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新家怎麼把艾葉插門上
1、端午門口放艾草有什麼講究
端午門口放艾草講究如下:
1、插艾草的時間有講究
不管是買回家的艾草,還是從地里剛採摘下來的。一定要記得在9點之前插上,這樣不僅持續時間長。而且帶來的福運會更好。
2、一定要記得用紅繩繫上艾草
在北方,不管是過年還是家裡有喜事,習慣地在家裡弄幾張紅色的貼紙或者是紅色的細繩。艾草也是一樣,提前用紅繩把艾草捆綁起來。這樣看上去效果更好一些。而且更順眼。
3、插艾草的數量有講究
在北方,門前插艾草的話,一般都是放2、4、6、8。一定要是雙數,單數不僅看著不好看,而且驅蚊效果也比較差。
4、乾枯的艾草不要插
端午節門前插艾草,一定要記得插新鮮的艾草,新鮮的艾草,它裡面含有的揮發油才更加香濃,如果艾草已經蔫了,就不適合端午節門前插。有條件的朋友,可別忘了採摘一些新鮮的艾草。
5、懸掛艾草
不是簡單把它懸掛起來這么簡單,講究的是「掛長不掛短,掛倒不掛順」,說的就是所懸掛的艾草,建議要長一些為宜,而且在掛艾草的時候,記得要把它倒著懸掛為宜,而不是把它正著懸掛。
如果是懸掛在大門口,只是掛一把艾草,那就是懸掛在大門的右邊為宜,如果是懸掛兩把,那就是左右各一把。而至於懸掛在窗戶邊的艾草,則是懸掛在左邊。
2、艾草怎麼掛在門上
掛艾草的方法:
掛艾草還是有一些講究,那就是「早掛比晚掛好,倒掛比順掛好」,遵循這兩個原則,在農村如果去找艾草的話,可以早些出門,因為到了夏天,天亮得比較早,可以到田地里去找一些艾草,在找艾草的時候要找一些長勢很好,長得越長的越好,這樣掛在門上很美觀。
在五月初一就可以掛艾草了,還有的地方就是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掛艾草,這也是可以的,但是建議在早上就掛艾草,把艾草找回來以後,把他和菖蒲捆在一起,最好用一根紅毛線,把菖蒲和艾草綁在一起,掛在門上這樣美觀又好看,所以過艾草的時候就是「早掛要比晚掛好」。
過艾草的時候「倒掛比順掛較好」,按照農村的傳統說法,就是把艾草的根部掛在門的上面,把艾草的桿莖朝下,這樣看起來很好看,而且要掛長的,不要掛短的,這樣懸掛是一個傳統,如果你順掛就覺得不美觀。
還有要注意的是掛艾草的時候一般是掛在門的右邊,掛在窗戶上也是掛在窗戶的右邊,如果是懸掛兩把就左邊,右邊各掛一把講究對稱。
掛艾草的原因
在農村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說法,意思是,在清明節時要在門口插柳枝,在端午節時要在門口插艾草和菖蒲。艾草在農村很常見,它的莖和葉子都含有揮發芳香油,獨特的氣味既可以驅逐蚊蠅、凈化空氣以外,還是一味中葯材。菖蒲是多年生的水生草本植物,它的葉子又窄又長,和艾草一樣,菖蒲也同樣含有揮發芳香油,有殺蟲滅菌、提神通竅的作用。
「端午到,五毒出」,端午節過後天氣會越來越炎熱,降雨也會越來越頻繁,高溫高濕的環境下,害蟲和病菌滋生,所以為了避免害蟲和病菌的產生對人體帶來不利的影響,人們便會在門前、窗前懸掛艾草和菖蒲,驅除蚊蠅,殺菌防病。
3、端午節快到了,門上怎樣掛艾蒿,艾蒿是掛在院子的大門上,還是屋門上,分時間掛嗎?
端午節艾蒿要掛在院子的大門上,艾蒿要在端午節當天早上掛。
民間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過端午節的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據了解,早在晉代人們已經開始把艾蒿(即艾草)掛在門上,到了南北朝時代,掛艾蒿發展為掛艾人。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葯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此外,也有人在房屋前後栽種艾草,求吉祥的習俗。
(3)端午節新家怎麼把艾葉插門上擴展資料
端午掛艾蒿的講究:
一、挖艾趁露水:在挖艾草的時候要趁著有露水的時候就要去割,不能等到太陽都已經出現了,那挖艾草就非常的不合適。
挖艾草的最佳時間在6-7點期間,這個時候露水還沒有消失,假如挖太晚的話,那艾草的味道會相對變淡,對其功效的發揮會有一定影響,所以在端午的時候,人們就會起得特別早。
二、艾草不離根:在很多地方人們用艾草的時候都是割回去,艾草往往一年可以長幾茬,割艾草要相對簡單一些。但實際上艾草是需要連根挖回去的,因為人們普遍認為艾草具有趨吉避凶的作用,所以有跟會比沒根好一些。
4、端午節艾草怎麼放
端午當天將艾草懸插於門戶、堂屋、床頭等處,以起到辟邪祈福的作用。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端午節門前為何要掛艾草: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種種節俗,如采葯,以雄黃酒灑牆壁門窗,飲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衛生活動。端午實在可算是傳統的醫葯衛生節,是人民群眾與疾病、毒蟲做斗爭的節日。今天這些衛生習俗仍然是應發展,並應弘揚傳承的。
5、端午節插艾有什麼講究 插多少合適
一般是大門一邊掛一根或幾根,這個沒有硬性的規定,隨性就好。艾草要插在家庭中各個門把手、門楣處。插艾草的時候家中的大門門把手以及卧室門把手都需要插上艾草。這是因為門把手這些位置經常觸摸,細菌病毒比較多,這時候需要艾草氣味熏過,以此來消毒防病。
插艾草時 ,不要把艾蒿插得三長兩短 。艾草里的「艾」和「愛」同音,如果農民在家門前插艾草是「三長兩短 」的形狀,看起來不雅觀 ,更有一種不吉祥的寓意 。
插艾草要在端午節當天插,而且要在太陽沒有出來之前插。在農村人們認為插艾草要在太陽沒有出來之前插,這時候艾草本身之精氣開始得到很好的發揮,以此達到趨利避害、驅逐牛鬼蛇神的效果。
插艾注意事項
1、插艾草需要即摘即插,不適宜用曬乾的艾草插門楣。端午插艾草有講究,在端午節到來的早上,人們早早的就外出尋找艾草,艾草可以長得比較高,高的可以有2-3米高。而新鮮艾草插於門楣是端午節插艾草的要求。這時候的艾草氣味更濃,更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2、端午節出去採摘艾草時,要挑選一些植株高大茁壯艾草 。這樣的艾草才有「勁道」,有濃郁的艾草氣味,在農民看來 ,這樣的艾草才能起到「預期」的作用。
6、艾葉掛在門上有哪些講究
艾葉掛在門上講究如下:
1、艾草要用紅線捆綁後倒掛,捆綁艾草要用紅色的線,紅色能招福避災,並把福氣鎖住,不讓福氣跑掉。需要注意的是,艾草要倒著掛,這樣懸掛艾草不僅有利於減慢艾草香氣的散發,還有美好的寓意。倒掛艾草類似「福」字倒著貼,寓意「福」到了。
2、艾草的個數,懸掛的艾草並非越多越好,數量太多了美觀度不夠,味道也會過於濃烈,反而會給人們帶來困擾。雖然門口掛艾草的個數並沒有固定的要求,但捆綁艾草的時候要成雙成對,一般6至8根,切忌「三長兩短」。同時,越長的艾草越好,長艾草味道濃郁,祛除蚊蟻的效果更好。另外,艾草也不要折斷,以圖吉利。端午插艾草,也可以將艾草、菖蒲捆綁成一束。之所以會加入菖蒲,是因為菖蒲的葉片看起來很像一把劍,在民間它還象徵去除不祥的寶劍。
7、艾草怎麼掛在門上
艾草掛在門上方法如下:
1、清晨掛艾草
之前祖輩的做法都是在端午要到來的時候,大清早就去山上摘艾草,尤其是帶著露水的,一般都是早飯前就把艾草插到門上,而如果在城市中無法直接採摘艾草,一般也會早點去早市買艾草,然後掛在門上,祈求給我們帶來平安健康。
2、插艾草需要倒插
插艾草的時候,不能正著就將艾草直接掛在門上,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倒插艾草,相信很多朋友都沒有注意到這點。倒掛艾草說明艾草驅趕病蟲災害,已經到家了,這樣才有效。所以傳統中,我們插艾草的時候切記倒插艾草。
3、選艾草要選完整的,沒有破損才可以
選艾草的時候我們要多留意,艾草應該長而直,顯示誠心並且也有作用。祖輩經常說,掛艾草也是誠心希望遠離邪祟,因此我們如果不誠心掛艾草,那麼敬意也會顯得不足,因此選艾草的時候要多留意,盡量選擇完整的艾草才可以。
4、端午節過後第一場雨後把它取下來
如果是懸掛在大門口,只是掛一把艾草,那就是懸掛在大門的右邊為宜,如果是懸掛兩把,那就是左右各一把。而至於懸掛在窗戶邊的艾草,則是懸掛在左邊。懸掛的艾草何時取下來,這個也是有說法的,多數地方都是在端午節過完了,然後所出現的第一場雨後把它取下來。
5、懸掛方法
門上艾草的掛法是比較的簡單,通常情況下需要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者
懸在門上就可以了。這樣艾草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就可以驅除蚊子、蒼蠅、蟲蟻,同時可以達到
凈化空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