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長輩對後輩的愛
1、在孔子看來,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本人也是非常重視這個道德的。在中國儒家文化中,特別提倡孝道,孔子認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提倡:百善孝為先。孔子的《論語》里頭,孝這個字出現了17次。據說宋朝,宋太祖在奪取天下以後,聲稱要以孝治天下。宋太祖的宰相趙普說過這句名言: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個半部《論語》治天下應該說和宋太祖說的以孝治天下是一致的。很多學生曾經問過孔子,什麼叫做「孝」,所以論語中有許多這樣的記載。下面我就通過這些記載來分析一下孔子所提倡的孝具有哪些層面的含義。
一、依禮行孝
先來看論語中這樣一個故事: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知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孟懿子問:「怎樣才能算做是孝?」孔子說:「不要違背禮儀。」一天,樊遲為先生趕車,孔子便告訴他說:「孟孫向我請教什麼是孝,我答復他說,不要違背禮儀。」樊遲說:「這是什麼意思呢?並罩局」孔子說:「當父母活著的時候,應按一定的禮節侍奉他們;他們去世了,應按一定的禮儀要求安葬他們、祭奠他們。」
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孔子認為孝首先就是要不違背最基礎的禮節。孔子本人以承接周公的思想為人生使命,而西周以來逐漸形成的「周禮」,即周朝所遵循的禮法制度,就是發源於周公的思想。在周禮之中,忠孝之道的思想是居於主要地位。孝也是一種禮節。通過各種各樣的禮節來表現出孝。而且他不是一般性的禮節,他是每一個人一生中最基礎的禮節。所以《左傳》里說過這種話「孝者,禮之始也」。人這一生中要學很多禮,禮貌、君臣之禮、朋友之禮、同學之禮、鄰居之禮,各種各樣的禮。我還得對其他人的長輩講禮,對其他人的晚輩講禮。但是千禮萬禮,禮之始,最初的禮你先對你的父母吧。父母對你來說是第一層社會關系是你第一要打交道的人。跟他們如何處,所以孝與禮非常重要。孔子特別重視每一個人在家對父母的這種禮節。在孔子看來,孝道是道德倫常的根本。「本」的原意是樹根,樹根扎實是枝繁葉茂的基本保證。所以,孝道是人倫根本,就是說如同大樹的根基一樣,人的一切的道德倫常都是從孝道的這個根基處開始生發。盡管樹根並不是大樹的全部,孝悌之道作為做人以至於成仁的基點,卻是人類道德生活所不可缺或的主要方面。本著這樣的原則,孔子主張孝道應該從家庭做起。他要求年輕人「入則孝」,所謂「入」就是指家庭的內部,「孝」就是指子女對父母的態度和行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細胞的健康是身體健康的根本,家庭和睦是社會和諧的第一步。家庭和睦當然有方方面面,但孝道的存在和發揮作用依然是根本性的。
二、以心行孝
那是不是只要按照社會的要求對待和侍侯父母就叫做孝了呢?我們還是從論語中孔子和他的學生日常的問答中找答案吧。有一天,顏回、子路跟老師在一起聊天。老師說:「你們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志向吧。」子路說:「我的志向就是,衣服、車馬這些好東西,與朋友一起享用,用壞了也沒有什麼抱怨。這就是我的願望。」顏回說:「我的願望呢,就是一個人不經常誇耀自己,也不經常宣揚自己的功勞,能夠做到很謙遜也就可以了。」這個時候,學生們發現老師還沒有說話。子路就對老師說:「希望聽聽老師您的志向。」孔子呢,就淡淡地說出對自己人格理想的描述,很簡單,就三句話:「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做到能夠讓老人得到安頓,讓朋友對自己信任,讓年輕人對自己懷念。我們想一想,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可能擺脫跟三種人的關系,那就是我們的長輩—生我養我的父母,我們的平輩—一生相隨相伴的朋友,我們的晚輩—自己的兒女。孔子先不去談我要怎樣建設家國社稷,怎樣建立多少功勛,而是說讓我的老人都可以安頓了,讓我的朋友對我可以信任、託付,讓孩子們覺得我這個人是值得追慕、緬懷的,如果我的存在能夠讓這三種人心中有這樣的種種寄託,也就夠了絕讓。在這裡面,擺在第一位的是「老者安之」。
我們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孝嗎?一個「安」字容易做到嗎?讓老人外在得安其身,內在得安其心,可能每一個兒女都有自己的悶鏈做法,但真正能夠做好卻很不容易。中國民間有個說法,叫做「百善孝為先」。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做起,因為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親情,人人不可迴避。在孝順這件事上,民間還有一個說法,叫做「論心不論跡」。我們知道,不一定每一個孝子都有充足的錢財和很高的地位,能夠按照他的夢想把愛摺合成一種物質條件給他的父母。有時候一個很深刻的心願,但是做起來卻只是一件朴樸素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
我在於丹老師的節目中聽到一個讓人很感動的兒女盡孝的小故事。有一幫朋友在一起聊天,有一個人說,我在外面時間這么長,我要給爸爸媽媽打個電話告訴他們一聲。然後,他撥了一遍號碼,停了一下掛斷,又撥了一遍號碼,拿著聽筒等著,接著跟他父母說話。他的朋友們很奇怪,問,撥第一遍占線啊?他說沒有。朋友問,那為什麼要撥兩遍呢?這個人淡淡地說,我爸爸媽媽年紀大了,腿腳不好,他們只要聽見電話就覺得是我的,每次都是不顧一切往前沖,恨不得撲在電話機上。我媽因為這樣就經常被桌子腿絆了。後來我就跟他們說好,我會經常打電話,但前提是你們一定不要跑,我第一次撥通電話就響兩三聲,然後掛上,你們慢慢走到電話機邊等著,過一會兒我一定還會打過來的。
這個故事,說實在話,是比較少見的兒女孝敬父母的故事。朋友們在一起要聊起父母對兒女的愛,大家可能隨口說出一大把,但是兒女有如此之心對父母的,往往少見。其實,我倒真希望這樣的故事能發生在我們每個人的家裡,發生在我們身邊。所以贍養老人單靠「服理」是不夠的,還要用心考慮如何安其心。只要盡到了感情就是盡到了孝。
三、敬才有孝
論語中還有這樣一些記載給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游問什麼是孝道。孔子說:「現在的所謂孝,就是說能夠養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和馬,也都能得到人的飼養;沒有對父母的一片敬愛之心,那養活父母與飼養狗馬還有什麼區別呢?」子夏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又說了一種現象,他說:做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你看看今天的所謂孝,就是有一些要做的事情,孩子們都會搶著去干;在一個物質條件不很豐富的情況下,盡量做到讓長輩有吃有喝。這些事情大家都認為是孝了。但是,孔子都要反問一句,這些跟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這些真是孝嗎?
孔子的反問令人深思。中國人常常將「孝」和「敬」連用,孝敬孝敬,孝為行,敬為心,關鍵是我們的心中對父母有那份深深的敬嗎?也就是說只孝不敬就不叫做孝。盡孝不是一種無奈的義務,養而不敬何謂孝?孟子說:「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不得父母歡心,自己就不可以做人,不能順遂父母的心,就不可以為人子。何為「色難」就是態度問題,上面講不敬何以為孝,就是態度很難,他說:「有事,弟子服其勞。」有事的時候,像我們做後輩兒女的,看見父母掃地,接過掃把來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饌。」有好吃的,就拿給父母長輩吃。「曾是以為孝乎?」你以為這樣就是孝嗎?替長輩做了事,請長輩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為什麼呢?「色難」。態度很重要,好像我們下班回家,感到累得要命,而爸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給他喝。做兒女的茶是倒了,但端過去時,沉著臉,把茶杯在床前幾上重重的一擱,用冷硬的語調說:「喝嘛!」在兒女這樣態度下,為父母的心理,比死都難過,這是絕不可以的。所以孝道第一個要敬,這是屬於內心的;第二個則是外形的色難,態度的。對待父母,我們不能只是滿足於回家看看,要做到敬愛有加,既要滿足他們的物質生活,更要滿足他們的精神生活。要從內心真正地關心、關愛他們,給他們微笑,惦記,發自內心的微笑。他們活了一輩子,老的時候最需要得到的是,孩子們真誠的微笑。
四、孝應孝順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說:「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婉轉的勸說他們。如果父母不聽取自己的意見,仍然應該恭敬的對待,不要觸犯他們,雖然憂心操勞,但不要怨恨他們。」當父母做得不對的時候,孩子真跟他們有沖突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對於上述情況,孔子有這樣的建議:作為兒女,侍奉父母的時候,如果有意見相左的地方,甚至你覺得父母有什麼錯的地方,可以委婉地去勸止。這叫做「幾諫」,就是你一定要很克制地,很輕微地,能夠用一種柔和的方式去勸說。「幾」就是輕微、婉轉的意思。侍奉父母要委婉地,父母可能有一些想法不一定對。父母可能有一些錯誤的想法,甚至愚蠢的想法。怎麼辦?幾諫(婉轉的語言來勸父母)。要勸說,但是不能粗暴。不能罵父母。「見志不從,又進不違」(《論語》)。父母還是不願意,不聽你的勸告,那怎麼辦呢?你起碼面子上還要恭敬。不能強迫,不能對父母耍態度,又敬不違,勞而不怨。為父母奔波,再有呢,勸父母可能很費口舌,很費精力,但是你不能有任何怨恨。
我們去說一個道理,道理本身是什麼樣也許不重要,但是表達方式很重要。我們怎麼樣用一種最好的表達方式把一個很好的道理說得通,這很重要。我們經常會學習一些人際交往准則,就是你跟同事要怎麼說話,你跟朋友要怎麼說話,但幾乎沒有一本社交寶典上會教你跟父母怎麼說話,因為大家都覺得,父母是親人,跟父母說話還需要講究方式嗎?孩子們老說,我在外面受了氣,回家跟我媽說說怎麼不行?跟我媽還不能發發脾氣嗎?跟我媽還不能撒撒怨氣嗎?但是,千萬要注意,往往就是最親的人成了自己的情緒垃圾桶,有時候還會因此而受傷。孔子說出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就是你最親的人是最傷不得的,你跟他們有什麼意見相左,在說話的時候最好注意一下方式,好話能不能好好說呢?孩子說了,有的父母會聽,有的父母沒聽,還在堅持自己的做法,那就是「見志不從」。沒聽你的怎麼辦?「又敬不違」,做孩子的還要心存尊敬,不要去頂撞他們。你心中可能對這事繼續擔憂,但不能生出怨恨,這就叫「勞而不怨」。這些就是兒女輩跟父母發生意見相左的時候聖人所提供的一種建議。
五、不爭不孝
宋程朱理學以後,便出現了「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的古訓。這句話有點唯心了。也給孔子論孝帶來好多責難。父母亦是凡人,怎能沒有不是?孔子也從來沒有說過,天下的父母做什麼、說什麼都對,做子女的必須無條件服從。把孝理解為對父母的百依百順,一點也不違逆,就是孝了,是對孔子孝本意的曲解。儒家講孝是滿足父母合理要求。做為一個孝子,在孝順父母的時候應該注意不能不分是非地去孝順父母。對父母的一些不正確的地方,你應該恰當的處理。如果你一味的迎合父母,對那些不正確的東西,不好的東西,你也去迎合,去恭順,你恰恰是不孝。
有一個關於曾參的例子,曾參的父親也是孔子的學生叫曾點,父子在鋤草。地裡面種的是瓜,曾參不小心,一下把瓜秧給鋤斷了。曾參的父親脾氣特別暴躁,當他看見曾參把這個瓜秧給弄斷了以後,就大怒沖過來了。曾參知道自己的父親生氣了。他恭恭敬敬地在那等待著父親。罵他或者懲罰他。這個父親脾氣很暴躁,拿起棍子沖著曾參就是一棍子。曾參也不跑,就讓父親打。一棍子打上去,曾參應聲而倒,一下就暈過去了。曾參待會兒醒過來了,父親還在那。他對父親恭恭敬敬地說,兒子不孝,惹你生氣了,簡直是太不孝了。鄰居都說曾參是個大孝子。但這件事情傳到孔子的耳朵里,孔子聽了非常的生氣。他跟其他學生說,你們去轉告曾參,說他不孝,我不再認他這個學生了。曾參聽到學生的轉達之後感到很奇怪。怎麼說我不孝呢?我太孝順父母了,你怎麼能說我不孝呢?他就來見孔子了,說我錯在哪呢?孔子說,你父親下這個狠手打你,當然有可能會把你打死。如果把你打死的話,你父親會被官府給抓起來,你父親就等於犯罪了。所以你就讓你父親這么打你,讓你父親犯罪。造成這個後果,你這才是不孝。如果你孝順父親的話,你應該趕緊跑,別讓你父親犯這個錯誤。別讓他因犯這個過錯被官府抓起來,別讓他承受喪子之痛,這才是真正的孝。實際上這個故事就表達這樣一個信息。作為一個真正的孝子,阻止自己的父母犯錯誤這也是孝。有人說,父母想干什麼干什麼,願意干什麼干什麼。哪怕犯罪也可以,並不是這樣。儒家並不提倡這個東西。真正的孝是這樣:滿足父母的合理要求,及時制止他那些不合理的東西。阻止他一些不好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還講道「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論語》。父母還在,你不要跑到很遠的地方。你就是去遠的地方,你得有一定的地方。有一定地方好告訴父母。讓父母知道你在哪?別讓父母內心著急。父母焦慮,那麼父母的生活會受影響。關於這種禮,孔子還講過「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父母年邁,身體可能一天不如一天了,各種各樣的病也找來了,所以你對父母的身體要注意。我們做子女的,只要能做到不讓父母擔憂,也就是有一點孝心了,我們從呱呱墜地起,父母就開始了擔憂的歷程,小時候擔憂千萬別鬧病,要健康成長,長大了擔憂學業,怕學不好,考不上好的大學,畢業了,擔憂找不到好的工作,工作了,擔憂婚姻無著。反之,我們為父母擔憂了什麼?所以孔子要我們深刻體會做父母的一片苦心,盡量減少父母的憂慮,這樣就是孝了。
綜上所述,孔子深感自己生活在一個道德淪喪的時代。為此,他無情抨擊當時的人們對孝道的淺薄看法。孔子認為,孝不僅是肉體上對父母的養活,比如日用方面的奉養,更重要的是要在這種奉養中加進敬愛之情,使父母得到物質享受的同時,還能得到精神享受。在孔子看來,不孝是社會持續動盪的重要原因。展開《左傳》這部書可以發現,父子、兄弟之間的仇殺比比皆是。在權力和財富面前,孝道似乎不值一提。而那些號稱奉行孝道的人,對孝的理解也大多是片面的。所以,在孔子與弟子子夏關於「色難」的討論中,孔子認為,與提供物質供養相比,晚輩對長輩保持尊敬的態度是相對較難的。不用說,孔子在此強調的還是精神之孝的重要性。當然,強調精神之孝並不是說它就是孝的全部內容,而是說,如果沒有「色」的配合,沒有尊敬的態度和適當的表情,孝便是虛偽的和不完滿的。為了深化這一觀點,孔子在與弟子們關於孝道的討論中,不斷從各個方面加以闡述。比如說,他主張父母在世時,子女不宜出遊遠方。如果不得不去,也要設法讓父母放心。這就包括,告訴父母正當的出行理由,以及按期回歸等事項。因為之所以要求不宜遠游,除了出遊之後父母乏人關心外,更重要的是父母必然為之擔心,增加父母的精神負擔。另外,孔子時代的交通狀況與現代相比可以說是天地懸殊。今天的一次很隨便的出門,在那時可能就是一次生離死別。在此情況下,父母的極度擔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孔子並不是極端論者,在主張不遠游的同時,他又提出了「遊必有方」。這就告訴我們,應重視的是孔子提倡的孝的精神,而不應在某些具體規則上糾纏不清。
很顯然,孔子的孝道不僅堅持了「敬」,而且還有著生動的人情味兒。比如他提出了對父母之年齡的擔憂,認為隨著父母壽數的增加,做子女的在為之歡喜的同時,也為之憂懼。這一觀點頗有辯證的思考。孝子無不盼望雙親長壽,但是,越長壽就越接近衰老,這又會使孝子之心十分沉重。孔子用簡單的一句話,生動刻畫出了孝子復雜的心態,可謂聞之而令人動容。孔子本人父母早亡,痛失盡孝的機會,但這並不能減損他的孝論之中溫馨的人情味。這份溫馨與後儒不近人情的孝道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六、大孝至孝
我們知道了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孝,我們也知道通常意義上說的在家盡孝。那麼孔子的儒家學說談到孝就是簡單地讓我們在家盡孝嗎?只對自己的父母孝順,只孝敬自己的老人這符合孔子談到的孝的真正本意嗎?
儒家講孝不是一種狹隘的道德。我只愛我的父母,我只尊重我的父母。儒家的道德並沒有那樣狹隘。說我不管別人了,父母之外別人家的人,我不管了,我只管我們家的人。甚至我可以損人利己。我可以損害別人家的利益來維護我們家的利益,損害別人的利益來滿足我們的需求,並不是這樣。儒家特別強調要把這種孝的情感擴而展之,擴而大之。要使他最後擴大到什麼程度呢?去愛一切人。你去愛人,愛人先從愛親人開始,但是我不停留在愛親人上,不局限於愛親人。而要一步一步擴大。所以孟子說過這種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我對我們家老人好,對我們家長輩好。由此我應該帶著這種愛我們家老人之心去愛別人,愛別人的老人,尊重別人的長輩。凡是老者遇到了危難,我都應該想到我在家裡頭,我們家老人遇到危難,我怎麼著。那對別人的老人,我也應該那樣。我愛我們家的晚輩,愛我們家小孩,我也應該對人家的小孩有這種愛心。擴充到愛天下人,愛所有的人。實際上是這樣一種理念。千萬別把儒家的孝給理解成狹隘的,只愛自己家的人。不愛別人,甚至為了自己家的人可以去干損害別人的事情。
2、為什麼說孔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體現了中華優良傳統的仁愛思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這是孟子評論墨家的「兼愛非攻」時說的。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個『老』字是動詞『贍養』、『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個『老』字是名詞『老人』、『長輩』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個『幼』字是動詞『撫養』、『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個『幼』字是名詞『子女』、『小輩』的意思;兩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話的意思是「在贍養孝敬自枯基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系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小孩。」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會時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與孔子對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激蠢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思想是一脈相承明敗陪的。
3、1、《孔子論孝》一文中,論述有吳孔子孝道的主要內涵是什麼?請結合課文內容加
《孔子論孝》一文中,論述有吳孔子孝道的主要內涵是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對孝道最權威的說法來自孟子。「殲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完整的原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從原文里能看出,這里的「無後」,指的是沒有後代之意(此處為誤譯,正確願意為:不孝有多種,以不守後代之責為大。舜沒有告知父母就結婚了,這就是無後,但君子以為,和告訴父母差不多。「不守後代之責」即沒有將結婚的事告訴父母,並不是「沒有後代」)。本來娶妻是應當告知父母的,但是舜帝娶妻卻沒有告知,舜帝是古代的聖人,他這樣做對不對呢?孟子認為,這是可以理解的行為,因為他娶妻的目的是傳後,而傳後是最大的孝。所以盡管沒有告知父母,但是在賢明的君子眼中,那是猶如告訴了一般。
現代有人提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意思是「不孝有三種,以不守後代之責為大。舜沒有告知父母就結婚了,這就是無後,但君子以為,和告訴父母差不多(因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堯要把女兒嫁給他)。」這是一種憑空想像,無中生有的曲解,所謂的「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堯要把女兒嫁給他」完全沒有出處,沒有依據可言,並且為什麼堯主動要嫁女兒舜就可以不告知父母了?這是什麼理由和邏輯呢?而把無後解釋成「不盡後代責任」也邏輯不通,因為孝的意思本來就是對長輩「盡後輩的責任」,怎麼最大的孝卻又是「盡後輩責任」?同義反復?這是很荒謬的。
事實上漢代著名經學家趙歧所做的《十三經注》早已有完備的權威性解釋。「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這里值得注意的是「絕先祖祀」四個字,這解釋了為什麼不娶無子是最大的不孝。因為早在西周,漢族人民就確立了以崇敬天道,祭祀祖先為核心的信仰,也即所謂「敬天法祖」。在傳統漢族人看來,人的生命是在子孫身上得到延續的,兆穗通過後代對祖先的祭祀,祖先的靈魂可以得到安息,血脈代代相連,永遠傳承,一代代祖先的牌位存在於宗祠之中,香火不滅,這就是漢族人的信仰和精神寄託。在傳統漢族人看來,無人祭祀的人死後會成為孤魂野鬼,在地族改卜下也不得安寧,處境是非常悲慘的。因此,不娶無子是最大的不孝。
4、孔子「仁愛」思想詳細解釋
請參考下面詳細資升掘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體是仁禮學說,仁與禮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疇
1、關於仁
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們把尊親敬長、愛及民眾,忠於君主和儀文美德都稱為仁。孔子繼承了前人的觀念,並且把它發展成為系統的仁說。
什麼是仁?孔子在《論語》提到仁有一百餘處,涵義甚廣,但其基本涵義有二:一是愛人。他的弟子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問答說:"愛人"。《說文》有個解釋:"仁,親也慶早,從二人",甚合孔子思想。仁,就是人與人的關系,要友善相親,相互幫助。愛有差等。按孟子的說法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是先愛自己的親,然後普及到民,再推廣到物;是先已後人,先內後外,既有次第又有厚薄。這是一種從人"自然本性"出發的"仁愛差別"。
2、關於禮
仁的第二個涵義是克己復禮。在答復弟子顏淵時,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顏淵》)。"克己"是自覺地約束自己。"復禮"是一譽笑雀切言行要納於禮。這里強調的是人的道德自覺,人們通過克制自己,達到自覺守禮的境界,達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視聽言動都合於禮,這也就是仁的境界。
"禮"也是一個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周禮。不過,孔子則是從多方面進行論述的第一人。什麼是禮?禮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屬於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規定。《左傳》隱公十一年載:"禮,務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者也。"這是說,禮是治理和安定國家,鞏固國家的制度和維護社會所需要的秩序。孔子又說禮是"王之大經也"(《左傳》昭公十五年),是進行統治的根本法規,治國之綱。因此,"壞國喪家亡人必失去其禮"(<禮記·禮運))。丟掉了禮,就要失去一切。可見孔子這里說的"禮"實際是"社會秩序和社會制度"。二是禮儀上的規定,就是有關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喪嫁娶,侍人接物到生活細節,按不同等級、身分,都有不同的禮儀規定,這叫"儀"。這里的"儀"實際是"社會秩序和社會制度"的具體形式。
孔子認為:禮和儀又是統一的,禮是根本的,儀是從屬的,儀是禮的"節文"或形式,或者說儀是用行動規范和禮節的形式來鞏固和體現社會的秩序和制度。因此,禮的實現既靠強制的力量,又靠習俗力量,是內外結合,所以禮又和樂相連。孔子,"克已復禮"實際上是主張建立如周朝一樣的"禮儀社會",即"秩序和制度社會"。
孔子主張禮仁結合,納仁於禮,用仁來充實禮。這是孔子的創新。"關於禮仁關系,他認為,仁是禮的內在精神,禮是仁的表現形式。仁是禮的最高境界,禮是實現仁的途徑。就仁和禮的本質來說,仁,歸根到底,反映的是根源於血緣關系的人與人之間的仁愛關系;禮,主要是規范社會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注重仁和禮的結合,實質上是注重了人道與政治的結合,從而對周禮作了重大的修改。仁與禮並不矛盾,因為仁是內容,禮是形式,二者的結合,才是一種制度的完善。
3、關於德治主張
同孔子的仁說和禮說相聯系,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實行德治的具體辦法:
1)重教化,輕刑罰。孔子認為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必須在滿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礎上,加強教化。在禮刑問題上,孔子主張禮教是根本的,不得已而用刑,必須慎用。認為寬猛相濟,政事才會諧和。寬猛結合,就是文武兩手並用,德治與刑治都要。
2)反對過度榨取,主張"使民也義"。義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過分,要適宜。
孔子看到了當時兩極分化、貧富懸殊過大的現實,認為這是造成社會不安、國家顛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來平均主義的經濟主張。他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季氏》)
3)為政需正己。孔子認為要治國正人,必先正已,正己才能正人。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所以孔子主張統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體力行的"君子",這樣,為政者起表率作用,就會上行下效,自然就會政通民和國家得治。孔子對為政者提出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
4)舉賢才。與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聯系,他認為國君要治平天下,就必須舉賢任能,發現和提拔優秀人才,參與國事。關於賢才的標准,孔子認為應該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述而》)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奮斗目標,要依據仁的精神和擁有高尚的品德,還要能善於憫熟地運用業務知識和技能。簡言之,賢才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和治國才能。這是一個德才兼備標准。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資料來源:摘自張永東《先秦儒家政治思想新評》
二、孔子在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
孔子以前,「學在官府」,只有貴族子弟有權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貴族子弟才有當官的資格。但到了孔子的時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這就為私人辦學提供了機會。孔子正是抓住了這一機會,開始了其創辦私學的職業生涯,希望通過興辦教育來培養「賢才」和官吏,以實現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對象問題上,孔子明確提出了「有教無類」[7]的思想。「有教無類」的本義是無分貴族與平民,不分國界與華夷,只要有心向學,都可以入學受教。孔子的弟子來自魯、齊、晉、宋、陳、蔡、秦、楚等不同國度,這不僅打破了當時的國界,也打破了當時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視為「蠻夷之邦」的楚國人公孫龍和秦商入學,還欲居「九夷」施教,就說明了後一點。孔子弟子中有來自貴族階層的,如南官敬叔、司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來自平民家庭的,如顏回、曾參、閔子騫、仲弓、子路、子張、子夏、公冶長、子貢等。而平民教育更能體現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實質。
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理論基礎是其「性相近也,習相遠也」[8]的人性論。「性相近」說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習相遠」又說明了實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於「人皆可以通過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認識,孔子才作出了「有教無類」的決斷。
「有教無類」思想的實施,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對於全體社會成員素質的提高無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在教育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5、孔子對孝的解釋有哪些 孔子有哪些對孝的解釋
1、孔子論孝,強調敬養父母。養親就是奉養父母,保證父母物質需要的供奉,這是孔子孝道的基本內容之一,檔困也是傳統孝道最基本的含義。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養大,子女成人後應當不忘養育之恩,盡心竭力供養和照料雙親,保障父母物質生活的需要,使其安度晚年。
2、當然做到這一點還遠遠不夠,於是,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保證父母吃飽穿暖,無飢寒之慮,固然重要,但這是連狗連馬都能做到的事。如果不敬愛父母辯凱,只是養活,單純地給吃給喝,這與狗養狗、馬養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3、因此,養親與敬親,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盡孝不單單是指對父母物質上的供養,而應是內心自然且自覺的意願,重在內心的誠敬。與此相適應,表現在外表方面,對父母應和顏悅色、恭敬親切,這是子女對父母摯愛的體現,也是孝道的第一要義。
4、孔子認為做子女的不僅要做到能敬養父母,而且要做到關心父母、溫暖父母,還應該問候請安,陪伴在父母身旁,為父母分憂解愁,這是內心的誠敬落實到生活的具體方面。孔子說:「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父母在時不能隨便遠游,遠游便無法侍奉父母。如果遠行灶念游且游蹤不定,那會讓父母牽掛、放心不下的,而孝子是不肯讓父母這樣的。
5、孝便表現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做到能陪伴在父母身旁,時刻關懷、安慰和溫暖父母。思念是指不在父母身邊的時候,應該時刻惦記、牽掛著父母,即孝思。關於孝思,孔子談了幾種情況。「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6、此句有兩種解釋,但是相通的:一是憂父母之疾,這是為父母擔憂;一是因疾使父母憂,那麼作為子女就應該注意身體健康,不要增加父母的憂慮。「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子女,不但要對父母恭敬有禮,而且要憂年憂疾,記住他們的歲數與生日,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一方面為他們的健康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的衰老和疾病而憂懼。因此,應時刻思念和牽掛父母,這是人之常情,也是孝道的內在要求。
6、孔子認為孝悌是仁愛的根本你是否贊同請陳述理由?
我贊同孔子悄旅的說法,因為孝弟首先就是對親人的關愛,對親人的孝順,對長輩的孝順,如果連自己的親人都不孝順的話,怎麼可能去愛一個陌生人呢?慶橘所以說先有了愛家人才能夠有愛,其譽運團他人愛陌生人的情況
7、孔子的思想體系介紹(4)
孔子的思想體系介紹
“敬”在《論語》里出現的次數也不皮明少,多於“忠”出現的次數。“敬事而信”(1.5),“為禮不敬”(3.26),“居敬而行簡”(6.2),“君子敬而無失”(12.5),“執事敬”(13.19),“修己以敬”(14.42),“行篤敬”(15.6),“敬其事而後其食”(15.38),“事思敬”(16.10)。
“敬”在《尚書》里就多次出現。《盤庚下》:“朕及篤敬,恭承民命。”《洪範》:“敬用五事”。《君奭》:“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往敬用治”。《大禹謨》:“慎乃有位,敬修其可願。”《五子之歌》:“為人上者,奈何不敬?”《太甲下》:“先王惟時懋敬厥德,克配上帝。”
“敬”在《左傳》里也是多次出現。《僖公十一年》:“禮,國之干也。敬,禮之輿也。不敬則禮不行。”《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成公十三年》:“敬,身之基也。”《襄公二十八年》:“敬,民之主也。”《襄公三十一年》:“敬慎威儀,惟民之則。”《昭公六年》:“臨之以敬”。
以上這些“敬”都是指為政者的個人修養,為政者對待事情、對待別人的態度,而不是要求別人敬己。
《國語·周語下》:“成王不敢康,敬百姓也。……翼上德讓,而敬百姓。”《國語·齊語》:“遂滋民,與無財,而敬百姓,則國安矣。”這里所講“敬”則為“敬百姓”。《中庸》里也說“敬大臣也”。
“仁者必敬人”(《荀子·臣道》)。可見,“敬”並非單指下對上的態度,而是每個人對他人對事情所體現出來的態度和自身的修養。任何一個人,在他人面前,保持自己恭敬的言行,就是敬他人了。
“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敬,德之恪也。恪於德以臨事,其何不濟?”(《國語·晉語五》)敬就是德、仁的體現,所以,有了恭敬的心,就沒有做不好的事。
“用下敬上,謂之貴貴;用上敬下,謂之尊賢。貴貴尊賢,其義一也。”(《孟子·萬章下》)下對上要敬,上對下也應該敬,是對等的。
孔子說“禮,敬為大。”(《孔子家語·大婚解》)孟子說“恭敬之心,禮也。”(《孟子·告子上》)禮要求人有恭敬之心,這是執行禮時最重要的。
子產和晏子是孔子非常推崇的兩個人,在《論語》里孔子提到他們時都講到他們的“敬”:“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5.16)“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5.17)
“齊高厚相大子光以先會諸侯於鍾離,不敬。士莊子曰:‘高子相大子以會諸侯,將社稷是衛,而皆不敬,棄社稷也,其將不免乎!’”(《左傳·襄公十年》)身負重任的人行為不敬,最後都沒有好結果。
同樣,還有“齊侯、衛侯不敬。叔向曰:‘二君者必不免。會朝,禮之經也;禮,政之輿也;政,身之守也;怠禮失政,失政不立,是以亂也。’”(《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蔡侯歸自晉,入於鄭。鄭伯享之,不敬。子產曰:‘蔡侯其不免乎?日其過此也,君使子展廷勞於東門之外,而傲。吾曰:“猶將更之。”今還,受享而惰,乃其心也。君小國事大國,而惰傲以為己心,將得死乎?若不免,必由其子。其為君也,淫而不父。僑聞之,如是者,恆有子禍。’”(《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左傳》里這樣的例子還很多,所以說敬是“身之基”“民之主”。
“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君子無不敬也,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枝也,敢不敬與?不能敬其身,是傷其親。”“君子言不過辭,動不過則,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則能敬其身。”(《禮記·哀公問》)君子尊敬妻子、尊敬子女,身體是父母給的,能不認真對待嗎?自身不恭敬就是傷害父母。所以,一個人應當無所不敬。
孝
《爾雅·釋訓》:“善父母為孝,善兄弟為友。”《說文·老部》:“孝,善事父母者。”荀子的定義是:“能以事親謂之孝”(《荀子·王制》)。
《尚書》里的“孝”也是同樣的意思:“奉先思孝,接下思恭。”(《太甲中》)“孝養厥父母”(《酒誥》),“惟爾令德孝恭,惟孝友於兄弟,克施有政。”(《君陳》)“立愛惟親,立敬惟長。始於家邦,終於四海。”(《伊訓》)
“孝,禮之始也。”(《左傳·文公二年》),“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1.2)“孝,德之始也。”(《孔子家語·弟子行》)一個人如果都不愛生養自己的父母,他還會愛纖銀其他人嗎毀握宴?統治者為了權和利而父子兄弟相殺,這樣的統治者能關心老百姓嗎?所以說,一個人愛父母兄弟,是他以後能實現仁道的基礎,因此,孔子對統治者尤其強調孝:“君子篤於親,而民興於仁。”“孝慈,則忠。”(2.20)
“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無所。”(《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怎麼善事父母、怎麼盡孝呢?孔子弟子也常問孔子。“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2.6)“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2.7)“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2.8)“‘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2.21)孝就是不要讓父母擔心;孝就是要敬養父母;孝不僅要為父母做在前吃在後,更要在父母面前表現出愉快的神情。這些都體現了子女內心對父母的愛。
那麼,孝意味著唯父母是從嗎?《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孝子所以不從命有三: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孝子不從命乃忠。從命,則親辱;不從命,則親榮。孝子不從命乃義。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修飾。孝子不從命乃敬。故可以從而不從,是不子也;未可以從而從,是不忠也。明於從不從之義,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愨以慎行之,則可謂大孝矣。傳曰:‘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此之謂也。”這里已經給出了答案,孝不是唯父母是從,義不當從則不從。
《孔子家語·六本》:“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於曾皙曰:‘向也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曾參自以為無罪,使人請於孔子。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
由上可見,孝不是簡簡單單的唯父母是從,而是從愛父母出發,體諒父母,保護父母,使父母不犯錯、不陷於無禮,自己行為符合禮,並引導父母的行為使之符合禮。愛父母怎麼能讓父母陷於不義無禮違法呢?聽從父母錯誤的建議作了錯事而使人知道此父母無禮,怎麼能算孝呢?糾正、消除父母的錯誤才是孝。孝哪裡是“父叫子死,子不得不死呢”。
《禮記·祭義》中,曾子說:“居處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災及於親,敢不敬乎?亨孰膻薌,嘗而薦之,非孝也,養也。”
孟子說:“世俗所謂有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離婁下》)
曾子和孟子給了我們一個開放的孝的含義,孝並非指待在父母身邊服侍供養,而是要比這寬泛得多。不庄、不忠、不敬、不信、無勇都會影響到親人,所以,這些行為都屬不孝,這就要求人在任何時候謹慎自己的言行。孝在這里其實成了規范人的行為的一個尺度,它作為行為規范的尺度與禮或法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後者是著重於用外在的約束來規范人的行為;而孝則是要求人從內心對父母的愛出發來規范自己的行為,這樣,人不僅守了法,也不會產生精神的虛空。
二、各概念之間的關系
1、道德仁義禮之間的關系
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7.6)這里正說明了道、德、仁的層次關系。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只有天地自然才沒有喜怒哀樂,對萬事萬物同樣的對待,而沒有偏愛,或者說天地沒有愛,這是“中”,“中”就是天道的狀態。人總是會有喜怒哀樂的,如果以自然道的“中”作為標桿,喜怒哀樂能不違反自然,就是“和”,這是效仿天道的人道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人道是明王聖人治國的最高目標,目的是要達成人與自然的'和諧、人類的和諧、社會的和諧。德是實現生民之道這個最高目標的基本路線,其核心是中和正,目的是生民。仁是實現道和德的基本原則,其核心是愛和公正。僅僅有仁還是達不到德,必須有知和勇作輔翼,可以說知是達成德的方略,勇是達成德的保障。一個人的行為如果能在各個方面自覺符合道、德、仁,那他所行就是義;但是,並非大家都能自覺地使自己的行為合義,為了便於大家的行為有所依循,根據仁這個原則制定了禮,禮就是具體的規范、規則、准則,有針對各種情況的實施細則。
正因為道是最高目標,所以,它是用來立志的,如“士志於道”(4.9)、“至於道”(6.24)、“志於道,據於德”(7.6)、“可與適道”(9.30)、“人能弘道”(15.29)、“信道不篤”(19.2)。
德是基本路線,所以,它是可以引導人遵守的,如“為政以德”(2.1)、“道之以德”(2.3)、“君子懷德”(4.11)、“德之不修”(7.3)、“據於德”(7.6)、“執德不弘”(19.2)。
為了容易理解,現在用一個通俗的比喻來說明這個關系:把人類比做一個人,道就是要讓人健康地生存;德就是實現道的路線,在這里是用什麼方法使人保持健康的身體(比如飲食均衡);仁就是按照飲食均衡的路線來吃東西,包括吃的方式、吃的內容要符合路線;自覺地按照“德”和“仁”就餐而獲得了均衡的營養就是義;為了大家更便捷地按照飲食均衡來就餐,不需要天天每吃一次都要考慮衡量營養搭配情況,以仁為原則制定了禮,在這里就是營養均衡的食譜(這就具體到用什麼食物、如何搭配食物、如何烹調、火候如何等等),所以,禮比仁更具體、更具有規范和指導作用;按照食譜就餐也是義。能判斷怎麼做是均衡的就是知,能堅持就是勇。
進食而不知道是為了使身體健康、不知道要飲食均衡、不知道以飲食均衡為原則就餐、不知道如何將飲食均衡的原則用於自己的飲食、不按照營養均衡的食譜用餐、或者追求口腹之慾等,這些做法都會有害身體健康,嚴重的就會得暴疾身亡。
同樣,一個國家,如果不以生民愛民為宗旨、不了解生民愛民的方法、不知道如何將這些方法使民獲益、不按照生民愛民為原則制定法律規章制度、不按照這樣的法律規章制度辦事,各級統治者強取豪奪、與民爭利、追求自己享樂、制定的規章不是為了使人民獲益而是使強取豪奪合法化,那麼,這個國家就必然要生病。所以說“治亂在庶官”(《尚書·說命中》),“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左傳·桓公二年》)一個國家是治是亂取決於官僚集團的行為如何,為了避免國家之敗,為了避免官邪,就要選擇經過學習、其行為符合道德規范的人來為國家服務,即“官不及私昵,惟其能。”(《尚書·說命中》)
2、知仁勇的關系
典籍里有多處把知仁勇三者並舉,或其中兩者並舉。
(1)三者並舉的如: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9.29)(14.28)
“違強陵弱,非勇也。乘人之約,非仁也。動無令名,非知也。”(《左傳·定公四年》)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2)仁與知並舉的有: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4.2)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6.23)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15.33)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17.8)
“明足以見之,仁足以與之,知足以利之,可謂賢矣。”(《禮記·祭統》)
“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孟子·公孫丑上》)
“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智者知人,仁者愛人。”“智者自知,仁者自愛。”(《孔子家語·三恕》)
“愛近仁,度近智,為己不重,為人不輕,君子也夫。”(《孔子家語·顏回》)
“仁者莫大乎愛人,智者莫大乎知賢,賢政者莫大乎官能。”(《孔子家語·王言解》)
“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劌,義也。”(《孔子家語·問玉》)
“仁者不窮約,智者不失時,義者不絕世。”(《孔子家語·屈節解》)
(3)仁與勇並舉的: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14.4)
“周仁之謂信,率義之謂勇。復言,非信也。期死,非勇也。”(《左傳·哀公十六年》)
(4)知與勇並舉的:
“介人之寵,非勇也。損怨益仇,非知也。以私害公,非忠也。”(《左傳·文公六年》)
“人所以立,信、知、勇也。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亂。”(《左傳·成公十七年》)
“擇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有勇也就是才能堅持為善不移。知與仁結合、勇與仁結合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
仁知勇三者是並行的相輔相成的關系。
3、忠信敬、孝慈悌恭
“忠”是指人與人交往過程中內心中正。
信,指交往的內容言論是否真誠。一般的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如果符合仁義,能夠堅守都叫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1.7)“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憚也,言足信也。”(《禮記·表記》)
敬,指交往時人內在心理的外在表現,體現在舉止態度上。所以,孟子說:“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孟子·離婁下》)“敬,德之聚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哀公既得聞此言也,言加信,行加敬”(《孔子家語·儒行解》)“敬讓以行”(《禮記·表記》)“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禮記·儒行》)“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中庸》)“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1.5)從以上表述可以看出“信”與“敬”的區別。
《左傳》里忠信或忠信敬並舉的有:
“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文公元年》)
“不背本,仁也。不忘舊,信也。無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成公九年》)
“君人執信,臣人執共,忠信篤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襄公二十二年》)
“臨患不忘國,忠也。思難不越官,信也;圖國忘死,貞也;謀主三者,義也。”(《昭公元年》)
“‘忠信,禮之器也。卑讓,禮之宗也。’辭不忘國,忠信也。先國後己,卑讓也。《詩》曰:‘敬慎威儀,以近有德。’夫子近德矣。”(《昭公二年》)
“誨之以忠,聳之以行,教之以務,使之以和,臨之以敬,蒞之以強,斷之以剛。”(《昭公六年》)
“外強內溫,忠也。和以率貞,信也。”(《昭公十二年》)
忠信敬是對所有人與人相交往時的要求。
“忠”又用來指下級對上級的中正,長輩對晚輩內心的仁愛專門用“慈”表示,子女對父母的敬愛專門用“孝”表示,兄對弟的友愛為“悌”或“友”,弟對兄的敬愛為“恭”。君對臣沒有專用詞,君對臣必須“敬”。
“孝敬忠信為吉德,盜賊藏奸為凶德。”(《文公十八年》)
“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與天地並。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也。君令而不違,臣共而不貳,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愛而友,弟敬而順;夫和而義,妻柔而正;姑慈而從,婦聽而婉:禮之善物也。”(《昭公二十六年》)
“孔子曰:‘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參中夫四德者也,以此稱之。’”(《孔子家語·弟子行》)
“顏淵將西遊於宋,問於孔子曰:‘何以為身?’子曰:‘恭敬忠信而已矣。恭則遠於患,敬則人愛之,忠則和於眾,信則人任之,勤斯四者,可以政國,豈特一身者哉。’”(《孔子家語·賢君》)
“忠信,禮之本也。”(《禮記·禮器》)
“居處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禮記·祭義》)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忠信敬孝慈悌恭等都是同一層次,以德對待下級就是敬,以德對待上級就是忠,以德與一般人相處就是信,以德對待家中長輩就是孝,以德對待子女就是慈。忠信敬又指任何人與人交往時的內心、言行、態度符合道德仁義禮。
4、道德層面的五種人
根據個人是否用道德仁義禮來修身及以此修身的程度,孔子把人分為五種,即:庸人、士人、君子、賢人、聖人。《孔子家語·五儀解》和《荀子·哀公》里孔子與魯哀公的對話談到這五種人:
“所謂庸人者,心不存慎終之規,口不道善言,不擇賢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見小暗大,而不知所務;從物如流,不知其所執。此則庸人也。”
“所謂士人者,心有所定,計有所守,雖不能盡道術之本,必有率也;雖不能備百善之美,必有處也。是故知不務多,必審其所知;言不務多,必審其所謂;行不務多,必審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則若性命之於形骸不可易也。富貴不足以益,卑賤不足以損。此則士人也。”
“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義在身而色無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信道,自強不息,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可及者,君子也。”
“所謂賢人者,德不逾閑,行中規繩,言足以法於天下而不傷於身,道足以化於百姓而不傷於本;富則天下無宛財,施則天下不病貧。此則賢者也。”
“所謂聖人者,德合於天地,變通無方,窮萬事之終始,協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並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識其鄰。此謂聖人也。”
簡單地說,言行都不合禮沒有道德追求的人為庸人,不一定知道什麼是道德但能夠堅守禮的人為士人,能夠達到仁義的人為君子,能夠達到德的人為賢人,能夠達道的人才能稱為聖人,“仁厚兼覆天下而不閔,明達用天地理萬變而不疑,血氣和平,志意廣大,行義塞於天地之間,仁智之極也。夫是之謂聖人”(《荀子·君道》)這也是理想人,是最高境界的人。
天道的狀態是中,它是人類學習的標桿。天道讓人從天道的中的狀態里分離出來,使之成為人,賦予每個人一個命(一個機體),並賦予人各種潛能,這就是天命和人性。
人類效法天道的中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是和,它是人類追求的最高目標,也就是人道,一個人能做到和就是聖人,人道在政治上的目的是生民。
要達到人類的最高目標,有一條基本路線就是德,它的核心是仿效中即中庸還有正,一個人能這樣做就是賢人,德在政治上的目的仍然是生民。
仁是基本原則,核心是愛和公正,能這樣做的人就是君子。
根據基本原則制定了各種准則、規則、規范,也就是禮,來指導人的行為,一個人按照禮的規定來做事,就說他的行為是合義的,義相當於現在說的正義。仁義禮在政治上的目的仍然是生民。
有一些事並不是經常發生,禮就沒有規定這些事該怎麼做,這些事該不該做、該怎麼做?這就需要權,權的依據是道德仁義,即愛、公正、正義,判斷正確了、做正確了,這樣做就是合義的。
要想達到德只有仁還不夠,還需要知和勇兩個輔翼支持。知是達到德的方略,勇是達到德的基本保障。有知才能做出正確判斷,也就是能權。知代表理解力、判斷力,包含各種知識,勇代表力量和毅力。對於國家層面來說,知包含科學技術,勇可以對應於軍隊,代表力量。
一個人雖然道德上做得好,如果沒有智能輔助,也就只能做到君子,君子同時具備智慧和勇氣才能成為賢人,即一個人要成為賢人必須兼具仁知勇三者。沒有勇的支撐,仁也不能長久,自然談不上德,所以說,勇是達到德的保障(“保障”出處:“且成,孟氏之保障也。”(《左傳·定公十二年》)。仁知勇三者的關系可以對應現在西方哲學里說的情感、理性和意志。
《論語》《禮記·樂記》里多處禮樂並舉,且“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3.2),故樂也在仁下,與禮並行。根據《禮記·樂記》,樂的核心是和、同。
人在與任何人的交往過程中以及做任何事都應該恪守忠、信和敬,具體來說可以歸納為兩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為人處事的最基本要求。
人按照各種規則去行動,那麼利就在其中了,即“德義,利之本也。”(《左傳·僖公二十七年》)這樣獲得的利益才能穩固,所謂“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14.13)。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合法經營,這樣獲得的利益才能保持長久。孔子是要求統治者制定好讓老百姓可以獲益的各種規則,而老百姓按照規則來經營獲益,這就是“見利思義”。 ;
8、孔子孝道的名言含解釋
孔子關於孝道的名言大全(含解釋)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名言吧,多看多背一些名言可以豐富知識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什麼樣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孔子關於孝道的名言大全(含解釋),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2.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4.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櫻擾畝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5.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6.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7.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8.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9.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10.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1.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2.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13.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4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15.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6.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7.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8.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19.千萬經典,孝義為先。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20.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李侍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21.首孝弟,次謹信。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22.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23.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24.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脊森。曾參中夫四德者也。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弟子行》。
25.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26.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出自(明)《增廣賢文》。
27.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28.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29.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30.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9、走進孔子—和藹可親的睿智老人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後人尊稱為「萬世師表」,儒家思想深深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一提到孔子,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克己復禮」、「仁義道德」、「忠孝悌」、「三綱五常」等空洞的說教,伴隨著孔子被推上高高的祭壇,孔子在人們心目中似乎判氏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其實,孔子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人,走近孔子,我們會發現,他其實就像一位慈眉善目的鄰居老人,就像兒歌中的那位「趕鴨的老爺爺」,他德行高尚,聰明睿智,勤奮好學,知識豐富,和藹可親,他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
孔子擁有常人的快樂。《論語》開篇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他自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陶醉於優美的音樂,「三月不知肉味」。魯昭公送鯉魚祝賀孔子兒子降生,孔子高興地給兒子取名孔鯉,字伯魚。看到圍繞在自己身邊的子路、子貢、冉有、閔子騫等眾多弟子,溫文爾雅滿腹經綸器宇軒昂,他也快樂。雖然孔子生活中有許多的顛沛流離,貧困交加,但他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
孔子有時也有自己的煩惱。當周遊列國,自己的政治主張不被當政者採納時,他悲嘆「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意思是「走出屋子誰能不經過門口呢,為什麼我的道路沒有人走啊」;迫不得已「子見南子」,歸來後子路發脾氣時,孔子指天起誓,「我假如做的不對的話,讓老天懲罰我吧」。當被人誤解時,他感嘆「莫我知也夫」,意思是「沒有人了解我啊」,但是他又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有時也會生氣,生氣了也會打人。他有一個故交名叫原壤,這個人比較另類。他的母親去世了,孔子幫忙處理喪事。當孔子清洗棺木時,他卻說我很長時間沒有唱歌了,自己站在棺材上唱起歌來。多年以後孔子去看望他,他不以禮相迎,反而很不禮貌地叉開兩腿坐著,孔子生氣地數落他,「小時候你不尊敬兄長,長大了沒有什麼作為,你怎麼還不死呢,真是個害人精」,用手杖敲打他的腿。
孔子最悲痛的事情恐怕是顏回之死。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他勤奮好學,生活簡朴,品德高尚,孔子曾說「賢哉回也」,把他看做自己思想學說的最佳繼承者,但是他英年早逝。聽到顏回去世的消息,孔子「哭之慟」,說「天喪予,天喪予」,意思是說「這是老天爺要我的命啊」。
孔子也是一個幽默的人。子游做了武城縣的縣長,地方治理井井有條,孔子到了這里,子游率領官員陪同到處察看,並炫耀自己用彈奏琴瑟和唱歌來教育百姓,孔子開玩笑說「割雞焉用牛刀?」,意思是治理這么個小地方還能用著禮樂教化嗎,子游本來得意洋洋,聽到老師評價急了,說「是老師告訴我們,做官的學習禮樂,就有仁愛之心,老百姓學習禮樂,就聽從指揮呀」,孔子看子游當真了,笑著對身邊的人說,「子游做得對,我是開玩笑的」。孔子師徒周遊列國時在匡地被圍困,顏回與其他人走散了,後來趕上,孔子說「我以為你死了呢」,顏回說「老師你還在,我怎麼敢先死呢」。
孔子寬宏大量,不記私仇。孔子出色的政治才能被齊景公所欣賞戚沖巧,齊景公打算給孔子封地,被國相晏嬰阻止。但是孔子一直尊重晏嬰,對他評價很高,說「晏子擅長與人交往,交往越久人們越敬重他」。
孔子語言誠懇,不唱高調。他從不掩飾對富貴的追求,但是他認為,國家政治清明,讀書人就要做官追求富貴,貧窮可恥高鍵;如果國家政治昏暗,也做官追求富貴就是可恥的。如果富貴能通過正當手段取得,即使給官員出行執鞭開道也可以,不能通過正當手段取得,就去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通過不正當手段取得的富貴,就像浮雲一樣。他不主張以德報怨,認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正是人性的體現。
孔子愛憎分明。陽虎專權,長期把持季氏家政,「陪臣執國政」,曾經對剛剛經過喪母之痛的孔子進行羞辱,孔子一直對其敬而遠之。孔子成名之後,陽虎想拉攏孔子做官,為其服務,但是孔子不願與其相見。於是他送給孔子一頭蒸熟的小豬,按照禮節,卿大夫送給職位低下的人禮物,接受禮物的人要登門拜謝,孔子就趁陽虎不在家時前去拜謝,但是在路上二人相遇了。陽虎告訴孔子要出來做官,面對位高權重的陽虎,孔子只好口頭答應,但並未做出實際行動。魯國一個叫孺悲的人想見孔子,但是孔子討厭此人,不願與他交往。當孺悲去求見的時候,孔子推脫生病不見,但是當傳信的剛出去,孔子就大聲彈瑟唱歌,故意讓孺悲聽見。
孔子堅持原則,但不因循守舊,也能與時俱進。按照禮制的要求,禮帽要用麻料來織,由於麻線較粗,而禮帽要求織的很細密,因此很費功夫,後來有人進行改革,用絲線來織,由於絲質細軟,容易織成,得到孔子贊同。禮制規定臣見君,要在堂下和堂上兩次磕頭,當時有人簡化程序,只在堂上磕頭,孔子認為對君上不夠尊重,原則問題不能變通,堅持磕頭兩次。
孔子不固執己見,遇事也能靈活處理。對待父母的不同意見,他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對待父母的缺點,要委婉地規勸,如果父母不採納,也不要觸犯他們。對待朋友的缺點「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就是要誠懇地指出朋友存在的問題,如果朋友不聽就算了,不要絮絮叨叨自取其辱。
孔子也有自己的缺點。由於時代的局限,他也重男輕女。他曾經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論語》中記載,周武王說「我有十位能治理天下的臣子」,孔子卻說「有婦人焉,九人而已」,認為女人無治國才能,真正為周武王治理國家的只有九位,把女人排除在外了。
孔子三歲喪父,十六歲(一說十七歲)喪母,早年生活貧困,但是他憑借自己的努力,官至大司寇(相當於法院院長和司法部長),在世時就被稱為「聖人」、「天之木鐸」(教育民眾的導師)。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但他不是高高在上正襟危坐教訓別人,走近孔子,我們發現他也是一位有著七情六慾的可敬可親的常人。做一個道德無暇的君子,是孔子提出的個人修養目標。我們唯有努力提升自己,方不負這位智慧老人的諄諄教誨。
張洪山
二〇二一年十月於濰坊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