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簇群里長輩上剛上線
1、過年期間,丈夫把我拉進家庭群里搶紅包,搶紅包可以看透人心嗎?
孟非說過:婆媳關系就是婆婆要懂得保持距離,媳婦要懂得保持禮貌。婆婆作為長輩,要有長輩的風范,孩子已經成家立業,就要給小家庭足夠的空間和隱私。看到小輩有什麼做錯了,可以直接向小輩們指出讓其改正。當面一套,背地一套,這么做豈不是失了長輩的身份?
現在社會如此開明,很多長輩也沒有以前那麼傳統了,很多都能夠和小輩們打成一片。以前舊社會,長輩總是端著架子,喜歡訓小輩,可是現在,已經不時興用教訓小輩來長自己的威風那一套了。
許多長輩都同小輩十分親近,以前難搞的婆媳關系,也好了很多。很多婆婆也都會在結婚前再三向親家表示,自己一定會把孩子當作自己的親生女兒來對待,希望親家能夠放心把女兒嫁到自己家來。但是很多時候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是自己的孩子,總是不當回事。
每當過年時,家家戶戶都團團圓圓時,做女兒的總是最難受的。因為已經結婚,一般都是和丈夫的父母一起團圓,不能陪在自己的父母身邊。中國有句俗話: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娘家再好也不能和自己家比。
更何況,自己嫁了過去,雖說已經成為了一家人,可是大家心裡都知道,自己才是家裡的「外人」。婆婆畢竟不是自己的親媽,肯定是不能夠做到像自己的父母一樣包容自己,而婆婆作為長輩也會礙於情面不會直面說教兒媳,免不了心裡有些意見。所以很多人,結婚後才明白結婚前父母關照自己的那句:去了別人家,可不比在自己家,一定要多注意的意思。
過年期間,我回了趟老家。恰好在路口碰到了高中同學王芳,於是停下車閑聊了幾句。王芳看見我一個人,於是問我結婚了沒,我搖了搖頭。王芳見我還未結婚卻表示十分羨慕,見我一臉疑惑,王芳嘆了口氣便向我講起了她那個動不動就在背後搞小動作的婆婆。
王芳性格活潑,上學時就和同學們都處得不錯,大家都很喜歡她。後來大學畢業後,就回到了家鄉,做了一名小學老師,小日子也過得十分愜意。她同辦公室的老師結婚,邀請了她去做伴娘,機緣巧合下遇到了她現在的老公大偉,兩個人在婚禮上對對方一見鍾情,加上同事的撮合,兩個人很快就戀愛了。
大偉平時也比較忙碌,但是每周他都會騰出時間陪王芳一起吃飯,情人節送玫瑰花,巧克力,各種紀念日從沒落下過,對王芳十分上心。王芳心裡也對這個男朋友十分滿意,兩人的感情也十分好。
一年不到,兩人結婚了,婚後的日子也十分甜蜜,大偉待她也還是一如既往的好,兩個人也時常趁著周末一起出去吃飯,約會。公公婆婆也對她很好,兩個人吵架公公婆婆也都是幫她不幫大偉。
公公婆婆老一輩總是過慣了節儉的日子,他們夫婦兩經常去外面吃飯,公公婆婆也沒有過不高興,王芳心裡也十分感謝老天讓自己遇到了這么好的公婆。可是,後面發生的事卻讓她對她一直敬重的婆婆改觀了。「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這套把戲可讓王芳在婆婆身上好好領教了一番。
因為大偉和王芳很少在家做飯,經常出去吃,王芳母親覺得不是很好,很早之前就跟王芳說過,這樣不會過日子,婆婆肯定會對她有不滿的,王芳卻不以為意,回道:哎呀,沒關系的媽媽,我婆婆很好的,不會因為這個就對我不滿的,您放心好了。王芳母親見女兒沒放在心上,也不好再說什麼。
很快,王芳和大偉就迎來了他們婚後的第一個春節,小兩口十分欣喜,過年前就商量要安排些什麼活動,來一起慶祝這個他們婚後的第一個春節。為了給王芳一個驚喜,大偉偷偷預定了一個高級西餐廳,沒有提前告訴王芳。到了那天,大偉借口要帶王芳去買商場給長輩們買禮物,直到大偉把她帶到了餐廳門口,王芳才知道大偉是要帶她來這個餐廳吃飯。
因為王芳很久之前就和大偉提過自己很喜歡這個餐廳,但是因為人均有點貴,王芳一直沒捨得。見大偉一聲沒吭就定了這個餐廳,王芳又心疼又開心,故作生氣對大偉說道:幹嘛訂這么貴的餐廳啊,不心疼錢啊?大偉撓了撓腦袋,傻笑道:你不是喜歡嘛,想給你一個驚喜啊,又不是天天來吃,偶爾一次,沒有關系的。走吧,我們進去吧。於是,兩人進了餐廳。
因為這家餐廳屬於高檔西餐廳,氛圍以及菜品都很不錯,於是吃飯前,王芳拍了幾張照片發了朋友圈,配文:感謝老公!王芳也沒多想,認為自己婆婆也不是那麼小氣的人,於是就沒有屏蔽他們。
到了除夕夜前夕,大偉想著每到過年,家庭群的長輩們都喜歡在群里發紅包給小輩們搶,就想著把王芳也和自己結婚了,也是自己家庭的一分子了,本來他們四口之家也有個小群,但是很少發言,於是就把王芳也拉近了家庭的大群,自己的叔叔,阿姨,伯伯,舅舅,舅媽也都在裡面,都是一家人,大偉也就沒有跟爸爸媽媽打聲招呼就把王芳拉了進去。因為長輩們常常在群里閑聊,信息很快就把王芳進群的消息淹沒了,於是很多長輩們都不知道王芳也在群里。
王芳正要在群里打招呼的時候,大偉的舅媽在群里發言了,還圈了自己的婆婆,於是就停下了信息的編輯,准備看看有什麼事情。等王芳點開聊天頁面時卻傻眼了。舅媽在群里說:自己有個侄女和自己在一個學校教書,說經常看到大偉下班後來接自己回家,朋友圈也經常發去餐廳吃飯的照片,然後感慨道:大偉王芳小兩口感情可真好,動不動就出去吃飯,一點都不像結了婚的,太大手大腳了。王芳本以為,婆婆會維護自己,可是接下來婆婆的話卻讓王芳愣住了。
婆婆回道,他們兩個經常出去吃飯,一點都不會過日子,上次他們去的西餐廳一看就不便宜,兒媳自己的那點工資哪裡夠這么吃的。還把自己上次在西餐廳發的動態截圖發在了群里,這下,群里的三姑六婆紛紛站了出來,指責王芳這個做兒媳的不是,一點都不會過日子,這樣家遲早要被她給敗光了。
婆婆一看,又說了起來,說王芳在家裡都不怎麼做家務,碗都是大偉洗,還常常讓大偉給她買化妝品,說口紅都不知道買了多少只了,感嘆自己這個媳婦有多不會過日子。群里的三姑六婆一看也幫著婆婆指責自己。
王芳看到這群長輩以為自己不在群里居然這么說自己,實在氣不過跳了出來說道:婆婆,各位長輩,我年紀小,不懂事,在這里給你們賠不是了,但是你們有意見可以直接給我提,我做小輩的肯定會虛心接受的,可是你們這樣背地裡說閑話,還有長輩的樣子嗎?但是我是小輩,沒資格說長輩,能讓長輩們背地裡說我,那肯定就是我做錯了,我在這里給各位長輩誠懇的道歉。
王芳說完,群里頓時鴉雀無聲,還是大偉的舅舅站出來圓場:孩子都還小,就不要在這里上綱上線了,小兩口日子過好就行了。見狀,剛剛嘰嘰喳喳的那群三姑六婆紛紛應和:都還小,改正就行了。
大家沒想到的是,第二天,王芳就去給昨天群里所有指責自己的長輩買了禮物,帶著禮物登門拜訪,皮笑肉不笑的說道:下次我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就直接跟我說,不要背地裡偷偷說啊,不然自己怎麼改正呢?說的三姑六婆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手裡拿著禮物像是拿著塊燙手山芋,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心裡暗暗責怪自己在群里多嘴。
這場口舌之戰,王芳不吵不鬧贏得漂亮。但是即使長輩們後來不再議論,王芳還是覺得心裡不太舒服,大偉也安慰道,自己當時在值班,也沒看到群里這一出,後來給自己媽媽打電話,和爸爸一起說教了母親一通,表示以後不會讓王芳受委屈,王芳才露出笑臉。
雖說王芳和大偉有些行為不妥,但是作為二人的長輩,婆婆其實可以直接和二人心平氣和地聊一聊,小兩口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提了意見,小兩口肯定會聽。婆婆有意見,無非是希望兩個人可以能夠過後自己的小日子,但是這種背後議論,當事人怎麼能知道長輩有哪些不滿自己需要改正呢?退一萬步來說,這種背後議論的方式實在不是一個長輩應該有的行為,實屬上不了檯面。長輩們也應該反思,假設自己的長輩這樣背後議論自己,自己又該作何感想呢?
家庭是一代代愛的延續,而不是登不上檯面的背後議論。推己及人,自己是長輩曾經也是小輩,不要拿自己曾經討厭的方式來對待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