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中秋節或端午節怎麼寫作文
1、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中秋節作文(通用2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1每年農歷8月15日是家鄉的中秋佳節,因為是秋季的中期,所以人們把這一天稱為中秋節。這一天夜晚的月亮是最圓最明亮的,月亮的光柔柔的,感覺很美,遠遠望去就像一個白色的玉盤扣在天上,又像一塊大月餅,看著就想吃,呵呵。每年這個時候,人們都要賞月和吃月餅,吃月餅代表團圓,所以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我一邊看著天上的月亮,一邊聽爸爸給我講中秋節的來歷,晚風輕輕地吹來,我突然想起了一首王維寫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時奶奶拿出一個大月餅對我們說:「我們三人分著把這塊圓圓的月餅吃了吧!」我開心地把月餅分成了三塊,爸爸一塊,奶奶一塊,我一塊,吃著香甜的月餅,睡在爸爸的懷里,我感覺快樂極了。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2在我們中國都有好多傳統節日,但是我最喜歡中秋節。
中秋節是收獲的季節,也是來年的好季節。
中秋節,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熟透了的各種水果擺放在家家戶戶的桌子上,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著收獲的話題。
中秋節我們要吃月餅,我們的這個月餅和街上買的不一樣,街上賣的月餅外觀像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和餡,餡里有很多果仁,樣子像花瓣。而我們家鄉的月餅是「大饅頭」,這個「大饅頭」是將面和好擀成一大片,在上面放上清油,黃花﹐香豆和鹽或是放糖,把它們一層層地鋪好然後再捲起來揉成一個圓形再在上面放一層全是拿清油和成的面,最後再在最外層包一層薄薄的皮然後上蒸籠蒸四十分鍾後一個月餅就做好了,吃的時候用刀慢慢地將月餅切成薄厚一致的片就成了,讓你吃了還想吃。
可以了,我說起來是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就很費勁的。
我希望中秋節快些到來,讓家人和大家在月圓之夜歡聚在團圓的快樂的節日中。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3家鄉的中秋節 每年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都要買好月餅,芋艿和一些小果去老家與爺爺和奶奶團聚。到了老家我看見了爺爺和奶奶正在表表演京劇,我想爺爺和奶奶肯定在表演晚上的節目。
想完,就叫:「爺爺奶奶好!」奶奶和爺爺同聲說:「孫子好。」到了晚上,爸爸和媽媽把月餅芋艿和一些水果拿出來,說:「要給表演好的人才能吃這些水果;不好的人只能吃一點點水果。」第一個表演的就是我,我非常緊張只好大聲的朗誦《小時》。
小時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遙台鏡,飛在清雲端。唐——李白 我朗誦玩了《小時》大家多說:「很好。」接下來就是我的爸爸和媽媽他們來表演唱歌《壞天使》當爸爸和媽媽唱完時我們又說:「十分好。」最後終於到了爺爺奶奶,表演的是京劇,我開心的說啊!我終於猜對了爺爺奶奶表演的節目,當爺爺和奶奶表演完了節目,我們在次說:「十分好。」啊!這個中秋秋節,不僅能欣賞節目還能吃到水果、月餅和芋艿。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4我盼望了很久的中秋節到了,今天,我們一家又團圓了,我們一家高高興興的在一起談笑風生。這時,我看著,想著,不知不覺的入了迷。我看著那潔白的明月,幻想著:我穿著美麗動人的衣裳,在那潔白的明月上跳起了優美的華爾茲,玉兔在一旁為我伴奏。可我很快就發現了自己不是嫦娥,後來我就好奇的問媽媽:「媽媽、媽媽,中秋節的傳說除了嫦娥奔月之外,還有那些呢?」
「其實,關於中秋節的傳說還有很多,比如:吳剛伐桂、朱元璋中秋起義等。」
「哇:原來關於中秋節的傳說這么多啊!」我高興的說。
「那中秋節的風俗又有些什麼呢?」
「中秋節的風俗是一家團圓,然後高高興興的在一起吃月餅、玉米」
當我聽到了一團圓這個詞時,就像心裡有一把火一樣,讓我覺得暖暖的。
中秋節的傳說和風俗真有趣啊!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5「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用來形容家在外的遊子,在過節時思念親人再恰當不過了。每到八月十五的月圓之夜,我會情不自禁的想起故鄉來。
我的故鄉在重慶,那裡山清水秀,非常俊美。每到八月十五的中秋節,節日的氣氛非常濃,大家都走出家門,有的聚在一起,去爬山,看風景,有的全家人一同去祭祀,帶上各種好吃的去祭拜前人;有的人融洽在一起,擺出各自准備的美食,大家一起享用,那場面就像一家人一樣。
記得有一年的中秋節,外婆帶著我和妹妹去寺廟里祭拜,我和妹妹學著外婆的模樣燒香、跪拜、祀禱,嘴裡說的什麼,至今我都記不得了,但是當時的神秘感、外婆的虔誠卻記憶猶新。
如今,我已離開老家好幾年了,每一到中秋節,我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故鄉的圓月和故鄉的家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6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在我的家鄉,是全家一起吃月餅的節日。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吃月餅,看月亮,心裡很開心。媽媽准備了很多月餅,因為有不同的口味,所以每個月餅都分成了三塊,這樣每個人就可以吃到很多的味道。
今晚的月亮很圓很亮,我問媽媽:「月亮上有人嗎?」媽媽說:「月亮上當然有人,她的名字叫嫦娥,她和一隻仙兔生活在一起……」媽媽給我講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爸爸媽媽准備了酒,還給我准備了飲料,我們一邊喝、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這時候,我想到了一個游戲,誰能說出有關月亮的句子,就獎勵誰一塊月餅。我第一個想到:「月兒月兒圓溜溜,像皮球。」媽媽說:「月兒月兒圓鼓鼓,像燈籠。」「月兒月兒圓圓的,像大餅。」……我和爸爸媽媽都說了好多好多的句子,也吃了好多好多的月餅,好飽啊!
中秋節的月亮真美啊!中秋節的月餅真好吃啊!家鄉的中秋節讓我覺得好快樂!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7中秋節,我們家鄉的月亮是最圓的,我喜歡那明亮的夜晚。
中秋節那天,我們吃過晚飯,把小桌子搬到院子里,在桌上放了桃子、柿子、香蕉還有菱、藕,最重要的是月餅,還有三杯白開水。爸爸點上蠟燭,一陣風吹來,蠟燭熄滅了,我們決定不點蠟燭,就燒香敬月神。
聽媽媽說她小時候家鄉有這樣的風俗:每到八月十五,有哪個小孩偷吃別人家的供品,也不會挨罵。
祭拜了月神,我們准備上樓邊吃月餅邊賞月。我跑上樓,咦,月亮呢?哦,它躲在雲層里呢,但是還有一絲光亮,月亮像和我們捉迷藏,宛如一個小孩子。
我們只好下樓,聽媽媽講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有一座華麗的宮殿,叫廣寒宮,嫦娥還有一隻乖巧的玉兔,一棵桂花樹,吳剛去砍桂花樹,誰知道這是永遠砍不倒的樹。
我真想到月球去看看桂花樹有多麼美麗,真想到廣寒宮里走一走,逛一逛,看看廣寒宮有多麼華麗,看看玉兔有多麼可愛……不知不覺我進入了夢想。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8八月十五中秋節,在我們家鄉,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日子,我想,這個節日對整個中華民族來說,也是不同尋常的,因為它飽含了親人之間的濃情與思念,也飽含了朋友們之間的友誼與牽掛。
這一天,大人們在廚房做著美味佳餚,忙的不亦樂乎,小孩子們在一起嬉戲玩耍,嘴邊一直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傍晚,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歡聚一堂,一邊品嘗著美味可口的飯菜,各式各樣的月餅,一邊 欣賞著精彩絕倫的電視節目,或者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身心在這一刻得到了徹底的放鬆。
夜晚,抬頭望天,深藍的天空中點綴著簇簇群星,一輪金黃的圓月被閃亮的星星包裹在中間,彷彿一個小小的郵箱,傳送著親人之間說不完的心裡話,吹來的陣陣微風,也讓人心曠神怡,無比愜意。
天上月最圓,人間情最真。多少個家庭,親人團聚,共享天倫。漫步街頭巷尾,放眼萬家燈火,傾聽歡歌笑語,頓覺暖意融融。中秋夜,令人浮想聯翩,情思濃濃,但願這一刻,月圓人也圓!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9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們國家傳統的節日————中秋節。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車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
回到家,就看到爺爺、奶奶已經忙綠開了:奶奶在包餃子,做月餅,爺爺在做菜。我就到街上和小朋友們玩。街上的人們也都在忙活著,相互招呼著,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最熱鬧的要數晚上了,等到月亮上來的時候,我們就在院里擺一張飯桌,上面放滿了月餅、瓜果、月餅大小不等,全家圍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團圓。大家坐在一起,說說工作,學習中事,嘮嘮家常事。其樂融融。供完月神以後,奶奶就把最大的一個月餅切開,全家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塊,切的時候要從中心下刀,切成尖尖的長塊。月餅吃到嘴裡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無窮。
家鄉的風土人情就像長長的線,綿綿的絲,綰成一個結,它使我留戀忘返。明天我就要回太原了,我那激動的心情還沉浸在節日氛圍中……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10我最喜歡中秋節了!
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們全家吃過晚飯,坐在陽台上賞月。慢慢的,月亮越過東面的樓房,升上了半空。月亮真好看啊!它是那樣的圓,那樣的亮,像銀色的玉盤一樣掛在天空,觀看著人間千家萬戶的大團圓。
觀賞著美麗的月亮,我想起了一個問題,便問媽媽:「媽媽,八月十五為什麼叫中秋節呢?」媽媽便給我講起了中秋節的來歷。原來,中秋節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因為八月十五是秋季的中期,所以叫中秋節。中秋節的月亮最圓,最明亮,月色最美。這一天,家家戶戶圍坐在一起賞月,共享天倫之樂,所以人們又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家鄉的人們都在這一天賞月,吃月餅。
我們全家吃著圓圓的像月亮一樣的月餅,我心裡真高興啊!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11我家鄉的中秋節很有意思,不但可以吃各種各樣的月餅,而且可以賞月。
中秋月餅的樣式很多,每盒月餅的形狀都不一樣。有大的,有小的;有薄陷的,有厚陷的;有的表面上有各種各樣的花、人、動物的形狀。月餅的味道也有很豐富,比如鳳梨味、蜜餞味、臘肉味、花生味、巧克力味、菠蘿味等等。過中秋節我們總是買很多盒月餅,有兩個原因:一是我的爸爸是一個大胃王,每一次吃月餅都是吃得最多;二是我們出去散步的時候送一些給認識的小夥伴,大家一起慶祝中秋節。
每年中秋夜的月亮是最圓、最明亮的。在每年中秋節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帶我回爺爺老家。晚上,爺爺和爸爸端出桌椅放在院壩,媽媽和我拿出月餅、瓜果和酒。我們一邊吃月餅、瓜果,一邊看月亮、聊天;爸爸和爺爺還喝著酒了。
我覺得中秋節很好玩。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12清楚的記得去年的中秋節,秋高氣爽,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老家過中秋節。
回到老家,爺爺、奶奶、姨媽、姨父、還有表姐都很高興。特別是表姐,看到我立馬跟我說:「弟弟,今天是中秋節,我們可以一起吃月餅了。」我看到表姐高興的樣子,也高興的使勁對表姐點頭。
中秋節,是個團圓的節日。到了傍晚,全家人一起坐在院子里賞月,吃月餅。天空中有幾朵潔白的雲彩飄盪在去朵中間,還有幾只螢火蟲一閃一閃的飛來飛去,好看極了。我和姐姐站在院子中央,抬著頭,仰著脖子望著天空,等著的月亮升起來。不一會兒,我和姐姐不禁同時喊道:「看吶,月亮升起來了!」這時,在院子里的全家人都抬起頭來看月亮。好大好圓的月亮啊!它就像一輪明月,正在慢慢地升起來!我們在院子里看著這又大又圓的月亮高興極了。
我們全家人都喜歡這美麗的中秋節,我跟姐姐約好了,今年的中秋節還回老家,全家一起過中秋節!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13中國的傳統佳節有:中秋節、端午節、春節、元宵節、清明節、重陽節等。其中,我最熟悉的是「中秋節」。
每到中秋節就會吃月餅,而我的名字裡面就有一個月字,同學們都叫我「月餅」。我很生氣,但是,老師說:「同學之間要互相原諒。」所以我就原諒他們了。
中秋節的前一天,媽媽在外面買了一大包香噴噴月餅,那天下午我被香味吸引住了,就把月餅吃了一半了,然後媽媽又去買幾個月餅添上。
中秋節那一天,就是月圓的一天。我們全家人坐在陽台上,一邊吃著月餅,一邊欣賞圓圓的月亮,媽媽說生下我那天晚上就是月圓之夜,所以我叫甘艷月。中秋節真是好玩啊!
每次中秋節我吃得很舒服,媽媽有時她有空的時候會給我買月餅吃,或者給我講有關中秋節的故事
姐姐並不喜歡吃月餅,因為她說月餅吃起來很膩,所以不吃。這真是太奇怪了啊!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14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一天晚上,一家人團圓在一起賞月吃月餅。
去年中秋節晚上我們一家人在院子里吃月餅,月餅太好吃了,我吃了好多,都快要撐死了。這時奶奶抱著我叫我看月亮,奶奶還給我講了一個傳說:月亮里有一棵桂花樹,有一個叫吳剛的人在鋸這棵樹。他不停地鋸呀鋸呀,可是永遠也鋸不斷。你知道為什麼嗎?奶奶告訴我,因為那棵樹鋸開的地方它自己會長好。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月亮看,月亮里好像真的有人在鋸樹,我覺得自己看呆了。
過中秋節時,家家戶戶團圓在一起。可是解放軍叔叔為了保衛國家,不能跟家人團圓。」每逢佳節倍思親「,解放軍叔叔在這一天也特別想念家人吧!我們能過上幸福的日子,真的要謝謝解放軍叔叔。
願所有人都能過個快樂的中秋節!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15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按照風俗習慣全家人在這一天都會聚在一起吃月餅,表示全家團圓的意思。
今年中秋節我們一家坐在月光下吃著月餅。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了空中,好象一個玉盆掛在天空。我們坐在月光下,一邊吃月餅一邊邊賞月。我問爸爸為什麼月亮上好象有棵樹啊,爸爸說「傳說那是廣寒宮門前的一棵樹,那是嫦娥居住的地方」我用很疑惑的眼神看著爸爸,爸爸好象知道我想問為什麼月亮住著嫦娥呢?爸爸說「嫦娥本來也是和我們一樣很平凡,後來因為吃了一顆仙葯就成仙了,從此住在月亮上回不到人間。可他丈夫很思念她,每年的今天他丈夫都會對著月亮來紀念嫦娥,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中秋節」。
聽到這里我才明白原來中秋節是這樣來的,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漸漸的夜深了,可月亮上的神秘卻深深的打動了我,我相信以後在我抬起頭看月亮的時候,一定可以想起,那段美麗的神話故事!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16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月亮又圓又大,正是人們一家團聚的好日子。今天晚上九時左右,我們一家在陽台賞月。賞月時一定要准備好凌角、栗子、月餅等等。各種各樣的食品。我往天上一看,情不自禁地說:「哇!今天的月亮真美呀」!再往樓下一看,一個個小朋友提著燈籠一嘣一跳在舞台上歡天喜地的跳舞。我真羨慕他們可以自由的玩耍!突然,媽媽說:「詩穎,快點來給月亮公公燒枝香吧。「我說:「好」!我對月亮公公說,我真想和這些小朋友一起開心的分享這愉快的中秋節,行嗎?月亮公公悄悄地托風姐姐對我說:「孩子,只有在家裡才能感覺到真正快樂的呀!」
天空中不時飄來一陳陳歡快的笑聲!中秋節真是快樂極了。使我想起了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17那天晚上,月亮格外明亮,星星們害羞地躲了起來,只有幾顆勇敢的大星星調皮地眨著眼睛。月亮上的嫦娥姐姐看著我,好像在說:"小弟弟,你們多幸福呀,我可孤單啦。歡迎你能來月宮做客,我做南瓜餅給你吃……"
嫦娥姐姐是那樣孤單,可是我家鄉的人們都在歡天喜地地慶祝中秋節呢。
奶奶搬出了一張小圓桌,桌子上擺的東西都是我愛吃的。你看,有紅彤彤的大蘋果,黃澄澄的香蕉,紫得發亮的葡萄,圓圓的月餅……
我最愛吃月餅了,剛要伸手去拿,爺爺笑眯眯地對我說:"別急,等敬完了月亮再吃。"為什麼要敬月亮呢?姑姑告訴我這是為了祝福家家戶戶都能團團圓圓,爸爸講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小表妹在一旁開心地跳起了拉丁舞。
月亮越升越高,鞭炮聲響個不停,夜空中的煙花是那麼燦爛美麗,像小朋友的笑臉一樣。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一邊看著中秋聯歡晚會,一邊吃著美味的月餅。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18我的家鄉在蘇州,那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
中秋節是在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月亮圓了。中秋節有三大主要活動:賞月;吃月餅;還有和家人團圓。我們蘇州人愛吃肉月餅和蘇式月餅,可我卻喜歡吃廣式月餅,特別喜歡吃椰蓉餡的,它的味道特別甜。
在中秋節的時候,一家人吃過飯,坐在陽台上,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賞月,這是多麼美妙的事啊!
記得去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和外公、外婆還有爸爸、媽媽坐在一起賞著月亮,吃著月餅。我感覺是多麼幸福和溫暖啊!我當時就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還有一次,我們一家和伯伯一家在爺爺、奶奶那兒一起過中秋節,我們坐在陽台上,有說有笑,感覺是那麼的溫馨。
我喜歡中秋節這個中國的傳統節日,因為它能讓家人團圓,能讓在外地奔波的兒孫們回家和家人們共享天倫之樂!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19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按照風俗習慣人們在這一天都會吃月餅表示全家團圓的意思。
今年的八月十五媽媽帶著我去商場購買一些節日的商品一進大門哇!這里早已經人山人海了人們都懷著喜悅的心情爭先恐後地采購者所需的節日禮品。貨架上包裝成五顏六色的月餅最引人注目它們在絢麗多彩的燈光照耀下彷彿在對我打招呼並且說:「快把我們帶回家一起過節吧!」
到了晚上我和幾個小夥伴提著燈籠來到小區的花園玩在這里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讓人眼花繚亂。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一隻小鳥的燈籠它的頭和腳會一上一下一前一後的活動翅膀忽閃忽閃的拍著好像要飛起來似的。我覺得燈籠太神奇了怎樣才能做出來呢?帶著問題回家請教了爸爸爸爸告訴我燈籠裡面放著小機關是用來控制小鳥的只要你通了電它就會動了。想不到小小的燈籠居然還藏著學問呢!以後我要好好學習多動腦筋做出更好玩、更先進的燈籠來!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20我經常會想起在老家的中秋節。
中秋節晚上,我和小夥伴在廚房的外面偷看奶奶月餅。做奶奶先把粉揉成圓形,在上面雕刻著美麗的花紋,四邊再裝飾一下,這樣一個月餅就做好了。我和小夥伴不吭聲,悄悄進去了,奶奶嚇了一跳。「奶奶我們也給您幫忙吧!」奶奶撫摸著我和小夥伴的頭,慈祥地說:「好的。」
不一會兒,好吃又新鮮的月餅上桌了。爸爸、媽媽和爺爺在一旁品嘗,他們喜笑顏開地說:「真好吃!」我看著他們吃,忍不住拿了兩個吃。奶奶拍著我頭,高興地說:「小饞貓。」我嘿嘿地笑起來。媽媽問我:「在月亮最圓的時候,可以許個願。你許什麼願?」「不告訴你!哈哈!」……媽媽又問:「你知道關於中秋節的一首歌嗎?」我左思右想想不出來。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輕輕地唱了起來:「八月十五月兒明呀,爺爺為我打月餅呀……」我、爸爸、爺爺、奶奶也一起跟著唱了起來。院子里飄滿了我們的歌聲。
家鄉的中秋節真好啊!好想念啊!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21我最喜歡中秋節了,不但能吃到月餅還能賞月。
那次是一個中秋節的夜晚,月亮從東方天邊悄悄地露出笑臉,她像一個文靜的姑娘,把柔和、皎潔的銀光灑向人間。又像小小的玉盤,掛在深藍色的夜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樣瀉下來,大地一片潔白色。
我好奇地問:「爺爺,為什麼今天的月亮是圓的而不是半圓形的呢?」爺爺笑著說:「今天是中秋節呀!所以月亮才是圓的。」我抬頭凝望著月亮想:月亮上是不是真的有嫦娥?真的有吳剛在砍桂花樹?我真想到月亮上去看看呀……我想著想著入了迷,這時弟弟不知從什麼地方冒了出來,把我嚇了一跳。
我問:「你干什麼啊?」「笨,我嚇你呢!」他眨巴著眼睛。這時爺爺說到:「你們想不想聽嫦娥奔月的故事呀?」「好呀!好呀!」弟弟急忙叫到。
於是我們邊聽故事邊吃月餅,一家人在一起好開心啊!
啊!中秋節呀!真希望你快點再來。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22我們家每過中秋節時,都是回我爺爺、奶奶家過節,然後許久不見的堂姐、堂弟也會回來跟我們一起過中秋節,我們每年過中秋節時,一定都會做的事情是拜拜,然後就等晚上吃烤肉、放煙火了。
今年我們家一樣照慣例回爺爺、奶奶家烤肉。我可是當天七早八早的就爬起來幫忙拜拜呢。之後我已經可以想像晚上烤肉的樣子了。大大又圓圓的月亮就像一個大燈籠,高高的掛在天空上,然後烤肉的香味陣陣撲鼻,光是用聞的,我已經口水直流了,更別說吃完烤肉之後還可以邊吃月餅邊賞月呢。此景宛如世外桃源啊。
雖然烤肉的香味讓人難以忘懷,但是烤肉完之後的善後收拾,卻不禁讓人感受到現實的殘酷呢。但是在大家分工合作之下,很快的就把場地收拾乾凈了。今年的中秋節還是跟以往一樣,過的很快樂。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23今天是家家戶戶團圓的中秋節。
阿姨來了,把她兒子也帶來了。媽媽和爸爸為了慶祝中秋節,都露了一手。我和姐姐正跟阿姨的兒子——鵬鵬玩得起勁,媽媽叫我們吃飯。鵬鵬嚷著要吃「月亮」,我和姐姐一看,發出一陣驚嘆,原來,桌子中間放著一盤用皮蛋做成的菜,擺成一個圓圓的月亮。看著這些菜,我都不忍心對它們下筷了。
最後,還是阿姨開了頭。她夾給鵬鵬一口菜,既然己經成了「殘月」,那就把它吃了吧,鵬鵬嚷著要吃花菜,我有意說:「不給你吃。」他聽了,嘴一咧作出要哭的樣子。我見了,趕忙夾一個花菜放進他嘴裡,他立即張開小嘴笑了,真可愛!我最愛吃板栗,一邊吃還一邊想著今天有沒有月亮。吃完晚飯,我到陽台一看,只見一輪圓月高掛在天空,它的光輝給大地披上一件銀裝。
我原以為今天肯定沒有月亮,因為今天是陰天,誰知它卻像人們一樣,從很遠的地方趕回來團圓,給人們增添興致。
2、家鄉的端午節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像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採的作文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精選11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有關這傳統的節日,有很多種說法。在此我只想說我家鄉的端午節。
自從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後面跑開始到離家工作幾乎每個端午節都是在村子西北的最高的沙丘上過的。
有很多年,我爺爺都黎明前就挑過來無根水,又上山採回艾蒿草放在窗檯上,夾在門把後,還夾在我們姐弟幾個的耳朵上。這過節的氣氛就是在這艾草的淡淡清香中彌漫開來。無需任何華麗的語言,滿是對兒孫健康,幸福的祝福。
有時我爺一給我夾上我就能醒過來,而有時卻是聞到那艾蒿的陣陣清香後慢慢才從睡夢里醒來。不管咋醒這天早晨沒喝無根水以前是不能說話的。平時嘰嘰喳喳鬧個不停的我們幾個這天都很乖的,喝完無根水,象徵性的用無根水洗洗臉,下一個程序該分雞蛋了。雞蛋是我媽或我姑起早煮好的,但得分好。那時雞蛋不是天天有,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哥是男孩,爺爺奶奶總分給他十個,而我們姐妹幾個能分到六到八個。每每這時看我撅嘴奶奶也能偷偷的多給我一兩個,還不忘在我後腦勺上輕輕拍一下。
我們揣好分得的雞蛋,叫上左鄰右舍的小朋友很早就出發。必須在日出前爬到北沙丘的最頂端,然後回頭再看日出。五月末六月初的家鄉已綠成一片,每家每戶的孩子,還有鄰村的都從四面八方往這趕。
登上最高處的都很自豪的跟下面的揮手,喊叫,就這樣邊吃雞蛋邊上。四五個人扯著手唱著歌上,春風伴著歡笑飛舞,春日迎著我們升起。北沙丘的每一粒沙子也都歡快地在震動。
等瘋累了,玩夠後,滿身是沙子的我們回到家時,香噴噴的韭菜卧雞蛋,還有我媽烙的蕎面餅已經擺好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2一年之中節日多:春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要說我最喜歡的節日,那非端午節了。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關於她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有一次楚懷王被抓了,囚禁在秦國,後來他逃出去了,可是卻在路上病死了。楚國人民恨極了秦國,尤其是一位叫屈原的大夫,他對新任國君提出建議:操兵練馬,為懷王雪恨。可令尹子蘭卻說屈原壞話,屈原被革了職,由於心情低落在五月初五投江自殺。後來人們在五月初五這天用賽龍舟等方法紀念他。
我的家鄉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在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老一輩們用五綵線編成跟彩波一樣的美麗的小繩,在端午節早上給我們戴上,象徵著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還要去逛端午,其實說白了就是野餐,早上我們把好吃好喝的都裝在包里,讓大人們帶我們去野外吃。
記得去年,我和爺爺去了牛頭山,我還撿了一塊高20厘米像豬似的石塊呢。回到家裡奶奶說:「去山上可以沖去一年以來的霉氣,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無病無災。」我問奶奶那你為什麼不去呢?可她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後來奶奶還告訴我,端午節是個古老的節日,她小時候也喜歡過端午節。下周就是端午節了,我希望端午節快點兒到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家鄉的端午節有著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今天農歷初五,這一天有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和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著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
家鄉的端午節更加隆重,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就准備迎接它的來臨,後幾天准備劃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箬葉、棕、糥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更加具有節日氣氛,你看現在離節日還有四五天,挨家挨戶都在緊鑼密鼓地包粽子。原來單調的粽早有了改進,現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粽子飄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帶來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戶早餐桌上都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圓、粽子、茶蛋和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餚。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說到沒有什麼新鮮感,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說,他們小時候多麼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為只有過節才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
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呀!這真要感謝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們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又到了飄滿棕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著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非常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著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里一字排開,劃船手摩拳擦掌在准備著。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里。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里扔粽子與雞蛋,我非常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進水裡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紀念他。借劃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粽子等食物喂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每逢端午節,爸爸媽媽就帶著我去奶奶家過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那一天的上午,我們就要去買艾草。我們把買來的艾草插在門縫里,有的插在窗戶上,還有的站在門口,一動不動,彷彿是威嚴的戰士在門口站崗。那一天,整個小區都飄著淡淡的艾草香,插在門上的艾草香千萬條青色的絲巾在門口飄盪,十分美麗。因為這青澀的帶著清香的艾草的寓意是:驅蚊除蟲、驅災避邪。
很快就到了正午,父母們要給孩子系五色繩。顏色分別是:青、白、紅、黃、黑,分別代表是:木、金、火、土、水。五色繩的位置也欣然不同:有的人系在手上,有的人系在脖子上,有的人掛在腳上。五色繩不僅系的位置不同而且他們的美稱也有很多,比如;長命繩、辟邪繩、快樂繩等等。
中午吃過飯,很快到了下午兩點,大人們要給我們洗一次特殊的澡。。這個澡的特殊在於它的水,洗澡的水是由艾草、魚腥草、毛草等十幾種植物熬水而製成。因為聽人說,洗了這個「植物澡」,這一年身上就不會長東西
很快就到了晚飯時間,這是一家人團圓的時候。在各地工作的遊子如果沒有迫不得己的事情,必須趕回家吃團圓飯。這一天桌上的菜可豐富了,有魚,象徵著年年有餘,有雞鴨,象徵著家畜興旺等等。
吃過晚飯則又到了我們最興奮的時候---買香包。香包就是香囊,形狀各異,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長方形的。不僅形狀各異,而且大小不一,大得像手掌那樣大,小的只有巧克力那麼小,裡面裝的東西也不一樣,有的是甜甜的糖果,有的是各式各樣的小玩具。香包象徵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
家鄉的端午節別具一格,令人難忘。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我的家鄉在北京,我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從我記事起就知道每年都要過許多的節日,其中端午節也是每年必過的節日,北京的端午節跟其它地方的端午節一樣也要用賽龍舟、包粽子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端午節不久就要到了,大家是不是還及得去年你們過端午節的情形啊!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經流傳兩千多年了,一般是在端午節當天舉行,是很多人的集體劃槳比賽。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可以看出,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去年在我家附近的龍潭公園就舉行了賽龍舟比賽,場面非常熱鬧,好多條龍船排在一起非常威武,比賽的運動員們在比賽時一起使勁一起吶喊顯示出團結的力量。
端午是傳統節日,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提起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非常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有鮮肉粽子和小棗粽子還有豆沙粽子品種很多。糯米的濃香夾著縷縷葉子的清香,咬一口,含在嘴裡,越嚼越有滋味越香甜。我最愛吃小棗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讓媽媽在每個粽子里多放些小棗然後我就會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包的粽子不但形狀漂亮味道也十分可口。輕輕將棕子葉包開,便露出了又紅又大的小棗,我忍不住吃上一口,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
今年的端午節又要到了,我也長大一歲,今年我一定要讓我包的粽子比去年包的好,讓它們各個都精緻可愛漂亮並且有模有樣的。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突然想起兒時過端午節的情景來,而且越想越懷念。
我的老家在雲南鎮雄的一個山村裡。小時候每逢過節,都要高興一番,因為節日期間,或者父母會給買件新衣服,或者會吃一頓香噴噴的飯。而過端午節時,則更有一番情趣。老家過端午節和別的地方一樣,粽子是一定要吃的,此外還要喝雄黃酒。據老人說,喝那種叫雄黃酒的東西可以防止蛇近身。老人們還會將雄黃酒圍著房屋灑一圈,也是為了蛇類不會侵入房屋之內,以求全家平安。端午節這天,老人會叫我們到野外去采一種叫扁竹根葉的寬葉草來包粽子。這種草大多生長在竹林里。我家四周有很多竹林,扁竹根葉不少。但是為了採到較寬的扁竹根葉,我們一群小夥伴便會鑽進茂密的竹林里去尋找。像猴子一般在竹林里忙碌一番後,我們便樂顛顛的將一捆捆扁竹根葉扛回家,並幫助父母清洗干凈。包粽子的時候,看著大人們熟練的動作,我們也想一試身手。
但大人們基本不讓我們插手,因為包粽子也要一定的技術,包不好,那糯米就會流出來,煮熟後的形狀不好看,吃起來的味道也差得多。經過大人們的一番忙碌後,香噴噴的粽子終於可以享用了。我們那裡吃粽子除了用白糖外,很多人家都有一種特別的糖。這種用一種叫甜高粱的桿自己熬制出來的糖,黏糊糊的,特別的香甜。將粽子沾上一點這種高粱糖,吃起來簡直就甜進心裡去。大人們吃的文明,而我們小孩子們則做不到,狼吞虎咽、滿嘴都是黏糊糊的糖,那狼狽形象,而今想起來都會樂。狼狽歸狼狽,但開心呀!參加工作後,每年的端午節大多有好酒好菜,可是吃不出童年的那份味道了。兒時的端午節真好!真想再回到老家重溫一番童年端午節的快樂。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8「百里不一樣風,千里不一樣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提到端午節,心裡肯定想到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在我們家,過端午節當然少不了2件事,你們應當也明白那2件事了吧!如果不明白也沒有關系,因為下頭有答案了,也讓我們一齊走進端午節的世界吧!
包粽子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大早的,太陽公公早早地起來向我們打招呼了,小草喜歡那吵鬧聲,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來了。我也有點迫不及待了,看見媽媽在包粽子,我想:包粽子必須很好玩。我立刻跑過去,對媽媽說:「我也要包粽子。」媽媽嗯的一聲,我們此刻就要包粽子咯。要准備糯米、粽葉、肉、花生、綠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粽葉放在鍋里滾洗,然後拿出來放在盆子里洗干凈,再把糯米洗干凈,然後放在鍋里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一齊,花生炒脆,還要把外面的那層簿簿的皮去掉,還要壓碎,糯米、綠豆等材料混合在一齊,嘻嘻,材料都准備好了。包咯,拿2片粽葉,上下一層,然後向自我的方向一轉,就像一個圓錐,先放糯米,然後放肉、花生等,然後在再邊上加一片粽葉,再把側邊的粽葉壓下去,最終用繩子綁著,ok啦,大功告成,粽子下鍋咯!
總算把粽子包完了去看賽龍舟。看見觀眾水泄不迎,可真熱鬧啊!觀眾們為賽者加油,大聲地歡呼。看完了賽龍舟,回到家裡,聞到一陣陣香味,必須是粽子的香味了,吃著自我包的粽子,心裡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過去了,小草再也聽不到那樣吵鬧的聲音了,我可真是懷念端午節的味道啊!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9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我的家鄉唐山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我最喜歡端午節。我以後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
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
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裡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裡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0一早起來,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循香而去,原來是媽媽在包粽子。「媽媽,為什麼今天要包粽子呀?」「因為端午節快到了呀。」媽媽告訴我,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當年屈原自投汨羅江後,百姓們拿粽子投入河中以防魚吃掉他的身體,所以有了端午吃粽子的習俗。
只見媽媽取三片蘆葉放整齊,然後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接著,在裡面放些糯米等,最後將粽子用繩子捆好,這樣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看著媽媽熟練的手法,我內心也癢癢的,開始學著媽媽的樣子想一試身手,可是太不容易了,不是蘆葉卷不起來,就是把米灑了滿地,我也開始變的有點急噪了。媽媽看了,就在旁邊指點:「你手小,先拿二片蘆葉吧,左手捏住蘆葉一角,右手將蘆葉的另一角往裡卷,下面一定拉緊,不能空著,上面放鬆一些,對了,糯米放的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剛好到邊,你看,象我一樣,包的時候一定要把蘆葉捏緊了」。媽媽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在媽媽的幫助下,我人生中包的第一個粽子也有點象樣子了。
包粽子的過程中,媽媽還告訴我,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戶的門口還會懸掛艾葉、昌蒲,而且還會在房子四周灑上雄黃酒,說是可以驅邪除惡。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特別開心。我也知道了端午節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的一種贊頌。而且從跟媽媽學包粽子的事情中,我也明白了我們要學會一種本領,一定要細心學,用心想;同時還要有恆心,就象媽媽講的屈原那樣,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堅持不懈。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1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張燈結綵的元宵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更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每到農歷的五月初五,媽媽和爸爸總會帶著我到鄉下奶奶家去過節。今年也不例外,一到奶奶家就看見家家戶戶門楣邊上,插上了菖蒲。奶奶正在包粽子,只見她左一下,右一下,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著很好奇,就叫奶奶教我包,奶奶將三片粽葉疊在一起,用手一卷粽葉便變成了一個圓錐形。
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奶奶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裡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奶奶的指點下,我卷好粽葉。接著,奶奶正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放好粽葉,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動,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粽葉包緊,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在粽葉里插好一隻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得不緊。奶奶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奶奶邊說邊示範,我也邊聽邊學。
哈哈!我的粽子終於包好了,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也算有模有樣。粽子包好後,我就催著奶奶趕緊煮粽子。不一會兒,院子里就彌漫包粽子的清香。我打開鍋蓋趕緊找我包的粽子,我找到自己包得粽子,雖然鬆了,散開了,包的不夠緊。但那時出自我自己的手是我的勞動郭果實,吃起來特別香。家裡包了大包大包的粽子,總要送給親戚朋友,其他人也往我家送表示謝意。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雖然超市裡有各式各樣的粽子,但是我喜歡奶奶家包的鮮嫩可口的粽子。我愛過端午節更愛過中國的傳統節日。她象徵著中國的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
3、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1家鄉的風俗有很多,有中秋節、端午節、春節等,這些節日有故事也有美食,不過外國也有節日喲!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要吃粽子,粽子里的陷多種多樣,深受人們的喜愛。有些人可能會把粽子放在水邊祭拜屈原。我的家鄉也有這樣的風俗,人們會把粽子放在水邊,再把一杯酒倒在地上,是敬屈原的,也是求平安的吧!
過端午節時,還要劃龍船,那場面可熱鬧了!劃龍船還沒有開始時,就已經人山人海了,有時擠都擠不進去,所以最好來早點來。劃龍船開始時,現場更熱鬧了,人們會拿著粽子在旁邊大喊:「加油!加油!…」隊員們拿著槳奮力劃動著,哪一隊先到終點就會得到獎品,那獎品想都不用想當然是粽子了。
中秋節也是我過得傳統節日,中秋節必須吃美味的月餅,月餅的陷也有很多,人們都喜歡吃。關於中秋節的來源,也是有一個傳說的,就是嫦娥為了不讓一個小人得到仙丹,就把仙丹吃了,最後升天了,人們為了紀念嫦娥,就把這一天叫中秋節。中秋節的由來可真悲傷啊!不過,有些人會在月亮下拜月亮,可能是為了贊美嫦娥的高尚品質。中秋節是我最愛的節日,因為奶奶會給我講好聽的故事,吃晚飯時,難免會拿幾個月餅吃,奶奶有時要哄我,就會把月餅放在嘴邊,說幾個故事,再給我吃。
在我的家鄉,過中秋節,每人都要一口氣吃幾個月餅,月餅不僅外表好看,而且很好吃,所以我過中秋節總是開開心心的。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2又到了飄滿棕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著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非常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著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里一字排開,劃船手摩拳擦掌在准備著。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里。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里扔粽子和雞蛋,我非常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進水裡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紀念他。借劃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粽子等食物喂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3我的家鄉在廣東省汕頭市,那兒是一個繁華美麗的城市。有古樸自然的古鍾園,有整潔美觀的住宅區,有熱鬧非凡的自由市場,有……但是,值得一談的還是我老家的文化習俗。
每到重要的日子,我們的習俗還真不少。端午節我們有稱五月節,最主要的是賽龍舟。這既是民間的一種傳統習俗,也是一項體育活動。
還記得在老家最後一次過端午節的。情景,那天很早,我很弟弟就到岸邊等待看龍舟,出乎意料的是,岸邊不是稀稀落落的幾十個人,而是那些和我們一樣,懷著期待的心情在等待。
迷霧緊縮得大江上,隱約傳來嘿咻嘿咻的號子。一排排人劃著漿,隨著節奏,整齊而有力。身形狹長的小船,巧妙的集中了人力,昂首破浪,逆流而上。
這時才發現,岸邊已是人山人海了。歡呼聲,喝彩聲,震撼運動員的心。顯得更有氣勢了。
近了,近了……我看到龍舟上的人了,他們個個精神抖擻,響亮的口號聲,伴隨著龍舟在激流中穿梭,來去自如。不禁讓我陷入思考,這一刻,我才明白,團結就是力量,集體才是我們發展才能的地方。一滴水,不融入大海,總有乾涸的時候。就像我們一樣,不也需要集體的力量嗎?
賽龍舟正進行激烈的比賽中,我的心情隨之激動起來,我想看到,團結後的成功;我想告訴自己,團結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渴望自己,也擁有一個團結的集體,一起向成功的頂峰出發。
那一次,最後一次看賽龍舟了,我不再是以前那個懵懂的女孩,只在一比賽的結果;對於現在的我來說,賽龍舟已是一個象徵了。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流傳千古的歌謠,作為文化,他已遺失了很多,但它的含義卻被人們流傳下來了。也許,當我無意間唱著這首歌謠,心中找已渴望,自己能親身去體驗賽龍舟,也只有龍舟矯健的身影,才能充分顯示出我心中的那一份渴望。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4「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每當我讀起歐陽修的這首《漁家傲》時,就想起粽子飄香的端午。
端午在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五節,每逢到端午,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最熱鬧的就是包粽子了,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糯米浸泡上,再把粽葉洗得乾乾凈凈,把粽葉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舀起糯米往裡面放,再加上蜜棗,花生仁等,最後用繩子捆好,放在鍋里,煮出來的粽子香氣四溢,飄滿整個房間。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看起來也很享受。
到了開飯的時間,大家聚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品著美味大餐,開心極了!小孩子們胸前掛著香布袋,手上、腳上戴著五色線,滿屋子跑,高興極了。
我喜歡家鄉的端午!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5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端午節、重陽節、春節、中秋節……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傳說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民族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吃粽子,插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習俗。
我喜歡吃粽子,也喜歡看包粽子。今年端午節嘉信茂廣場舉辦了一個包粽子比賽活動,我媽媽幫李奶奶報了名。我們組成了一個助威團,成員有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盪盪來到了比賽現場。
好傢伙,參加比賽奶奶可真多呀,一個個信心十足,躍躍欲試。主持人宣讀完比賽規則:五個人一組,六分鍾時間,看誰包得多,又不灑米,還要外型美觀。包粽子比賽正式開始了,不一會兒時間有奶奶包了十一個粽子,有奶奶包了六個粽子,有奶奶包了喇叭型粽子,有奶奶包了枕頭型粽子,比賽非常激烈。終於輪到李奶奶上場了,我們懷著緊張心情看李奶奶比賽。開始比賽了,只見李奶奶拿了兩片粽葉捲成了一個喇叭形狀後,左手拿著卷好粽葉,右手放了兩勺米,然後一包小粽子就出來了。李奶奶又趕緊把繩子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圍著粽子繞了兩圈,一用力,繩子斷了。李奶奶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了。我們就給李奶奶加油鼓勁,她很快調整了過來。比賽結束了,李奶奶本來包了八個粽子,可一個還沒扎繩子,另一個一提起來就把米灑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個粽子。最後評獎時候李奶奶得了一個參與獎。
這個端午節我們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很快樂。我喜歡過端午節。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6在家鄉的端午節中,有很多習俗,在離開家鄉的這些年裡,不經意的深深回憶起來,總覺得有種塵封的感覺!掐指一算,有近xx年沒有過個正宗的家鄉的端午節了!
在家鄉,端午節的前個晚上,各家都要備一盆水,水裡面泡上艾葉,然後放在外面,在端午節的早上,全家洗臉的水,都要從這一盆水裡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節省著用了,免得有人沒的水洗臉。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裡,或者湖邊去洗澡,據說這樣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為什麼各家要用這樣的水洗臉?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據說,在端午節的前晚,月宮里的嫦娥,會讓搗了一年葯的玉兔,把葯撒向人間,讓人們洗去疾病和苦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這裡面還要插上一個小插曲就是,在月宮上面,我們總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樹,樹下有個貌似人形的玉兔總是跪著作搗葯的動作,所以在小時候,晚上鬧人了,老人們總會哄小孩子說,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搗葯去,小孩子們總是記得,月宮里的玉兔搗了一年的葯,終於在5月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間,所以,小孩子們在5月5的早上,總是爭著去外面洗澡,覺得用玉兔撒了葯的水來洗澡是件神聖的事情,而沒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來洗一下臉了!當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體好才行,以免感冒,因為在記憶里,5月5那天的早上,還是很冷的,也聽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來說,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葉泡過的水洗臉,那樣的水,泡了一夜艾葉後,顏色會變的綠綠的,還伴著一股艾葉特有的香味!用這樣的水洗完了臉,心裡總是有種安全感,在想:在這一年裡,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月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雞蛋和剛刨下來的新鮮的蒜!雞蛋和蒜在鍋里煮時,水裡面也要放上艾葉!經過放了艾葉的水一煮,雞蛋和蒜都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葉特有的味道!艾葉同時也是一味中葯,具體治什麼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飯時,這些雞蛋月蒜和粽子,都要擺上飯桌了,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樣,那就是酒壺,而酒壺裡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點不同了。有什麼不同呢?那就是在酒裡面,加了一味雄黃!酒也被泡成了雄黃的顏色,喝了這樣的雄黃酒,也是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還要把喝盛的雄黃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過飯出去玩耍時,可以看到到處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黃的小孩子,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特色吧!如果細看的話,還會發現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會戴了一個香囊,手月腳月脖子月手指頭都會纏了五色線的,這樣的香囊裡面裝的香料同樣也是艾葉。五色線,顧名思義,就是用五種顏色的綉花線拈成的,這樣的說法是為了避免蛇蟲來咬,因為蛇的顏色就象五色線。戴幾天後,把它取下來扔掉,就會變成了蛇,如果戴了幾天還不扔掉,會變成了蛇來咬人的!
在端午節這天早上,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天,有點象清明節時插柳枝一樣,這樣的說法也是為了驅病避邪。走在村子裡,裊繞的炊煙中,伴著縷縷的艾葉的清香,和著露珠的清新氣息,給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濃的特有的節日氣氛.
許多年過去了,每當這天,總是能隔著時空聞到記憶里遠遠的家鄉,在這天早晨漂來的濃濃的艾香!也總是在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綠綠的艾葉水小心翼翼的神聖的輕拂在臉上的'絲絲涼意,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著的秀美的各種各樣的香囊!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驕傲的紅紅的雄黃酒香,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吃著飄有艾香的雞蛋直到把肚皮撐的鼓鼓的還要在兜里揣一個去上學!也總是在這一天,想起媽媽編的美麗的五色線與小朋友們比誰的漂亮時彼此羨慕的眼光!也總是在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門,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時光!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7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叫「五月節」。每逢過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吃上香噴噴的粽子,還能觀看激動人心的龍舟賽。聽聞有的地方還會有掛艾草的習俗呢!據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一起包粽子。奶奶先拿出粽葉,並將粽葉捲成漏斗狀,再往裡面放糯米,鹹蛋黃,五花肉,最後用繩子將其綁緊就大功告成啦!我也寫著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粽葉,捲成一個漏斗形,把材料放入後便蓋上粽葉,用繩子圈了幾圈打了一個結。我開心地提起粽子想跟奶奶分享我的傑作,但是不一會的功夫,粽子里的料紛紛跑出來了,看著自己包的粽子散了,我好傷心。這時一旁的媽媽摸著我的頭說:「沒關系的,第一次包,難免會有失誤,可能是沒綁緊呢,我們要從中總結經驗,不要放棄,慢慢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終於包出了一個完好無損的粽子,我露出了喜悅的笑容,奶奶也滿意地笑了。這時廚房裡傳來的爸爸的聲音,爸爸說:「看來,以後包粽子有小幫手啦!哈哈!」我們開心地笑了起來,似乎整個屋子都充滿了歡樂。
我喜歡端午節,我每年都盼望著端午節的到來,這樣我不僅可以和家人們一起開開心心地包粽子,還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8端午,在我的家鄉是沒有什麼很特別的風俗的,也是那幾樣,吃粽子,插艾草,和家裡人坐在一起吃吃飯罷了。唯一一個讓我覺得有些特別的是,在端午那天每個孩子手上都要帶上五色的繩子——五色縷。
五色縷,說的通俗些,就是用五種色彩明艷的絲線編成的繩子。在端午那天系在手腕上,有著避免災禍的意思。這都是老一輩然傳下來的,深究也不知到底是從那一輩傳下來的了,彷彿是自盤古開天闢地時就有了的。
而且這五色縷還有一個講究,就是摘下的時候一定要在雨天,還一定要在有活水的地方。那時的我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也就不甚在意。
直到有一次,那繩子的質量實在是太差,花花綠綠的顏色都印在了手腕上,就像一個會活動的調色盤。洗來洗去的讓我就的分外的煩,乾脆就找了個沒人的時候,解了下來,扔在了垃圾箱里。
就在我以為平安無事,可以解除警報的時候,它敗露了——我的外婆發現了。她將我拉到客廳里狠狠教訓了一頓,那神態彷彿是我犯下了什麼十惡不赦、不可饒恕的罪過。瞬間,一種「都是我的錯」的感覺油然而生。最後,外婆又編了一條五色縷小心翼翼的給我戴在了手腕上。並一再囑咐,一定要等到下雨天再解下來,平時是萬萬不能解下的!
後來我才知道,在下雨天將五色縷在下雨天解下扔到活水河裡,有帶一身的病痛和災難帶走的含義。繩子順流而下,災難也會隨波而逝,在今後的一年裡就會過的幸福安康。
現在,我和外婆不住在一起了,每逢端午時,媽媽也會挑五條顏色鮮亮的繩子編成五色縷,只是她早已不記得當年的編法,只是隨便撮一撮,應應景,在過節時討個好兆頭罷了。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9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有特色的日子—端午。我的家鄉在河南南陽,家鄉有獨特的端午風俗,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包、喝雄黃酒,還有熱鬧的龍舟比賽。
每到端午,最有意思的是包粽子。媽媽會提前准備好粽葉和材料,我們自己動手包粽子,包粽子也不容易,看著媽媽熟練地包著粽子,我也想動手包一個,我拿了一個粽葉,放點米和紅棗,拿著繩子綁呀綁,費了好大勁才包好一個,雖然沒媽媽包的好看,但是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還是很高興。
每到端午的早上,我會早早的起床,用媽媽提前准備的水洗洗臉,據說這水頭天晚上已被嫦娥下了葯,洗過臉後一年都不會得病。
餐桌上早已擺滿了熱氣騰騰的粽子、雞蛋、鴨蛋、大蒜等,我趕緊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
這就是家鄉的端午,給我帶來了許多喜悅和歡樂,我愛家鄉的端午。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10「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大家應該都唱過這首歌吧。沒錯,這就是端午,賽龍舟的一首兒歌。
到端午,也就是我們的農歷五月初五,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也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啦。但是同時呢,我們也會舉行一場龍舟競渡比賽。分好了隊,比賽就正式開始了。紅、藍隊就像發了狂似的一個勁的擺動雙槳。在岸上觀看比賽的我也沒閑著,使出渾身的勁,大喊:「紅隊,加油!紅隊,加油!」
紅隊似乎聽到了我的叫喊聲,突然加快速度,使出渾身解數,沖向終點。藍隊一看苗頭不對,也立馬使出全身的勁兒,奮起直追。這場面怎一個精彩了得啊!
遠遠望去,清澈見底的江面上水花四濺,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水珠幻化成了一顆顆漂浮在半空中的彩鑽,煞是耀眼。選手們的臉上濕漉漉的,已分不清是江水還是汗水……。
比賽進行到中途,兩隊的選手都已累得滿頭大汗,但是他們似乎一點也不累。在汗水和江水的飛舞中,在觀眾們的歡呼喝彩聲中,他們顯得更亢奮了,勁頭更足了,速度也更快了。
終於,距離終點只有十米遠了,隊員們都使出了吃奶的勁兒,恨不得龍舟能變成一條真正的龍,帶著他們飛向終點,上天入海。五米、四米、三米、二米……。眼看就要到達終點了,兩隊龍舟飛速沖向終點。哇!紅隊勝利了。我在為他們高興的同時,不禁產生了一些疑惑:為什麼端午會有龍舟比賽呢?這個風俗有多久歷史了?
旁邊一位觀看比賽的阿姨對我說:「賽龍舟是為了我國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之後,他跟我講述了屈原跳江的故事,聽後,我深受震撼。
當又一個端午即將來臨時,我不禁在想,要是屈原在天之靈能看到這樣熱鬧、和諧的生活場景,他該多麼欣慰,多麼興奮啊!
4、家鄉的端午節作文要怎麼寫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有許多豐富的節日習俗:元宵節要吃湯圓、炸癩虱;中秋節要吃月餅、供月華……而今天我要說的,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
那麼,端午節有什麼習俗呢?讓我來告訴你,端午節那天我們要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吃咸鴨蛋、掛艾草……習俗多種多樣。其中,我最喜歡的活動就數吃粽子和賽龍舟了。
關於端午節吃粽子,還有一段傳說呢!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積極革新政治,卻受到陳封舊貴族的打擊,最終於五月初五懷著悲憤、絕望的心情投汨羅江。善良的老百姓為了不讓魚蝦損傷他的軀體,紛紛用箬葉包粽子,投入江中。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在端午節這一天裹粽子、吃粽子。
粽子不僅來歷奇異,而且餡的種類也有很多。粽子內咸餡兒有蛋黃、豬肉等等,甜餡兒有紅豆沙、棗子等等。種類之多,令人眼花繚亂,垂涎三尺。眼花繚亂的粽子,個個都是我的最愛。
說完了那香噴噴的粽子,再來說說精彩紛呈的賽龍舟活動吧。彩繪的龍舟,整齊的著裝,如潮的人群,那熱烈的場面實在是令人振奮。
龍舟賽開始了。舵手們意氣風發,隨著鼓手擊打出富有節奏的激越鼓聲,劃船的姿勢整齊有力,小舟如離弦之箭飛速向前,令人不由地生起一股敬佩之情。兩岸上擠滿了觀眾,吶喊聲如同響雷一般,震耳欲聾。噼噼啪啪的鞭炮也響起了,熱鬧的氣氛頓時漲到了最高潮,我陶醉了,陶醉在龍舟賽力與美的比拼中,陶醉在聲震雲天的鼓聲中……
端午節,一個熱鬧的節日,一個蘊含著豐富民俗文化的節日。我愛家鄉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