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什麼地方中秋節玩燈籠

什麼地方中秋節玩燈籠

發布時間: 2023-02-22 12:10:05

1、中秋兔子燈籠的寓意是什麼?哪個地方有這樣的風俗?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然而有許多地方都會在中秋節放兔子燈籠,那麼在中秋節放兔子燈籠的寓意是什麼呢?又有哪些地方會有這樣的風俗呢?


中秋節是一個非常喜慶的節日,人們常常會一家團聚,等到晚上的時候,大家一起賞月,吃月餅。人們會在中秋來臨之際做好各種各樣的燈籠,營造出節日的氛圍,你慶祝中秋佳節的來臨,然而中秋節兔子燈籠的寓意就是營造喜慶的氛圍,是人們對於全家團圓,闔家幸福的期盼。兔子燈則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手工藝品,是花燈的一種,人們把兔子視為吉祥之物,因為他製作簡單,所以家家戶戶都會製作。

中秋節關於玉兔的故事,玉兔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了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索要吃的無力和孩子都有食物可以給他們,只有兔子沒有吃的給他們吃,於是兔子便說你們吃我的肉吧,然後就跳進火中把自己燒熟,於是三位神仙非常感動,把兔子送到了月宮裡面,成為了玉兔,終日陪伴嫦娥,並且搗制長生不老葯。

每年的正月十五和中秋節在靖西,尤其是靖城,他們會賞花燈,並且拉兔子燈,熱鬧非凡。因為他們在外工作。無法和家人團聚聚,所以他們會通過同鄉舉辦從小家鄉會舉辦的風俗活動才能黃建他們的思鄉之情,於是他們就決定將上花燈活動一到中秋節舉行,這樣子既能避免和別的組節日重疊,又能完成自己的思鄉之情。於是從那個時候他們就會有了兔子燈這種極具家鄉文化特點的物品流行起來,每次到中秋佳節進程的兒童就會拉著兔子燈從家裡走到大街上,成為了頗為壯觀的流動燈和並且成為月光下非常靚麗的一道風景,也是靖城各個人的兒時的美好記憶。

2、北方中秋有花燈嗎

北方中秋沒有花燈,但有走馬燈、燈籠等燈籠文化。走馬燈是中秋節最具有特色的民俗活動,它是由多個燈籠組成,每個燈籠上有節日的圖案,燈籠組成的形狀有圓形、八卦、蝴蝶、魚等,燈籠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個精美的圖案,燈籠的顏色也是五顏六色,十分美麗。

3、中秋方塔公園有沒有燈會

答:是的,每年中秋節,方塔公園都會舉辦燈會活動,活動形式有燈籠遊行、燈籠藝術展、燈籠製作、燈籠拍賣等。

4、玩花燈也是中秋節的重要習俗,通常中秋節什麼人之間玩花燈?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一個傳統的節日,有家人團聚,身體健康,事業順利的意思。

中秋節哪一天舉辦的活動也有很多,像傳統的「打月餅」「水盆看月亮」「玩花燈」等等。

中秋節是一個很古老救援的節日,各地習俗不一樣,所以就有著很多的習俗和游戲。

玩花燈,很多人看來是元宵節的活動,其實不然,中秋節也有。漂亮又好看的花燈配上燈謎,會讓中秋節樂趣橫生!

作為中國傳統的「三大燈節」之一的中秋節,中秋雖然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而且玩花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歷史文獻南宋的《武林舊事》中,就有過多處記載當時中秋夜節的場景記錄。在中秋節玩花燈,從古至今也大多集中在南方的城市,北方城市在中秋節玩花燈要相對少一些。

南方著名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花燈這一環節。展會上各種各式的彩燈,像各種農作物造型的花燈及花鳥鳥獸花樹燈等,種類很多。

在中國廣州、香港等南方城市,中秋夜是過得比較隆重的。中秋節要進行大型的活動,就是樹中秋活動,因為樹諧音亦作豎,就是要將花燈高豎起來之意,預示著學子學業有成,事業有成。

在這一天小孩子們在家長幫助下,會選擇用竹條和紙紮成一些花燈,比如動物燈,然後用桿子吊起來,最後再豎起掛在高桿上。

花燈高掛,中秋之意更加多元化。有些地方還會進行比賽,看誰家的花燈豎得高,豎得多,花燈製作最精巧,然後給小朋友們一定的獎勵。

另外還有在這一天放孔明燈,將自己的願望寫在上面,中秋節花燈來自遠古時期。現在逐漸被多元化,國際化發展,而且有了新的元素的加入,更加有意思了。

5、中秋節掛燈籠的風俗

在古代,燈籠其主要作用是照明,也是幸福團圓的象徵。一支民謠說出了它的喜慶色彩和功能:「正月十五鬧花燈,五月端午掛紅燈,六月無風放天燈,七月十五蓮花燈,八月十五玉兔燈,九九重陽孔明燈。」

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在一些地區,中秋節做燈籠有添丁之意。剛出嫁姑娘的娘家,會在中秋節這天給自己的姑娘送燈籠。這不僅是讓自己的姑娘前途光明,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還有一層意思是希望姑娘能夠為夫家不斷添丁。因為「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興旺,連綿不絕。

相關內容解釋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桿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彩最精巧。

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刻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製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柚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戲。

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

6、點解中秋節要玩燈籠?!

中秋提燈籠應起於唐朝,唐書太宗紀,以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以後就成為年中節日,至宋代更為普遍,常在中秋舉行歡宴的活動,到了元末明初更具有創新的意義。據風俗史話等說法,元人統治中國之後, *** 基於民族大義,准備在中秋之夜,以豎花燈作為信號,月餅中預置「殺 *** 」的紙條,約定趁蒙古人酒食之後,殺之起義。因此明太祖建國之後,為紀念這種舉動,獎令舉行中秋,成為流傳久遠的風俗。 圖片參考:.yimg/iugc/rte/ *** iley_1 2008-09-13 21:34:00 補充: 以下是其他與燈籠有關的連結︰ edcity/article/special/midautumn2007/03.p .knowledge.yahoo/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1411213>在這說到原來中秋節玩燈籠是中國香港的習俗! 2008-09-13 21:57:31 補充: 另外,中秋節提燈籠是由"豎中秋" 的習俗演變而來的。在網路上找到人民網的資料說:「每到中秋節,家家都要用竹條綁燈,燈籠的花樣有很多種。晚上點了蠟燭的燈籠,用繩子綁在竹竿上。然後將竹竿插在房屋高處,像是陽台、屋頂或高樹。到了夜晚,家家戶戶有燈籠,看起來就很漂亮,很有過節氣氛,這樣慶祝中秋節,就叫『豎中秋』。」這主要是 廣東人的中秋慶祝古俗 有祈福的意思 賞燈 跟 賞月 是ㄧ樣的目前凡是 廣東人(或移民)的居住地或國家都有類似的慶典活動
如 大陸東南沿海省份(中國香港.廣東) 新加玻 馬來西亞 越南 印尼 等等 東南亞國家 都有 『豎中秋』提燈籠的習俗。 2008-09-13 21:57:57 補充: 樹中秋的由來: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2008-09-13 21:58:15 補充: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後,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祐。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2008-09-13 21:58:49 補充: 簡單點說: 就是由古代習俗慢慢演變而來。剛開始是點香案
豎紅燭 祭拜月神 祈福 但因秋日風大 以竹編糊紙 圍燭 以免紅燭被吹熄 到了明清時期慢慢演進成將燈籠高掛以表對月神的尊敬與祈福 而後就成了現在的中秋提燈籠了。
參考: yahoo
showthread
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現在社會中,燈籠已經被視為傳統工藝品,佳節慶典中都要使用燈籠。而中秋節是孩子唯一被准許玩燈籠蠟燭的日子,處處可見孩子手提燈籠外出嬉戲。近年來流行的燈籠, 大部分都是吹氣用電的,今年不妨來個集體回憶,拿個傳統燈籠來湊湊熱鬧。 傳統燈籠 在中華傳統藝術的領域里,花燈是一門相當富於巧思,又具古色古香氣息的藝術品。透過竹枝和不同色紙、絹去塑造一件色彩斑斕的藝術品;近代的會加用透光度極高的彩色玻璃紙。 圖片參考:edcity/article/special/midautumn2007/images/lantern01 圖片參考:edcity/article/special/midautumn2007/images/lantern04 圖片參考:edcity/article/special/midautumn2007/images/lantern05 圖片參考:edcity/article/special/midautumn2007/images/lantern02 風琴式紙燈籠 相信大家都玩過的,可謂最簡單的燈籠。每個燈籠內里都有一個十字型的盛蠟燭器。先點蠟燭,再將風琴式的彩紙拉起,就可以玩了。而點蠟燭的環節,最考技術,一不小心,就會火燒燈籠。 宮燈 骨架以竹枝居多,燈面以絹料為主,可造成多邊的立體如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相比紙燈籠更堅固、更耐玩。 楊桃燈籠 以蠟光紙或用玻璃紙糊成的,透光度高,顏色明亮,是最應節的燈籠之一,擺放在家更添中秋氣氛。 兔仔燈籠 在中秋節的傳說中,玉兔為人熟知。兔仔燈籠以縐紙製造,有全白的、有三色的,腳下有輪,可以拖著來玩,是最教人懷念的燈籠。 除了這幾款的燈籠外,現在的花樣也比起以前多了很多,好像卡通人物、中國國寶熊貓、十二生肖造型等等,應有盡有: 圖片參考:edcity/article/special/midautumn2007/images/lantern06 圖片參考:edcity/article/special/midautumn2007/images/lantern07 圖片參考:edcity/article/special/midautumn2007/images/lantern03 圖片參考:edcity/article/special/midautumn2007/images/lantern08 圖片參考:edcity/article/special/midautumn2007/images/lantern09 圖片參考:edcity/article/special/midautumn2007/images/lantern10 點解中秋節要玩燈籠
參考: 天之心

7、中秋節是中國三大燈節之一,那麼另外兩個燈節是什麼?

除中秋節之外的兩大燈節就是春節與元宵節,在這三個節日里均有賞花燈、鬧花燈的習俗。其中就中秋節來說,這個節日的燈會規模雖然不及元宵佳節,但是卻也是這個節日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習俗之一。中秋節的玩花燈習俗可以追溯至唐宋時期,宋朝時期一本名為《武林舊事》的書籍中就曾提及中秋玩花燈一事。不過中秋玩花燈的習俗主要集中於南方地區,像廣州佛山、廣西南寧等地在過中秋節時就會有類似於稻草燈、柚子燈等多種樣式的花燈。

再來就是元宵節的花燈,該節日的鬧花燈習俗堪稱經典。早在西漢時期,古人在歡慶元宵節時便會舉行鬧花燈。待進入隋唐之後,元宵鬧花燈習俗也是進入了一個十分興盛的階段。這一風俗至今仍舊存在,其中鬧花燈風俗尤為盛行的山西地區,還有不少地方直接將元宵節稱呼為“燈節”。每一年的元宵節,山西人民都會前往掛滿各式花燈的街道上遊玩、賞燈。此外,元宵節還有耍龍燈這一風俗習慣,該風俗的歷史同樣開始於漢朝時期。

最後的春節可以說是中國人觀念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年在臨近春節之際,全國各地便開始陸陸續續張掛紅燈籠。而且春節與元宵節時間距離十分近,所以這兩個節日的風俗也是有著不少相同之處,賞花燈便是其中之一。在古代,過年一般都是從春節開始,然後至元宵節才結束。過年期間,掃塵、守歲以及賞花燈、猜燈謎等一些風俗都是必不可少的。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在諸多傳統節日逐漸被淡化,從而導致一些風俗習慣也在跟著被簡化。相比起早些年,現在傳統節日的節日氛圍可以說是已經大不如前。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