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端午節煮什麼菜好吃
1、端午節吃粽子 閩南粽子怎麼做好吃
製作方法
因為外地也有包粽子,但就泉州的粽子是和外面不一樣的。其獨特的味道一試便知。
原料:豬前臀尖,糯米 肉和米的比例是3:5左右(即3斤肉,5斤米的樣子),醬油 ,鹽,白糖,雞精,料酒
准備工作
粽葉:如果是新鮮的粽葉,將它洗凈,把根部(有兩個小尖尖)剪掉一點,煮開水,把粽葉放進去煮3、5分鍾就可以了;如果是乾的粽葉就先要泡一天,把粽葉泡軟,剪掉根部後和新鮮的一樣處理。
米:淘米要快,盡量不要讓米吃水。用蘿把米控干,稍微放一會兒(米里會吃進去一點水)。加醬油、鹽(醬油稍多)。
肉:把皮去掉,肥瘦肉分開,切成大約3到4cm見方的肉塊,肥瘦肉塊數的比例在1:2比較 合適。往肉里倒料酒、醬油、鹽和一點糖,雞精。酒多一點好吃,醬油少放一點。用手搓直至肉泛出白沫,說明味道已經完全吃到肉裡面去了。
包粽子的方法
粽葉分清楚正反面(毛的一面是反面,可以看葉徑區分,徑往外鼓的是反面),正面朝里, 包枕頭粽。用棉線或者草繩系緊。粽子包出來好不好吃和系的緊不緊很有關系。每個粽子都一定要放肥肉哦,不然不好吃的。
煮粽子步驟
一口大鍋,一定要夠深。把粽子放進去,加水,水要沒過粽子 。大火煮開,再小火煮3 個小時 。一般再大的粽子用小火煮 2~3小時了。
注意:煮粽子中間千萬不要停火,一定要保持水大開。 如果發現粽子淡了,可以在煮粽子的水裡加鹽和醬油,煮一段時間味道可以進去.
製作技巧
首先是原料選擇。該店挑選質地柔軟、光澤鮮亮的糯米,配料選用農家豬肉、大蝦仁、香菇、鹵蛋、蓮子混合而成,就連棕葉,也必須經過高湯烹煮。其次是火候的掌握,包括炒米、下料的時間都必須十分准確。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細火慢熬,肉粽就可上桌了。解開棕葉,金黃的多角形粽子透著光澤,一股自然清香撲鼻而來,使人頓時食慾大增。將它蘸上花生醬和蒜泥送入口中,粽香就隨熱氣彌漫滿口,讓人回味無窮。
2、端午節這天有什麼特色的地方美食?
端午節這天有什麼特色的地方美食?
1.綠豆糕,武漢、南靖、蕪湖、西安等地,端午節一定會吃綠豆糕的。「餅」與「高」諧音,意為「我仕途有成」,端午時和粽子一起吃,意為「高中」。對於准備高考的同學來說是個不錯的願望。
2.粽子,嘉興粽子歷史悠久。嘉興粽子呈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子等品種。淳安很多地方除了吃粽子,更多的地方是吃小籠包和饅頭。因為端午節的時候,當地小麥成熟,過去條件不好,孩子多。所以最好用小麥粉做饅頭和小籠包,而且只能在端午節的時候做。
3.大蒜蛋,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因為這些地方有吃大蒜蛋的習俗,大蒜蛋製作起來不復雜,將大蒜和雞蛋同煮,煮好了當早餐吃,據說可以避「五毒」,對身體有益。
4.烤鴨,「五紅」的第一個是烤鴨。關注端午節的人會准備烤鴨。那麼,為什麼又要吃烤鴨呢?因為端午節預示著夏天的到來,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即將到來,而鴨肉性寒,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的作用,所以端午節吃鴨肉預示著整個夏天都可以度過。所以夏天可以偶爾吃點鴨肉,消暑利尿。
5.煎堆,煎堆,又稱麻球、麻球等。是將麵粉、糯米粉或紅薯粉和白糖混合成糊狀,放入煎鍋中煎炸而成。有嚼勁,特別甜。晉江地區家家戶戶端午節都要吃煎堆的。相傳在古代,是閩南端午節前後的雨季。人們說上帝打破了一個洞,必須彌補它。吃完煎堆端午節的時候,雨停了,人們都說天更好了,這個吃貨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3、端午節必吃的9種食物 傳統美食
端午節必吃的9種食物
1、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起源於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屈原面臨著亡國之痛,與五月五日投江自盡,岸上的漁夫和百姓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當時人們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食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葯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免遭傷害。從此以後,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到江上投粽子、劃龍舟。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2、黃鱔
過端午不僅僅是吃粽子的時候,也是一年裡鱔魚肉最嫩、最有營養的時候,所以有「端午黃鱔賽人參」的俗諺。黃鱔由於口感軟滑無刺,一直都是淡水水產中比較受歡迎的一種,尤其是對於孩子和老人來說,是不錯的補養品。黃鱔性溫、味甘,入肝、脾、腎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固脫、溫陽益脾、強精止血、祛風通絡等功效。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黃鱔一定要現殺現烹,鱔魚體內組氨酸含量較多,鱔魚死後體內的組氨酸會轉變為有毒物質,故所加工的鱔魚必須是活的。黃鱔用開水焯燙,可以洗去外邊的粘膜,煮出的湯可減少腥味。
3、打糕
端午節是 吉林 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先把米放到水裡浸泡一段時間後,撈出來放到鍋里蒸熟,將蒸熟的米放到木槽或石槽里,用木槌反復捶打。一般多是兩個人面對面地站在槽邊,互相交替捶打,或一人捶打,一人在下面翻動糕團使之捶打均勻。隨後,一份香甜細膩、筋道適口的打糕製作完成。
4、鴨蛋
端午節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就是要避五毒,因為傳說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會為害人間,這五毒妖怪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蠍子,民間用五種紅色的菜象徵這五毒的血,吃著這些菜的時候,就會把五毒妖怪嚇跑,也就是吃五紅了,分別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雄黃酒,據說端午節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與五紅類似,江南民間端午節還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咸鴨蛋及雄黃酒。不管是五紅還是五黃,都包括鴨蛋在內,所以端午節吃鴨蛋有辟邪祛暑的原因。
5、艾饃饃
不少地方過端午節時還用米粉或麵粉發酵與艾蒿一起蒸饃饃。艾中含有多種揮發油,具有芳香氣味,可驅蟲殺菌,對多種細菌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驅瘟,無論食還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6、茶蛋
江西 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7、大蒜蛋
河南 、 浙江 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8、煎堆
福建 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所謂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下油鍋煎成一大片。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9、黃酒
《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也就是說雄黃酒就是用白酒、雄黃勾兌而成的。這么簡單的飲品為何如此有名呢?這大概與白娘娘和許仙的故事有關吧,白娘娘就是在端午這天飲雄黃酒,現出蛇身原形。故而,民間大概便認為蛇蠍蜈蚣等毒蟲可由雄黃酒破解,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趕邪佞解毒。
但是,現代人發現,雄黃酒含劇毒物質砷,所以基本不喝雄黃酒了。不過,因雄黃具有抗菌、解毒、燥濕功效,故到了端午節這天,還會有人家會以雄黃為主,加入白芷、薰衣草等香料做成香袋,也有做成雄黃熏條的,希望用來避邪和預防蟲蛇傷害。
4、端午節菜譜
端午節菜譜如下:
一、【白灼蝦】
白灼蝦最能突出食材的鮮味,做法簡單,只需幾分鍾就能做好,非常適合家宴,不管老人孩子都喜歡吃。這道菜基本不用水煮,能最大限度地保證蝦的鮮味不流失。
二、【絲瓜炒咸鴨蛋】
咸鴨蛋黃用百搭食材絲瓜與咸鴨蛋搭配,味道清香,口感咸香,吃上一口讓人回味無窮。
三、【黃豆燜豬腳】
黃豆燜豬腳是我家常吃的家常菜,不需要繁雜的過程,用醬料腌制過的豬腳放入電飯鍋中燜煮即可,豬腳軟爛入味,黃豆鮮香軟糯,吃起來肥而不膩,營養又解饞,真是美味極了。
四、【紅燒黃花魚】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之外,還有吃黃魚的習俗,黃魚是端午食俗「五黃」之一,而且此時正是黃魚大量上市的時節,味道鮮美,端午家宴可不要錯過這道美味。
五、【蒜香莧菜】
在民間,很多人認為農歷五月是「毒月」,人們把驅邪祛毒的美好願望給予在莧菜上,有了端午節吃莧菜的習俗,另外,端午時節也是莧菜最好吃的時候,老話說「六月莧菜賽雞蛋」,端午家宴怎能缺少了莧菜。
5、閩南有什麼特色菜?
1,紅燜通心河鰻
紅燜通心河鰻是一道福建省的地方名菜,屬於閩菜系。歷史悠久,製作巧妙,採用了脫骨的高超技藝,使食客不被魚刺所干擾,受到國內外食品家的高度評價。
2,清蒸筍江鱸魚
清蒸筍江鱸魚屬於閩菜,主要原料是鱸魚,口味是鮮,工藝是蒸,製作難度屬於中級。
3,佛跳牆
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建福州的當地名菜,屬閩菜系。相傳,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製出來的,又據費孝通先生記,發明此菜者乃一 幫要飯的乞丐。
4,雞湯氽海蚌
雞湯氽海蚌是一道福建的特色名菜,屬於閩菜 -福州菜。使用漳港海蚌、雞肉作為主料,配以牛肉豬裡脊肉等輔料製作而成的美食。以鮮活海蚌為原料,氽以滾熱的雞湯而成,口味咸鮮味。
5,八寶紅鱘飯
八寶紅鱘飯是一道福建的特色傳統名點,系福州傳統佳餚,屬於閩菜。以紅鱘為主附於鴨肉肫等八種原料與糯米一起蒸熟而得名。
6、端午節吃什麼菜比較好
端午節推薦吃的菜如下:
一、涼拌雞絲
1、雞胸肉洗凈,從中間片開加快熟透。涼水下鍋,加入料酒、花椒、姜、蔥,大火煮開,撇去浮沫後小火將其煮熟。
2、將煮熟的雞肉撈出,自然冷涼,或者放在涼水中加快冷涼。
3、准備一些黃瓜絲、胡蘿卜絲、蒜末、香菜段。
4、雞肉冷涼,將其撕成細絲。
5、熱油將干辣椒炸香,再加入生抽、香醋、鹽、白糖、香油調成涼拌汁。
6、最後將雞肉、所有的配菜、涼拌汁倒在一起,拌勻即可。
二、菠菜拌粉絲
1、粉絲用溫水泡發,菠菜洗凈。
2、紅尖椒切成圈,大蒜切成蒜末,倒入熱油激發出香味。
3、加入生抽、香醋、香油、鹽、雞精拌勻,調成涼拌汁。
4、將菠菜和泡發的粉絲放在開水中分別焯燙40秒左右,撈出用涼水淘涼。
5、將淘涼的菠菜和粉絲瀝干水分,再把調好的涼拌汁倒進來,拌勻就可以了。
三、蒸排骨
1、新鮮排骨洗凈,放在清水中浸泡一個小時,中間換一次水,把裡面的血水泡出來。
2、將浸泡好的排骨洗凈,瀝干水分。
3、排骨中加入鹽、半勺老抽、一勺生抽、一勺蚝油、姜絲、一勺料酒拌勻腌制30分鍾。
4、將腌好的排骨去掉姜絲,加入2勺澱粉再次抓拌均勻。
5、將處理好的排骨放在一個深盤中,開水上鍋中火蒸40分鍾。關火燜5分鍾出鍋,撒些蔥花。
四、粉絲蒸蝦
1、粉絲一把,用溫水泡發。
2、新鮮的大蝦去頭、挑去蝦線,再洗凈。然後加入料酒、姜絲、鹽,腌制10分鍾。
3、熱鍋涼油,倒入蒜末小火炒出香味。
4、加入一勺生抽、半勺蚝油炒出醬香味,關火。
5、把泡好的粉絲洗凈後剪短,鋪在盤子底部。再把腌好的蝦擺放在粉絲上,最後將炒好的蒜末倒在蝦的上面。
6、開水上鍋,大火蒸12分鍾即可出鍋。最後撒些蔥花點綴一下就好了。
五、紅燒肉
1、五花肉洗凈後切成小塊,涼水下鍋,大火煮開後撇去浮沫。再煮2分鍾撈出,用清水洗凈。
2、炒鍋中加入一點點食用油,放入十顆冰糖,小火將其炒至呈紅褐色的液體,倒入熱水攪拌燒開。得到的紅色液體就是糖色,盛出備用。
3、鍋中不需要放油,將處理好的五花肉放進來,小火煸炒出裡面多餘的油脂。
4、加入薑片、蔥段、1/3勺老抽、1勺生抽炒出香味。
5、把炒好的糖色倒進來,加入沒過肉的清水,放入適量鹽和幾塊冰糖調味,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一個小時。
6、把肉燉至軟爛,最後大火收一收湯汁就可以出鍋了。盛入盤中,撒些蔥花上桌。
7、閩南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喜歡吃
漳州詔安的菜頭粿,牛肉丸,蝦丸是每次去都要買的
東山的小管每年8,9月份太鮮甜了超贊
雲霄的枇杷,當地人一家做的蘿卜干香腸
廈門的土筍凍,春卷,沙茶麵
泉州的燒肉粽,醋肉
福州的魚丸,肉燕
武夷山的鴨架,熏鵝
龍岩的花生,地瓜干,泡鴨爪
永泰的李干超愛
8、閩南水鄉特色菜又哪些?
1、 佛跳牆
「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閩菜佛跳牆的命名源自這句詩。相傳,清朝同治光緒年間,聚春園的創始人鄭春發在布政史家中當衙廚,佛跳牆是其在求教於當時一位官員夫人,並在用料上加以改進,使用荷葉密封,炭火煨制,使得菜餚更加葷香可口。後來他開辦菜館後,便推出此道菜,頗受當時高官富商、文人墨客的爭相嘗鮮。佛跳牆成為當時官場商紳宴請的必備佳餚,聲名遠揚。
2、 雞湯氽海蚌
雞湯氽海蚌極致凸顯福建地域特色,福建烹湯菜的典型,使用海蚌、雞肉為主料。鮮活的海蚌氽以滾熱的雞湯而成,成菜後,色澤潔白透明,蚌肉清鮮脆嫩。以牛肉、豬裡脊肉等輔料製作而成的山海美食。海蚌是我國海產品中的珍品,肉質脆嫩,白色透明,蚌殼呈三角形。殼很薄,僅在淡鹹水交匯處的海水細沙中生長,以長樂漳港所產的質量最佳。
3、 十八娘紅荔枝肉
荔枝肉是福州、莆田家喻戶曉的一道百年歷史傳統名菜,形似荔枝,色如荔枝,味有荔枝,甜中微酸、酸中有咸、荔香盈腮,肉韻雋溢。相傳是唐玄宗的妃子梅妃,多才多藝、深得聖寵,她來自莆田,其隨帶的廚師為解她思鄉之愁,徹夜揣測,做出了這道貌似荔枝的溜肉段,方使梅妃喜上眉梢,胃口大開。後來這道菜便得以流傳,成為福州、莆田一帶的名菜。
4、 榕城南煎肝
南煎肝是一道傳統閩菜,閩菜工藝對食材的加工烹制,既講究火候精確,保持原料的質地與口感,又力求做到菜餚有味使之出,無味使之入。南煎肝是對閩菜烹調技藝的經典之作。地道火候的南煎肝擁有粉嫩的觸感和醬汁濃郁的味覺沖擊。稍厚片的豬肝融合多種調料在旺火中速烹,一氣呵成,豬肝質地嫩脆,一點腥膻都沒有,不喜豬肝腥味的人都會愛上這道菜。
5、 淡糟香螺片
閩菜中獨具特色的名菜,要使海螺類的菜餚脆嫩鮮香,對製作工藝及刀工火候要求極高。使用福州特色的糟汁,施以細膩的刀工、精湛的烹調技巧,使象牙黃的螺片淡映著朝霞殷紅,飽滿且挺似花舒展。質脆鮮爽,糟香馨香淳美。閩菜宗師強木根出神入化烹煮技藝,蒙上眼睛可能通過嫻熟的滾刀法和神奇觸感,能迅速、精確被譽為「中華烹飪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