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母親節有什麼好處
1、母親節活動目的及意義是什麼?
目的:
1、了解母親節的來歷,知道母愛的偉大;懂得珍惜親情,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讓學生懂得每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父母養育之恩、懂得「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做人的起碼修養和道德准則。
2、增強學生的感恩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健康.心態,塑造健全人格,並學會感恩。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端正學生的勞動態度。
3、使學生體會父母的辛苦,學會關心他人,能積極主動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意義:
母親節的意義是感激母恩、感謝母愛。我們應感謝這生命的賜予,這無怨無悔的付出,應該學會回報母親,懂得感恩。一個連對母親都不懂得感恩的人,又怎麼敢奢望會善待他的老師和朋友呢?國家有難,又怎麼敢指望他為她拋頭顱、灑熱血呢?如果人人都是這么自私自利的話,社會哪裡還會有溫情呢?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從關心父母做起,學會善待生命、感謝父母、感恩社會。
2、母親節的意義有什麼
母親節的意義有什麼
母親節的意義有什麼,母親節是傳統美德也是讓每個人感恩自己的母親,母親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的重要的,我們要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我們的母親對我們的付出,下面一起看看母親節的意義。
母親節的意義有什麼1
一、母親節的起源
母親節起源於美國,由Amanm、Jarvis(1864-1948) 發起,她終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親身邊。於1905年世紀,在母親去世時, Amanm悲痛欲絕。兩年後(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開始寫信給有影響的部長、商人、議員來尋求支持,以便讓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的節日。
第一個母親節於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舉行,在這次節日里,康乃磬被選中為獻給母親的花,並以此流傳下來。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份議案,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法定的母親節。母親節從此流傳開來!
母親節活動的意義是喚醒對母親的崇敬之意、生育之恩、養育之恩、教育之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倡導我們時刻不忘對母親的感恩,其意義是讓我們時刻銘記母親的恩德似天高比海深,讓泯滅良知的人能夠自我救贖,因為愛才是我們最大的快樂,有了愛人間才會有陽光雨露。
二、歷史意義
節日是民族文化的結晶和載體。文化記憶很大一部分是節日的記憶。多年後,許多往事都淡忘了,但過節的情景卻歷歷在目。同時,節日具有廣泛覆蓋、不斷重復、寓教於樂的特點,對人影響至深,所以重大的人倫節日對培養民族精神和凝聚力都是至關重要的。真正的母親節應該扎在心裏面,去體悟母親的愛。我們中華母親節一面提倡母愛、母教;一面提倡愛母、孝親。另一方面,父母給予子女生命,對子女有一種出於本能的無私的慈愛。設立中華母親節,就是為了讓天下父母的愛心有一個得以彰顯、讓人認真體認的節日;讓天下子女的孝心有一個受到喚醒、並精緻表達的節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一般都是綜合性的,缺少單項突出的人倫主題節日,如母親節、情人節等。而現代社會又有表達人倫感情的需要。中華傳統文化一步步走向自覺、自信和自強,但路還很遠,需要更多有識之士共同推動,不斷努力。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燦爛的倫理文明,是非常重視親子之情和仁愛之心的民族,孕育出許多偉大而且很有影響的母親形象。我們理應有自己的中華母親節,一個充溢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的中華母親節,而不是外來的母親節,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回眸中華民族的歷史,孟子母親仉氏是最突出的中華賢母形象,在孟子三歲喪父後,她就擔負起教養孟子的全部責任。「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的故事傳頌了兩千多年,從孩子成長的外部環境到學習的內部規律,她都注意到了,終於使孩子成了大器,她自己成為教育子女的母親典範,被譽為「母教一人」,到現代仍傳為懿範,孟母堪可作為中華母親節的形象代表,用以彰顯母親的偉大和偉大的母愛,激勵一代代母親,激發作為人子的愛心、孝德。
生兒育女是為人母之始,以孟母為旗幟的.中華母親節選定在孟母生孟子之日,因為這一天仉氏才成為孟母。現在有些孩子過生日只想到自己的快樂,而在傳統美德中生日應當感激母恩,因此稱生日為「母難日」,或徑稱「母難」。把孟子的生日定為以孟母為形象代表的母親節,意味著在慶祝自己生日時應感激母恩、感謝母愛。
母親節的意義有什麼2關於母親節的節日爭議:
2012年5月12日,新華網文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節慶委員會主任、中華母親節促進會會長李漢秋表示:「美國傳統母親節,許多人把它當成世界母親在過,這是一個極大的誤會。美國母親節同美國歷史、宗教有不解之緣,有鮮明的美國文化的印記。」
「不要以為過節是小事,過人家的節就跟著人家的文化走。」
「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證,是民族的靈魂和血脈。沒有了民族的文化,民族也就消亡了。如果我們的重大節日都過人家的,我們還有自己的靈魂和血脈嗎?」
「美國人絕對不會說, 我長大了讓媽媽享福 。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獨特性。」
2012年5月18日,西寧晚報表示:2006年11月全國政協委員李漢秋以「創設中國母親節」為題,提出設立中國人自己的母親節,並提出孟母可作為中國母親節的形象代表,最終無疾而終。
美國的母親節早已深入民心,不僅因為「周日」方便,更因其深刻的感恩內涵而幾乎成了國人的節日。再設立一個「中華母親節」,純屬畫蛇添足,因為這並不能保證國人從此不再過美國的母親節,哪怕動用強制手段也沒用。
3、母親節和父親節的好處
1、有了母親節、父親節,就創造了回家跟父母團結的機會;
2、兒女經常在外打拚,很多時候就會忘記回家,有這個母親節、父親節,到時候會想到回家看看爸爸媽媽,打電話問候,給父母帶來安慰。
3、父母一直盼望我們回家陪他們,但是因為沒有時間,他們會很盼望母親節、父親節,這樣子女們就會回家,他們會很開心。
4、為什麼要過母親節
過母親節的意義是喚醒對母親的崇敬之意、生育之恩、養育之恩、教育之恩。母親節雖然是個洋節,但是對於中華民族有著「忠孝禮義」的傳統古國來說,孝順母親早就有禮有節。無論是二十四孝中後漢包文芳,為救母親不怕萬險,還是親嘗湯葯的仁孝聞天下的劉恆,作為一國之君,母後三載病,卻是湯葯必先嘗,更是從國家的層面豎立孝順母親的榜樣。
世界各地的母親節風俗
1、中國
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美國人的母親節。這個節日從美國傳到中國後,迅速在中國各地流傳開來,不知不覺間,中國人已經習慣在五月的第二周為媽媽送上溫馨的禮物來表示愛,只是有人會用賀卡和康乃馨,有人用忘憂草。
2、印度
每年的四月五日,是印度的母親節。印度人將其母親河尊名為恆河,意為」印度的母親」。這一天,凡是生了孩子的媽媽都要穿上印度傳統服裝紗麗,戴_上精美的首飾,來到公共場所盡情娛樂,以顯示做母親的女性的風采。
3、泰國
每年的八月十二日是泰國王後詩麗吉的生日,泰國人為了歌頌王後的功績,政府於1976年,將這天定為泰國的母親節。泰國人在母親節有送榮莉花的習慣,潔白清香的莉代表純真的愛,也被泰國人譽為「母親之花」。
4、美國
美國是當代母親節的發展國。1907年,安娜·賈維斯(AnnaJarvis)的女兒發起了倡議確立全國性母親節的活動,在費城一座教堂中為她的母親舉辦了一場紀念活動。在會上,她為自己去世的母親獻上了一朵康乃馨。
5、日本
日本最開始有母親節的習慣,是明治末期。進入昭和之後,日本將母親節定在3月6日,據說那天是當時皇後的生日。從近幾十年開始,日本的母親節改為與北美母親節同一天。
6、芬蘭
從1946年開始,芬蘭總統就會向傑出的母親授予白玫瑰一級勛章,表彰生育多名子女的母親和為問題兒童提供寄養服務的母親。勛章的授予對象涵蓋職業母親、單身母親和鄉村母親,同時也顧及少數民族母親。芬蘭人在母親節的時候,會自己製作賀卡贈送母親。
7、俄羅斯
1998年,俄政府正式確立十一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為母親節。每年這天,俄羅斯全國各地都要舉行慶祝活動,同時還要獎勵養育子女多的母親。為了鼓勵生育,在俄羅斯,生育一個以上孩子的母親都可得到國家補貼,這些錢主要用來提高母親的退休金或者改善住房條件。
8、埃及
每年的三月二十一日是埃及的母親節。母親在埃及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埃及母親節這天,全國的青少年要給母親贈送鮮花和禮物,為母親舉辦音樂會,評選出全埃及最理想母親,並授予「母親」稱號。
5、母親節的來歷是什麼,母親節有什麼意義?
母親節的來歷
母親節起源於美國,由安娜瑪麗賈維斯發起。安娜瑪麗賈維斯終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親身邊。於1905年世紀,在母親去世時, 安娜悲痛欲絕。1907年,安娜和她的朋友開始寫信給有影響的部長、商人、議員來尋求支持,希望讓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的節日。
第一個母親節於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舉行,在這次節日里康乃磬被選中為獻給母親的花,並以此流傳下來。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份議案,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法定的母親節。母親節由此流傳開來,影響了世界多個,一些也因此設立了自己的母親節。
母親節的意義
母親節活動的意義是喚醒對母親的崇敬之意、生育之恩、養育之恩、教育之恩。從小時候學習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詩就能體現出我國自古對母愛和孝心的含義。
母親節倡導我們時刻不忘對母親的感恩,其意義是讓我們時刻銘記母親的恩德似天高比海深,讓泯滅良知的人能夠自我救贖。因為愛才是我們最大的快樂,有了愛人間才會有陽光雨露。
6、為什麼要過母親節呢?
過母親節,是一種孝順母親的方式之一,我們可以通過過母親節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
"孝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長河中,歷來注重孝道。母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母愛是真摯崇高而持久的愛。正是由於它的遺傳生息,才有了"人之初,性本善"的道行;才有了愛-這個世界永恆的主題。母親的一生都在為孩子操勞,懷胎十月,為胎兒提供著給養;嬰孩吮吸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在孩提時代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料;少兒時期的培養教育,成年後的婚姻、家庭、事業問題無一件不牽動著母親的心。所以我們要學會尊重父母、關愛母親。
母親節(Mother's Day),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這個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而現代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在2006年11月13日,全國政協委員李漢秋就曾以《創設中國母親節》為題,提出設立中國人自己的母親節,並提出孟母可作為中國母親節的形象代表。2006年12月,中國民協節徽文化委員會、鄒城市委市政府、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石家莊市中小學生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等4家「母親節」核心發起單位正式成立「中華母親節促進會」,確定將農歷的四月初二,也就是孟母生孟子這一天定為中華母親節,並決定在首屆中華母親節到來之際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不過這屬於仍未正式確定的"節日"。
註:孝順母親,不僅僅是在母親節那一天,而是日日孝順,將孝融入到生活的每一點點滴滴。
7、參加母親節活動的意義
參加母親節活動的意義
參加母親節活動的意義,母親節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為了表示感謝自己的母親那麼在這一天應該如何祝福母親,在日常生活中換位思考體會母親的不易,下面分享參加母親節活動的意義。
參加母親節活動的意義1母親節的活動
1、母親節的實際活動:帶媽媽去看電影、為媽媽表演一段節目、帶媽媽出去選購禮物。
2、給媽媽做一張賀卡:由學生自己動手,通過繪畫、照片剪貼等形式製作一張體現母子親情的卡,作為一種親情的記錄,永久的留念。
4、親情檔案:天底下每一個母親都記得孩子的生日、愛好、以及其他每一個重要的日子,而又有多少孩子了解媽媽的生日和愛好呢?悄悄地收集起這些東西,並把它記錄下來,不時地給媽媽送上一份意外的驚喜!
5、自立小計劃:回報母親厚愛,重要的是要早日學會自立,學會幫媽媽分擔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媽媽從此少操心。跟媽媽說:媽媽!您放心!這些事情再也不用您為我操心了!
母親節的意義
學會尊重父母、關愛母親。每個時代的風雲人物,皆是注重孝道、尊重母親的典範。論語中有雲:「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 別乎?」意思是說,對於父母不僅要「養」,更重要的是要「敬」,否則與犬馬無別。《孟子》中也有雲,「孝子之至,莫大於尊親。」
很多學生學習過一些知識後,書本知識直線上升,有的還往往超過了父母,因此覺得自己長大了,把父母的教誨當成「多此一舉」,易強詞奪理,有的甚至出言不遜,缺乏應有的尊敬與禮貌。以古今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感染學生,使學生能夠尊重父母,在生活中更加的關心父母。
從身邊做起,學會感恩。古人說得好:」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母親給了我們生命,並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撫養,這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們應感謝這生命 的賜予,這無怨無悔的付出,應該學會回報母親,懂得感恩。
一個連對母親都不懂得感恩的人,又怎麼敢奢望會善待他的老師和朋友呢?國家有難,又怎麼敢指望他 為她拋頭顱、灑熱血呢?如果人人都是這么自私自利的話,社會哪裡還會有溫情呢?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從關心父母做起,學會善待生命、感謝父母、感恩社會。
母親節送什麼禮物好
1、母親節送花
母親節送花可以說是老生常談啦,送鮮花給母親是一種儀式感,更是感恩的一種表達,至於要母親節要送什麼花,這邊就不多說啦。
2、和媽媽一起旅行,自由行
其實禮物並不一定要是實物哦。你也可以選擇和媽媽一起出去旅行,時間不是很充裕,也可以周邊游,自由行等等。一起和媽媽出去旅遊,可以更多的談談心,看風景,體會不同的風土人情。
3、和媽媽一起拍寫真,製作相冊
最好的禮物其實就是陪伴,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有空的時候多回家陪陪媽媽,就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回家了可以喝媽媽一起拍寫真集,製作成相冊,每當媽媽想念你的時候,也可以看看相冊呀。
參加母親節活動的意義2一、活動背景:
針對現在大多數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感恩之心淡薄,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和愛心,不懂得體諒、孝敬父母的現狀而設計的。懂得回報、有孝心也是中國傳統美德中做人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
二、活動目的:
1、讓學生通過活動了解父母為自己付出的艱辛,懂得感激和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是自己的職責。
2.讓學生理解孝敬父母的具體內涵,弘揚民族的傳統美德,學會如何愛自己的父母,進而把這種愛上升到對集體、對祖國的愛,使學生有一種博愛的胸襟。
3、豐富學生的生活和情感積累,樹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國的情感。
三、活動准備:
a.召開班委會,講清這次班會的目的和意義。並組織大家討論班會具體內容與安排,以及班委會幹部的具體分工與落實。
b.給家長寫一封信,講明召開這次主題班會的目的,請家長參與我們的教育活動,給自己的孩子寫一封信,寫這十幾年來的教育與感人的故事,以及對孩子的希望。
c.孩子給家長寫一封信,寫自己最想對家長說的話,必須結合親身體驗在這十幾年的成長中,父母所給予的愛和付出的勞動,以及對自己的培養與教育。
四、班會過程:
(1)宣布活動開始:
主持人甲:人間最美是真情
主持人乙:人間最真是親情
主持人甲:人間最值得珍惜的愛莫過於父母對子女的愛。
主持人乙:人間最無私的情感莫過於父母對子女的情感。
主持人合:《紀念母親節》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2)了解「母親節」的相關知識
(3)回顧篇——走近親情
1、我名字的故事
主持人:我的降臨,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家庭未來的曙光。我的名字是父母理想的編織,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名字的含義嗎?(提問學生)
2、我成長的足跡
主持人2:有了泥土,嫩芽才會長大;有了陽光,春芽才會開花;我們的成長離不開您——親愛的媽媽。下面請同學們講述媽媽呵護我成長的一個個難忘的細節。。。
生甲:一個很熱很熱的夜晚,我從夢中醒來,媽媽正給我扇著扇子,汗水卻濕透了她的衣裳。
生乙:一個很涼很涼的雨天,媽媽到學校接我,一把傘遮在我的頭頂,雨水卻打在媽媽的身上。
生丙:每次周五放學回家,媽媽精心准備豐盛的晚飯等我吃,讓我補充營養。
生丁:有一天,我忍不住進了網吧,對媽媽又說了謊,媽媽說要我看著她的眼睛,我不敢抬頭看她的眼睛。
主持人:我們慢慢地長大了,母親的皺紋也越來越多了,那是母親操勞的見證,是愛的涓涓印痕,是親情無償的演繹。你了解自己的母親嗎?你關注過母親的變化嗎?(主持人提示同學們現在,母親就坐在你的身旁,母親和你生活那麼久,你發現你母親有什麼變化嗎?她的精神好嗎?她的額頭上的皺紋深嗎?等等。
然後提問3個同學,請他們說說此刻心裡的感受。最後,主持人簡單總結同學們的發言:是母親和父親的無私的奉獻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快樂的成長。)
(4)擁抱篇——體驗親情
1、朗誦贊美母愛的'歌曲和詩文。
生1,朗誦《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生2、唱歌曲《媽媽的吻》
2、母子了解知多少
師:父母總是時刻牽掛我們的生活,那我們又對這些關愛自己的長輩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請到場的幾位同學的家長和孩子共同做個游戲。測試一下對對方的了解有多少。互相猜對方最愛吃的菜,最愛穿的衣服以及愛好。
(學生依次送,學生准備,不告訴家長,背景音樂《感恩的心》)。
主持人:哦,這位同學送給母親的禮物是一封信,讓我們用掌聲歡迎她說說她的心理話。《媽媽,請聽我說》(背景音樂《燭光里的媽媽》)
主持人:親愛的媽媽,謝謝你們對我們的肯定,感謝您們對我們的愛。我們要加倍努力學習,不斷前進,做個優秀的學生。
師:同學們,現在請你們起立,用你們最喜歡的方式,向給予你們生命的父母表示深深的謝意,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父母的無私奉獻。
齊聲祝福:我們祝天下的父母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參加母親節活動的意義3母親節活動總結 篇1
學校「感恩母親,弘揚母德」母親節活動總結伴著梧桐的芬芳,隨著南風的和煦,又一年的母親節即將來臨。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讓學生懂得感恩,從小形成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做一個心存感恩的人,我校組織學生開展了「感恩母親,弘揚母德」母親節活動。活動總結如下:
5月3日,學校團委向全校學生發出倡議:在「母親節」期間,要用最親切最真誠的話向母親表示感謝和祝福;為母親分擔起一部分家務;要給母親獻上一份禮物,給母親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要去擁抱一下母親,表達對母親感激和熱愛之情。
5月4日,各班主任利用班隊會時間召開「感恩母親」主題班會,班會形式多樣,節目豐富多彩,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母愛的無私與偉大,懂得愛的責任,學會愛的奉獻。各班出一期黑板報以歌頌母親的偉大,表達學生們對母親的愛。
5月6號,學校召開學生家長會,各班抓住這有利時機,適時開展活動,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有的孩子們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感謝和感恩之情,特意為自己的母親准備了禮物和驚喜,有的學生拿著自己准備的鮮花獻給自己的媽媽,並與自己的媽媽擁抱,媽媽們非常的感動,覺得自己的孩子長大了;
還有的學生們拿著寫著對母親想說的心裡話展示給自己的母親看,有的母親流下了幸福的淚水。有的學生們還為母親精心製作了精美的手抄報。手抄報上精心設計的圖案,一筆一畫的感恩圖,一字一句的心裡話都表達了學生們對母親的那份濃濃的愛。
本次感恩母親節系列教育活動,使全體學生樹立了感恩之心,能夠對父母的愛心存感激,知道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並把這種愛加以延伸,能夠感恩幫助過自己的人,學會關心他人,知恩圖報,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母親節活動總結 篇2
本次活動的總體效果較好,活動中吸引了不少學生,活動參與人員熱情很高,還有部分老師參與進來,經過全體組織人員的共同努力,母親節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從此次活動中我們收獲不少,這可以為以後的活動積累不少經驗。
同時本次活動依然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由於准備時間倉促,活動形式不夠多樣化,所以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在以後類似的活動提前做些准備,進行多維度的思考,使活動更加絢麗多彩,吸引同學。不過本次活動達到了我們最初的活動目的。
在母親節來臨之際,我們xx小學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書畫展覽活動,活動也邀請了家長參加。希望通過畫展的形式表達一下孩子們對父母的感激和熱愛之情。
本次活動有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在感恩方面作了投資,每一位母親為自己的孩子奉獻一生,讓孩子通過手工、繪畫表現一下對母親的感恩和敬仰之情;二是在情感交流方面提供了相互探討的機會,在閑談中說說各自做母親的快樂,起到了分享的作用;
整個活動在輕松、愉快、浪漫的氛圍中進行的。通過活動,使每位母親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得到了身心的暫時調節,在休閑中凝集了人心、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品位。同時讓孩子和母親有個心靈的溝通。
在這次活動中學生們分別利用繪畫、書法、手工製作等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激之情,整個活動中學生的作品不但構圖飽滿、顏色鮮艷、主題非常明確。
這次書畫展,本著以提高書畫愛好者的書畫欣賞水平及創作水平;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培養廣大同學的藝術情操;促進學校的文明建設為宗旨,為豐富學生生活,營造學院氛圍起到了積極作用,收效上卓著。突現心靈之果,增強思想交流,體現新一代學生的風貌。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我們將會把我學校的美術教育更上一層樓,把,美術活動搞的有聲有色。
總之,這次活動在家長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體老師的努力下我們成功的把這次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8、母親節的意義為什麼要過母親節
母親節的意義 為什麼要過母親節
母親節雖然是個洋節,但是對於中華民族有著「忠孝禮義」的傳統古國來說,尊重母親,孝順母親早就有禮有節。無論是二十四孝中後漢包文芳,為救母親,不怕萬險,給後人留下了千古佳話:「重重危難益堅忍,孝更絕倫足可矜」。還是親嘗湯葯的仁孝聞天下的劉恆,作為一國之君,母後三載病,卻是湯葯必先嘗,更是從國家的層面豎立孝順母親的榜樣。
當今,尊重母親,將中華尊母孝母的美德發揚廣大的事跡更是比比皆是。翻開中國文明網推出的「好人365」欄目。無論是河南省偃師市府店鎮西口孜村任勞任怨照顧患病多年的母親,13年如一日。每天早上背著母親爬房頂曬太陽,晚上為患病母親暖被窩,對母親的照顧無微不至,他被譽為當代「黃香的47歲的村民陳相鋒。還是為了照顧母親推遲婚期、辭掉工作的「好兒子」彭程,還有年已六旬卻拉板車攜九旬母親看世界的「好女兒」謝淑華,將孤老當成自己母親一樣孝順照顧的「好女兒」劉怡晴,無償贍養失憶老人16年「好兒子」季一山等一個個中國好兒女,他們都用行動為母親節增加了新的內涵和精神。
孝心其實很容易,我們不要等到節日才刻意去做,要知道孝順不能等,常回家看看,常打個電話問問,常聽聽嘮叨,常和母親聊聊家常!這樣才有說不完的母愛事,道不盡的親情緣,母親才會真正的幸福快樂。只要我們有心,天天都是母親節,每天都能讓母親感受到像過節一樣的快樂。母親節,不一定要大禮相送、錦衣玉食,只要我們能像上面這些模範人物一樣,持之以恆將母親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也同樣是給了母親最大的安慰和報答,哪怕是一句問候,即使節日不買禮物,母親也會沒有遺憾。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母親節,我們不但要用真心真誠給母親送上節日的祝福,更要關注社會上那些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用我們的愛和微笑,用我們的真誠和暖意,去給這樣需要幫助的「母親們」盡上一份心意,這才是對母親節意義精神最好的發展光大。這樣的母親節才真正令人難忘和回味無窮!
母親節的由來
母親節是由一位名叫賈維斯的婦女倡導,並由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發起創立的。
賈維斯夫人是一個有著10個子女的母親,是當時美國格拉夫頓城教會主日學校的總監。在美國以解放黑奴為目的的南北戰爭結束後,她在學校里負責講述美國國殤紀念日的課程。賈維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極富同情心的女人。她講述著戰爭中那一個個為正義捐軀的英雄的故事,望著台下那一張張充滿稚氣的孩子們的臉,一個想法猛然湧上心頭:為祖國貢獻了這么多英勇戰士,保證了戰爭勝利的,不就是那一個個含辛茹苦地撫育著子女的母親們嗎?她們的兒子血染疆場,承受了最大的痛苦和犧牲的,不也是這些默默無聞的母親嗎?因此,她提出應該設立一個紀念日或母親節,給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達兒女們對母親的孝思。可惜的是,這個良好的願望還沒有實現,賈維斯夫人便與世長辭了。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目睹母親撫養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勞,深感母親的提議是適合天理人心的。因此,她寫出了幾十封信,發給美國國會。地方州長和婦女組織等,提議創立母親節。在她的一再呼籲下,這一提議得到了社會上的廣泛響應和支持。
1914年,美國總統威爾遜鄭重宣布,把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也就是賈維斯夫人的忌日,定為母親節。美國政府還規定,母親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懸掛國旗,以表示對母親的尊敬。由於賈維斯夫人生前喜愛康乃馨花,這種花也就成了母親節的象徵。
母親節是個充滿人間溫情的節日,這一天,家裡的男成員要把全部家務活都包下來,兒女們每人都要做一件讓母親高興的事,以盡孝道。即使遠在異地的孩子,也要打電話向母親表示祝賀。這一天,美國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親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歡愉;母親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達哀思。
母親節創立後,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安娜·賈維斯在世時,設立母親節的國家已達43個。時至今日,歡慶這個節日的國家就更多了。母親節,已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性節日。按慣例,「國際母親節」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舉行。
母親節在我國是地區性節日,最早是在港澳台地區有此節日。改革開放後,母親節也為內地所接受。廣東省於1988年開始,杭州等城市於1989年開始,都由各級婦聯組織母親節的慶祝活動,並把評選「好母親」作為節日的內容之一。
9、設立母親節的好處
效仿榜樣,學會尊重父母、關愛母親。每個時代的風雲人物,皆是注重孝道、尊重母親的典範。論語中有雲:「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對於父母不僅要「養」,更重要的是要「敬」,否則與犬馬無別。《孟子》中也有雲,「孝子之至,莫大於尊親。」很多學生學習過一些知識後,書本知識直線上升,有的還往往超過了父母,因此覺得自己長大了,把父母的教誨當成「多此一舉」,易強詞奪理,有的甚至出言不遜,缺乏應有的尊敬與禮貌。以古今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感染學生,使學生能夠尊重父母,在生活中更加的關心父母。
從身邊做起,學會感恩。古人說得好:」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母親給了我們生命,並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撫養,這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們應感謝這生命的賜予,這無怨無悔的付出,應該學會回報母親,懂得感恩。一個連對母親都不懂得感恩的人,又怎麼敢奢望會善待他的老師和朋友呢?國家有難,又怎麼敢指望他為她拋頭顱、灑熱血呢?如果人人都是這么自私自利的話,社會哪裡還會有溫情呢?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從關心父母做起,學會善待生命、感謝父母、感恩社會。
弘揚母愛,傳承孝道。孝心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這賦予了「孝」字更深刻的內涵,不僅要求我們對父母盡兒女之孝,還提倡我們尊老愛幼、扶弱濟貧,對社會有責任心以及懂得回報父母、老師、他人、社會和感恩之心,要求我們對祖國盡忠心。黃香為父溫床,陸績懷枯桔遺親,這些流傳久遠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孝親事親的真摯感情。然後,在當今部分青少年身上,卻很難看到這種美德的延續和發揚光大。有些學生在家裡是「小皇帝」,動輒頂撞父母,自私任性,不孝不敬,這些影響了他們人格的健全發展。在當代,應廣泛地弘揚母愛,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們的辛苦與不易,讓天下父母心有一個得以彰顯、被認真體會的節日,讓天下子女心有一個被喚醒、並精緻表達的節日,以便中華孝道精神永久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