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要避長輩的名諱
1、起名要避諱長輩的范圍
一般是看自己想要避諱的范圍,在父母,爺爺奶奶,以及叔叔伯伯等,范圍是看自己想要的限度
2、古代姓名避諱的原則
《公羊傳·閔公元年》說:「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這是古代避諱的一條總原則。
避諱的對象有四類:
1、帝王,對當代帝王及本朝歷代皇帝之名進行避諱,屬於當時的「國諱」或「公諱」。
如在劉秀時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詔門聯中不許有五福臨門四字,為的是避諱順治帝福臨之名。有時甚至還要避諱皇後之名,如呂後名雉,臣子們遇到雉要改稱野雞。
2、諱長官,即下屬要諱長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諱。甚至一些驕橫的官員嚴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諱。
陸游編著的《老學庵筆記》記有一故事:一個叫田登的州官不準下屬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準寫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燈三天。寫布告的小吏不敢寫燈字,改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的笑話。
3、避聖賢,主要指避至聖先師孔子和亞聖孟子的名諱,有的朝代也避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之名,有的還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讀書讀到「丘」字的時候,都應讀成「某」字,同時還得用紅筆在「丘」字上圈一個圈。
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從此以後,都要加個耳字旁,改姓「邱」字,並且不許發音為「邱」,要讀成「七」字。於是,天下姓「丘」的,從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來的「丘」字了。
4、避長輩,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諱」或「私諱」。與別人交往時應避對方的長輩之諱,否則極為失禮。
唐代詩人李賀之父名晉,「晉」與「進」同音,故李賀一生不能舉進士。《紅樓夢》中林黛玉之母叫賈敏,故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讀成米或密。
司馬遷的父親叫「司馬談」,所以《史記》里,把跟他父親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例如「張孟談」,改為「張孟同」;「趙談」,改為「趙同」。
後來《後漢書》的作者范曄也是如此,因為范曄的父親叫「范泰」,所以在《後漢書》里,叫「郭泰」的,竟人不知鬼不覺地變為「郭太」了;叫「鄭泰」的,也變為「鄭太」了。
(2)往往要避長輩的名諱擴展資料:避諱起於周,定於秦漢,盛於唐宋,極於有清,在其兩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突破古制,形成了完備而嚴苛的避諱制度。
避諱源於古老的語言禁忌,但最終演化為維護封建政治架構的工具。它不僅體現了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性質,而且給人的思想造成了極大的戕害。
隨著封建社會的滅亡,避諱制度也理所當然地成了歷史的陳跡,但它所體現的封建等級觀念至今仍有一定的影響,它所代表的「人、名合一」的迷信思想也仍有一定的市場,這與現代文明是格格不入的。
3、孩子起名避諱哪些長輩
應忌諱和父母親屬的名字相關聯,主要是父親丶爺爺奶奶及太爺奶丶太太爺奶,姑姑,姑夫,叔伯嬸嬸大娘,老姑。舅舅丶姨媽,舅媽,姥爺丶姥姥,太姥爺、太姥姥。
4、什麼叫避諱?具體方法有哪幾種
避諱是中國歷史上,必須迴避君主、尊長的「名諱」的一種要求,通常只限於君主、尊長之本名,其字型大小則無必要。在言談和書寫時,遇到君主尊長的名諱一律要迴避,可以用其他字代換,或是刻意將該字缺筆,取名時也不能取他們的名諱中字,甚或同音的字,否則可能觸犯大不敬之罪。陸容《菽園雜記》稱,「民間俗諱各處有之,吳中為甚」。這種要求也曾經適用於漢字文化圈臨近國家,例如日本、朝鮮半島。
避諱始於周朝,《左傳》說:「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但當時同音或近音的字不用迴避。名諱兩字中,只有一個字相同,也不用迴避。到了漢朝,這種要求變得非常嚴格。地名、物名、官名、人名都要迴避當朝天子甚至皇帝祖先的名字。
在古代,避諱被明文寫進了法律。唐朝的法律規定,直呼皇帝的名字犯「大不敬」罪,不能赦免。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退休浙江布政使彭家屏在族譜《大彭統記》刊登河南生員段昌緒家存吳三桂文告時,乾隆帝之名諱弘歷不缺筆,成為彭家屏自殺及段昌緒斬首罪名之一。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江西書生王錫侯在他刪康熙字典寫的字典《字貫》凡例寫入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之名諱(玄燁、胤禛、弘歷),沒有缺筆避諱,也有批評康熙字典「然而穿貫之難」的內容,被認為非常不敬,而被依大逆律定罪處斬。
到了唐朝,有一個字相同也必須迴避了,當時著名詩人李賀就是因為其父名「晉肅」,而不得參加進士考試,致使終身不得志,韓愈為此事非常生氣,為之作《諱辯》駁斥,「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能為人乎!」
迴避君主的名字,叫做避公諱或國諱。一般適用於過去七世代以內。
避諱自己家族的長輩的名字,叫做避家諱。
迴避聖人的名字,叫做避聖人諱,例如邱姓就因避諱孔子的名字「丘」而產生。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位時,「儀」曾經是避諱字。清朝滅亡後,中國不再避國諱。現在雖然已經不講究這些避諱習俗了,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在取名時盡量不取同父輩或祖輩同名或同音的字作為名字。由於避諱的影響,現在的中國人還是認為直呼長輩的名字為不敬,所以會特別注意親屬稱謂。
相反地,歐美文化中許多父子,甚至好幾代都同名同姓,代表紀念。而日本也常會用與長輩名字中的字以取名,為示緬懷先人之意。如江戶時代幕府將軍名中多有「家」字。
避諱制度起源於周代,到秦代時,隨著專制中央集權的建立,避諱的辦法才初步確立。秦始皇名政,於是下令全國改正月為端月;秦始皇的父親名楚,楚這個字就被改稱為荊。漢代律法規定,臣民上書言事若觸犯帝王名諱屬犯罪。到了晉代,避諱制度日臻嚴密,在許多方面都有嚴格規定,如「授官與本名同宜改」、「山川與廟諱同應改」等等。甚至皇後的名字也在避諱之列,簡文帝鄭太後名阿春,當時凡有春字的地名都以陽字代替,如富春改為富陽,宜春改為宜陽。晉代人還特別重視家諱,別人言談中若涉及自己父親、祖父的名字就得趕快哭泣,對表對父、祖之孝心。《世說新語》中就記載,東晉桓溫之子桓玄一日設宴待客,有位賓客嫌酒太涼,要侍者「溫一溫」,桓玄一聽此「溫」字,馬上痛哭流涕,一直哭到不能出聲。由於在言談中容易觸犯別人的家諱,很多人都很重視譜學研究,以免言語不慎觸怒他人。
在南北朝時,士大夫都以善避私諱為榮。南朝劉宋太保王弘,精通譜學,能「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當時竟被傳為美談。在唐朝,避諱成為政府頒布的法律,不少人因不慎觸諱丟官去職,斷送仕途。著名詩人李賀的父親名晉肅,由於「晉」與「進」同音,當時人認為他不能中進士,雖然有韓愈幫忙,專門寫了《諱辯》為之辯白,但李賀最終沒能參加進士科考試。惡諱(表示深惡痛絕的避諱)也首先在唐朝興起。安史之亂後,唐肅宗憎惡安祿山之名,改安化郡為順化郡,廣東寶安縣也被改為東莞縣。宋代是避諱最嚴的一個朝代,廟諱就達到50個字,科舉考試中,舉子「舉場試卷,小涉疑似,輒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失去中榜機會。宋孝宗時,應避諱的文字達到278個,文人士子遣詞造句如履薄冰,舉步維艱。至於因避諱不敢做某事、擔任某官的更是常有。宋司馬光被遣出使遼國,但因遼主名耶律德光,司馬光只好以同名難避而辭退了這一差使。元朝,由於是少數民族的政權,幾乎沒有避諱制度了,大臣上書也敢直呼皇帝的大名。清朝統治者嫉恨中原人民視其為外族,除皇帝名之外,胡、夷、虜、狄等字都在避諱之列。乾隆四十二年,江西舉子王錫候在《字貫》中觸犯了康熙、乾隆帝名諱,滿門抄斬,令天下士子心驚膽顫。避諱制度在中國存在了三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後才徹底廢除。
避諱給人們閱讀和理解文獻、辨別真相帶來許多麻煩,甚至產生許多訛誤。但如果能掌握它,卻可以用來審定古書及文物的時代和識別其真偽,因為造假者圖一時之快往往很少顧及避諱問題,前代避了後代的諱,或該避的諱沒有避,都可以成為確定其偽品的依據。
在古代,避諱被明文寫進了法律。唐朝的法律規定,直呼皇帝的名字犯「大不敬」罪,不能赦免。
主要方式有三:
一、改字
1.迴避君王的名字,叫做避公諱或國諱。一般適用於過去七世代以內。
避漢文帝劉恆音諱,「姮娥」改嫦娥。
2.避諱自己家族的長輩的名字,叫做避家諱。
蘇東坡(蘇軾)祖父名「序」,所以寫書時不用序,改用「跋」。
3.迴避聖人的名字,叫做避聖人諱。
孔子之名「丘」曾經是金朝的聖人諱,所以丘姓的一部分改為「邱姓」。
二、缺筆
即當遇到要避諱的字時,在該字上少寫一筆。清代康熙帝之名「玄燁」,因缺筆的關系,所以字的筆劃不寫完。
三、空字
遇到要避諱的字時不填寫,例如「觀世音」被稱為「觀音」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
除國諱之外,民間因信仰、迷信等因由,更對甚多日常用詞作出避諱,變成一些其他人難以理解的用語,其中突出例子如下:
中國廣東、香港「空屋」:原意為空置的房子,但因「空」與「凶」(即不幸)的讀音相似,而改用「凶」之反義詞「吉」,因此人們習慣以「吉屋」代替形容空置的房子。
「通書」:原為一本書籍名字,但因「書」與「輸」(即失敗)的讀音相似,而改用「輸」之反義詞「勝」,因此人們習慣以「通勝」代替指通書。
「伯母」:原為年長女性的尊稱,但因與「百無」(即什麼東西都沒有)的讀音相似,而改用「無」之反義詞「有」,因此伯母(尤其操粵語人士)叫伯友。
「肝」臟:五臟名稱,但因「肝」與「干」(即枯竭)同音,而改叫「膶」(取濕潤之音意),因此(尤其操粵語人士)牛肝叫「牛膶」。
同理,「舌頭」的「舌」,粵語「舌」與「蝕」(即虧蝕)同音,而改叫「脷」(取盈利之音意),因此(也是操粵語人士)豬舌叫「豬脷」。
日本由於「四」與「死」同音(同樣讀「し」,人們以代表「四」的固有詞「よ」(漢字寫成「與」)代替「四」字,如重箱的「四の重」改為「與の重」,本膳料理的四の膳改為與の膳。
台灣在台灣,「四」與「死」亦是音近。故常避「四」字。如餐廳、飯店常言「『三加一』位客人」。
5、古人常說的「避父諱」到底是什麼意思?
琅琊榜里,梅長蘇的書被拿給靜妃看了之後,靜妃通過錯別字,發現了梅長蘇的真實身份——因為梅長蘇在自己母親的名字出現的時侯得缺一筆表示避諱。
柳宗元寫《捕蛇者說》最後一句,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本來該是觀民風,因為要避諱李世民,所以改為人風。
春秋八劍有一把龍淵,因為避諱李淵的名字,所以改名龍泉。
東漢著名學者嚴子陵,本姓庄,避諱漢明帝劉庄的名字,改姓嚴。
乾隆年間一老人上書國策,沒有避諱乾隆的名字弘歷,被凌遲。
民國知名歷史作家蔡東藩回憶自己從小學識字的經歷,第一課教的就是避諱。
避諱的方式就是不提,不寫,換一個同義字,比如淵泉庄嚴人民等。
三國時代,鍾繇的兒子鍾毓和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陳群的兒子,還有武周的兒子一起吃飯,司馬師跟另外兩人沒話找話,最後問鍾毓:皋繇是什麼人?這是故意挑鍾毓,提他老爸的名。所以鍾毓上去一把水果刀,不是,上來一句:古之懿士,把司馬懿帶進去,回過頭對另外兩個人說: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黨。把陳群和武周繞進去了。
避父諱顧名思義就是避開父親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