎?比如說他們會覺得「為什麼把這個錢放到大陸去?」
證嚴法師:這也難怪,不過自己有自己明確的方向,還有,只要真的是救人,很多人都很響應。
楊瀾:所以對於這樣的一些攻擊來說你就完全不理會他們。
證嚴法師:理會就不要做了,一定要有這份…我們的方向是很明確的,不忍心看到或是聽到真正在受苦的人。何況說在台灣有很多的人都是有這份的愛。
楊瀾:您現在看到世紀末各個地方在紛爭、打仗,吵個不停,您怎麼想,覺得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好嗎?
證嚴法師:現在的科學也很發達,人的理想蠻高,學問的水準也都提高,很普遍,一切都是在往上的,在不斷地提升。只是可惜的就是人性的道德在墮落。我們要怎麼樣把這種人性的道德提升起來,這要在各個角落,不同的階層我們大家真的要用心。
楊瀾:您現在覺得自己已經找到了自己當年年輕的時候在苦苦尋找的答案了,是嗎??
證嚴法師:應該說是的。但是,這一條路好長,很漫長,需要有很浩盪的隊伍,再來開拓一條道路。
楊瀾:您會覺得有心力交瘁的時候,會覺得很難嗎?
證嚴法師:有的時候會感覺到很心痛,不過這是盡心盡力的,對自己是充滿信心。我說的「信心」就是這一生中不會改變這個方向。
楊瀾:非常感謝您,也祝願您的這一份事業越做越好。
證嚴法師:謝謝
楊瀾:謝謝。
根據諾查丹瑪斯的預言,我采訪證嚴法師的那一天正好是世界末日,不過一天就要過去了,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不過明天會怎麼樣呢?當我拿這個問題去請教證嚴法師的時候,他說「與其為明天擔心,不如在今天多做一些好事,況且即使有末日的話,它也只意味著一個新的世界的開始」,我在這里也就把這句話送給大家了。

2、從學佛的角度如何對待自已兒女不學習的問題?

有兩種世間法,有兩種出世間法。一種出世間法是為了利益自己,一種出世間法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有兩種世間法:一種人是為了自己過得更好,一種人是為了他人過得更好。但以出世間來觀世間法,一切世間好與不好,皆是夢幻不實的,三界火宅必無安樂。這是以出世間法來看世間的,夢中之人所有的愛憎利害關系,皆是夢中之事,畢竟不實。這樣一說,似乎是我們離世俗生活太遠了,大部分人還是期望在世俗中過得更好一些,做更多的善事善緣,有更好的生命相續。就以出世的思想審觀世間的善緣,好比說很多的功德,布施,持戒,誦經,放生,護持道場,做了很多善事,就為了自己的人天福報。過去的善知識對這地方有個呵斥,稱為「三世沉淪」。他第二世會受福報的,因為他這一生做了很多布施啊、供養啊、善事啊,來世會升天啊,有這種機會,但一旦這機會享受完了,第三世又是墮落。
能不能把佛教當成一個在世俗里過得更好、大家輪回得更好的一個教育呢?有沒有教法呢?五乘教中有——人天乘、聲聞、緣覺、菩薩、諸佛乘——人天乘里邊是有這樣的教化的。在《阿含經》中,佛講了大量的教世間人怎麼來做,做得恰當的一些教法,世尊在佛法還不成熟,大家的世俗心還很強的情況下,講些人道、人倫的一些法則。現在社會上的這種教育,已經很普及了,越普及,減劫來得越快,為什麼呢?大家沒有出離心,減劫的加劇就越來越快。向好是所有人的心理,沒有一個人不嚮往好的,嚮往好又爭奪好,排斥惡,把惡排斥到社會上去了,惡直接佔有了,就強化了自我,結果惡就更加加劇了。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狀態。
那我們能不能做一個好人呢?實際上作為一個學佛的人,若真正地認知到了三界如幻,你一定會做一個好人的,一定會愛護這個世間的,大家本來就在做夢,我還和別人爭奪什麼呢?善惡都不值得爭奪了,財富不值得爭奪了,名聲不值得爭奪了,何以故呢?如夢如幻,畢竟不實啊,因緣所生,無有實質,緣生緣滅畢竟是無常相啊!我們要在無常相中建立一個善的常,行不行呢?那麼我們就得用世法來講了,講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薩戒,都是為了順應世俗的善滅常法,來次序世間的,以次序來回施世間眾生,接度眾生出生死、出輪回。
這位菩薩問怎麼來教育自己的兒女呢?我感覺我們自己要有出離心,要有菩提心,你愛護自己的兒女,愛護自己的家人,一定會是真誠的。要是沒有出離心、菩提心,愛護自己 的子女,無外乎是人情——這個人情沒問題,所有的人天生都有這個人情。
過去聽到這樣一句話:上天有好善之德,人人的心裡都有好善之德。我們的人心沒有一個是不向善的,哪一個人不向善呢?我們仔細觀察審視一下,沒有不向善的人的,哪怕一生造惡的人,他也不會嘴上說我不向善。所以我感覺我們應該在短暫有暇的人生中,能不能把生死問題、生死大事放在當頭,這是一個佛教徒非常致命的一個環節。世俗的因緣太多了,無始以來我們輪回的太久了。多好的輪回我們都得到過,但是特別差的出離我們也沒有得到過,我們要是真正出離過三界,我們就知道三界是火宅這是一句真誠的話了。我們想做世間的善人呢,現在社會上的教育,很多人提倡儒家思想,回到剛才話題中去,我感覺社會的教育已經夠充分了。
佛教的教育,第一個解決的就是生死大事!不是嘴邊上的話,人壽百歲啊,折騰不起來什麼東西啊,這一百歲一晃就過去了。因為可能我接觸的死人多,每天我都有電話和我說事情啊,誰誰的家人死了,能不能幫他祈禱一下?我說可以的。每一天都有死人的消息的。我也不知道是善人還是惡人,但是一個一個都死去了。死去了他們是繼續沉淪,還是繼續做好事壞事呢?還是真正地了脫了生死呢?這個地方是不得而知的。我鼓勵現前學佛的人一定要把了生脫死當作是頭等大事。實際就是這個事情。做好人我不反對,了生死是大事。好人,壞人,我感覺無量劫以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什麼樣的人我們似乎都做過,但是就是了生死這樣的事情沒有做過一次,要是做過一次你就知道這三界火宅在焚燒著大家的生命。包括你的善,包括你的惡,包括你的禪定,都在焚燒著。我們知道禪定的功夫是遠離了善惡,遠離了苦樂。我們知道色界天,就是禪天,善惡都遠遠超越了,但是他們還在三界火宅。非想非非想天他們早已超越了善惡禪定,他們還在生死之中、輪回之中。

3、學佛到底好么?

學佛不是為了圖好處來學的,佛教講的是諸善奉行,諸惡莫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度己度人。您的母親是應該贊嘆的,學佛就要精進,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人念佛,全家都會平安的。

轉一下念佛的十大利益,您可以看看,學佛不為了求這些,學佛是要超脫輪回,成就佛果,廣度眾生。

一切妖魔鬼怪,都怕光明,都怕佛名。《普門品》說:假設在三千大千國土中,到處均有夜叉羅剎,想來害人。聽見他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時,那些惡鬼,連看都不敢看他,更不可能加害了。一切惡龍毒蛇猛獸,也不會加害。「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急走無邊方(迅速逃往遠方。)」「沅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聞身)自回去(迴避)。」至於毒葯,也有明確的開示:「咒沮諸毒葯,所欲害身者(想用它害別人),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害人終害己)。」以上都是佛陀親口宣講,雖說的是稱念觀音菩薩名號,其實念阿彌陀佛也是一樣。

5.水火冤賊,刀箭牢獄,橫死枉生,悉皆不受

五濁惡世的眾生,種種厄難苦惱,層出不窮。這里列舉水災、火災、冤對、強盜、槍炮、(古代的刀箭,就是今天的槍炮,都是殺人的凶器。刀箭之災,包括戰禍在內)牢獄以及遭受橫禍冤屈而死或枉墮惡道等。其實,災難遠不止此,不過舉這些作為代表罷了。

貪、嗔、痴三毒是萬惡的根本,是災難的根源。念佛的人,念念清除三毒,消除煩惱,不求消災免難,自然消災免難於無形。平時能一心稱名念佛,到緊急關頭,我們自性中的彌陀,自會救護彌陀心中的眾生,而使逢凶化吉。如果平時不念佛,到災難臨頭時,內心恐慌張惶,六神無主,很難想起念佛。還有,念佛的秘訣就是至誠恭敬。印光大師說:「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必須牢記!

6.先所作業,悉皆消滅。所殺冤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

我們無始劫來,所造惡業,無量無邊。如果罪業有形狀、體積的話,盡虛空都容納不了。所以長劫受苦,不能出離。妙空師《持名四十八法》說:「救一時之苦,布施為急;救萬劫之苦,念佛為要。」佛經說「至心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對於過去所殺害的冤命,我們應當至誠懇切地稱念佛名,解冤消結,使他們能蒙佛慈悲加被,往生善道。自然化仇為恩,轉禍為福,無形中消除尋仇報復的惡報。

7.夜夢正直,或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像

夢境是唯心所現。慾念重的人多淫穢夢,嗔心重的人多恐怖夢。念佛的人身心清凈,夜眠安穩,不會做惡夢、邪夢。還有上床後,默持佛名或靜聽念佛磁帶,可以養心安神,既能對治失眠,又可消除惡夢。如在夢中,遇到恐怖境相,或出現夢靨時,一稱佛名,頓時化為烏有。

老實念佛,綿密用功,妄想逐漸消除,心光逐漸顯露。眾生心凈則見佛,佛無時無處不現身(凈空法師語)。水清月自見,能夠見到阿彌陀佛殊勝的庄嚴妙相。但是,切不可因此生歡喜心、執著心。這不但無益,反致受害。印光大師說:「近來修行的,多有著魔的事情發生。這都是由躁妄心,急於希望有感通,有勝境出現。應該知道,不要說顯現的境界是魔所現,即便是勝妙境界,只要生起一念貪著歡喜之心,就會受到障礙和損害。」

8.心常歡喜,顏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

娑婆眾生,身為苦本。一生多在驚恐、怨憤、憂愁、痛苦中度過。只有念佛的人,內心清凈,一心念佛,隨緣消業,不被境轉。內心充滿法喜,容貌充實光輝,疾病自然消除;健康長壽,不求自得,這只算是念佛的付產品。念佛的人,諸佛歡喜,龍天擁護,善緣增長,所作的事必然吉利。凈空法師說,台灣有位男居士,九十多歲,每天走三萬步路,念三萬聲佛,身體健康,精神飽滿,腰背挺直。他將來臨命終時,必能毫無病苦,安祥往生。

9.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喜歡、禮拜。

念佛的人,內心清凈,和氣迎人,廣結善緣,助人為樂。孔子說:「敬人者人恆(常)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尊敬別人的人是種善因,人們常常尊敬他是結善果。愛護別人的人是種善因,人們常常愛護他是結善果。)種這樣的因,結這樣的果。受到人們的恭敬、歡喜、禮拜,這是必然的事。

10.臨命終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持金蓮花,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4、弟子家裡長輩信佛 我一直也對神佛有一顆敬畏的心,平時雖然不念經 但是晚上睡覺經常聽著一些佛經入睡

這個夢很復雜,但是大概我感覺是因果。建議你好好懺悔往昔所有惡業,你學佛的機緣成熟了,別只停留在聽一聽的階段。應該發精進勇猛心,好好懺悔,怎麼懺悔呢?佛教有種種懺悔,八十八佛懺悔法,金光明懺悔法,尤其是金光明懺悔法是佛說的。懺悔是需要持續的,每次懺悔完都要好好的迴向給冤親債主,直到自己無論是否睡覺,都能心如止水,但凡心裡不清凈,就還是沒懺悔完。也要修般若智慧,多看金剛經,還有就是主修一個法門,推薦你修念佛法門,要一輩子一直念,不間斷。每天都念,將來你往生極樂世界就有一定的保證了。你要對佛法產生大信心,全世界佛教徒那麼多為什麼呢?因為這是解脫之法,五濁惡世以後會更苦。看看現在的人心吧,什麼世道啊。要發起大出離心,大菩提心,不要懈怠。一生最好主修一部佛經,推薦無量壽經,或者佛說阿彌陀佛二卷,二卷的版本非常好。大概就說這些,希望你早日解脫,南無阿彌陀佛。

5、我媽是學佛人,但是我舅舅老師罵他,我都快聽不下去了,我真想一刀砍了舅舅。

學佛也要有智慧的,你學佛學的好么?如理如法么?不要說我學佛了,就高人一等。身邊的人反對,就要改變自己的修學方式,眾生歡喜佛歡喜,別人假如不喜歡你燒香,你偏要燒香,不喜歡你 放佛教的音樂,你卻還放的很大聲,呵呵,,那我都想訓斥你了。修學千萬不要影響別人。首先自己要做一個合格的人,才能談學佛法的事。經書多看,才能明理,武力不能解決問題,要以德服人。
長輩不喜歡說明你自己沒有做好,做的像雷鋒式的,不相信還有誰敢訓斥你,訓你他都沒有底氣。
阿彌陀佛!!!

6、為什麼有些人越學佛越苦惱?

凡是學佛感到苦惱的人,都是心態有問題,沒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總是覺得學佛就是自己不需要任何努力,佛都會給予你想要的生活,帶著功利心去學佛,當然是越學佛越苦惱。我的一個長輩就是學佛的,他就是沒有正確的價值觀,總是覺得學佛並沒有給他的生活帶來多大的好處,反而還讓他承受了很多的苦惱,家裡有嚴重疾病的,他想起學佛就心裡很不甘心。

他的這種想法是很不對的,因為學佛並不能保證自己的家庭一定是非常美滿的,而是通過學佛,能讓自己的內心平靜下來,不管發生什麼樣的事情,總能以一個理性的態度去面對,他就完全把生活依賴給佛,所以,事情一旦不是他所期待的樣子,他就會非常的難過。

不管我們學什麼,都不能依靠外在力量,最重要的還是要看自己,不要帶著功利心去完成每一件事情,那樣只會讓自己的失望越來越多。

7、佛教以慈悲為懷,但是現在學佛後感覺被人欺負的多,惡人看中的是學佛的人老實,

佛教慈悲為懷  學佛後被人欺負「

做善事會得人天福報  做功德會消業增壽

學佛人有障礙,不學佛的人障礙更大。對逆流要隨順,有時候有人來罵你、給你麻煩,你要隨順他。誰講誰,誰罵誰,都是一種緣分,他今天恨你,你就隨他去恨,自己更應該有則改之無則戒勉,不要讓別人看扁你,今天人家對你有不好的看法,你更應該好好地自律。要懂得連逆緣都是一種好事。師父在弘法的時候,人家也會對我有很多指責,師父記下來,看看哪些應該改正,哪些應該繼續堅持,這樣才有進步。在家裡被先生指責,不要不接受,要好好想想哪些話有道理。「我是不是特別懶?我是不是一個非常多嘴的女人?是不是一個非常自私和貪心的女人?」別人看你的毛病看得非常清楚,自己不照鏡子是看不到自己的缺點的。學佛人要懂得這是逆加持。一個人的一生不能不被別人講,不能不懂道理,不懂道理就會失去道理,不懂得理解別人就會失去別人,不懂得愛惜因緣就會失去因緣。我們要擁有境界,在人間就不能放逸自己,不能放盪,要剋制。今天做節目的時候,師父看圖騰看到一個男孩做了一些男孩子不應該做的不好的事情,我比較隱蔽的講給他聽,他自己完全明白自己做錯了,師父就教他如何克制自己。剋制自己很難,但是必須克制,因為我們不是普通人,我們是學佛人。

要經常感悟佛性,經常感覺到和開悟我們擁有佛菩薩的本性。佛菩薩多麼愛我們,而我們自己為菩薩付出了多少?我們求菩薩的時候哭哭啼啼,等菩薩幫了我們之後,我們笑嘻嘻地把菩薩忘記。要懂得做善事會得到人天福報,做功德會消業增壽。增加壽命的目的是讓你在人間多一點時間念經修心,以後能夠到天上去,而不是讓你多一點時間打工吃苦。一個人的業障在人間是消不完的,就像很多父母還孩子的債一輩子也還不完。要多做功德,不求人天福報。你念經、幫助別人、結緣書籍度人,然後求了很多,求得很靈,你很開心,但是你將功德全部轉為了福報。師父對很多大法師講:「你現在做了這么多功德,你如果這輩子上不去,不能一世修成,下輩子就做一個很有錢的人。」他們聽了也很擔心,因為一輩子吃的苦、做的功德都轉換為福報。就算是再富有再有地位的人,也有走的一天;如果你們是菩薩,就永遠不會再受苦了,就連乘願到人間來的菩薩也會受苦,因為菩薩都想成佛。

希望大家懂得這個道理,不應該求福報。你做了很多好事,求菩薩讓你做個經理,值不值得?就算你做了三年經理,可能這些福報用完了,你就又下來了。如果不好好修,晚年生惡病,痛死,就是功德不夠。一個人追求無疾而終,需要大功德。你們每個人假想一下,如果你們現在已經八十歲了,躺在床上渾身痛,你們想的是什麼?「觀世音菩薩,保佑我不要痛……要走的話,讓我睡一覺就走……」你們還會想現在嗎?加油站生意好一點,不要被人家搶;花店花賣得多一點;在單位做總經理;讓孩子能夠考上……八十歲渾身傷痛的時候,你們不會想到別人,就是想到自己,報應很快。希望你們既然成為了弟子,就不要讓師父失望,師父最難過的就是你們不珍惜觀世音菩薩這么好的法門。要借假修真、即身成佛。身體是假的、沒用的、活不長的,靈魂才是真的、是真正長久的,一定要真修。

一個人要修心成佛,並非修到無動於衷。現在有的人修心修到後來,家裡老公急得不得了,她理都不理,就念經;有的人孩子急得不得了,她只顧管自己。無動於衷並不是你的初衷,你的心和肉身上的魂是綁在一起的,心動了,你的本性就會動。為什麼成為修心修行,因為你的心修了,你的行動就會改正。你今天想做好人,你就會做好事;你今天破碗破摔,你的本性就會成為一個壞人。

要修到煩惱來的時候能看清事態的本質。煩惱來的時候,很多人就跟著煩惱跑——難過、傷心、憂愁,心中魔障纏繞。如果能看清煩惱的本質,很快就會消除煩惱。如何看清煩惱的本質?要用智慧。煩惱即菩提,煩惱來的時候智慧才會開動。你身上有骯臟的東西,才要洗澡。我們不能滋生煩惱,不能讓煩惱在自己的心中殘存和留存,要看清煩惱的本質。人與佛原本為一性,佛即是眾生,人即是佛。菩薩很慈悲我們,我們的臉和菩薩都是一樣的,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兩只耳朵。但是菩薩想出來的是智慧,是人生的真諦,而我們做的事情,相當於用菩薩的身體做了那些不該做的壞事,是在褻瀆菩薩、褻瀆神明。如果你用菩薩的身體、菩薩的本性,做人間那些偷雞摸狗、殘害眾生、陰別人、講別人壞話……所有一切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你就是殘害菩薩。還有很多人借著菩薩的身體在人間行竊、騙財、騙色,尤其把自己的父母親殺死,這是大罪,出佛身血。就算你沒有殺父母親,但是你整天編造謊言、製造麻煩、罵他們、仇恨他們、看不起他們,是不是也在犯同樣的罪?

中國人講孝順,萬事孝為先;佛法也講孝道。尊師重道,尊重師父,孝敬長輩,愛護小輩,視同輩為自己的兄弟姐妹,視長輩為自己的父母,視小輩為自己的孩子,這些都是學佛的基本理念。我們和佛雖然同為一性,但是在世間這個考場中,人和佛給出的答案是截然不同的。佛在人間,眾生也在人間,眾生的答案是讓我們繼續沉淪在六道輪回中。我們做著人不應該做的事情,我們做著不是菩薩做的事情,下輩子還會輪回。偷東西、說謊話、喝酒、色情、殺業,都讓我們六道輪回。而菩薩的答案、佛的答案,則是清澈無染的真理——眾生是我必須要救度的偶像。也就是說佛菩薩在人間就想到一點:心要凈,意要明,要救度所有的眾生。講到底,人的答案是「為了自己」,那麼你就會繼續六道輪回;而佛的答案是「要救度眾生」,所以他才能成為佛。希望大家要懂得,在人間,什麼樣的佛的化身都有,都在我們身邊,連你們自己的本性都是本性佛,你們都忘記了自己是有佛性的,你們在吵架、占人家便宜的時候,哪裡像佛?像一個魔!

----恭錄;通靈活佛lu軍宏台長博客 做善事會得人天福報  做功德會消業增壽 ( 恭錄部分)

8、學佛人祭祖有沖突嗎?有什麼關系

學佛人是學習佛法,祭祖是一種風俗習慣,如果家人不能完全信靠佛法,那就隨緣吧,也沒關系的。但是你祭祖的時候可以給祖先說說佛法,讓他們也能聞聽到佛法,得到佛法的利益。

9、一個家庭,父母不信佛,為什麼孩子會對佛法特別感興趣,

我們幫助眾生最重要的大事,就是把佛法介紹給一切眾生,家裡的這些人都是你度眾生的對象,而且家人特別難度。既然是一家人,總是有緣,如果沒有緣,絕對不會成為一家人。一家人緣分就很深,你要有善巧方便去幫助他們,而最重要的方式,是把你的修學做出來給家人看。你們家人覺得你學佛變了,變得令大家歡喜,變得令人贊嘆,他就會來學佛。

所以度眾生必須要有智慧、善巧方便,佛為我們講的四個原則,「四攝法」,「攝」就是攝受眾生,四種攝受眾生的方法。學佛之後對於家親眷屬,要格外認真為他們服務,這就是布施。決定不要說他們的過失,贊揚他們的善心善行,為他們服務,對他們特別好。他會發覺你學佛前與學佛後不同,學佛之後真的懂得孝養父母,尊重長輩,和睦兄弟,愛護晚輩,真誠慈悲流露出來了,你的家人看到怎麼不受感動?等到他們向你請教時,你再把佛法的道理仔細的講給他們聽,他們全都得度了。

你學佛受了三皈五戒,看到他們千萬不可以說:「不行!你破戒了,你將來要墮地獄」,你家裡的人都把你看作冤家對頭了。學佛是有智慧,對哪些人,哪些話可以說,哪些話不能說,說話要有技巧,要有分寸。所以一個人學佛,真的是一家人都有福。你要怎樣去落實,教化你的家人?那就是把佛經的教誨統統做到就行了。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