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很反感長輩的教育
1、為什麼長輩都喜歡教育我們,而不是和我們說
因為我們的長輩希望我們少走點彎路,把他們總結出來的經驗通過教育的方式教給我們,所以長輩總是喜歡教育我們。
我們反感的不是長輩的教育,而是由此帶來的被否定的感覺。長輩用自己的生活經歷,總結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人生經驗。除去極端部分,大多數內容都是一個時代的主流思想。每個年齡階段都會看到不同的風景,長輩只是比我們多看了一些。就像20來歲的我們,理解不了42歲的想法。長輩不是哲學家,他們能說出經驗帶來的結論,卻很難解釋。或者給出的答案過於牽強,讓自己無法接受和滿意。
長輩說要事業為重,卻不告訴我們為什麼,明明愛情也難得。長輩說要結婚生子,卻不告訴我們為什麼,明明單身也很好。未給出的答案,就像潘多拉魔盒,引誘著我們的叛逆,總覺得長輩在刁難自己。人生就是一本無字天書,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長輩特別愛說這么一句話:等你到我這個歲數你就明白了。在我們看來是年齡經歷的顯擺,對長輩來說卻是無從說起的無奈。
長輩喜歡說教別人是他們自己感覺自己說的都是對的。長輩依仗著自己年齡大,輩分大,就可以隨便去說教別人,去批評別人,因為就算他說了別人也不敢去反駁,因為他是長輩,他的年齡大。所以慢慢的就養成了這樣一個壞習慣,他自己還感覺這樣挺好的,但是在其他人看來就是拿他沒辦法只能忍著,對長輩也不能不尊重,自己聽聽就可以了,也不會去當真。
很對長輩認為自己經歷的事情多,
所以自己對一些事情說的一些辦法也是正確的,非讓那些年歷裂輕人按自己的說法去辦事,但是年輕人有自己的辦法和打算,所以往往會因為觀點的不合發生矛盾,最後往往是以年輕人頂撞給他經驗的長輩結尾,往往是會埋怨年輕人不聽話,所以年輕人就是很難得。
長輩給的一些經驗現在也是不是那麼管用了。
很多長輩就是喜歡給年輕人提各種建議,說二十就該結婚了,再不結婚就該沒人要了,結婚越早越好,別人不聽他們說的話他們還會生氣發脾氣,最後就是吵架,長輩的經驗很多已經猛族過時了,根本不適合現在這個社會了,所以要適當的聽取長輩的意見。
長輩喜歡說教別人也是為了這些年輕人好,只是很多經驗已經不再適用於這個社會了,她們還是會說出這些經驗,作為晚輩只需要聽一聽就行了,沒必要去較真。
老一輩的用自己長期肢知閉積累的經驗提點一下年輕人,這樣很好,傳道受業解惑嘛,但是問題就是,總是「倚老賣老」的教育人,總要體現出自己的長輩地位,這種行為就不太容易讓人接受了。縱觀老一輩們,如果真的是一些「學有所成」,在社會上「有所作為」,或者有一定社會地位的長輩們,反而並不是那麼愛「教育」人,他們大都喜歡和年輕人來討論事情,如果真的討論的很激烈,很深入的話,他們反而會覺得,又從年輕人身上學到了一些東西,反而會感嘆,自己接受新事物確實比不上年輕人快了等等。反觀一些生活平平,一直「碌碌無為」「空長歲數」的長輩們,越是到了一些家庭聚會,越是喜歡凸顯自己的「家庭地位」,總拿出一些所謂的大道理,不論是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甚至於一些自己從未接觸過得事情,也能張口就來,侃侃而談。
2、為什麼我們反感長輩的教育?
長輩往往認為自己是長輩,吃過的鹽,走過的路都比年輕人要多,所以會碼型借著「教育」小輩的機會,展示自己的「權威」。他們的溝通交流往往是建立在他人要認同自己想法的前提下。
長輩教育本身就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長輩們想要的,和他實際做出來達到的效果完全相反,對於長輩而言,他的教育也是想讓你變得更好,只是可能有些時候方式做得不對,所以產生了完全相反的作用。長輩受成長環境和認知的局限,有些想法和觀念在年輕人看來陳舊,缺乏建設性和有效性,但是自我感覺甚好,還要求年輕人照做。年輕人出於禮貌可能並不會表現出來,但是下次見面也會躲得遠遠的。
年輕人最渴望的是平等的交流,思維的碰撞,凱咐而不是誇誇其談,以上制下的說教,希望長輩們能注意到這兩點,避開雷區,雙方見面聊天皆大歡喜。
在長輩們的教育之中,最常見到的一個特點就是,父母們總是有自己的觀念,想要去控制孩子,讓孩子完全根據自己想要的去做。這其實在心理學上就是屬於控制型。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父母其實觀念上也有一定的控制欲,畢竟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都是不盡相同的,父母也有父母的生活,可能因為生活或者是工作上的不如意,而導致父母更願意用自己的觀遲孫猜念去控制孩子,以此來達到一種心理上的平衡。
家長們總是下意識地把自己認為比孩子更加的有優勢,對於孩子所做的所做的一切事情,他總是能夠講出孩子不對的地方,可能聽起來家長覺得孩子不對的地方,甚至有一點搞笑,但家長就是覺得孩子錯了。長輩的教育就是我需要好好地去教育你,你也可以有反駁的機會,你也可以提出你的不同意見,但是長輩就是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