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和什麼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和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2-18 23:25:06

1、端午節是紀念什麼

端午節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前340一前278年)。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是一位千載不朽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他二十歲左右入仕,任三閭大夫,二十五歲任左徒,負責制定楚國的內政外交政策。

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將屈原和端午節聯系起來的,是南北朝時南梁吳均的志怪小說《續齊諧記》,此時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從唐人歐陽詢轉抄《風俗通》(東漢末年應劭著)的佚文可見,也許東漢靈帝時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這也是屈原身後400多年的事了。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端午節的意義

端午節從肇始及今,不斷流轉變遷的節俗內容和精神內涵,不僅豐富了全國各族人民的生活內容,更在這林林總總的節日文化中逐漸醞釀積淀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共同的精神世界,這無疑將成為中華民族豐富的精神財富。

綜觀當今世界,現代化從來沒有統一的模式,同樣,處在全球化中的現代性也沒有統一的價值觀念體系。在現代化以及現代性問題上之所以出現多元的現象,從文化層次上是和各國民族文化聯系在一起的。

一個國家現代化和現代性的發展,從來都是依附在民族固有的精神文化的基礎上實現的。因此不同的現代化和現代性從來總是有相對應的本民族的思想文化基礎。它們通過各自的民族文化基礎,用來凝聚和團結本國成員的力量,從而煥發出社會成員建設現代化的積極性。

因此現代化和現代性從來都是和文化的多元化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端午節的民族精神魂脈,應該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的精神力量,對此繼承和發揚是我們後人無法躲避和推脫的重大責任。

2、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啊

端午節最著名的是為了紀念屈原,其實也是另一位古代英雄伍子胥的紀念日。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馬曉坤說,當年吳王夫差罔顧輔臣伍子胥諫言,反而聽信奸臣挑唆,賜其自殺,並於五月五日將其屍體投入江中。由此,伍子胥成為民眾在這天必須追思的冤魂。  

南方一些地區,端午還有「盡孝日」的意思。馬曉坤說,東漢年間,十四歲的曹娥小姐因父親溺江而亡,沿江哭尋,因不見屍首而投江自盡。父女倆的屍體在五月初五那天浮起,曹娥的兩手竟從背後抱住父屍。因此,曹娥被譽為「孝女」典範,被鄉民所懷念。  

同時,端午也是古老的亡靈紀念日之一。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中心教授朱大可說,世人要在這天悼念那些不安的鬼魂,祈求它們離去。這個亡靈紀念日後因佛教傳入而發生位移,被七月十五的盂蘭盆節替代。  

「端午的初始功能,在歲月侵蝕中變得曖昧不清,只有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草、石榴和胡蒜等的祛邪風俗,還約略暗示著它與鬼魂的關聯。」朱大可說,菖蒲葉片狀如寶劍,方士們稱其為「水劍」,後又引申為「蒲劍」,據說可斬各種妖魔鬼怪。  

「(民眾)一方面小心翼翼地勸慰冤死的亡靈,一方面又大張旗鼓地驅除惡鬼,這種方式構成了端午習俗的真正母題。」朱大可說。

端午節的別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

「端午」的「端」字本義為「正」,「五」(午)為中。「端午」(端五),「中正」也,這一天午時則為正中之正。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三十個。

如有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正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上日、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葯節、浴蘭節、躲午節、屈原日、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解粽節、端禮節等。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有關端午節的「真相」,你知道幾個?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