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掛飾怎麼縫
1、迷你小掛飾手工怎麼做
迷你小掛飾手工做法如下:
香包小掛飾
香包是古時候就已經出現的一種掛飾,樣式美觀的同時還帶有香氣,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那麼我們今天就介紹一下香包這種小掛飾的製作吧。
工具:小細繩、彩色的布、剪刀、乾花瓣、針線
製作方法:先用剪刀裁下一塊自己覺得大小合適的布,布的形狀可以是多樣化的,不過最簡單的還是矩形的布了吧,因為這樣方便我們後面的縫針。
然後我們就可以縫針了。首先穿線,將線穿過針孔後再把線的尾端繫上防止掉線。針線弄好之後我們把剪好的布拿在手中,將好看的一面對折,然後用針線縫上另外的幾面,注意不要全部縫上因為我們還要留一面塞花瓣進去了。然後把縫好的包的裡面翻到外面也就是好看的一面翻出來,這樣好看些。
縫好之後我們將乾花瓣放在裡面,花瓣可以多塞一些,鼓鼓的香包才好看嘛。 最後就是做繩子,先把繩子剪為3根一樣長的,然後系在一起,短的一面留著系在放的地方那裡,長的一面編辮子,編好後也要繫上不然會散開。編好之後在繩子上系一個大大的結。
最後,將繩子有大大的結的一面放到塞了花瓣的香包中,放好後再把那一面也縫上。
2、端午節的裝飾品大蒜五色線怎麼做
五綵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
而五種顏色不是隨便用哪五種顏色就行,而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
同時,分別象徵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可以驅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製成的五綵線佩戴時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上。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
漢代應助《風俗通義》有記:「五月五日,賜五色續命絲,俗說以益人命。」《荊楚歲時記》載:「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另外又有稱長命縷、續命縷、辟兵紹、五色縷、朱索等。據說也是因屈原而起,可以驅除災害。
為什麼五彩絲線有這么大的威力呢? 在東晉葛洪的《抱朴子》中又記述有將五色紙掛於山中,召喚五方鬼神的巫術,大概是以五色象徵五方鬼神齊來護佑之意,源於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
另外,可能源於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俗。《漢書·地理志》記越人「文身斷發,以辟餃龍之害」。晉人劉義慶《世說》等書,記以五色絲纏繞粽子,以投入江中,為蚊龍所憚。雖系傳說,卻透出了一絲值得玩味的信息。五色絲系於臂上,或為文身遺俗,另外還有其他佩飾之物。
比如,《太平御覽》引《風俗通))佚文:「又有條達等織組雜物,以相贈遺。」條達,即彩色織絲帶,亦與五色絲相行。又有佩贍賒以辟兵之俗(此俗久已失傳,僅《太平御覽》中有記載)。
這些習俗傳到後世,即發展成許多種漂亮好玩的香囊等飾物。如《東京夢華錄))記北宋開封過端午要購,「百索、艾(多年生草木板物,葉子有香氣,可入葯,內服可做止血劑,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篙或蘄艾)花、銀樣鼓兒花」。是佩戴飾物。
《武林舊事》記南宋杭州時賜予後妃諸臣:「翠葉、五色葵榴、金絲翠扇、真珠百索、釵符、經筒、香囊、軟香龍誕佩帶。」清《帝京歲時紀勝》:「幼女剪綵疊福,用軟帛緝縫老健人、角黍、蒜頭、五毒、老虎等式。」是在端午制小人形(由古代艾人發展而來)、粽子、蒜頭、五毒、巷虎等形的小香囊佩戴。
《清嘉錄》中記有另一種健人:「市人以金銀絲制為繁纓(古代帽子上系在領下的帶子)、鍾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為之者,供婦人插鬃,又互相獻賚,名曰健人。」婦女也於髻上戴艾,插石榴花朵,既可驅邪,又兼裝飾。
應劭的《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五彩縷有叫「五色線」、「朱索」、「百索」等,是端午節必備的物品。陝西風俗,端午節當天把彩色絲縷拴在小孩的手腕、腳腕和脖頸上,據說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丟進河裡讓水沖走。
由戴五綵線而演變出戴香囊的風俗習慣。香囊俗稱香布袋兒,也是端午節人們必戴的物件。香囊由各種花色的布縫制而成,內裝由丁香、香草、白芷、甘松、蒼術和雄黃等製成的香料粉,用五綵線作索戴在小孩身上,其作用也是祛病避邪。如今,香布袋的形狀種類繁多,體現出時代特色。當然,在小孩子身上塗雄黃酒也是為了避邪強身。正因為有這么多的作用和意義,所以,端午節戴五綵線、香布袋兒和塗雄黃酒仍延續至今而不衰。
3、端午節帶紅繩有什麼講究?
五綵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而五種顏色不是隨便用哪五種顏色就行,而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徵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可以驅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製成的五綵線佩戴時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上。又有一說如果小孩還沒滿一歲,就只系紅色的綵線。
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 1.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系於臂膀; 2.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 3.五彩繩折成方勝,飾於胸前; 4.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 5.以五彩絲線綉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尊長。
端午節過後的第一場雨後,要將紅繩摘了下來。因為對於系五紅繩的人來說,可以幫助他避邪,脫離煩惱,憂愁。所以 端午節過後的第一場雨後要扔掉紅繩,以便遠離邪惡,煩惱,憂愁,讓他們伴隨著雨水流走,永遠都不要再回來,並給你帶來一年的好運.
4、迷你小掛飾手工怎麼做
看看自己喜歡哪種掛飾,可以先找一個圖樣,或者在網上進行搜索,喜歡哪種就畫下來,有的上面有詳細的裁剪製作步驟,照著一步步製作即可。
如果仔細觀察,發現我們可以做的小掛飾大多是用布做成的,有巴掌那麼大的一塊布就夠了,再在上面加上一些金絲銀線,球球珠子什麼的做裝飾,最後加上根結實點的絲線就成功了。
我們每家都有淘汰下來不穿的衣服,想要製作小掛飾也不用特意去買布,就用舊衣服上面的布就行了,順便還可以連同衣服上的裝飾一起用上。創意做好了,圖紙畫好了,將針線包做好,就可以開始縫制了,縫制好後的小掛飾,裡面塞上些棉花讓它鼓起來。
5、端午節有個習俗是佩長命縷,長命縷是怎麼做的呢?
長命縷是端午時的厭勝佩飾,長命縷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百索、辟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去邪祟、避災除病、益壽延年。此俗始於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佚文》:「以五彩絲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長命縷,一名辟兵紹」。
長命縷是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葯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元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6、端午節布藝香包的做法
端午節時,除了吃粽子,還可以做布藝香包,下面就說說端午節布藝香包的做法。
工具/材料布、針線、紅繩、剪刀、香料
准備兩塊一樣大的布、香料、彩繩,香料可以是有香味的乾花,也可以是艾葉等中葯材,不但有香味,還可以驅蟲。
准備兩塊布疊在一起,用針線把側面和底部縫好,上面的開口處不縫。
側面和底部縫好後,將布兜翻過來,正面朝外,將香料放進布兜中。
用針線把開口處的邊緣縫好,再用彩繩穿在開口處,上下兩片布都穿好繩子,兩個繩子頭打個結,然後從兩邊拉緊繩子,布藝香包就做好了。
7、端午節手工製作圖片大全
端午節時,用卡紙做一個小粽子的掛飾。
工具/原料:白色卡紙、彩筆、剪刀、打孔器、紅繩、穗子
1、先用彩筆在白色卡紙上畫一個邊角圓圓的三角形,表示一個小粽子。
2、用彩筆在三角形中間畫四條弧線,表示小粽子的衣服邊緣。
3、用黑色彩筆在三角形上方畫一條鋸齒形狀的線,表示它的頭發。
4、再用黑色彩筆在頭發下面畫出它的眼睛和眼珠,並塗上黑色。
5、用紅色彩筆在眼睛下面畫一個月牙的形狀,表示它的嘴。
6、用黑色塗頭發,用棕色塗衣服的邊緣,用綠色塗它的衣服。
7、用剪刀將畫好的小粽子沿著邊緣輪廓剪下來。
8、用打孔器在三角形的上下兩側各打一個小孔。
8、十字綉的小掛飾怎麼縫合
是的,要沿著你綉的形狀剪下來,不會剪壞的,剪的時候多留下一到兩行的餘地,然後再用透明的線縫上,縫好後,根據需要再做進一步的修剪,做好後會非常漂亮的,我剛開始的時候有跟你一樣的擔心,怕剪壞,不會壞的,放心吧。
9、端午節五色線怎麼綁好看?哪幾種顏色
五色線顏色是青、白、紅、黑和黃色,系起來綁在手腕上就很好看了。
五綵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五種顏色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徵東、西、南、北、中,蘊含著五方神力,可以驅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表達了人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五色習俗:
中國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或為越人文身遺俗。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
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