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長輩不在家吃飯可以坐主位嗎
1、請長輩吃飯 誰坐上首 主人應該坐哪
請長輩吃飯,主人是晚輩,又是招待,又是侍者,無需置疑,當然應坐在長輩的對面。如果表示很親近,就挨著長輩坐在長輩的右邊。以便於說話和伺候長輩。
2、長輩和晚輩坐在桌子上正確的入座方式?
第一,入座的禮儀。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後自己坐在離門最近處的座位上。如果帶孩子,在自己坐定後就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坐下以後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頭,使餐桌與身體的距離保持在10~20公分。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情,要向主人打個招呼。動筷子前,要向主人或掌勺者表示贊賞其手藝高超、安排周到、熱情邀請等。
第二,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者動筷子,加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發出聲響,最好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時喜歡用勁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盡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有的人喝湯時,也用嘴使勁吹,弄出嗦嘍嗦嘍的聲音來,這也是不合乎禮儀要求的。
第三,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布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者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尊敬和重視。
第五,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緊靠自己的餐桌邊,或放在事先准備好的紙上。
第六,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低著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
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擋住自己的嘴巴。
第八,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現在商海如潮湧,很多生意都是在餐桌上談成的,所以要明確以談生意為主,還是以聯絡感情為主,或是以吃飯為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時就要注意,把主要談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於交談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後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識性的禮節就行了。把重點放在欣賞菜餚上。
第九,最後離席時,必須要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在此時邀請主人以後到自己家作客,以示回謝。
總之,和客人、長輩等眾人一起進餐時,要使他們感到輕松、愉快、氣氛和諧。我國古代就有所謂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睡有睡相。這里說的進餐禮儀就是指吃相,要使吃相優雅,既符合禮儀的要求,也有利於我國飲食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餐桌坐次的暗示:在中國的飲食禮儀中,坐在那裡非常重要,主座一定是買單的人,主座是指距離門口最遠的正中央位置,主座的對面坐的是邀請人的助理,主賓和副主賓分別坐在邀請人的右側和左側,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別坐在助理的右側和左側。讓邀請人和客人面對而坐,或讓客人坐在主桌上都算失禮,中國的文化是不讓客人感到緊張。邀請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部下或晚輩也可被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過分配座位,中國人暗示誰對自己最重要。
3、吃飯坐位置有什麼講究?
1、家庭聚會
家庭聚會坐上面的當然是輩分最高年齡最長者,接下來按照輩分,一左一右的排列,有時候還需要在長輩旁邊安排一位老人喜歡的孩子。如果是長輩請客,要指派一人坐在靠近門口的位置,負責招待工作,如果是晚輩請客,請客者應坐在靠近門口的位置。
2、朋友聚會
誰請客誰就是主人,就坐在莊主的位置,然後按照年齡一左一右的坐下,有時候莊主位置也會讓給職位較高或者德高望重的人坐。
3、商務聚會
商務聚會講究就會多很多,稍有不慎直接影響到別人對公司的印象。主陪,大門正對面的位置,一般是主人(請客的人)坐的,但是也有例外,如果說招待的人特別尊貴,為表示重視,也會邀請客人上坐。主陪主要陪好最重要的兩位客人,然後再陪好其他客人。
副陪,有時候客戶不僅僅只有兩人,根據地位的尊貴性,三賓、四賓分別在副陪的兩邊,在客人較多的情況下,副陪就要發揮更大的作用,要更努力地陪好客人,就是酒要讓客人喝到位,這個位置一定要是位酒精沙場的人才能勝任。
其他三陪,四倍,就坐左右兩邊,切記,上菜的位置一定是主陪方的人做的,要不然客人坐在這里旁邊一直上菜,很影響心情。
4、商務聚會中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主賓夫人也在場的情況,主賓及其夫人分別坐主陪的兩邊,主陪夫人再坐在主賓夫人旁邊。
5、對八仙桌來說,正對著房門的為主位,主位右面為主客位,左面為副客位,下面坐小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