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有什麼吃的什麼喝的
1、中秋節吃什麼
中秋節有吃月餅,喝桂花酒,吃田螺,吃鴨子的習俗。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月餅是中秋必不可少的食物,深受大眾喜愛。在中秋節時,許多人家都會用桂花做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在廣東,中秋節還有吃田螺的習俗。在江浙一帶,中秋節還要吃芋頭,希望能夠好運連連。在浙江、福建、四川、台灣等地,鴨子是中秋節必備食物。
中秋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歷(農歷)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歷八月十六。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發展至今,吃月餅已經是我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
2、中秋節主要吃什麼 中秋節吃什麼的呢
1
3、中秋節有什麼傳統食物
中秋節有什麼傳統食物1中秋節應該吃什麼傳統食物
1、桂花糕
中秋之際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中秋節時許多人家都會有吃桂花糕的習俗,桂花糕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物,散發著桂花獨有的香氣,非常受人歡迎。
2、月餅
月餅也是中秋節的傳統小吃之一,可以說已經成為中秋節的代表。每年中秋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准備許多月餅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月餅的種類非常的多,所有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口味來食用。月餅通常是圓圓的,一家人可以分著吃,代表著團圓和睦,有著良好的寓意。
3、田螺
在廣東許多地方,中秋節還會有吃螺螄的習慣。中秋前後,田螺的肉質肥美,口感極佳,而且田螺還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對人的身體很有好處。
4、大閘蟹
這是江浙一帶的習俗,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雖然這個時候的大閘蟹價格非常昂貴,但是也阻擋不了人們對它的喜愛。
5、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一種美的享受。桂花不僅是一種觀賞性的植物,還有食用的價值,我國用桂花釀酒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桂花酒也是一種十分受人歡迎的酒,有許多女孩子很喜歡喝。
6、芋頭
在江浙一帶,芋頭的發音與「運來」相近。所以中秋節吃芋頭,不僅僅只是享口福同樣也表示希望能夠好運連連。芋頭是一種粗糧,對人的身體很有好處。
關於中秋節的故事
1、玉兔搗葯
此傳說最早見於《漢樂府·董逃行》:「玉兔長跪搗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葯可得神仙。」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葯丸可以長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廣寒宮中最早的玩伴吧。
2、玄宗游月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3、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
4、貂蟬拜月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
中秋節對於中國人的意義是什麼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八月十五,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農歷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節中秋節才成為了固定的節日。
1、團圓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
2、和諧
中秋慶賀著期待著豐收,因此也期待著和諧。「和」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中秋佳節闔家團圓、鄰里和睦、階層和合、社區安定、民族團圓、家國和諧、世界大同,其樂融融。正如蘇東坡說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張九齡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3、感恩
中秋節從其最早的含義來看,就是一套禮儀,它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對於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層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們對於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認識,體現了一種對於家庭的重視。
中秋節有什麼傳統食物2美食
月餅
鐵打不走的食品,中秋節,家家戶戶盼望著團員,和睦,共享天倫之樂。如果在今天晚上,一家子或者幾家子一起集合,在戶外的大桌子上面,看著月亮,切著四斤的大月餅,每個人都會非常的開心的,同能還能家家人朋友的關系。
泡茶
月餅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糖分的食品,雖然好吃,雖然一年只有那麼1次,但是也要注意進肚的份量。這個時候,不妨沖一壺普洱,鐵觀音,或者是西湖龍井,天山雪菊,絕對是最佳的搭配。
湯圓
這個湯圓,以前是自己家裡人今天白天就用糯米粉一起製作的手工湯圓,粉裡面增加一些紅粉,使得湯圓是紅色的,今天晚上拿出來一起品嘗,象徵著家人甜蜜,生活甜美之意。
小零食
這里說的零食包含的.內容不是很廣,比如可以增加一些花生,腰果,松子,小米餅,這樣可以讓你在今天晚上充分得到最完美的味蕾。
湯類
南方地區比較懂得享受燙的文化。一般來說,中秋節是夏季,天氣還是比較炎熱,那麼南方地區的家庭多數會在今天買足清熱解暑,滋補型的材料,放入砂鍋,跟雞或者豬骨頭一起熬制幾個小時,最後等到晚上一起分享這個美味。
中秋節美食
1、吃月餅
在中秋節這天,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月餅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小吃。可以說什麼都可以不吃,但是月餅一定要吃。因為不單單是吃月餅的味道,更是有一種與家人團聚的甜蜜感。即使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也能把相思寄託在月餅上。
2、吃螃蟹
吃螃蟹也是中秋節比較興盛的一種吃法,首先是有詩句曰:「九月團臍十月尖」,這里的九月團臍其實就是指九月的雌蟹肉質最好,而十月則是雄蟹當道,因此在九月份,也就是中秋節的年份,我們可以吃到膏香肉嫩,甘香流油的蟹黃、白嫩鮮甜的蟹肉,因此也廣受民眾的喜愛。
3、吃石榴
吃著月餅、螃蟹,當然也需要水果來搭配。中秋節正是石榴豐收的時候,石榴子紅似瑪瑙,沒剝開前外表圓圓的,亦有吉祥、團圓的意思。
4、吃糍粑
糍粑是一種很常見的小吃,在中秋節這天吃糍粑,一方面為了紀念出國大將軍伍子胥,另一方面中秋吃糍粑預示著家家戶戶團結幸福,生活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