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初5為什麼是端午節
1、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
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
端午節,也稱五月節。先秦時代的人們認為五月是毒月,在這個月份避毒是首要之事。所謂毒是指五毒,即蠍子、蛇、壁虎、蜈蚣、蟾蜍。把這五種毒物繪在黃紙上,就是五毒圖。清代,中國北方人家會把五毒圖掛在門首,辟邪祛祟。
五月五日,也稱浴蘭節。蘭,不是蘭花,而是指菊科植物佩蘭,也稱蘭草、雞骨香、水香。《夏小正》記載:「五月蓄蘭,為沐浴也。」取佩蘭若干,用水熬煮,此水就是蘭湯。在端午之日,全家老幼皆用蘭湯洗浴,據說可治皮膚病、祛邪氣。
2、為什麼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1、紀念屈原說
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2、紀念伍子胥說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3、紀念孝女曹娥說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4、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說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發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壇壇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志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
5、龍的節日說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
3、五月初五為什麼叫「端午節」?
端午節
中國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和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三大節日」。
端午節為何叫「端午」?原來,「端」是「初」的意思,「初五」就是「端午」,按照中國歷法,五月是「午」月,所以五月初五就是「端午」了。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曾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有的認為端午節源自古代的夏至習俗,有的認為是古代長江一帶人們對龍圖騰的崇拜,不過在民間最普遍的說法則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生活在公元前3世紀的楚國,他的祖國被敵國攻陷以後,他懷著悲憤的心情跳入汩羅江身亡,這天正是五月初五日。以後,每到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高潔的品格,都要以竹筒裝米投入江中祭奠他。後來,竹筒裝米又演變為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粽子在古時候被稱為「角黍」,它是以葦葉、竹葉等包裹糯米,以線繩捆紮成錐形或枕頭形,蒸煮而食。在端午節前夜,家家都要包制粽子,上鍋蒸煮,以備應節食用。粽子還是互相饋贈的禮品,端午節走親訪友,人們都要互贈自家包的粽子。
端午節食品除了粽子外,中國各地還有一些吃食,比如吃咸鴨蛋、喝雄黃酒,這都是取自民間避邪的說法。
除了吃,端午節還有很獨特的裝飾民俗。這一天,每家門前都要懸掛艾草和草蒲,這是兩種葯草,一方面是為了避邪,另一方面是因為初夏時節,多雨潮濕,毒蟲滋生,人容易得病,這兩樣葯草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病治病的作用。另外,在端午節,人們還會給小孩纏繞五色絲線,寓意「長命百歲」,縫制香包,形狀就像老虎、葫蘆,裡面裝上香料,用絲線掛在小孩胸前,還要給小孩子穿虎頭形狀的鞋,圍上綉有老虎的肚兜,這都是為了保佑小孩平安吉祥的意思。
在中國南部長江中下游地區,進行龍舟比賽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據說這一習俗也與屈原有關,傳說是老百姓發現屈原跳江後,拚命劃船前去相救。後來就演變成端午節舉行龍舟比賽的風俗了。每年端午,江邊湖邊的龍舟競賽,就成了一場規模宏大的節日盛會,有的地方有五六十艘龍舟參賽,每艘船首都安裝有木雕龍頭,色彩鮮艷,形態各異。名船上鑼鼓喧天,喊聲陣陣,你追我趕,河岸上彩旗飄揚,萬眾歡騰。扣人心弦的龍舟競賽將端午節推向了高潮。
4、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
五月初五即端午節,是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當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唐代至漢代常用的名稱是「五月五日」,唐以後,端午便取代「五月五日」等別稱,成為主流的稱呼。
端午節,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江浙地區吳越部族的龍圖騰祭祀 ,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如今端午節文化內涵。
5、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中國端午節發源於什麼地方?
謝邀:
開篇明義,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起源於先秦時代的端午節從漢代開始盛行於長江兩岸。
端午釋義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字面意思是初始,午屬十二地支第七位馬,用於計時。農歷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
端五即初五,農歷五月也是午月,「端五」慢慢演變成了「端午」。農歷五月正是仲夏,《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五月初五也被稱為端陽節。
此外,端午節這一天有很多種叫法: 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菖蒲節、解粽節、屈原日、女兒節等。
端午習俗關於五月五日習俗的記載,最早見於《禮記》中的這句話:「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秦代以後,南北方的端午習俗進一步融合,主要的風俗是避惡和避災。
唐代端午風俗在沿襲前朝的基礎上越來越豐富。唐代段成式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記載:「北方婦人,五日進五時圖、五時花,施之帳上。是日又進長命縷,宛轉繩結,皆為人像帶之。」用絲線結成人形,佩戴用於裝飾辟邪,這種習俗一直延續至明清。
端午節製作粽子的風俗流傳至今,與紀念屈原有著很深的淵源。粽子,古代還有糉、角黍、筒粽等不同的名稱,關於粽子的最早的文獻記載,源自南梁吳均的《續齊諧記》。
傳說屈原於五月初五頭汨羅江而亡,楚國人懷念他,就在每一年的這一天取竹筒貯米投水以祭之。後來,竹筒貯米的方式逐漸被粽葉包裹的方式取代。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唐代食用粽子的習俗已風靡大江南北,據宋代人龐元英撰寫的《文昌雜錄》記載:「唐時五日,有百索粽,又有九子粽。」其中,「百索粽」還是皇帝賞賜大臣的食品,這時的端午節主要側重於避災祈福。
據文獻記載,在唐代初年,五月五日已成為官方法定假日。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四月《停諸節敬獻詔》雲:「比之五月五日及寒食等諸節日。」到了唐玄宗時,已經有了「端午」這一節日名。宋代則有「端午節」之名,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端午」一欄下專門有對杭州人過端午節的文字描述。
端午節的由來我國傳統端午節的民俗活動,在歷史傳承過程中,糅合了不同地域的風俗,日益豐富。現今民俗在端午節多為祭祀屈原,甚至被稱為屈原節、詩人節。其實歷史上,各地曾有不同的名人祭祀,具有明顯的地域特點和地理標識。
第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政治家、詩人。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後遭子蘭等人排擠被流放。相傳當楚國郢都淪陷後,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記載了屈原懷石自投汨羅江,點出了屈原投江的地點和方式。其他文獻如《世說新語》《續齊諧記》《荊楚歲時記》等則將屈原投江時間記為准確的五月五日,這或許是對五月五日節俗的一種迎合。
端午節祭祀屈原,最早可見史料是南梁吳均的《續齊諧記》,其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後人遂以此認為端午節源自祭祀屈原。
屈原捨身取義、高潔的品質被後人尊敬,成為歷代文人的楷模,他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具有強大的感召力,甚至東南亞十幾個國家將端午節作為自己國家的節日。屈原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作為優秀詩人的才華歷來被人們傳頌,是中國人民崇敬愛戴的先賢。
第二種說法是為了紀念伍子胥。伍子胥是春秋楚國人,後為吳國大夫,一度助吳成為強國,後吳王夫差聽信讒言,令其自盡,相傳這一天正好是農歷五月五日,因此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第三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曹娥。曹娥,東漢會稽上虞人,著名孝女,《後漢書記》載:「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泝濤迎婆娑神,溺死,不得屍骸。」曹娥思念父親,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上虞人被曹娥的事跡感動,所以他們將這一天定為紀念她的節日。
可見,歷史上不少地方都曾以本地名人為紀念對象。顯然,先有「五月五日」節俗,後有不同名人附會。名人紀念豐富了「五月五日」節俗活動,成為後來端午節民俗活動的一部分。
端午節與地域文化龍舟競渡,是端午節的具有象徵意義的一種文化。時至今日,全國各地人們在端午節劃龍舟紀念屈原的習俗十分常見,長江中下游地區龍舟賽最為盛大,影響最大。蘇宋代文學家蘇軾在《六幺令·天中節》的一詞中寫道:「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弔祭江誦君賦。」
此外,很多詩人在作品中描繪賽龍舟時熱鬧喧囂的場景和水手們高超的劃船技術。如明代詩人袁宏道《午日沙市觀競渡感賦》中寫道:「金鱗圻日天搖波,壯士麾旄鳴大鼉,黃頭胡面錦魅額,疾風怒雨鬼神過,渴蛟飲壑猊觸石,健馬走坂丸注坡,傾城出觀巷陌隘,紅霞如錦汗成河。」
從端午節的一些其他習俗中也能看出明顯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地理標識。艾、菖蒲和蒜被稱為「端午三友」。南北朝時,長江流域的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采艾要在雞未鳴以前就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有的還將艾草紮成虎形,再粘貼艾葉於其上。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們和蒜一樣都有殺菌作用。
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菖蒲作寶劍,以艾作鞭子,以蒜頭作錘子。古人認為「端午三友」可以避免蟲蛇叮咬。江南地區,有的習俗是在端午節飲菖蒲酒,則其葯用效能就更為直接。通常是在節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黃,浸入酒中,節日便可飲用。
端午節采葯與浴蘭湯也是古老的習俗,據《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競采雜葯,可治百病。」由此可見,端午節采葯的習俗最初盛行於荊楚一帶。
與端午采葯一樣,端午浴蘭湯最初也是盛行於荊楚一帶的。《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當時的蘭不是現在的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在廣東,則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葯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適宜,這一風俗至今流傳。
古老的端午節,歷經千年傳承,民俗活動不斷豐富,衍生出許多習俗。各地有多種習俗,各具特色、豐富多彩,劃龍舟並不是普遍的唯一的活動,而拴五色線、飲雄黃酒、用雄黃畫額、佩香囊、熏艾草、掛菖蒲等已日漸式微,唯有粽子經久不衰。
小結如今,端午節已成為全國法定假日,成為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具有深厚的文化精神。
端午節具有時間上的轉換意義,也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端午節習俗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理念以及生存智慧,是人們一種儀式感、娛樂性的表達方式,端午節文化起源於中國人和諧的自然觀念和豐富的精神世界
6、五月初五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麼?
五月初五端午節的來歷: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
風俗: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
端午節的影響
日本
日本自古以來就有過中國節的傳統。在日本,端午的習慣是在平安時代以後由中國傳入日本的。從明治時代開始,各節日都改為公歷日。日本的端午節是公歷5月5日。
端午節的習俗傳到日本之後,被吸收改造成為日本的傳統文化。日本人在這一天不劃龍舟,但也跟中國人一樣會吃粽子,並在門前掛出菖蒲草。在1948年,端午節被日本政府正式定為法定的兒童節,成為日本五大節日之一。
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人民認為端午節是一個慶典,是祭天的時候。韓國人將『端午』稱為『上日』,意思是「神的日子」。在農業社會時期的朝鮮半島,民眾共同參與的傳統祭祀活動,祈求豐收。
在祭祀舉行時會進行假面舞劇、韓式摔跤、盪鞦韆、跆拳比賽等具有朝鮮地方特色的活動。韓國這天會祭拜山神,用菖蒲水洗頭、吃車輪餅、盪鞦韆、穿韓國的傳統服裝,但不劃龍舟,不吃粽子。
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韓國申報「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話是「端午節原本是中國的節日,傳到韓國已經有1500多年了」,可見其本來源於中國,它原名「江陵祭」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直到1926年,因為其時間是從每年的陰歷四月十五持續到五月初七,與中國的端午節相近,才更名「江陵端午祭」。
7、五月初五是什麼節,這天有什麼習俗,為了紀念誰
五月初五即端午節,這天的習俗有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等,為了紀念屈原。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將端午節與屈原聯系在一起,其實要到六朝才出現,不過這種說法卻最為流行。屈原是楚國人,春秋時各國歷法均不相同,如屈原在楚歷五月五日投江,秦歷也只會記作二月五日(據睡虎地秦簡,秦「五月,楚八月」)。
(7)5日初5為什麼是端午節擴展資料
端午一詞,與我國古代天乾地支紀年法(同時紀年、月、日、時)有關,按「干支」紀月法,五月為「午月」。「端」字有始、正的意思。
中國民間也俗稱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蒲節、浴蘭節、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屈原日、躲午節、解粽節、天醫節、端禮節、五月當午等等。
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端午食粽與扒龍舟,已不僅僅是節日習俗,更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不斷浸潤著古人對於節令的認識,也不斷融合著神話、傳說、歷史與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