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給長輩拜年
1、給長輩拜年禮儀
<
2、過年給老人拜年說什麼?
拜年,是春節期間的重要活動,它與除夕夜的團圓飯一樣,是最能體現「年味」的春節習俗。在過去家庭拜年順序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輩給長輩拜年,祝願長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新年後給親戚拜年,一般的規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親戚。在同學、同事、朋友、合作者、鄰里之間也要相互拜年。
給老人拜年吉祥的拜年話是少不了的,二毛給您推薦幾句。
1.保持童心,開開心心,想想童年,天真可愛,童言無忌,不要在意,童心最純,生活最美,回到童年,快樂相伴,祝您春節快樂,天天開心。
2.吉祥如意、富貴安康;讓美麗的朝霞、彩霞、晚霞一起飛進您的生活,這就是我的祈願!
3.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後福無疆。
4.新春新年好!新的一年開始了。在此真誠地祝願您身體健康,生活美滿,笑口常開!
5.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心想事成。1.單純磕頭(單叩首),是兒童對長輩的常禮。
一般情況是兒童隨家長見到長輩,家長說:「過來見過XX(長輩),給XX磕頭。」孩子要先說句:「給XX磕頭啦。」而後雙膝先後彎曲跪下、手扶地、頭觸地,完成磕頭的動作,然後起立側身站著。長輩在接受孩子磕頭後,必須做兩件事,一是應當及時說:「好,起來吧。」一是要給孩子來點「賞賜」,例如小玩意兒,糖果等,或給個零錢,「頭」是不能白受的!舊時代許多人在孩子說磕頭還沒跪下時,及時說:「不用啦。」而阻止孩子磕頭,以免拿不出禮物的尷尬。
2.一拜一叩,是成年人拜見長輩的常禮。
一般是拜訪、或長輩來訪時,應當主動向前說:「我(自己名字或輩分、身份)給XX磕頭了。」並可以說句祝福的話,而後,正面對長輩拱手長揖,再屈膝下跪磕頭。長輩若接受了這一「頭」,也必須有所表示,大多要給錢的,並說句「給你喝壺茶(或喝壺酒)吧」,或者「買雙鞋穿吧」之類的話。否則(如表示謙虛或不想破費),就要在晚輩作揖後,及時說「不必磕啦」、「免磕了吧」等話語,最好同時伸手扶住對方身體以阻止繼續磕頭,因為只要「頭」磕下去就要掏錢的。
3.一拜三叩,這是隆重的禮節。
大多是以下場合,初次見面的長輩,見祖宗級的長輩,拜見德望高或身份地位高者,拜師,拜年,拜壽,拜謝等場合。其儀式是先做拱手長揖,再屈膝下跪,磕完第一個頭後,保持跪姿、直起上身,而後磕下第二個頭,同樣再磕下第三個頭,最後起立。不要像「搗蒜」似的,不直起上身就把頭接連觸地三次,那是失禮的(幼童可以)。有話說:中國一直是一個重視「孝」的國家。許多古話都體現出古人對「孝」的重視,「百善孝為先」;「種田得谷、敬老得福」;「子女孝、父母安」。「行孝」不僅僅只是春節時期的一個習俗,一個舉動,而是對長輩、老人發自內心的尊重和關愛。在當代社會,行孝貴在「用心」二字。「用心」行孝,才是真孝、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