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長輩送禮 » 父親節聊城有什麼好吃的

父親節聊城有什麼好吃的

發布時間: 2023-03-14 01:38:34

1、山東聊城美食有哪些

高唐老豆腐
為啥把高唐老豆腐放在第一個講呢,這里小編有點私心,因為小編老家就是高唐的。高唐老豆腐那可是聊城的傳統美食小吃。高唐老豆腐也叫做豆腐腦,大家可能也都聽說過商河豆腐,但高唐的老豆腐卻與商河的不同。主要區別在鹵子,高唐老豆腐是用大料熬制的鹵子,吃到時候將豆腐腦撇入碗中,然後澆入熬制好的鹵子,再倒入一勺老棉油和油炸過的辣椒。搭配上兩個燒餅。吃起來那叫一個香。在我們聊城等地,一般都是早上將豆腐腦當作早飯來吃。但中午也是可以吃到的。正宗的高唐老豆腐絕對讓你吃上一碗就想第二碗。到這的小夥伴一定不要錯過哦。

聊城沙鎮呱嗒
可能很多外地人不知道呱嗒是什麼,其實它和有餡子的燒餅差不多,但它是橢圓形的。一般有肉餡的和雞蛋餡子的,都特別的好吃。如果你餓了走在路上,買上一個又解饞又制餓。

臨清羊雜湯
要說臨清那也是美食眾多,什麼八大碗、托板豆腐、八寶布袋雞、進京豆腐乳、燒賣等等。要說接地氣又好吃的我還是推薦臨清羊湯。可能有人會說了還能比得上單縣羊湯?你還別說,臨清羊雜湯確實很不錯,小編也吃過單縣羊湯,說實話我們臨清羊湯一點都不比單縣的差。在臨清確實有幾家很不錯的羊湯館,最有名和好吃的還數錢家。為避免嫌疑我這里就不多說了!喜歡的朋友可以去了打聽一下。

莘縣古城鴛鴦餅
說到這個古城鴛鴦餅那也要好好介紹一下,它可是聊城莘縣的名小吃。它是用麵粉和肉餡製作的肉餅,其實也不光是肉餡的,還有雞蛋餡子的。里外有8層,兩兩相扣所以大家都稱其為鴛鴦餅,它並不是煎制而成的,而是在蒸籠里蒸熟的。皮薄餡多,味道鮮美,著實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美食小吃。

陽谷壽張肉旋子
一說到陽谷,可能看過水滸傳的都會想到武松打虎,還有武大郎的炊餅。你還別說,陽谷的武大郎燒餅確實也很有名。但今天小編要說的是更好吃的美食小吃壽張肉旋子。
壽張肉旋子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它從里到外一層一層的多如漩渦,故起名叫做肉旋子。在鏊子上做好的肉旋子,吃上一口又香又酥超級美味。

東阿牛店炸魚
要說到東阿縣,那必須要先提一下東阿阿膠,那可是享譽海內外啊。要說東阿縣的美食那也不少,尤其是這個牛店的炸魚,外酥里嫩堪稱一絕。說真的到聊城東阿縣一定要去嘗嘗,真的很不錯。

冠縣五香豆腐絲
冠縣除了鴨梨還有五香豆腐絲也是相當的有名,在當地製作五香豆腐絲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了。無論是涼拌還是炒著吃都特別的棒。

茌平博平馬蹄燒餅
博平程庄的「馬蹄燒餅」,當地人叫博平燒餅或吊爐燒餅。博平燒餅顏色金黃,外酥內嫩,味香口甜,風格獨特。因形如馬蹄,故名「馬蹄燒餅」,是聊城市特有的名吃。

2、聊城有什麼美食?

聊城素有「江北水城」的美譽,京杭大運河也從此經過,這條溝通南北的運河,不但帶動了聊城的經濟發展,也造就了聊城繁盛的飲食文化。南與北的飲食文化在此交融,最後開出了一朵不一樣的美食之花。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聊城美食。

一、魏氏熏雞

魏氏熏雞是聊城的著名小吃,史料中有記載,它大致出現於清代嘉慶年間,由一家姓魏的人家所創制。

因為味道好,在當時有很多人家都效仿它的製作方法,可惜終究不得其要領,都沒有做出魏氏熏雞的獨特風味。可正是因為各家的效仿競爭,也促進了魏氏熏雞不斷地發展與改進,味道越來越好。魏氏熏雞做工精細,選料講究,色澤粟紅,吃完回味無窮。

二、八批果子

八批果子是聊城的一種油炸食品,也是聊城「五大名吃」之一。八批果子並不是有八種,而是因為炸製成的果子分成八條,兩端相連,圍成一個橢圓形,所以叫做「八批果子」。

八批果子的用油量大,而且還會加入礬和鹼,所以炸成的果子中間有著大量的氣泡,其酥脆程度可見一斑。而且它可以存放很長一段時間,早上吃上幾個也是極不錯的。

三、孟家包

孟家包,我們也可以叫它灌湯包。製作過程大致分為制餡、煮凍、和面、成型四步,孟家包和一般包子不同之處在於表面光滑柔軟,

皮薄餡鮮。大部分吃過孟家包的人都對它贊不絕口,而且它的湯汁入口有一種醇香之感,卻並不膩人。

四、聊城飠瓜飠答

飠瓜飠答是聊城的傳統名吃,起源於清代,它是一種煎烙類的食物,香酥可口,每逢鬧市的時候,大街小巷,鄉間集市有很多攤販在賣這道小吃。

3、山東聊城最有名的特色美食都有啥?求推薦

山東聊城最有名的特色美食都有啥?求推薦。山東聊城,一座歷史悠久的中原古城,這里是農耕文明的發源地,食材豐富四季常熟。聊城人追求美食,更追求養生。所以,這里的美食琳琅滿目,目不暇接。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山東聊城最有名的六大特色美食,一起來看看吧。

一、聊城呱嗒

呱嗒是聊城市的傳統名吃,其實呱嗒這個詞是一個象聲詞,形容這種食物吃到嘴裡的響聲演變而來的。沙鎮呱嗒走出了聊城幾乎根本吃不到,絕對算是聊城的封閉小吃。有肉呱嗒、素呱嗒、雞蛋呱嗒、肉蛋呱嗒等等,再配上一碗現沖的雞蛋湯,剛好完美!

二、魏氏熏雞

魏氏熏雞是山東聊城地方傳統名吃,別看黑糊糊油乎乎,外地朋友嘗過的都說好吃,這個熏雞不能當扒雞這樣大口吃,不齁到才怪,應該撕成雞絲下酒慢慢吃,或者煲湯用,如果覺得硬,可以上鍋蒸,又香又有味道又有嚼勁兒。

三、高唐老豆腐

高唐老豆腐是山東聊城高唐風味名吃之一,食用起來滑嫩爽口,豆香、料香、鹵香、辣香、油香更加豐富,小編我每次每次回家必喝,鹹的豆腐腦上一撮蔥花是點睛之筆,茶葉蛋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再配上一個剛出爐的燒餅,加上秘制的鹵汁,好吃極了。

四、八批果子

八批果子是聊城市的傳統名吃,是咱常見的油條,由八根油條組成,而得名「八批果子」,它比我們吃的油條不一樣,具體吃法要配上吊爐燒餅,拔開燒餅把油條夾在燒餅裡面吃,特別帶勁有嚼頭,再來碗豆腐腦,這是聊城當地人清晨的特色早餐。

五、臨清燒麥

臨清燒賣是聊城臨清的地方傳統名吃,與南方燒麥糯米甜口不同,臨清燒麥為純肉餡燒麥,燙面和面、走捶擀皮、精選魯西黃牛肉、秘制配方調制肉餡,味道更加鮮美,輕薄的燒賣皮,肥美多汁的羊肉,一口下去肉汁溢出,小麥的甜味在口中回甘,十分具有特色。

六、托板豆腐

托板豆腐是聊城臨清地方傳統名吃,賣豆腐的人將托盤中酷似白玉的豆腐切成如麻將大小的條狀,手拿木托板,吸溜著將豆腐「喝」進嘴裡!這樣的吃法對豆腐要求很高,如果再抹上一層紅紅的辣椒,這樣吃起來味道才好,熱乎乎的早上來一碗,別提多香了,小編我小時候家裡開過豆腐坊,這滋味我懂,你們都吃過嗎?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山東聊城最有名的六大特色美食,你還知道山東聊城最有名的特色美食都有啥?記得留言評論哦。

4、不知道聊城都有哪些好吃的

1、聊城呱嗒 聊城傳統名吃。創制於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已被收入《中國名吃譜》一書。是—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尤以沙鎮呱嗒最為有名。餡料有肉類餡、雞蛋餡、肉蛋混合餡(又名「風攪雪」)等多種。在製作時,先用燙面和呆面,隨季節變化按不同比例調制,卷以配好的餡料,兩端捏實,軋成矩形,後放入油鍋煎制而成。食之香酥,味道適口,加之有餡有面,備受群眾歡迎。在城鎮鬧市、鄉間集日,常年有設攤者供應。 2、濟美醬菜 臨清傳統名吃。濟美醬園創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與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濟寧的「玉堂」齊名,一起稱為江北四大醬園。「進京腐乳」是其傳統產品之一。清道光年間,深得朝廷賞識,因此而得名。甜醬瓜是濟美醬園的又一傳統產品。1920年即出口日本,1935年在南京國貨博覽會上獲獎。 3、老王寨驢肉 高唐傳統名吃。高唐驢肉遠近聞名,高唐尹集鄉老王寨驢肉更佳,其驢肉加工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因當地人俗稱驢為鬼,故稱驢肉為「鬼子肉」。清末時曾出口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也曾作為貢品晉獻朝廷。老王寨「鬼子肉」加工方法獨特,葯料齊全,工藝精湛。其產品呈醬紫色,清香鮮美,香而不膩,爛而不散,具有活血降壓、滋補益身之作用。驢鞭稱作「金錢肉」, 更具補腎壯陽之功效。當地人招待客人時有「無驢肉不成宴」之說。 4、八批果子 聊城傳統名吃。八批果子是一種油炸的小食品,因炸製成的果子分成八條,兩端相連,為橢圓型,故名「八批果子」。八批果子在製作時,面為配以礬、鹼、鹽的混合面團,炸制時用油量較大。經熱油烹炸的面團各批都因氣泡而膨脹,顏色金黃,其酥脆程度,落地碎不可拾。八批果子是聊城居民早餐的主要食品之一。且可久放,是美味早點食品。 5、托板豆腐 臨清傳統名吃。因賣主總是切好放在一塊特製的長方形木板上出售,故稱「托板豆腐」。在臨清,每天從早到晚都能看到手推車、自行車或是肩挑的小擔上,放著一大塊用白布包著的顫悠悠、水汪汪、熱乎乎的水豆腐,男女老少爭相購買。尤其是早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手捧托板豆腐,吃得滿口香甜、津津有味的顧客。水豆腐是用上等黃豆,經脫皮、水泡後、磨成汁,用布濾出豆漿,倒入鍋中燒開,加鹵水精心點制而成。其特點是白嫩、細膩、香甜,營養豐富,便於人體消化吸收,是方便可口的快餐。 6、魏氏熏雞 被老舍先生譽為「聊城鐵公雞」的魏氏熏雞,是北關魏永泰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創制,迄今已有180餘年的歷史。當時聊城緊靠運河,交通便利,商賈雲集。為便於扒雞運銷外地,魏家扒雞店研製成這種能夠長時期保存的熏雞,每年農歷十月至十二月成批製作,供全年銷售。魏氏熏雞選料精良,製作精細。熏雞選用外型豐滿、肉多肥嫩、體重2至3年斤的一年左右無病活雞,先加工成扒雞,擊在腹內裝入丁香、八角、桂皮、茴香等葯物,放在鋸末煙火上熏制而成。經熏制的扒雞,水分少、皮縮裂、肉外露、無彈性、葯香濃,可存一年左右不變質。這種熏雞,形美肉嫩骨酥,色鮮味美,入口余香深長獨特,既可下酒,又可佐茶。 以上是聊城的傳統小吃,應該說一般的小吃店小吃街上能買到一些,但是像老王寨驢肉、八批果子、托板豆腐、魏氏熏雞那些必須在專營店才能吃到正宗的,而且這些店都不集中,所以很難說吃全了。建議你逛逛柳園南路美食街,看有沒有可口的。 http://www.0086371.com/wszg/list.php?tbn=c_henan&lv=citys&na=聊城&tp=gs 傳統的說完了,再來點現代的: 現代大型宴席——魯西文化宴「魯西文化宴「總計一百單八款菜餚。或依據歷史事件,或憑借民間傳說,或利用地方特產,或源於古剎叢林,或挖掘古館遺菜,或革新傳統名餚,皆出之有據,講之有趣,觀之悅目,食之愜意。 「魯西文化宴「是以魯西傳統風味為基調,彈奏適應當代經濟水平的古調新曲,是美食與文化相融相交的創舉,它使宴席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濃烈的文化氣息,融藝本性,趣味性,欣賞性,營養性與一體,獲得了非凡的成功。 盡力了希望你滿意

5、聊城有哪些好吃的特產


聊城是山東的地級城市,有著非常燦爛的歷史文明,是中國最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聊城有哪些好吃的特產呢?
1、魏氏熏雞
魏氏熏雞是山東聊城極具傳統特色的特產,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據記載起源於明清時期,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魏氏熏雞選用優質的活雞,然後再配以丁香、八角、桂皮等葯物,在經過傳統的製作工藝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熏雞外型美觀,肉質細嫩,美味無比,回味悠長。
2、濟美醬菜
濟美醬菜是山東省聊城臨清最傳統的地方特色名吃。濟美醬菜有著悠久的歷史,創建於清乾隆年間,選用優質的黃瓜、醬油、白酒等為主要原料,在經過傳統的腌制工藝製作而成,這樣製作出來的醬菜色鮮味美,集甜、咸、脆、爽口於一體,吃起來十分美味。
3、燕店燒鴿
燕店燒鴿是山東聊城的傳統特產美食,主要選用本地無添加的優質乳鴿為主要原料,在利用傳統的製作工藝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燒鴿吃起來油而不膩,香脆無比,老少皆宜。其燒鴿的製作工藝在2006年被列為聊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4、高唐老豆腐
高唐老豆腐是山東聊城最具傳統特色的風味小吃之一,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曾在1980年代就已經上過電視了。高集老豆腐選用優質的黃豆為主要原料,利用傳統的製作工藝製成豆腐,在再加上八角、茴香、丁香等佐料熬制,食用的時候在放入蔥、花椒等調料,吃起來絕對美味無比,回味悠長。
5、博平馬蹄燒餅
博平馬蹄燒餅是山東聊城博平最傳統的地方名吃,又被稱為吊爐燒餅。博平馬蹄燒餅主要選用優質的麵粉為主要原料,在配以芝麻、糖稀等配料,在用傳統的製作工藝製作而成,最後製作出來的馬蹄燒餅顏色金黃,香脆可口,獨具風味。
6、八批果子
八批果子是山東聊城的最傳統的特色名吃,在當地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已經成為了當地人的早餐食品,選用優質的麵粉為主要原料,再配以白礬、精鹽等配料,最後炸至深黃色便可,吃起來酥脆可口,十分美味,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
聊城這么多好吃的特產,如果你到了聊城,一定要記得去嘗一嘗哦!



6、聊城有什麼美食呢?

八批果子

八批果子,聊城傳統名吃。八批果子是一種油炸的小食品,因炸製成的果子分成八條,兩端相連,為橢圓形,故名“八批果子”。八批果子是聊城居民早餐的主要食品之一。且可久放,是美味早點食品。

過去吃八批果子,有“套”著和“泡”著兩種吃法。套著吃就是將燒餅夾上果子,用手一捏,邊喝粥,邊吃套果子,酥脆得入口而化。泡果子則另有一番風味,酥脆的果子泡到粥里,由脆變韌,香味不減,在配以咸香的小菜,滋味回長。

聊城呱嗒

聊城呱嗒:呱嗒,是聊城的傳統名吃,創制於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現已被收入《中國名吃譜》一書。眾多呱嗒中,尤以沙鎮呱嗒最為有名。它遍布於聊城城裡的大街小巷。

呱嗒是一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個頭很大,有肉餡和雞蛋餡,香酥可口,價格實惠. 製作技術精巧,味道鮮美。其餡料有肉餡、雞蛋餡、肉蛋混合餡(又名“風攪雪”)等多種。食之香酥,味道可口,加之有餡有面,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胃口自由選擇肉餡或蛋餡,備受普通百姓的歡迎。

陽谷蒸碗

陽谷蒸碗:在魯西、魯西北的婚喪嫁娶大宴中,蒸碗是必不可少的。將掛麵糊炸制好的肉塊、排骨、雞塊、魚塊或用油炸熟的肉丸子,盛在一隻只黑釉小碗中,加蔥、薑末及花椒面,上蒸鍋蒸至極爛,骨肉脫離,取出後反扣在大碗里或者湯盤中,澆上用醋、醬油、骨頭湯兌制的沸湯,淋上幾滴香油,撒上香菜末,吃起來,軟爛脫骨,味入肌里,咸酸撲鼻,齒頰留香,令人久久難忘。 

馬蹄燒餅

博平馬蹄燒餅:博平馬蹄燒餅是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博平鎮的特產。博平程庄的“馬蹄燒餅”,當地人叫博平燒餅或吊爐燒餅。博平燒餅顏色金黃,外酥內嫩,味香口甜,風格獨特。因形如馬蹄,故名“馬蹄燒餅”,是聊城市特有的名吃。

7、聊城有哪些好吃的而且比較有特色的小吃店?誰知道?

聊城的美食小吃

1、聊城呱嗒
聊城傳統名吃。創制於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已被收入《中國名吃譜》一書。是—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尤以沙鎮呱嗒最為有名。餡料有肉類餡、雞蛋餡、肉蛋混合餡(又名「風攪雪」)等多種。在製作時,先用燙面和呆面,隨季節變化按不同比例調制,卷以配好的餡料,兩端捏實,軋成矩形,後放入油鍋煎制而成。食之香酥,味道適口,加之有餡有面,備受群眾歡迎。在城鎮鬧市、鄉間集日,常年有設攤者供應。

2、濟美醬菜
臨清傳統名吃。濟美醬園創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與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濟寧的「玉堂」齊名,一起稱為江北四大醬園。「進京腐乳」是其傳統產品之一。清道光年間,深得朝廷賞識,因此而得名。甜醬瓜是濟美醬園的又一傳統產品。1920年即出口日本,1935年在南京國貨博覽會上獲獎。

3、老王寨驢肉
高唐傳統名吃。高唐驢肉遠近聞名,高唐尹集鄉老王寨驢肉更佳,其驢肉加工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因當地人俗稱驢為鬼,故稱驢肉為「鬼子肉」。清末時曾出口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也曾作為貢品晉獻朝廷。老王寨「鬼子肉」加工方法獨特,葯料齊全,工藝精湛。其產品呈醬紫色,清香鮮美,香而不膩,爛而不散,具有活血降壓、滋補益身之作用。驢鞭稱作「金錢肉」, 更具補腎壯陽之功效。當地人招待客人時有「無驢肉不成宴」之說。

4、八批果子
聊城傳統名吃。八批果子是一種油炸的小食品,因炸製成的果子分成八條,兩端相連,為橢圓型,故名「八批果子」。八批果子在製作時,面為配以礬、鹼、鹽的混合面團,炸制時用油量較大。經熱油烹炸的面團各批都因氣泡而膨脹,顏色金黃,其酥脆程度,落地碎不可拾。八批果子是聊城居民早餐的主要食品之一。且可久放,是美味早點食品。

5、托板豆腐
臨清傳統名吃。因賣主總是切好放在一塊特製的長方形木板上出售,故稱「托板豆腐」。在臨清,每天從早到晚都能看到手推車、自行車或是肩挑的小擔上,放著一大塊用白布包著的顫悠悠、水汪汪、熱乎乎的水豆腐,男女老少爭相購買。尤其是早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手捧托板豆腐,吃得滿口香甜、津津有味的顧客。水豆腐是用上等黃豆,經脫皮、水泡後、磨成汁,用布濾出豆漿,倒入鍋中燒開,加鹵水精心點制而成。其特點是白嫩、細膩、香甜,營養豐富,便於人體消化吸收,是方便可口的快餐。

6、魏氏熏雞
被老舍先生譽為「聊城鐵公雞」的魏氏熏雞,是北關魏永泰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創制,迄今已有180餘年的歷史。當時聊城緊靠運河,交通便利,商賈雲集。為便於扒雞運銷外地,魏家扒雞店研製成這種能夠長時期保存的熏雞,每年農歷十月至十二月成批製作,供全年銷售。魏氏熏雞選料精良,製作精細。熏雞選用外型豐滿、肉多肥嫩、體重2至3年斤的一年左右無病活雞,先加工成扒雞,擊在腹內裝入丁香、八角、桂皮、茴香等葯物,放在鋸末煙火上熏制而成。經熏制的扒雞,水分少、皮縮裂、肉外露、無彈性、葯香濃,可存一年左右不變質。這種熏雞,形美肉嫩骨酥,色鮮味美,入口余香深長獨特,既可下酒,又可佐茶。

聊城傳統風味
聊城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是魯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明清時期曾是京杭運河沿岸的九大商埠之一。聊城飲食文化是聊城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聊城傳統風味是魯西風味的代表,是歷代廚師利用本地物產資源,根據本地風俗習慣創造的,又曾深受南北風味的影響。聊城傳統風味的特點是:席面豐盛完美,菜品裝盤大氣,口味濃香醇厚,以突出醬香味、醋香味、椒香味、蒜香味著稱;擅長製作淡水湖鮮。
濟南菜以清湯、奶湯著稱,膠東菜以海鮮聞名,那麼魯西菜則以濃香見長。其濃香性表現在重用醬油或甜面醬,擅長使用食醋、花椒、大蒜等香氣濃郁的調味品,菜餚多滋多味、獨具風格。下面試述聊城傳統菜餚濃香性的四個方面。
一、醬香味
以甜面醬、醬油為主,配以其他調味品,使菜餚醬香濃郁、咸鮮微甜,主要用於炒、燉、烤、煨、燜等熱菜的烹調。如醬爆肉丁、醬汁魚條、醬燜鯽魚、糖醬雞快、醬燒鯰魚、醬煨羊肉、炒木蓿肉、醬汁鴨方等傳統菜品,都體現出醬香味的特點。家常菜中也多用甜面醬調味,如燉冬瓜、燉茄子肉片、炒白菜粉皮等。另外,魯西城鎮街頭的肉食攤位、店鋪經營的都是清一色的醬制熟食。
醬制食品的鹵汁稱為醬鍋,類似於南方的鹵水而又自有特色。醬鍋鹵汁中加有草果、香葉、小茴香、白酒等幾十種調料,加有冰糖、醬油、糖色、鹽等調味品,可鹵制豬肉下貨、牛肉下貨等。南方的鹵水清香,聊城的醬鍋濃香,各有千秋。
二、醋香味
以醋調味,能達到除腥、解膩、提鮮、增香的效果。酸辣味、酸鹹味、酸甜味都是聊城人特別喜歡食用的味型。民間紅白喜事請?h長製作的宴席中多有蒸碗,如扣雞、扣魚、扣酥肉等,都是調酸咸汁澆入蒸碗內。傳統的炒肉片,俗稱老肉片,也是以醋烹鍋,酸咸適口。清湯丸子、酸辣湯等也都是調製成酸辣味,芥末白菜之類的芥末菜餚則是芥末加醋調制而成的。醋溜雞、酸辣魚塊、糖醋瓦塊魚、糖醋丸子、醋溜西葫等菜餚都體現出濃烈的醋香味,特別吊人胃口。
三、椒香味
利用花椒的香麻特性,配以食鹽等調味品,形成麻咸鮮香的風味,這便是聊城傳統菜餚的椒香味。這種味型廣泛應用於炒、熗、拌、腌、蒸、煮、燉、燒、溜等烹調技法。擅用花椒油是聊城菜與其他地方菜的主要區別之一,很多菜餚都是熗鍋時花椒配以蔥姜、醋等烹鍋,出鍋時再淋上花椒油。如炒腰花、生炒雞、爆雙脆、醋烹鯽魚、蔥椒魚把、煎丸子、熗三絲、熗芹菜、熗豆腐皮、海米燒白菜、紅燒肚片、紅燒天花等等,都在出鍋時淋入花椒油,以增香提味。對花椒水的用法,也有獨到之處,如爆炒肉片,炒時加花椒水烹鍋;扒羊肉條,則先用花椒水腌味;在「餡」的製作中,如包子餡的調制,也常加花椒水。炸菜則有不少外帶椒鹽的。
四、酸香味
大蒜也廣泛應用於冷盤和熱菜之中。以蒜泥或蒜末,配以其它調味品,用以調製冷盤,蒜香濃重,咸鮮帶辣。用燒、燜、煨、燉等技法製作菜餚時,常加蒜瓣、蒜丁解除腥味、膻味等異味。如蒜燜羊肉、紅燜狗肉、蒜燒甲魚等,還有燒燉牛肉、魚類等也多採用此法。用炒、爆、溜等技法製作菜餚時,則加蒜片提香。如炒腰花、蒜爆肉、爆炒心片、溜蝦餅、溜蝦段、醋溜雞等。用炒、滑炒、炸烹、炸溜等技法製作菜餚時,也是加蒜末提鮮增香的,如炸溜雞、糖醋魚、清炒蝦仁、醋烹魚條等。
從以上所述的四種香味,可以看出聊城歷史上運河商業文化對飲食業的影響。正是南北的物質交流促成了烹飪技術的交流,促成了兼收南北風味精華而又自成風格的聊城傳統風味。傳統菜餚盡管多數已被市場摒棄,但是,其中的優良品種仍然為廚師和顧客偏愛。在大家爭相創造新菜品的時候,我們應該將傳統菜餚中的優點繼承發揚下去,只有這樣,我們的創造才有根基,我們的發展才有源泉,我們的創造和發展才會更好更快。

以上是聊城的傳統小吃,應該說一般的小吃店小吃街上能買到一些,但是像老王寨驢肉、八批果子、托板豆腐、魏氏熏雞那些必須在專營店才能吃到正宗的,而且這些店都不集中,所以很難說吃全了。建議你逛逛柳園南路美食街,看有沒有可口的。
http://www.0086371.com/wszg/list.php?tbn=c_henan&lv=citys&na=聊城&tp=gs

傳統的說完了,再來點現代的:
現代大型宴席——魯西文化宴「魯西文化宴「總計一百單八款菜餚。或依據歷史事件,或憑借民間傳說,或利用地方特產,或源於古剎叢林,或挖掘古館遺菜,或革新傳統名餚,皆出之有據,講之有趣,觀之悅目,食之愜意。
「魯西文化宴「是以魯西傳統風味為基調,彈奏適應當代經濟水平的古調新曲,是美食與文化相融相交的創舉,它使宴席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濃烈的文化氣息,融藝本性,趣味性,欣賞性,營養性與一體,獲得了非凡的成功。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