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過中秋節的50字
1、作文中秋節你是怎樣度過的怎麼寫
中秋之夜 今天是中秋節,是一個萬家團圓的日子。俗話說: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可是今年我們可沒有這么幸運了,從早上起天空中就飄灑著蒙蒙細雨,天陰沉沉的。看來我們今天晚上無法看到那皎潔的明月了。 到了夜晚,我們一家人圍成一桌吃著團圓飯,開開心心地聊著天,我和弟弟吃著圓圓的月餅,不時地望著夜空,不禁想起了去年的中秋之夜。 去年的中秋,一吃完晚飯,我和姥爺等一家人便迫不急待地來到了漢江邊賞月。「出來了,出來了」我興奮地叫起來。月亮從雲層中露出頭半張臉,害羞得像個小姑娘。慢慢地,圓圓的月亮升起來了,像一個大玉盤,月亮猶如一個穿著白色紗裙的仙女,將皎潔的月光灑向大地,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明月嵌在天幕
2、中秋節你們是怎麼過的?
第一、自製月餅過中秋
雖然商場里各種各樣的月餅應有盡有,不過,很多人對於月餅還是不感冒。提到月餅,除了覺得是中秋節的象徵性食品外,還會覺得特別難吃。這個中秋,摒棄流水線生產的月餅,自己自製月餅吧。
這樣一來,完全可以隨心所欲的選擇餡兒。如果不會做,可以提前一段時間在網上搜索做法,准備食材。
第二、帶著爸媽去購物
以前過中秋,是不是只是在家裡和爸媽吃上一頓飯那麼簡單?今年,在中秋夜之前,先帶著爸媽去購物一番吧。為爸媽添置幾件衣服,為爸爸選一副有意思的象棋,為媽媽買一個漂亮的包包。購物完了以後,再帶著爸媽去看一場電影吧。選擇比較浪漫一點的電影,讓爸媽也重溫美好。
第三、一個人的晚餐
如果你的中秋節只有一個人過,那就在家裡為自己准備一頓豐盛的晚餐吧。做幾個可口的飯菜,每一份的量都不用太多,但是種類盡量多一些,就算是對自己這段時間辛苦工作的一個犒勞吧。
中秋節是怎麼過的?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過中秋節的方式。如果是和你的女友過中秋節,一定要浪漫一些
3、古人是如何過中秋節的50字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自古便有賞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後,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雲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樣盛行「拜月」風俗。
中秋節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跡。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4、請寫出你家是怎樣過中秋的50字
早上起床,翻過一張日歷,今天就是農歷八月十五日了,是我們國家傳統的節日----中秋節。
爸爸媽媽早已商量好,在中秋這天要去老家過。我想到爺爺奶奶,都已經很久沒去看望他們了,他們看到我回去一定很高興。
到了老家,我就看到爺爺、奶奶在那邊忙碌著,奶奶在包餃子,做月餅,而爺爺在做菜。看到我時,他們都樂得合不上嘴,奶奶還拿了一個做好的月餅塞到我手裡,看到他們這樣高興,我也跟著高興起來。
爺爺奶奶繼續忙了,爸爸媽媽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列當中,我就到街上和小朋友們玩了,街上的人們也都在忙活著,相互招呼著,到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最熱鬧的要數晚上了,等到月亮上來的時候,我們就在院里擺一張飯桌,上面放滿了大小不等的月餅和瓜果,全家圍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團圓。大家坐 在一起,說說工作,學習中事,嘮嘮家常事.......其樂融融。供完月神以後,奶奶就把最大的一個月餅切開,全家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塊,切的時候要從中 心下刀,切成尖尖的長塊.月餅吃到嘴裡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無窮。
今晚真高興,到臨睡之前,我那激動的心情還沉浸在節日氛圍中……
5、中秋節怎麼過 ??
中秋節可以安排如下活動
1、賞燈籠
燈籠本是民間的一種工藝品,其用途是照明,很多家庭的門口都會懸掛燈籠。不過中秋節時,花燈也成為一種藝術性的產物,它在漢朝時興起,到了唐代時就已興盛,戶外花燈活動的規模比較大,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大家都會在夜晚賞燈。
2、賞桂花
在中秋時剛好是桂花飄香的時候,桂花在古代也一直是和月亮相關聯,也衍生出了很多神話故事。而桂花作為一種名貴的品種,它也有著喜慶、吉祥的象徵,因此民間不少人都會栽種,在中秋這一天賞桂花,聞著沁人心脾的香味,感受不一樣的味道,從而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3、燒塔
在南方地區,燒花塔的游戲流傳已久,這一活動一般是孩子參與,通常會在野外撿拾瓦片等,將其堆成圓塔,在月亮出來後進行燃燒,等瓦片燒紅了後,再放上一些煤油在其中,一直燃燒到深夜,此時大家都會去圍觀,之所以有這個活動,傳說是紀念抗法英雄劉永福。
中秋節習俗由來
在這個節日時,人們總會在夜晚時賞月,這個活動早在魏晉時就已開始,到了唐宋時就興盛起來,明清後,每逢節日時大家就會將月餅、柚子等擺放在外面,一邊賞月一邊吃喝,期待未來的生活事事順利,也希望親人能夠幸福快樂。
也有一些地方有「祭月」的習俗,希望月神能夠讓一家幸福,這一天不管下雨還是無月,祭月都是必不可少的過程。當然中秋也是團圓節,古代文人志士總會用「月有陰晴圓缺」來表達寄託之情,在宋明清,賞月的規模更大。
6、中秋節你是怎麼度過的 ?
陪家人如果在外漂泊也可以和朋友一起過。
又是一年中秋團圓日,人們在各方面的條件允許下都會提早地計劃回家,選擇和家人一起聚餐一起賞月。也有些在外經商和工作的人。
因為個個不定因素而不能回家團圓。雖然有遺憾,但是也會提前准備禮物送給父母。回不了老家可以遠程打電話和禮物來祝賀節日。
中秋節的地方習俗
在廣州,「掛彩燈」是約定俗成的一種慶祝方法,彩燈的話有買的,也有自己做的,大多選用的材料是竹條和彩紙,圖案更是花鳥魚獸都有。
節日活動南北方的差別更多,甚至每個地區都有所不同。北方慶祝中秋講究「圍繞著月亮」進行慶祝,登山或臨水賞月、猜燈謎,而南方地區各有各的習俗和傳統。
一般大人幫著做完,小孩一到晚上就拿出去玩耍,孩子玩夠了,家長還會將燈籠插在自家的屋檐或者旁邊的樹上,寓意著「豎中秋」。掛滿燈的廣州明亮異常,形成了當夜獨特的夜景,甚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