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端午節吃什麼東西
1、端午節有什麼節令食物?
端午節的節令食物有粽籺、雄黃酒、五黃、打糕、煎堆等。
1、粽籺
端午節食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粽的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咸兩種。
2、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葯。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3、五黃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是指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黃酒代替雄黃酒)。也有其它說法,咸鴨蛋可以用黃豆替代。農歷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
4、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5、煎堆
在閩南,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又稱為「五月節」。閩南民間的「五月節」,除了包粽子、賽龍舟等傳統的習俗外,至今還保留著一系列獨特的習俗。
比如在福建省的晉江地區,端午節的傳統民俗風情有包粽子、賽龍舟、捉鴨等民俗活動,在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還保留著要吃「煎堆」的傳統習俗。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地瓜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下油鍋煎成一大片。
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端午節
2、端午節北方陝西一帶吃什麼
端午節的早晨,陝西人一般要吃雞蛋、粽子、油糕、麻花,中午要吃哨子面。其中吃粽子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粽子,又稱「角黍」。杜台卿《玉燭寶典》卷五引周處《風土記》和《本草綱目?谷部四》:「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櫚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今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饋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粽子作為節令食品,風行全國。但以地域而言,南方盛產稻米,糯米粽子是端午節的普遍食品,花樣繁多。多用於祭祖、敬神和饋贈親友;北方人也根據當地的物產,製作黏秫米粽子或油糕。現在粽子已經成為常年食品,在任何季節都能吃到。不過每當端午節來臨時,粽子仍然是最暢銷的食品。許多家庭還在自己製作粽子,歡度節日。
陝西人在這一點上與別處稍有不同。粽子一般是三角形狀,用竹葉做外皮,裡面的配料不像南方人那樣喜歡用糯米、綠豆、豬肉、五香粉,而是在糯米里加紅棗、花生米,吃起來特別清甜可口,或者只是用上好的糯米,吃的時候再加上蜂蜜特別香甜爽口,後一種不管什麼時候在陝西的小吃攤上都能找到。
不過在陝西乾縣這個地方的人過端午節,乾縣人自古是不吃棕子的,乾縣人的端午節風俗奇特,那就是在端午節前後由外婆給外孫送屈原饃,由於時間長了,屈原饃慢慢在乾縣被叫成了趣蓮饃等。
乾縣人吃屈原饃並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跳江,而是為了慶祝屈原跳江。因為乾縣在戰國時期,是秦國的中心地域,楚國是秦國最大的威脅,而屈原是楚國中最主張和秦國對抗的大國,他的策略對秦國打敗楚國特別不利,所以秦國一直擔心屈原在楚國受到重用,好在楚國國君昏庸,最後氣得屈原跳江了。
秦國解除了這一大威脅後,並站在本國的立場上把屈原妖魔化,屈原死了,秦國人為了慶祝,把屈原作成了各種動物圖形的饃戴在了孩子的手上,讓孩子們吃掉,也就是說把各種不吉利也吃掉了,為什麼是舅舅家給外甥們送?屈原死的時間正值關中大地小麥成熟期,秦國人特別擔心楚國來攻打,那樣一來小麥就難保收成,所以全國人都很擔心和害怕,這時屈原死了,秦國人大喜。
據說,這一消息由一位舅舅從宮庭傳出的,因為他的姐姐和外甥一直特別擔心楚國人攻打秦國,天天惶恐不安,他知道屈原死了的消息後,就告訴了自己的母親,母親連夜做了許多秦國當時民間祀禮才做的麵食,又把給外孫做的夏天衣服拿上,第二天一早送到了女兒家中,並告訴他們屈原死了,可以安心收麥子,後來大家都知道了,都爭著給自己的外甥家報消息,慢慢就在乾縣附近傳開了!
3、端午節飲食習俗有哪些
1、吃粽子
粽子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真正有文字記載的粽子見於晉周處的《風土記》;而流傳有序,歷史最悠久的粽子則是西安的蜂蜜涼粽子,載於唐韋巨源《食譜》。
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將粽子加熱後再吃,既安全衛生,又減輕消化負擔。
2、吃「五黃」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高郵的鴨蛋黃、雄黃酒。此外浙北端午節還有吃豆腐的習俗。
3、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4、喝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 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
很多人在端午節飲雄黃酒,但由於雄黃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熱後可分解為毒性很強的砒霜,因此不建議內服;一般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
一般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5、吃油糕
端午節當天除了吃粽子,還要吃油糕。油糕要用和好的燙油麵,包上白糖、黃桂、玫瑰、核桃仁、豬油做成的餡,下油鍋炸。表皮鬆泡,餡心甜美,外形美觀。
6、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