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麼會傳承下來
1、端午節的節日由來:端午節,本是上古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2、 端午節的傳統民俗: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仲夏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日,以扒龍舟形式祭龍是端午節的重要禮俗主題,此俗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盛行。此外由陰陽術數及季節時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習俗。根據陰陽術數,午為陽,重午為至陽。古人把端午日午時,三午相重,視為極陽時分,最能辟陰邪。古人還把端午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稱為「龍花會」,有「千載難逢龍花會」之說。夏季是陰陽二氣相爭的時節,陽動於上、陰迫於下,午月純陽正氣,為陰邪所懼。夏季也是一個驅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陽氣旺盛,萬物至此皆盛,是草葯一年裡葯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這天採的草葯祛病防疫最為靈驗、有效。由於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匯聚最利辟陰邪以及這天的草葯神奇特性,因此自古傳承下來的很多端午習俗都有辟陰邪與祛病防疫內容,如掛艾草、午時水、浸龍舟水、拴五色絲線辟邪以及洗草葯水、薰蒼術祛病防疫等等習俗。
2、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起源傳說有幾種,一是為了紀念屈原,二是為了紀念伍子胥;三是為了紀念曹娥,這是民間的傳說,三者都具有中國傳統的忠孝精神。而忠孝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所以我們過端午節其實就對民族文化的一種傳承。
習俗就多了,每地不同,有吃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手戴五色線的等等。
3、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端午節的由來是:
相傳,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但卻再也沒有撈到屈原的屍體。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傳統民俗: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仲夏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日,以扒龍舟形式祭龍是端午節的重要禮俗主題,此俗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盛行。此外由陰陽術數及季節時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習俗。根據陰陽術數,午為陽,重午為至陽。
古人把端午日午時,三午相重,視為極陽時分,最能辟陰邪。古人還把端午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稱為「龍花會」,有「千載難逢龍花會」之說。夏季是陰陽二氣相爭的時節,陽動於上、陰迫於下,午月純陽正氣,為陰邪所懼。
夏季也是一個驅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陽氣旺盛,萬物至此皆盛,是草葯一年裡葯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這天採的草葯祛病防疫最為靈驗、有效。
由於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匯聚最利辟陰邪以及這天的草葯神奇特性,因此自古傳承下來的很多端午習俗都有辟陰邪與祛病防疫內容,如掛艾草、午時水、浸龍舟水、拴五色絲線辟邪以及洗草葯水、薰蒼術祛病防疫等等習俗。
4、端午節起源於 , 因為 而得以傳播發揚.急!!!!!!!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節、蒲節、重五節、端陽節、天中節、天長節、五月節、女媧節、龍
子節、詩人節、女兒節、娃娃節、龍船節。香包節、沐蘭節、白賞節、解粽節、粽包節,時在農歷五月初五(唯溫
州地區為紀念明代忠臣劉景下獄而定在五月初四),並有「小端陽」(五月初五)與「大端陽」(五月十五)之分。
據晉周處《風土記》記載「端者,初也。」即每月初五這一天,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當時的宰相為了討
好皇帝,避「五」字的諱,於是把「端五」改為「端午」。這一改意思更加明確,古代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
月為卯,順次五月為「午」,因此端午即五月初五。
端午節的起源、傳說頗多,主要的有:
①普遍的說法是紀念受國詩人屈原,據唐文秀《端午詩》記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
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②紀念各族英雄人物。這裡麵包括替父報仇雪恥的伍子胥。安貧守節的介子推,為操練水軍而創設龍舟競渡的
越王勾踐,威震西域的伏波將軍馬援,反對朱棣篡位的諫臣劉景,投江祭父的孝女曹娥,大理白族堅貞不屈的白潔
夫人,西雙版納神勇的傣族王子岩洪蹩,苗家的屠龍英雄保兒,採集百花降病魔的藏族姑娘蓮花,歲暮捉鬼的鍾馗,
忠於愛情的蛇仙白
娘子等。
③原始宗教的植物崇拜。如《詩經。大田》中有「與其黍稷,以享祭祀」的記登,以及《風土記》中「仲夏端
午,烹騖角黍(粽女)的記載。
④夏商周三代的蘭浴說。道教定農歷五月初五為「地臘」,是日要香場沐浴,驅逐瘴氣,祭奠神祖,以保平安。
⑤古代吳越民族的圖騰祭說。吳越先民斷發文身,以「龍子」自居,每逢端午,都要賽龍舟、拋筒粽娛神,以
求部落昌盛,以上諸說,長助並存,沒有定論。
端午節的禮俗、食俗。
①避惡去毒。古人認為五月是個「惡月」,「陰陽爭,血氣散」,漢人應劭的《風俗通義》甚至有「俗說五月
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記載。因此自古便有端午避惡去毒的禮俗。《夏小正》提倡「蓄采仙葯」,《後漢
書》主張「朱索五色柳桃印為門戶飾,以止惡氣」,《荊楚歲時記》也肯定「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的作法。因此,後世端午節由許多習俗與食俗(諸如掛鍾馗像,貼午時符,採集蟾酥和草葯,懸掛菖蒲、艾草、
石榴花、大蒜頭和龍船花。祛除蠍子、毒蛇、壁虎、蛤蟆與蜈蚣等五毒;飲用雄黃酒、硃砂酒和菖蒲酒,小兒塗雄
黃、佩香袋、掛葯包與系五彩絲,賜扇,沐格蘭湯;熙游避災,露天飲宴;賽龍舟;比武;吃鹹蛋和粽子,喝龜肉
湯等),無不出自避兵鬼、驅魔癘、止病瘟、強身體之目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端午節應當是個防禦疾病、衛生保
健的節日。
為了使之更有情趣,它在傳承過程中還融進了祝福、納吉、游戲、踏青、競技、美食等內容,顯得文采煥燦,
英華紛
披。
更有意味的是,端午節的許多宴席均用葯物或避邪的名稱命名,如《東京夢華錄》記載的「艾人宴」,《武林
舊事》記載的《禳會宴》,《勝飲篇》記載的「菖蒲宴」,《歲時廣記》記載的「解粽宴」等,這都可作為「端午
辟惡」的佐證。
端午節各地有不同的風俗,較流行的有龍舟競渡,也叫賽龍船,傳說是為了拯救落江的屈原。其它的活動還有
插艾、貼符、掛圖等。
5、端午節為什麼會流傳至今
這樣一個古老的節日,被銘記並流傳至今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一位詩人,
延續千載的愛國情懷
第一次成為法定節日的端午,遭遇了5·12汶川地震後的中國。
忠貞、愛國。這兩個詞在今年的端午前夕被一再提及。汶川大地震後所彰顯的民族凝聚力,所激起的愛國情懷,讓我們重新審視端午節被商業社會淡化的深刻內涵。
任何一個節日都有其獨特的精神意義,都不是無緣無故被創立、被記住的,尤其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其主要功能在於倫理道德的傳承而不是僅僅給人們以歡娛休閑的機會。
從這個層面上,回答「端午節是怎樣被記住的」這個問題,有一個人是無法迴避的:屈原。這位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拒絕在黑暗的政局中同流合污,眼見國破之難卻無法救民於水火,在五月初五懷石自投汨羅江,以死明志。當地百姓聞訊劃船撈救,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於是,百姓投下粽子喂魚以此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端午吃粽子、劃龍舟的來歷。
其實,端午並非始於對屈原的紀念,上海民俗文化學會會長、華東師大教授仲富蘭告訴記者,「最早,端午是"避邪"之日。農歷5月,先秦時代被稱為惡月,初五稱「毒日」,5月初五就是禳毒驅邪的日子。」關於端午紀念的人物,也有幾種說法,有說是為了紀念春秋時吳國宰相伍子胥,或是紀念東漢時上虞孝女曹娥,但出於對屈原高潔品性的尊崇、愛國之心的敬意,紀念屈原之說最廣為人接受。也正是如此,才成就了端午節的歷史地位,湖南省文聯副主席張勁松認為,如果沒有屈原的人格精神注入端午習俗,端午很可能在歷史的傳承選擇中成為一般性的地方節日。
現在可以理解了,端午節是怎樣被記住至今的?因為被記住的首先是一種愛國激情和精神。這種激情和精神在屈原之後歷代相傳,在這次地震中,中國人就用熱血和生命作出了印證:人民教師張開臂膀護佑學生,用生命詮釋了「太陽底下最神聖職業」的榮譽;解放軍官兵在餘震中爬進廢墟,從死神的魔爪下拉出傷員;美麗的女警官放下襁褓中的嬰兒,把乳汁留給了災後降臨的新生命……
汨羅江的江水滔滔而去,但中華文明賴以傳承的道德情操依舊,包容天下的仁愛和良知未泯,捨生取義的勇士猶在……歷史將像銘記屈原一樣銘記!愛國情操不滅,國之魂長存,不僅端午,所有承載了中國人民共同記憶的重要日子,都將被永遠記住。
一樣食物,
屬於中國的溫暖之味
「上海的粽子真好吃!」
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治療的災區兒童倩倩告訴記者。端午將至,幾乎每天都有志願者給小朋友們送來不同口味的粽子。大寧社區的居民則乾脆把箬葉、糯米搬到了第十人民醫院愛心病房,和部分來滬治療的四川傷員及其家屬一邊聊天,一邊包粽子。
小小的粽子,在這節日里,成為人與人之間愛的橋梁。身處異鄉的災區人民,一定能在粽子里品嘗出家鄉的味道,品嘗出上海人民的深情厚誼,品嘗出同屬於中國人的溫暖記憶。
小小的粽子,不僅是食物,也是傳播歷史與文化的工具。「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在汨羅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時,大家拿出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就是粽子的雛形。後來,端午節吃粽子就成為一種習俗。」仲富蘭告訴記者。
端午是怎樣被記住的?不要小看了粽子的作用。節日是共同記憶得以延續的載體。但在訴說古老故事,表達共同情緒時,人們還需要一致的行動方式。吃粽子就是這樣一種行動,它與端午節的關系,說到底,就是儀式與節日的關系。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華東師大教授陳勤建這樣告訴記者:「作為群體所有成員都參與的活動,儀式是紀念與傳承最原始的語言和載體,儀式是內心思想的外化,是真摯情感的表達;有了儀式,才有鄭重其事的神聖感,才具可重復性地一代代往下傳承。」
仲富蘭則認為,節日的儀式,往往是在生活實踐中自然產生和形成的生存習慣。端午節很多儀式都是此類,像賽龍舟、佩香囊和插艾葉菖蒲、飲雄黃酒……不過,粽子的地位尤其特殊,或是因為民以食為天,「吃」在先民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的緣故。其實不光端午,很多重要節日,都有特定食物。比如中秋節的月餅、重陽節的重陽糕、春節的餃子……
食物的味道,某種程度上,就是節日的味道。在這節日里,一隻只「愛心粽」正直送災區:浙江嘉興的10萬只粽子被送到廣元;四川丹棱的1萬只粽子送往彭州;杭州人人集團將10年慶典的錢省下,采購6萬只粽子送往災區……
端午是怎樣被記住的?我們相信,吃過這些愛心粽子的人,都將記住這粽子的味道,記住今年這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一種文化,
堅守傳遞的永恆紀念
聽過這樣的龍舟賽號子嗎?
「萬眾一心,重建家園!」6月2日上午的汨羅江畔,所有參賽選手,都是喊著這個號子完成比賽的。
而原本,他們訓練時的號子是「一、二、三,加油!」此外,這場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系列文化活動的開幕式之前,所有人員全體肅立,默哀1分鍾。
這些,都是為了紀念這次汶川地震中的死難者。
「端午也有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一面,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像懸白艾、掛菖蒲、佩香囊等傳統習俗,可以宣傳防病抗疫的健康知識。在抗震救災的當下,過好一個健康的端午節,也是很有意義的。」仲富蘭說。
端午是怎樣被記住的?從驅邪避疫,到紀念屈原,到今天對汶川大地震死難者的悼念,這個節日被不斷附加新的意義、新的功能,也在不斷增強新的感染力,得以更好地傳承。
這種不斷的發展,使端午節成為一個非常龐大的文化體系,甚至傳到了海外,各地都有不同習俗。在南京,各家老小會以清水一盆,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再用此水洗眼,可避眼疾;福州舊俗,在端午節,媳婦要以團粽、扇子等進獻公婆;四川石柱,要四人抬一個竹篾編的騎虎道士,敲鑼打鼓,上街遊行;在韓國,端午要祭酒神、祭山神、奉安祭、迎神祭,以及摔跤、投壺游戲等……「倒是中國城市生活中的端午稍顯單薄,但只要整個龐大的文化系統的一小塊邊角被留下,更完整、更系統的文化內涵就有望被吸收。」陳勤建說。
端午是怎樣被記住的?本質在於其體現和傳承了民族文化,展示了民族性格,是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標志。今年的端午,將更深刻,因為在對傳統文化精神的堅守中,還彰顯出對生命的尊重,對人性光輝的不曾遺忘。
端午是怎樣被記住的?對我們今天的紀念而言,也是個值得借鑒的好命題。在陳勤建看來,端午節以儀式表達對愛國詩人屈原的追思與緬懷,就同剛剛過去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為普通民眾設立的國家哀悼儀式相類似。
「彷彿只有經過這些儀式,我們才能處理好生者與死者的關系,才能讓死亡產生意義,不至於一片虛空。然後死者才算真真正正地死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安息"。」資深媒體人梁文道寫了一篇《有哀悼,才有真正的死亡》。
這個月初,地震博物館已開始選址。恐怕無人能否認,其使命就在於紀念,在於銘記。
紀念,需要在後人中傳遞和延續。而只有當紀念成了一種文化,永恆方可實現。
艾,又名家艾、艾蒿,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葯用植物。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驅蚊蠅、蟲蟻。
菖蒲是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因此,端午節時家家戶戶懸掛艾葉與菖蒲在門前,成為代代相傳的一大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