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過中秋節要拜什麼
1、在潮汕地區,中秋佳節會有什麼特殊的風俗習慣嗎?
中秋節一到,一年就快過到頭了,所以有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星期怕星期三的說法。說到過節,對於我這種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還真有一番喋喋不休的話要講呢。從小時候的盼望過節,到現如今的無感,這不僅是因為過節儀式的無趣,也因為人生際遇的坎坷。幾十年過下來,也就是那麼回事而已啊。
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幾乎都跟食物有關系,各個節日有它主要的食物特點,比如元宵節吃湯圓,清明節吃青團,端午節一定有粽子,中秋節當然離不開月餅了。而且各個地方的食物還有些同名不同味兒。既然吃食是過節的主角,那麼就先說月餅吧。汕頭的月餅也很有潮汕特色的,這邊比較傳統的叫法是朥餅,是脆皮的,餡兒其實比較單調,有所謂的雙烹的,聽起來比較有意思,但是吃起來會甜得齁,也就是一點冬瓜糖加一些叫不出名的甜甜的東西而已,再有就是綠豆沙,紅豆沙,黑豆沙。至於什麼蓮蓉啊,蛋黃啊,五仁啊,水果味啊,應該都是外地舶來品吧。
吃月餅時比較解膩的當然要數功夫茶了,這也是經常受人們提起和津津樂道的搭配了,可以說從會走路的小孩子到耄耋老人都會喝茶。中秋節正是處在收獲的季節,瓜果飄香,賞月怎麼能少得了水果?各種各樣的水果是必不可少的,比較有潮汕特色的要數余甘子和青橄欖了,還有柚子和石榴。中秋節的青橄欖才剛開始成熟,還不是橄欖最好吃最有味兒的時候,但是人們也迫不及待的開始買來吃了。余甘子又便宜又耐吃,解膩解饞,想想都有些流口水了。石榴象徵多子多福,柚子是象徵什麼還沒考究過,不過一般柚子是外婆送給外孫的中秋節禮物,這是為什麼?待考。八月十六日是女兒回娘家的日子,中秋節外婆先送外孫禮物,第二天女兒回禮,算回娘家團聚吧。
潮汕人幾乎所有的傳統節日都要祭祀祖先和拜拜各路神明,所以中秋節這天一早,各個大小廟里就會人來人往,大媽小媳婦提著祭品,來到廟里,虔誠的跪倒在神像前念念有詞的祝禱,然後就是香火紙錢的味兒充斥彌漫的氣息了。祭祖是在中午或者晚上,也是非常熱鬧隆重。晚上的節目就是拜月了,拜月一般由家裡年長的女性主持,不是奶奶就是媽媽。供品是月餅,水果,香茶,蠟燭,紙錢,比較講究的人家還有鮮花。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喝茶聊天,小孩子一定是最高興的,畢竟好奇心是他們的天性。這一天真的很難得,家庭和睦的話會給小孩子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很多人喜歡過節就是想一次次的體會這種溫馨的氣氛的。
現在物質豐富,天天像過節,想吃什麼就能吃到,粽子可以天天吃,比月餅好吃的東西也多了去。至於拜神祭祖的事實在是太假了,拜月就更加愚昧可笑了,有些人倡導弘揚傳統文化,但是他如果親身經歷潮汕人的拜神祭祖活動他就知道有多封建迷信了,鋪張浪費,愚昧無知,根本與文化無關。
真的一年比一年對過節無感了,中秋節與春節一樣味道越來越淡了。中秋節也是團圓的節日,所以一家團聚其樂融融是重點。月到中秋分外明,秋高氣爽,我更加喜歡的是整個秋天的涼爽和天高雲淡。
2、潮汕的中秋習俗
在潮汕,自古有中秋節有拜月的俗,但拜月是潮人婦女和孩童的事。「女不祭灶,男不圓月」,古已成例。潮人拜月稱為拜月娘。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稱為月娘。婦女拜月的重要心願還在尋找一個好夫婿。潮汕有一首民謠道:「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團團圓。好夫婿,結良緣。今年團圓,明年團圓。年年團圓。」
在潮汕,中秋節將到來的時候,各家各戶的主婦便忙著用糯米碾成粉末兒,然後摻上白糖漿攪勻,再用一個個木模子,把它們壓在鏤凹進去的部分裡面。壓結實了,磕出來,便成了一塊塊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月糕」。「月糕」花紋漂亮、清白如雪,一些動物形狀的月糕更令孩子們愛不釋手。此外,還有一種用花生炒熟了加麥牙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無比。中秋節當天下午,家家戶戶還要祭祖。所以一些人家中秋節這天一大早,甚至提前一兩天就開始忙開了。鹵鵝、做果、購買貢品,忙得不亦樂乎。
當三五之夜到來、玉兔東升時,人們就將大方桌擺在院子中央,然後,拿兩根甘蔗在方桌上扎一個拱門,稱為月宮門。祭月時,常讓小孩子供上新買的文具——筆、課本和書包等,祈求「月娘」保佑孩子讀書聰明,成績優秀。並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後用剛從井裡打上來的「井心水」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聽眾朋友,您是否記得您的母親將您的新文具放上祭壇那虔誠的表情呢?那是母親對子女最真誠的禱告,希望「阿娘」能保佑自己的子女學業有成,出人頭地啊。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可是父母們的期盼。他們會從祭壇取下一點煙灰,小心冀冀的用心包住,泡在「井心水」,讓小孩喝下。說那是「阿娘」賜予的靈丹妙葯,喝下後會機智靈敏。這樣的說法雖不可信,但這卻反映了長輩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夜漫步潮州城鄉,還能聽到咚咚咚的謎鼓聲和悠揚的弦樂聲,人們穿梭於各個街道、社區的燈謎台,駐足在涼亭內、祠堂前聽潮樂,熱鬧非常。
暮色降臨,玉兔東升,潮人賞月的活動也就開始了。中秋賞月,根據各自不同的愛好和條件,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式。潮人或設家宴於月下,為孩子們講述「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等古老的神話故事,共賞天倫之樂;或陳月餅、酒饌、柚、柿、楊桃、菠蘿、石榴、油甘、橄欖、香蕉、芋頭等食物於庭院、樓台,全家人在銀色的月光下一面聚談,一面品嘗節日的佳品。拜月都在露天,城市樓上居民則在陽台天台,面向月娘。假若碰到「雲蓋中秋月」的情境,也要等著有點月光才祭拜,總盼望月娘能給光彩。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糯米飯、米粉條砌塔山,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紮成孔雀,用柚牙裝扮白鴿等等,在汕頭則較少見。現代人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購物方便,不象從前工巧。或爭先佔坐酒樓玩月,以先睹月色為快;或到汕頭港灣、中山公園、金砂公園等地駕輕舟泛江海作月夜之游;或徘徊於街市,以睹節日晚市熱鬧的場面;潮人的婦女們也盛裝出遊,互相往來,嬉戲在在月光下。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中秋節跟春節一樣熱鬧。潮汕的中秋節儀式感滿滿:要「拜老爺」,」拜月娘」、「燒瓦窯」、迎花燈、賞月、泡工夫茶,吃朥餅、全家團圓!
月餅從宮廷傳至民間,從「小餅」和「月團」發展到全國五大月餅:廣潮京蘇滇,深受人們喜愛!在中國最講究吃的潮汕,除了送月餅還可以送這4種美食:大閘蟹、茶葉、水果、酒,寓意滿滿!
-01-大閘蟹:財富
大閘蟹的寓意
在潮汕一隻螃蟹就可以做出一鍋鮮甜美味的粥。潮汕最出名的美食除了「潮汕牛肉火鍋」,還有一種叫做「潮汕砂鍋粥」。中秋是大閘蟹最美味的時候,膏多、黃多!送大閘蟹的有多種寓意:
1.「蟹」諧音「謝」,送蟹寓意「送謝禮」,對有幫助過自己的親友表達感謝之情!
2.蟹橫著走,寓意「發橫財」、「橫財到手」、「橫行天下」,寓意祝福親友事業可「縱橫天下」,一帆風順,財源滾滾來!
3.蟹的八條腿和兩只大螯,夾住東西就不肯松開,將蟹煮熟後樣子通紅,寓意「八方來財」、「守住錢財」和「鴻運當頭」!
-02-茶葉:健康
茶葉的寓意
潮汕的中秋節是先「拜月娘」再與家人一起賞月、泡工夫茶、吃月餅、下棋、猜謎......其樂融融!在潮汕泡工夫茶肯定是少不了潮州鳳凰單叢茶,既有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甘醇,具有色翠、形美、味甘、香郁的特點。
茶葉中含有兒茶素、咖啡鹼、葉酸等成分,可以增進人體健康。所以送茶就是「送健康」!茶葉的種類特別多,有紅茶、綠茶、黑茶、青茶、白茶,黃茶。
送茶葉也可以選中國十大名茶:洞庭碧螺春、西湖龍井、六安瓜片、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君山銀針、黃山毛峰、武夷岩茶、都勻毛尖、信陽毛尖。
-03-水果:團圓
潮汕中秋節「拜月娘」肯定也是少不了水果,像平時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的:橘子、蘋果、葡萄、香蕉肯定是少不得的,但是在中秋節這個時間潮汕最有代表性的肯定是:柚子和林檎。
柚子
1.柚諧音「有」、「佑」,送柚子寓意:「年年有餘」,「平安保佑」!
2.柚子俗稱「團圓果」,柚子外形渾圓,象徵「團圓美好」之意。
林檎
1.長得像佛像上的佛頭,所以又有俗稱「釋迦果」,寓意「吉祥如意」。
2.有抗氧化作用,延緩肌膚衰老,美白皮膚,葯用價值和營養價值非常高。
-04-酒:友誼
潮汕中秋節除了品工夫茶以後,還可以跟親友把酒言歡:「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白酒配小菜,紅酒配牛排,一起嗨起來!
1.酒諧音「久」,送酒寓意「友誼長長久久」、「情誼天長地久」、「親友健康長久」。
2.送白酒:保質期較長,越久越香醇,喝起來更醇厚,但不可貪杯。看過《戰狼》的都知道茅台,送這個既有面子,還有收藏價值!
3.送紅酒:寓意送「健康美麗」,對女性有促進肌膚血液循環,可美容養顏。
4.桂花酒:桂諧音「貴」,寓意送「貴人」!網紅李子柒2018年視頻中的自釀桂花酒,至今讓我記憶猶新,甜甜的酒寓意「甜甜蜜蜜」。
中秋節除了送月餅,以上這4種禮物寓意滿滿,大家趕緊根據自己的需求挑選禮物吧!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一家人團團圓圓,身體健康,財運亨通,友誼長存!
4、潮汕的中秋習俗
1,當銀盤樣的月亮(俗稱「月娘」)升上中天,穿著節日盛裝的少男少女便紛紛聚集到鞦韆前。按這里的風俗,女的不能盪鞦韆隻能觀看。能大顯身手的,就是小夥子們了。他們爭著盪鞦韆,比賽誰盪得高,轉得快。
2,潮汕地區的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之俗,還有相互饋贈月餅之舉,這就促進了潮汕月餅製作工藝的發展,由最初的家庭製作發展到專門作坊製作,潮汕月餅更被稱為潮式月餅而著稱於世;而意溪月餅、蘇南月餅和貴嶼月餅等早已聞名遐邇,與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和津式月餅並列,成為五種全國聞名的月餅之一。
3,除了拜月娘,有的農村還要燒瓦塔、燃煙堆。早晨,孩子們起床之後,到處拾瓦片、磚頭,然後抬著、挑著、抱著送到長輩指定的曬谷場上集中,由富有經驗的大人把這些瓦片、磚頭砌成一座空心塔。
(4)潮汕人過中秋節要拜什麼擴展資料
中秋節起源: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潮汕人的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1、盪鞦韆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當銀盤樣的月亮(俗稱「月娘」)升上中天,穿著節日盛裝的少男少女便紛紛聚集到鞦韆前。按這里的風俗,女的不能盪鞦韆隻能觀看。能大顯身手的,就是小夥子們了。他們爭著盪鞦韆,比賽誰盪得高,轉得快。
在圍觀者的歡聲笑語中,單座和雙座鞦韆向月娘拋出一道道彩虹,「十」字鞦韆騰空飛旋箍著一個個花環。盪得最高轉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從而獲得她們的愛情。
2、游月娘
天真無邪的童男童女們,自從訝訝學語,就纏著奶奶講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們金色的夢。於是到了中秋節,大人們就用竹子劈成材蔑,紮成了腳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邊紙糊成一輪滿月。
中秋夜,孩子們就在「月娘」肚子里點上蠟燭,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遊在朦朦朧朧的深巷中。老遠看去儼然是月娘落下凡間。金色的夢變成童男童女們捉得住摸得著的現實,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3、拜月娘
這天晚飯後,婦女們沐浴更新衣,忙著在能望見月娘的天井、門樓、廳前擺起桌子,紮上綉滿祥禽瑞獸富貴花卉的床裙,把洗干凈的水果、雲片糕、月餅擺上去;男人在一旁用紅紙剪成各式各樣吉祥物,一一貼在糕餅、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後,就點上紅蠟燭,焚上高香,開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入秋之後,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紅梨、菠蘿、香蕉、林檎、龍眼、楊桃、紅柿、牛心柿等競相上市,琳琅滿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節又被人們稱為「水果節」、「齋節」。
從前窮人省吃檢用也要買上幾塊月餅,實在買不起的會感到羞愧難當,拜月娘時淚流滿面,再三請求月娘恕罪。供品除了水果、糕餅,還必須供蒸熟的芋頭。
4、互贈月餅
潮汕地區的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之俗,還有相互饋贈月餅之舉,這就促進了潮汕月餅製作工藝的發展,由最初的家庭製作發展到專門作坊製作,潮汕月餅更被稱為潮式月餅而著稱於世;
而意溪月餅、蘇南月餅和貴嶼月餅等早已聞名遐邇,與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和津式月餅並列,成為五種全國聞名的月餅之一。
5、燒瓦塔
除了拜月娘,有的農村還要燒瓦塔、燃煙堆。早晨,孩子們起床之後,到處拾瓦片、磚頭,然後抬著、挑著、抱著送到長輩指定的曬谷場上集中,由富有經驗的大人把這些瓦片、磚頭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余,塔圍一人不能合抱,下面還留出塔門,只是上面沒有造塔剎。
然後把各家各戶派來的稻草、劈柴、青金樹葉填進塔里。月上中天,當村裡婦女們在案前對月禱祝、火化元寶時,一位長輩就在塔門點起了火,慢慢地,塔頂躥出了一串串火舌。
為了助燃和增加色彩,人們不時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塔里撒食鹽,爆發出一陣辟哩啪啦的響聲,不一會,火舌變成了火龍直沖霄漢,映紅了半個天邊。孩子們繞著火塔又唱又跳,大人們喝茶吃糕餅,談古論今,直到瓦塔燒成了通體透明閃閃發光的金塔。
6、燃煙堆
各家各戶把稻草、劈柴分別在村裡幾個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結束時,也象燒瓦塔一樣把柴草堆點燃。
6、潮汕中秋節傳統風俗
潮汕中秋節傳統風俗:
一、賞月拜月吃月餅
中秋節各地都有賞月和吃月餅的習俗。關於中秋吃月餅相傳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是傳說唐太宗在征邊勝利後將月餅分給百官品嘗的故事。
另一是說在元朝末期,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者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但朝廷官兵戒備森嚴,消息傳遞十分困難,他們便把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於月餅中,各路義軍見字即揭竿起義。潮汕的中秋吃月餅主要是源於此說。
二、芋頭祭祖,吃芋頭
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
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三、燒瓦塔
中秋夜燒瓦窯(即「燒瓦塔」)是潮汕的另一習俗。瓦窯高1至3米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瓦窯要用磚塊砌到一定的高度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瓦窯的下方要留一個窯門口,以供投放燃料。近年來,一些地方砌的瓦窯,則全部用磚條砌成,瓦窯的高也超出了3米,有兩三層樓之高,更是吸引了四方的人前來觀看。
四、降神
降神活動也是中秋夜一個神秘有趣的活動。據說,一到中秋,諸神也都出遊賞月。因此,這一天,人們只要通過特殊的降神儀式或咒語,就可以使神袛顯靈。於是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搞降神活動,主要有關戲童、請籃姑等等活動。
潮式月餅
燒瓦塔、關戲童、關阿姑,都是中秋節普遍舊俗。帶有娛樂性的現在還保留著。瓦塔是用廢磚瓦片在曠地上砌成的小塔,大小高低不等。塔頂留孔洞,塔心裝柴草,青少年燒塔以為樂。起火後,撒松香助燃,火光直沖塔頂引為壯觀;再撒鹽,噼啪作響,如放鞭炮。
有的地方還有賽燒塔之俗。凡燒得全塔通紅而不倒者勝。揭陽炮台等地,則有搭竹塔之俗,塔高有達數丈者。燃燒時,全塔盡燒,火勢猛烈,更為壯觀。
7、潮汕中秋拜什麼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潮汕地區,「拜月」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潮汕人習慣稱「拜月」為「拜月娘」。那麼,潮汕人拜月有什麼特殊的風俗呢?
潮汕人多稱「拜月」為「拜月娘」,因為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管叫月娘。
潮汕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拜月的主體主要為婦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進行叩拜。男人不拜月,那男人中秋節幹啥?滴茶!滴茶!來滴茶!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拜月都在露天場所,城市居民,在陽台天台或自家庭院進行;鄉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裡的大埕祭拜。
拜月的貢品主要有柚、柿、楊桃、石榴、油甘、菠蘿、林檎、芋頭等果蔬以及月餅、糕點、煎堆、油餅等。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糯米飯、米飯條砌塔山,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紮成孔雀等。
除了這些,還有形式多樣的紙貢品,裡面除了平時拜神都會用到的「大金」和可以折成元寶的「皇金」,還有印有八仙過海圖案的「案頭簾」、像桶一樣的「貢」,以及做成蓮花、菠蘿、仙桃等形狀的花籃。
潮汕有首歌謠唱道:「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團團圓。好夫婿,結良緣。今年團圓,明年團圓,年年團圓。」潮汕待出嫁姑娘拜月的重要心願是尋求一個好夫婿。
不少潮汕小孩在中秋拜月都喜歡在供桌上安放新文具和新本子,祈盼月娘保佑自己讀書聰明,成績優秀。
有時大人還要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後用「井心水」(剛從井裡打上來的水,打水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
潮汕人拜月娘的供桌上不能少的就是「芋頭」。傳說是百姓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芋頭」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瓦窯(即「燒蟻窯」)是潮汕的另一習俗。燒瓦窯有兩層意思:一是紀念當年潮州人民燃放煙火約好殺掉元兵的信號;二是因潮音瓦與「蟻」同音,燒瓦塔讀成燒「蟻」塔,把蟻燒死。俗稱中秋燒塔會把各家各戶的螞蟻燒去,來年不再有螞蟻或減少螞蟻的危害。
8、潮汕人是如何過中秋節的?
潮汕人的傳統節慶民俗依然存在著古樸的民風。中秋拜月、燒塔、賞月、吃芋頭、餅等是潮汕地區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拜月
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
吃芋頭
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燒塔
潮汕燒塔多為青少年玩樂活動,中秋前幾天,青少年們就忙碌起來,四處撿拾殘破瓦片,積聚枯樹枝、廢木片木塊,於中秋下午就開始砌瓦塔。塔的大小高低,依據積聚瓦片的多寡及參與者的年齡層次而定,10歲左右的孩子砌的是小瓦塔,一般只有兩三尺高。青年砌的規模較大,因為他們年齡大些,會從四方八面搬來瓦片,故砌的瓦塔往往有五六尺到一丈多高。瓦塔累砌也有講究,大瓦塔的塔基要鋪上紅磚條或灰磚塊,然後按「品」字形的格局構建。為了使塔身通風透氣和造型美觀,大的瓦塔常是兩片瓦片合在一起按「品」字形架放。塔下留出才目對的兩個門,一個用於投放燃料,另一個掏出木灰。塔的上端留出空口,供吐火舌、火炯之用。砌建瓦塔地方,大都在曠埕與廣場,在同一場地中,有時砌上幾個瓦塔。月亮升至半空以後瓦塔開始燃燒起來,至燃燒猛烈時,瓦片被燒得通紅透亮,塔口的火焰直沖雲天,就在這個時候,人們把粗粒的海鹽,一大把一大把地撒向塔里,瓦塔發出像鞭炮一樣的噼啪響聲,再撒上硫磺,燃放出藍色光焰,十分壯觀,招引廣大群眾圍觀欣賞。有的地方,還把燒塔作為競賽項目,塔建得高、燒得美和旺的,經群眾評議後給予獎勵。
月餅
中秋月餅是潮汕人一年一度的傳統食品,潮汕的傳統月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正圓形的占絕大多數,意為好兆頭,在次日,沒有一個潮汕人無不品嘗一下月餅的滋味的。潮汕月餅主要可分為三類:一是糕餅類,潮汕各地月餅,甜的、鹹的、葷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樣種類繁多。還有面餅、軟糕、書冊糕均為潮人送親戚之家佳品。可說潮人送月餅是睦親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