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門前插什麼草
1、端午節門口掛什麼草
端午節門口掛艾草,還有掛菖蒲。艾草和菖蒲的莖、葉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以端午節門上掛艾草和菖蒲既能起到應節的作用,又可以起到驅蚊、凈化空氣的作用。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而每個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獨特的習俗。就如端午節,我們知道在當天要吃粽子,而且還要在門口掛艾草或者菖蒲。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據說是黃巢造反的時候,所到之處基本上都是屠城。一天他帶兵路過鄉下一條小路的時候,看見一位婦人和兩個小孩子,婦人身上背著大的孩子,小的孩子跟著走。黃巢覺得奇怪,經詢問知道:背的是丈夫的前妻所生,路上走的是自己親生。黃巢深受感動,於是告訴婦人,決定不殺這一家人。讓她在端午節的早晨在家裡屋檐下掛上艾草和桃枝。於是,婦人把消息告訴了大家。隨後黃巢把這一命令通知了手下所有人。沒想到第二天進城,士兵們發現城內所有人家都高懸桃枝和艾草。城內所有人躲過一劫。黃巢率兵經過,發現每位人家門前都掛著桃枝和艾草。知道了一定是那位善良的婦人所為。黃巢遵守了諾言,沒有殺一個人。後來端午節清晨掛艾草和桃枝就作為一種保平安的習俗延續了下來。
2、端午節為什麼要在門上插一束艾草?起源於何時何地?有何典故?
傳說端午節插艾草的習俗,起源於我國的晉朝時期,艾草是中葯的一種,古人一直都認為插艾可以預防疾病。而且就以前來講,因為醫療水平不發達,葯物缺少等都會認為傳染病是邪祟作怪,而很少會考慮病毒學和醫學意義上的防病。
在古人的眼中「五日」是犯禁忌的日子,大家都認為五日是毒蟲盡出的日子,所以大家在五月初五並不稱「端五」而成端午。而相傳端午節就和現在的衛生節,勞動節相似,人們在這一天打掃家庭的衛生,灑掃庭院,然後掛上艾草,飲雄黃酒,在那個防疫意識缺乏的時代,他們認為這樣的做法可以防病殺菌清除毒害,進而得到一年的幸福安康。而端午佳節大家一般不說端午快樂而是說端午安康就是這個原因。
艾草在古人的眼裡有百福而且可以治病,大家在缺乏那個防疫意識的年代,都認為掛上葯草就可以去除百病,使身體健康。而且艾草古代開始就是針灸和熏葯用的植物,針灸裡面的很多方法都是以艾草作為主要成分,在穴位上燒制來治病的。關於艾草的葯用價值,在各種醫學典故,比如《本草綱目》等醫學著作里都有顯示,而且在古代的瘟疫期間,大家缺乏相應的意識,都會認為是邪祟作怪,很多醫者都會採用熏艾的方式來消毒殺菌,久而久之,平民百姓便會認為艾草有驅邪的功能。
艾草可以驅邪的說法,其實已經流傳了很多年,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用途非常廣泛,治療范圍很廣,而且葯用價值比較高,還很便宜,平民百姓也可以用得起。再加上很多醫者的推崇,所以久而久之就傳出了艾草可以驅邪治病的說法。
3、端午插門上的叫什麼 端午門上插什麼
1
4、端午節為什麼要插艾草在門前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葯草,插在門口,是端午節的習俗,寓意身體健康。
艾草是我國古代一種葯用植物。在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艾葉草,又稱艾蒿、艾草,是我國南方普遍都有的一種植物,在廣西桂林,更是直接用艾葉草的葉子包米飯來做著吃的。艾草的適應性較強,但以潮濕肥沃的砂質壤土生長較好,在池塘邊、村口、小橋邊,常會長滿野生的艾草艾草分布廣,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西北等地。我國大部分省區都有分布,多為野生,也有少量栽培,可一年一收。
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這些節俗圍繞著祭龍、祈福、攘災等形式展開,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