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端午節是什麼地方特有的節日

端午節是什麼地方特有的節日

發布時間: 2023-02-05 23:31:41

1、端午節是哪個國家的節日?

端午節是中國的節日。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2005年,由韓國申報的「汀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在中韓搶奪端午節的文化戰爭中,以韓國方面的完勝而告終。過端午節,是中國人2000多年來的傳統習俗。這個節日被韓國「搶」去,充分說明國人對自己傳統文化的長期漠視,而官方對這種漠視視而不見,更難辭其咎。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的起源

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活動,都與跟紀念屈原聯繫到了一起。不過,聞一多先生在考證了《續齊諧記》、《風俗通》和《荊楚歲時記》等有關材料後,認為端午節真正起源於古昊越先民對龍圖騰的崇拜和祭祀。傳說中國古代南方吳越人(今江浙一帶)認定自己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祀龍圖騰儀式,以求風調雨順、大豐收。

2、端午節是在中國的哪一個地方舉行

是全漢族都過的節日。基本上除了名字帶自治區的地方都過端午。自治區里漢人多的地方也過。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3、端午節是哪個國家的節日?

端午節是中國的。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祭龍禮俗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歷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

古老節日是傳承古老文化的載體,古老節日的由來與古老文化密切相關。仲夏午月午日蒼龍七宿飛升於正南中天,易經稱其為飛龍在天,龍星處在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天象。

龍是上古百越先民的原始信仰,仲夏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祥日子,先民在端午這天舉辦一些喜慶的活動,特別是與龍相應的活動元素,如龍圖騰祭、扒龍舟這類活動,或是藉此吉日做一些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的活動等。

4、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中國端午節發源於什麼地方?

謝邀:

開篇明義,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起源於先秦時代的端午節從漢代開始盛行於長江兩岸。

端午釋義

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字面意思是初始,午屬十二地支第七位馬,用於計時。農歷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

端五即初五,農歷五月也是午月,「端五」慢慢演變成了「端午」。農歷五月正是仲夏,《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五月初五也被稱為端陽節。

此外,端午節這一天有很多種叫法: 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菖蒲節、解粽節、屈原日、女兒節等。

端午習俗

關於五月五日習俗的記載,最早見於《禮記》中的這句話:「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秦代以後,南北方的端午習俗進一步融合,主要的風俗是避惡和避災。

唐代端午風俗在沿襲前朝的基礎上越來越豐富。唐代段成式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記載:「北方婦人,五日進五時圖、五時花,施之帳上。是日又進長命縷,宛轉繩結,皆為人像帶之。」用絲線結成人形,佩戴用於裝飾辟邪,這種習俗一直延續至明清。

端午節製作粽子的風俗流傳至今,與紀念屈原有著很深的淵源。粽子,古代還有糉、角黍、筒粽等不同的名稱,關於粽子的最早的文獻記載,源自南梁吳均的《續齊諧記》。

傳說屈原於五月初五頭汨羅江而亡,楚國人懷念他,就在每一年的這一天取竹筒貯米投水以祭之。後來,竹筒貯米的方式逐漸被粽葉包裹的方式取代。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唐代食用粽子的習俗已風靡大江南北,據宋代人龐元英撰寫的《文昌雜錄》記載:「唐時五日,有百索粽,又有九子粽。」其中,「百索粽」還是皇帝賞賜大臣的食品,這時的端午節主要側重於避災祈福。

據文獻記載,在唐代初年,五月五日已成為官方法定假日。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四月《停諸節敬獻詔》雲:「比之五月五日及寒食等諸節日。」到了唐玄宗時,已經有了「端午」這一節日名。宋代則有「端午節」之名,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端午」一欄下專門有對杭州人過端午節的文字描述。

端午節的由來

我國傳統端午節的民俗活動,在歷史傳承過程中,糅合了不同地域的風俗,日益豐富。現今民俗在端午節多為祭祀屈原,甚至被稱為屈原節、詩人節。其實歷史上,各地曾有不同的名人祭祀,具有明顯的地域特點和地理標識。

第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政治家、詩人。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後遭子蘭等人排擠被流放。相傳當楚國郢都淪陷後,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記載了屈原懷石自投汨羅江,點出了屈原投江的地點和方式。其他文獻如《世說新語》《續齊諧記》《荊楚歲時記》等則將屈原投江時間記為准確的五月五日,這或許是對五月五日節俗的一種迎合。

端午節祭祀屈原,最早可見史料是南梁吳均的《續齊諧記》,其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後人遂以此認為端午節源自祭祀屈原。

屈原捨身取義、高潔的品質被後人尊敬,成為歷代文人的楷模,他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具有強大的感召力,甚至東南亞十幾個國家將端午節作為自己國家的節日。屈原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作為優秀詩人的才華歷來被人們傳頌,是中國人民崇敬愛戴的先賢。

第二種說法是為了紀念伍子胥。伍子胥是春秋楚國人,後為吳國大夫,一度助吳成為強國,後吳王夫差聽信讒言,令其自盡,相傳這一天正好是農歷五月五日,因此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第三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曹娥。曹娥,東漢會稽上虞人,著名孝女,《後漢書記》載:「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泝濤迎婆娑神,溺死,不得屍骸。」曹娥思念父親,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上虞人被曹娥的事跡感動,所以他們將這一天定為紀念她的節日。

可見,歷史上不少地方都曾以本地名人為紀念對象。顯然,先有「五月五日」節俗,後有不同名人附會。名人紀念豐富了「五月五日」節俗活動,成為後來端午節民俗活動的一部分

端午節與地域文化

龍舟競渡,是端午節的具有象徵意義的一種文化。時至今日,全國各地人們在端午節劃龍舟紀念屈原的習俗十分常見,長江中下游地區龍舟賽最為盛大,影響最大。蘇宋代文學家蘇軾在《六幺令·天中節》的一詞中寫道:「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弔祭江誦君賦。」

此外,很多詩人在作品中描繪賽龍舟時熱鬧喧囂的場景和水手們高超的劃船技術。如明代詩人袁宏道《午日沙市觀競渡感賦》中寫道:「金鱗圻日天搖波,壯士麾旄鳴大鼉,黃頭胡面錦魅額,疾風怒雨鬼神過,渴蛟飲壑猊觸石,健馬走坂丸注坡,傾城出觀巷陌隘,紅霞如錦汗成河。」

從端午節的一些其他習俗中也能看出明顯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地理標識。艾、菖蒲和蒜被稱為「端午三友」。南北朝時,長江流域的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采艾要在雞未鳴以前就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有的還將艾草紮成虎形,再粘貼艾葉於其上。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們和蒜一樣都有殺菌作用。

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菖蒲作寶劍,以艾作鞭子,以蒜頭作錘子。古人認為「端午三友」可以避免蟲蛇叮咬。江南地區,有的習俗是在端午節飲菖蒲酒,則其葯用效能就更為直接。通常是在節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黃,浸入酒中,節日便可飲用。

端午節采葯與浴蘭湯也是古老的習俗,據《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競采雜葯,可治百病。」由此可見,端午節采葯的習俗最初盛行於荊楚一帶。

與端午采葯一樣,端午浴蘭湯最初也是盛行於荊楚一帶的。《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當時的蘭不是現在的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在廣東,則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葯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適宜,這一風俗至今流傳。

古老的端午節,歷經千年傳承,民俗活動不斷豐富,衍生出許多習俗。各地有多種習俗,各具特色、豐富多彩,劃龍舟並不是普遍的唯一的活動,而拴五色線、飲雄黃酒、用雄黃畫額、佩香囊、熏艾草、掛菖蒲等已日漸式微,唯有粽子經久不衰。

小結

如今,端午節已成為全國法定假日,成為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具有深厚的文化精神。

端午節具有時間上的轉換意義,也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端午節習俗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理念以及生存智慧,是人們一種儀式感、娛樂性的表達方式,端午節文化起源於中國人和諧的自然觀念和豐富的精神世界

5、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古代的哪個地區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百越地區(即今江蘇南部沿著東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越南北部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古代百越地區在端午日有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族圖騰祭祀的習俗。

6、端午節是起源於中國南方地區嗎?

是的。端午節,本是南方沿海一帶上古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

7、端午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哪個民族過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不僅盛行於漢族居住地區,在我國很多少數民族居住地也同樣有此風俗。

農歷五月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又叫重午節、端陽節。這個節日約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它與春節中秋節並稱中華三大節日。

「端者,初也。」因此,「初五」也就是「端午」。而古代五月正是「午月」,「端五」又寫作「端午」。這「五月五日」的兩個「午」字重復,故又叫「重午」。古人還把「午時」當作。陽辰」,於是「端午」也可以說成「端陽」。

唐玄宗的生辰為農歷八月初五,為避唐玄宗的諱將「端五」一律改稱「端午」。此外它還有許多別稱,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基本相同的。

少數民族也過端午節

苗族端午習俗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松桃苗族自治縣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苗族在農歷五月初五過「龍船節」,也稱「龍舟節」。節日期間,除與漢族一樣舉行龍舟競渡比賽外,還要舉行跑馬、鬥牛、踩鼓和「遊方」等娛樂活動。男女青年在蘆笙、嗩吶、竹笛、芒筒、月琴、木葉等樂曲的伴奏下載歌載舞。在這一天,出嫁的姑娘要帶上雞鴨、粽杷回娘家探親。整個節日,苗家人通宵達旦地喝著、唱著、跳著。除龍舟賽之外,還有賽馬、鬥牛、殺豬、宰雞,人們喝著清醇的糯米酒,熱情地款待遠方的客人,共祝人壽年豐。

彝族端午習俗

居住在小涼山地區的彝族有在端午節采葯賣葯的習俗。「佳節添茱萸,男女采葯忙」說的是端午節時,雨水下透,百草蔓生,大多數中草葯根深葉茂,進入成葯期。人們三五成群地肩扛葯鋤,身背葯筐,穿行於高山、深谷、河邊,嘗遍百草,專心採集。

水族端午習俗

水族在端午節時要舉行賽馬活動。賽馬活動在專用的馬道上舉行。賽馬之前,各村都要推選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身著嶄新的長衫,頭戴氈帽,騎上披紅掛彩的馬沿馬道先走一遍,稱為「開道」,表示吉利。騎手們在比賽之前先表演騰空躍馬等高超的騎技,將賽場上的歡樂氣氛調節一番方才開始比賽。水族傳統賽馬不是以速度快慢取勝,而是要比馬的耐力,比騎手精湛的騎藝。

布依族端午習俗

貴族的布依族在端午節時有打格螺的習俗。格螺一般用青銅木製,也有用牛角製成。格螺的形狀頗似漏斗,上圓下尖,上端圓形的盤頂厚2至4厘米不等,便於用鞭抽打旋轉。格螺大小不等,做工極為精細。格螺面上染上各色的點和線。打格螺時,彩影飛旋,似彩花朵朵。布依族的格螺比賽有比凶、比久、比快三種形式。比凶:以撞倒別人格螺者為勝;比久:在比賽時,發旋後限定抽打的鞭數,以後停轉的一方為勝;比快:向坡上方抽打格螺,看誰先將格螺「活」著亨丁上坡,以格螺不「死」或「死」的次數少者為勝。

8、端午節是哪個國家的節日?

是中國。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五節、天中節等,日期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端午節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於正南中央,處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經·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端午是「飛龍在天」吉祥日,龍及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歷史中。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節名涵義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江浙地區吳越部族的龍圖騰祭祀,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如今端午節文化內涵。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端午節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