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端午節雄黃怎麼點

端午節雄黃怎麼點

發布時間: 2023-01-29 02:39:12

1、端午節為什麼要點雄黃

雄黃酒是端午節的美酒。舊時建寧幾乎家家釀雄黃酒,但多為男人飲,有些會喝酒的女人也飲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龐耳鼻手心足心塗抹一番。後來人們就在雄黃里加入艾葉、熏草等原料製成香包供婦女和兒童佩戴。

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

(1)端午節雄黃怎麼點擴展資料:

由於雄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熱後經化學發應變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稱的砒霜,人飲用後即會中毒,毫不誇張地說喝雄黃酒實際上等於吃砒霜,所以千萬不要抱著僥幸的心理,想著能不能以雄黃酒之毒攻毒,或者只喝一點雄黃酒不會有事,這樣做都是很危險的。

如果為了應端午節令,一定要用雄黃酒,可將其噴一點在牆角,驅驅夏日裡的毒蟲。

2、端午節為什麼要撒雄黃?

因為民間認為,每逢端午午時,蛇蟲繁殖,毒疫易生。所以端午就形成了各種驅毒的習俗。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葯。

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2)端午節雄黃怎麼點擴展資料:

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了「雄黃驅蛇」的說法。由於產量低價格昂貴,一直到了明代雄黃才走進普通百姓家。至今,在我國一些地區,端午節仍然保留著用雄黃塗抹在小孩額頭上的習俗。

端午節這一天,長輩會用雄黃在小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一是借酒中的雄黃驅毒,二是借王字代替百獸之王「虎」來鎮邪,祈禱小孩平安成長。

但要注意的是,雖然雄黃加熱或燃燒後,能夠達到一定的驅蛇效果,但雄黃的氧化產物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二砷,對人體同樣有較大的毒害作用,所以使用雄黃時要慎重,特別是孕婦要禁用。

3、端午節為什麼要點雄黃酒

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 流傳民間之《白蛇傳》故事,即是以雄黃酒解蛇虺諸毒,而現白蛇原形。

漢民族傳統節日習俗,一般在端午節飲用。雄黃酒需在太陽下曬,有的從五月初一曬到初五。作為一種中葯葯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葯。於是古代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但中醫專家和民俗專家認為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應該鄙棄,因為雄黃酒里含砷化合物,砷元素是三氧化二的主要成分,而市面上部分雄黃里混雜著三氧化二。
雄黃酒作為一種中葯葯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葯。於是古代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4、關於端午節的習俗點紅是什麼

在小孩子的額頭上用硃砂點一個紅點,認為可以避五毒,有的是用雄黃來點。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河曲縣志》雲:「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4)端午節雄黃怎麼點擴展資料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

1、吃粽子

古時為祭祀投江的屈原,荊楚之人農歷五月五日會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為恐魚吃掉,人們想出用粽葉包米,外纏彩絲。後來,吃粽子就成了端午節的風俗。粽子用江米、黃米、小棗做成,俗稱「二米粽子」。

2、掛艾草

端午節當天,人們會在院門前和房檐下掛艾草或菖蒲,蚊蟲害怕這種味道,能起到驅蚊的效果。

因為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古人稱之為「水劍」,說它可「斬千邪」。人們便會把菖蒲刻成「小人兒」、「小葫蘆」等形狀,掛在兒童脖子上,以求吉利。也會掛在門楣,起到驅魔祛鬼的效果。

3、賽龍舟

傳說楚國人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王作楫說,古人賽龍舟時在終點設了魚標、鴨標、鐵標,誰拿到這3個標就獲得了冠亞季軍。為了讓參賽者從遠處看到終點,古人還會在3個標上用錦緞打上蝴蝶結。

4、吃五毒餅

端午節臨近夏至,天氣越來越炎熱,細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於是食用五毒餅消病強身。據說,吃了五毒餅可以增強抵抗力,滅蟲免災。

5、鬥百草

古時人們到端午節,會結伴去郊外采葯,采葯途中會鬥草玩,逐漸形成習俗。參與游戲的兩人會持草相對站立,雙手各持一草或花莖的兩端。游戲開始後,二草相勾,雙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誰的草或花莖被對方拉斷誰為輸。

5、「過端午,吃粽子,飲雄黃」,雄黃是個啥

雄黃,又稱作石黃、黃金石、雞冠石,是一種含硫和砷的礦石,加熱到一定溫度後在空氣中可以被氧化為劇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即砒霜。
端午節這天,人們把雄黃倒入酒中飲用,並把雄黃酒塗在小孩兒的耳、鼻、額頭、手、足等處,希望如此能夠使孩子們不受蛇蟲的傷害。
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雖然雄黃酒里含砷化合物,砷元素是砒霜的主要成分,但是少量的砷是對身體有益的。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