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怎麼傳入中國
1、父親節是怎麼起源了?
中國的父親節起源,要追溯到民國時期,1945年8月8日,上海發起了慶祝父親節的活動,市民立即響應。
抗日戰爭勝利後,上海市各界名流,聯名請上海市政府轉呈中央政府,定「爸爸 」諧音的8月8日為全國性的父親節,在父親節這天,人們佩戴鮮花,表達對父親的敬重和思念。
1945年8月6日,上海《申報》刊文《八八父親節緣起》。文章稱:美國為紀念歐戰中陣亡將士的妻與母,曾發起創立母親節。
而今,中國也應該發起創立自己的父親節。因「父」字形同「八八」,且「八八」讀音也與「爸爸」相同,故號召上海市民,一同來過「八八父親節」。
國內度過父親節:
2014年父親節,網友們早早地就在籌劃著父親節送給爸比一些什麼禮物。有網友在貼吧中表示,父親節他要給老爸做他最喜歡吃的菜。「印象中父親沒有什麼最愛吃的菜,有時候一疊兒花生米,一杯酒就可以當一頓飯。實在想不出父親究竟愛吃哪道菜,想來只能做一道自己拿手的菜讓老爸高興一下吧。」
也有網友表示,父親節正好趕上周末,可以帶著父親在城市周邊的旅遊景點遊玩散散心。一些遠在城市打拚的人也表示自己已經精心挑選了禮物,七彩許願玫瑰音樂盒,以透明澄澈之水晶球,呵護絢麗多彩的七彩玫瑰,一曲《Rose》響起,濃情盪漾,演繹心中最唯美的願望,許一個美好心願,七彩之光必將永恆閃耀。
每一個公主夢,是爸爸一直悉心呵護。預計在父親節到來的時候可以給爸爸一個驚喜。「自己在外打拚好幾年了,每年只有春節能回家看看老爸老媽,希望老爸老媽身體健康,快樂平安。」一網友在論壇中表達了自己對爸媽的祝福。
2、父親節是什麼時候在中國興起的
中國父親節是每年公歷8月8日,又稱為「八八節」,諧音「爸爸節」,在1945年就由國家正式宣布設立,是世界上最早正式設立父親節的國家。
紀念文化的意義:中國父親節,是在1945年8月8日,由上海的部分愛國人士發起,其目的是為了紀念在抗日戰場上為國捐軀的父親們。戰爭勝利後,上海市各界名流紳士,聯名請上海市政府轉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諧音的8月8日為父親節,政府對這份請求十分重視,特地開會討論並正式確定每年的8月8日是中國父親節。
中華孝文化意義:上下五千年的中華孝文化一直彌漫、浸淫在中華大地;孝之思想、理念、實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8月8日與中國悠久傳統的敬老節日「99」重陽節也遙相呼應。
3、父親節,母親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還是國外傳進來的?最好能說明兩個節日的來源?
父親節和母親節都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而是由西方國家傳到中國的。中國官方並沒有規定採用六月的第三個星期天為父親節,也並沒有採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為母親節。 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來說,中國的父親節應該是端午節,中國的母親節應該是中秋節。
父親節(英文名:Father's Day)起源於美國,是為感謝父親而慶祝的節日,日期是每年公歷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父親節已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節日的日期因地域的不同而產生差異,但大部分國家都是通過贈送禮物、家族聚餐等活動來慶祝這一節日。
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年誕生在美國,是由住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Spokane) 的布魯斯多德夫人 (Mrs. Dodd,Sonora Louise Smart Dodd) 倡導的,多德夫人的母親在生育第六個孩 子時,因難產而死,多德夫人的父親威廉斯馬特先生 (Mr. William Smart) 曾參加過南北戰爭,他在妻含衡子過世後,獨自一人在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下農場,承擔起撫養、教育六個孩子的重任。
多德夫人在家中排行老二,亦是家裡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細心特質,讓她更能體會父親的辛勞,斯馬特先生白天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料家務與每一個孩子的生活,經過幾十年的辛苦,兒女們終於長大成人,當子女們盼望能讓斯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際,斯馬特先生卻因多年談衡做的過度攔塵勞累於1909年辭世。
4、父親節是哪一年開始在中國
上海文人在民國三十四年的八月八日(1945年8月8日),發起了慶祝父親節的活動,市民反銀皮響熱烈,紛紛慶祝活動。
抗日戰爭結束以後,上海市各界著名人士,紛紛請上海市政府轉交南京中央政府,定八月八日為父親節,因其與「爸爸」音凱搏掘同。
事實上,這個節日制定與中國文化相輔相成,因為中國漢字的諧音的加入,也由於八月八日的兩個八重合在一起經過変形就是「父」。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官方並未規定選取大家所熟知的為父親節,也就是六月的第三個星期天。
官方並沒有明確表示父親節的具體日期,現在網路上最流行的父親盯核節是3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三,這個提議是李文豪提出的,定為中國人自己的父親節。
5、父親節是哪一天
中國的父親節日期是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專門用一天向母親表示敬意的想法是1907年在美國首先提出來的。2年以後華盛頓州的一位宮盧多德夫人提出應有類似母親節的一天,也希望可以有一天父親節對自己一家之長的父親表示敬意。
多德夫人年幼喪母,由父親把她帶大。她非常愛自己的父親。在拍亂多德夫人提出她的想法的同一年--1909年,華盛頓州州長作出反應,宣布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這個想法在1996年被伍德·威爾遜總統正式批准。
1924年,卡爾文·柯立芝總統建議把父親節作為一個全國性的節日以便「在父親和子女建立更親密的關系,並且使父親銘記自己應盡的全部責任」。紅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認的父親節的節花。
父親節和母親節都是從美國傳入中國的,雖然中國大陸目前舉讓還沒有將這兩個節日納入法定節假日,但是每到節日到來的時候,孩子們就會向父母送上自己提前准備好的禮物,表達自襲答檔己對父母的愛意。
6、父親節是哪一年開始在中國?
我國的「父親節」誕生於1945年8月8日。
當時正值我國抗戰時期,上海部分愛國人士發起「爸爸節」來頌揚、紀念在戰場上為國捐軀的父親們。這一構想立即得到上海市民的響應。抗戰勝利後,就把每年8月8日定為「爸爸節」,並通令全國遵行。「爸爸節」定於每年的8月8日,是因為「八八」和「爸爸」同音,並且從字形上將「八八」二字連綴後,正如一個「父」字。從此,8月8日成為中國的「父親節」。但隨著西方的「父親節」傳入國內,這個中國的「父親節」被大家漸漸淡忘。 大家基本上都是跟隨西方,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過父親節。
7、父親節母親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還是國外傳進來的?
父親節和母親節都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而是由西方國家傳到中國的。中國官方並沒有規定採用六月的第三個星期天為父親節,也並沒有採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為母親節。 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來說,中國的父親節應該是端午節,中國的母親節應該是中秋節。
而在近代,即民國三十四年的八衫行月八日(公歷1945年8月8日),上海文人所發起了慶祝父親節的活動,市民立即響應,熱烈舉行慶祝活動。抗日戰爭勝利後,上海各界聯名請上海市政府轉呈南京中央政府,定「爸爸」諧音的八月八日為父親節。
實際上,當年民國這個規定是比較符合中國文化的,因為加入了中國漢字的諧音,並且八月八日的兩個八重臘塌正疊在一起經過變形就是「父」。
而母親節作為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後輪悔來出現在美國、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國家,一般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其他一些國家的日期也並不一樣。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我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8、父親節,母親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還是國外傳進來的?最好能說明兩個節日的來源?
父親節和母親節不是中國傳統節日,是外國傳進來的。
父親節是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美罩讓國華盛頓州的約翰·布魯斯·多得夫人倡導的,為了紀念她獨自撫養六個孩子長大的父親。多得夫人的父親在1910奶奶離世,這一年的6月19號,多得夫人在華盛頓州斯波坎市舉行了父親節慶祝活動,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父親節慶祝活動。在接近的時間麗,美國各地其它地方的人也開始了「父親節」慶祝活動。
母親節是在1907年美國的費城婦女安娜·查維斯倡議的,她是為了實現她母親的遺願。她的母親是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孩子應該枝悶槐孝敬母親的時候,希望學生能想辦法來紀念母親的愛。1905年安娜的母親去世後,安娜決心要替母親實現這個願望。於是,在1907年5月9日母親去世兩周年紀念會上,安娜就提議每年應該有一天用來紀念母親偉大的愛。在她猛友的各種努力下,1914年美國政府正式宣布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為母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