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中秋節有什麼活動
1、中秋節有哪些特色活動?
1、賞月
中秋節是我國最古老最著名的節日,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賞月活動更具規模。賞月還指八月十五中秋節觀看滿月,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盛於唐宋。
2、祭月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少數民族祭月的活動內容除了與漢族的中秋節相似外,還有極富民族特色的一系列活動,比如壯族的祭月亮,所以也叫「祭月節」。
3、中秋燃燈
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中秋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於竹竿上,高樹於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中秋燃燈的規模僅次於元宵燈節。
4、吃月餅
吃月餅,中秋節飲食習慣。「月餅」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一種圓形有餡的餅餌,為農歷中秋節應時食品,元周密《武林舊事》:月餅為「蒸作從食」。至今山東掖縣、濰縣等地還有此種月餅。取團圓之義。咸豐九年《金鄉縣志》:「中秋日:作月餅、買西瓜,饋送親友」。
5、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2、中秋節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1、書法:開展中秋節寫書法的活動,書寫內容可以是中秋節的古詩詞。
2、繪畫:開展關於中秋節的繪畫比賽,畫關於中秋節的節日元素,例如全家賞月、嫦娥奔月、玉兔搗葯等。
3、朗誦:開展朗誦比賽,朗誦中秋節古詩詞或關於中秋節的文章。
4、做手工:做一個關於中秋節的手工製作,並評出一、二、三等獎。
5、英語角:舉行關於中秋節的英語單詞大比拼,看誰能獲勝。
中秋節:
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
3、中秋節傳統活動有哪些?
1、賞月
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記載了「秋暮月」,即拜月神。在周朝,每逢中秋之夜,人們都會舉行迎接寒冷和祭祀月亮的活動。設置一個大香盒,放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季節性水果,月餅和西瓜是必不可少的。
2、吃月餅
吃月餅是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起初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3、放燈籠
比如南方地區會在中秋節期間,將燈彩高豎起來。有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4、中秋節傳統活動有哪些
中秋節傳統活動如下:
1、共進晚餐,闔家歡樂時光
由於中秋節代表家庭團聚,當晚一家人聚餐。如果有時間就一定要回家陪父母過節,至少一起吃頓飯。因此,可能會出現交通擁堵,尤其是在這個節日當天。每個家庭都會准備一些強調秋天豐收或象徵好運的食物,包括柚子和核桃,以及象徵美好事物的鮮花等餐桌裝飾。
2、吃月餅,最具代表性的傳統
月餅,又稱團圓餅,最初是供奉月神的,後來成為中秋節最重要的食物。月餅象徵著團圓,被用作節日食品,以及饋贈親友的禮物。吃月餅是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慶祝中秋節的基本習俗。
3、賞月,闔家團圓的象徵
中秋之夜的月亮最圓最亮。滿月是家庭團聚的象徵。自古以來,這個節日就有賞月的習俗。當人們看到月亮時,它會讓人想起他們的家人和家鄉。許多著名的古代詩人都寫了關於月亮的詩,表達了他們的思鄉之情。
4、製作和觀看彩燈。
製作彩燈對於有小孩的家庭來說是一項快樂的活動。燈籠有不同的形狀,也可以像動物、植物或花朵。孩子們喜歡製作五顏六色的燈籠。他們把它們做成不同的形狀,掛在樹上或房子里,或漂浮在河流上。
5、欣賞火龍舞
舞龍已經成為我國文化的象徵。在中秋節的慶祝活動中可以看到。香港的火龍舞很特別。幾乎每年中秋節的前一天晚上,香港島附近的大坑都會有一條火龍翩翩起舞。人們相信龍帶來健康和好運。
5、山西中秋節習俗是什麼樣的
山西中秋節習俗是:一、打月餅。山西地區普遍稱中秋節為「八月十五」,是民間僅次於春節的大節。山西人過中秋節,祭月是民間悠久的風俗,而月餅即是祭月最首要的供品,又是全家人歡度節日的食品,還作為贈送親友的禮品。農村習慣自已製作,稱為打月餅。每逢節日來臨,家家都要架鍋,自己烤制月餅。
二、祭月亮。中秋之夜,家家團聚,在院落東面擺上供桌,上置月光馬兒(即月神圖象)、月餅、西瓜、毛豆、水果等,全家仰望一輪皓月,主拜者叩頭敬獻,口誦拜月歌:「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敬神仙,有吃有喝還有穿,一家大小都平安。」供器中有香爐、燭台等,香爐中點燃一種盤曲的線香,稱為芸香。一俟玉兔東升,月光照臨桌上供品,便表示月光菩薩已領受了這份情意,於是燒香焚紙,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