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揚州中秋節各景點有什麼活動

揚州中秋節各景點有什麼活動

發布時間: 2023-02-22 16:50:14

1、揚州人如何過「中秋節」? 民間有那些特殊習俗?

今天是農歷八月初五,每當進入農歷八月,揚州與全國各地一樣,人們也忙著過中秋。農歷七、八、九三個月是秋季,八月十五標志著秋天的一半,故稱「中秋」。此時秋高氣爽,月亮最圓也最亮,所以八月十五又叫做「月夕」。由於月兒圓,人們便聯想到「人月雙圓」,所以每到中秋晚上,全家人都要聚會,中秋節又成了「團圓節」。民間中秋節有吃月餅、賞月、賞桂花、猜燈謎等多種習俗。
中秋節的各種習俗都是圍繞著那輪又圓又亮的月兒展開的,而揚州人對月亮又格外鍾情,乃至稱揚州城是「月亮城」。歷代詩詞,吟揚州月者特多,如唐詩中「霜落寒空月上樓,月中歌唱滿揚州」(陳羽);「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徐凝);「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等等。其中,被前人譽為「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就是揚州人張若虛創作的,全詩可以說是當時揚州南郊江濱月色的藝術再現。詩詞中的揚州月,給揚州人的中秋節增添了雅意和文氣,所以今日的揚州,到了中秋便要辦「二分明月文化節」。
「二分明月文化節」是政府出面組織的文化活動,也是千百年來揚州人中秋賞月習俗的延續和發展。揚州人一直視中秋賞月為悠雅閑適的賞心樂事。汪曾祺有一篇散文《晚飯花》,其中就寫到一家平民百姓的中秋賞月:「靠南一家姓夏。這家進門就是鍋灶,往裡是一個不大的院子。這家特別重視過中秋。每年的中秋節,附近的孩子就上他們家去玩,去看院子里還在開著的荷花,幾盆大桂花,缸里養的魚;看他家的院子里擺好了的矮腳的方桌,放了毛豆、芋頭、月餅、酒壺,准備一家賞月。」這姓夏的一家喜愛清雅,全家人單獨在院子里賞月。汪曾祺筆下寫的是高郵縣城,在揚州城裡,許多人家也大致如此。庭院清幽,月色朦朧,靜謐中流露出主人的雅緻和祥和。
舌尖上的「揚」中秋
滿菜場專挑「子孫藕」
住在揚城安樂街坊的朱玉芬女士一家是典型的傳統揚州人家庭,在這一家,年是年節是節,都有規矩。「看看我買的藕,多整齊啊,有枝有葉。」朱女士拿著剛買的藕,給鄰居街坊們看。
據民俗專家葉尚鼎介紹,古代揚州人在拜月時,還要點亮寶塔燈;選購藕節相連、小枝不缺的所謂「子孫藕」和籽粒飽滿的所謂「和合蓮」,寓意吉祥。
做有臉盆大的月宮餅
住在揚城青蓮巷的高大爺今年70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揚州,每年中秋節,他都會做月宮餅來敬「月亮公公」。
「我是用乾麵做的皮。」高大爺說,如果內餡是甜的,大多用糯米粉做表皮,至於內餡,鹹的一般以蘿卜絲餡為主,甜的可用豆沙、芝麻糖等。
「以前,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做很多月宮餅,一塊比一塊小,層層疊疊地堆得很高,看上去像座小山。」高大爺說,高度越高越崇敬,月宮餅象徵了團圓,寄託了老百姓對親情、愛情和友情的嚮往,對團圓的渴望。
「揚」中秋的盼與望
中秋相聚,盼的還是健康
家住揚州江都區龍川街的周正亮先生回憶,小時候,父親就曾對他說過:「時節不可空過,唯有中秋最重。」
周先生說,由於過去的醫學不發達,到了夏季,熱毒對人的侵害很嚴重,特別是對於老人與小孩來說中秋則是經過了夏日酷暑的磨難,一家聚在一起,看家庭成員是不是都還健康。
此外就是,中國人自古就有的月亮情結,宋朝大文豪蘇東坡的那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道出對家人團聚的渴望。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也有一部分內容表達了身處異地的親人,通過一輪圓月來寄託月圓人團圓的渴望。無論你走到哪兒,只要抬頭,都能看到月亮,所以月亮成了遊子、親人寄託情感的對象。
祭月乃是「重頭戲」
晚上祭月,是中秋節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住在江都七閘村的褚振德介紹說,吃晚飯之前,會擺一張條桌到門前花園里,然後擺上月餅、藕、菱角等祭品,點上蠟燭和香,對著月亮拜上一拜,然後再回到屋內吃晚飯。吃完晚飯再到院子里來賞月。雖然現在經常住在城區兒子那裡,但是到了中秋,還是要回到老宅這里祭月。
周先生還說,他們家都是在晚飯後祭月,一家人聚在院子里,搬張長條桌,然後擺上各種祭品,其中藕要用對藕,還要放一杯白開水,這是讓「月亮公公」喝的。
祭品擺好後,由家中的最年長的點香,然後帶著大家一起磕頭。祭月結束後大家就一起坐在院子里賞月。
家住揚州江都區東苑社區的顧克邦老先生今年71歲,他說祭月還是自己小時候,跟著家裡人一同參加,自己成家以後,這些習俗就沒有了。不過他對當年祭月的印象還很深,家裡的大人把桌子放在院子里,然後放上糖餅、月餅等祭品,藕是要那種長著很多枝杈的,取多子多孫多福的含義。
但今天的年輕人喜歡熱鬧,青年男女喜愛到街上或是到郊外去「踏月」。清代董偉業的《揚州竹枝詞》中就有這樣的記敘:「八月中秋秋氣新,滿街鑼鼓鬧閑身。光明寶塔光明月,便益男人看女人。」從這首竹枝詞中可以看出,當時上街或是到郊外「踏月」的人數很多,這也方便了男女戀人的交往,這在封建社會里倒也是一種進步。對此,清代郎葆辰在《廣陵竹枝詞》中說得更明確:「記得中秋踏月曾,重重寶塔試新燈。郎情如塔儂如火,照見中心透幾層?」
瘦西湖賞月的最佳地點是在「月觀」,或是五亭橋。《望江南百調》雲:「揚州好,高跨五亭橋。面面清波涵月鏡,頭頭空洞過雲橈。夜聽玉人簫。」據說,八月十五夜,劃船到五亭橋下,在十五個橋洞里都可見到一輪圓月,吸引了許多好奇者去尋找。「月觀」位於小金山腳下,是一座坐西朝東、依山臨水的軒廳,中秋月剛從湖東面的樹梢頭升起,軒廳里便可見到「皎皎空中孤月輪」, 「月照花林皆似霰」。這里湖面較寬,雖不是張若虛筆下的「春江」,但同樣可以領略「花月夜」的美妙意境。軒廳里還有鄭板橋手書的楹聯:「月來滿地水,雲起一天山。」詩情畫意與良辰美景融為一體,所以,每年中秋節夜晚,都會引來許多賞月的揚州人。人們被眼前的景色所陶醉,直至月兒西斜,仍久久不願離去。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2、揚州的中秋節的習俗!

揚州中秋會有拜月的習俗。每年中秋夜,每家會在門口或庭院內擺一張桌子作供桌,放上月餅、團圓(籽麻糖)餅、子孫餅、蓮藕、菱角和一碗涼開水,再點一支香,除父親外,大人、孩子都參與拜月儀式,大家分別對著月公三鞠躬,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分吃供果。

(2)揚州中秋節各景點有什麼活動擴展資料:

中秋習俗:

1、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兩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

2、南京人中秋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塊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

3、江蘇無錫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