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長輩送禮 » 重讀長輩的書

重讀長輩的書

發布時間: 2023-04-04 05:28:41

1、有關「我們在長輩的環繞下成長,自以為了……」的作文內容

寫作思路:我們在長輩的環繞下成長,自以為了解他們,其實每一位長輩都是一部厚書,一旦重新打開,就會讀到人生的事理,讀到傳統的積淀,讀到時代的印記,還可以讀出我們自己,讀出我們成長時他們的成長與成熟,讀出我們和他們之間認知上的共識或分歧。

重讀長輩這部書

翻閱過那麼多的書,卻從來沒有好好翻閱過身邊這本名為長輩的書。如今,有幸細細品讀,卻有了新的體驗、新的感悟。

年少的我對父親說不上喜歡,甚至有一絲討厭。模糊記憶中的父親似乎總喜歡抽煙喝酒。每次他從我身邊經過,總能聞到令人難受的煙草味;每次喝的酩酊大醉,總要母親來收拾殘局。每每說著要戒煙戒酒,卻都是說說而已。因此,我總是覺得父親是討厭的。

隨著年齡增長,在母親的開導下,我才了解到了父親的過往。曾經的他其實也有過驕人的學習成績,只是因為被一些所謂的好兄弟帶歪,才放棄了讀書。由於自己經受了不好好讀書的苦,才不想我和哥哥步他的後塵,所以在每次與我們聊天時,總是翻來覆去地說要我們好好讀書。

父親總是在他力所能及范圍內給我最好的,無論是小時候嚷嚷著非要買的自行車,還是燥熱盛夏和小夥伴嬉戲後的冰棒。我知道,其實父親也一直愛我的,只是那時的我,雙眼被那討厭的煙草氣息所掩蓋,未曾發現那不善言辭背後最深沉的愛。

父親也在一直用實際行動教導我怎麼做一個人。對朋友要真心,對父母要孝順,他從來都沒有當面跟我說過,但我卻能感受到他一直是用實際行動來影響著我。火焰雖能給我光明,但我不會忘記那執燈的人,而父親,就是那默默守護我的執燈人。

幼年時不懂父親的苦楚和那厚重的愛,長大後因為父親忙於在外務工而我疲於應對繁重的學業很少有機會去和父親相處,就連視頻通話也是草草結束,更不用說去深入了解父親了。幸得這個還算時間充裕的假期,與父親有了很多相處時間。

通過相處逐漸發現,我和父親簡直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人,我們兩個人都會在媽媽讓我們幹活的時候瘋狂拖延,最後順利贏得媽媽的一頓數落;原來脾氣都很暴躁,隨著年齡增長又逐漸變得溫和;都是不善言辭,不喜歡直接表達愛意的人。

這時我才發現,父親好像也沒有我印象中的那麼糟糕,也沒有兒時記憶中的那般令人討厭了。反而有著許多我未曾挖掘的寶藏。

重讀長輩這本書,令我恍然大悟,其實,長輩和我們是同一本書,我是他的後記,他是我的前言,若不是重讀這本書,又何來我的成長?

2、重讀《老人與海》(1)

老實說,在英語作家中,我不是特別喜歡海明威。但這並不妨礙我喜歡他的某些作品,尤其是他的《老人與海》。

三十多年前我就讀過他的部分作品,包括他的原著Islands in the Stream。今年春天,與一位大學同學聊天,她說她現在就住在離海明威墓地不遠的小鎮,同時她還發來了海明威墓地的照片。照片上顯示,海明威的墓地位於一個池塘邊上,四周環境幽美。其中有一張照片,上面甚至出現了三頭鹿,它們正悠然地走過墓地旁的白樺林。

由海明威墓地,我們聊到了海明威的作品,並約定,重讀《老人與海》。

我不知道,在所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中,就小說論,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是否是書頁最少的。我手裡這本是32開,其全部內容梁搭旦加起來,也沒超過100頁。就頁碼論,只能算是一本小冊子。

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世界名著,並且獲得過普利策獎和諾貝爾獎。

小說的敘事結構並不復雜,也沒有扣人心弦的情節,人物不多,人物之間也沒有錯綜復雜的關系。全部故事圍繞一個打魚老人展開。老人的住處,老人的飲食,老人與周圍人的關系都交代的很明確。主要事件就是老人孤身出海捕魚,最後拖著一個巨大的魚骨返回碼頭,回到自己的小屋,疲憊地進橡擾入夢鄉。

海明威沒有使用華麗的辭藻,也沒有設計引人入勝的懸念,語言簡明,敘述直白。但是,就是在他的不事雕琢中,會讀書的讀者一定會發現,他所使用的文體與所描寫的對枝御象之間存在著完美的一致性。這在美學上講,是一種高水平作家的自覺。業余寫作者一般不會照顧到這一點。

下面這句話是《老人與海》的開篇句:

He was an old man who fished alone in a skiff in the Gulf Stream and he had gone eighty-four days now without taking a fish. (他是一個獨自駕駛帆船在灣流中捕魚的老人。在過去的84天里,他一條魚也沒有捕到。)

小說一開篇並未介紹環境或背景,而是說出故事的主要人物,說他是一個84天里沒有捕到魚的老人。

句子結構不復雜,內容近乎白描。對於84天里沒有捕捉到魚,作者的語氣平淡得不帶任何色彩。

但就是在上面這樣一個貌似平淡的句子里,海明威已經暗示了《老人與海》的主題:這是一個獨自面對大自然的男人,在過去的84天里,雖然一天天空手而歸,他卻一直沒有放棄過出海,或者說,他一直都在堅持,堅持著與「命運」進行抗爭。

老人命運不濟,周圍的人禁不住取笑他,但有個小男孩,不管別人對老人的態度如何,始終關注著他,甚至在老人歸航的時候,幫老人拿些東西。

下面這段文字表現了小男孩與老人的關系,讀起來很親切;但同樣的,語言非常簡潔:

When the boy came back the old man was asleep in the chair and the sun was down. The boy took the old army blanket off the bed and spread it over the back of the chair and over the old man's shoulders. (男孩回來的時候,老人在椅子上睡著了。這時候太陽也落山了。小男孩從床上拽下那條舊軍毯,把它展開,蓋到了椅背和老人的肩膀上。)

上述描寫給人的感覺是,老人和小孩的關系不是父子勝似父子。在簡潔的描述中,海明威渲染出了濃濃的情感。或許,這也是海明威作為一個大作家所具有的語言表現力吧。

《老人與海》中最感人的文字當屬於對老人海上生活的描寫。通過老人的觀察,通過老人的自言自語,海明威充分表達了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尤其是對海上生活的贊美。

3、重讀長輩這部書作文700字

從小,我們就在長輩的環凱汪氏繞下成長,「長輩」這兩個字對於我們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可是我們真的有去了解過長輩嗎?有走近過長輩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三篇關於重讀長輩這部書的作文,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作文一】

長輩是一本厚重的書,年少時草草翻閱,不懂字里行間蘊含的深意,而時光如水,裹挾著我們前進,慢慢沖刷出歲月的褶皺,當我重新翻閱長輩這部書,我才明白,原來長輩於一言一行間給予我的人生教誨如此透徹。

曾經我以為父親是一個堅強的男人,走南闖北,叱吒風雲,沒有他做不到的事情,生活中的失意和壓力根本不可能擊垮他。然而,重新翻閱父親這本書,我發現我錯了。那一年我十三歲,祖母安詳地躺在青白的帳子里,一動不動。父親跪在地上,把頭埋在胸前低聲哭泣,我看到他的肩膀無力地垂下,那個高大父親的背影虛弱得不堪一擊。
於是,我讀懂了父親,他哭過,像個孩子似的。
曾經我以為母親是一個無趣的女人,她哪裡都不去,什麼娛樂都沒有,永遠「宅」在家裡。對於少年的我來說,沒有家長在的時光多麼令人嚮往!然而,重新翻閱母親青春的紀念冊,我驚呆了。泛黃的照片上,那個美麗的少女如同夏日的紅玫瑰,渾身上下散發著青春的活力。聽姥姥說,母親從小到大都是她的驕傲,喏,書櫃里那厚厚的各種榮譽證書就是證明!
於是,我讀懂了母親,正是「母親」兩個字,讓她放棄一切,為我守在家裡。
曾經我以為爺爺是一個嚴厲的人,他沉默寡言,總是默默地看向窗外,當年幼的我任性妄為的時候,他一個凌厲的眼神就足以讓我瞬間安靜下來。我害怕爺爺,認為連他的拐杖都是一副生硬而固執的模樣。而重新翻閱爺爺這本書,我明白了。他少年離鄉,漂泊一生,經歷過飢餓、動亂,而他靠自己的雙手,為兒孫掙得一片光明。他老年失伴,寂寞而蒼老,他愛他的兒孫,卻並不會表達。
於是,我讀懂了爺爺,在他的身上有著時代的印記和歲月的滄桑。
對長輩的了解,是飛速流逝的歲月最慷慨的饋贈。重讀長輩這部書,我恍然大悟:長輩和我們,其實是同一本書,我是他們的後記,他們是我的前言,若不是重讀他們,又何來我的成長?

今天,我用重讀他們,來做最長情的告白!重讀他們,才知道生命的來路如此美麗與鮮活。

【作文二】

每個人都有長輩,我們也都是在所有長輩的關懷下成長的,他們陪伴著我們從年少無知到長大成人,我們自以為十分了解他們,但是他們其實是一部厚厚的書,曾經的我們未曾領悟到書中的真諦,當如今我們再回首重讀長輩這部書時,我們才發現原來書中真有「黃金屋」。

重讀長輩這部書,讓我懂得了做人的真意。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同樣的,上天也賦予了每個人不一樣的使命。有的人學習天分很高,那麼,他就應該踏踏實實的學習知識,待到學業有成後,用所學到的知識來為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有的人經商天分很好,那麼,他就應該本本分分的經商,用上天賦予他的經商頭腦來為社會謀福利;也有的人平平凡凡,沒什麼過人的天賦,那麼,他就應該腳踏實地的平凡過日子,做好自己的事情也就是為社會做出了貢獻。每個人生而不同,但不論是誰,都得腳踏實地的做人。
重讀長輩這部書,讓我學會了處事的態度。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我們每時每刻都避免不了與人相處,這時,處事的態度就顯現出了它的魅力。以前,會因為有的人的一句話不對或者一個觀點和我不同,就會和他吵得面紅耳赤,最後鬧得兩個人見面如仇人一樣;也會因為有的人在背後說了一些無中生有的閑言碎語而耿耿於懷,使得自己的心情受到影響;也會因為有的陵輪人本來自己就不會,但他就喜歡對著其他人指手畫腳而不忿,最後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但是,重溫長輩這部書後,我學到了另外一種處事方式。因為一點小事和朋友盯散鬧得不愉快是沒有必要的,此時,我們只需謹記:退一步海闊天空;因為無關緊要的人說的少許閑言碎語而影響自己的心情是不智的,此時,我們只需謹記:身正不怕影子斜;因為他人自以為是的指手畫腳而生氣是不值的,此時,我們只需謹記:笑看人間百態。

每一個長輩都是一本厚厚的書,當我們重新打開這部書時,我們可以讀出許多讓我們受益終身的哲理,使我們的人生道路變得不再坎坷,讓我們一生都能倖幸福福的,這同樣也是長輩們的祝願!

【作文三】

翻閱過那麼多的書,卻從來沒有好好翻閱過身邊這本名為長輩的書。如今,有幸細細品讀,卻有了新的體驗、新的感悟。

年少的我對父親說不上喜歡,甚至有一絲討厭。模糊記憶中的父親似乎總喜歡抽煙喝酒。每次他從我身邊經過,總能聞到令人難受的煙草味;每次喝的酩酊大醉,總要母親來收拾殘局。每每說著要戒煙戒酒,卻都是說說而已。因此,我總是覺得父親是討厭的。隨著年齡增長,在母親的開導下,我才了解到了父親的過往。曾經的他其實也有過驕人的學習成績,只是因為被一些所謂的好兄弟帶歪,才放棄了讀書。由於自己經受了不好好讀書的苦,才不想我和哥哥步他的後塵,所以在每次與我們聊天時,總是翻來覆去地說要我們好好讀書。

父親總是在他力所能及范圍內給我最好的,無論是小時候嚷嚷著非要買的自行車,還是燥熱盛夏和小夥伴嬉戲後的冰棒。我知道,其實父親也一直愛我的,只是那時的我,雙眼被那討厭的煙草氣息所掩蓋,未曾發現那不善言辭背後最深沉的愛。

父親也在一直用實際行動教導我怎麼做一個人。對朋友要真心,對父母要孝順,他從來都沒有當面跟我說過,但我卻能感受到他一直是用實際行動來影響著我。火焰雖能給我光明,但我不會忘記那執燈的人,而父親,就是那默默守護我的執燈人。

幼年時不懂父親的苦楚和那厚重的愛,長大後因為父親忙於在外務工而我疲於應對繁重的學業很少有機會去和父親相處,就連視頻通話也是草草結束,更不用說去深入了解父親了。幸得這個還算時間充裕的假期,與父親有了很多相處時間。通過相處逐漸發現,我和父親簡直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人,我們兩個人都會在媽媽讓我們幹活的時候瘋狂拖延,最後順利贏得媽媽的一頓數落;原來脾氣都很暴躁,隨著年齡增長又逐漸變得溫和;都是不善言辭,不喜歡直接表達愛意的人。這時我才發現,父親好像也沒有我印象中的那麼糟糕,也沒有兒時記憶中的那般令人討厭了。反而有著許多我未曾挖掘的寶藏。

重讀長輩這本書,令我恍然大悟,其實,長輩和我們是同一本書,我是他的後記,他是我的前言,若不是重讀這本書,又何來我的成長?



4、重讀長輩這部書作文600字

前天,我們一家三口驅車從大連趕往沈陽給婆婆過七十大壽.老公是個孝順之人,他說一定要風風光光的大辦一場,我也極力贊成.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公公婆婆已到古稀之年,還很健康,這已經是我們做兒女的福分了,即使鋪張一下也在情理之中.可事到臨頭,兩位老人怎麼都不同意我們請親戚朋友,只希望自己一家人出去吃個便飯就好.為此老公很不理怎麼我想盡個孝心都這么難?這不是讓我有遺憾嗎?
在老公和父母的僵持中,我真真切切的看到了老人的不愉快.我忽然間的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所謂孝順,就是要順應老人的心意.做老人不願意做的事情,還談何孝順?瞅准時機,我把老公偷偷的叫到一邊,給他擺明了道理,他也勉強的接受了,不再堅持己見.昨天我們一家八口(老公是老大,還有小叔子一家三口),去了一家不錯的飯店,叫了可口的飯菜,席中老人開心的和我們一起跳舞,唱歌,一家人其樂融融……我終於明白,因為忙,我們平時難得回家,一家人很難聚在一起,老人們之所以不願意邀請其他人參加這個宴會,是怕別人佔了他們享受這天倫之樂的時間,可謂用心良苦,可憐天下父母心!
孝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常聽人說孝順之人多發達,所以許多人的為人處世都是以孝為本,許多男人交友的原則也是以一個人的孝心為依據的.過去,由於社會生產力的低下,關於孝順的許多經典的篇章都是圍繞著衣食住行這個主題的,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隨口說出一二,在這里我就不例舉了.令我們感嘆的是,由於生存條件的限制,做一個孝子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為了父母雙親的飢餓病痛,他們甚至可以舍棄自己年輕的生命……現如今,人類已經進入了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階段,衣食住行已經不是我們生存的主要問題,那麼我們又如何做個孝子呢?其實很簡單,不是有首歌嗎?常回家看看——給老人捶捶背,揉揉肩,把自己在外面聽到和見到的有趣的事情講給老人聽,去旅遊或者出差回來帶點糕點或者糖果茶葉,定期陪老人做體檢……想想看,這些事情是多麼容易做到啊,可我們又做了多少呢?
經常聽到一些人說,等我有能力了,我一定要好好孝順我的父母.豈不知,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順了.當他們有能力去孝順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已經撒手人寰了,哪裡還給他們機會?於是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些成功人士的遺憾——沒有好好的孝順父母.其實,如今的父母,大多數有勞保,醫保,他們不缺吃穿,他們也不貪圖大富大貴,在經歷了很多的艱苦歲月以後,他們只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兒女一聲溫暖的問候和一個祝福的電話都會讓他們心滿意足.所以我說,無論你怎樣的忙,無論你打拚的日子裡怎樣的辛苦,都不要忘了遠方的牽掛你的父母雙親.孝順你的雙親,千萬不要等到你攢足了資本,有了足夠的能力,也許你的父母真的不需要這些,更何況天有不測風雲,也許他們根本等不到這些……
但願孝順這朵中華民族的奇葩,可以代代相傳;但願我們的子孫後代可以更精確的理解它的涵義;但願這朵奇葩可以像甘泉一樣的澆灌著我們這個民族的繁榮與昌盛!
父母恩情似海深
人生莫忘父母恩
生兒育女循環理
世代相傳自古今
為人子女要孝順
不孝之人罪逆天
家貧才能出孝子
鳥獸尚知哺育恩
父子原是骨肉親
爹娘不敬敬何人
養育之恩不圖報
望子成龍白費心

5、今年高考語文作文?

今年高考語文作文匯總:
全國卷I:老外眼中的中國關鍵詞
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
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郵寄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全國卷II:根據古詩句自擬文
(適用地區:甘肅、青海、西藏、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內蒙古、陝西、重慶、海南)
6個古詩句選2個或者3個,自行立意,確定文體,自擬題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於庭戶見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
6、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全國卷III:我與高考或我看高考(適用地區:四川 廣西 貴州 雲南)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拐點。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 要求:請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且不少於800字。
北京卷:2017北京高考作文:「說紐帶」和「共和國,我為你拍照」
大作文(5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1.紐帶是起聯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匯集,當今時代,經濟世界化的發展,文化的交流,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等都需要紐帶,請以「說紐帶」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2.2049年我們的共和國將迎來百年華誕,屆時假如請你拍攝一幅或幾幅照片來展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成就,你會選擇怎樣的畫面?請展開想像,以「共和國,我為你拍照」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想像合理, 有記敘,有描寫,可以寫宏大的畫面,也可以寫小的場景,以小見大。
微寫作(10分)
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1.《根河之戀》里,鄂溫克人從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類似的故事。請你從中選取一個例子,敘述情節並作簡要點評。要求:符合原著內容,條理清楚。
2.請從《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香菱中選擇一人,用一種花來比喻她,並簡要陳述這樣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據原著,自圓其說。
3.如果請你從《邊城》里的翠翠、《紅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車夫、《老人與海》里的桑地亞哥之中選擇一人,依據某個特定情境,為他(她)設計一尊雕像,你將怎樣設計呢?要求:描述雕像的體態、外貌、神情等特徵,並依據原著說明設計的意圖。
天津卷:重讀長輩這部書
請根據下面的材料,寫一篇文章。
我們在長輩的環繞下成長,自以為了解他們,其實每一位長輩都是一部厚書,一旦重新打開,就會讀到人生的事理,讀到傳統的積淀,讀到時代的印記,還可以讀出我們自己,讀出我們成長時他們的成長與成熟,讀出我們和他們之間認知上的共識或分歧……
十八歲的我們已經長大,今天的重讀,是成年個體之間平等的心靈對話、靈魂觸摸,是通往理性認知的幽徑。請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歷深入思考,圍繞「重讀長輩這部書」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徵鮮明;
③不少於800字; 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上海卷:預測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剛剛權威發布了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題:預測,是指預先推測。生活充滿變數,有的人樂於接受對生活的預測,有的人則不以為然。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江蘇卷:車輛與時代變遷
現代社會車來車往,車的種類紛繁復雜,生活中已離不開車,車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和觀念的轉變,車代表了社會的發展。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體裁不限,詩歌除外。
浙江:有字的書無字的書心靈的書
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心靈之書」,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對作家的觀點加以評說。(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的作文)
山東卷:24小時共享書店
材料作文:一個24小時的共享書店營業,白領、流浪漢等各種各樣的人都在裡面讀書,有的就只是簡單的翻幾頁書。以此為材料,進行作文。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