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端午節中這個端在這里表示什麼意思

端午節中這個端在這里表示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2-24 13:50:25

1、端午節的「端」字在這里表示什麼

「端」字本義為「正」,「五」(午)為中。「端午」(端五),「中正」也,這一天午時則為正中之正。另,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五(午)月的第一個午日,謂之端午。

古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通用天乾地支,根據干支歷,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第五個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而午日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稱為「端陽」。

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1)端午節中這個端在這里表示什麼意思擴展資料: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

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古人紀年通用天乾地支,「五月」與「午月」通。

在歷史發展演變中,端午習俗注入了夏季時令的驅邪、祛病防疫風尚以及賦予紀念歷史人物內容。夏季也是一個驅除瘟疫的季度,端午這天必不可少的也有"祛病防疫"活動。

根據陰陽術數,午為陽,重午為至陽;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是陽中至陽的日子;陽氣盛則陰邪衰,利於藉助剛陽正氣驅邪消晦,因此古認認為端午是剛陽正氣匯集的吉祥日子。

2、端午節的端是什麼意思

「端」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開始」、「開端」的意思,,稱「端午」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端午節其實並不是只有一個名字,比如:重五、重午、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一系列的名字。

(2)端午節中這個端在這里表示什麼意思擴展資料

傳統民俗

在傳統節日當中,論民俗之繁多復雜,或只有端午節能和春節可比擬,都有著祈福、消災等禮俗主題,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端午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端午習俗甚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

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端午習俗主要有扒龍舟、祭龍、采草葯、掛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葯水、打午時水、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鳶、睇龍船、拴五色絲線、薰蒼術、佩香囊等等。

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

3、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請問這個"端"字在這里是什麼意思

「端」字本義為「正」,「五」(午)為中。「端午」(端五),「中正」也,這一天午時則為正中之正。另,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五(午)月的第一個午日,謂之端午。

古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通用天乾地支,根據干支歷,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第五個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而午日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稱為「端陽」。

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3)端午節中這個端在這里表示什麼意思擴展資料

端午節的節日習俗:

1、扒龍舟

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乃遺俗也。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劃舟。龍舟最初是用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2、端午食粽

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有尖角狀、四角狀等。粽子由來久遠,最初是用來是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

3、放紙鳶

紙鳶,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鳶稱為「放殃」。

4、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個「端」字在這里要如何解釋?

端是開端,初始之意。說端午的「端」,簡單點是開端開端的意義。另外,「午」為中午那時太陽最烈,最毒。所以從端午這個「毒日」開端,酷暑降臨,蚊、蟲、蒼蠅等開端擾亂。人們用艾蒿草驅蚊、蟲,柳絲編涼帽防暑等風俗。各地風俗大約一樣,文曲星下凡,「粽」狀元,「糕點」升,賽龍舟好事多磨,步步高升。

陰歷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節,如今還成了法定的節假日,端午又叫重午節,或端陽節。端是開端,與初始意同,端午又是初五,初午意。因以干支紀時,正月建寅,二月卯,三月辰,四月已,五月午,所以五月又是午月。古人常把五月直指午月,五日也寫成午日,初五就成了端午。五月初五,成兩五,也是兩午,所以又叫重午。因五是單數,單為陽,雙為陰,午時是陽辰,所以端午又叫端陽。

「端午」一詞呈現在文獻里,是東晉周處的《風土記》,裡面有:「仲夏端午。端,初也,謂五月五日也。」據此,有人斷定,端午節的節日概念,應該是在西晉時盛行,也被稱為端五。端午節其實並不是只要一個名字,它前前後後簡直有二十多個名字,其中還有重五、重午、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一系列的名字。在古書《風土記》中有記載:「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意義就是說仲夏中端午中,端這個意義就是初的意義,所以「端」字在中國的古代就是指的開頭的意義,就是一個月,一個時期的開頭的初始的意義,所以端午又叫「初五」。

如今的端午節,宗旨成了留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了,習氣上賽龍舟,包粽子。唐詩: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風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我地習氣,懸鍾馗像,掛艾葉菖蒲以避,祈求安全幸福;吃粽子,賽龍舟,留念屈原表忠心愛國愛家;飲雄黃酒,解毒殺蟲;佩香囊以防病驅邪健身;掛長壽鎖,求安康,中途夭折;采百葯,防禦疾病;吃「五黃」等。

5、端午節的端是什麼意思

端午節的「端」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端五」又叫做「初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所以五月初五就被稱為「端五」。「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好是「午」月,所以「端五」也被稱為「端午」。

端午節的端是什麼意思
端午節的「端」本義有以下六個:1、端正、正派;2、東西的一頭,事物的開頭;3、事情的起因;4、項目、點;5、用手平著拿東西;6、事情、道理、學說。農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6、端午節的端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農歷五月初五就到了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了,雖然關於端午的由來甚至在叫法上都有著許多種說法,但是這一天我們的習俗都是大同小異的。那麼每年都有的端午節,關於它的「端」是什麼意思,你都了解嗎?
端午也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端」是開始的意思。《風土記》里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端五」。農歷的正月開始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
古人常把「五日」寫成「午日」,所以,「端五」可以寫成「端午」。到了唐代,因唐玄宗是八月五日生,為避「五」字諱,由當時的宰相宋璟提議,將「端五」正式改為「端午」。因古人又常把「午時」當做「陽辰」,於是端午又可稱「端陽」。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個贊或者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7、端午節的端是什麼意思

端,就是是正的意思。端午即農歷五月五日。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吉日,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其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7)端午節中這個端在這里表示什麼意思擴展資料:

端午節的民間習俗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仲夏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日,以扒龍舟形式祭龍是端午節的重要禮俗主題,此俗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盛行。此外由陰陽術數及季節時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習俗。根據陰陽術數,午為陽,重午為至陽。

古人把端午日午時,三午相重,視為極陽時分,最能辟陰邪。古人還把端午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稱為「龍花會」,有「千載難逢龍花會」之說。夏季是陰陽二氣相爭的時節,陽動於上、陰迫於下,午月純陽正氣,為陰邪所懼。

夏季也是一個驅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陽氣旺盛,萬物至此皆盛,是草葯一年裡葯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這天採的草葯祛病防疫最為靈驗、有效。


8、「端午節」的「端」是什麼意思?

端,在這里是正之解。端午即農歷五月五日。

端 ān

〈形〉形聲。從立,專( ān)聲。本義:站得直。

「端,直也。」《說文》。按:「立容直也。」

「端,正也。」《廣雅·釋詁一》

9、端午節的端是什麼意思

端午節的端是初始的意思。

1、「端午」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之所以叫端午,是因為端是開頭、初始的意思,《說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端五」就是「初五」。

2、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五月初一叫端一,初二叫端二,數到初五,就是端五,「五」和「午」諧音,「端五」就稱為「端午」了。

3、端午節,是從古至今保留下來的一個悠久傳統,古人寫端午的詩詞不勝枚舉,端午節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9)端午節中這個端在這里表示什麼意思擴展資料:

1、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2、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