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嘉倫端午節要做什麼
1、端午節要做什麼
端午節要做的有以下幾項:
1、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2、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3、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2、端午節人們一般都要做什麼和准備什麼?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
3、任嘉倫和何炅在快樂大本營的哪一期演唱的青花瓷
是《快樂大本營》20170527期。《快樂大本營》二十周年全新內容將於20170527期粽香上線,包括任嘉倫、楊紫、舒暢、秦俊傑、劉憲華、楊迪、梁田在內的七位嘉賓齊聚現場,與觀眾共享端午游園會。
任嘉倫反串小倫女開啟圓夢之旅,幾番告白卻遭女生秒拒。楊紫撒嬌要抱抱點燃秦俊傑醋王人設,舒暢九秒記憶險變台詞黑洞,楊迪扮許仙賣酒、寵妻兩不誤,梁田蓋章女巨人、劉憲華沙漠驚魂與李維嘉成難兄難弟。粽子、鹹蛋、雄黃酒、五彩繩等傳統端午元素也紛紛上線,成為快樂家族與諸位嘉賓互動的重要載體。
(3)任嘉倫端午節要做什麼擴展資料
《快樂大本營》是湖南衛視推出的嘉賓訪談游戲秀節目,由何炅、謝娜、李維嘉、吳昕、杜海濤五人擔任主持。節目以游戲為主,輔以歌舞及各種形式節目。每期節目為藝人設計個人專屬主題。
高配組何炅、任嘉倫與低配組李維嘉、劉憲華共同完成的《青花瓷》更是濃縮了不少高能。前者雙雙白色西服亮相,應情應景風度翩翩;後者卻是滑稽灰衣加身,渾身氣球在周身一派沙漠景緻的仙人掌陣中連連爆破,驚叫聲此起彼伏,全場狂笑不斷。
端午游園會專場的楊紫、舒暢、梁田、謝娜、吳昕五位女生可是看點良多。其中,作為《大本營》老朋友的舒暢剛一回歸,便緊盯謝娜再續戲骨前緣,兩人相互挖坑、每每遊走於小心機之間的交手,都使得這出宮斗笑點密布。可一旦對上楊紫,舒暢卻秒變台詞黑洞,堪堪僅能維持數秒的記憶導致狀況百出。
4、端午節的習俗(做什麼?吃啥?什麼活動?)
端午節的有吃粽子、賽龍舟、佩香包等,具體如下:
1、賽龍舟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_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
並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帝皇,均有臨水邊觀看龍舟的娛樂,也屬於游戲之類。在劃龍船時,多有唱歌助興的龍船歌流傳。如湖北秭歸劃龍船時,有完整的唱腔,詞曲根據當地民歌與號子融匯而成,唱歌聲雄渾壯美,扣人心弦,即「舉揖而相和之」之遺風。
2、掛艾草與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趨利避害。艾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葯草,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插在門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體健康。
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 一般會將艾草綁成一束,然後插在門楣上,或是在門楣兩端分別插上一根艾草。又或者將艾、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晉代《風土志》中有載「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3、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一大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一直到現在,每年端午,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4、沐蘭湯
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但這里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葯,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廣東,則用苦草麥葯或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葯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5、栓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在端午這一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繫上五色絲線,以保安康。 因而,端午節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
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6、戴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
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雙蓮並蒂等形狀,象徵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雞趕兔等。
7、飲蒲酒、雄黃酒、硃砂酒
《荊楚歲時記》:「以菖蒲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明謝肇_《五雜咀》:「飲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黃入酒飲之。」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硃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
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
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8、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河曲縣志》雲:「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9、跳鍾馗
自晉代以來跳鍾馗、鬧鍾馗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據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記載: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夢二鬼。小鬼竊得皇上玉笛及楊貴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後擘而啖之。大鬼道:「臣為鍾馗,即武舉不捷之士也,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
唐明皇醒後,即病癒,便召畫工吳道子,囑其按夢中情景畫鍾馗捉鬼圖,道子揮筆即成,明皇見後,竟與所夢一模一樣,驚嘆不已。後來,鍾馗畫漸漸走入民間,繪制鍾馗畫大都作於五月端午節這一天,或者端午節的前後幾天。到了清代,江南蘇、浙一帶的居民大都在農歷五月於大門或堂中掛鍾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凶引福。
10、佩長命縷
五色長命縷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百索、辟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系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於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綉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尊長。此俗始於漢代。
5、端午節的習俗(做什麼?吃啥?什麼活動?)
端午節的有吃粽子、賽龍舟、佩香包等,具體如下:
1、賽龍舟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
並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帝皇,均有臨水邊觀看龍舟的娛樂,也屬於游戲之類。在劃龍船時,多有唱歌助興的龍船歌流傳。如湖北秭歸劃龍船時,有完整的唱腔,詞曲根據當地民歌與號子融匯而成,唱歌聲雄渾壯美,扣人心弦,即「舉揖而相和之」之遺風。
2、掛艾草與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趨利避害。艾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葯草,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插在門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體健康。
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 一般會將艾草綁成一束,然後插在門楣上,或是在門楣兩端分別插上一根艾草。又或者將艾、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晉代《風土志》中有載「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3、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一大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一直到現在,每年端午,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4、沐蘭湯
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但這里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葯,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廣東,則用苦草麥葯或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葯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5、栓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在端午這一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繫上五色絲線,以保安康。 因而,端午節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
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6、戴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
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雙蓮並蒂等形狀,象徵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雞趕兔等。
7、飲蒲酒、雄黃酒、硃砂酒
《荊楚歲時記》:「以菖蒲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明謝肇淛《五雜咀》:「飲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黃入酒飲之。」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硃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
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
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8、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河曲縣志》雲:「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9、跳鍾馗
自晉代以來跳鍾馗、鬧鍾馗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據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記載: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夢二鬼。小鬼竊得皇上玉笛及楊貴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後擘而啖之。大鬼道:「臣為鍾馗,即武舉不捷之士也,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
唐明皇醒後,即病癒,便召畫工吳道子,囑其按夢中情景畫鍾馗捉鬼圖,道子揮筆即成,明皇見後,竟與所夢一模一樣,驚嘆不已。後來,鍾馗畫漸漸走入民間,繪制鍾馗畫大都作於五月端午節這一天,或者端午節的前後幾天。到了清代,江南蘇、浙一帶的居民大都在農歷五月於大門或堂中掛鍾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凶引福。
10、佩長命縷
五色長命縷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百索、辟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系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於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綉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尊長。此俗始於漢代。
6、任嘉倫是什麼星座
任嘉倫個人自資料 演過的電視劇有哪些 中文名
任嘉倫
外文名
Allen、Prince、Leader
別名
任國超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星座
白羊座
身高
178CM
體重
60KG
出生地
山東省青島市
出生日期
1989年4月11日
職業
演員,歌手
經紀公司
北京東方天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代表作品
大唐榮耀、通天狄仁傑
主要成就
2009年雪碧名師高徒山東賽區3強
2009年廣東衛視《先聲奪金》全國8強
2009年「優秀亞運歌手」
曾經職業
乒乓球運動員
語言能力
普通話、英語、韓語
參演電視劇
共5部
2017-01-29
大唐榮耀
飾 李
2017
天乩之白蛇傳說
飾 許宣
2016-10-24
美人為餡
飾 張慕涵
2016-07-31
青雲志
飾 狐仙六尾
2015
通天狄仁傑
飾 狄仁傑
任嘉倫是誰任嘉倫個人資料介紹女友是景甜嗎 任嘉倫,原名任國超,1989年4月11日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
中文名
任嘉倫
外文名
Allen、Prince、Leader
別 名
任國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星 座
白羊座
身 高
178CM
體 重
60KG
出生地
山東省青島市
出生日期
1989年4月11日
職 業
演員,歌手
《大唐榮耀》:景甜任嘉倫結局在一起了嗎 沈珍珠產後命不久矣,不願讓李看見他死去,所以在李繼位大典當天離宮,李知道珍珠離開後喬裝成車夫隨行,不讓珍珠知曉,珍珠最後死在李懷中。
易烊千璽張藝興王源任嘉倫,看明星端午節都做什麼啦 中文名王俊凱外文名Karry別名小凱,凱爺,凱寶,俊俊,俊少國籍中國民族漢族星座處女座血型O身高173cm(成長中)體重51kg(成長中)出生地重慶市出生日期1999年9月21日職業學生,歌手經紀公司北京時代峰峻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代表作品《Heart》《愛出發》《夢想起航》《魔法城堡》《青春修煉手冊》《幸運符號》《信仰之名》主要成就《向上吧!少年》全國100強隊內職務隊長,主唱擔當,門面擔當粉絲名稱小螃蟹個人應援色藍色偶像周傑倫,楊冪中文名王源外文名Roy別名源源、源少、奶源、大源、源子、王源兒國籍中國民族漢族星座天蠍座身高167cm(成長中)出生地重慶出生日期2000年11月8日職業學生,歌手經紀公司北京時代峰峻文化藝術發展公司代表作品Heart、愛出發、夢想起航、魔法城堡、青春修煉手冊、幸運符號主要成就「未來之星」才藝大賽第三名隊內職務主唱擔當、主持擔當粉絲名稱小湯圓個人應援色綠色就讀學校南開中學中文名易烊千璽外文名Jackson別名千千千璽千總小千千學霸千璽寶璽子哥國籍中國民族漢族星座射手座身高168cm(成長ing)出生地湖南懷化出生日期2000年11月28日職業學生、歌手、演員經紀公司北京時代峰峻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代表作品《夢想摩天樓》《Heart》《愛出發》《夢想起航》《魔法城堡》《青春修煉手冊》《幸運符號》隊內職務舞蹈擔當粉絲名稱千紙鶴個人應援色紅色至於易烊千璽應該喜歡比較安靜的女生
任嘉倫喜歡什麼明星? 任嘉倫女友:
聶歡
聶歡,任嘉倫的女朋友。2017年3月7日,任嘉倫在微博曬出與女友聶歡的甜蜜照片,公開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