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地區是怎麼過中秋節的
1、不同地區過中秋節的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不同地區過中秋節的習俗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相關文章:農歷一月為何又稱之為正月春節吃年夜飯都有哪些講究?| 春節的傳說「熬年守歲」 解讀:春節的傳說「熬年守歲」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個贊或者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2、各地過中秋節有哪些不同的習俗?
又是一年中秋來臨時,每到這個時候,在外面的遊子都想回家跟父母團聚。中秋是一個合家團圓的日了,在老家,過中秋就是吃大餐。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不比我小時候的苦日子,那時候,年齡小又不懂事,總是盼著過節能吃上好東西。
小時候,我媽會提前一個晚上叮囑我們,不要去放她養的雞,等第二天早上,她就會逮一隻,然後殺雞,這個時候,我就會在旁邊看著我媽操作,一點都不會覺得殘忍,因為我太想吃雞肉了。
等我媽把雞剖好洗干凈之後,她就會把雞放鍋時炒炒放水煮成湯,香味就出來了。
爸爸則去買肉和月餅,那個時候的月餅是五仁的,還要桔子皮和冰糖的,我最喜歡吃的一種月餅。因為買的少,爸爸說留著晚上賞月的時候吃,但我是等不到那個時候的,常常提前開吃,吃著吃出一顆冰糖,就跟尋寶一樣,要是吃到了就好高興。
往往等到飯熟時,我就吃個雞腿已經再吃不下別的好吃的飯菜了,常常被我媽念叨。
孩子們見面也會問,你家買月餅了沒有?要是小夥伴沒有買,就會覺得一點都不開心。
過中秋時,已經有粟子了,我們會拿來炒一些或煮一些當零食,水果也就蘋果和桔子,感覺已經跟過年一樣了,我們是很高興,但聽父母說,孩子就知道過節的高興,卻不知道勞動的辛苦。
如今長大了,卻再也找不到小時候的快樂了,也吃不到那個記憶中的月餅,就連我媽也說現在的月餅還沒有以前的好吃。
3、中國各省是怎麼過中秋節的有什麼習俗
1、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
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2、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
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
3、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
4、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
5、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
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4、中秋節各個地方有哪些習俗?
山西中秋節習俗
山西潞安地區過中秋節時要宴請女婿帶愛人及子女上門一起共度良辰;山西永寧地區中秋節家家戶戶都要恭祀太陰星主;山西大同地區稱月餅叫團圓餅,大小在二、三尺左右,且有中秋節守夜之俗。
陝西中秋節習俗
陝西西鄉地區過中秋節時男子要去泛舟登崖,女子則在家籌備佳宴,中秋節家家戶戶必食西瓜;陝西靖邊地區過中秋有吹鼓手走街串戶打鼓吹號,走時戶主得給賞錢;陝西洛川地區中秋節時家長要率子女攜帶禮物去老師家拜節。
四川中秋節習俗
四川嘉定地區的人們過中秋節時要祭土地神,上演雜劇、聲樂等,俗稱「看會」,四川人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外,在中秋節還要舉行打粑、殺鴨子等娛樂活動;有的人會在中秋節夜晚將桔子挖空,裡面點上蠟燭,懸掛在自家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俗稱「舞流星香球」。
福建中秋節習俗
福建浦城地區過中秋節時女子穿行南浦橋,以祈求長壽;福建建寧人中秋夜要在門前掛旛燈向月宮求子;福建上杭地區的人們過中秋節時,人們會以竹筐作為月姑的替身,如有大神降臨,竹筐就會搖擺,依搖擺的次數來卜吉凶;福建金門人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天公用仙桃型的紅果代頂,俗稱「天公果」,拜月用的紅果要雕成豬羊的形狀,數目一定要九豬十六羊。
江西中秋節習俗
在江西吉安地區中秋節傍晚,村村寨寨都要用稻草燒瓦罐,瓦罐燒紅後將醋倒進去,讓其香味飄散於全村;江西新城地區過中秋時,從八月十一夜開始要在自家門前懸掛通草燈,大街小巷鼓樂陣陣,熱鬧非凡,直至八月十七才算結束。
山東中秋節習俗
山東慶雲地區農家在八月十五日要大祭土穀神,俗稱「青苗社」;山東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還要上墳祭祖,即墨地區的人們中秋節家家戶戶要吃一種叫「麥箭」應急食品。
河北中秋節習俗
河北萬全地區的人們稱中秋為「小元旦」,過中秋節時要在月光紙上繪太陰星君,懸掛關帝夜閱春秋像;河北河間地區的人們稱中秋雨為苦雨,中秋節若下雨,意味著當年收獲的青菜味道含苦味。
江蘇中秋節習俗
江蘇無錫地區的人們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各類景色,香鬥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多以桂花蜜酒佐食。
中秋節,為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按照中國的農歷,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民間中秋節有吃月餅、賞月、賞桂花、猜燈謎等多種習俗。中秋節起源於中國,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慶,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越南、朝鮮半島等地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在新加坡是相當熱鬧的。節日降臨前的一個月,月餅燈籠就開始上市了。月餅,不僅滿足人們的口福也用來祭祖拜月,更是親戚朋友互相饋贈的節日佳品。除了月餅,中秋節的另一種節日佳品是「柚」。
對年輕人而言,令他們感到興趣的是各式各樣製作精美的燈籠,他們也趁著節日的機會,展露製作燈籠的才華,大人們也可以在一年一度的燈籠製作比賽及花燈展覽會上盡情娛樂。
新加坡人也可以參加由民眾聯絡所或會館主辦的中秋晚會。一家人一起賞月也是一件美事,在家中擺上瓜果、月餅,再添上孩子們的燈籠,就是一個溫馨、和諧的中秋夜。為了使中秋佳節的氣氛更濃,慶祝活動更普遍,建議在公共場所張掛燈籠,同時主辦猜燈謎等活動。
5、在中秋節的時候,各地都有什麼習俗?
中秋節是除春節之外比較重要的節日之一,它代表了團團圓圓。而中秋節的習俗最常見的就是吃月餅和賞月,每一年的這個時候都代表著全家團圓的日子。但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中秋節的習俗,有很多人並不是很了解別的地方的中秋習俗,但是這些習俗對於別的地方的人來說也是非常的有意義的。
比如說福建的一些地方,在中秋節時就會出現一種習俗,叫做”博餅“。這個習俗就是當地人會在中秋節這天用骰子搖出各種花樣來一起玩耍,並且這一玩法不僅在福建等地區出現在台灣等地方也有這些中秋節的習俗,據了解,這是在300多年前由鄭成功的將士在中秋節時為了緩解士兵的思鄉之情而設計出來,供他們消遣的玩法,被流傳至今。
除了福建在上海也有一種與別的地方不同的中秋節習俗,那就是”祭月“。在上海中秋節時會用月餅,毛豆等食物祭月,並且是在月亮升起時才開始,而且是需要婦女先行祭拜,隨後才是男生。並且當地人在祭月儀式完成了之後就需要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在一起吃飯喝酒等。
在廣州還有一種非常有趣的中秋習俗叫做”樹中秋“。在當地一到中秋節時,每一個家庭都要用竹條來紮起各種各樣的燈,然後在夜晚把燈內都點亮,將燈掛在房屋裡最高的地方,一到晚上就能看見,廣州各個地方都掛起了小燈看起來非常的好看。並且還有一種與中秋節當日天上明月的光輝一爭高下的感覺。
地大物博的中國,中秋節各地的習俗都有非常多,例如北京還有一種習俗叫做兔兒爺。這些都是幾代人流傳下來的習俗也是中秋節一種特殊的儀式感。希望當代年輕人能夠好好的了解這些習俗,並把他們教給自己的子孫,讓這些代表中秋節的儀式感傳承下去。
6、中國其它地區是怎樣過中秋節的?有哪些風俗習慣?
日本「月圓節」
日本人稱中秋節為「月圓節」。日本人稱中秋節為「月圓節」,而且這樣的節日有兩個,除農歷八月十五日外,九月十三日也是。節日這天,成千上萬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吟唱吆喝,扶老攜幼,抬著神龕到廟里去進香。孩子們還到野外採集象徵吉祥如意的野草裝飾家門,迎來幸福;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里,擺上瓜果、米團子等供奉月神,然後分食、賞月,聆聽老人講述關於月亮的神話。
越南「中秋節」
越南人農歷八月十五也過中秋節,只是以孩子、鯉魚為貴,顯出自己特點。當晚,孩子們聆聽關於阿貴的傳說。相傳阿貴得到仙樹後,未遵仙訓,用污水澆樹,結果仙樹騰空飛上月宮,阿貴因手拉樹根,也被帶往受責。晚上彩燈齊放,傳說是條鯉魚成精後害人,包公為救民用紙扎了鯉魚燈以鎮之。於是,越南人,尤其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鯉魚燈出遊玩耍,還預示長大「跳龍門」之意哩!
朝鮮「秋夕節」
朝鮮人稱中秋節為「秋夕節」。這一天,他們以松餅為節日食物,家家蒸食並互相饋送。松餅形如半月,用米粉製成,內餡是豆沙、棗泥等,因蒸時墊有松毛而得名。到了晚上,一邊賞月,一邊進行拔河比賽、摔跤比賽,或者表演歌舞。年輕的姑娘們穿上色彩繽紛的節日盛裝,歡聚在大樹下做「布倫河」游戲(即盪鞦韆)。
斯里蘭卡「月圓節」
中秋節,在亞洲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是「一年一度」。然而,斯里蘭卡的「月圓節」,是按「佛歷」習俗流傳的,每月當月亮「團圓」時,就要過一次佳節,當然以「中秋」的「月圓節」最隆重。「月圓節」這天,斯里蘭卡全國放假。善男信女們早早安排好美味佳餚後,都爭先恐後地到寺廟或神堂去聽講經,拜月亮。聽拜之後,人們圍坐在場院里,就著美食,端坐賞月。直至明月西沉,才燃火掌燈,歌舞娛樂,盡興而散。
泰國祈月拜八仙
泰國人民把中秋節喚做「祈月節」。這是很名符其實的,且受中國民間文化影響很是明顯的。八月十五,節日之夜,各家各戶,男女老少都要參拜月亮。人們在大方桌前端坐祈禱,互相祝福。大方桌上,供奉著南海觀世音菩薩,面目慈祥,在向祈禱者灑布「大慈大悲」;桌上還供奉著中國民間傳說的「八洞神仙」。個個栩栩如生,在向祈禱者傳授「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桌上還擺滿了「壽桃」、「月餅」之類美食。據泰國傳說,中秋祈月,八仙會帶著壽桃到月宮給觀音祝壽,菩薩神仙們就會「降福生靈,壽半人間。」
柬埔寨人的「拜月節」
柬埔寨人,在佛歷十二月上弦十五日舉行傳統的「拜月節」。這天清晨,人們開始准備供月禮品,有的采鮮花,有的挖木薯熬湯,有的舂扁米,有的煮甘蔗水,一派歡樂繁忙。晚上,大家把供品放進托盤,將托盤放在房前一張大席子上,靜待明月東升。當月上樹梢頭,人們虔心拜月,祈乞賜福。拜畢,老人把扁米塞進孩子嘴裡,直到塞滿不能咀嚼時方止。這表示「圓圓滿滿」、「和和美美」。大家盡興品嘗美食而散。
緬甸輝煌的「光明節」
緬甸人在8月的「月圓日」要大張燈火,以慶祝「光明節」的光臨。節日之夜,萬家燈火,亮若白晝,到處是「不夜城鄉」。天上皓月,地上明燈,照耀緬甸一片光明。緬王每年親自主持慶祝活動。國王還要在衛隊和文武百官簇擁下,出宮觀燈並舉行盛大施捨。各地還要通宵達旦放電影、演出話劇、木偶戲、跳舞唱歌,佛塔內還有大規模的布施齋飯等活動,好不熱鬧。
坦尚尼亞「月圓節」
在坦尚尼亞,每當公歷九月的月圓之夜是坦尚尼亞的「月圓節」,各家各戶的大門都輕輕地打開,人們靜悄悄地走出家門,來到空曠處,圍成一個個圓圈,默默地坐下。直到皎潔的月亮高懸中天,人們才打破沉默,開始熱烈地交談,並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歡渡一年一度的節日。
在坦尚尼亞,關於「月圓節」的來歷還有一段古老的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外敵曾入侵這塊富饒的土地,這天正值月圓時節,當地人被外敵追殺,被迫逃進了一片森林藏身。敵人追趕到森林邊,卻不見一個人影,只見一片明月高照的森林,耳邊不時傳來一陣陣秋風吹動樹葉的嘩嘩聲。此時,敵人誤認為林中埋伏著大批軍隊,不敢貿然進入密林之中,只好匆忙撤離。而善良的人們也終於免於一場災難。為了紀念這個月圓之夜,後人便將每年公歷九月的這一天定為「月圓節」。時至今日,人們仍然依照古老的習慣,圍坐在皓月之下慶祝這一值得紀念的節日
寮國「月福節」
寮國稱中秋節為「月福節」。每逢中秋節到來時,男女老少也有賞月的風俗。夜晚,青年男女翩翩起舞,通宵達旦。
伊朗「麥赫爾干節」
伊朗人稱中秋節為「麥赫爾干節」。這一天是伊朗太陽歷的七月十六日。節日期間,人們都以品嘗各種豐收果實為樂,隆重的慶祝活動持續六天才結束。
7、各地的中秋習俗
中國各地的中秋節習俗1
1、福建——浦城⼥⼦過中秋要穿⾏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宮求⼦的吉兆。上杭縣⼈過中秋,⼉⼥多在拜⽉時請⽉姑。龍岩⼈吃⽉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三⼨的圓餅供長輩⾷⽤,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門中秋拜⽉前要先拜天公。
2、⼴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的習俗,主要是婦⼥和⼩孩,有「男不圓⽉,⼥不祭灶」的俗諺。
第 1 頁
中秋圖片中秋節圖片大全大圖

最近4分鍾前有人下載
回復內容中秋,中秋圖片,中秋節祝福語任意詞語,會有驚喜喲!!中秋圖片...你想知道的,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拼多多
點擊立即咨詢,了解更多詳情
咨詢
深圳前海新之江信息.. 廣告
晚上,皓⽉初升,婦⼥們便在院⼦⾥、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燃,⾹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到」。⼋⽉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則流傳⼴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元朝,對漢⼈進⾏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統治之苦,後⼈就取芋頭與「胡頭」諧⾳,且形似⼈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今猶存。
3、⼴州的樹中秋——中秋節在⼴州有種富有情趣的傳統風俗,叫「樹中秋」。每逢中秋節,各家要⽤⽵條扎燈,燈的開頭多樣,不果品燈,也有鳥獸、魚⾍燈,也可砌成字燈。到了夜⾥,就在燈內燃燭,下⾯再聯結許多⼩燈,⽤繩系在⽵竿上。
第 2 頁
然後將⽵竿插在房屋⾼處,如平台、屋頂或⾼樹之上。⼊夜,滿城燈⽕,如繁星點點,和天上明⽉爭輝,以此慶賀中秋,也叫「豎中秋」。
4、江南⼀帶的民間在中秋節⼈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中秋愛吃⽉餅外,必吃⾦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飄⾹之時應市,肥⽽不膩,味美可⼝。酒後必⾷⼀⼩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桂漿」,取名⾃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閉兮酌桂漿」。桂漿,⼀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糖及酸梅腌制⽽成。江南婦⼥⼿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南京⼈合家賞⽉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出遊街市稱「⾛⽉」。
5、南京——明初南京有望⽉樓、玩⽉橋,清代獅⼦⼭下築朝⽉樓,皆供⼈賞⽉,⽽以遊玩⽉橋者為最。⼈們在明⽉⾼懸時,結伴同登望⽉樓、遊玩⽉橋,以共睹⽟兔為樂。「玩⽉橋」在夫⼦廟秦
第 3 頁
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渚玩⽉,對⽉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橋上坐,⽉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橋。近年來,南京夫⼦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佳趣了。
6、江蘇省——⽆錫縣中秋夜要燒⽃⾹。⾹⽃四周糊有紗絹,繪有⽉宮中的景⾊。也有⾹⽃以線⾹編成,上⾯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旌旗,上海⼈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
7、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稻草燒⽡罐。待⽡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七⽇⽌。
第 4 頁
8、安徽省——婺源中秋節,⼉童以磚⽡堆⼀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置⼀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龍的風俗。⽕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上插有⾹柱。游⽕龍時有鑼⿎隊同⾏,游遍各村後再送⾄河中。
9、四川省——過中秋除了吃⽉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吃⿇餅、蜜餅等。有的地⽅也點桔燈,懸於門⼝,以⽰慶祝。也有⼉童在柚⼦上插滿⾹,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地神、扮演雜劇、聲樂、⽂物,稱為「看會」。
10、⼭東省——慶雲縣農家在⼋⽉⼗五祭⼟⾕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
第 5 頁
祭⽉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種應節⾷品叫「麥箭」。
11、⼭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婿。⼤同縣則把⽉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12、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元旦」,⽉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認為中秋⾬為苦⾬,若中秋節下⾬,當地⼈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13、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泛⾈登崖,⼥⼦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西⽠。中秋有吹⿎⼿沿門吹⿎,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帶禮物為先⽣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