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輕的長輩是
1、pascal的問題,解答
var
n,m,p:integer;
a,b:array[1..1000] of integer;
f:text;
i,k:integer;
q:integer;
function locate(p:integer;var q:integer):boolean;
{p為當前頻道,q為討厭者中最年輕者選擇的頻道,
函數值為是否有討厭者}
var
i:integer;
begin
locate:=false;
for i:=1 to n do if p=b[i] then
begin q:=a[i]; locate:=true; break; end;
{writeln(p:3,q:3);}
end;
begin
assign(f,'切換頻道.in'); reset(f);
readln(f,n,m,p);
for i:=1 to n do readln(f,a[i],b[i]);
close(f);
k:=0;
while locate(p,q)and(k<m) do begin inc(k); p:=q; end;
if k=m then k:=-1;
writeln(k);
end.
2、怎麼做一個招年輕人「待見」的長輩?
這個話題,最近在微博熱搜上突然火起來,已經有1.7億的閱讀。最開始是蔡明阿姨在一檔綜藝節目上提到的,跟尼格買提和撒貝南一起討論了這件事,然後在微博上面還發了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觀點。
然後就引起了群眾們的熱烈討論,其中以年輕人的吐槽為主,因為長輩們可能很少上微博。
撒貝南說的原話是:怎麼做一個讓年輕人待見的長輩。考慮到“待見”這個詞有點讓人不太舒服,所以改成了“願意親近”,不過我覺得這個詞用的可以說是十分的准確了……
能提出這個問題的長輩還是挺少的,或者說能問出來這種問題的長輩,基本可以歸為讓年輕人喜歡的那一類了。
蔡明阿姨心裡美滋滋
就像心理學咨詢師在做咨詢的過程中,很大一部分工作是讓來訪者覺知自己的某一種想法是有偏差的一樣,能夠意識到問題本身就已經解決了一大半,但遺憾的是,大多數長輩沒有意識到,或者他們覺得不必有這個擔憂。
誰沒被長輩的“關心”暴擊過?
我也跟很多年輕人一樣,對於家庭聚會,看望長輩有著又愛又恨的情感,愛的是小時候的情感還在,而恨的是他們有些話真的讓人上頭。
今年十一去姥姥家,我再一次收到了來自姥姥的轟炸式催婚。整個過程是這樣的:
姥姥先“平靜”地帶有試探性地問我有沒有對象了,當得知我還沒有對象的時候,空氣瞬間靜止了一般,姥姥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不一會,姥姥突然問起我今年多大了(可能真的年紀大,忘了),當得知我今年30的時候,整個世界瞬間就不好了。
語音語調也開始提高了,表情也開始豐富了,甚至還有那麼一點點富有感染力,讓人隨著她的情緒也漸漸的焦慮了起來,當看到我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時,就開始聯合我媽一起攻擊我,大概的話術被催過婚的朋友們應該也都明白,都全國統一的,什麼歲數大了不好找了,早點結婚早點生孩子之類的。
最後,使出了殺手鐧,“你要再不結婚,我可能就要等不到了……”
真的是直擊靈魂的暴擊。
電影《剩者為王》
這段催婚的過程可能足足持續了兩三個小時,貫穿了做飯,吃飯,洗碗,休息的時間,所以真的不是我不想來看姥姥,我是真的害怕來。
問過身邊的朋友後,發現他們的長輩還有更過分的時候,我突然輕鬆了許多:有催婚催到痛哭流涕的,有問完工作破口大罵的,還有一來了就開始從頭到腳數落一遍直到離開的。
還有一個同事跟我說跟他爺爺吃飯時的聊天,簡直就是災難:問了一遍茄子吃不吃,他說不想吃,爺爺說茄子有營養多吃點,他說不想吃,過了兩分鍾爺爺說多吃點茄子有營養,他說爺爺我真不想吃,然後爺爺急了說你怎麼不聽話呢,茄子多好吃啊,多吃點把碗拿過來,然後就給他kuangkuang夾菜,甚至還打算把菜直接塞進他嘴裡……
《最完美的離婚》
所以為什麼不受年輕人待見,原因也就不必多說了。
長輩們這樣做的底層邏輯何在?
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中國傳統觀念,從古至今,大家都認為人歲數越大,懂得就越多,所以“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種話,就是長輩們反駁一切的萬能金句,總能在你最煩最懊惱的時候,再補上這么一刀。(我媽口頭禪就是“早跟你說了,你不聽啊。”)
電影《囧媽》
在古代的時候很多技術和知識都是靠口口相傳,所以經驗要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得多,那麼大多數人活得越久就懂得越多這沒毛病(當然不包括那種從小到老都混日子的),但是現代已經有這么多獲取信息的渠道,百度搜索隨便一搜就能瞬間得到知識,全靠長輩的經驗可能也不太准確。
就比如考大學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憑著自己的經驗逼孩子學理科這件事,就完全不是經驗主義可以判斷准確的。
而且很多長輩的經驗都帶有很濃重的“習得性無助”色彩。
那麼,什麼是習得性無助?
這是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看一下塞利格曼電擊狗的那個實驗,主要表現就是遇到一次失敗或者挫折後,再發生類似問題會產生無能為力感。
習得性無助
再比如,女生被男生渣了之後,就覺得全世界男生都是渣男,或者年輕的時候被人騙過,就告訴晚輩對誰都要有防備之心。
還有一部分長輩,在年輕的時候挺好的,但是發現越老越不招人待見,處處都要他說了算,總想控制身邊的子女,不聽他的就有小情緒。
這可能是由於身體逐漸老齡化不受自己控制,所以會在心理上尋找控制感的一種表現。
如何能做一個“受歡迎”的長輩?
心理學上面有一個概念叫做“心理邊界”。
嬰兒時期,孩子沒有自己和他人的概念,覺得自己和爸爸媽媽是融為一體的。隨著人慢慢成熟,心理邊界會越來越清晰,知道我是我你是你,擁有完整的心理邊界也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
《最完美的離婚》
在戀愛的時候可能會有短暫的心理邊界融合的情況,(心理學管熱戀的過程叫“心理邊界的短暫崩潰”,一般持續3個月左右),但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如果心理邊界一直混亂不清的話,會給自己和他人都造成很大的困惑甚至痛苦。
但其實在很多家庭中,長輩和晚輩的心理邊界都是模糊不清的。
比如之前我問一個朋友為啥這么痛苦還不離婚的時候,朋友說因為她爸爸會難過。原本結婚離婚是夫妻兩人之間的問題,但卻摻雜了長輩們的情感在裡面的時候,就變得復雜起來。
電影《剩者為王》
催孩子找對象其實是因為自己心理焦慮,說孩子這不好那不好,也是自己覺得不好,但是很少問問孩子到底是怎麼想的,把自己的情感強行與孩子的心理邊界融合,就會給他們很大的壓力以及痛苦,然後自己還覺得不被理解。
所以能夠建立一個成熟完善的心理邊界是作為長輩,能夠讓年輕人親近的基本要素。那麼說的輕松怎麼才能做到呢?
電影《囧媽》
首先是覺知。
只有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好的,可能會讓晚輩不舒服,才能有改變的可能。
而覺知的重中之重是平等,很多長輩和年輕人溝通的時候完全沒有平等的概念,覺得我說的你就得聽著。如果能夠平等對待年輕人,整個世界都會變得晴朗。想想如果有個你的朋友非得讓你吃你不想吃的東西,不吃還生氣,你煩不煩。
電視劇《最完美的離婚》
其次是要多溝通。
問問年輕人到底想要什麼,想聊什麼,自己這樣說,他們是什麼感受。
很多長輩招人不待見的原因是不願意傾聽,一股腦兒輸出自己的想法,也不管對方接不接受,如果能夠聽一聽年輕人的想法,會讓人更願意接近。
電視劇《最完美的離婚》
最後,不打擾是你的溫柔。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世界,不要做一個強勢的長輩,想試圖干預他們事情。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跟蹤研究表明,如果一個孩子在父母的威逼利誘下做出了服從或者妥協,那麼這個孩子在以後大概率會不幸福,即使他有幸福的機會,也會選擇不幸福的道路,以此來向父母報復式的證明當初他們的選擇是錯誤的。
3、40歲屬於老年人嗎?
40歲屬於青年人,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
經過對全球人體素質和平均壽命進行測定,對年齡劃分標准作出了新的規定。規定提出新的年齡分段:44歲以下為青年人,45歲至59歲為中年人,60歲至74歲為年輕老年人,75歲至89歲為老年人,90歲以上為長壽老人。四十歲剛進入不惑之年,怎麼就稱為老人了呢?從人的一生分為幾個階段來說,也只能說四十歲的人已開始步入中年階段,孔子雲"十五而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順,七十而不愈矩。對於我國的人來說,我國目前的退休年齡
是男性60歲,女性55歲,按到退休年齡算,到了60歲就可以說是老年人了,但是我國目前過了65歲才可以辦理老年卡。所以說對於我國的人來說,60歲其實已經開始是步入老年,65歲之後已經社會承認的老年人了。
4、腦筋急轉彎 最年輕點長輩是。。。
應該是二奶吧,
5、你覺得怎樣的年輕人最討家裡長輩的歡心?
真誠、實誠、穩重、對事業有上進心,這樣的年輕人比較受歡迎,長輩主要看一個人的內在,而不是外在。
6、哪一個地方都是「摸金校尉」,老頭古稀之年都潛水奪寶,最年輕的才八歲?
相傳有個村子名叫雙江村,村裡的老老少少全都是摸金校尉,不僅古稀之年的老人能盜墓,村裡的八歲小孩也懂得如何盜墓。但是這僅僅是個傳說故事,真實世界是否真的存在這樣一個村子還有待考察。
摸金校尉這個詞相傳原本是曹操命人設定的,三國時期,曹操由於缺乏軍餉和糧草,不得不去盜墓,用盜墓所得的金銀財寶來養活軍隊。後來有人直罵曹操是盜墓賊,曹操便命人設定一個官職,這個官職就叫做摸金校尉,這也是一個專門盜墓的官職。但是這種說法也是有待考證的,因為盜墓從來就不合法,無論古代還是現代,而曹操這樣設定專門官銜,派專人去盜墓的行為在當時相比也是不合情理的。
而雙江村的傳說也是關於摸金校尉的。據說雙江村的人原本是打魚為生,後來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撈魚不小心撈到了銀兩,令村民們大吃一驚。後來有村民說那兒應該是明朝末期的張獻忠的“沉銀處”。明朝末期,張獻忠帶領農民軍發動起義,後來張獻忠死前,曾將許多銀子藏在水下,被人們稱作“沉銀處”。於是村民們便紛紛潛入水中打撈銀兩,從那時起,雙江村便開始了為期數年的盜墓之旅。
在雙江村裡,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盜墓,就連小孩子生下來後也耳濡目染,學會了盜墓的本事,因此,雙江村也成了世世代代的盜墓村。在村民們集體打撈張獻忠沉銀的時候,不僅古稀之年的老人都下水去打撈,就連幾歲的小孩子也都跟著大人們去打撈銀兩。
7、31省老齡數據出爐,哪個城市的人們最年輕?
在這次統計的31個省份老人人口大數據當中,最年輕的城市當屬西藏。這個省份老人佔比甚至都沒有達到15%,是全部省份當中最年輕的一個。其他城市老人的佔比是比較多的,特別是這些主流的省份,老人的佔比更是明顯。現在就有一個老齡化的趨勢顯現,到未來還會逐漸的增大。如果說社會上的老人越來越多,年輕人越來越少的話,那這樣子就會給社會很大的壓力,因為養老金需要很多。
一.最年輕城市根據我的觀察,最年輕的這一些城市,也就是老人佔比的這一些城市,基本上就是我國西北地區那些人少的地方。在西藏這個地方,60歲以上的老人的人口佔比才8.52%,65歲以上的老人佔比才5.67%。老人人口的佔比也就百分之10多一點。
最年輕的幾個城市,基本上集中在我們國家的西北地區。老人的人口佔比較多的城市,主要就是我們國家人口最多的那幾個城市。比如說山東、江蘇、四川、河南、廣東、河北、湖南、浙江、湖北、安徽、遼寧這11個地方,他們的60歲以上老人都上千萬。這些地方的老人人口佔比差不多都達到了20%左右的老人比例。廣東這邊就相對稍微低一點,60歲老人佔比12.35%,65歲老人佔比8.58%。
而且隨著我們國家生育率的降低,未來老齡化的趨勢將會進一步的加重,到時候我們國家的老人會越來越多。可能我們現在正在步著日本人的後塵,到時候如果養老金養不起的話,老人就需要自己打工賺錢了。在日本那邊有很多上了年齡的服務員、計程車司機等等。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關注+轉發哦。
8、多少歲算是老年人?
人們不願意麵臨衰老,但衰老依然會如期而至,作為生命中不得不重視話題,尤其是老年人更擔心衰老。如今發現居民平均壽命顯著提升,相應的,對於年齡的劃分,也有了不一樣標准,那麼世衛組織,是如何定義老年人的呢?
在以往的判定標准中,會有這樣的說法,0—12個月屬於嬰兒期,1—3歲屬於幼兒期,3—13歲屬於兒童期,13—18歲屬於青春期,18—45歲屬於青年,45—60歲屬於中年,過了60歲屬於老年。
而如今,世衛組織給出這樣的標准,40歲以下,屬於青年人,45—59歲屬於中老年人,60—74歲稱作年輕老年人,75—89歲稱作一般老年人,90歲以上,稱作長壽老年人。
可見,這個新的標准也是根據人們的平均壽命進行改動的,畢竟平均壽命確實提升了很多,如果你的家中有剛到60歲的老人,可以安慰他們,此時是年輕老年人,並不算很老。如果有已經到了90歲的老年人,可以恭喜他們,已經是長壽老人了。
根據這些標准,判斷長壽,最主要的,還是注意日常保健,把保健細節做好了、做對了,才能讓生命更有意義。那麼對於老年人來說,在晚年應該做什麼呢?
有很多老年人,在晚年會暗自嘆息,自己老了,事實上,衰老是生命必須要面對的情況,此時,可以把年輕時躁動的心,慢慢沉靜下來,用淡然、明凈的心,度過餘生,最主要的就是感悟,因此,在老年,不要認為自己老了,就感覺到萬分痛苦。
就免疫力來說,和年輕的時候相比,確實有很大不同,此時會容易生病,與體質變弱有很大關系,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堅持鍛煉身體,多運動、勤運動,是老年人每天必做的事情,通過運動,可以改善身體、提高身體活力,展現出年輕一面。
和年輕人的飲食不一樣,老年人在飲食過程中嚴格遵循葷素搭配,事實上,也不難發現身邊的老年人,到了晚年很少喜歡重口味飲食,常常是粗茶淡飯,即使如此,營養也應該充足,例如堅持每天吃一個雞蛋、喝一杯牛奶,都很有必要。
老年人有一個問題不得不重視,那就是痴呆,隨著年齡增大,痴呆比較常見,需要在老年生活中,鍛煉大腦,堅持讀書、看報、寫字,通過這些事情,鍛煉大腦思維,避免大腦出現退化,預防痴呆發生。
對於生命,在老年應該有了不一樣感悟,平靜看待生命,見證身邊同齡人的去世,應該保持平和心態。不要患得患失,以樂觀心態度過餘生每一天。
而想要延長壽命,老年人需要避免惡習,有很多人喜歡抽煙、喝酒,這樣的方式,對 健康 的隱患太大了,一定要做到戒煙戒酒,抽煙喝酒太多,會縮短壽命,帶來更大的麻煩。
值得注意,養成體檢好習慣,能夠做到疾病預防,對於可能出現的病症,早點進行緩解、治療,避免出現惡化,這些都很有必要。
人活到多少歲算是老年人,大家都了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標准,希望你能對照看看,自己此時屬於哪個年齡段,在老年,科學進行保健,維持身體 健康 ,才是最好的護理方式,這些事情做好了,會發現還能長壽。
9、在單位裡面年齡最小,如何和長輩相處混熟?
如果在單位裡面,你的年齡是最小的,想要和長輩相處,混熟,其實你需要掌握的東西挺多的,給你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我剛剛出來工作,這段時間裡面,在單位裡面,我是最年輕的一個,而我的同事都是三四十歲的,為了融入他們的圈子,我還特意打聽了他們喜歡什麼,每次和他們聊天的時候都說他們喜歡的話題,比如說房子,車子,孩子之類的。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能力,一定要做事,不要總是閑著。
在下班之後,自己還會看一些書,教自己怎麼去融入別人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